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麦长势喜人且偏旺能否增产?返青期有啥补救措施?
这不算什么坏事,俗话说“家旺人旺事事旺”,小麦长势喜人,这是咱农民都期盼的事。返青期有点偏旺,这现在不成问题。科技发达,庄稼长旺长慢人为可控制,你说如今种地多好操持啊!
小麦返青期出现偏旺,这是好事。要知道旺控和弱补,目的一样,但效果不同,偏旺说明土壤肥沃,底肥充足且质量好,墒情好,种子质量好,播期应时或偏早,甚至播量也不少。加上人勤善管理,地里应该也没草。这都不打紧,偏旺好应付。
不知道你现在浇没有浇返青水和追肥,如果已经浇过追过肥了,那也就那样了。如没有浇水追肥呢!更好办,返青期暂时不要水肥管理了,只作除草和防治病虫害即可,水肥管理往后推迟,到小麦起身后或拔节期,再考虑水肥管理,看苗情,不要过多追施尿素。同时喷施控旺降秆剂。这样,麦秆茁壮抗倒伏,前后又可少浇一水省下电费,且小麦成长什么事都不误,最后亩产也是杠杠滴!
如果,从现在开始至成熟,老天再偶尔来两场雨,就不用浇麦子了,注意在拔节后孕穗期隔几天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芸苔素加点尿素也可以。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具体起身拔节后打控旺剂,具体怎么打及注意事项,非本题所问问题,就不详细啰嗦了。农民都懂的。
今年小麦长势喜人且偏旺能否增产?返青期有啥补救措施?
最近几天,一直在各地对今年的小麦苗情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地区今年小麦长势普遍不错,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因为去年冬季天气偏暖,小麦出现了偏旺的现象,这类麦田看起来很好看,但是却很让人担心,因为不管冬前旺长还是春天返青起身期旺长都不属于很好的现象,这都属于假旺苗,如果管理不科学造成减产是必然的。
麦苗过旺增产难在咱们农村很多人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不管是冬季还是开春后,只要自家的麦苗黑绿黑绿,长得茂密旺盛就觉得好,会觉得自己种庄稼有水平,有的人甚至说:没有好苗哪有好产量,但是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到小麦收获的时候,这样的麦田往往产量并不高,有的甚至减产。尤其是在我们北方地区,因为小麦春季苗情过旺,减产的多有发生。这样的例子主要在北方冬麦区小麦播种后温度一直偏高的年份,造成冬前积温较多,冬前麦苗偏旺,群体总茎数偏大,春季水肥管理早,从而很容易形成苗子过旺,遇到倒春寒小麦受冻或者后期小麦倒伏从而造成减产。
旺苗麦田如何处理?如果墒情较好,我们处理小麦苗情过旺的办法很好解决,可以采取化学防控,比如用壮丰安,可以促进小麦秸秆的粗壮,减少因为苗情过旺产生的冻害或者后期的倒伏发生。但是很多麦田到了春天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一边苗旺,一边干旱,所以咱们农民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浇水苗子旺,不浇干旱。给大家举个例子:2013-2014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间,北方冬麦区的平均气温以偏高为主,如河北省冬小麦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大部偏高1-2摄氏度,热量条件充足。其中,从冬小麦普遍进入分蘖期的11月上旬开始直至12月上旬,气温缓慢下降且持续偏高。其中11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3摄氏度,12月上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2-4摄氏度,热量条件好,加上日照充足,冬小麦于12月中旬壮苗进入憲冬期,比常年偏晚。冬前0摄氏度以上积温达到550-650摄氏度,在常年属于正常。但由于2013年小麦灌浆期间的阴雨天气,部分种子质量较差,农民担心种子质量问题,播种量偏大,基本苗偏多,造成部分麦田冬前群体偏大,有的每公顷冬前总茎数达到1500万以上。进入越冬期后气温总体仍偏高,冬小麦大部为带绿或半带绿越冬,未出现冻害。因此返青较早,且返青后气温回升较快,从3月上旬到4月上旬旬麦区气温持续偏高1-8摄氏度。热量条件充足,加快了冬小麦生育进程,但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幼穗分化时间。2013年冬小麦播种期间,由于大部分麦区墒情较适宜,小麦多为趁墒播种。高产麦区由于整地播种质量较高,保墒较好,越冬前大部分麦田也没有浇冻水。