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一生深爱独孤皇后,四十多年无妾室,传说他晚年另寻新欢,是真的吗?
杨坚与独孤伽罗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男人千万不要对女人瞎许诺,为什么这么说呢?
杨坚结婚之后,他曾许诺独孤伽罗说,我一生一世只爱你一人,绝对不跟别的女人生孩子!结果杨坚大半辈子都只有一个老婆,直到他晚年才有了几个喜欢的妃子,但是他并不能随心所欲。一直到到独孤伽罗去世之后,杨坚才开始真正光明正大地享受当皇帝的幸福。
当然了,现代人只能有一个老婆,所以不存在杨坚的苦恼。但对于其他一些事,自己做不到或者很难做到的话,就不要轻易去许诺女人了。
西魏时期,杨坚的父亲杨忠和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同朝为官,均为八柱国之一。因为杨家和独孤家族都是当时的门阀大族,为了加强联盟,独孤信便决定将自己的七女独孤伽罗嫁给杨忠的嫡长子杨坚。
独孤伽罗的父亲是鲜卑人,母亲崔氏则是汉族人。在鲜卑文化中,女子地位很高,可以在家庭和政治中发挥才能,所以独孤伽罗从小就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性格中有游牧民族的独立英气。
不过独孤伽罗同时也接受了汉族文化影响,她从小就读书,长大之后有学识,性格中有汉族女子的博雅谦和。所以说,独孤伽罗是鲜卑文化和汉文化结合的产物,这也使得她从小就不同于常人。
杨坚的家族是弘农杨氏,在东汉时期就是贵族,到杨忠这一代,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杨坚生于寺庙而长于寺庙,他十几岁的时候,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木讷,但也透露出一股非同常人的威仪风姿,因此被独孤信看中。
557年,十四岁的独孤伽罗和十七岁的杨坚结婚了。这是二人的第一次见面,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两人在婚前十分反抗这种政治联姻,但史书有明确记载的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相互一见钟情,结婚之后十分恩爱。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两人结婚之后不久,由于宇文泰去世,独孤信被宇文护逼死,独孤家族因此流散并走向没落。独孤家族失势之后,杨氏家族的日子虽然也不好过,但至少可以维持贵族地位。
也许是为了安慰独孤伽罗,杨坚很冲动地对她许下了一个诺言,那就是“发誓此生无异生之子女”。也就是说,杨坚对独孤伽罗许诺,这一辈子不跟别的女人生孩子,言外之意就是不会宠爱其他女子。
我相信杨坚当时说这话是出于爱情的,因为那时候独孤家族已经没落,在没有人逼他的情况下,他却发下这个誓言,应该是出于真心的。只不过杨坚没有想过的是,他说的这句话未来会让他很痛苦。
在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杨坚确实做到了只有独孤伽罗这一个老婆,甚至在杨坚当皇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也没有其他嫔妃。
开皇八年(589年),也就是杨坚四十八岁这一年,晋王杨广领兵五十万消灭了南陈王朝,陈后主陈叔宝投降,包括临川长公主和宁远公主在内的陈朝皇室成员都成为了隋朝俘虏,从陈朝首都健康来到隋朝首都大兴。
之后,杨坚让陈朝皇室的男性成员去到西北地区,在隋朝军队的监视下开荒种田,自力更生,而女性成员则全部被充入隋朝掖庭服侍隋朝皇室,那时候临川长公主和宁远公主都只有十几岁。
在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大业之后,杨坚觉得自己身上的包袱轻了不少,他还认为自己辛劳了大半生,而且勤俭自持,不闻声色犬马,现在到了快知天命的年纪了,也是时候适当享受一下生活了。
杨坚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多几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做老婆,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了,杨坚并没有忘记他当年对独孤伽罗许下的诺言,但他觉得独孤伽罗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而且独孤伽罗的年纪也大了,自己又是个皇帝,总不至于只能有她这一个女人吧,传出去都是个笑话。
事实上,在陈朝灭亡之前,杨坚经常在大臣面前炫耀自己旁无姬侍,五子同母,而且他还拒绝了吐谷浑送他美女以充实后宫的友好行为,甚至还严令禁止藩属国和朝廷大臣向他进献女子。
杨坚的这些行为,可以表明他是深爱孤独伽罗并坚守诺言的。但随着隋朝统一大业的完成,杨坚的内心就开始松动了,他开始对美女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放在任何一普通人身上,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是皇帝呢。
那么,杨坚都干了啥呢?
