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是有什么家族病吗?
自曹操开始,曹家人就得了一种“病”,代代相传,尤其是曹丕和曹叡这父子俩,因为得了这种“病”,一个比一个命短。
那么,曹家人得的究竟是个什么“病”呢?
曹操消灭袁绍、袁术之后,感到志得意满,便在邺城修建了三座高台,分别是铜雀台、金虎台和冰井台,其中铜雀台居中,其他两台分居左右,三座高台雄壮威武,气势磅礴,是彰显曹操平定四海之功的见证。
在演义当中,将铜雀台说成是曹操为了安置二乔而修建了,还说曹植曾在文章中说“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之类的话,唐代诗人杜牧也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顺深锁二乔”的诗句,至于曹操有没有这个目的,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目前所知的是,曹操修建三台,即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是为了建立一个笼络天下贤才的文学基地,我们都知道曹操本人非常有才,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也文采斐然,他常常在铜雀台大宴群臣,命儿子们及饱学之士吟诗作赋,建安文学因此形成。
不过,极少有人知道,三台其实也是军事设施,曹操命人建造了防御工事,里面还暗藏玄机,比如铜雀台就有房屋一百余间,里面除了藏有大量武器、粮食等辎重之外,还有很多美女充斥其中。
为什么会有美女?道理其实很简单,正所谓才子配佳人,曹操带着一帮文人饮酒作诗,怎么能少得了美女的陪伴?在很多时候,美女就是才子灵感的催化剂,而历代有名的文人,大多也都是风流之人。
据说,曹操在铜雀台豢养了很多美女,这些美女大多都是战争俘虏或者孤儿,她们毫无例外都是曹氏父子的掌上玩物,后来石虎受曹操启发,也在铜雀台安置了大量女监、女妓,还将自己的龙床给搬了进去,那日子过得相当舒适。
还有个故事是这样的,说曹操将大才女蔡文姬从匈奴赎回来之后,曾让她在铜雀台演奏《胡笳十八拍》,引起了强烈反响,曹操本想将她安置在铜雀台,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得逞,最后曹操只得将她嫁给同乡人董祀。
从铜雀台的故事我们可以得知,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又是个大才子,难免好色,不过他的好色程度,却是常人所难及的。
曹操一生妻妾无数,有名有姓的就有十六个,为他生育了二十五个儿子和六个女儿,并且在这些妻妾当中,有多人是抢来的他人妻妾,比如说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尹夫人,张绣的婶婶邹夫人,以及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夫人。
因为屡屡觊觎他人妻妾,所以曹操得了个“好人妻”的名声,因此他觊觎二乔,欲得甄宓之事,或许并非子虚乌有。
就拿甄宓来说吧,当初曹操攻打邺城,曾对人说,“今年破贼正为奴”,意思是攻打邺城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甄宓,甄宓那时候是袁绍儿子袁熙的老婆,当时是举世闻名的大美女。
只不过,邺城被攻克之后,曹丕抢先一步进入袁府,将甄宓收入囊中了,曹操虽然为此感到不快,但也只得顺势将甄宓送给曹丕当老婆。
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我们不知道曹丕知不知道曹操的心思,但从他抢夺甄宓一事可以看出,曹丕完全继承了曹操的好色基因,对美女有着执着的追求,哪怕甄宓已为人妻,自己也不嫌弃,后来还将甄宓立为正妻。
更有甚者,甄宓嫁给曹丕之后,曹操和卞夫人对她也相当照顾,可以说是疼爱有加,但凡有人冒犯她,都有受到曹操严惩,曹操的做法显然超出了其作为公公的身份,至于他为何如此,我们已不得而知了。
比较奇怪的是,曹操虽然好色,但他毕竟活了六十六岁,这在古代绝对算长寿,但他的儿子曹丕却只活了四十岁,差别在哪里呢?
