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哪位皇帝是在国家就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看到崇祯皇帝问题下的回答,崇祯接手了一个烂摊子,最终虽然自己勤勤恳恳,最终还是没能避免亡国。然后,突发奇想,历史上有没有,自己登基时,朝政腐败或者混乱,甚至到了就要亡国的地步,但凭借自己的英明神武硬是扭转乾坤的情况?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和宠妃杨贵妃一起各种作死,结果让安禄山给钻了空子,大半个国家都沦陷了,后来他的儿子李亨称帝并积极组织反击,这才又恢复了大唐江山,可以称得上是力挽狂澜了。

唐玄宗执政初期,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唐朝国力达到鼎盛,他因此十分自满,开始纵情声色,尤其是在他得到儿子李瑁的老婆杨玉环之后,他更是为了追求爱情而变得十分昏聩。

就拿安禄山来说吧,他本是个胡人,不受人待见,但他很聪明地认了比自己小十几岁的杨玉环为养母,因此获得了唐玄宗的信任,不但成为三镇节度使,还掌握了边境茶马贸易权和兵器铸造权,这对于王朝的统治当然是很危险的。

大约在天宝十年,安禄山开始密谋造反,他一方面讨好唐玄宗和杨玉环,另一方面暗地里招兵买马、打造武器,前后持续了好几年时间。

安禄山的所作所为,其实早就有人知道,比如说当时的宰相杨国忠(杨贵妃堂兄)就曾多次上奏唐玄宗,说安禄山有谋反的迹象,应该尽早采取措施。

唐玄宗起初还有些相信,但后来安禄山跑到长安朝拜唐玄宗,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是被冤枉的,还找杨贵妃说好话,唐玄宗就没再怀疑安禄山,反而对他越发信任,对他提的要求无所不应,可以说是帮着他创造造反的条件。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立即起兵造反了,由于唐玄宗没有任何防备,所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到天宝十五年五月,安禄山已经攻克潼关了,哥舒翰二十万大军被消灭,长安闻之震动。

唐玄宗见长安已经失去了屏障,便带着杨贵妃等人离开长安,准备到蜀中避难,但他在临走前留下太子李亨,让他在长安稳定人心,适当的时候再赶来与自己汇合。

唐玄宗这个做法无疑是很伤人的,自己逃跑不说,还让李亨留下来当垫背,不过李亨也不是傻子,他已经想好了自保的计策。

李亨当时虽然是太子,但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现实李林甫跟他不对付,李林甫去世之后,杨国忠也跟他关系不好,时常在唐玄宗面前说他的坏话,导致唐玄宗一直在考虑是否更换太子。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安禄山打着清君侧(杨国忠)的名义起兵,这让李亨觉得有机会借着这个机会铲除杨国忠,不过那时候还没什么好机会,所以他选择隐忍,直到长安即将陷落的时候,他终于找到机会了。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李亨作为留守,手中有一支强大的精锐禁军,名为飞龙禁军,人数虽然只有三千多人,但战斗力极为彪悍,再加上那时候李亨的几个儿子及其亲军也都在他身边,这就为他创造了极好的政变条件。

在离开长安之前,李亨又派遣心腹太监李辅国去拉拢唐玄宗的亲信将领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陈玄礼最后答应与李亨一同铲除杨国忠。

李亨离开长安之后,一路追赶唐玄宗的大部队,最终在马嵬驿将其追上,他先是率军将杨国忠和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杀死,然后在陈玄礼的帮助下,成功逼迫唐玄宗将杨贵妃赐死。

至于说如何处理唐玄宗,李亨的意思是,既然唐玄宗执意逃走,那么他就应该让位给自己,由自己带领大唐军队反击安禄山,但因为陈玄礼只愿意铲除杨国忠这个国贼,而不愿意被俘不忠的名声,所以他拒绝配合李亨对唐玄宗采取行动,李亨无奈之下只得分兵而去。

这就让李亨十分尴尬了,搞了半天,政变之后情况其实啥也没变,国家还是没个有力的领导者组织军队进行反击,而安禄山的军队则势如破竹,长安和洛阳都已经沦陷,眼看国家就要灭亡了,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一个人物出现了,他的名字叫杜鸿渐,是朔方军度支副使,他得知李亨的举动作后,大为称赞,于是给李亨写了一封信:

朔方军,乃天下劲旅,灵武又是用武之地。如今回纥请和,吐蕃归附,各地郡县拒不从贼。虽有郡县被叛军占据,也都希望回归朝廷。殿下在朔方整顿武备,然后挥军南下,必能剿灭叛军......

