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很多人存定期存款吗?为什么?

不存定期还能咋整?生活真的太难了。

虽然我每月只有15000元的家庭毛收入,但是,除去每月赡养四个老人的赡养费、孩子上学的生活费,我们小家庭的日常开销外,还不是省吃俭用,每月都要争取略有存款,否则,心里慌乱的厉害。

原因当然是以下三点:

1、自己缺乏理财的能力和手段,炒股、基金一窍不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逐年下降,定期存在银行不仅略有收益,还图个省心安心,可以确保本金安全;

2、生活不仅有不期而遇的小确幸,更会有猝不及防的意外,老人生病,孩子就业求学等等,哪一样是离开钱可以解决的,存点定期,只为了这些猝不及防的灾难降临时,不至于兵荒马乱,可以稍微从容一点点而已;

3、银行定期存款也是自己生活中的若干个小目标之一,有时候,为了凑够5万或是10万一个整数的定期,自己就会围绕这个小目标,压缩各种不必要的开支,凑足一个整数存上一小笔,生活的底气和信心有更加充足了一点。

现在还有很多人存定期存款吗?为什么?

重要消息,紧急提醒:各位在银行有定期存款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银行的存款利率又降了!今年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又出现非常大的变动,有的人还没弄清楚规则,就提前把钱取了出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大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定期的规则,再作决定。

银行的存款利率今年连续下降!很多人对未来定期利率的走势并不看好,有的已经在银行存了定期的人,甚至提前把钱取出来寻找其他的项目,这样的做法损失是非常大的。

可是,即便银行利率有所下降,在众人不看好的情况下,为什么现在依然还有不少人去银行存定期呢?有的人甚至笑话那些在银行存款的人无知,其实,真正无知的是他们自己。

作为一名银行的客户经理,请允许我来给大家一个定心丸的回答,让大家彻底弄清楚本次利率定价的新规定,同时告诉大家,为什么定期利率下降依然有人会在银行存定期。

01、为什么利率会下降?

在今年的6月份,人民银行又公布了新的利率定价方法,要求各大银行调整原来的利率定价模式,变更为新的利率定价规则,同时对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设定了“利率上限”。

新的定价模式是什么样的?

在以前,有关存款的利率,都是在人民银行给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一定的倍数,形成各个银行自己的执行利率。

比如一年期的定期存款,人民银行给出的市场基准利率是1.50%,中国银行的定价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执行,最后的执行利率就是1.65%,而建设银行选择按基准利率上浮20%,那么最后执行的利率就是1.80%,而信用社选择按基准利率的最高上浮上限50%来定价,那么最后执行的利率就是2.25%。

现在新的定价模式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加点形成各自银行的执行利率,每个点代表0.01%,也就是说,未来各个银行在进行利率定价的时候,报价利率可以精确到0.01%。

02、为什么要调整利率的定价办法呢?

其实是为了规范银行的利率定价,限制某些定价不合理的现象,因为在原来的模式下,有的银行会把利率定价得非常高,要知道,存款是银行的基础,没有存款支撑,银行的业务也无法正常开展,别的银行存款利率比较高,那么自己的客户就有可能流失,所以只能跟随着上涨,意味着提高了经营的成本,那么利润就被压缩得更少了。

为了规范上述的不合理现象,人民银行不但出了新的利率定价规定,还给不同银行的存款利率设置了上限,加了天花板之后,就能抑制一些不合理的利率上涨行为了。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比如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市场报价的基准利率是1.50%,最高能上浮50%,也就是最高利率是2.25%,各家银行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选择利率上浮力度。而利率定价调整之后,大型银行的执行利率最高加点不高于50BP,而小银行最高加点不高于75BP,上限设置之后,大家只能在“天花板”下活动了。

03、为什么利率下降之后,依然有人愿意在银行存定期呢?

按理说,银行存款利率下降了,应该更少人去银行存定期才对,为什么他们还是坚持在银行存款呢?综合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利率并非都下降了。

这次利率定价调整,呈现出来的特征就是“短升长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期限较长的定期存款利率有所下降,而期限短的存款利率稳中有升。

总的来说,国有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基点上限分别为10bp、50bp、60bp,中小银行的基点上限分别为20bp、75bp、80bp。

举个简单的例子:

以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是1.50%,最高上限是2.25%,新的利率定价模式之后,国有银行最高按2.00%执行,中小银行最高按2.25%执行,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变化。

以前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是2.75%,最高上浮50%是4.125%,新的利率定价模式之后,国有银行最高按3.25%执行,中小银行最高按3.5%执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所以对于那些喜欢存一年期定期存款的人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变化,该存还是得存。

