父辈不在了,孙子就不能给爷爷上坟了吗?
这个问题有点萌萌滴!题主可能是少数民族人,对于汉族来说,这是人人皆知的,悼念、祭奠先祖,是中华民族世代流转下来的传统习俗,意在缅怀古人、祭奠、悼念先祖,世世代代不忘先祖传衍养育之恩。
国家都尊崇这个习俗,并明确规定了“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上坟祭祖或称扫墓,是每个儿孙后辈代代相承,每个人都应自觉循规蹈矩做到的。父辈不在了。孙子理所当然地在清明寒节给爷爷、不光是爷爷,而是以上的列祖列宗上坟扫墓,而寄托和追忆,后辈对先祖的哀思,和对先辈的悼念缅怀之情。
这个传统习俗将代代延续。不过现实生活中。有些不很孝顺的人,老人在世时,并不很孝顺老人,而在老人去世时,大操大办,场面十分隆重壮观,每逢“清明”上坟时,也是香烟纸马,冥币供品闹得十分热闹,见人就打招呼搭讪“我特意回来给老人上坟来了”!唯恐全村乡亲不知道似的。
实际这都是做作,给活人看的,看我多懂世理!多孝顺啊!其实,老人在世时,能让老人多享福才是真孝顺,人死如灯灭一切化为乌有,再烧多少高级贡品,也是毛事不顶。上坟只是对先辈尊敬、缅怀的一种心境表现形式,真正有意义的行为,要在老人在世时,不要弄些“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马后课,毛事不顶。只是个样子罢了!
父辈不在了,孙子就不能给爷爷上坟了吗?
别人家我不懂,我父母生我三兄弟三姐妹,我是老大,前三个只生不养,我才出生一个星期,一直都是爷爷奶带大,直到十四岁奶奶死,才和父母在一起,那时生产队帮奶奶埋了。我欲哭无泪,父母是凶神恶煞的化身,终日打斗。我忍着跟他们在一干生产队,队里所有的都关心我,才有活到今天,十七岁那年爷爷死了,父母不给他们烧埋,又是队里亲人帮忙下葬的。我感谢他们,那时在父母的压迫下,我不敢坑声说话。直到十多年后爷爷奶奶重修坟墓,我才出钱给爷爷奶奶修坟墓。也表达对乡亲们对我关爱表示感谢。我父母一毛钱也不出。现在我父亲86岁,母亲76岁,他俩性格还是那样暴燥,天天打骂不休。我投胎到他家做他们的儿子,简直就是在十八层地狱,炼狱,包括一个弟弟。其中的一个送人。一个死了。还有少的两个相比比较好些。你说我爷爷奶奶把我养大的,父母虽在对我无养育之恩,爷爷奶奶养我到十岁,我心中只有爷爷奶奶,每逢祭祀节日,我当然拜祭爷爷奶奶,包括他的坟墓,而且还是我修的。
父辈不在了,孙子就不能给爷爷上坟了吗?
一哥“俗眼看社会”之——
你上的是祖坟不是“爹坟”
上坟这事是做给列祖列宗看的,也是做给同宗同门看的,旧时是维系宗亲制度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现在虽说多了追思亲人的成份,淡了宗族观念的内容,但一些亲情认同感还是大有必要的。
题主说的情况不大明了,或是说只给父亲上,或是说自己没有给爷爷上坟的义务,或是父亲另外选了坟地“拔了新茔”,或是客死他乡入了公墓,不管如何,上一下祖坟还是没错的。
其一、上坟这事就是叫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父亲在这里应该来,不在这里也应该来,父亲的父亲还在这里长眠,祖上众人还在这里齐聚,让自己知道自己身上的血出于何人,源于何处,属于哪枝哪门哪户,跟谁相亲相近,跟谁血脉相通相连,对祖上的恭敬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尊敬。
其二、上坟这事就是叫我们明白事理,要从纯利益的角度考量,实在虚空,就是一个形式过场,然而作为千年孝文化传承的形式,是让我们明白做人要有一种文化认同而非另类,亲人逝去不悲于形哀于声衣于孝是另类文明,是与中华文明相左甚至格格不入的,是国人难以接受的,民族的血液里流淌的是民族特有的血脉,民族的事理中讲述的是中国故事。
其三、上坟这事更是做给活人看的,春节、清明、十月一,你来了,他也来了,一同在明堂里祭奠同一个祖先,你们的关系不言自明,且不说宗族势力,也深化血脉亲情,常言说的血浓于水,在这一跪一叩间升腾。
其四、说明你长大了,可以另立门户了,父亲在我们是随从,父亲不在我们是户主,肩头上担的是沉甸甸的责任,祖先面前我们又成就了一门一户,祭典的洗礼中我们真的正在长大,正在成为一家的支撑。
去吧,为了一个“亲情”。
父辈不在了,孙子就不能给爷爷上坟了吗?
