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偏高,是怎么导致冠心病的?
胆固醇偏高,是怎么导致冠心病的?
胆固醇偏高,导致冠心病顺理成章的事啊!胆固醇高血脂就稠,血脂中包括总胆固醇、中性脂肪(主要是甘油三脂、还有少量的甘油二脂、甘油一脂)、磷脂、游离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和类固醇。
血液中胆固醇偏高,势必导致血液粘稠,形成粥样流通不畅,加上血管壁的垃圾小斑块黏附沉积,变窄或阻塞,心脏的动脉血管血供不畅,无法正常工作,冠心病的症状随即出现,如心绞痛、心肌梗塞就会发生。
所以说,胆固醇偏高,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一定要控制和治疗,保持血液胆固醇在正常范围,才能有效避免冠心病的发生。
胆固醇偏高,是怎么导致冠心病的?
胆固醇偏高,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通常胆固醇是无法单独在血液中运转的,通常它会通过与血液中的脂蛋白结合,才能在血液中形成可溶性的胆固醇,从而由血液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参与代谢,因此,我们的血脂检查指标,会包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等多个值。
冠心病与高血脂确实息息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胆固醇偏高都会对冠心病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于高血脂引起的疾病风险,我们更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这两者,都是造成心血管硬化,最终导致血管狭窄,形成冠心病的风险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是影响血管健康,导致个冠心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这个胆固醇就会进入血管的内皮下方,在内皮下层形成滞留,并逐步被氧化修饰,形成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这个物质会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最终不断增多融合,形成动脉硬化的脂质核心,这个脂质核心通常呈黄色,因此,我们又将其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的冠状动脉因为粥样硬化的形成,不断的血管壁变硬变厚,血管变得狭窄,当狭窄程度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相比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常被称作是好的胆固醇,这个值高一点,反而会好,这是因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负责转运体内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回到肝脏,在肝脏进一步代谢为胆酸,排出体外的胆固醇,因此,如果这个值高一点,反而是好事,但如果这个值偏低,说明身体对于多余胆固醇的转运代谢能力差,反而是一种形成冠心病的风险因素。因此,不管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还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都应该值得注意,想要避免冠心病的发生,控制好这两个血脂指标很重要。
想要减缓血管硬化的发生,控制好胆固醇很重要,对于有血脂异常问题的朋友,不管是不是有血管硬化或者冠心病的问题,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加上合理的药物调节控制,把血脂控制在达标范围内,是减少血管硬化狭窄,最终导致冠心病的重要方面。生活方面,应该注意清淡饮食,控制食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同时还要注意控制饮酒,戒烟,适度加强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控制肥胖,这些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血脂代谢的调节,改善血脂异常是很重要的方面。如果血脂升高的情况,已经属于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或以上的情况,通常在生活调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合理用药,他汀类药物是常见的药物,长期服用注意身体的耐受性和各项指标的检测,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很关键。
除了控制好血脂,想要减少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等相关慢病也要及时的控制和治疗,另外在生活上注意坚持前面谈到的良好生活习惯,减少冠心病发作的诱因,也是非常重要的。
胆固醇偏高,是怎么导致冠心病的?
这个问题说起来就比较专业了。
冠心病开始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临床化验的时候,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来代替它)。一部分低密度脂蛋白(LDL)会被氧化修饰成“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后者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清除。这是因为这两类细胞膜表面具有“清道夫受体”,可与ox-LDL结合,把ox-LDL吞入这两种细胞内,并加以清除。清除的方式主要是把胆固醇交给“高密度脂蛋白”(临床化验的时候,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来代替它),“高密度脂蛋白”(HDL)把胆固醇运回肝脏代谢,排出体外。
然而,如果ox-LDL太多,单核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吞噬了太多的ox-LDL之后,无法彻底清除,细胞内脂质堆积,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堆积形成脂质条纹乃至脂质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早期事件。
在这后,纤维蛋白以及其他与凝血有关的机制被启动,在血管内皮细胞基础上形成像米粥一样的脂质斑块。最初斑块是软的(胆固醇等脂质较多,蛋白质较少),后来会形成硬的斑块(蛋白质明显增多),并使血管不再通常,甚至形成堵塞。
全身动脉血管都有可能发生粥样硬化,但最引人关注、为人熟知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起始于主动脉,专门为心脏(心肌)本身供应血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狭窄或堵塞,这就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了!其严重程度不一,主要取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部位、斑块大小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斑块越大、血管越堵、部位越关键,则冠心病症状越明显。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是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
介入治疗(放支架)和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当然,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改善生活方式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措施,有助于减缓冠心病的发展或加重。
胆固醇偏高,是怎么导致冠心病的?