2、不复杂,看得懂。

大家仔细想一想,在银行存定期的群体都是什么人群,通常是年纪大的人居多吧,对于他们来说,定期存款是最简单的投资方式,不像理财保险那么复杂,而定期存款,该得多少收益就多少收益,没有任何弯弯绕绕。

相比于其他的方式,银行的定期存款是他们看得懂,信得过的最好的打理钱财的方式了,毕竟到了他们这样的年龄,重要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他们的钱安不安全。

3、稳定。

经历过这两年的疫情,想必大家都清楚,有一笔存款是多么重要了吧?一笔等同于现金的存款,在关键时候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家庭渡过难关。

对于性格谨慎的人来说,定期存款的稳定是其他的投资方式无法媲美的,定期存款能够保本保收益,不会担心亏损,可以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心安、更加坦然。

04、那么选择在银行存款,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安全有保障。

很多人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觉得拿在手里才是最安全的,可是银行可是专业的管理钱财的机构,我们存的钱都放在他们的金库了,再加上先进的安防设备,怎么说也比我们放在家里压箱底要安全得多吧?

再说了,在银行存钱,他们不但要负责帮我们保管好我们的钱,还要给我们付利息,上哪找这么好的事?

第二、存款有保障。

与其他的投资方式不同的是,银行敢对他们的定期存款保本保收益,而且还有存款保险做保障,即使银行倒闭破产了,我们也能拿到最高50元的赔付。

所谓“存款保险”并不是我们存款的时候花钱买了保险,这个保险与我们理解的保险不同,它是人民银行规定的,要求所有的银行机构都要参加的一种保险,钱是银行出的,保障的是我们的存款,有了这份“存款保险”,未来就算银行破产了,我们也能找存款保险基金赔付我们所有的存款,单个银行最高额度是50万元。

第三、变现灵活。

在银行的存款都是可以随存随取的,就算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也就是得不到那么高的利息而已,不会损失本金。

在银行存款,相当于给家里增加了一份备用金,经历了这两年的疫情,大家都应该知道,平时存一点存款是多么重要,想想去年,没有积蓄的月光族是多么的刻骨铭心,所以,有一笔灵活变现的存款,能在类似的突发事件中不再那么被动。

05、那么怎么存款收益更高?

虽然存款谁看着都会,其实还是有不少技巧的,利用好存款的技巧,能让自己的钱产生更多的收益更加安全。

1、会选银行。

其实我们可以把银行当做我们生活中的超市,存款就是超市里的商品,仔细想一想,平时不同的超市,是不是同样的商品也会有不同的价格?

同样的道理,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也不同的,不同的银行会给出不同的价格。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同样是定期产品,这次利率定价方式变更之后,国有大型银行的定期最高只能加50BP,而中小银行能加75BP。

既然都有“存款保险制度”保障,那么在哪个银行存款都是安全的,那么可以选择一个利率相对较高的银行存款,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2、会选存款品种和期限。

在银行的存款,可以简单分成三种,分别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

活期存款就是我们平时把钱存进银行卡的形式,利率最低,只有0.35%,你把500000元放在银行卡存活期一年,只有1750元的利息。

第二种就是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利率比活期存款利率高得多,而且期限越长,利率就越高。

比如我所在城市的某银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2.25%,两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3.15%,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4.125%,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4.55%。收益可以说是活期存款的10倍,只要换一种存款形式就可以了,也就业务办理多几分钟的时间。

第三种就是大额存单,大额存单其实就是大额的定期存款,由于有门槛的要求,最低20万元起存,利率会相对定期存款要高一点,比如中小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上限,最高能加80BP。

3、会选时间。

每年的年初年末都是银行揽存的关键时期,年初是开门红的时间,年末是一年任务是否完成的关键时间点,在这个时候,银行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往往会给出比平时更高的存款利率,而且还有许多的存款礼品赠送,如果打算去银行存款的话,一定要关注这两个时间点。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并不能单纯看表面,虽然银行的存款利率下降了,依然有许多人坚持到银行存款,并不是他们傻,他们只不过是用一种在自己认知范围内,能理解的方式去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收益。

而且,也正是这种谨慎稳健的方式,让他们能够做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让他们即使遇到疫情这样的情况也能坦然自若。

你觉得呢?

现在还有很多人存定期存款吗?为什么?