其实,曹操虽然好色,但他还算是懂得节制,史书上没有记载他因为沉迷女色而耽误政务的记载,反而说他对于军政大事都很上心,女人对他来说只是消遣之物,兴趣来了才会发作。
再者,曹操虽然好色,但对丁夫人、卞夫人这两位正妻感情很深,尤其是卞夫人,终其一生都得到曹操宠爱,也是陪伴在曹操身边时间最多的一个人,可见曹操很重视家庭和谐,并不会过于宠爱小妾。
但是,曹丕在男女之事方面就做得不算太好了,前文说他娶了甄宓为妻,数年后他被曹操立为魏王世子,他就开始放纵自我了,曾一口气纳了多位妃子,就连比他大三岁、当时已经三十多岁的郭女王也不放过。
原本,甄宓是曹丕最爱的女人,但自从郭女王出现之后,曹丕就移情别恋了,哪怕是甄宓生下一个儿子曹叡,而郭女王无所出,他也更加宠爱郭女王,对甄宓则十分冷落。
我个人揣测,或许是因为郭女王容貌出色,还智谋超群,是曹丕成为世子的功臣,所以曹丕才会更喜欢她吧。
等到曹丕三十四岁继位为魏王后,更是彻底释放自我了,把汉献帝的两个女儿也纳为妃子,另有多名美女入宫。
史书记载,除了郭女王之外,受宠的妃子还有李、阴两位贵人,而那时曹丕有名份的妃子人数,已经有将近二十人了。
还有个说法比较离奇,说曹丕四十岁的时候生了重病,他的母亲卞夫人去看望他,却发现他身边坐着很多美女,卞夫人仔细一瞧,却发现那些美女竟然是曹操宠幸过的女人。
卞夫人当时感到非常生气,就问曹丕什么时候弄来的这些美女,曹丕说是父亲曹操去世之后,在给他做法事的时候,卞夫人听完更加愤怒,就对曹丕说,狗和老鼠都不吃你剩下的东西(言外之意是说曹丕肮脏),你死了就是报应!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
这个故事出自于南朝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刘义庆生活的年代距离三国并不太久远,或许有一定可信度;再者说了,如果不是因为曹丕好色,刘义庆也不可能讲得出这么一个故事。
曹丕三十四岁继位,在位六年多就去世了,四十岁的寿命虽然在古代并不短,但对于衣食无忧的皇帝而言,也不是很长,而造成曹丕早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好色。
曹丕去世之后,他儿子曹叡继位为帝,那时候曹叡二十岁,别看他年纪小,但在好色这件事上,曹操和曹丕根本没法跟他比,造成的结果就是,他只活了三十六岁就去世了。
曹叡的好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妃子人数之多,极为罕见;二是口味很重,喜欢男扮女装,对男人也有特殊的爱好。
先说妃子人数这件事,史书上记载的曹叡妃子,有名份的只有三个皇后和三个妃子,但实际上要多得多。
根据《三国志》记载,曹叡去世之后,留下了很多嫔妃,他的儿子曹芳继位后,在怎么处理这些嫔妃这个问题上很犯难。
有一次,曹芳将曹叡的七八个才人,以及宫中的女官三十三人发去做乐伎,另外又将五十七名才人发配到邺城的三台,让曹叡的一个婕妤教他们练习歌舞,培养成乐伎。
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诈作诏书,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邺台,使先帝婕妤教习为伎。
这里记载的才人、女官加婕妤,就将近百人,但这还不算完,当时有个叫做张当的臣子为了巴结曹爽,私自将曹叡的十名才人送给曹爽当小妾。
由此可见,曹叡的妃子之多,已经到了臣子私自拿去送人,也没人在意的程度了。
事实上,根据《魏略》记载,曹叡的后宫中,自贵人到最低阶的尚保,再加上宫中服役的宫女和表演歌舞的乐伎,各有数千人,也就是说,曹叡后宫人数过万了,这个数字实在太恐怖!
