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个社会低欲望人群主要是年轻人?

物质极大丰富、互联网、物联网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架起了高效便捷的连接,带来了低欲望。

我出生于70年代的农村,一年有半年吃大米,有半年吃包谷、小麦等杂粮,一年仅能吃上为数不多的几次新鲜猪肉,要等十冬腊月,村子里吃杀猪饭,错过这个季节,再没这个店,等到来年的杀猪饭才能吃到,每年只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穿上廉价的新衣服,其它时间都是捡城里亲戚淘汰的旧衣服穿,吃鸡肉要等鸡生病实在无药可救才能吃上。上学之余,浇菜水、放牛、割草、铲地,各种农活累的一刻也不停歇。

我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和家庭长大,从小就幻想着要吃白米饭、要吃新鲜肉、要穿新衣服,要读书,所以,从小就是“利欲惺惺”,拼死命的读书,那时我的欲望来自想要逃离苦难、逃离贫穷。

现在的年轻人,出生就充分享受时代的红利,好多人“一把”岁数,还从未尝过生活的窘迫和不安,为什么还要高欲望?

为什么这个社会低欲望人群主要是年轻人?

上辈子人满足了他的高欲望,经常吃肉,素菜就是他的高欲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