这封信大致意思是,当时整个国家也就只有朔方军的势力最为强劲,再加上朔方在地理上有优势,可以联络其他藩镇军队共同抵御安禄山,所以杜鸿渐请李亨到朔方来,领导大家一起保卫国家。

李亨当时十分落魄,在看到杜鸿渐的信之后十分高兴,于是连忙赶赴灵武。

李亨抵达灵武之后,安抚三军将士,给他们宣讲自己的迎敌之策,朔方军的士气因此大震。

李亨虽然站住脚跟了,但他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他只是太子,从地位上来说不足以号令天下,那他又如何才能让其他藩镇的军队服从于他呢?

事急从权,李亨决定做一件大胆的事情,那就是在没有传位昭书的情况下登基称帝,把唐玄宗赶下皇位,这样他就可以大展拳脚了。

不过,用古人的眼光来看,李亨这个举动是谋逆之举,但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的父亲唐玄宗实在是太作了,引发了安史之乱,让黎民百姓惨遭战乱之苦,早已经不得人心了,国家正需要一个新的皇帝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而李亨就是最合适的那个人。

于是,在众人的支持下,李亨最终在灵武称帝,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有了皇帝名号,李亨干起事情来确实顺手不少,他先是从河西和安西等地调来一万多精兵,又让身在河北前线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北节度使李光弼率领五万余精兵返回灵武驻扎,朔方因此成为当时兵力最强盛的藩镇。

不过,光靠手上这点军队还是不足以击败安禄山的,怎么办呢?

很快,李亨就派人去联络回纥和西域,许之以重利,让其出兵助战,得到了积极回应。

为了拉拢回纥和西域诸国,李亨可谓是绞尽脑汁,就拿回纥来说吧,李亨为了得到回纥的精锐骑兵,便让儿子广平王李豫与回纥太子叶护结为兄弟,此举让叶护大为感动,立马就发兵数万赶赴朔方。

最终,李亨一共从回纥和西域得到了十五万精锐骑兵,这极大增强了唐军的实力,单从这一点来说,李亨的才能还是非常突出的。

有了兵之后,就要看如何用兵、让什么人领兵了,这一点上李亨做得也很不错,他重用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和王思礼等人,给了他们很大的权限,让他们分兵出击,自己则居中调度,调节各方关系。

而李亨这么做的效果非常好,唐军打的第一仗,就在香积寺消灭了六万叛军,这让全国为之震动,随后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又再接再厉,一口气将长安和洛阳收复了,到这个时候,唐军全面反击的号角算是吹响了。

不过,此时叛军的实力依然十分强劲,而且唐军中少数民族将士也因为居功自傲而变得不那么好控制了,很多时候对大唐造成了二次伤害。

就拿回纥来说吧,当初李亨为了拉拢回纥太子叶护,答应他收复长安后,“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这其实是无奈之举,虽然后来在李豫的劝说下,叶护放弃了抢掠长安的想法,但在洛阳收复之后,回纥军队还是到处大肆抢掠,搞得洛阳百姓纷纷四散避难。

面对这种局面,李亨一方面十分自责,另一方面又派人送罗锦一万匹给回纥,回纥这才停止抢掠。

因此,在整个安史之乱期间,李亨面对的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他还需要思考如何将各民族军队组成的联军拧成一股绳,从而将战斗力发挥到最大。

洛阳被收复之后,为了进一步拉拢回纥,李亨将自己的女儿宁国公主嫁给英武可汗为可敦(王后,回纥可汗之妻),又让敦煌王李承寀娶英武可汗的妃子,这极大增进了唐朝与回纥之间的关系。

后来,史朝义再次攻陷洛阳,李亨为了争取援军,多次派遣郭子仪的部众、也是安史之乱中的大功臣铁勒族仆骨部人仆固怀恩出使回纥,并让仆固怀恩的几个女儿嫁给回纥贵族,最终成功从回纥争取到了援军,后来在回纥军队的帮助下,唐朝再次收复洛阳。

当然了,李亨其实也是个缺点很明显的人,那就是他鉴于安禄山的例子,所以对武将十分提防,一直都没有将兵马大元帅这个职务给武将(由他的儿子李豫兼任,是名义上的军事总长官,郭子仪只是副元帅),而是让大太监鱼朝恩担任监军,监视郭子仪等人的军事行动。

