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报名选岗怎么避免扎堆?

1、尽量选择限制条件多的岗位,例如:要求是党员、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通过法律资格考试等等限制条件;

2、尽量选择专业限制相对“窄”的岗位,专业限制越窄越好,最好是直接限制到具体专业,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或者计算机科学及技术专业;

3、如果是男生,优先选择限制男生报考的岗位;

4、如果是当年毕业的应届生,优先选择面向当年毕业生招考的岗位;

5、如果自己实力有限,谨慎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岗位;

6、参照最近两年的录取分数,大概率最近两年录取分数比较低的岗位,慎重选择,正常人的思维八九不离十;

7、报考条件基本无限制,传说中的“三不限”,不是无岗可报,不要选择报考;

8、投机取巧的行为不可取,硬是拖到报名的最后一天,根据官方公布的报名数据,报考人数少的岗位谨慎报考,因为这是每个正常人的思维,你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保不齐最后一天大家都会扎堆,偷鸡不成蚀把米。

公务员报名选岗怎么避免扎堆?

公务员报名岗位扎堆是不可避免的,根本不是你想避免就能避免的了的。

公务员考试可以说是最热的考试之一了,招考比例常常出现几百比一甚至上千比一的情况,这不仅仅是因为公务员考试比较热门,更重要的是因为岗位招录条件设置的不科学。

大家知道,公务员考试会对学历、专业、经历、党员身份等提出要求,尤其是专业的要求,仅仅这一项就把很多人都拒之门外。并且,公务员招考岗位真的太少,一个岗位只招考一两个人,大部分岗位符合条件的都得几十人以上吧,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对于那些只要求本科学历,其他专业、身份等都不限制的岗位,经常会出现几百或者几千个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对于这种岗位来说,你不想扎堆都难,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机会。

以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例,2019年共招录14537人,但是报名考试的达到了135万人,总体比例在100多比1。但是具体岗位招考比例特别高,比如广东省气象局招录的一名科员岗位,招考比例达到了4000比1,4000多人竞争一个科员岗位,想想有多么可怕。招考比例这么高并不是因为这个岗位有多么吸引人,主要原因还是要求的条件相对比较宽松,比如专业只要求法学类,要求的是大类学科,而没有限制到某个专业。

所以说,建议公务员考试或者公务员遴选考试,在岗位条件设置上,减少专业的限制,除了某些对专业要求比较高的岗位,大部分还是综合岗位比较多,根本和专业毫无关系。尤其是公务员遴选考试,大家都是工作了多少年的公务员了,还再提专业要求,确实不是很科学。总之,公务员考试基本不可能避免扎堆报考,只求减少对专业的限制,岗位竞争才有均衡的可能。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公务员报名选岗怎么避免扎堆?

  挑选一个适合的岗位,很可能会成为你顺利上岸的一大助力,同时,它也意味着你努力的开始,目标的设定。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呢?

考虑地域因素

  国考和省考不同,国考没有户籍上的限制,因此我们报考的时候是可以报考职位表内符合报考条件的任何一个地区的职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在报考之前想清楚,以后到底是想去哪里工作,乡镇还是城市。结合着自己对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报考适合自己的岗位,不要等到被录取之后,因为工作地点的原因再去后悔。

了解工作内容

  大部分考生在报名的时候都没有去仔细了解过所报岗位的具体情况,只是想着能通过初审就万事大吉了。结果上岗后对工作内容不满意,产生辞职的想法。因此建议我们广大考生在报考之前至少要去了解一下想要报考的岗位大致是做什么内容的,有的岗位还会有出差的要求,在职位表的备注里也会标注出来,同样也是需要我们考生注意和考虑到的。不要在报考的时候只想着过初审就好,最后录取的时候悔不当初。

分析岗位竞争

  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建议我们考生在报考的时候最好避开那些热门岗位,选择一些竞争力稍微小一点的岗位,这样成功的几率也就相对来说会大一些。因此建议大家在报名的时候,可以先注册好自己的报名账号,但是不要急于在第一时间就进行报名。一般来说中公教育会届时每天更新报名人数以及对那些报名人数较多,竞争较激烈的岗位进行分析,我们考生在前几天的时候可以先进行一下观察,一般来说国考的报名时间应该是10天左右,我们可以在中后期的时候进行报考。但是切记:千万不要拖到最后一天才报名,因为如果一旦初审没有通过的话,就失去了改报的机会。

结合自身意愿

  在综合了所有的因素之后,同样我们自己的想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这个岗位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说都是最优的,但是自己却不喜欢,那么就算被录取进入单位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工作热情。因此,在考虑了以上几个因素之后,我们自己的意愿也是要重点参考的,避免日后后悔。

  说了这么多,各位考生们有没有对自己的岗位选择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呢?最后希望大家都能C位上岸,顺利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

公务员报名选岗怎么避免扎堆?

