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心叶腐烂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这是蔬菜腐烂病,一般的讲,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病原物的侵染破坏和分解,腐烂可分干腐、湿腐和软腐等,根据腐烂的部位又可分根腐、茎腐、基腐、花腐和果腐。可发生于多种蔬菜及植物上。题主所描述的应该是软腐或茎腐一类的病害。
蔬菜软腐病
【病原】属细菌病害,由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所致。
【病状】为害叶片、叶柄,先是在基部出现半透明状浸润斑,逐渐扩大后变灰白色,嫰组织水渍状腐烂,老组织失水成干缩状。发病初,叶萎蔫晚间或阴天尚能恢复正常,叶柄病情加重后便不能再立起,叶片塌垂。侵染由叶柄基部向缩茎发展,可引起根髓腐烂,并溢出恶臭的灰黄色黏稠状物质。病菌由薄壁组织进入维束管后,可沿叶脉发展,引起整株腐烂。
【发生特点】可从叶柄基部或伤口侵入,形成水浸状浸润区,病组织呈黏滑软腐状。病菌借雨水、灌溉水、昆虫等传播,从伤口侵入。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病情轻,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黏重、大水漫灌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400倍液喷雾防治
莴笋心叶腐烂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莴笋心叶腐烂是什么病,如何防治?这是一桩案情相对简单的案子,作案病菌作案后留下的痕迹就是莴笋心叶的腐烂。我们不妨把这“莴笋心叶的腐烂”看成是一种危害莴笋的病菌危害莴笋后留下的“DNA”检材。通过比对,我们就可以揪出哪个侵染为害莴笋的元凶——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就是这个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侵染了莴笋,使莴笋羅患了软腐病,并因此发生了心叶腐烂。
首先,我们看一看莴笋软腐病的症状莴笋被致病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侵染后,一般在食用肉质茎形成期开始发病。发病后不同的莴笋植株,可能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症状。
一种由外叶感病开始向内扩展,首先在外叶叶柄的基部与根茎的交界处显症,开始是水渍状,外叶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或阴天时还能够恢复常态。病情发展几天后,莴笋的外叶就会被害成平贴地面,不再也无法恢复。此时,整株莴笋的外叶已经全部瘫倒在地面上,外露的是莴笋幼嫩的心叶。而莴笋的叶柄、茎基部、心髓组织已经变褐腐烂,充满白色和黄褐色粘稠液,可闻出恶臭味。
另一种症状就是像题主所说的一样,莴笋的感病植株首先是心叶腐烂,由内向外扩展。病菌从莴笋叶子的心基部侵入,引起莴笋发病。发病初期,莴笋植株生长正常,心叶逐渐向外腐烂发展,充满恶臭的黄色粘稠液,病株易倒折。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莴笋软腐病的发生规律侵染莴笋导致莴笋软腐病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菌体短杆状,体长1——2×0.5——0.7微米,灰白色,不透明。病菌可以生存的温度范围是4——39℃,最适宜25——30℃。在土壤和莴笋植株的病残体上越冬,借助雨水、灌溉水、带菌农家肥以及田间为害莴笋的昆虫等进行传播。经由莴笋的伤口以及气孔、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一般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为病害的高发流行期。阴雨高湿易发病,虫害严重、施肥不当、播种过早、管理粗放、低洼地及连作地块会加重病害。
最后,我们说一说莴笋软腐病的防治方法▪农业措施。提早翻耕整地,可以改进土壤性状。提高肥力、地温,能够促进土壤中病残体的腐解。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有利于排水防涝,发病轻。幼苗期缺水、缺肥,长势不良,后期多雨,容易使叶柄上产生自然裂口,可以通过施足底肥,早追肥,看天浇水等措施予以规避。日常管理时结合防病增施磷酸二氢钾、硼肥等叶面肥,提高莴笋植株的抗病性,防治效果较显著。
▪轮作与选择品种。重病地区或重病地块,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播种时选择抗病品种,并根据品种特性、地方性气候条件和灌溉条件等,掌握播种适期。
▪药剂防治。定植后,喷施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1:1:300配制的波尔多液,提早预防,7——10天1次,连用2——3次。发病初期,选用1000万单位的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氧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喷雾,10天左右1次,按照防治效果决定使用次数。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
以上就是关于题主“莴笋心叶腐烂是什么病?如何防治”的回答。如有什么疑问和不同见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关注我的头条号“乡村萤火虫”,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知识。谢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支持!