不过,鱼朝恩这个人心胸狭窄,没什么军事才能,但喜欢干涉郭子仪用兵,结果导致相州之败,而他则将罪过推到郭子仪头上,李亨不明就里,最后罢黜了郭子仪。

除了鱼朝恩之外,李亨还很宠信李辅国和程元振等太监,他们操控军政大权,还极力打压文臣武将,这是导致叛军在安禄山死后一直无法被消灭的主要原因之一。

761年,由于李光弼与仆固怀恩在邙山战败,导致洛阳被史朝义攻克,形势又到了十分危急的时刻。

当时李亨已经病重,他一方面派遣仆固怀恩去回纥拉援军,另一方面又重新启用郭子仪等人。

郭子仪当时心中是有气的,李亨对此也心知肚明,于是任命他为兵马副元帅,进封汾阳郡王,以此来安抚他的情绪。

而郭子仪对李亨的这一招也很受用,他又开始厉兵秣马,准备与叛军展开决战。

761年年末,李亨病重,将不久于人世,他什么人都不愿意见,但唯独将郭子仪叫到卧室内,牵着他的手嘱咐他说,河东的事情全都拜托你了,并赏赐给他御马等物,郭子仪留着眼泪说,他一定会尽心尽力的。

当时叛军尚有三十余万人马,李亨知道只有郭子仪可以帮助他剿灭叛军,所以他才在临终前单独接见了郭子仪。

李亨去世后,郭子仪确实尽心尽力,他花了两年多时间将叛军剿灭,可以说是安史之乱中最大的功臣。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李亨虽然在位仅仅数年,却是位力挽狂澜的皇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李亨发动政变,杀死杨国忠等奸臣,叛军就失去了起兵的借口,在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李亨没有学唐玄宗做胆小鬼,而是在关键时刻登基称帝,大唐军民因此有了主心骨,愿意跟着他一起剿灭叛军,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李亨的才干还是很不错的,他以朔方军作为班底,积极拉拢其他藩镇势力,并借助少数民族的力量,最终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从而为剿灭叛军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李亨任用的郭子仪、李光弼等人,事实证明都是非常正确的,虽然在他在宦官的干扰下曾对武将进行打压,但好在他及时觉醒,并对武将们不吝赏赐,让他们能够对朝廷一心一意,这也是剿灭叛军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五,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李亨对唐玄宗的限制。

李亨称帝之后,唐玄宗其实并没有马上退位,所以当时朝廷其实是二元格局,两位皇帝的诏令共同下达,十分混乱,这对战争的顺利进行是十分不利的。

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之后,其实并不甘心,一直在通过颁行诰旨、委派宰相等方式对李亨的统治进行渗透和干涉,这让李亨痛苦不已。

唐玄宗还京之后,李亨开始进行反击了,他将唐玄宗提拔的宰相和官员全部罢免,逼迫唐玄宗迁居西内,遣散唐玄宗身边的亲信,从而极大削弱了唐玄宗的影响力,李亨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这为正在进行的战事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

最后需要说一下的是,李亨去世的时候,安史之乱虽然没有平定,但由于李亨之前的运筹帷幄已经为唐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继位的李豫在郭子仪等人帮助下,很快就结束了战争。

所以,将李亨说成是国家即将灭亡时力挽狂澜的皇帝,是有一定根据的。

历史上有没有哪位皇帝是在国家就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不请自来的回答下问题啊!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逆天的开国君主,也有不少优秀的守成之君,不过最为难得的,毫无疑问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君主,这里就得提出一位大家可能比较陌生的君主了——唐宪宗李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王朝,曾经出现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大盛世,但是唐朝从安史之乱之中国力大损,近乎于崩盘,整个唐朝危机重重,各地藩镇割据,朝廷宦官专权,党争四起,中央萎靡不振,整个唐朝一派亡国景象。

虽然唐肃宗李亨凭借着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扫平了安史之乱,消灭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但是他们的部将,唐朝已经无力消灭,为此不得不进行妥协让他们割据一方,也就是后来的河北三镇。之后淮西、山南东道等地出现了强藩,朝廷无力剿灭还串通一气,连成一线,几乎形成了割据唐朝东方的“东朝”。河南河北到湖北几乎完全成为唐朝的国中之国,从唐代宗到唐德宗四十年的时间,唐朝对此不仅毫无办法,还只能坐视藩镇日益强大。

不过与此同时,朝廷上的危机和边疆危机比藩镇还要危险,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不得不依靠宦官执掌的神策军作为中央军,所以宦官势力异常强大,李辅国鱼朝恩等超级大太监陆续出现,他们专权专断,权势堪比天子,西部的吐蕃趁着唐朝衰弱的契机蚕食陇右,长期威胁长安,而朝廷上的奸臣如卢杞等也不断出现,唐朝的灭国危机可以说是迫在眉睫了。