事情是这样的,隋朝的宫中有个叫做尉迟氏的女子,他的祖父尉迟迥是北周大臣,因为反对杨坚而被杀,尉迟氏因此成为杨坚的俘虏,隋朝建立之后在宫中当宫女。大约在开皇十年的某一天,杨坚在宫中偶遇到了尉迟氏,他见尉迟氏年轻貌美,于是私自将其宠幸。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被宫女告知给了独孤伽罗,她原本很自信杨坚会信守诺言不宠幸其他女子,但此事发生之后,独孤伽罗突然爆发出了强烈的妒忌心,于是趁杨坚上朝的时候杀死了尉迟氏。
尉迟氏之所以可以激发出独孤伽罗的嫉妒心,是因为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知道杨坚有别的女人,这让她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落差,所以这件事对她的冲击是很强烈的。
而且孤独伽罗那时候也是五十上下的人了,杨坚此时宠幸其他女子,她肯定会担心杨坚是否还爱她,她是否还能保住皇后的位置,所以她怎能不让她产生危机感呢?
杨坚下朝之后,得知独孤伽罗杀死尉迟氏,一怒之下离家出走,骑着马跑到离皇宫二十多里路的山里去散心。
高熲和杨素得知消息之后,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杨坚,他们还不断宽慰杨坚,杨坚最后发出一声“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的感慨后,跟着高熲和杨素返回了宫中。
独孤伽罗也知道自己做得有些过火,于是在杨坚返回宫中之后,主动向他道歉。杨坚虽然很生气,但他还是爱独孤伽罗了,他见独孤伽罗也做出让步了,于是就原谅了她,两人也因此和好如初。
杨坚和独孤伽罗虽然和好了,但是尉迟氏的事情给两人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杨坚来说,尉迟氏只是一个开始,他未来肯定会找其他女人;对独孤伽罗来说,她在杨坚面前逐渐失去以前的威信,她不再有能力控制住杨坚的心了。
果然,在尉迟氏事件之后不久,杨坚又提出要封已经出落成美人的宁远公主为妃子。孤独伽罗知道自己如果不同意,肯定会再次造成家庭矛盾;而且那时候宁远公主又是个聪慧之人,在宫中博得了独孤伽罗的欢心,所以孤独伽罗就同意了杨坚的要求。
独孤伽罗虽然成全了杨坚,但她并不同意封宁远公主为高级嫔妃,她只是让宁远公主在杨坚身边侍奉而已,一直到她去世,杨坚才得以封宁远公主为贵人。
杨坚的步伐并没有因为宁远公主的到来而停止,不久之后,临川长公主和江南美女蔡氏也先后来到杨坚身边。
事情发展到这个时候,独孤伽罗就有些受不了,在她的干扰下,临川长公主和蔡氏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封号,甚至连给杨坚侍寝的机会都极少。
事实上,杨坚作为皇帝,他觉得自己的晚年生活需要一些调剂,但他对独孤伽罗的感情是没有受到影响的,他依旧很信任也很重视独孤伽罗,甚至在废立太子这件事上还听取了独孤伽罗的意见。
但是对于自我意识和自尊心极强的独孤伽罗而言,她觉得人生中从来没有遭受过如此巨大的威胁,甚至是耻辱。所以独孤伽罗越是爱杨坚,她就越妒忌杨坚身边的女子,她宁可牺牲自己的名声,也要独占杨坚的身心。
事实上,独孤伽罗的思想在那个时候并不合时宜,她一昧在精神上追求一夫一妻是不合适和的,她对爱情的持久向往促使她想要独占杨坚的身心,但最后带给她的确实无穷无尽的痛苦。但杨坚并不那么理解独孤伽罗,毕竟他自己觉得他爱着独孤伽罗,他做的事情也不是那么过分。
因为长期饱受精神上的压力,使得独孤伽罗的身体状况开始急剧下降,最终她在五十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杨坚对独孤伽罗之死表现出了极大的悲伤,他甚至改变自己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花费巨资给独孤伽罗修建了一座在当时是最大的寺庙,这座寺庙一直到唐武德年间才建好。
