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中国高校不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

只是一方面,主要是因为那时集中了全中国最优秀的各类人才,可谓群英荟萃,各色人才等悉数到齐,集中的是当时最牛的教授和最优考的学子,国难当头,学习不为个人,只为报效祖国,振兴中华。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高校不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民国时期的西南联大,条件这么艰苦,也没有实验器材,跟世界接触也很不方便,但出了很多杰出人才?我认为跟他们使用的教材有关,很多老师用的都是国外的原版教材。

钱学森从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到美国MIT读硕士,他只花了一年时间就拿到了学位,觉得太简单了。他说,那些内容在交大都上过,因为交大用的是原版教材。

因此,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尤其是经典的原版教材,对国内的教学质量有非常大的提高。

但为什么国内不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呢?我认为有3个原因。

英文原版教材对老师和学生要求高

首先是对老师的要求,在985大学里面,老师很多都是博士,都有留学背景,用英文原版教材问题不大。对于普通高校的普通老师来说,就比较困难。

这个困难不单单是语言,还有整本书的内容。国外的书,一般内容丰富,很多前沿的东西。这对老师要求比较高,如果他拿这个教材讲课,对这些知识,他必须要了解。如果这位老师并不对前沿内容熟悉,可能会比较困难。

而且,国外教材的体系结构,编排顺序跟我们国内的教材都不一样。如果要按照国外教材来,老教师就可能不愿意干,因为要重新备课,这个工作量不小。

对学生来说,困难跟老师遇到的困难不一样。大部分老师语言问题不大,但对学生来说,语言是个大问题。因为到了教材这个层面,需要很多专业术语。原先学生都不熟悉这些专业英语,所以很困难。

英文原版教材价格高

在国外,教材是非常昂贵的,100多美元的教材很常见,所以大家都买二手书。100多美元折合成人民币,那是700多元钱了,一般学生负担不起。

有人会说,可以买国内出的影印版。影印版也不便宜,因为国外教材都比较厚,成本高。影印版图书一本100多的也很常见,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太贵了。

清华这些顶级名校现在用英文教材的越来越多,清华学生本身家境不错,能负担。另外,有些教研组自己出钱,把这些书买下来,送给学生。

用英文原版教材可能会让考核变难

大家如果用国外原版教材,老师的教和学都有可能不如用本版教材的好。如果学生不认真,很有可能考核通不过。我曾听一位著名教授讲过,他用英文原版教材,50%以上的人不及格。如果在普通高校,估计学生要闹翻天,老师在教务处肯定要挨批了。现在的教学以学生通过为一重要指标。

从本国的科技发展来说,也许要坚持用本版教材

在科技世界里,主流语言是英语。有些小国家,也许他们平常不讲英语,但在科技领域里,他们用的是英语,科技没有本土化。

我们国家不同,科技已经本土化了,我们有对应的汉字专业术语。我们有专业名词专业委员会,专门来把英文专业名词翻译成中文的专业名词。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我们科技独立性的保证。

如果大家都用原版教材,不对这些英文汉化,那从长远来说,对我们的科技不利。

所以,我们少部分人可以用英文原版教材,大部分人应该用本土教材。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高校不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

首先,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国内的建设服务,不是为了英语国家服务,即便国外的教材更有质量,目标也应该是建设我们自己优质的教材。我们要让优质的科技本土化。

其次,我们的大学老师英语水平远远没有好到可以直接用英语原版教材上课。每个学校能有百分之二十有这个能力几乎不错了。

最后,除了我们的老师不具备这个能力,我们的学生也不具备这个英语水平。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高校不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

作为高校研究人员,我认为我的回答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可以肯定的说,国外原版教材,能够流传到国内的,都是经过大浪淘沙,非常经典的。

那么,为什么不用呢?

答曰:太贵!

你知道国外原版英文书多贵吗?

答曰:对外国人来说都是相当贵,何况转换汇率之后的中国。

如果让学生买,肯定不行,学生负担太重了。

如果学校图书馆买,能买30本够一个班的,还能买两个班?

用盗版的,私下交流用用没问题,敢大张旗鼓的用盗版?

那么,只好用一些中文教材,可以参考国外教材。

没毛病!

欢迎关注:科普新视界。

偶回归了😀😀😀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高校不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

一是与中国固有的英语教育理念有关。长期以来,中国大学的英语教育集中在教育培训、文学翻译和国际贸易,英语专业毕业的老师无法从事法律,新闻和历史等方面的专业英语教育。二是对大学生英语教育究竟要达到何种水平心中无数。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还要从最基础的英语发音和基本语法学起,所以,感觉和高中相比差不了多少。进了学校以后,教材使用的还是《大学英语》之类通用教材。三是老师上课没有多少变化。我们80年代上英语课的时候,就是一个外语系的老师,拿着课本,讲讲语法。从来没有一个老师教我们如何去听,讲和翻译,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后来费了好大的劲自己摸索出来的。因此,我认为要学好专业英语最重要的是不能跟着学校老师跑,不要期望老师会教给我们什么。如果你真的打算学好专业英语,那么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即,如果你是英语专业修文学的,可以同时修英国史或美国史,然后去考历史系的美国史,你就比历史系考生占有更多的优势。如果你是学新闻的,那么,最好是一进入大学就学新闻英语。毕业以后,可以找澎湃的双语采访编辑工作岗位。而且,从2016年9月份的英语六级考试开始,四六级都要考新闻英语。这样,在同样的时间段内,意味着你取得了更多的成功。如果你能听懂半个小时的标准英语新闻,难道还要怕什么四六级考试么?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高校不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

并不是中国的高校不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只是使用的范围比较小罢了,仅限于个别学科。每个专业都有自己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一般而言这一门课都是使用的就是英文原版教材,如果你继续读书,等你读到硕士博士阶段就会发现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有很多专业书籍都是英文的,包括你读的文献也基本上都是英文的。这里千万不要把学英语和是否爱国对立起来,语言只是一门工具,使用哪种语言和爱不爱国没关系。

事实上在研究生阶段有很多课程都是分为中文和英文,作为学生可以选中文的课程也可以选英文的课程。关于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的目前还仍旧在试点阶段,我记得在本科毕业答辩的时候,学校就已经开始尝试英文答辩了。但是因为大多数人的英语口语较差,所以不愿意选择英文答辩,老师为了鼓励同学参加,就悄悄告诉我们英文答辩原则上不抓二辩的同学。

国内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有很多是一些人为了评职称瞎写出来的,甚至还有许多错别字,一个概念讲半天讲不清楚。相比较而言,国外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教材,甚至很多国内的教材就是翻译的国外教材,如果你发现有一个点看半天看不明白,这个时候不妨去翻一翻英文原版的教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