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取暖补贴即将发放,各地标准如何,哪些地区退休人员能领?

各地的冬季供暖时间长短不一样,补贴标准也就不一样了,少的地方只有几百元,多的地方却高达三四千元。

青海省:3900元,

山东省:1700元,

河北省:因为南北纬度的跨度比较大,气候差异也比较大。冬季取暖费就有三个标准:

坝上地区是1560元,

张家口、承德市其他各县和秦皇岛市的青龙、保定市的涞源县为1400元,

其他地区为1240元。

河南省:480元,

天津市:冬季取暖费分为两部分,冬季取暖补贴和集中供热补贴,合计560元。

陕西省:2360元,

山西省:3360元。

宁夏自治区:冬季取暖费标准是按照自治区企业退休、退职人员的上年度月平均养老金标准确定的,另外每人还会加发750元的冬季取暖补贴。

2021年宁夏自治区退休、退职人员的冬季取暖费总标准是4394元和2951元,那今年养老金上调4%,那今年补贴将会高于的4394元和2951元。

从补贴看有高有低,也跟一些地方供暖时长短有关。

大冷天里,这笔补贴算是一项很不错的福利了,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老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能解决很多生活问题。

不过取暖补贴不是所有的退休人员都能够领取的:

有些南方地区的,就没有这笔取暖补贴,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也是无法获得相应的取暖费的。

冬季取暖费补贴是北方一些地方性的政策,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随着养老制度不断完善,希望将来受益人群也越来越多。

10月取暖补贴即将发放,各地标准如何,哪些地区退休人员能领?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10月份取暖补贴即将发放,各个地区的标准是怎么样的?哪些地区的退休人员可以领取呢?所谓的取暖补贴,指的是我们北方地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且能够领取职工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可以享受的一比待遇,他是在我们养老金以外的额外收入,每一年基本上都会发放一次。当然什么样的人群可以领取呢,主要是针对于北方地区的退休人员,因为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有取暖期,所以说会给他们发放所谓的取暖补贴。

一般就是绝大部分北方地区的退休人员,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地区供暖期是比较长的,而有些地区供暖期相对来说是比较短一些。所以对应的这样的一个取暖费的补贴标准,也是有所不同的,很多地区,可能每一年都不足2000块钱,但是有些地区也能够超过4000块钱以上。具体各个地区是怎样的,据我了解,像河北省山东省这一类地区都是不足2000元的,每人每年发放1700元这样的标准。但是像宁夏自治区青海省这样的地区,就可以高达接近于4000块钱的水平,宁夏自治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4000元以上的地区。

所以这就是我们作为退休人员,可以享受的另外一项待遇。而有了这个取暖费,实际上自己的整体收入水平,虽然是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个取暖费还是用作去缴纳取暖费的一笔收入。由于很多地区的供暖期比较长,实际上取暖费可能都需要两三千块钱,所以说所发放的这笔钱也完全使用到了取暖方面,对于自己来说,其实从一定程度上确实减轻了经济压力,但是这笔钱毕竟是不能够完全可自由支配。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10月取暖补贴即将发放,各地标准如何,哪些地区退休人员能领?

根据目前的一个情况来看。全国。大概有9个省市会发放取暖补贴。这9个省市是山东,山西,青海,宁夏,陕西,河北,河南,新疆和天津。那么这些地方的补贴标准也是因地制宜各不相同的。

那么在这里呢,我就举两个省份的例子给大家谈一谈这个事。

根据了解,在10月份发放的这个地区呢,将会有山东和宁夏等等一些地方。那么以去年的标准来看,宁夏是4394和2951,这是做过适当调整的,而且这个发放金额呢是逐年递增。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山东,山东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发放标准大概每人每户是1700元。这是随着山东省的每一个月的每个人的养老金一起发放的。这个也是每年都不一样的,都会做相应的调整。

那么在哪些地方的退休人员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呢?一般的情况下只有在国家事业单位以及国属企业的退休人员才能够享受取暖费的待遇,其他私营企业的退休人员是基本没有这个待遇的。

以上是我跟大家分享的,也只是我自己的一个粗略的计算,但因为本人并没有参与相关的政策的制定,所以,具体政策请以当地标准的实行为准。

10月取暖补贴即将发放,各地标准如何,哪些地区退休人员能领?

说起一年一度的暖气补贴,即将开始发放。山东是每年十一月份发放到位的。我们这暖气缴费时间规定为每年十月十一号至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收费暖气费期间,节假日不休。从十一月二十六起,不按日期缴费的住户,按暖气总额每日1%的收取违约金,并对未缴费客户供暖系统进行关停。

山东省是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为正式职工。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享受的福利待遇分为两个档次。

在职职工,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每年暖气补为1100元,在每年年底会随着工资发放到位,一起放发到职工工资卡。

一个月多出一笔暖气费,真的是经济实惠,不用自己再额外出钱缴费,两口子都是公职人员,基本上暖气费就够用。如果住房平方小的话,两人的暖气费花不了,住平方大点的,一个人补贴再少填一点就够用。

以上是在职人员发放的暖气费数据!