不过天佑大唐,唐宪宗李纯适时的出现了,他虽然即位不太正常,是趁着唐顺宗病重在宦官的拥戴下即位,但是一上台就展现了他的能力与权术。元和元年,李纯刚刚即位,四川节度使刘辟就发动叛乱。李纯毫不犹豫,一概德宗朝对藩镇姑息养奸的政策,直接出兵清扫,屡战屡胜,最终抓住流弊,整个四川因此成为唐朝稳定的后方。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在未禀报朝廷的情况下,继承了自己父亲吴少阳的位置,李纯决定对淮西用兵,经过三年血战,淮西被彻底攻破,吴元济被俘。这一胜利直接扭转了唐朝藩镇形势,全国藩镇纷纷对唐廷效忠,淄青等节度使纷纷被部将杀死投降唐朝,就连最为强大的河北三镇都纷纷入朝,表示臣服,唐朝重新统一了全国。

不仅仅是军事上节节胜利,经济上元和时期的唐朝经济繁荣,史称元和中兴,米价也几乎恢复到开元时期水平,可以说唐宪宗成功实现了唐朝的中兴,逆转乾坤。

只可惜晚年的唐宪宗出现了严重的误判,沉迷丹药,他死后唐朝昏庸相继,河北三镇恢复割据,否则唐朝重现开元的辉煌也不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有没有哪位皇帝是在国家就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肯定有,而且不止一位,在此我就讲讲有代表性的一位皇帝:唐肃宗李亨,他在位期间唐王朝经历了一次足可以倾覆江山导致灭国的大叛乱:安史之乱,肃宗皇帝受命于危难之际,担当起恢复河山、消灭叛乱的重任,最终使唐王朝转危为安。

生逢盛世、盛世之下却隐藏着改变大唐命运的巨大危机,年轻的李亨能否力挽狂澜,救国家于生死存亡之中?

原本储君之位与李亨无关,他的次兄李瑛早在开元三年(715年)就被册立为皇太子,不料却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遭到唐玄宗宠妃武惠妃和驸马杨洄的构陷而被废杀,太子之位因此空缺。玄宗于当年六月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当时并不被看好的忠王李亨。虽然被立为皇太子,但李亨依然战战栗栗不敢怠慢,一直站在武惠妃和寿王李瑁后面的李林蒲、杨国忠等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太子的各种陷害。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已经经过了高祖、太宗、高宗等数代皇帝的悉心经营,已经是承平日久,海内皆和。这一场变乱发生于唐玄宗统治的中后期,玄宗查人不徽、滥用胡人、骄傲自满需对安史之乱负最主要责任。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已然成为气候的叛乱首领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国皇帝,建元圣武。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叛军破潼关。六月十三日,玄宗带领少数妃嫔、随臣逃出长安。十四日,玄宗在逃亡途经马嵬驿时,发生了兵变。这场兵变的核心人物里少不了一个叫陈玄礼的左龙武大将军。

发动马嵬驿之变,杀死祸国之根杨国忠杨玉环兄妹。于唐王朝危难之际入承大宝,李亨的第一次表现令人欣慰。

得知玄宗仓皇出逃的李亨,此时还在前方督导勤皇之师抗击叛军,但他也没忘了万恶之源杨国忠和杨玉环,于是命心腹宦官李辅国去联络随驾玄宗身边的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授意他在前往成都途中以非常手段除掉杨国忠和杨玉环。李亨如此有把握,也是因为当时随驾玄宗出逃的军士(约3000人),有2000人是归太子统领的禁军,他的儿子广平王李俶(后来的代宗李豫)和建宁王李倓在出逃的队伍中“典亲兵扈从”,这给李亨发动政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队行至马嵬驿这个地方后,陈玄礼为防夜长梦多怕途中生变,于六月十四日夜砍死杨国忠父子,进而带领禁军前往玄宗所在行辕,面圣请求交出杨贵妃,玄宗思虑良久才颜面摆手,当夜杨贵妃即被谥死。

李亨冒着随时都有可能丢掉太子之位的危险处死了玄宗的宠妃杨贵妃宠臣杨国忠,父子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李亨算是略占上风。随着叛军先后攻下长安、洛阳,玄宗只有一路向前往蜀地而去,但此时已经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皇太子李亨却不能随父皇一起走,他需要以大唐储君的身份,承担起消灭叛军、还都长安的重任。但皇帝远在成都,而太子号召力又有限,历经千辛万苦才抵达朔方军治所灵武的李亨再一次和臣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登基后,改年号为至德,并且将当年改为至德元年,玄宗被遥尊为太上皇。当天,肃宗就派使者前往成都,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