自贵人以下至尚保,及给掖庭洒扫,习伎歌者,各有千数。
试想一下,曹魏才建立没多久,后宫之中的女子就有这么多了,可见曹叡对于女人有着强烈的需求,人数多就是最大的特色之一。
与曹叡可以相比的,时间又相隔比较近的一个皇帝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司马炎好色成性,后宫粉黛万余人,每天晚上临幸哪个妃子,成为他最头疼的问题。
后来,司马炎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坐着羊车在后宫行走,羊车停在哪个妃子宫门口,他就临幸哪个妃子,妃子们为了吸引羊车,便在门口撒上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羊车望幸”。
曹叡后宫人数这么多,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忙活过来了,或许他有比羊车更好的办法吧,只不过我们不知道罢了。
再说说曹叡的一些奇怪癖好,这一点或许跟他的经历有关。
大约在曹叡十五岁的时候,郭女王为了成为皇后,向曹丕说其母甄宓的坏话,导致曹丕赐死甄宓,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以此来羞辱甄宓。
因为母亲之死,曹叡受到了强烈地刺激,他继位之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逼死了已经成为太后的郭女王,完成了他为母亲复仇的计划,同时他也逐渐养成了一些奇特的爱好。
比如说,曹叡因为太过思念母亲,所以时常穿着母亲曾穿过的衣服,独自一人在宫中哭泣,一直到天亮。后来,曹叡逐渐喜欢上了女人的服装和饰物,不但经常在宫中穿着女人衣服,还将天子的冠冕,从真白玉珠改为女人才用珊瑚作为装饰。
以喜欢男扮女装作为开始,曹叡的心理开始扭曲,他一方面对美女爱不释手,尤其喜新厌旧,比如他刚继位的时候,就将嫡妻虞氏给打发到邺城去了,然后立毛氏为皇后,但没几年他就厌倦了,又改立宠爱的郭氏为皇后,并将毛皇后赐死;另一方面,曹叡又跟男人绯闻不断,患上了断袖之癖,真可谓男女通吃。
比如说,大司马曹休有个儿子叫曹肇,他长得十分美貌,还是个文武全才,不但力气大比,而且非常有才学,曹叡就很喜欢他,常常把他叫到宫中陪伴自己,甚至经常让他跟自己一起睡觉,靠着这层关系,他后来成为曹叡的托股之臣。
曹肇有殊色,魏明帝宠爱之,寝止恒同。
还有曹操的养子何宴,不但擅长玄学,而且长得俊美,还特别擅长打扮,当时人称傅粉何郎,曹叡也非常喜欢他,常与之饮酒嬉闹,因此产生绯闻。
总之,因为心理扭曲,曹叡的取向十分特别,而且不知节制,这就造成身体被严重损伤,也因此子嗣单薄,只有六子二女,并且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就驾鹤西去了。
因此,如果非要说曹家有什么遗传病的话,那应该就是好色,而不是其他什么病。
有人说,曹操生前患有严重的头疼病,将他折磨得死去活来,这个会不会遗传呢?实际上曹操的子孙中,没有一个人有类似症状,所以头疼病并不是遗传病。
并且,曹操及其父亲曹嵩都不是短寿之人,曹丕的母亲卞夫人更是活了七十多岁,但曹丕和曹叡却都活不过四十岁,可见并非基因不行,而是后天造成的,也就是太好色了。
当然了,同样是好色,曹操之所以有所节制,跟他需要常年带兵打仗有关系,因为军旅之中环境有限,且军务繁忙,难以沉迷女色,不像曹丕和曹叡那样是皇帝之尊,只能在宫中待着,可以没日没夜地去享受。
曹丕和曹叡之所以这么好色,除了跟他们皇帝的身份有关之外,恐怕也有曹操作为榜样的作用的趋势,毕竟曹操为了得到美女可以不择手段,曹丕和曹叡作为皇帝,还有什么压力呢?
相比之下,司马家就相对好一点,司马懿本人并不十分好色,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也都以事业为主,只是到了司马炎这一代,把东吴给灭了,打天下的事情至此就告一段落了,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来享受生活,这才开始对美女产生了兴趣。
与曹家遗传曹操好色类似的是,司马家则遗传了司马懿的阴险,他的子孙为了争权夺势可以相互攻伐,八王之乱就是最好的例子,可见一种家族风气的形成,榜样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总结起来说,曹家并没有什么遗传病,有的一脉相承的好色本性,这是曹丕和曹叡过早去世的主要原因所在。
为什么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是有什么家族病吗?
曹丕病重后,卞太后前来探望,突然发现这宫中好多女人都曾经在铜雀台见过,于是就问曹丕,“你什么时候将这些人也纳入宫中了?”曹丕如实回答,说是曹操死后就已经将她们接入宫中,卞太后听后勃然大怒 ,骂道:“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
曹家的家族遗传病,犹如铜雀台一般,世代相承,因此文帝、明帝皆难以长命!
曹操:铜雀深宫锁二乔唐代诗人杜牧的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深宫锁二乔”,让对历史并不感兴趣的人也都知道曹操修筑了一座铜雀台。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激怒周瑜,促使联盟共抗曹操,将曹植的《铜雀台赋》其中两句修改成“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果不其然,周瑜闻言大怒,当场指着北方骂道:“老贼欺吾太甚!”