与此同时,宁远公主,临川长公主和蔡氏则逐渐得宠,她们都获得了自己的封号。宁远公主甚至还以贵人的身份掌管后宫,成为独孤伽罗之后杨坚最喜爱的妃子。
杨建虽然最终得偿所愿,可以整日跟美女妃子们在一起了,但是他的心却空落落的。因为杨坚猛然发现,他是真的离不开独孤伽罗,他有很多话没有人可以诉说,枕边人虽然更年轻更漂亮了,但是他却依然感到无比寂寞。
独孤伽罗去世之后不到一年,杨坚也因为思念过度而病倒了,又过了一年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而杨坚的几个妃子,也没有一个给他生下过子女,杨坚的所有孩子都是独孤伽罗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杨坚并没有违背他对孤独伽罗的许诺。
不过现在有很多文献都浓墨重彩地记录了杨坚与三位南国美女之间的香艳故事,实际上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已经很难得知了。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杨坚对孤独伽罗是十分思念的,这不但体现在他的言语上,更在于他的行为。
就比如说,因为独孤伽罗信佛,所以杨坚为独孤伽罗修建寺庙,让一百二十个高僧入住该寺院,还将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迎入该寺;杨坚还曾在以此请高僧给独孤伽罗做法事的时候,因为想起亡妻的种种往事而留下眼泪。
但人总是有两面性的,杨坚虽然思念独孤伽罗,但他对自己的几个美貌妃子很十分宠爱的。据说,因为宁远公主长相与独孤伽罗有些相似,所以她可以成为独孤伽罗还在世时唯一一个可以给杨坚侍寝的人。
独孤伽罗死后,杨坚封宁远公主为宣华夫人,他还时常将宣华夫人当做是独孤伽罗,对她也格外宠爱。
然而,杨坚喜爱的这个宣华夫人可不是什么善茬,他对杨坚可没有爱和忠贞可言。据记载,杨广当初为了争夺太子之位,给宣华夫人送去了很多金银财宝,让她帮助自己扳倒哥哥杨勇,宣华夫人因此没少给杨坚吹枕边风。
杨坚生病之后,杨广和宣华夫人在旁边侍疾。杨广早就对宣华夫人的美貌垂涎三尺,所以想要非礼她,但被她拒绝。
后来宣华夫人将此事告知给杨坚,杨坚觉得杨广不足以托付江山,于是打算派人去废掉他,但不料消息泄漏,杨广带人封锁了皇宫,不久之后就传出了杨坚死去的消息。
杨坚去世之后,宣华夫人担心杨广报复自己,打算逃出宫,但杨广却让人派人送了一个盒子给她,里面装着一个同心结,宣华夫人因此放下心来,她知道自己不用死了。
宣华夫人守完孝之后被杨广接入宫中,但她的命不是很长,一年之后就去世了,死时只有二十九岁。
所以说,杨坚本人的最终命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跟宣华夫人的关系是很大的。但是这都是杨坚自己的选择,如果独孤伽罗还在,或许他不至于死得不明不白。
杨坚一生深爱独孤皇后,四十多年无妾室,传说他晚年另寻新欢,是真的吗?
公元602年,陪了隋文帝杨坚一辈子的独孤皇后,溘然长逝,享年59岁。这一年,杨坚也已62岁,距离他驾崩,仅剩2年时光。
杨坚回顾他这一生,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跟独孤皇后结婚的那天晚上。那天,杨坚喝了很多酒,回婚房时,已是夜深人静。独孤伽罗独坐在婚床上,小小的婚房里烛光照着残影。
独孤伽罗听到门响,心中猛地一紧张,她不知道他会是怎样的男人,也不知道这个男人在余生会如何待她。抬头看时,第一次看清她未来的丈夫,竟是一名风度翩翩的微醺的少年郎。
人说,酒壮怂人胆。
杨坚绝非怂人,一想到要和一个女人过一辈子,心中还是有几分胆怯。可是,当他一脚迈进婚房抬起头,两双眼睛四目相对,杨坚竟然有些疑惑:“这个女人,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不由自主地,杨坚朝着独孤伽罗走去,走上前握着她的手,口中喃喃轻语:
