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我结婚同学随礼一千,六月轮到他结婚,我该随多少?
亲戚或朋友之间打交道来往事,其中交往的主要连接纽带,一是钱,二是情。任何人跳不出这个圈外。这是我活了多半辈子,所经历的亲身体会。亲朋打交道,不可避孕或说必然要面临婚丧嫁娶等生活中的具体事宜,随之便有互相随份子送礼情况。这就谓“礼尚往来”,在此过程中,做到半斤对八两,五八对四十,有时还真难做到,有时真按五八对四十,倒把问题搞砸了。所以,随份子上礼的问题,处理的好,亲朋之间的关系交往会越来越亲,处理的不当,或许趋于平淡、甚至断交、不相往来。我的经验,要想友谊亲情常存,唯有本着多舍少得。
如题,五月份我结婚同学随礼1000元,六月份他结婚我该随礼多少钱?这完全取决于你了,你结婚同学随份子1000元,一般说关系还是不错的,人家出礼在先,你最起码的还礼1000元,这是不能再低的,这样也就是保持着这样的同学关系。如果低于1000元,就显的你不够朋友意思,同学嘴上可能不说,心里对你已打了折扣(你这人不怎么滴)。
如果,你打算同学关系越来越好的话,可以适当高点,比如加100或200元也可以。再一个可以和其它同学交流下意见,同学不可能就你一个人吧,别人来往都是一样的话,你也拿成一样就可以了。灵活机动掌握即是。你就不必要再多上200元了。否则,其它同学心里犯滴咕,就显你好!原来给你上1000元的同学,心里也得打圈圈,莫非嫌我上的1000元少了?反而弄巧成拙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呢!
五月份我结婚同学随礼一千,六月轮到他结婚,我该随多少?
你五月结婚,朋友六月结婚,时间靠近,也就礼上往来吧,把礼还回去也没有什么不妥,我给你个小建议:一个小提兜,里边装上红枣、花生、核桃、瓜籽,寓意:旱生贵子!
五月份我结婚同学随礼一千,六月轮到他结婚,我该随多少?
个人认为结婚随份子遵循礼尚晚来,人情世故嘛你来我往挺好的。没结婚的时候随份子的次数少,因为和父母一起还是个孩子,结婚后就不一样了,经常会有这些人情世故,脱离了父母羽翼重新组建了家庭。
回礼的礼金一般不能低于当初收到的礼金,有的地方还礼是你送我多少我就送你多少。也有的地方是你送我多少,我在你送的金额之上加一百两百都可以,随自己的心意。
好些年前我有同学结婚请了我,我没有去,那时候没有微信什么的,就打个电话祝福一下,钱让朋友带过去就可以。也有后来微信红包了,人不到就礼到也行。等我自己结婚结的晚,当初我随过礼的我就通知,没有随过礼的平时没怎么联系的就没有通知。
之前一直关系还好的一个闺蜜,她结婚的时候我没参加但随了六百的礼,今年我结婚也提前约她吃饭通知了,没时间参加,结果当天电话也没打一个,礼金也没有。瞬间内心还是很不高兴,想想以后还是少联系吧!无语😓不是所有的都称的上是闺蜜,可能连同事都不如!
五月份我结婚同学随礼一千,六月轮到他结婚,我该随多少?
礼是一来一往,不来不想。五月份你结婚他随礼一千,也看出同学的实心实意。六月份他要结婚,你也是要把礼还回去的。那么还多少比较好呢?我认为还是一千。
五月和六月,只是一个月的时差。就人民币的价值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化。他出一千,你也出一千,价值相等,互不相欠。
如果你低于一千,会让你同学认为你看不起朋友,自私小气而小看你,弄不好,还要失去同学的友情。
如果你出的多了,也会引起同学的想法:是不是我给你出的少了,你用钱来砸我?或者说你出多了,会让他欠你一辈子的情?
君子之交淡如水,同学情谊交的是实心实意。只要相互坦诚相待,友谊就会地久天长。
五月份我结婚同学随礼一千,六月轮到他结婚,我该随多少?
五月份的时候,你结婚,你的同学给你随礼,1000元钱,六月份的时候他结婚,你想随多少钱,都是可以的,只是别低于这1000元钱。因为礼尚往来这句话你应该懂得,朋友之间就应该你来我往,所以说千万不能对人家有失礼的地方,比如说人家随你1000,你给人家随礼800,这就是一种很失礼的表现,所以别做那种占人便宜的事情。我认为你去随礼的时候可以随他1000,也可以随他1200,总之不低于1000就好。
在我们东北这个地方随礼能随到1000的,也就是至亲好友了。所以说朋友在你结婚的时候能给一个这么丰厚的礼包,也不差啥了,在我们这个地方一般关系也就是200元,关系好一点的也就是500元,所以说这婚礼得随礼标准,要看感情的,感情越深遂得越高,这是我们的认识,也是我们总结出来的。
去年我同事结婚,我帮助记得礼账过后,他跟我抱怨说,有一个同事,她结婚的时候,我这个哥们儿给他随了500元钱。可是这次他来随礼的时候,他只给人家随了200元钱。他说他心里很不平衡,很过意不去,觉得自己没有换来人家的感情。对方也根本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事后我也一想,你看这礼份子就是这样,如果你低于人家的标准,可能人家就觉得你瞧不上人家了,你根本就没有把人家放在眼里,这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说人家给你随的礼,你也一定要如数奉还的。
五月份我结婚同学随礼一千,六月轮到他结婚,我该随多少?
俗话说:“人情如拉锯,你不来我不去,”来而不往非礼也。
你结婚同学给你1000元,他结婚你也给他1000元,这叫来往,你们之间算是扯平了,互不相欠。假如你给他1600块钱,你的那个同学就欠你600块钱的人情啊!这就要看你们的关系究竟如何了,随多少以交往疏蜜、彼此深浅、感情厚薄而定。
礼尚来往只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并非最终的交友目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知心朋友(闺密、发小、铁哥们)是不会在意礼多礼少的。但是,一定的礼节还是要有的,凡事要有度,攀比过度,也会造成精神上的压力,思想上的负担。
“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从往来交流的礼品中也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人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