在农村,墓地是在一块的。立族人之后,按辈分依此往下排。一直到自己父母这一辈。
父母不在了,做儿子的一定会为他们上坟。在烧纸时,除了给自己的父母烧纸外,还要对上两辈的爷爷奶奶,上三辈的曾祖父母等烧纸。
因为人们追忆的都是三代以内的宗亲,所以这些祖先的坟上是一定要烧纸的。
我家的祖坟是我爷爷立祖的。埋了我的祖父母,还有父母。每当为我父母烧纸时,就会顺便为祖父母坟前烧一把纸。再往上的辈分呢,就由爷爷奶奶代为孝敬吧。
上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表达的是一种思念和追忆的情绪,只要有时间,给爷爷奶奶上坟是完全可以的。
父辈不在了,孙子就不能给爷爷上坟了吗?
当然可以。
老家的祭祖,一直保持着古老的传统,每到除夕清明,子孙后代要到坟地去“请先人”。拔掉周围的荒草,填平坟堆上的老鼠洞,盖上新的坟头纸。然后活着的后辈围着墓门跪拜,烧香点蜡,给死者磕头。
据说,压坟头纸有两个作用,一个相当于告诉死者,我们来看你了,献上你喜欢的祭品,来和你们说说话,大家先打个招呼,了解一下各自这一年发生的变化。另一个作用就是古代所说的“慎终追远”,提醒生者不要忘记祖先,不要忘本。
我不知道那些烧掉的纸钱,死者是否能收到,点亮的烛火,他们是否能看到。但我自己能感受到,当一张张纸钱化成了灰,飘向天空的时候,时间就在那一刻停顿,让我们回到从前,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举手投足,都历历在目。那些香火就像我们前行中的明灯,照亮我们的前路。
坟地里的仪式比较简单,算是一个邀请,然后大家带着那份对亲人的思念,带着纸钱的温热和香烛的气味,一大家人一路走回家,就像是生前陪着亲人散步回家一样。回到家才是正式的祭祖。
堂屋挂着祖先的灵牌,每一位死者都有自己的位置。堂前排满了各种蔬果和食品,两把椅子对坐两旁,那是留给家中最年长的祖先的,就像后世结婚,新人要拜高堂一样。
所有的死者,都是生者的“高堂”。
北方的祭祖,一般时间比较长,从坟地请回之后,家里人就开始忙活,做一桌像样的饭菜,吃之前先要献在堂前,死者吃过之后,生者才能动筷子。到了午夜时分,该说的都说了,再燃起爆竹,欢送先人离开,回到他们生活的天堂。
小时候不懂这些仪式,只知道等着好吃的。后来开始明白,如果有一天我们找不到那些野地中的荒塚,找不到先人的墓碑,活着的人就成了世界的弃子,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根,自己的脉,即使踏遍天涯海角,看遍世界的繁华,也不过是一个流浪汉一般。父母在,尚有家可回;父母不在,每个人都是浪子,从此无家可归。
那些静静矗立在荒野中的坟茔,绝不是普通的土堆,即便它坍塌了,败落了,只要年年有人休整,岁岁有人换掉坟头压着的纸张,就说明这家人还在,这个血脉还在延续着。
磕头是一个很有深意的动作,它是由衷地俯首,打心眼里感激。低下自己傲慢僵硬的头颅,向长辈报恩,像前人致敬。双膝跪地,那才是最彻底的“臣服”,象征着认祖归宗,确认自我。这些简单的举动,不断在滋养着我们,提醒着我们从何处来,生而为人的意义,我们的未来还有希望。
一次祭祖,就像是在自己的血脉基因里充血,连接上最根本的源头,不管你在外面受了多少委屈,不管你身处怎样的迷茫。回到家,看到老人,再次回忆和祭拜祖先,就能让你找回重新开始的力量,找到前程的方向。
