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家两个孩子,你家一个孩子,大哥给了你家孩子600元红包,你怎么回比较合适?

大哥家两个孩子,你家一个孩子,大哥给了你家孩子600元,你怎么回比较合适?

这么个简单的辩证关系,是生活中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果处理的好,亲戚也好、朋友也罢,会越走越亲近,处理不当的,会形成意见或不快,甚至有的因此而疏远。

在互相送礼或发红包时,很难说五八四十、半斤八两那么做的绝对匀称。首先要本着多给予少索取的心态,交情会越来越深,否则都盘算沾光索取,肯定的会最后不欢而散。

如题所说,大哥两个孩子,自己一个孩子,大哥给弟弟一个孩子600元,弟弟怎么做?两种做法,一、往长远处看,高风格,给大哥的两个孩子每人600元。现象上本着给予吃亏精神,大哥大嫂可肯定的从心里高兴佩服弟弟的为人处事。第二个方法是,给大哥的孩子每人300远,从理论上做到了,丁对丁卯对卯,五八四十不多掏。这样大哥也不能说什么,心里会不大如舒,这弟弟也够较真的,……!

我的观点,支持给大哥孩子每人600元的做法。这样关系会越来越好。假如弟弟来年生了三胞胎,大哥绝不会犹豫,肯定的给弟弟的四个孩子每人600元的。而且给得心甘情愿。如果大哥,仅给弟弟的孩子每人300元,这说明大哥的境界不够高,但也是一种使人不宜接受的方法。关系会越走越淡。

朋友,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大哥家两个孩子,你家一个孩子,大哥给了你家孩子600元红包,你怎么回比较合适?

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就拿我们家来说,我是姐姐,按理说,每年春节,我应该给弟弟家孩子多点压岁钱,这样才显得符合常理。毕竟是姐姐嘛!怎么说都是应该的。

可是,每年都是我给弟弟家孩子的少。为什么?因为我去看父母,见了侄女们先给压岁钱。弟弟不同,他总是等我走的时候再给,结果每年都是我给的少。我觉得特别不好意思,可弟弟觉得理所当然。因为他们是做生意的,生活条件比我好多了,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给我、我孩子甚至我老公买衣服。

去年春节,弟弟家有添了个儿子,这次我想弟弟家多个孩子,我再多给孩子们多发点,平衡一下这几年的亏欠。没想到,弟弟竟给我儿子了2000元的大红包。真是既感动又无语了!

所以亲兄弟,亲姊妹,我觉得不必在压岁钱上过于较真。谁的生活条件好,谁就多给点。这是份情谊,不是钱的问题。

像题主说的大哥给你家孩子600元红包,你怎么给大哥家孩子呢?我觉得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可以给大哥家孩子一人500,如果不允许,还是一个孩子300百吧!

为什么不一个孩子400呢?因为在我们这里过年给孩子发红包没有400一说,貌似不吉利。过年都是图个喜庆,图个开心!你说是吗?

大哥家两个孩子,你家一个孩子,大哥给了你家孩子600元红包,你怎么回比较合适?

或许有些人(也包括曾经的我),总认为新年发红包应该保持"收支平衡"才合理,才不至于太吃亏。直到3年前的春节,我在给孩子发了红包后,招致孩子的一场哭闹后,这孩子告诉我,红包是不能这样发的!

我大哥在农村,有三个孩子;我还有2个外甥子女。我当老师,是单位上人,就一独生女。现在他们都在外打工赚钱了,自然不用再发他们红包。但现在他们都已结婚,并且都有1、2个孩子。每年的大年初几,我们都相约去大哥家拜年,他们共8个小孩,我就一个女儿。

有一年,我给外甥的2个小孩发红包时,我每人只发了100元,因为外甥发给我女儿一个红包是200元的,这样刚好"收支平衡,两不相亏"。

可没料想到的是:这些小孩拿了红包在一起攀比,谁大谁小。我外甥的一个小儿,见别人的是2张百元,而他的才1张百元,便大哭大闹。这下弄得实在我不好意思。

后来,我冷静地想想,这事儿确实是自己做得不妥,太小气了。

其实,孩子们一样是过新年,本来就应人人平等。可我们做大的,却无形中把他们不平等化,这将带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一个多大的阴影和伤害!

俗话讲"大人盼插田,小孩望过年。"既然是这么个习俗,一年就这么一次,又是至亲至戚的,不必计较这点小钱小米,便宜也没出外吧。

更何况,我的女儿现在已上大学,再过两年毕业了,有了工作,拿了工资,按习惯,她不仅得不到他们的红包,而且还要发他们小孩的红包。按这样计算,到那时,他们近10个小孩,每人100,我和女儿总共得发2000块,而自己1分红包也得不到。

如果你一个小孩,我一个小孩,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两免红包呢?当然免不得!否则,孩子会讲不如不过年!

如此,还有必要去计较得失盈亏吗?