“今生与汝相得,誓无异生之子。”翻译过来就是:你今生以身许我,我绝不会辜负你的期待,不会与其他女人有瓜葛;若违此誓,任凭处置。
伽罗听了杨坚此话,脸红的如秋霜之苹果一般,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杨坚也觉得自己的话有些唐突,站在伽罗身边,不知该如何是好。
良久,伽罗拉着杨坚的手,示意他坐在床上,将头埋在杨坚胸口。那一刻,伽罗感动的想哭,可是她激动的又想笑,从杨坚怀里起身时,杨坚的衣服已沾湿一片。
自此以后,杨坚逐渐高升、直到登上天子之位,也未曾爱上别的女人。
杨坚到底有多爱独孤伽罗呢?正史《隋书》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元德太子昭三岁时,于玄武门弄石师子,高祖与文献后至其所。高祖适患腰痛,举手凭后。昭因避去,如此者再三。”话说,杨坚的孙子杨昭3岁那年,杨坚和伽罗俩人走路去瞧乖孙子。快要走到孙子所在的宫殿时,杨坚腰痛顽疾复发,疼痛难忍;此时,杨昭这娃正在摆弄门口的石狮子,杨坚一点也不避讳,当着孙子的面,就对着伽罗来了个熊抱。
伽罗当时正处于看孙子的喜悦之中,谁曾想,忽然被老杨抱住。不用想,她就知道老杨这是顽疾复发,多少年了,他一直如此:疼痛难耐的时候,只要伽罗在身边,就会不由自主地抱着她。
仿佛,这拥抱就是天然的止痛药。
杨昭虽年纪小小,男欢女爱还是明白的。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转过头去避嫌;期间,杨昭N次回头看他俩,都没分开,可把这小家伙羞死了。
夫妻之间相互拥抱并无什么好奇怪,可是,将这个时间点放在1500年前的隋朝,那就显得不一般了!男女授受尚且不亲,更不用说当街拥抱了。
最厉害的是,当时杨坚已经48岁,独孤伽罗也已经44岁。这样的年岁,即便放在今天,也算是老夫老妻了,能够做出如此亲密的动作,足见两人爱之深。
再美好的爱情,终有分别的那一天,有的人是因感情不和而分别,有的人却是因为生命走到了尽头才分别。
独孤伽罗和杨坚则是后者,独孤伽罗走后,留下杨坚孤独余生。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人可以取得天下,却不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习惯。杨坚与伽罗结婚45年,早已习惯身边有这么个女人,乃至于睡觉的时候,若无伽罗在侧,是夜定辗转难眠。
45年养成的习惯,怎能说改就改?人死不能复生,总是睹物思情,则情伤愈甚。
就在此时,一个女孩出现在他的眼帘,此人就是陈后主的妹妹——宣华夫人。她长得太像年轻时候的伽罗了,杨坚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有这种错觉;只是,当时伽罗尚在,错觉没有成真罢了。
伽罗死后,杨坚始终觉得宣华夫人就是伽罗。因而,将她揽入只有伽罗才能入住的仁寿宫,睡上只有伽罗才可以睡的御床。
为了伽罗,杨坚改变了另一个多年养成的习惯——
杨坚一生崇尚勤俭朴素,为此,他曾经废掉“奢侈”的太子杨勇,而把杨广扶正。伽罗死后,杨坚为了纪念伽罗,大改朴素作风,竟开奢靡之河。因听人说伽罗乃是妙善菩萨转世,杨坚不惜耗费巨资修造禅定寺。
禅定寺到底耗钱多少呢?史书上只是记载,禅定寺占地900多亩、面积60多万平方米(故宫72万平米),里面有一栋高约100米的佛塔。
一个皇帝,为了一个女人,守住一个习惯而改掉另一个习惯,这番爱,又岂能言语?
伽罗去世一年半之后,杨坚亦驾崩,临终前,杨坚对杨广道:
“汝既曾葬皇后,今我方死,宜好安置。属此何益,但不能忘怀耳。魂其有知,当相见于地下。”翻译过来就是:当年安葬伽罗的人是你,现在我就要死了,也由你来安葬吧。我也不知道为何会有这样的安排,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忘记伽罗吧?唉!如果世界上真的有魂魄,我和伽罗应该应该还能再见吧?
至死,杨坚都在念叨伽罗,很难让人相信,他会在伽罗去世之后另寻新欢。
杨坚一生深爱独孤皇后,四十多年无妾室,传说他晚年另寻新欢,是真的吗?
