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发生旺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有效控制?
冬小麦发生旺长的原因,如何有效控制?
冬小麦发生旺长主要原因有播期过早、播量偏大、气温偏高。对于已经发生的旺长麦田应对方法是,采用镇压、锄划断部分根及化学喷药控制。化控方法是喷施100—15mg/Kg浓度的多效唑。
小麦旺长的威害冬前旺长,浪费了地力养分、和麦苗自身的能量消耗和损失。因为冬季寒冷时,地表以上的大部分麦苗及分蘖和窜梃的麦苗柔嫰不抗冻,都会冻死,旺长是做了无用功。再一点,年前已完成了主要分蘖,春季返青时,将不会发生多的分蘖,年前冻死了部分窜梃的枝株,必然影响到麦田的株数,株数减少必定影响小麦的产量。
为避免和预防霜前小麦旺长,需做到严格播期、播量播种。播期播量的确定,原则上以品种定播期,以播期定播量。播期计算小麦入冬前小穗分化不可超过二棱初期。通常冬性品种冬前需要>0°C积温590°C、半冬性品种490°C、偏春性品种390°C。
根据当地气候,以河北石家庄为例,越冬期(气温稳定低于0°C的时间)平均在11月6日左右,如果种植半冬性品种,前推累加温积,够490°C的时间在10月7~9日,这个时段为该地最佳播期。而10月4日前至越冬期积温超过490°C的概率大于80%,则10月5日为该地最早播期。其它地区可以以此类推。
播量计算与调整以半冬性小麦品种为例,主茎叶片数在越冬前不得超过6片叶。小麦自播种到出苗需要约120°C积温,每长一片叶需要75°C积温,10月7~9日播种,主茎可长出5~6片叶、3~5个分蘖。通常小麦冬前亩茎数宜控制在80万左右,以此类推,理论播量(种子出苗率100%、蘖不缺位)10Kg左右/亩,考虑种子出苗率非100%及蘖缺位,可在此基础上增加15%左右,若秸秆还田整地质量差的,再酌情增加10~15%。播量调整:应结合实际播期、墒情、种子芽率、品种分蘖率、群体要求、整地质量、播种深度等综合考虑。超过适期播种的,如超过10月10日以后播种的,晚一天,增加1斤播量。
总之,根据当地气候季节、品种特性,适期、适量播种的,越冬前一般不会发生旺长现象。如遇气候温暖发生旺长的,采取镇压、锄划断根、化控,避免再旺长。只要越冬前麦苗尚未形成窜梃及拔节现象的,春季后管理到位,不会影响小麦的产量,这个不必担忧!
冬小麦发生旺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有效控制?
这个问题我个人因为是主要有三点,一,播种时间过早气温高,二,氮肥过量,三,今年秋季雨多引起的小麦旺长。我在八十年代初期也种过小麦出现旺长情况,我的父亲就让我早锄压苗控长,也比较有效。现在科枝发达苗旺也可用控长素来解决这个问题。
冬小麦发生旺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有效控制?
