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的本科生当公务员,会比三本毕业生公务员厉害多少?

大家好,我是深蓝队长,体制内多年,回答下这个问题。

虽然很多人说都一样,但其实真的不一样,甚至差距很大。都一样对待指的是考试的时候,入职了以后差距会越来越大。

我说一下我们单位的情况:

16年的时候,我们单位新入职人员是9个,其中学校最好的是北大,还有两个985高校的,剩下的有普通一本,有出国留学回来的,也有三个是地方上的XX学院,也就是三本院校。

新入职人员一般统一分配到基层工作,在我们这就是大厅,做的是基础工作,要学的东西也很多。但楼上的部门有时候会调人上去帮忙,尤其是人事、纪检、党建等行政部门,这个时候区别就开始出来了。他们都是优先叫北大和985的那三个人去帮忙,实在忙不开才会叫其他人,基本不会叫那三个三本院校的。

时间一长,那三个好学校的接触人就多,与领导自然就熟悉,有机会也就第一个落在他们身上。入职五个月的时候,那个北大的就被办公室要走了,不在大厅工作了,其他两个985的也很快陆续任命到其他综合部门。而那三个三本院校的,直到现在,入职四年了,还有两个待在大厅,而那个北大的已经是副科长。

当然,这只是个例,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我们不能说所有清华北大的都很优秀、所有三本院校的都不行,但这里面有个概率问题,清华北大之类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普遍有上进心,三本院校则相反。

我之前接触过三本院校中的一个,说实话,很崩溃,一个很简单的工作给他讲了三遍,他愣是听不懂。他除了在大厅干最基础的重复机械操作,他什么岗位都胜任不了。

机关单位就是这样,差距都是前五年拉开的。同样入职五年后,有的人已经确定会走领导职务,而有的人也被定性为一辈子只能当科员。学历和学校就是那块敲门砖,它可以给你更多的机会,让你有更大的把握。

清华北大的本科生当公务员,会比三本毕业生公务员厉害多少?

作为一名公务员,对此我深有体会。

我们当年那一批公务员考的是赣州的乡镇公务员,考上后分配在各县(市、区)的乡镇和街道工作,这批公务员,大部分是非985的二本生(我们那时候三本生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只招二本以上的),但也有少数重点985大学的学生,其中一个复旦大学的,一个武汉大学的,清北的倒是没有。

到了乡镇后,按规定我们必须在乡镇工作两年以上。但事实上是,那个复旦大学的,到了乡镇后一个月就被市委办借调去了,武汉大学的则去了县委办,半年后当了县委书记的秘书。除了这两人,还有一个兰州大学的,很快也去了县委办,后来直接提拔县委办副主任(注:以上几个在不同的县,具体的哪个县就不点出来了)。这几个人,几乎都是在工作五年左右,也就是28岁之前,就提拔为正科级了,其中一个现在已经是某省厅的副处长。而那些留在乡镇的二本毕业生,现在十五六年过去了,很多还是副科级,仍然在乡镇苦苦奋斗着。差距有多大,不言而喻了吧。

以上我说的例子中还没有清北的学生。复旦、武大的尚且如此,假如有清北的,估计还在党校培训的时候,他们就被市里的厅级领导或县委书记们瞄上当秘书了,他们在三十岁前提拔正科不是什么难事。而那些二本毕业的,如果家里在地方上没什么势力或关系,估计要在乡镇当多年的副科领导,四十岁之前提拔正科的概率非常小。

总之,有了清北的光环,清北毕业生的平台会比二本毕业生的宽广的多。正常的话,此后的路也会走的顺利的多,政治前途也会好的多,二本毕业生与他们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经历,欢迎大家讨论。

清华北大的本科生当公务员,会比三本毕业生公务员厉害多少?

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们这儿19年进来了一个清华大学本科生的选调生,一起来的有四个人,一开始全部下放市直单位,半年后,就已经有人把清华大的推荐到了组织部,没呆了多久直接当了市委书记的秘书,在换届的时候,已经被提拔为正科实职,对于地级市来说,从入职到正科只有两年时间,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名校就是这么优秀。另外四个,有一个浙大的本科生目前已被省直单位要走,还有两个目前在乡镇上担任副职。所以,努力进入一流大学,即使你不是真的特别优秀,学历牌子也能给你打开一条前进的路了,当然大多数清北毕业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可以的。

清华北大的本科生当公务员,会比三本毕业生公务员厉害多少?