以下是我回答的相关问题,供参考。

【2021年各省市公务员招录考试报名环节4个技术考量。】

01

第一个技术考量,尽力找冷门,预选职位。

研究2021年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了解本次招考政策规定,了解拟报考职位(去向)所需具备的条件,对照自身条件,初步选定自己想报考的职位。有句话叫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当然这句话不是绝对的正确,但也有一些道理,就是自己要尽力找冷门,尽力避开报考人太多,太竞争激烈的职位。考上才是硬道理,如:好地方、好单位、好岗位一般都是要注意慎重考虑的。

02

第二个技术考量,研究填报数据,知己知彼。

公务员招录报考数据有极强的参考价值,一定要密切关注每天报名数据变化情况。考生可以在各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查询,每天各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都会公布一次各职位报名情况。

03

第三个技术考量,巧用田忌赛马策略,调整预选职位。

“田忌赛马”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由于田忌的谋划,三匹不好的马却赛过了三匹好马。公务员报名也一样,并不只是让你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简简单单报名就行了,它也涉及到谋略,即使在智力上比不过人家的考生,如果真正懂得“田忌赛马”的道理,懂得如何去筹划的话,他也能在报名中获胜,甚至比很多聪明的学生做得更好。

考生一定要根据公布的数据调整自己预选好的报考职位,当然是在自己条件符合的前提下。

04

第四个技术考量,选择最佳报名时间,留够余地。

建议不要急于报名,多留时间关注报名人数变化,这样分析结果更科学。如山西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是1月27日到2月2日,最好2月1日报名。不能最后一天报名,要注意网络问题,人多堵的问题等万一因素,留一天机动报名时间。注意错峰进入,一般晚12点后报名人数相对少。

拓展资料:

1.“毕业专业”、“学历”、“学位”是审核关键项。一定要填写用于报考的学历层次、专业名称。。专业填写须与毕业证书或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一致,否则可按“虚假填报”处理。“专业类别”为统计项,选取与所学专业最相近的项目即可。以留学获得学历、学位报考的,需要填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认证书编号。

2.定向生、委培生需要注明定向或委培单位是否同意报考;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志愿者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需要填写所属基层服务项目名称、选派部门、聘期履行和考核情况。

3.自觉遵守诚信承诺。考生应认真阅读报考人员诚信承诺书,真实、准确填写报考信息,并承担相应责任。面试前招录机关还将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生需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4.尽快完成网上缴费。考生后要时刻关注网上审查结果,根据要求通过资格初审人员只有完成缴费,方视为通过该职位资格审查。需要注意的是:报名后期会出现人数增多、网络拥堵的情况,资格初审通过的人员须尽快进行网上缴费。

5.关注职位核减情况。报名结束后,达不到开考比例的职位按规定进行核减考录计划,直至取消该职位。报考被取消职位并通过审核缴费成功的人员,可重新补报其他符合条件的职位。

6.对考录职位的专业、学历、学位、资格条件等问题需要咨询时,请考生直接与招录(审核)机关联系;网上报名系统有关问题,可拨打人事考试中心电话进行咨询;报考政策咨询,可拨打公务员主管部门咨询,残疾人报考政策咨询,可拨打市残联咨询电话;监狱系统报考政策咨询,可拨打省监狱管理局咨询电话。

公务员报名选岗怎么避免扎堆?

置之死地而后生,敢吗?我当年就是选择只招考一个人的岗位,还一堆苛刻限制性条件,爽爆了,没几个人报名[捂脸][捂脸][捂脸]

公务员报名选岗怎么避免扎堆?

1、远离热门岗位

热门专业、热门地区之类的岗位报名人数相对较高,适当避免。

2、利用自身优势

党员、基层经历、应届生、证书等条件筛选岗位。

3、偏远地区的岗位

偏远地区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可以考虑,但待遇就不一定了,具体因人而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