当然有人愿意存定期,以中老年人为主,通常是1-2年期限,3年期时间太长,存的人比较少。那么为啥在目前投资渠道这么宽的背景下,还有这么多人存定期存款的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1、由于现在各种理财产品都打破了刚性兑付,那么相对于存定期存款投资价值也就上升了。过去不愿意存银行的资金,也有部分返回。当然,一些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投资者也要把一部分资金放在定期存款里面,作为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的一部分。

2、随着房地产市场兴旺发达,还有医疗、教育、养老的市场化,广大民众总要存点钱,放在比较安全可靠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有的人要积攒点钱买房,有的人要存点钱养老,甚至子女出国留学等等。所以,存钱在银行只是一个积聚的过程,准备以后要办重要大事。

3、现在股市不好,房地产市场又不好,把钱放在P2P、信托等地方又不安全,余额宝又限制10万元存款上限,而在资产泡沫破灭之时,现金为王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一方面,万一发生经济危机,有现金可以买到日常生活用品,总比房产和股票要实惠的多。另一方面,手里握着大量的资金有利于投资,以后只要在股市、楼市见底时买入,这样可以炒到历史大底。所以存款未必是真要存多少钱,还是要等以后拿这笔钱等待更好的投资机会。

现在还有很多人存定期存款吗?为什么?

虽说现在理财方式已经多元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银行存款依然是国内居民最热衷的理财方式,不论从参与人数还是投资资金都没有能够撼动存款这种理财方式的老大地位。活期存款利率太低,定期存款自然就是居民存款的不二选择。

一是定期存款这两年收益在上涨。今年定期存款从2016年的冬天中走出来,部分银行的定期存款收益可以达到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甚至更高。比如京东金融平台上的“振兴存”一年期5.1%,“富民宝”一年期4.4%,还有苏州银行、辽阳银行等银行的定期五年利率5.225%,这表明有些地方银行有能力在定期利率上吸引客户。

二是定期存款相对更安全。流动性越大,资金越没有安全保障,定期存款没有流动性所以安全性还是可以的,除非银行倒闭或者内部人员肆意妄为,否则定期存款不会随便出现风险损失,即便出现损失,50万以内银行还会赔偿。可以下一个结论,定期存款是所有理财产品中最安全的理财方式。

三是存款人的构成成分。存定期存款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中老年,中国社会就是这样的现实:步入中老年收入稳定了,才有钱存银行,存起来为下一代上学、结婚、购房使用,年轻人想存款想理财也没钱存。短期内用不着,只能存个定期存款,利率还高,安全稳定。

四是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大。理财产品固然收益挺高,但是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现在理财产品不在存款赔偿范围之内,特别是一些县一级的地区,很多中老年人听闻理财产品出现这样那样的风险,就闻风丧胆,再也不敢沾理财产品了,就认为定期存款是最牢靠的理财方式。

其实吧,个人认为不要笑话人家存银行定期存款就是老土,起码安全保本,万一理财常识不够,直接弄个理财产品亏本,还不如存款呢!每个人理财方式不同,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现在还有很多人存定期存款吗?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在其他的理财平台或者是别的渠道还是不够放心,投资理财这一方面,最担心的是风险问题,最看重安全性。

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是潜意识里面觉得投资理财是有风险且不够安全的,所以在银行定期存款就是头选,很多人是不喜欢进行成本冒险的,因为在大部分人眼里这就是相当于将自己的肉送入虎口,有去无回,所以还是比较愿意选择最简单的理财方式。当然事实不如他们所想的那样,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愿意选择定期存款这种方式,尽管他们知道不是所有的理财投资都是一去无回。而且银行定期存款也是有优于其他的理财方式,受众也是比较鲜明化,不单一,算是上至老人,下至年轻人。

简单的来说就是银行定期存款相对来说还是安全性高,简单易懂,操作方便。

所以是广大人民群众理财投资的首选之项。

现在还有很多人存定期存款吗?为什么?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可以说现在我国现在大多数人的存款还是会选择存银行的定期存款。

民间有一句俗话叫做“把钱存银行就等于亏钱”,意思是银行的利率实在是太低了,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所以你把10万块钱存银行10年,拿出来后连本带利都不值10年前的10万块钱了。

所以,很多小伙伴一定会很不解,银行存3年定期的利率才有2.75%,而一个支付宝里的余额宝利率就已经比它高很多了,还是活期,为什么还是这么多人会去选择在银行存定期存款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支付宝的用户大多还是在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很多三四线城市还不太普及,大家在金融上的选择还是传统的银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的老年人很多,相比于这些互联网理财,他们只信任银行。毕竟,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点钱,现在外面诈骗的那么多,还是把钱放在银行最安全。

还有一点就是理财都是有风险,如果你有100万,你肯定只会拿其中10万去理财,其余的为了安全,你还是回去存银行的定期。

所以,按照这个道理来将,还是去银行存定期的会更多一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