没当公务员的时候,公司有同事是清华的,当公务员之后,身边也有北大的,不可否认,他们真的比一般院校出来的厉害,升职也快。

个人认为,他们至少有以下几点是比较值得学习的:

01.眼界很广,不纠结于小事。

当年在公司的时候,清华的同事,真的是不在乎公司给的那点工资,他们工作,就像是来体验生活一样。其他同事在为工资拼命干活的时候,清华同事说,自己考了律师资格证和金融类的注册资格证,就算不在我们公司工作,一出去多大把公司抢着要他。并且,他本人在股市里有投资,收益不少。

工作上,他也有很多门路,遇到问题,找找同学什么的,很快就能解决,思路真是很宽广,同学资源,不是一般院校出来的人能比的。

02.学习能力强,工作上手很快。

北大出来当基层公务员的,刚开始和其他一起同时考进来的人在同样的岗位,基本做同样的事,但是北大的处理事情,很有条理,特别是处理文件,抓重点抓得很准,遇到不了解的,主动去问,别人说一遍,他也就会做了。但是一些一般院校进来的,就有差距了,极端一点的,手把手地教,都还是懵逼的,有时候真能气死人。一旦熟悉了工作方式之后,他们的区别就出来了,领导也喜欢用上手很快的人,最终,北大的提拔很快。

03.他们心态平和,做事不急不躁,不极端。

也许他们认为,基层工作只是他们的历练而已,终究是会被提拔的。所以他们心态挺好的,做事情不着急,有耐心,对人也平和,不势利眼,思想也不极端。

有些刚进来的公务员就不行,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还老是觉得上级傻,布置的工作没意义,可是他本身又没能力去改变。落实工作的时候,太任性,做不好需要完成的工作。

清华北大出来的,总体给人的感觉,都是比较厉害,和一般院校不在一个层次。

清华北大的本科生当公务员,会比三本毕业生公务员厉害多少?

记得有一年,10月2日晚上九点钟左右,党政办的东哥打电话过来,通知我,明天早上七点钟准时到政府大院集中,一起参加违法占用农保地建房的强拆行动。

我跟东哥说:“明天不是法定节假日吗?也要强拆?”

东哥愣了一下,说:“法定节假日不能加班吗?你不是第一天在乡镇工作,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我只好回答:“知道了,明天我会准时参加的。”

这个事情被同事笑了很久,领导也在开大会的时候,把这个事情作为典型,不点名地批评部分党员干部,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节假日为借口,不愿意加班工作。

我也百口难辨,因为整个镇政府,应该没有人明白我的意思。

最后,我抓住一次汇报工作的时机,跟镇委书记解释了一下。

并不是我以节假日为借口拒绝加班,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第四十三条 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现在的行政执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粗放式管理了,必须把流程做完善,要经得起被执法群众的行政诉讼。

我还告诉领导,根据相关法律政策,行政诉讼如果输了,涉及到国家赔偿的话,只要有赔偿,就必须要有人员的追责处分。

我是一名乡镇基层公务员,我是一名全国前十985大学的本科毕业生。

我在我的家乡当一个乡镇基层公务员,属于广东省珠三角边缘乡镇,虽然不是广深佛莞地区,但也算得上是发达地区。

但在我们乡镇政府里面,我的学历就已经是最高的了,是唯一一个985毕业生。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我比单位里面那些三本毕业的公务员强很多!

一是逻辑思维能力强。

现在的工作有比较繁杂,也有很多新的系统平台,要认真理清里面的各种关系,还是需要花时间的,我会比我的同事们快很多。

甚至我会觉得我的同事们,怎么那么简单的问题,我一听就明白了,他们还反反复复搞不清楚?

二是文字表达能力强。

虽然我是理科出身,但我能在20年前考上全国前十的985大学,我的文科也不会差,我的文字表达能力远远领先于单位里的其他公务员同事。

曾经有一次,镇里发生一件大事,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书记交待由党政办主任亲自执笔写这个报告。

写完之后,书记让我帮忙核一下稿。

我拿过来一看,有点无语,就像看小学生的作文一样,堆满了华丽的辞藻,却逻辑混乱,条理混乱,言而无物,看完报告也不明白汇报的是什么内容。

三是工作思路清晰。

乡镇基层里面,有很多的工作人员是傀儡式工作人员,领导和上级交待做什么就做什么,领导和上级交待怎么做就怎么做。

如果领导和上级交待不详细,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这有理论基础不扎实的原因,也有工作思路混乱的原因。

工作思路清不清晰可以在汇报工作的时候体现出来。

我在乡镇工作也有好多年了,历任领导对我的评价里面,一定有“工作思路清晰”的评价。

我相信清北毕业的本科生,在这些方面会比我更强。

清华北大的本科生当公务员,会比三本毕业生公务员厉害多少?

答:请看👇

1、目前为止,公务员中没有三本。

2、清华北大是咱祖国的顶级高等学府,怎么与三本作比较?

3、题主什么意思?请直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