与玄宗分道扬镳后,肃宗亲历前阵无惧叛军,指挥有度收复两京,虽终他一世不能尽除乱军,但唐朝已得重生。

此时的安史叛军已从星星之火达燎原之势,北方大部已落入叛军之手,大唐已是累卵之危、覆国将至。刚刚继位的肃宗皇帝以正副元帅广平王李豫、郭子仪为中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率中央军、朔方镇等军及回纥、西域之兵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大军,从凤翔出发,浩浩荡荡东讨叛军。进军至长安西的香积寺后,于此大破叛军,斩首六万余级,一战而收复长安,在长安休整三天后即联合回纥军收复洛阳,安庆绪仓皇出逃。两京收复对唐朝君民上下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至德二年(757年)叛军发生内讧,安庆绪弑父自立。安史之乱首恶身死,叛军人心不稳,这为唐军反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肃宗没有听从谋士李泌的建议趁乱直捣叛军老巢,错失歼敌良机。乾元二年(759年)三月,肃宗起用不懂兵法的心腹宦官鱼朝恩为监军,至使唐军在相州几近全军覆灭遭到惨败。至同年十月唐军未有太多的突破,肃宗下诏意欲御驾亲征史思明,群臣劝止,此后大将李光弼多次出击,叛军力量大大削弱,至肃宗驾崩时,安史之乱早已成为强弩之末,唐朝得到重生。

唐肃宗在位的短短七年,发动马嵬驿兵变,杀死祸国殃民的杨国忠杨玉环兄妹。非常时期登基称帝,于国家危难之济承担起复国大任,最终使差点遭受灭国之灾的唐王朝重焕生机,但他在位期间重用宦官李国辅、鱼朝恩,使他们分掌禁军,行监军之权,导致唐王朝中后期陷入永无休止的宦官之乱,这成为他一生政绩中最大的污点之一。

历史上有没有哪位皇帝是在国家就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电视剧里的皇帝总是可以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那么,真实历史上又有没有这样的人呢?答案毋庸置疑,当然有而且不止一个,有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的唐肃宗,皇太极,宋高宗等人。在这里,分享另一个同样传奇的皇帝——明代宗朱祁钰。可能说到明代宗,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提到他在位时得到重用的大臣——于谦,想必大家便会倍感熟悉,没错,于谦便是那稀世名诗《石灰吟》的作者。而明代宗能够将岌岌可危的国家挽救,其中于谦功不可没。

明代宗朱祁钰的登基可以说就是在接手一个烫手山芋,彼时明正统十四年(1449),大明历史的奇耻大辱——土木堡之变发生。土木堡战役的失败带给大明的不仅仅是明英宗被俘虏的耻辱,更是明五十万大军的全军覆没以及朝中大半朝臣被杀的巨大损失,京城人人自危。而当时被英宗委以监国大任的朱祁钰,面对文武百官剩不足十分之三的亡国之相,朱祁钰在于谦、王文等的拥立下,改元景泰,即位为帝,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立英宗之子为皇太子。

在当时的朝堂上,被吓坏了的一众朝臣纷纷上书建议此时应当暂时迁都回南京避难,但这样的话便是重蹈了南宋的覆辙,吸取了教训的明代宗坚持住了这个王朝的底线,听从于谦等主战派的决议,特许于谦“提督各营兵马”的权利,直接指挥所有军队,更是采纳了于谦的建议,重用战败而独自回朝的败将石亨,而后者在北京保卫战中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不仅加强了京师部队的战斗力,组成了一支战斗力较强的机动兵力,使瓦剌军不敢窥视京师,而且还促进了边防建设,收复了许多要塞和重镇,使明王朝的统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明代宗对于大明的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戍军改为十团营制,极大的避免了军队上的混乱状况。而在朝堂方面,朱祁钰整顿朝堂,重用于谦、高谷、彭时、商辂等清廉之臣,严惩了明英宗时期的王振等宦官党羽,同时招贤纳士,补充朝纲,他在位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治国能士,使得朝堂上下恢复了一片清明。

正是由于朱祁钰的努力与坚持,让大明帝国避免了亡国的危险,顺利度过了“土木堡之变”带来的极端恶劣局面,可以说得上是挽大厦于将倾了。

但是,朱祁钰被戏称为大明的历史上“过客皇帝”。景泰八年(1457),朱祁钰突然得了重病,谁料时不我与,重病期间英宗睿皇帝朱祁镇回归。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支持下,已是太上皇的朱祁镇,堂而皇之进入大殿与文武百官一起等待朱祁钰升朝。令人遐想的是当朱祁钰听闻朱祁镇回来后,只是平淡的说了一句:“哥哥做皇帝了,挺好的。”这史称“夺门之变”。英宗睿皇帝朱祁镇在夺门之变的第二日,就把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和一些太监全部下了监狱,朱祁钰也被废为郕王,朱祁镇把他软禁在了西内永安宫。一月后,朱祁钰离奇去世。他死后,拥立他的大臣例如于谦等人,纷纷被明英宗以谋逆之名处死。至此,为期7年的明朝景泰朝宣告结束。

