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这个时代活出魏晋名士的风范?
不可能,环境不允许。你想想,魏晋是乱世,名士可以避乱隐世,一则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多是士人之家,或受名士宦养的贤士。二则并非与世隔绝,可与外界良好沟通,可随时改变生活状态,因他们直接或间谍与朝堂士族有极深的渊源。而现在科技发达,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世外桃源,所以也不可能活出魏晋名士风范。
如何在这个时代活出魏晋名士的风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今非昔比,与時俱进吧!尽想些走回头路的事,难道想复古重回去走封建帝王時代,历年战乱不息民不聊生的悲惨生活中去吗?魏晋时代大多名仕只要有正义感廉耻心的有谁能有好下场了?别有用心的无聊!还是证明你真有居高临下可号令天下文士的资格?真太有学问?有意思吗?真有才不如每天多写点真正称得上学问的好诗,作出表率,不是比瞎整这些伪命题強的多么!
如何在这个时代活出魏晋名士的风范?
这问题问得真奇妙!
21世纪的人要活出魏晋名士的风范,象三曹七子,孔融弥衡,竹林七贤,三张二陆,阴何鲍谢一样,想活在《世说新语》和《搜神记》当中?
题主以为魏晋时代是理想的时代么?请读向秀《思旧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曹植《洛神赋》,阮籍《首阳山赋》,鲍照《芜城赋》,庾信《哀江南赋》。读了这些作品也许能“丢掉幻想“,重新认识那动乱年代。曹操也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
这个时代,“名士“的遭遇如何?孔融“座上客长满,杯中酒不空"是大名士,最后“被收,中外遑怖。融儿曰: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弥衡有《鹦鹉赋》,亦称名士,最后为黄祖所杀。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临刑,索琴弹之,曰:《广陵散》于今绝矣!“也算是很有“名士风范“了。名士风范如此,遭遇如此,题主真想去试试么?问你,你有几颗脑袋!
现代人头脑正常人的理想,都是向前看的,畅想将来如何鲜花盛开,如何前程锦绣。只有古代儒家以为复古为高,三皇五帝,尧舜禹汤,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理想境界。他们忘了那时“茅茨不剪,汝毛饮血“,还可能是“易子而食,析骨而炊“。
题主可能是“古儒家"的传人,醒醒吧,别做魏晋名士的美梦了,快回到现实中来!吃饱了饭,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吧!若不能干事了,就去跳跳舞,做做操,多活几年,看看祖国的繁华和美丽!魏晋名士风范,俱往矣!
陶渊明曰: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如何在这个时代活出魏晋名士的风范?
现代社会不需要所谓的名士,成名的人士如急流勇退,很快就会被时代抛弃,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称不上名士。历史没有回头路,只有不断前行社会才会进步。
如何在这个时代活出魏晋名士的风范?
魏晉南北朝是历史上最动乱的年代,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名士风度不恥于人,被古今认为是一群疯子。怎么在当今盛世有人会想起要活成他们那样的风度?甚至有的卖书广告,在魏晋南北朝的名下推荐青少年十本必读书。也都疯了吧?
如何在这个时代活出魏晋名士的风范?
魏晋名士:包括_建安三曹(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魏晋风范即魏晋风度、魏晋精神、魏晋风骨。
魏晋风骨又称建安风骨。指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情调慷慨、语言刚健之风格。
魏晋风范之历史背境:时值三国二晋南北朝,汉末刘家中央集权逐步瓦解,世之大族其经济上、政治上不再受皇权控制,其文学活动不再取悦皇帝和捍卫皇权;还是取悦于民众,或民众、文学家互相取悦,目的在于为未来的统治者服务……。
魏晋风范之文学背景:文学自觉、文学独立。汉家皇权旁落,汉帝成了傀儡;刘氏、孙氏、曹氏、司马氏等都想做皇帝;曹氏父子为首以搞臭刘氏政权为目的,宠络建安七子_其文学活动反映当时政治混乱、社会动乱、人们流离失所之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实则为曹氏集团服务。
建安三曹、建安七子集团:
曹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文气愧雄伟、慷慨悲凉……。
曹丕:曹操次子,后称帝。曹植:曹操子。
陈琳:汉末文学家,初从袁绍,后归曹操。
王粲:汉末文学家,先从刘表,后为曹操幕僚。
徐干:汉末哲学家、文学家。官五官中郎将文学。
阮瑀:汉末文学家,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
应玚:汉末文学家,曹操征召为丞相掾属。
刘桢:汉末文学家,为曹操丞相掾属。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与曹植并称曹刘。
孔融:汉末文学家,因触怒曹操被杀。
以上大部分文学家为曹氏集团所用,其思想因曹氏集团解放;其文学活动因曹氏集团而“文学自觉、文学独立”,即形成所谓的魏晋风范或魏晋风骨。
当今中国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众天下”之中央集权稳于泰山、安如磐石;国泰民安,太平盛世;文学活动整体正气、阳光、向善、上进;文学活动服务于国家稳定,服务于国家统一,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之追求……。“魏晋风范”服务于“家天下”之中央集权;当今社会不存在魏晋风范生存之精神与物质土壤;魏晋名士于当今社会亦活不出魏晋时代的风度、风范;当今社会亦不需要所谓的“魏晋风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