虽然这两首诗一则是出自后人YY,一首更是小说中改变的情景,然而真实历史上,曹操的确修筑了这么一座铜雀台。
建安十五年,曹操北征大胜,占领北方重城邺城,为了彰显胜利,奠定王霸之基,于是在邺城大兴土木,兴建铜雀、金凤、玉龙三台。
铜雀台建成之日,曹操大宴群臣,慷慨陈述自己匡复天下的决心和意志,有令武将比武,文官作文,以此助兴。
曹操的两个大才儿子曹丕、曹植分别在此做赋,于是铜雀台成为当时北方文化中心,也是曹操父子招纳文人贤才的一个基地。
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讲,曹操修筑铜雀台首要目的都是政治因素,然而文人相聚,除了一起吟诗作赋之外,美酒佳肴,美人歌舞更是不可或缺。
因此,曹操的铜雀台里蓄养了无数美人,其中有很多美人,都是因为战争,而失去父母亲人,或者被曹操从敌人手中虏获的女子。
东汉才女蔡琰在战乱中被匈奴左贤王所掳,曹操一统北方后花费重金将她赎回,蔡琰也在铜雀台吟唱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因为曹操的后宫中有很多人都曾经为他人妻妾,因此曹操有“好人妻”之名,虽然这句话本身是一种笑言,但是实际上却相差不离。
曹操后宫中,曾经为他人妻子,最有名的就有三个,分别是:原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尹夫人,也就是何晏之母;张绣的婶婶邹夫人;秦宜禄妻子杜夫人,为了这个杜夫人,曹操原本答应关羽的,都不惜出尔反尔,可见喜爱至极。
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於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与魏氏春秋所说无异也。——《蜀记》
《后汉书》、《三国志》中对曹操的妻妾也有专门记载,光给曹操生了儿子的有名有姓妻妾都有二十余人,可见曹操喜好美色是无疑的。
曹丕: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魏明帝曹叡的母亲甄氏,原本是曹丕正妻 ,但是曹丕篡位,继承大统之后,却并没有将她立为皇后,反而赐死,并且死状极其凄惨。
及太后崩,夫人乃说甄后见谮之祸,不获大敛,被发覆面,帝哀恨流涕,命殡葬太后,皆如甄后故事。——《魏略》
甄氏之死的原因众说纷纭,可是其根本只有一个,从曹丕篡位之后没有将其立为皇后就可知,他觉得甄氏作为二婚,是不配成为魏国开国皇后的。
曹操攻进邺城之后,对甄氏的姿色早有耳闻,便令人去招其前来 ,谁知道左右并不前去,一番询问之后才得知,已经被曹丕捷足先登。
曹操听闻后,遂放弃了与儿子相争,只是心中郁郁,叹了一口气道:“今年攻打邺城正是为了她啊!”
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的记载固然是戏言,可是曹操却真的将甄氏纳为曹丕之正妻,要知道此时的曹丕已经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身份,其正妻身份也非比寻常,可见曹操对甄氏也是相当满意的。
曹丕34岁继承王位,并登基称帝,40岁病逝。在曹丕病重之后,他的母亲卞太后前来探望,发现周围伺候的宫女有些 眼熟。
仔细一问,原来都是曾经武帝留在铜雀台的美人,当年曹操临终前,还吩咐要让后人好好照料这些女子,让他们愿意改嫁的都嫁人去吧。
但是,曹操刚死,继承了一切的曹丕也顺带继承了这些女人,并将她们带回了自己宫中。
卞太后自然是知道曹操当年遗命的,就问曹丕:“你何时将这些女人都带到宫中来了?”
曹丕实话实说,卞太后听后勃然大怒,也顾不得是来探望儿子病情的,骂了一句:“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世说新语》
意思是猪狗和老鼠都不吃你吃剩下的,可见 有多么龌龊,想必到时候也会因此而死。
果不其然,曹丕大病之后,年仅40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就英年早逝。
曹叡:后宫数万人,却无子239年正月,33岁的魏明帝曹叡驾崩,皇位传给了养子曹芳,而曹芳原本是曹彰的孙子,在235年被曹叡收为养子。
曹芳继位之时,才年仅9岁,于是朝政被辅政大臣曹爽、司马懿所把持,最终二强相争,经历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大权在握,最终导致曹魏被司马氏所取代。
可以说,要不是曹叡英年早逝,没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根本不会有司马懿的事儿,也不至于曹魏国祚如此之短。
曹叡为什么没有儿子呢?难道是因为太过于勤政,不近女色?
