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转非没有固定工作怎么回农村?

农转非已经二十多年了,现在没有固定职业,开了一家水暖店维持生活,现在马上50岁了,想回原籍,还有没有可能回去?

农转非没有固定工作怎么回农村?

这个问题不好一句话说清,已农转非20年了,没有固定工作想回农村。这取决于你农转非前是怎么个情况。

假如一、你农转非前,已分得了责任田,责任田大家都知道,30年不变,国家后来又延续30年不变。就是说你已分得了责任田,就是农转非,责任田的耕种使用权你仍然拥有。这样情况的,你回农村就很好办,有地种就有基本生活保障。

二,原来有责任田,农转非后,把地靠给老人或委托给自己关系不错的人耕种的。这样情况的也好办,回农村继续种地或流转出去,打工也可。有房屋或房基地更方便(理论上说你应该有的,因为本身就是农转非,原先不是城市人)。

三、农转非后,农村原有的房产已变卖掉、责任田或已被征用了。就是说,农村里已无房屋地基和土地了,或已无老人的房屋等可继承的。这样的情况就不大好说了。

你回农村怎么弄,首先得有个住所吧,地倒无所谓,愿意种地的,自己没地可以承包。房屋也可租住。但要拥有自己的房屋或房基地,有点小困难,买合法不合法且放下,直接申请要块房基地,不大好说。因房基地或耕地都在村民各人名下呢!即使村留有机动地,你还需和村长关系铁,但是,村长也没有权力在大地农田里批给你房基地建房的。需由村申请,乡镇土管部门批准方可。

再说了,即使你和乡镇土管所长关系铁,因为你不是农村户口了,原则上是不好办的。加上现在国家反腐倡廉运动,始终未松懈结束,谁有那么肥的胆顶风作案呢!关系再铁,谁也知道保“乌纱帽”重要,国家“打虎拍蝇”这么严格,唯恐躲之不及呢!谁敢挠这痒痒呢!

不过话说回来,事在人为,一切皆有可能。如果农村的亲戚朋友,关系铁,他们自愿的提供住所,或转让给你几亩地种,这种情况,一般别人不干涉的,也干涉不着。你回农村就没有问题。比如,有农村小伙子找了个外地或外国媳妇,在农村什么都没有吧,也照样通过某种程序,在农村落户居住生活。这就看你怎么把各种关系理顺的问题了!

农转非没有固定工作怎么回农村?

庆双与三农同行】农转非没有固定工作怎么回农村?──既能回农村又不能回农村。详情请看下文。

题主的意思有些模糊,不知道你是说想将非农业户口又重新转回农村去呢?还是说没有固定工作想回农村去发展?下面笔者就把几个方面的观点提供给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非农业户口能不能再转回农村?

在计划经济时代,非农业户口是个香饽饽,可以安置工作,当工人端铁碗,子女还可以顶班,各种紧缺的副食品也可以得到供应等等,所享受的待遇好,是农村人人都向往的。

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突然放开政策,允许农民购买非农业户口。一时间,全国各地有钱的农民踊跃为其子女购买非农业户口,把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业户口。在笔者当地,当时购买一个非农业户口开始要三千元,过了两个月只要两千元。到后来,由于有聪明的人觉得上了当,要求乡政府退钱,把非农业户口又重新转回农村原居住地成为农业人口。可是为时已晚,乡政府不同意退款,也不同意将户口再转回农村。而购买了非农业户口的人员的户籍是上在乡(镇)场镇上的,既没有土地,也没有房屋,成了上不粘天,下不粘地的空挂户。

由于企业改制,打破铁饭碗,使非农业人员不能再像过去能当正式工人,子女也不存在顶班的问题,而各种副食品也敞开供应等等,非农业户口就没有一点优势,甚至还不如农民。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允许和鼓励农民进入城市或集镇落户,将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业户口。同时还规定:只准农转非,不准非转农!

在现在这种户籍管理制度下,题主想将非农业户口再转回农村原居住地成为农业户口显然是不可能的。

没有固定工作,想到农村去发展可以吗?

由于今年全世界受到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袭击,经济萧条,国内许多企业订单少,工人工作不能出满勤,工作不稳定,造成就业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不是在某一个地区出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

题主可能也是处在这种工作不稳定的状态下,才想到农村去发展的吧。其实,题主想到农村去发展是完全可以的。虽然你不能将非农业户口再转回农村原居住地成为农民,但你到农村去发展是不受户口限制的。你虽然在农村没有土地,但是可以承包农村集体留着的土地,比如农村的果园、公田公地(机动地)。还可以向农民承包土地,只要你付的承包费能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也能兑现,肯定有农民愿意将他们的承包地转包(转租)给你。

你到农村去发展有把握吗?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城市化的发展,加上粮食价格偏低,农产品价格波动性极大,致使农民种土地收入不高,大量的农民纷纷外出务工,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土地撂荒的现象。而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农村没有会种土地的农民,也不是因为会种土地的农民太少。有些不深入了解农村的人误认为农村都是没有文化的人,而且文化水平都很低。