小麦是大众喜爱的作物,小麦粉加工的食品丰富多彩,风味万千。农民们也兢兢兢业业来把小麦种植。但有些年份因为各种原因,种植小麦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象冬小麦发生旺长,看着好看,其实不然。冬小麦旺长并非好现象,相反,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春化、越冬。
发生冬小麦旺长的原因,以本人及本地种植小麦的经验和发生情况来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造成冬小麦旺长的原因
1.种植的品种不适宜
有些品种是春性或者弱者性的,作为冬小麦种植,如果冬季播种太早,很容易出现旺长现象。尤其是在高温地湿多肥的情况下,更是旺长。
2.种植的时间不适宜
在长江流江北,农民有一句农谚语叫“九油十麦”,意思是农历九月份种油菜,农历十月份种小麦。
因为一般种小麦的都是红芋地,正常情况下红薯都是在十月份收挖的,收获红薯后,正好种小麦,时间正好相连接,气候正好相适应。
3.抪种的种子量不适宜
以前我们这里二分亩烧一场火粪,种植时,每场火粪拌两升种(不是讲液体的那个升,而是1斗等于10升的升),每升种约两斤,一亩地约20斤种左右。
如果种子太多,地里麦苗就太密,麦苗茎管就很细很细,以后穗很短,产量低,而且容易倒伏。
4.所施肥料不适宜
基肥施氮肥过多,氮肥是很速效之肥,对作物的藤、茎、管、叶效果明显。冬小麦施多了氮肥,也会出现旺长的现象。
5.成长的气温不适宜
冬小麦是越冬作物,有一个春化的过程。如果种下后,气温一直偏高,那小麦会提前或缩短春化阶段,出现旺长现象。
6.地里的水份不适宜
小麦种下后,如果雨水好,地里湿度大,小麦输送肥料和水份就顺畅,造成小麦旺长。
二、冬小麦旺长的危害
冬小麦旺长后,分蘖早,分蘖多,禾秆细,提前拔节,不通风,不透光,麦穗短,不抗寒,不抗倒伏。
三、如何控制小麦旺长?
1.选准播种时间
冬小麦不能播种太早,以长江以北为例,在收获红薯后种植小麦刚好。不闰月的年份,选择在农历十月上中旬种植即可。
2.控制用种数量
一般每亩用种量20左右,弱春性种子可以适当增加2~3斤。
3.氮肥最好少用
氮肥不宜多用,每亩小麦根据土质不同,施20~30斤
4.中耕和锄草
如果小麦旺长,用深锄草的办法,控制小麦根系的发展
5.巧用药调节
如果小麦旺长,用多效唑进行调节,每亩用百分之十五的多效可湿性粉剂30克,兑两背鼓水,在春分节气前后喷施,控制旺长。
所以,了解了冬小麦发生旺长现象的原因后,就知道如何去有效控制了。
冬小麦发生旺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有效控制?
我们当地有句俗话: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适宜。随着气候变暖,现在把种植小麦的时间推迟到了寒露前后,即每年的10月10号左右。推迟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控旺。但尽管如此,依然也会造成小麦旺长现象。那么,小麦旺长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和控制呢?
小麦旺长的原因:
【1】种植时间过早:种植小麦时,播种量虽然适宜,但遇秋末温度高的年份,小麦扎根快,在吸收养分能力强的情况下,生长迅速,因此分蘖早且分蘖多。幼苗长势较旺,相互拥挤,造成田间通透性差:看上去长势旺,实际叶片窄而细;薄而嫩。不易抗病和越冬。
【2】播种量过大:由于各地的地力情况、适宜种植的麦种不同,不能做到因地制宜,而是“怕”不够苗,加大了播种量。在小麦正常扎根后,造成小麦麦苗生长拥挤。这种情况,实际每棵幼苗生长较弱,只是播种数量多造成的假象,一旦控制不当,很难安全越冬。
【3】用肥不当:种植小麦前,施用了较多的速效氮肥,由于温度、湿度适宜,在小麦扎根后吸收较快;或者施用了未腐熟的农家肥,如羊粪等,因为肥效高且快,都会造成幼苗旺长。
小麦旺长后,怎样控旺?
俗话说得好:麦无二旺。小麦旺长后,造成分蘖较多,并且叶片较嫩,而进入冬季后,很容易冻害。而旺长、冻害的小麦,春季返青慢,长势差,从而影响后期的产量。所以需要控旺。控旺时,具体有如下方法:
【1】用碌碡或机械碾压:碾压的目的是使麦苗受到“伤害”,利用恢复的过程阻止麦苗旺长,同时促进根系发育,形成壮苗。但“伤害”要把握分寸,切勿过度。碾压时,每畦顺一个方向,不可翻来覆去,造成幼苗破碎。
【2】延期浇水:延期浇水,使土壤内的水分减少,根系无法提供给幼苗的茎、叶,从而控制旺长。但切忌造成严重干旱致使麦苗干枯。
【3】其他方法:①化学控旺。这种方法比较实用,但操作要细心。如切用私自加大用药量;喷洒时切勿重复等;②用铁筢划根。目的是减少根系,从而控制养分,使麦苗缓慢生长。操作时须有分寸,必须仔细。以免伤及幼苗主体。以上两种方法可行,但需精心。
总之,冬前麦苗如果生长过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毕竟现在旺长是临时的,后患较多。控旺后,有利于春天早返青,恢复生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冬小麦发生旺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有效控制?