莴笋心叶腐烂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莴笋就是茎叶莴苣,可食用部分为地上茎,皮白绿色,肉脆嫩。根据莴笋叶片的形状,可分为尖叶莴笋和圆叶莴笋。其为半耐寒性蔬菜,喜冷凉不耐热,喜光忌过干或过湿,水分过多会导致软腐病和茎腐病。题主的莴笋心叶腐烂,也许就是它俩作怪。一,软腐病
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很好辨别。发病部位呈水浸状腐烂,可以闻到恶臭味,植株基部腐烂死亡。
软腐病主要是由带菌的土壤,粪肥,或者是昆虫啃咬等传播细菌所致。软腐病主要发生在植株生长后期。
【防治措施】
1,避免连作,挖好排水沟渠,改善排灌条件。避免施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
2,发病初期可喷药剂防治,如新植霉素,农抗120,农用氯霉素,乙蒜素,水合霉素,松脂酸铜等杀菌剂。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二,茎腐病莴笋茎腐病是真菌性病害,多发生于叶柄上,扩大后蔓延整个叶柄,并溢出瑚珀色汁液,导致叶片呈湿腐糜烂状。但不会发出臭味。
此病主要是菌丝与植株接触传染,直接或通过气孔侵入。土壤潮湿,积水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措施】
1,种植莴笋前彻底清园,翻晒土地,结合整地施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并加入细土混匀,均匀撒施地面,再用锄与表面土混匀消毒。
2,采用高畦深沟栽培莴笋,避免低洼积水。加强田间管理,避免过度密植。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撒少量药土消毒。
3,一旦发病,及时喷代森锌,普力克水剂,氢氧化铜等,可视病情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莴笋心叶腐烂也有生理性的原因,如缺素症等,也许不以上病害的混合发生所致。要注意辨别,对症施治。莴笋心叶腐烂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根据您提问的问题初步分析,症状发生在莴笋心,和莴笋叶腐烂,分析为莴笋软腐病。
软腐病是莴笋的一种重要病害,各地均有发生。
软腐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茎,根部也可受害。病原从茎基部或叶柄处侵入,直到全株萎蔫,着病部位渗出黏液,会散发出臭味。
软腐病的症状一般是先从叶片表现出来,病原多从叶缘侵入,叶片初呈水渍状,污绿色、软腐。感染植株白天萎蔫,傍晚恢复正常,严重时不能恢复。最后叶片腐烂,植株塌陷。茎髓部位空洞化,发出恶臭气味,最后茎部腐烂死亡。
【软腐病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属杆菌。】
这种病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呢?
病原可侵染多种蔬菜,可以遗留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也可随寄主种株在窖内越冬,混入粪便也可越冬。病原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昆虫等传播,从伤口侵入。机械伤、虫伤、病痕及自然孔口都是重要的侵入途径。
发生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在2℃~40℃范围内都有可能发病,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发病严重,病情扩展很快,病虫害发病严重,或者是施肥不当烧根,都会引起发病。棚内高温,特别是大水漫灌,病情加重。
莴笋得了软腐病应该怎样防治呢?