还有退休人员暖气补贴,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还有公务员、退休后,每年享受的暖气补贴跟在职一样,都是1100元

企业职工退休人员,每年享受的暖气补贴为1700元,每年十一月底会随工资,发放到退休人员工资卡。

等领了暖气补贴再缴费也不误事,如果手里有现钱也可以提前缴费。等发了暖气费再留着花或者存起来,自己打算不要影响到缴费时间,不要等过日子缴滞纳金就行了。

以上是我们山东省的详细暖气补贴数据

据说最高地区是宁夏自治区。发放标准为一个月的上年度退休人员,人均工资十750元。2021年宁夏自治区的发放标准是4394元!今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次增加百分之四的话,预计冬季取暖费会突破4500元。

写在最后

以上汇总的是山东省跟宁夏自治区的暖气补贴数据。各地规定不同,还是要以各地规定为准。不管是发多还是发少,都体现了政府对广大职工的关怀和照顾。给多给少都高兴,最起码退休后还能享受到这待遇,在收到信息的那一刻起,心里瞬间会感到很温暖。

10月取暖补贴即将发放,各地标准如何,哪些地区退休人员能领?

对于题主询问,10月份的取暖费补贴即将发放,各个地方的标准如何,那些地区的退休人员可以得到呢?

对于题主询问的这个问题,本人可以肯定地说,南方的朋友不会得到这一笔钱。

虽然长江以南的朋友们,很多地方的冬季,不比北方温暖,甚至可以说还比北方寒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中国划定长江以北的地区,冬天才有取暖费。

对于北方的朋友来说,虽然发放取暖费,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经济条件不同,取暖费发放的数额区别非常大。

本人在山东,我们这里很多私营企业也没有取暖费,只要国家事业单位以及国企,部分的私企才发放取暖费。

当然,山东取暖费标准一般般,才1700,本人这个月工资里面,已经发放。

根据本人了解,国家事业单位以及国企的退休人员,享受取暖费的待遇,至于私营企业,好像那些退休人员,很少享受这个待遇。

有可能本人不是专业民政局人士,不了解暖气费的发放政策。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0月取暖补贴即将发放,各地标准如何,哪些地区退休人员能领?

在北方和东北,每年到冬季时,每个城市家庭就会多一笔开支,那就是统一供暖的取暖费,一般来说是从供暖前的一个月一直到供暖期间都在收取。这个供暖费其实也不便宜,一个冬季一个家庭可能要花出1000多到3000元不等。但是对于北方的每个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开支,如果没有集中供暖,那屋里就会冷得像个冰窖,谁都无法呆下去啊。

当然同时为了减轻家庭的开支,北方在冬天也会发放取暖补贴,也就是过去所说的烤火费。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也不是每一个省份都有,这一切都是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的。其中给大家讲下哪些人有,哪些地区有这份补贴。当然有了补贴对冲取暖费,会让一个家庭的生活开支降低很多。

在北方和东北一共可能有15个省,有着取暖补贴,从西到东,依次应该是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以及东三省。每个省的冬季供暖时间还不同,一般北方是从11月供应到12年的3月,一共5个月,而东北可能时间会更长一些。那么自然发放的取暖补贴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可以领到取暖补贴的人群也是有限制的,并不是居民都可以领取。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由社保局进行发放。低保人员和五保户由财政局来进行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人员是没有取暖补贴发放的。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是有发放的,私营企业以及其他类型的企业在职人员要看其企业的政策而定。

那么具体发放的金额,其实各个省市的规定都是不一样的。要按照具体各省的冬季严寒程度以及供暖时间来制定。那么就以宁夏为例,他是按照每年5月份退休人员的时间来作为界限,在2022年5月份之前的退休人员发放4394元,在5月份之后的退休人员,以及一些符合特殊条件的退休人员,发放2951元。

总体而言,西北地区的取暖补贴金额是相对比较高的,到了华北地区相对就比较少,因为企业供暖时间也比较少,供暖要求也相对比较简单。例如山东去年就只有1700元,河北去年最高也只有1560元,山西去年有3360元,东北地区的取暖补贴也只有2000元不到。但是这是不是也与取暖费收取的高低有一定关联?在一些省份取暖费相对也比较便宜。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如果住一个60~80平米的房子。那么每年领取了取暖补贴后,再去支付了,需要交纳的取暖费,其实手中还有剩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一个福利。记得在10月份的养老金发放时就会合并发放了,大家到时候注意查收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