不得不说,朱祁钰的力挽狂澜令人拍案叫绝。有人说,只是朱祁钰有于谦这些好臣辅佐罢了?可优秀的能力需要伯乐来相,一个领导者的一大条件就是识人,在统领的基础上必须目光长远。朱祁钰,一个不被世人重视的皇帝,以一手枯木逢春的本事惊艳了一段时光,又怎么能被称为“过客”呢,他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主人”。

历史上有没有哪位皇帝是在国家就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历史上有很多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的皇帝,比如唐肃宗李亨、或者明代宗朱祁钰。不过两个人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臣盖过了他们的风头。

今天说一个挨骂的人吧——赵构,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就是昏庸无道、软弱无能,而且还擅杀忠良岳飞,所以他在历史饱受骂名。在越关的眼中他也确实是一个无道而且擅杀忠良的人,但他却并不是一个软弱昏庸的人。

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被金国俘虏,北宋因此灭亡。当时天下已经大乱,北方基本陷入了金国人的手中,宋廷内部也出现了大量的分裂势力,南方爆发诸多起义事件,全国各地土匪横生。

赵构在应天府即位称帝后,慑于金国的军威选择了南逃。1129年赵构逃至临安时,苗傅和刘正彦发动了兵变,并且强迫赵构退位。由于各地将领的支持,最终这次兵变被赵构平定了下来。

1130年,赵构终于取得了喘息之机,腾出手来抽调、安排军消灭了南方的割据势力,巩固南宋的政权。之后在防御金兵上也做了很多部署,命令岳飞、韩世忠、吴玠、刘光世、张俊等人分区负责江淮地区的防务。

但赵构吸取了苗刘兵变的教训,为了防止将领做大反叛,所以在朝廷中任用了大量主和派人员平衡在外的将领。

1132年,南宋政权初步稳定,在整个南方站稳了脚跟。在其后的几年间,赵构也是支持北伐的,所以各路宋军在对金的战争中不断取胜。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这些将领之中有一些功大势重,而且当时的南宋财政已经接近枯竭,为了避免这些将领做大,也为了稳定南宋百姓的反感情绪,最终赵构停止了北伐。

1141年,赵构为了保住半壁江山,所以向金国屈膝求和,并且制造了冤狱,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忠心耿耿的岳飞。

总结来说,赵构是一个精通厚黑学的人,他的做法令人不齿,是一个典型的宵小之辈。但其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击退了当时强大的金国军队,稳定了南宋内部各派势力,还平定了南宋境内了农民起义。应该算是一个力挽狂澜的皇帝。

历史上有没有哪位皇帝是在国家就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说到在国家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皇帝,就不得不提到明朝的明代宗朱祁钰。朱祁钰第一不是第嫡子,第二不是长子,如果不出现意外,皇位怎么轮都不会轮到他的头上,但是偏偏出现了意外,以至于皇位轮到了他的头上。

在旁人看来,皇位轮到他的头上,肯定是好事,但在当时看来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一件坏事,稍有不慎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朱祁钰坐上皇位的背景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在明朝的历史上是绝对不能无视的一天。

在这一天,明朝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全国最精锐的北京三大营二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能逃回来的士兵寥寥无几。

而要对这一切负责的人有两个,一个就是当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另一个则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

王振是陪伴朱祁镇长大的太监,也正因此,随着朱祁镇的继位,王振一天比一天威风。朱祁镇尊敬的将王振称为“王先生”,对于王振所说的话言听计从。

王振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与朱祁镇的祖父朱棣一样,驰骋沙场,于是在不经意间主动挑起蒙古与明朝的战争。

当时的蒙古与明朝有着和平的发展,在边境展开贸易。蒙古用牛、羊、马来换取明朝的手工物品,双方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变得越来越强盛,也变得越来越不老实,经常用劣质的牛、羊、马当成优质的牛、羊、马来卖。

这虽然已经够可恨,但还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将牛、羊、马护送到边境的蒙古使者,还顺便在边境打劫,明朝廷对此十分不满,但是碍于和平发展,一直忍在心里。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这一切才被打破,这个人就是王振。

蒙古每次到边境贸易都会给王振送一定的钱财,毕竟王振是朱祁镇身边的大红人。

可是在正统十四年,蒙古不知道是怎么的,忘记了给王振送钱财,结果王振一口气几乎直接吞了人家蒙古全部的牛、羊、马,这岂能忍?