从小麦播种以后直到3月下旬-4月土旬的拔节期,除2月4-8日和14-18日中北部麦区降水1-10毫米,南部麦区降水10-20毫米外,其他时段没有有效降水。到3月底,直未浇水的麦田干土层深度普遍在7公分以上。按照土壤墒情和小麦的发育状况,应该早浇起身水或拔节水,以保证小麦穗正常分化,提高穗粒数。但是,由于冬前总茎数基数偏大,加上春季热量条件充足,春季总茎数继续快速增长,有的麦田起身期每公顷的总茎数达到3000万以上,比适宜的总茎数高1倍左右。如果提前浇水施肥,将造成小分蘖迟迟不退化,下部间偏长,中部叶片较大,在大群体条件下容易造成大面积倒伏。综合这些情况,确定适当推迟拔节期肥水到4月5日左右。这样,虽然穗粒数可能不增加或稍有减少,但可以保证不倒伏,较好的群体结构有利于后期生长和光合作用,提高千粒重。这样由较多的穗数和较高的千粒重补偿穗粒数较少可能造成的产量损失。结果正如预想的结果,河北省2014年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穗粒数与往年持平或略减少,千粒重大幅度增加,产量较大幅度提升,很多麦田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这是在生育前中期温度偏高、旱情严重的不利条件下,通过春季第一次肥水措施的合理运筹,变被动为主动,取得空前大丰收的典型案例。
旺苗的补救措施前面的例子说的比较清楚了,其实说到具体补救措施,如果现在小麦还没有拔节,咱们还可以适当采取锄划和中耕,目的是为了破坏小麦的根系,实现抑制旺长,也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化学药剂适当控制株高。但是如果小麦到了拔节期,就要谨慎使用化学药剂控长了,可采取上面咱们说的合理控制肥水,或者喷施磷酸二氢钾加一些立克莠或者三唑类药,既可以杀菌,防治小麦病虫害,还可以提前预防倒伏提高产量。
今年小麦长势喜人且偏旺能否增产?返青期有啥补救措施?
我是春阳的365,根据题主的担忧,我主要有以下简介:2019年是一个暖冬年,加上小麦墒情很好,造成小麦旺长。小麦旺长对后期的生长是不利的,很容易发生倒伏,而且发生病虫害的几率也会增大,所以,小麦旺长会对小麦产量造成影响。
小麦春季的主要管理工作就是控旺,让小麦长成壮苗。
主要有以下二个方法控制小麦旺长:
第一就是要向后推迟小麦浇水和施肥时间。
由于小麦播种期偏早形成的旺长麦田,年前植株营养体生长过旺,消耗过大,叶片薄而长,抗寒力差,春季易由旺转弱。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观察一下小麦的墒情,不是特别干旱,小麦也没有出现脱肥的现象,这时就可以推迟一下小麦浇返青水和追肥的时间,推迟到小麦拔节期再进行。
对于麦苗脱肥发黄转弱的麦田,由于麦苗冬前旺长,消耗土壤养分较多,应在返青期追施部分化肥并浇水,促进苗情转化。如果返青期墒情适宜,也可开沟追肥,待拔节期再追肥浇水。第二就是药物控制旺长。
打药控旺剂,可有效缩短基部第一节间的成长,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后期倒伏,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喷施多效唑每亩用多效唑40克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
喷施矮壮素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小麦起身期亩喷0.2%~0.3%的矮壮素溶液50~60公斤,可有效地抑制小麦节间伸长,使植株矮化,茎基部粗硬,从而防止倒伏。 喷施助壮素每亩用助壮素15毫升~20毫升,兑水50公斤~60公斤叶面喷施,可抑制节间伸长,防止后期倒伏。
喷施烯效唑在小麦拔节前10~15天用5%的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一次,可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但是在喷洒控旺剂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以免费工费时,达不到效果常用的控旺剂有多效唑、烯效唑以及矮壮素,多效唑药效大,容易出现残留,对下一茬种植的花生或者大豆有很大的影响。喷洒控旺剂,要在返青之后,拔节之前完成。
长势比别家的麦苗旺,最终却输了产量。这就是小麦旺长的危害,可以通过以上两个方法,控制旺长转壮,保证小麦后期的产量。
我是春阳的365,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对于小麦旺长,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欢迎到评论区留言探讨。
今年小麦长势喜人且偏旺能否增产?返青期有啥补救措施?
