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会不会遗传?

心肌梗塞会不会遗传?

医学上现在还没有确切的阐明。但是,细咎心肌梗塞的发病根源和机理原因,就牵联上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了,再进一步分析就又到了血液、血脂和血液质量(血液浓度)上了。

可以这样理解,心肌梗塞的前因是冠心病,冠心病医学上有说法,遗传有一定的因素,再就是后天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基于这样的理念,可以说心肌梗塞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注意不是说绝对的因素。所以,预防冠心病和心肌梗塞,权且排除先不考虑遗传这一档,后天的饮食习惯一定要注意重视,做好的,就能有效的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单纯性的心肌梗塞发生率并不是很高,往往心肌梗塞发生时或以前,就有心血管方面的疾患,或说不轻的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一般情况下,轻度的冠心病供血不足,还不致突发心肌梗塞,除非遇到特殊意外打击和强烈刺激。

日常生活中预防心肌梗塞和预防冠心病发作措施基本上要求是一样的。

首要的是要按时遵医嘱服用药物预防和治疗。再一点就是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养,具体做到:饮食全面多样,三餐合理匀衡适度。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规律作息,适度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体重,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工作劳动或排便不要使蛮劲,每天足量饮水。饮食上少吃油盐(尤其是少吃动物油),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定期检查身体,确保各项体征指标在正常范围。

做到这些,基本上就能控制血液中不会有过多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垃圾”斑块,血液新鲜,通透力好,血液循环正常,从而避免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身体自然健康!

心肌梗塞会不会遗传?

王医生,我爸就是你抢救的,还有我弟弟,躺在病床上的老陈,强忍着疼痛,说着。

王医生:嗯,知道了,不说话了,我们去做个造影,看看哪个血管堵了,通开就会不疼了。老陈:都听王医生的。

这是昨晚我们抢救老陈的过程,老陈今年59岁,平时有糖尿病,但不吃药,只是饮食控制,平时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舒服,但昨天吃完晚饭突然胸痛大汗,胸闷憋气,因为老陈的父亲十年前得过一次心肌梗死,老陈的弟弟三年前得过一次心肌梗死,所以老陈有一定经验,马上拨打120。

老陈的父亲和弟弟碰巧都是王医生抢救的,昨晚老陈也遇到王医生值班,所以才有了上述对话。给老陈做完造影显示右侧大血管堵塞,左侧大血管严重狭窄,我们打通闭塞血管,患者期间血压偏低,我们升压治疗,术后老陈病情稳定。

送会监护室,一堆家属围着王医生,问这问那,其中老陈放过支架的弟弟也来了,非常感谢王医生,说老陈是他哥哥,指着旁边一位说这是我二哥。十年前放支架那个是我爸,我爸去年没了,我放了支架,我大哥支架,就剩我二哥没事。

看完他们三兄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胖。

那么为什么父子四人,都放了心脏支架?心脏病遗传吗?陈家二哥以后会不会还放支架?

我们先看看心肌梗死和遗传有着直接关系!

最新《实用心脏病学》,清楚写到,动脉粥样硬化有家族遗传性,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肌梗死的直接原因。那就说明教科书也说明心肌梗死有一定的遗传关系。所以陈家父子三人都放了支架,和遗传有关系。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除外伤外,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和基因有关系。 人体不同的基因型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基因型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可引起疾病。

其实三年前陈家老三得心梗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哥几个,你们都有高危因素,需要早点预防。

那么这种遗传性很强的心肌梗死,能不能预防?怎么预防?

首先我们肯定,我们没有办法选择父母,也就是目前我们改变不了基因,父母年轻时有得过心肌梗死的病史,那么孩子们得心肌梗死的风险更高,更应该预防。

当时我就告诉陈家兄弟,遗传我们改变不了,但你们的生活估计也很相似,我们能改变生活。你们哥几个,和老爷子生活了几十年,你们的生活几乎和老爷子一样或很相似。比如说饮食方面,你们一大家都喜欢目前这种饮食,几乎就是高盐高油,而高油高盐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大根源之一;比如抽烟喝酒,老爷子抽烟喝酒,老陈哥三都抽烟喝酒;比如老爷子比较胖,这哥三都胖,而且都不运动。也就是陈老爷子不但把遗传基因遗传给了孩子,还把各种生活方式传给了孩子。

孩子们经过了四五十年的这些不健康生活,加之遗传基因,双层叠加,就会导致心肌梗死的高发。放过支架的需要吃药,需要健康生活。

尤其对于陈家二哥,是目前唯一没有心肌梗死的陈家兄弟,更应该预防,他几乎占全了所有的高危因素,包括家族史,抽烟喝酒,肥胖,不运动,高血压,高血脂不控制等等。

如果现在不控制,那么陈家二哥心肌梗死是迟早的事,好几个人问王医生他们家到底怎么办?