事实上,恰好相反!
《三国志》中记载,曹芳登基之后,光魏明帝留下的嫔妃中光“才人”这一个品级的就至少有64人。
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诈作诏书,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邺台,使先帝婕妤教习为伎。——《三国志·诸夏侯曹传》
而按《魏略》中所说,“自贵人以下至尚保,及给掖庭洒扫,习伎歌者,各有千数。”总计后宫有数万人。
想想也是,在封建时期,儿子的重要性毋庸多言,更何况身为一国之君 ,子嗣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没有儿子的曹叡哪怕再不恋美色,为了国祚的传承,也必须努力耕耘才对。
其实,曹叡并非没有生儿育女的能力,早年,曹叡也曾有3个儿子,不过都没有成长起来便夭折,公主也至少有两位。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曹叡子嗣不丰的原因就只可能有一个!——纵欲过度!
用现代医学来看,最影响男性不育的原因中,符合曹叡特点的,只有一个原因,年轻之时,太过于放纵自己,不懂得节制,因此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其精子质量已经极差,后宫哪怕众多,也难以受孕。
曹丕、曹叡短命的遗传病:好美色众所周知,曹操有“头痛”之病,然而头痛一般只是指的症状,能 引发头痛的病因有很多,极少是遗传性的,而且也没听说过曹丕、曹叡有相似症状。
而且,曹操和他的老爹曹嵩都并非短命之人,可见老曹家的基因并非不行。
作为皇帝,一言一行都事关天下苍生,尤其是在战乱年代的皇帝,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亡国之君,因此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说是一刻不得松懈 ,但是日理万机也是常态。
相比起曹操经常在外征战,难有耽于享乐的环境,纵然喜好美色,但是实际上,却也不能如曹丕、曹叡一般,没日没夜地去享受。
所以,更操劳的曹操都能活66岁,两个相比起来更轻松的却都只活了不到40岁,他们的差距主要还是在于后面两位太过于沉迷女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开国皇帝虽然算不得高寿,但是却比那些享乐的皇帝更长寿的根本原因。
其实,在三国时期,因为医疗、生活环境的问题,三四十岁就去世的大有人在,但是曹丕、曹叡却并非普通人,他们是一国之君,其生活条件远非普通人所比,身体出问题,更主要还在于自身因素。
纵观曹操、曹丕、曹叡,三人一个比一个寿命短,表面上看来并非有什么家族遗传病,可实际上他们的好美色却也是 一脉相承!
为什么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是有什么家族病吗?
曹丕生于187年,34岁当上皇帝,当了6年皇帝,40岁因病去世。曹睿生于204年,23岁当上皇帝,当了13年皇帝,36岁因病去世。
从年纪上看,正当壮年就去世了,确实寿命不长,史载曹操有头风病,会不会是因为有家族病,才导致后人短寿呢?
严格说头风病不是病,是一种症状,各种原因都会引发头疼,但不是遗传病,至少没有遗传给曹丕父子。有没有家族病史,得看曹家其他人的身体状况。
曹操与徐州陶谦交战,曹操的父亲曹嵩带着妻儿投奔曹操,半路一家人全被陶谦杀。曹操的父母活了多大年纪,不可考,但此时曹操已有四十岁,可以推测如果不是死于兵变,他的父母不会是短寿之人。
曹操活了六十六岁,曹丕的母亲卞夫人活了七十一岁,在三国时期算高龄了,曹操这个当爸爸、当爷爷的都没早逝,曹丕、曹叡怎么可能会因为家族病才早死呢?曹操本人一共有25个儿子,有据可考的不多,有几个早夭,有几个死于政治阴谋当中。曹操的第九个儿子名字叫做曹宁,据历史上的记载,他至少活了74岁以上。
曹操的一些孙子也是活得比较长的,曹奂禅位给司马炎活了57岁。曹志是曹植的儿子,出生年不详,推测应当超过60岁。
家族病一般都与各种各样的近亲结婚有关。曹丕的母亲卞夫人原本出身倡家,而曹睿的母亲甄宓原是袁绍的儿媳,总的来看,应该不存在什么会影响他们寿命的家族病存在。
古代人均寿命不长,但那是把新生儿夭折,战争中死亡全部算进去的,而当皇帝寿命都不长,从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仪,共有皇帝335人,平均寿命是41岁。单看汉朝,西汉13帝,皇帝的平均寿命是38岁,东汉13帝,皇帝的平均寿命是29岁。即便是经济繁荣生活优渥的北宋,皇帝的平均寿命也仅为49.76岁。
所以比较起来曹丕、曹睿其实并不算短命,除了被谋害,养尊居优的皇帝为什么寿不长呢?