当时作为蒙古最高领导人的瓦剌部也先,自从统一了蒙古,就一直在摩拳擦掌,借着王振的霸道行为,分兵四路攻打明朝。

也先虽然分兵四路,看起来挺吓人,但实际上总体兵马也就只有两三万。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只需要派出一员大将,率领五万或者十万大军到边境,与边境重镇的将领联合对抗也先,基本上就万事大吉了。

然而王振为了他的梦想,挑唆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除了王振的话,谁的话都听不进去,面对满朝文武的劝阻,朱祁镇一律当成耳旁风。

在朱祁镇与王振的合作下,二十万大军出征,仅仅只用了五天,就已经开始行军。要知道当年朱祁镇的祖父朱棣二十万大军出征,准备工作最起码都得准备上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

这一场战争,从一开始就看到了败兵的影子。

王振虽然有着宏大的理想,但却改变不了怂包的本质。在到达边境的时候,他听到了战败士兵讲述的战场情况,吓得一塌糊涂,直接下令撤兵。

如果说本本分分的撤兵也就算了,他领着二十万大军到处转悠。一开始命令从他的老家蔚县班师回朝,顺便显摆显摆,他王振现在已经出人头地。

结果呢?在行军前往他老家的路途中,他害怕士兵踩坏他在老家种的庄稼,命令士兵重新回到原来的地点,从原来的地点撤兵。

由于出兵时间的仓促,粮食原本就有问题,再加上王振这一转悠,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原本就不够吃的粮食,更加不够吃。

再加上天空不作美,士兵从王振老家重新回到原来地点的路途中不断的下雨,士兵又饿又冷,以至于遭到也先试探性的攻击。

也先这次试探性的攻击以胜利告终,成功歼灭了明军五万骑兵。

随着也先试探性进攻的胜利,信心大增,决定亲自率军会一会明军的主力。

如果此时的明军是由别人率领,那么也先不一定会有再一次进攻的机会,因为在也先第一次进攻的同时,明军已经接近军事重镇怀来。

可是由于王振的车没有到,王振命令大军在原地休整,等待他的车。正是这一等待,等待掉了北京三大营二十万大军的性命。

明军所处的这个地方叫“土木堡”,土木堡的地形是凹的,再加上没有水源,非常适合进攻。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晚上,也先对明军的主力发动第一次进攻。由于明军数量上的明显优势,虽然全军败退,但是也先却不敢深入。

经过这一次的试探,也先可以肯定明军虽然有二十万大军,他只有几万大军,但是却有很大的把握歼灭这二十万明军,因为二十万明军,又累,又饿,又渴。

八月十五日,也先派出使者与明军谈合,表示自己可以先行退去。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为其中有诈,只有王振一个人认为没有诈,而王振恰好是说了算的人。

大军转移的命令一发出,士兵像疯了一样冲往有水源的地方。

原先看不见的蒙古骑兵,突然间出现在明军的面前,这时的明军根本没有反抗的力量,犹如一盘散沙,你跑我也跑,任由蒙古骑兵屠杀,“土木堡之变”就此发生。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与王振的结果:朱祁镇被活捉,王振被明军将领樊忠趁乱用锤子锤死。

一语定江山

“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一传到北京,整个北京都变得人心惶惶,毕竟北京三大营不但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也是防守北京的主力。

现如今北京三大营全军覆没,而负责防守北京的主力都是老弱病残,蒙古又士气正盛,这该怎么守?不少权贵在当时已经打包好行李,就等着朝廷南迁的命令。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清晨,负责监国的朱祁钰主持了一场决定大明王朝未来命运的朝会,这场朝会的主题是南迁还是坚守。

一大部分的大臣都主张南迁,可是坐在上面的朱祁钰一直没表态,毕竟南迁虽然只是一句话,但这一句话的成本不是一般的大,损失的是老祖宗打下的一半江山。

朱祁钰一直在等待,等待是否有人主张坚守。朱祁钰等待到了这个主张坚守的人,这个主张坚守的人就是兵部尚书于谦。

于谦当朝大声怒斥主张南迁的大臣:“京城乃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都,大势既去,难不成诸位大臣忘记了宋朝的靖康之耻”?于谦这一席话提醒了众多大臣。

原本犹豫不决的大臣开始选择坚守,而原本主张南迁的大臣也有一部分选择坚守。朱祁钰等的就是坚守这两个字,于是下令坚守,防守工作交由于谦负责。

幸亏当时朱祁钰有血性,没有选择南迁,一旦选择南迁,他必将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罪人,罪行甚至比朱祁镇还要重。