杨坚的确深爱独孤伽罗,但是对于他来说,或者应该说从一个皇帝的立场出发,只爱一个人,也不代表着不能找妃子,独爱一个人,这在法理上其实是不现实的。
在杨坚接受北周静帝禅让即位后,独孤伽罗还在世的时候,杨坚也有宠幸过其他妃子,但是因为独孤伽罗的高度打压,那些宠妃在身份还很卑微的时候就被独孤伽罗扼杀了,两夫妻因此闹过矛盾。
对于皇帝来讲,欲望全满,子嗣昌隆这才是正常的传统,杨坚答应一辈子只和独孤伽罗生孩子,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政治风险,再不让杨坚找妃子,每天守着独孤伽罗逐渐变得衰老,杨坚也很痛苦。
山盟海誓爱一人,古代帝皇爱情的最高典范杨坚是个传统的汉人男子,独孤伽罗是个鲜卑血脉,但是胡汉文化却是两样齐全,并且平衡驾驭。
古代汉人女子,骨子里少了一种女性俏皮的绽放,讲究古板的三从四德,在这一点上,就很难激发男性轰轰烈烈的恋爱情愫。但是孤独伽罗不一样,按照鲜卑的族风,女子能顶半边天,对于丈夫,不会过分卑微,还偶尔释放强势的本性,虽然不至于让丈夫跪搓衣板,可是就能紧紧抓住这个男人。
隋有杨坚爱独孤,唐有世民爱长孙,他们吃的就是这么一套。
孤独伽罗在与杨坚成亲后,家道中落,杨坚甚爱妻子,与妻子约定永世相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誓言,杨坚的确遵守到死,那就是不与其他女人生孩子,只与独孤伽罗制造爱情结晶。这对于一个传统的汉家贵族男人来讲是很难得的,但他成为皇帝后和仍是如此。
后来杨坚称帝前,在朝堂上生命几经威胁,最著名的就是独孤伽罗冲到皇帝女婿面前不停磕头,保住了杨坚,后来杨坚称帝,其实有一半的因素是为了独孤伽罗。
虽然讲起来有些过度浪漫,可杨坚改周立隋,和独孤伽罗的确有着紧密的关联。
杨坚还不是皇帝时,和独孤伽罗恩恩爱爱,羡煞神仙,这没人管,甚至还可以成为佳话,但杨坚称帝后,就不能那样了,已经人是人,天子是天子,后宫这玩意儿不是皇帝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的,而是不想要,你也得要!
“初,文献皇后功参历试,外预朝政,内擅宫闱,怀嫉妒之心,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防其上逼。自嫔以下,置六十员。加又抑损服章,降其品秩。”
自古以来天家的传统,皇后独孤伽罗也不能改变。所以她就给杨坚纳妃,是她主动让杨坚去找,也偶尔自己推荐,但“纳”与“宠”是两回事,独孤伽罗在后宫搞了高压统治,先暂且不说杨坚有没有临幸这些后宫的机会,独孤伽罗不让隋文帝设三妃,这就意味着这些后宫如同虚设。
因此只有六十名“嫔”的虚位,不得不说的是,当隋文帝的后宫,绝对是古往今来最难过的后宫。
独孤伽罗牢牢地抓住自己老公,杨坚实际上有没有意见是不知道的,在登基初期,杨坚天天牵着老婆的手去上朝,让老婆参与朝政,可见恩爱程度令文武百官头皮发麻,这种爱情神话讲出来都没几人信,的确可以称之为典范。
但,独孤伽罗也会老,当她老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杨坚又宠新女子,独孤杀之闹矛盾男人首先是一个欲的动物,皇帝更甚之。
杨坚做皇帝,手下的臣子都可能妻妾成群,一开始还不感觉什么,但随着独孤伽罗变老,杨坚身居高位不可能没想法。
独孤伽罗的确牢牢把控着后宫,杨坚也没反对,但是这不意味着杨坚不可以“宠幸”她人,因此,后来杨坚了就犯了哪些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后来导致夫妻矛盾,这就是隋文帝时期的“尉迟女”事件。
当时杨坚有一大敌人,名为尉迟炯,这这件事的主角不是他,而是他的孙女尉迟氏。杨坚听说尉迟氏颜值高,人又年轻,于是旁边的人一怂恿,杨坚一心动,就下了决心,把尉迟氏带来看看,这一看,就出了火花:
尉迟迥女孙有美色,先在宫中。上于仁寿宫见而悦之,因此得幸。
这件在任何时代都正常不过的事,但在当时可是炸了锅了,这件事情直接导致杨坚夫妻双方出现感情裂痕,后来更惊奇的是,独孤伽罗气不过,把尉迟氏给杀了:
后伺上听朝,阴杀之。上由是大怒,单骑从苑中而出……上意少解,驻马良久,中夜方始还宫。
杀了尉迟氏之后,杨坚很生气,但是他生气的方式也很可爱,不和老婆闹,而是嘚吧嘚地骑着马离家出走,而且不知道跑到那个空旷的地方思考人生,到了快半夜才回家。不管怎么说,这夫妻俩即便是成为了皇帝皇后,闹矛盾的方式都是很温馨的,没有什么动不动就杀,不把老婆当人那种事。
不过,这件事也导致夫妻双方有了矛盾,独孤伽罗心里落下了个疙瘩,直到死的时候,她都在仁寿宫,而不是大兴宫,不过也不是什么仇恨,就是典型的耍性子,她觉得杨坚背叛了当年的诺言。
但杨坚有背叛诺言吗?