大哥家两个孩子,你家一个孩子,大哥给了你家孩子600元红包,你怎么回比较合适?

我在我家排行老四,我有两个哥一个姐,大哥、大姐和二哥家都有两个孩子,而我结婚后,有两年没有孩子,每年我回家拜年都要给这六个孩子一人100元,看着一群孩子围着我姑姑,姨的叫着,心里到是乐意给。

两年后,我有了第一个孩子,带孩子回家拜年,我依然每年给六个孩子100元,他们同样给我家孩子100元,我出600,又回来300元。

再后来,我也要了二胎,回家过年,有时候带一个孩子回去,也有时候带两个孩子回去,特别是最近两年,大孩子十三四了,再带回娘家,我老公总觉得有讨红包的嫌疑,不让带。我倒是觉得一家人过年过得就是团圆,红包不红包的倒也没什么。

另外最近几年我二哥日子越过越好,再回家拜年,二嫂总是主动给每个孩子200元。而且我买房子救急的时候,总会跟大哥、二哥借钱应急,因此我同样回200元,即使我带一个孩子回家拜年,我同样会给每个孩子200元,但我并不觉得吃亏,因为我们姊妹四个是一奶同胞,除了我的爹妈,最亲最近的人就属我们几个了。

我知道,我们姊妹几个中,无论谁有难处,特别是需要钱财周转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和自己亲哥亲姐亲姊妹借钱,而且他们也是会毫不犹豫地真心帮你的人,光凭这份兄妹真情,就不是钱多钱少能计较的事。

再来回答题主的问题,如果我大哥家两个孩子,我一个孩子,大哥给我家孩子600,我会毫不犹豫地量力还回去,根据我的经济实力,我会给我大哥的孩子,每人500元。这样既在我的支付能力之内,也能让大哥觉得他这小妹从小没白疼。

正因为我在家是老小,我相信在我成长过程中,我的哥哥、姐姐们都曾为我付出的更多,因此在我长大成人后,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多回报他们一点我也会倍感欣慰。

所以,对于亲姊妹来说,大家真得不必太计较,世间还有什么感情比血肉亲情更重要呢,挣钱多的就多出点,挣钱少就照样返回,不让想着占便宜,因为占便宜伤的一定是感情,如此一来,感情就会越来越淡,过年也就没有人情味了。

大哥家两个孩子,你家一个孩子,大哥给了你家孩子600元红包,你怎么回比较合适?

谢谢老朋友邀请!在以前,这都不是问题,过年的压岁钱有一个“管行情”,5元或者10元,给每个孩子多少都多少,也不管谁家有几个孩子,识趣的呢,自家两个孩子,亲戚家一个,就等人家先给,然后双份的还给人家一个孩子,爱沾点便宜的,就假装不知,两个孩子多得一半。不过那时都不太在乎,因为也没多少钱。

可现在不一样了,压岁钱蹭蹭蹭往上涨,五十一百甚至几百上千,对普通家庭来说都不是可以忽略的数字,不得不叫人“算计”,我不愿沾光,也不愿太吃亏,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

如题目所说的现象,给大哥家孩子每人600我觉得“吃亏”,给300又显得小气,好像是等价交换,所以,我会给大哥家孩子每人400元,比他们给的多,哥嫂自然不会说什么,我也不会太“亏”。当然,我说的是家境相当的情况下,经济如果相差太多,经济好的就多给些,都是自家人嘛!

大哥家两个孩子,你家一个孩子,大哥给了你家孩子600元红包,你怎么回比较合适?

其实在现在独生子女已经开始成家立业的大环境下,提这种问题的题主,更应该值得让我们给你点一个大大的赞。虽然好多朋友并不会有这样的经历,但是却更能让我们怀念起父辈的那种姐妹情深、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一份压岁钱代表着童年时代的一岁增长,在每年开头的日子里能够拥有一份压岁钱,都会让孩子们拥有一份喜悦的美好开始。我的母亲有五个姐妹,除了小姨是一个孩子之外,其他人都是两个孩子。因此,每到春节期间开压岁钱的时候,小姨就会每家亏一份压岁钱。母亲姐妹中最大的是大姨妈,自然就会心疼小妹,号召所有人给表弟开压岁钱的时候发双份,毕竟那样才可以保持收支平衡。可是小姨又以双份压岁钱的金额给我们这群小孩开出来,我们是开心了,可是造成了小姨更大的亏损。母亲他们也是没办法,大姨妈又号召过年期间压岁钱免了,但是小姨又不想因为她的原因,而让所有小孩失去童年的欢乐,依然率先破例照开不误,最终才让所有人不得不妥协。其实看看父辈之间的亲情,又何止只是在开压岁钱一件事上能体现呢?任何时候一家有难、全体帮忙,只要老大做好了表率,弟弟妹妹们都是照做不误,因此才有了我们父辈如此和谐的姐妹一家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