首先大约从小体弱多病,先天不足,医疗水平差,染个感冒风寒之类的小病就扛不过去。古人不懂科学常识和优生优育知识,为了防治病虫害,宫殿大多使用了水银,朱砂、铅板,近亲结婚酒后同房,皇帝迷恋一些有毒副作用的丹药,贵族小姐也强不到哪里去,红楼梦里,刘姥姥感叹:只吃这么一点点,怪道风吹吹就倒,里面的姑娘们,不是今天这么病了,就是明天那个不舒服不耐烦吃饭。有的为了保持美貌争宠,也会服用功效未明的药方,比如赵飞燕姐妹为了美白,吃一种息肌丸,失去了生育能力。这样的父母生下来的孩子自然先天不足,体弱多病。
更重要的一点是耽于吃喝享乐、荒淫好色过度。北齐皇帝高湛,觉得人生苦短,可以享受的快乐那么多,恨不能一日当百日用,于是把帝位传给九岁的儿子,自己专心致意吃喝玩乐,结果没几年,人间呆不住,上天上享乐去了,年仅二十七岁。宋代凡被临幸的宫嫔次日要谢恩,宋度宗在位时,某一日“谢恩者三十余人”。即使是号称千古仁君的仁宗,也曾因为迷恋杨尚二美人,不肯上朝,他的养母无法,只能把杨尚二人赶出宫,晚年还因为冬天偷偷摸摸与宫婢发生关系导致中风。
曹丕活了四十岁就死了,有人说是与兄弟争权,又与献帝争位,加之蜀与东吴的攻伐累的,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
曹丕其实打小就身体不好,据说是患有肺痨,只不过一直怕曹操由于身体原因不给他储君之位,于是才一直隐瞒着。当上皇帝后就极为重女色了,他把父亲曹操的铜雀台姬妾大部分收入自己宫中,供自己享乐。也因为这个被母亲卞氏怒骂猪狗不如。曹丕建立魏国又费心费力:对国家的治理、对内政的整改、对宗亲的压制,对吴国的征战。后来在征战中感染风寒,旧疾复发,加之早年的一些伤病,一病不起。
曹叡活得比曹丕还短,主要是他比他父亲还好女色。《魏略》记载,魏明帝嫔嫱共达数万人。《三国志》也有记载,魏明帝曹叡仅才人至少有六十四位。如此庞大的后宫,曹叡比他父亲还忙。曹叡不仅好女色,也好男色,他还养男宠,他的男宠是曹休之子曹肇,据说曹肇长得十分俊美,深得曹叡宠爱。
除此之外,他还好酒,最终酒色侵体,身体被掏空。再加上好几个儿子都早夭,导致他无子,内心过于悲伤,最终早逝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如果说曹丕、曹睿都短命跟家族病有关的话,那只能很特别的家族病:帝王的通病:好色。曹操的父亲曹嵩舍不得放弃年轻貌美的妾室赵氏,结果被敌军追上杀死,曹操因为强占张绣的寡婶,惹得张绣反水,夜袭曹操大营,长子曹昂大将典韦为了救曹操死在了乱军之中,可是曹操记吃不记打,爱收“二手女人”的毛病不改。
好在天下未定,曹操算是大业未成举止有度,又因职位只是汉朝魏公,几个寡妇就够用了,对其影响不大,所以能活六十多。曹丕、曹睿两位,贵为帝王,广选天下美女,恨不得把天下美女都弄到手,淫逸无度,正值壮年就去世。
还有一种说法是为司马懿所害,司马懿一心想篡夺曹氏皇位,司马懿买通内侍,以慢性药物加入饮食之中,天长日久,药性发作,不治而亡。这种说法纯粹是推测,皇帝的饮食安全是重点防范的,古代并没有非常成熟的慢性毒药,买通侍从长期下药不太可能。
为什么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是有什么家族病吗?