冬小麦出现旺长是我们老百姓都不愿意看到的一种现象,对于小麦旺长的原因应该从这几方面考虑:
(1)小麦种植的时间点没有把握好,简单说就是小麦种植的太早了。
我们这里属于河南省豫东地区,冬小麦的种植面积比较大。特别是玉米和花生现在收获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这样的话秋收的时间就大大提前了。而现在在咱们农村种植土地的基本上都是选择以打工挣钱为主,种地成为了副业。为了能够早点出去打工挣钱,所以很多人都选择早早的犁地,把小麦种植上就万事大吉了。
由于这几年气候条件的变化,导致了小麦播种的时间往后推迟。比如说我们这里小麦的种植有这样的一句俗语“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即阳历10月15号左右。这是以前的一和种植习惯,现在我们这里小麦的适播期推迟到了10月20号以后,所以种植的比较早再加上气温比较高,小麦在越冬前出现旺长的几率比较大。
底肥的选择偏重于氮肥这也是冬小麦出现旺长的一个因素。由于这几年小麦价格行情不是太好,但是种植小麦的投资成本却每年都在增加,为了能够降低小麦的种植投资成本,很多农民朋友们把小麦的底肥选择了价格相对比较便宜的尿素。我们大家都知道尿素有提苗促苗的作用,所以这样的话也会导致小麦在越冬前出现旺长。
面对这样的小麦旺长的情况,我们农民朋友们可以选择科学的施肥方式。即在小麦底肥的选择上可以使用自己家沤制的农家肥,同时也使用小麦专用复合肥,或者选择使用高氮的三元复合肥。
我是豫东小农大家可以留言讨论一下小麦种植的问题。
冬小麦发生旺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有效控制?
问:冬小麦发生旺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有效控制?
冬小麦发生旺长现象就是冬天拔节,冬天不拔节长得多好都不叫过旺,旺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播种太早,另一个是暖冬。
有人说施肥多营养太大,别听他的,肥大只能使苗壮,不能促使小麦冬天拔节。
小麦在零上四五度以上都能发芽,麦苗在十几度时生长迅速,在零度时就会停止生长,呈半休眠壮态。常年,到小雪节气时,土壤温度降到零度或零度以下,就会有冻,所以叫"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封了地小麦就会停止生长,进入冬眠。
过去,小麦在秋分节气播种,在霜降节气分蘖,到小雪节气正好五叶一心或六叶一心,停止生长。如果七叶八叶,小麦就会拔节,小麦沒拔节不怕冻,拔节后就怕冻了,到寒冬腊月拔节的冻死就会造成大片的缺苗。
小麦播种过早,就会在封冻前长到七叶八叶而拔节,所以过去不提倡种白露麦子。
近些年,气候变暖,晚了一个节气,到小雪不封地,大雪不封河,小麦还在生长,如果还按过去秋分种麦,小麦到小雪时达到六叶一心,但小雪不封地小麦还会继续生长,那就七叶八叶后拔节了,到冬底冻死,这就是小麦旺长现象,原因种的太早。
如果气候变暖,小麦也可以跟着随变暖变成晚种十几天,就没这种现象了。
暖冬也是旺长现象的主要原因,该封地的不封地,有一年冬天一冬都沒怎么封地,河里只是薄冰,小麦一冬都在缓慢生长,就样,在冬天也会拔节的。
控制小麦旺长,过去就是轧地,在小雪节气后套上马拉着碌碡去麦田碾轧,碾轧能促使小麦停止生长,而且,经过碾轧的小麦春天返青拔节后的根部粗壮,能抗倒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