其实没有,杨坚之前和独孤伽罗做出的承诺是,不与其他女人生孩子,但是没有说当了皇帝不会宠幸其他女人,这是当年的青梅竹马情,金婚受到了时光的挑战。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本质就是独孤伽罗老了,杨坚能保证孩子全都是独孤伽罗的身出,没有庶子庶女就已经很难得了,杨坚也是人,不可能说真的没有一点欲望。
同样的,此事过后,杨坚再得宣华夫人,宣华夫人是陈朝的帝女,身份地位也很高,杨坚当独孤伽罗还在世的时候就宠爱她了,对此独孤伽罗敢怒不敢言。
杨坚也有新欢爱,毕竟凡夫不是神公元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当时的宣华夫人是陈宣帝的女儿,作为皇族,被充入了隋文帝的掖庭。
直到长大,陈氏被隋文帝宠幸。
陈氏绝对是有手段的,不然如何在独孤皇后的眼皮底下与皇帝恩爱,但同样的,独孤伽罗的地位在那,陈氏一直都没有被封为妃子,即便后来独孤伽罗去世,陈氏才被封为了贵人。
公元602年,独孤伽罗去世,隋文帝很伤心。
在感情的角度来讲,杨坚做到了内心最爱一个人,但是他又不是凡夫俗子,不可能身边只有一个女人,这不是洁身自好与否的问题,而是当时封建时代的合理性。
独孤伽罗的伽罗是“佛语”,而杨坚的小名为“那罗延”,两人是有缘分的,所以后来独孤皇后被追为了菩萨,杨坚还为她建了一座广大的佛殿,每每纪念,便独自嚎啕大哭,潸然泪下。
就和当年李世民在长孙无垢死后的场景一样,大家劝李世民别伤心,李世民说,我知道人死不能复生,但是我就是伤心难过想哭,我也没有办法啊。
但同样的,在独孤伽罗的晚年,杨坚宠爱年轻貌美的陈氏是有目共睹的,在某种程度上,“负心汉”杨坚的确加剧了独孤伽罗的死亡,以至于独孤伽罗后来闹矛盾跑到仁寿宫住,还说不想感染陛下尔尔,最后享年59岁。
虽然很爱她,但59岁与二十来岁比,杨坚真的没得选。
滑稽的是,杨坚在两年后也将死去,在死前,竟发现他和独孤伽罗扶持的太子杨广竟然调戏宣华夫人陈氏,杨坚大喊独孤误我,说的就是立杨广为太子一事。
隋炀帝登基后,父亲的宠妃正是大好年华,再度进宫,成为了隋炀帝的爱妾。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杨坚一生深爱独孤皇后,四十多年无妾室,传说他晚年另寻新欢,是真的吗?
这个说法不对,杨坚绝不是晚年才另寻新欢,四十多年无妾室的说法不知从何而来?杨坚的确和独孤伽罗感情很好,互相扶持,但在那个时代,他这种地位的人不可能只有独孤皇后一人。
一、杨坚当皇帝前不好说,至少他当皇帝后是有妾室的
看看隋书中的记载:开皇二年,著内官之式,略依《周礼》,省灭其数。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工丝枲,视正七品。
什么意思?杨坚的后宫虽然规模小,人数少,但并非没有。至少在开皇二年,即他登基后的第二年,这个规模已经具备了。此时的杨坚,不过四十岁出头。
当然,因为独孤伽罗的原因,后宫大多不敢去侍候皇帝,但可以看到杨坚是有妾室的,而且按照当时的礼仪,杨坚真要去宠幸谁,恐怕独孤也没理由拦住。他们二人早年是有约定“此生无异生之子”,但并没有约定杨坚不能有其她女人。
二、除独孤伽罗外,被记录下来的杨坚的其他女人
一个是陈后主的妹妹宣华夫人,一个是容华夫人(也是江南人),这都是在独孤伽罗死后,得到杨坚宠幸的。杨坚丧偶后,宠幸两个年轻的漂亮女人,一个还是陈国的公主,虽然杨坚那时候已经六十岁了,但也是正常的。想想之后的李渊吧,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都快七十了,还生了一大堆小皇子。
还有一个是尉迟夫人,是杨坚政敌尉迟迥的孙女,尉迟迥死后被收入宫中,得到杨坚宠幸,却被独孤趁杨坚上朝时给杀了。此事,惹得杨坚策马跑入山中,对追来的大臣感叹:“我为天子而不得自由。”其实呢,最后是以独孤伽罗向杨坚低头而结束的,此事对心高气傲的独孤打击很大,她恐怕因此而郁郁寡欢,乃至患病。
三、独孤伽罗的妒忌是可以理解的,而杨坚在那个时代能做到这样也是不容易的
独孤伽罗和杨坚风雨同舟,经历许多艰险,一起开创了隋朝,因此独孤对杨坚有这方面的要求(一夫一妻)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一起经历的考验,不是简单的吃苦之类的,而是生与死的考验,的确是誓不独生。他们创立隋朝就是一个不成功,便誓不独生的过程。
其实,杨坚也没有亏待独孤伽罗。在当时他俩结婚时,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就被权臣宇文护赐死,杨坚和她结婚是要担巨大政治风险的,即便如此,他对独孤还是一心一意的。在他当了皇帝后,他当然没有做到极少数皇帝才有的只有一个女人的事儿,但比起大多数皇帝,他在这方面还是很克制的。至少,他遵守了“此生无异生之子”的诺言。
其实,按照常理推断,尉迟夫人应该不是杨坚除开独孤伽罗后的第一个女人,独孤伽罗杀尉迟夫人恐怕也不光是她担心尉迟争宠的原因(毕竟这个尉迟是仇人尉迟迥的孙女)。历史上也记载了,独孤伽罗生性妒忌,因此把杨坚的后宫弄得规模很小、妃嫔的名号也很不正统,但她也并没有反对杨坚有后宫,这毕竟是在那个时代,独孤不可能以她一人的观念对抗那个时代。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杨坚一生深爱独孤皇后,四十多年无妾室,传说他晚年另寻新欢,是真的吗?