老家人有一个好传统,只要是能走动路的孩子,都要在除夕一起上坟。这样做有两个用意,一个是一些年老的坟地大多没有墓碑,没有姓名,很多时候需要大家记住它们具体在什么位置,里面埋的是什么人;二是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家风教育,耳濡目染,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本,不要忘了是先人带我们来到这世上,不要忘记生命源头的力量。
看着他们娇小的身子,躬下腰,低下头,双头趴在地上,向着从来没见过的逝者磕头,这是最动人的一幕。我知道,尽管未曾谋面,那种来自血脉的能量,他们再也不会忘记。
父辈不在了,孙子就不能给爷爷上坟了吗?
父辈不在了,孙子就不能给爷爷上坟了吗?
这是一个很扯的问题,当然如果题主不是汉族人,那么俺就不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可以明确地回答题主。按照汉族文化传统,肯定地说父辈不在了,孙子照常能跟爷爷上坟。当然这个上坟也是有很多规矩的。
说说我们邯郸的上坟和丧葬规则就我们邯郸一带平原来说,人死后都是土葬,地里埋个一个坟堆。多数的坟头是一个家族在一起的祖坟。只有祖坟上没地方埋人了,或者是有人认为找到了更好的风水宝地,会把拔坟,就是把父亲的尸骨迁移到新的坟地。
一般来说,只要是懂尊长的人,即使父亲的坟头迁移到了新的坟地,每逢清明节,寒衣节,过年,去为父母上坟后,一样会到祖坟上烧纸钱的,因为祖坟上有爷爷曾爷爷祖爷爷,这样一个人才有了根基。
即使活着的人跟家族之间闹了矛盾,也没人敢拦着你不让去给爷爷上坟。
邯郸地区上坟规则:
一、未出嫁的女儿是不上祖坟的。
二、出嫁女儿回娘家上坟,只有父母双亡才来,但过年上坟出嫁的女儿不能参加。
三、儿子不在家,媳妇也可以到去上祖坟,但过年媳妇不能上祖坟。
四、邯郸过年上坟,全部是家族的男性,不能让女性参加。
说说我们邯郸迁坟规则关于迁坟,我们邯郸这里的规矩是,长子不能单独迁坟,次子三子都可以自由单独把坟头迁移到新的茔地。
这也是根据中国的传统里,长子不离父,这个原则引申过来的。
当然若长子要从祖坟上迁坟,是要把父亲一起迁走的,就是孙子的父亲若是长子,孙子为父亲迁坟时,要把爷爷一起迁走。不能让爷爷怀中空了,没有人。
看这迁坟规则就知道了,孙子是必须要为爷爷上坟的。
关于这上坟的作用上祖坟有啥作用吗?
其实啥作用也没有,无非是让周围人看看,家里还有后代,也是炫耀的意识。
并且有很多子嗣“父辈在世时,活着不孝,死了浪叫”。
当然如果说上坟没作用,这也不对。
只要一个人心存敬畏,就会在清明节,寒食节去祖坟上坟,清理杂草,填上一锹新土,这是向祖上致敬,表明人生不易。
祭祖上坟都是很庄严的事情,上坟仪式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这并不是封建迷信。
一句话总结:这上坟是不忘本的一种行为表现,就像一个国家要尊重历史一样。一个家族的祖坟,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所以说孙子为爷爷上坟,为祖爷爷上坟,都是正当的,不用质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