- 农业防治 尽量避免连茬,也不要与油菜,芹菜等连茬。高哇覆地膜栽培,做好肥、水管理,施肥应避免烧根,灌水要均匀,防止大水漫灌。
- 化学防治 定植后喷施14%络氨铜水剂300~350倍液。发病初期及时喷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者14%络氨铜水剂300~35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注意喷射近底部的部分,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谢谢大家的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
莴笋心叶腐烂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莴笋心叶腐烂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莴笋,是我们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嫩叶可食用。我们本地的莴笋一般是在11月份种植。施肥足够株植就容易长大。病虫害比较少见。最害怕的心叶腐烂病的发生。
发病症状莴笋喜欢阴冷天气,不耐高温。出现心叶腐烂病主要原因是高温、多雨、虫多、伤口多、黑腐病感染、及低洼积水、种植较早等原因引起。发病初期,开始出现半透明水渍状,2~3天后病部颜色变深,表皮略下陷,溢出腐烂心液呈粘滑状,有臭味,叶片枯萎或腐烂。
根据以上的病理现象,出现这样腐烂症状的株植一般是因为高温、雨水多或积水多、或病虫害引起。一般种植莴笋要按照季节时间种植,过早种植可因为天气的闷热而会出现腐烂病。当出现腐烂病是要查找原因对症下药。
防治办法1、按种植季节种植,种植时要选择排水好的地种植,更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2、发现病株后及时铲除,同时病穴用石灰消毒。减少病菌侵入正常株植。
3、种植株植前,地块最好是选择病害虫小的地种植。
4、药物防治,发病初期用新植霉素或农用链霉素喷雾,也可用中生菌素、菜丰宁兑水浇根部治疗。
总结:综合天气和病害情况,心叶腐烂病一种是因为病菌所致,另一种是因为天气所造成的原因,判断哪一种病症,再对症下药,但如果是因为高温天气或雨水多的天气而致心叶腐烂的症状是无法防治的。
莴笋心叶腐烂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莴笋主要的病害主要有裂茎、霜霉病、软腐病、灰霉病、菌核病。莴笋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心叶腐烂的情况,那么莴笋心叶腐烂是什么病害呢?下面就一起随火爆网小编来了解一下吧。据小编了解,莴苣出现心叶腐烂有可能是莴苣花叶病。
莴苣花叶病症状
由种子传染的幼苗,当真叶达到2—3片时,出现明脉,叶片呈淡绿、浓绿相间的斑驳,株高仅达健株的1/3至1/2。叶片无萎蔫症状。花叶症状严重时,叶片呈黄色,叶脉透明,有时叶缘和心叶发生坏死、褐变。叶片平整的品状明显,而叶面凹凸不平的品种不明显。
莴笋心叶腐烂是什么病 莴笋花叶病如何治 防治方法
莴苣花叶病危害:
由种子传染的幼苗,当真叶达到2—3片时,出现明脉,叶片呈淡绿、浓绿相间的斑驳,株高仅达健株的1/3至1/2。叶片无萎蔫症状。花叶症状严重时,叶片呈黄色,叶脉透明,有时叶缘和心叶发生坏死、褐变。叶片平整的品状明显,而叶面凹凸不平的品种不明显。
莴苣花叶病发病原因:
病原病毒有莴苣花叶病毒(L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两种。二者均呈花叶状,CMV花叶症状比LMC花叶症状明显。LMV寄主范围小,除莴苣外,还侵染菊科植物和红心藜、美洲土荆芥、千日红等。LMV经汁液传播、蚜虫传染和种子传染,但不经土壤传染。CMV的寄主范围广,对黄瓜、莴苣、番茄、烟草、萝卜、白菜、郁金香等39科117种植物有寄生性,经由汁液传染和蚜虫传播。
发病原因:
病原病毒有莴苣花叶病毒(L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两种。二者均呈花叶状,CMV花叶症状比LMC花叶症状明显。LMV寄主范围小,除莴苣外,还侵染菊科植物和红心藜、美洲土荆芥、千日红等。LMV经汁液传播、蚜虫传染和种子传染,但不经土壤传染。CMV的寄主范围广,对黄瓜、莴苣、番茄、烟草、萝卜、白菜、郁金香等39科117种植物有寄生性,经由汁液传染和蚜虫传播。
莴苣花叶病防治方法:
LMV人种子不良时由种子形成初侵染。病苗移植本田定植后,由蚜虫传播病毒。CMV的带起植物很多,鸭跖草。繁缕、簇生卷耳、王瓜、鱼腥草的花叶病株,有可能形成强有力的传染源采种要选择健株。在苗床要注意观察有无明脉、花叶,有疑义者不可定植。要及时清除感染LMV和CMV的鸭跖草、繁缕、簇生卷再等杂草和菊科杂草。早期消火蚜虫类。病毒感染期越早,对作物的危害越大,因此,要在苗床期和定植后的生长们期彻底消灭蚜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