北周独孤信的三个女儿独孤般若、独孤曼陀、独孤伽罗都成为了皇后,延及北周、隋朝、唐朝,他被誉为天下第一老岳丈。
其小女伽罗嫁给了杨坚,独孤信主要看中杨坚人厚道,能力棒;伽罗有头脑,全力辅助手杨坚,会成就一番大业。
17岁的杨坚与14岁的伽罗成婚,但独孤信在与宇文护的斗争中失败而被杀,全家人被发配,是杨坚给了伽罗活下去的力量和希望,杨坚用自己的爱保护着这个弱小的女人。但伽罗生性善妒,对杨坚管得很严,杨坚的5子5女都是与她所生。杨坚也向伽罗发过誓,此生不会有“异生子”。
杨坚做到了,独宠她一人。他称帝拥有天下,后宫不置妃嫔;他坚持一夫一妻,几十年不变;即使伽罗容颜衰老,杨坚对她依然爱恋。作为杨坚背后的女子,伽罗的确了不起,与杨坚一起创业守业,时人将杨坚与伽罗并称“二圣”。
但不可否认,伽罗是古代最霸道的皇后,霸道得有些变态:太子杨勇好色,内宠颇多,伽罗看不顺眼,就设法把他废了;杨广立马夹起尾巴,把自己的女人都藏起来,佯装仅与萧妃在一起,于是伽罗就立杨广为太子,即后来的“隋二代”。
59岁的伽罗去世,因她一生笃信佛教,杨坚命高僧在宫中为亡妻做了49天法事;为了寄托哀思,杨坚耗费巨资修建了禅定寺。就在他纪念亡妻时候,杨坚却另寻新欢宣华、容华二夫人。
于是历史上对杨坚与伽罗的情爱产生了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是伽罗去世时,杨坚63岁,已是垂垂老矣,两年后也就去世了。理由是杨坚的身体状况很差,根本无力宠信任何女人,伽罗死后他是孤独的,孤独需要慰藉,而宣华、容华二夫人只不过是给他一种心理安慰罢了,谈不上什么宠幸。所以杨坚临终前,仍遗言与伽罗合葬,说明他只爱伽罗,从未背叛过这份感情。
另一个种看法,伽罗是个大醋团子,又霸道,不让杨坚纳妃子。杨坚曾宠幸过一个宫女,伽罗知道后就把她杀了。杨坚大为恼火,竟然离家出宮。后来伽罗不得不认错,杨坚才原谅她。伽罗死后,杨坚自由了,于是大宠特宠宣华、容华二夫人,声色犬马,纵情淫欲,不久便灯干油尽,离世了。史书记载过独孤皇后去世后,这两个美人十分得宠。因此史学家批评杨坚用情有始无终,最终背弃了与独孤伽罗的诺言。
两种看法都不无道理,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有人说得好:成也独孤,败也独孤。杨坚当上皇帝,伽罗作用很大;杨家江山被掀掉,与伽罗关系大,因为她推上位的是一个杀兄弑父荒淫无度的杨广。杨坚临死前方意识到立杨广为太子是个错误,便大喊:独孤误我也,然而一切都晚了。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杨坚一生深爱独孤皇后,四十多年无妾室,传说他晚年另寻新欢,是真的吗?