我们先简单说说啥叫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单理解就是心脏血管狭窄程度大于50%的时候就叫冠心病。
那么心脏血管的这种狭窄是怎么引起的呢?
我们看看这张图
有一个小车源源不断的像血管里面输送垃圾,垃圾越积越多,就会形成斑块,就会引起血管狭窄,就会引起冠心病。
这个向血管输送垃圾的小车叫做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是什么呢?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
这其中最坏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不断的制造血管垃圾,逐渐引起斑块,引起狭窄,引起冠心病。
大量的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每降低1 mmol/L,可使主要冠脉事件下降21%、冠脉血运重建下降24%、卒中下降15%、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12%、全因死亡率下降9%。所以,我们要去医院化验血脂的时候,一定是化验血脂四项,而不是只看总胆固醇,更不是看血流变、血粘度。
如何控制胆固醇升高?
无非就是两点: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时的药物。
健康生活方式最主要是饮食+运动+戒烟戒酒。
少吃的食物或一定要控制的食物:
比如肥肉、动物油、奶油糕点、棕榈油等等,动物内脏、鱼子、鱿鱼、蟹黄等。酥饼、油条、油炸快餐等。
足够的研究已经告诉我们,大量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吃哪些健康食品?
健康的食物有豆类、燕麦、机米、全麦面包、土豆、南瓜等;避免只吃细粮,比如只是白面包、蛋糕、白馒头等等。以植物油为主,补充坚果、蔬菜水果,多吃应季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植物类食物; 至于网上传的大蒜、洋葱、木耳、山楂、海带、魔芋等,这些可以协助血脂代谢,至少吃了没坏处,但不能指望每天只吃这些食物。适当多吃金枪鱼、沙丁鱼、一些海鱼,以及植物油的亚麻酸,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升高一小部分原因是饮食引起,一大部分原因是遗传基因自身代谢引起,所以不吃肉也会高胆固醇,对于控制饮食胆固醇无法达标的可能需要服用他汀来控制胆固醇。
总之,胆固醇升高,要积极控制,至于要不要吃他汀药物来控制,关键是要看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及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胆固醇偏高,是怎么导致冠心病的?
“心内科喵医生”观点:
1、胆固醇升高,是造成冠心病的元凶!
2、类似于“河道”,时间久了,河道里积累了“淤泥”,逐渐增多,最终堵塞河道!
3、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类物质,通常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4. 血脂升高的主要危害是血脂沉积到血管壁内,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5. 斑块可以生长在全身各处血管内,长此以往,心脏、脑、下肢、颈部等重要器官的血管逐渐狭窄,甚至完全堵塞。
胆固醇偏高,是怎么导致冠心病的?
谢谢邀请~胆固醇偏高,是怎么导致冠心病的?胆固醇过高要看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是高密度的,那么对于冠心病来说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的,如果是低密度的当固醇则会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并不是胆固醇偏高就会导致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你气官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所以动脉硬化是关键,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最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内皮下的,长期以往会导致血管血管堵塞,血管的弹性变差,这也就容易引起心肌缺血或者坏死了,就容易发生冠心病了。
只是这种风险与胆固醇偏高的时间以及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已经偏高了,或者血脂已经异常了,就应该立即引起注意,及时干预,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避免久坐等等方式来预防和缓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