今年虽然疫情影响,很多方面收到了影响,但老百姓麦田里的墒情还是不错的,北方地区主要是冬季降水较多,给小麦补充了所需的水分。小麦返青后长势喜人,但有的地块偏旺,这样的小麦还能增产吗?返青期有啥补救措施呢?下面给大家说一说。
春季小麦返青后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这个时期小麦主要就是进行分蘖,增加小麦的群体数量,一般我们根据小麦长势和群体数量分为三类麦苗:旺苗、壮苗和弱苗。针对小麦长势情况进行不同的田间管理。
这里我们要说的就是旺苗情况,旺苗还能增产吗?我在这里的答案是:能。旺苗如何进行管理才能达到增产呢?返青期需要做什么进行补救呢?
大家都知道,小麦返青后要给小麦浇返青水和施返青肥,老百姓一般看到有人浇水施肥,就着急的不得了,也赶紧浇水施肥。但是针对旺苗就不能遵循“随大流,不挨揍”的规律,春季小麦返青后主要是分蘖,而旺苗麦田本身属于植株生长稠密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不能让它再分蘖,而是要抑制小麦的分蘖。
那么如何抑制小麦分蘖呢?这就要采取人工喷施多效唑等植物调节剂来进行抑制小麦的旺长,这也是老百姓俗称的“蹲苗”。同时呢,浇返青水和施返青肥要适当的推迟到返青后期至拔节初期。这样就能较好的控制小麦的旺苗问题,这也能使小麦增产。为什么这么说呢?
小麦控旺的好处
1、春季气候多变,小麦如果旺长,遇到倒春寒,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有可能减产。
2、小麦控旺,能够抑制旺苗的分蘖生长,减少了无效分蘖的滋生,防止后期小麦田间郁闭,从而降低了后期滋生更多病虫害的风险。
3、小麦控旺起到蹲苗的作用,很大程度增强了小麦自身的抵抗能力,有壮苗的作用,为后期抗倒伏奠定了基础。
4、小麦控旺减少了小麦自身营养消耗,为后面的生殖生长积累下大量的营养,从而增加成穗率,有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
总之,小麦长势偏旺的情况下,一定要在春季返青期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小麦的生长就是要促控结合,分类管理,这样才能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
今年小麦长势喜人且偏旺能否增产?返青期有啥补救措施?
眼下北方农村麦田中的冬小麦都开始返青,由于年前气温比往年偏高,所以这麦苗看上去长势偏旺,像这种情况,在小麦返青期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小麦增产呢?
北方农村大多种植冬小麦,而一些麦田由于麦苗长势过旺,如果是任其生长,就会在小麦的后期生长过程中发生倒伏现象,造成减产。如何控旺,就是眼下最应该做的。
像我们胶东地区,从正月到现在,这雨雪就下了好几场,倒也是给麦田补充了水分。这不,眼下麦苗正处于返青期,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小麦的长势喜人,不用说今年的小麦一定会有个好的收成。于是,人们趁着春季小麦返青的时候,给麦苗追施肥料,以促进小麦拔节抽穗。
但如果出现麦苗长势偏旺,那就得加以控制了。因为返青期内雨水充足的话,小麦就会促进有效分蘖。所以旺长的麦苗就得减少其分蘖,延缓追肥和浇水。本身对于旺长的麦田来说,小麦的稠密程度就比其它麦田要密集,如果此时再浇水追肥,势必增加麦苗分蘖,就需要延缓水肥的供应。而且最好采取药物控旺的方式,同步进行。比如采取人工喷施多效唑来抑制小麦的旺长,达到控旺的目的,追肥和浇水也推迟到麦苗拔节之后。
所以,看到别人家小麦浇灌返青水,追施肥料的时候,要根据自家麦苗的长势决定,万万不可盲从。如果是自家麦苗出现旺长,那就不要随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延缓浇水、追肥,打矮壮素等方式合理控旺,以抑制小麦生长的方式使小麦植株矮化,促进麦秆茎基部粗硬,从而防止后期小麦倒伏,达到增产的目的。
如果是你家的麦苗出现旺长现象,你会采取哪种措施进行控制,以保证日后小麦正常生长,确保小麦稳产增收呢?欢迎朋友们留言交流学习。今年小麦长势喜人且偏旺能否增产?返青期有啥补救措施?
今年春天由于降水丰富,小麦返青快,长势喜人。但是现在的长势好不代表将来能增产,主要原因是怕倒伏。
大家都知道,现在小麦的旺长容易导致麦秸子长得很高,而且秸秆发软,遇到大风天气,最容易倒伏,一倒伏小麦必定减产。
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能抑制旺长呢?如果是在冬季可以用辊压的方式来控制,现在的小麦已经长得很高了,还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来抑制旺长,矮秸的药物千万不能打,防止影响麦穗。
董青岛供稿。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