曹丕曹睿如此短命,是家族疾病吗?别日何易会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曹丕字子桓,又称魏文帝,自幼博览群书,通晓百家学说,曹魏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曹魏开国皇帝。曹丕继位后奋发图强,用心治理国家,发明了九品中正制,破格提拔有才能得人,大力兴修水利,发展经济,讨伐东吴意图统一天下,只可惜以失败告终。后来曹丕又平定了青州、徐州的割据势力,并成功与匈奴、羌、鲜卑等建立盟友关系。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享年四十岁。
曹睿字元仲,曹丕与文昭甄皇后的长子,曹睿自幼外表俊美,又聪慧博学,相传又过目不忘的本领,曹操对曹睿相当喜爱,并且说曹家的祖业有了曹睿就可以继任三代了,足见曹操对曹睿抱有厚望。黄初七年,曹丕病逝,曹睿被立为太子,同年曹睿在洛阳继位。曹睿在位期间也颇有建树,依靠司马懿、曹真等,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又命司马懿剿灭辽东公孙渊。曹睿又建立律博士制度,与陈群等制定了《魏律》十八篇。
但曹睿也是身体不好,于景初三年(239年),病逝与洛阳,享年三十六岁。相对于曹操六十多岁去世,曹丕和曹睿可谓是英年早逝,姜维皇帝在位也就三十多年,司马懿才有机可乘——窃取大权,曹丕曹睿为何如此命短,真的是家族有遗传病吗?笔者认为没有相关的遗传病,而是和二人后期的生活处事有很大关系,以下做简要分析
首先二人都日理万机,内有骚乱,外有强敌,二人都日夜操劳过度。曹丕在位后,曹氏宗亲霸占田亩,大规模圈地,划为己有,严重阻碍了曹魏的发展,曹丕让司马懿主持颁布新政,为了权衡宗亲和新政之间的矛盾,曹丕也是操碎了心。曹丕还面对刘备孙权的虎视眈眈,日夜坐卧不安,为了能够一统天下曹丕御驾亲征东吴,只可惜孙权大败曹丕,就这样曹丕日夜操劳忠于体力不支,旧病复发,死在洛阳。
曹睿和曹丕差不多,也是日夜操劳,曹睿登基,曹魏内部动荡不安,宗亲和司马懿之间的关系仍是剑拔弩张,曹睿为了权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绞尽脑汁。后来诸葛亮趁着曹睿等登基,立足未稳,率军北伐,曹睿积极调兵遣将,先后六次成功阻止了诸葛亮北伐。后来辽东公孙渊再次谋反,曹睿又派遣司马懿成功镇压,曹睿也是日夜操劳,日理万机,最终身体被拖垮了。由此可见,曹丕曹睿两位皇帝处于乱世,动荡不安,内忧外患,这样的环境经常让二人作息不规律,身体逐渐被掏空。
其次曹丕曹睿贪图享乐,增加后宫嫔妃,身体每况愈下。曹丕继位不久,就将曹操留在铜雀台的嫔妃们全部招进宫中,供其消磨时光,曹丕母亲知道后,大骂曹丕猪狗不如,曹丕就这样日夜折腾,坏了身体。曹睿继位后也大肆增加嫔妃,终日歌舞升平,饮酒嫔妃作乐,天长日久,曹睿甚至延续子孙的能力急剧下降,曹睿的三个儿子相继夭折,由于无子嗣,曹睿只能收曹芳为养子,并让其继位。曹丕曹睿贪图享乐,骄奢淫逸,身体急剧下降,自然也就英年早逝了。
最后曹丕曹睿都有心病,曹丕还患有肺痨。曹丕早年一直被曹操打压,因为曹操不看好曹丕,说其不够仁德,想吧皇位传给曹冲,曹冲死后,曹操更加偏爱曹植,这让曹丕非常郁闷,曹丕身为长子,却面临废长立幼的局面。曹丕只能隐忍,积极笼络大臣,后来靠着势力被立为太子。曹丕年幼之时就患有肺痨,这种病在当时是无法治愈的,但曹丕为了皇位,没有对任何人说,就连曹操也不知道,曹丕继位后,知道其来日不多,便命人为其修建陵墓。
曹睿继位后,由于曹丕杀害文昭甄皇后,众说纷纭,都说是因为郭太后受到宠幸,为了上位杀害了文昭甄,因此曹睿怀恨在心,经常伤心欲绝,一心只想查出其母亲的死因,最后里面,曹睿每天生活在犹豫痛恨和疑虑之中,曹睿死前,派人将郭太后勒死,并以糠拂面下葬,足见他对郭太后的悔恨。显而易见,曹丕曹睿都活在痛苦怨恨之中,久而久之身体也就每况愈下,都是早年夭折。
你是如何看待曹丕曹睿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为什么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是有什么家族病吗?