被迫当上皇帝

当时也先仗着朱祁镇这个人质在手,连绵不绝的向明朝索要钱财,由于投鼠忌器,明朝只能乖乖的将钱财送到也先的口袋里。

而也先明显是个不讲信用的人,说好了将朱祁镇送回来,可就是不见把朱祁镇送回来。

随着局势越来越紧迫,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也先拉着朱祁镇这个皇帝在城外,那么这场战该怎么打?谁敢把皇帝打死,谁又有这个胆子。

朱祁镇并不值几个钱,值钱的是朱祁镇头上顶着的皇帝称号,如果说他朱祁镇不是皇帝,谁会把他放在眼里。当务之急,就是再立一个皇帝。

当时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年仅三岁,在国家危亡之际,立三岁的人当皇帝,立与不立有什么区别?所以大臣一致主张,让原本监国的朱祁钰当皇帝,太后也表示同意,但是朱祁钰却不同意。

其实不同意也很正常,你什么时候叫别人当皇帝不好,偏偏这个时候叫别人当皇帝,说不定屁股还没有坐热乎,就得从皇帝变成阶下囚。

这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一旦坐上皇帝这个位置,北京城一旦被攻破,责任就得全算在朱祁钰的头上,这明显是一笔风险大于利润的买卖,谁都看不清前途是否光明。

由于当时的形势实在是太过于紧急,根本由不得朱祁钰是否同意,直接就被大臣、太后强行推上皇帝这个位置。

君臣一心,其利断金

朱祁钰与朱祁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朱祁钰能够辨别忠奸,重用贤臣。朱祁钰从未质疑过于谦,也正因此于谦才能够实施他的报负。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军队的问题,于谦从各地调动备操军,从沿海地区调动备倭军,从江北调动运粮军,从浙江调动这浙军。总而言之,将所有能够调动的军队全部调到京城。

有的人看到军队的名字就能够意识到这些军队哪里是主力,事实上这些军队的确不是主力,这些军队要么是预备队,要么是后勤部队,可见当时的明朝情势有多么的危急。

部队调动完成,下一步就是粮食。

当时最大的粮仓在通州,通州的粮食能够支撑北京的人吃一年,但是却有一个缺点,通州邻近边境。

如果说蒙古一旦打进来,通州就落到了蒙古的手里,以至于当时有一部分的大臣建议将通州的粮食烧掉。

于谦认为如果说将的粮食烧掉,就得从四处调粮,不是一般的麻烦,倒不如干脆就从四处调过来的军队从通州入京,自己取粮运到京城,这样运粮速度足够快,也避免了被也先抢劫粮食的可能。

军队准备好了,粮食也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也先。

于谦采取的战法很不合时宜,不过多亏这个战法能够被朱祁钰采用,那就是在城下迎战。

当时北京的形势都已经如此危急了,朱祁钰却依旧能够采用于谦这个风险度极高的战法,可见朱祁钰绝对比朱祁镇英明。

因为这个战法虽然风险度极高,稳固度也极高,于谦在发布这个战法的同时,命令一旦开战,坚决不能入城,只有战死,这样一来没有了退路,士兵就只能拼了命的打。

必须要知道的一点,当时的于谦也在城外,而且驻守的还是最容易被攻打的德胜门。

当时明军虽然有二十二万兵马,但这二十二万兵马分到京城的九个门,每个门也就只有不到三万的兵马,而也先有五万以上,十万以下的大军,而且这支大军与明军用来应急的军队不同,个个都是精英。

而于谦不但敢在城下迎战,还敢命令大军在距离城下有一段距离的民居内埋伏,用火枪围剿蒙古大军。

靠着打埋伏,不怕死的精神,明朝赢得了这场战争,史称“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成就了在前面工作的于谦,却无视了在后面工作的朱祁钰。如果没有朱祁钰的坚决支持,如果没有朱祁钰的智慧,于谦哪里会有出头的机会。

结语

朱祁钰与于谦这对君臣,在历史上也形成了一段佳话。

朱祁钰十分看重于谦,凡是有要事,第一个问的人就是于谦。于谦由于工作繁忙,经常加班不回家,朱祁钰一听到消息,就派人给于谦送夜宵。

于谦由于不贪污,家徒四壁,朱祁钰专门送了一座大宅子给于谦,知道于谦没钱买家具,还送了一大批家具给于谦。

于谦有痰病,在夜晚时常发作,朱祁钰亲自到大山里砍竹子榨汁给于谦喝。

可惜了后来朱祁镇在石享、徐有贞、曹吉祥这三个奸臣的协助下,发动“夺门之变”,以至于朱祁钰被迫退位,于谦冤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