必须从现在开始健康生活,戒烟戒酒,坚持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控制体重,控制三高。虽然陈家二哥已经50多了,改变已经形成的损伤,几乎不可能,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三高,肯定能有效预防。当然如果有心绞痛必须马上就诊,正规治疗。

最后王医生告诉他们,你们这一代,已经这样了,只能与疾病和平共处,最主要是下一代,下下一代,必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你们已经把基因遗传给了儿子孙子,再不要把老陈家的生活方式传给儿子传给孙子。

要不然,再过十几年二十年,陈家下一代又会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代。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心肌梗塞会不会遗传?

我们的心脏在一刻不停地跳动,将血液输送至全身各处,而心脏自身也需要强大的血液供应。当供给心脏的动脉血管发生堵塞,导致所供应区域的心肌缺血坏死,就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不难想象,心肌一旦“罢工”,全身的血液就无法循环,会产生多么大的致命风险!

那么,心肌梗死到底是什么?心肌梗死会遗传吗?

1.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冠心病)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什么是遗传病、多基因病?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

多基因遗传病指某种疾病的发生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的控制,但多基因遗传病还受着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故也称多因子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疾病。

3.心肌梗死不会遗传,心肌梗死只是冠心病中突发的急性事件,是不会遗传的。

心肌梗死的基础疾病是冠心病,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冠心病是遗传病和多基因病,并且冠心病的遗传性尚不清楚,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慢性过程,多半是环境和其他高危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可以肯定这类疾病是有家庭倾向。

关于家族倾向,父母一方如果患有冠心病,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两倍,尤其是父母在50岁以前患有心肌梗死,子女患病率更高。也更易诱发冠心病,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某些类型的高脂血症、肥胖等因素导致的。

心梗的高危因素有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现象,心梗发生的高危因素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都有可能会发生遗传倾向。尤其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原发性高血压病。

冠心病发病家族史中,有人提到冠心病易患基因,易患基因也只能提示容易罹患冠心病,不是绝对,所以这也不能决定冠心病史家族高发疾病而不是遗传病的结果。  

但如果父母罹患冠心病,我们仍然需要警惕,因为共同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我们和父母一样患上冠心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4、怎样避免心梗发生?

首首先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适当的进行运动减肥,保持心情愉悦,规律作息。如患者平日里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问题,那么要适当的进行降压,降脂,降糖,治疗时,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一个比较标准的范围以内,这样才能够阻止或者是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从而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生。

所以,心肌梗死不会遗传,但是我们仍需要警惕冠心病和其他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家族高发的趋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定期体检。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肌梗塞会不会遗传?

从目前医学的发展水平,尚不能够明确地回答出心肌梗塞是否为遗传性疾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一些原癌基因的激活和过高表达有关,人们正致力于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冠心病虽然不是一个明确的遗传性疾病,但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初发心肌梗塞者愈年轻,家族中有冠心病史者愈普遍。青年急性心肌梗塞中约40%患者的直系亲属中至少有1人在56岁前患冠心病。研究发现,双亲为动脉粥样硬化家系,子女血中总胆固醇、脂蛋白及磷脂等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从而推测父母动脉粥样硬化体质及脂代谢异常有向子女传递的可能。急性心肌梗塞虽有一定的家族性,但它尚需与其它危险因素相结合,共同作用才能使其发病率增高,而并非绝对遗传性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家族史者,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后天性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也可影响心肌梗塞的家族倾向。如果通过了解家族情况,早期发现心肌梗塞的高危人群,并进行科学预防,则将有利于克服上述危短因素减少心肌板塞发生的潜在危险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