谢谢邀请!
曹丕,曹睿早亡是有家族遗传原因并无科学依据,不着猜测性回答,不过古代帝王长寿的少,早夭的占大部份,持别是三国时代早夭的英才还真不少,例如孙坚,孙策,周愉,郭嘉等,当然这里有受伤亡故,和病死的区别。
皇室就更难讲,有的是妻妾成群,生活不节制,有的是遭人暗算用一种慢性毒药让人死于无形,天然野山参,鹿血,鹿茸,这是壮阳过份的补品大量使用,也是一种自杀行为:有一句形容这方面的诗句是这样写的:
二八佳人体如酥,
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
暗里叫君骨髓枯。
古代皇帝有的工作量大,且生活无节制,有遗传基因方面的原因,也没有先进的检测手段,遇到温役,心脏病,脑溢血,脑梗等根本无法抢救,至于二曹究竟怎么死的,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
为什么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是有什么家族病吗?
曹操65岁去世,以那时的条件相比对算得是高龄。也就是说曹操的后代当皇帝命不长,与家族遗传病关联不大。既然在家族健康史中看不出曹丕和曹叡短命的原因,那就该从后天生活因素方面,找这两人坐皇位命不长的原因。
历史上曹操的儿子与孙子坐上皇位后,命都活得不长。曹丕33岁坐了皇帝位,39岁就蹬了腿,当了6年皇帝。而曹操的孙子曹叡于23岁上继位,36岁也就归了西。
曹丕39岁去世,曹叡36岁去世,无疑都属于短命皇帝。曹操的儿子与孙子坐皇位时,既不是死于有人行刺的凶杀,也不是遭遇意外而死。就是一病疾,夺了这俩皇帝的命。因此,很多人认为,曹丕与曹叡的死,是人性的贪婪无度破坏了人的健康,是酒色淘空了这俩皇帝的身体,导致自己龙椅坐不久长,都做了短命皇帝。永恒回望很是认可这一观点。尤其是曹丕,他刚登上皇帝大位,就将其父曹操的告诫置之脑后,把具有十足野心的司马懿提拔重用,给了司马懿可乘之机……
古言说:佳人二八好容妆,更比夜叉凶狂。又有诗为证: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叫君骨髓枯。据史料,曹丕和曹睿在皇位上都有一个要命的爱好:沉迷美色。
硬要扯上家族遗传,这俩皇帝完美遗传了曹操喜好女人的特点。但仍与家族病无关。
当年曹操才断气,曹丕就马上派人把曹操在铜雀台养的美女掳走转运至自己的住所。曹丕的母亲问他如何处理那些女子,曹丕说“母亲不必担心,儿子就把她们接到了儿子房内照顾”,惹得其母大骂:猪狗不如!曹丕好色由此可见一斑。曹丕登上大位后,除了不得不处理内忧外患政事外,其余就把大把时间花在女人身上。如此,不死在龙床上都不行!
曹睿继位后,亦全盘继承了乃父曹丕好色的本性,不仅大肆增加嫔妃,终日歌舞升平,且也贪杯,不醉不罢休。饮酒对嫔妃,歌舞且作乐,天长日久,曹睿身体能不急剧下降?
而且,曹睿的三个儿子还相继夭折,形成无子嗣继位的态势。无奈之下,曹睿收曹芳为养子,并让其继位。
曹操的后人曹丕曹睿两位,虽贵为帝王,但贪图享乐,骄奢淫逸,一旦天下到手,恨不得把天下美女一个个全都弄到手,淫逸无度,壮年去世,皆为酒色。怪不得别人,也与曹氏家族病遗传无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