题主想到农村去发展自己的事业,这种精神实在值得赞扬。不过,你也不要对到农村种土地发家致富抱太大的幻想。你最好别相信那些伪三农人一天在问答上面信口开河的给别人出主意、想办法,他们许多人实际上是在虚构事实,凭空夸大种土地的经济效益。试想:如果在农村种土地真有那么好赚钱,那为什么大量的农民要离开土地外出务工呢?笔者在农村种了近四十年的土地,涉及的范围也较广,对在农村种土地感受颇深。

比如说,你到农村去承包十亩土地,如果全部种粮食,而又是人工操作,你一个人肯定是干不完的,那么你就需要再雇请一个帮手。以10亩土地种两季粮食计算,大春10亩土地收稻谷10000─12000斤,每斤价格1.10元,一共可卖11000─13000元。除去10亩田的水费至少1000元、种子至少600元、肥料至少1500元、农药至少400元、育苗至少300元、购买农具折旧款至少300元、土地租用费2500─5000元,合计支出6600─9100元。而种一季水稻一共只收入了11000─13000元,减去成本支出还剩余了1900─6400元。

再以10亩土地种一季小麦(小春作物),一共可收小麦8000─10000斤,每斤以1.10元计算,一共可卖9000─10000元。除去10亩地的水费600元、种子250元、肥料1500元、农药400元、购买农具折旧款300元、土地租用费2500─5000元,合计支出5550─8050元。而种一季小麦一共只收入了9000─10000元,减去成本支出还剩余了950─4450元。

以上两项合计收入20000─23000元,减去成本支出12150─17150元,赚了5850─7850元。

又比如说你种10亩地的蔬菜,那么两个全劳动力都难以忙得过来。而种10亩地的蔬菜,也以种两季计算,在一般的地区,总收入不过70000─100000万元,除去成本支出30000─40000万元,最多也只能赚40000─60000元。

而以上的收入是你还要有种植技术才能实现的,即使你实现了,也不如你在外面务工的收入。

──这就是为什么农民不愿在家种土地,而愿意外出务工的原因所在。

题主觉得自己是非农业人员,在外面工作不稳定想到农村发展,其精神是可贵的。以上只是笔者的真实感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庆双原创。欢迎留言,欢迎交流,结缘三农】

农转非没有固定工作怎么回农村?

上世纪非农户口有粮食供应和各种副食品的供应票,还能安排工作,非农户口成为香饽饽。是大家羡慕追求的目标,非农户口的人也有一种高人一等的味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很多地方采用卖商品粮户口的形式,只要交多少钱,就能把户口农转非,很多人从这个途径把农业户口转成了非农户口。从那次农转非过了一二年以后,国家取消了非农业户口的粮食供应。再后来取消了给予非农户口的其他优惠政策,农村户口和非农户口具有同等的权益。本世纪开始,农村户口可以随便转非农户口。后来国家给予农村很多惠农政策,农村反而成了香饽饽。非农户口的人,不管是否有工作,是不能转回原来的农业户口的。农业户口在农村是有责任田分给村民的。现在农村的田早已完全分给各村民了,你户口转回去了,田怎么安排。所以说现在农村户口只能转出不能转进,这也是我国走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一部分。

农转非没有固定工作怎么回农村?

我们这边现在的政策,城镇户口的人是迁回不了农村户口的,最多退回到原籍镇上的城镇户口,还是属非农户口。

十年前,我们这边有人迁回农村的。之前是结婚迁到隔壁市区,市区没有房产没有工作,找领导签字后迁回了村里。后来政策变严了,城镇户口就迁回不了农村,只能迁回到镇上,还是城镇户口。在外面的农村户口,以前迁出去是农村户口的,可以迁回原来农村,但是需要落户村里一定数量的村民签字接受才可以。

打算迁户口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咨询下当地民政部门的政策,需要些什么条件。

现在好多省份已经把非农户口取消了。

早在三十年前,托关系送钱才能迁出去,后来只要在市区买了房,也可以迁出去。现在耍把农村的户口迁出去,只要有落户的地址,分分钟就可以办好。

下面两图是同一个农村家庭两本户口簿,2012年户口簿里面户别栏写的是农业家庭户口,在2016年时重新发了一本户口簿,把户别栏改成了居民家庭户口簿,其它地址什么的都没变。

农转非没有固定工作怎么回农村?

上世季九十年代,农民负担太重,除了交公粮,还有“三提一统”,建校费,修路费,甚至南阳修机场邓州建化肥𠂆,也要摊派,农民苦不堪言。种地赔钱,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部分农民跑关系走后门把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十几年,国企改组,工人下岗,国家取消农业税,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农业户口成了香饽饽。农转非可以,非转农不行。国家严格控制城镇居农到农村建房或买卖土地,保证耕地的永久面积和农民的利益。所以要想把户口转回农村有点难,不过你可以在你家原来的宅基地上建房居住。

农转非没有固定工作怎么回农村?

回不了农村,没工作,没地种,没收入!这部分人怎么办?如何养老?等死吧。我就是其中一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