“此生绝无异腹之子”是杨坚对独孤伽罗一生的誓言,独孤伽罗在14岁嫁给杨坚为妻,婚后不久,独孤信因政治斗争失败自尽而亡,独孤家族没落,杨坚也受到牵连,从此夫妻二人百般低调,在政治权利之中寻求生存之地。在独孤伽罗一无所有之际,杨坚对她越发怜惜,他们一起走过了人生之中最艰难的时光,并许下了“此生绝无异腹之子”的承诺。
独孤伽罗是北周权贵独孤信的幼女,其母是清河崔氏人,汉化的鲜卑人,她出身政治权贵世家,既有鲜卑人的英气坦率,又具有汉家女子的温柔体贴。她的出身和性格也决定了她的见识高远,关注政治局势。在独孤家族没落后,和杨坚相依为命,二人从处处小心到成为一国帝后,患难情深。
直到北周权臣宇文护被武帝宇文邕铲除后,杨坚夫妻二人才得以在政治倾轧中喘气,长女杨丽华被宇文邕选为太子妃,宇文邕病逝后,太子即位,杨丽华成为皇后,杨坚也因此进入朝堂中心,但由于新皇周宣帝暴虐,杨坚夫妻二人又遭到了新的危机,杨坚寻求出路时,周宣帝暴病而死,继承人静帝年仅九岁,杨坚和独孤伽罗迎来了转机,杨坚速度控制住了北周群臣,掌握了权力中心,在做一个权臣还是自立之中摇摆不定,独孤伽罗理智果断的给杨坚做了决定:“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其魄力可见非常。
隋开皇元年二月十四日,杨坚建立隋朝,三天后,册封独孤伽罗为皇后,称帝后的杨坚对待独孤伽罗一如往昔,帝后一同进出,在隋朝,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隋朝从建立之初到治理,独孤伽罗始终参与决策。独孤皇后是能改变隋文帝决策的人,杨坚始终照顾独孤皇后的喜怒,对她信任有加,而独孤皇后也从来没有辜负过杨坚的这份信任,隋朝从没有出现外戚专权的局面,她和杨坚共同缔造了“开皇之治”,在后宫之中更是独宠六宫,与杨坚生有十个子女。
孤独伽罗是在历史上鲜有对政治造成巨大影响力的皇后,与杨坚之间从年少患难夫妻到帝后依然情深也实属少见,我个人是佩服独孤皇后的,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是朝堂之上的共同决策者,和杨坚共被尊称为:“二圣”,她也是“一夫一妻”的坚定实行者。她对杨坚的感情几十年如一日,自然也希望得到杨坚的同等对待,可惜,杨坚辜负了她的信任,在晚年他终究犯了普天男子的通病,背叛了独孤伽罗。
杨坚和独孤伽罗最严重的一次冲突就爆发在杨坚宠幸了尉迟迥的孙女,独孤伽罗悲愤交加杀了她,杨坚大怒,与独孤皇后翻脸,负气离家出走,在官员在劝说下回头,独孤伽罗主动求和,夫妻二人重归于好。此事之后,对一直备受杨坚宠爱又心高气傲的独孤伽罗造成了伤害,内心悲愤交加,深感痛苦,忧郁患病,几年后与世长辞。
独孤伽罗病逝后葬礼规格盛大,62岁的杨坚冒着严寒奔波了几百里亲送独孤伽罗下葬,又为独孤伽罗大型土木,建立豪华寺庙祈福,将价值无双的释迦摩尼舍利供奉在寺庙之中。我相信杨坚是深爱着独孤伽罗的,他们相伴四十几载,即使当了皇帝也对独孤伽罗言听计从,虚设六宫,甚至由着独孤伽罗更改后宫妃嫔品制,但是他最终还是伤害了独孤伽罗。
在独孤伽罗死后,杨坚后宫才有了有品级的妃子,出名的有容华夫人和宣华夫人,也许是独孤伽罗在世时杨坚受到诸多限制,杨坚在晚年还是有了新欢,想放纵自己,或是在独孤伽罗死后杨坚身边太过空虚,需要人来陪伴,也许是想从中找到曾经独孤伽罗的影子。不管是何种结果,所幸,独孤伽罗已经看不见也不会知道,独孤皇后在历史上有“妒妇”之名,但是我却觉得她不过在维护自己的婚姻和爱情,何错之有,她不是攀附杨坚的菟丝花,她是和杨坚并立于天下的“二圣”之一。
仁寿二年八月,独孤皇后病逝,两年后,隋文帝驾崩,和皇后合葬太陵,杨坚致死还是惦念独孤伽罗,在独孤伽罗去世后悲伤不已,仁寿四年七月也与世长辞,期待能和独孤伽罗地下相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