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介女流的张寡妇,是怎么成为河南一带悍匪的?

现在还有人知道张寡妇吗?

在成为让官兵听了都打哆嗦的悍匪之前,张寡妇也只不过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妇。至于她为何走上土匪这条道路,最终结局又如何,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张寡妇名叫贺贞,1880年出生,河南省洛宁县草庄村人士。贺贞年轻的时候嫁给同村的张有为妻,后来连续生下三个儿子。贺贞跟很多农村妇女一样,她勤劳善良,能干而又贤惠。但是很不幸的是,贺贞的公公婆婆因为久病在床,她家借了很多高利贷来给他们治病。最后病没治好,两老却相继病死,高利贷也无法还清。

为了偿还债务,贺贞与丈夫起早贪黑地拼命死干,好不容易把钱给换了,张有却因为积劳成疾而撒手人寰。就这样,贺贞在26岁的时候变成了寡妇,她不得不独子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但是贺贞毫无怨言,她也没有改嫁,而是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的几个孩子。

十几年过去了,贺贞的孩子都长大了,虽然生活依然不富裕,但好歹孩子们可以为她分担很多。可是命运就是如此无情,无端的祸事悄然来临。

张有的伯父张更山是村里的地主,贺贞守寡之后,张更山不但不帮忙,还经常找贺贞家的麻烦,贪穷人的便宜。1920年秋天,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张更山竟然派人把贺贞的三个儿子打得半死。贺贞的大儿子张振升一怒之下,决定出去闯荡一番,回来再收拾张更山。

过了两年,张振升回来了,与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大队人马。原来,张振升是去投靠了一伙土匪,后来竟然成为了土匪的首领。这次回来,张振升意气风发,直接奔向张更山家,把张更山家翻了个底朝天,不过张更山因为提前得到消息而逃脱了。

张更山十分害怕,便收买了一个黑手,偷偷潜回去把张振升给暗杀了。张振升一死,贺贞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十分伤心而又愤怒,再加上她已经成为土匪的家属,所以她一咬牙,变卖了所有的家产,买了一些枪,带着次子上山当了土匪。

二、一个女人顶大半片天。

贺贞带着枪上山入伙,自然就成为了首领之一。世间一长,贺贞处事果断,为人沉稳和有勇有谋的特质就展现出来了,大家都很服她,所以一致推荐她当首领。在成为首领之后,贺贞开始给手下立规矩:只抢劫富人,穷人绝不动。

为了迅速积攒财产扩大势力,贺贞开始频繁地抢劫富人,有时候也会去把富人的家眷给绑了,然后让他们拿钱来赎。对于帮来的肉票,贺贞都是好酒好菜招待,而且她还特别诚信,只要人家把钱送来了,绝对放人,不存在杀人灭口的事情。贺贞的“信誉”逐渐在十里八乡传了开来,一些穷人都很敬重她,也都知道她叫张寡妇。

有了钱之后,张寡妇开始开始招兵买马,到了1924年,她手下的人马和枪支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张寡妇扩大了活动范围,开始在洛宁,宜阳和嵩县一带打家劫舍,而且专挑那些富户下手,或抢劫他们,或绑了肉票要赎金,然后将得来的钱一部分留着发展自己,一部分拿出去接济穷人。

就这样,张寡妇的财富急剧膨胀,前去投奔她的人也越来越多,到1925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2000多人马。张寡妇名声在外,很多其他土匪便开始打着张寡妇的名号到处打家劫舍,张寡妇的名声也因此更加响亮,甚至连官兵都不敢与其直接对决。

1925年十月,河南本地土著武装、镇嵩军首领刘镇华被阎锡山和吴佩孚任命为讨贼联军陕甘总司令,他开始在很河南西部招军,并且广发吸纳土匪,帮会和教会组织成员加入他的部队。刘镇华知道张寡妇的名号,所以派人与其取得了联系,表达了要将其招安的意图。

张寡妇知道刘镇华实力大,不能得罪,如果现在不同意,未来势必会遭到镇嵩军更为沉重的打击;再加上那时候张寡妇已经45岁了,也想休息一下了,所以就答应了镇嵩军的招抚要求,加入了刘镇华手下的张治公部。

三、次子被杀让张寡妇性情大变。

在张寡妇的安排下,次子张明升成为了镇嵩军的连长,自己则站到背后,成为了实际控制之人。这样做的好处是,张寡妇可以不被镇嵩军管辖,一旦有事,可以撒丫子跑路。

虽然计划得很周密,但还是出事了。由于张明升以前打劫了很多乡绅土豪,这些乡绅土豪一直怀恨在心,后来它们得知张明升被收编了,还当了连长,不敢再打劫他们了,所以他们就开始实施报复计划。

有一次,几位乡绅假装设宴请张明升吃饭喝酒,张明升带的人少,去了之后才发现是鸿门宴。但是与刘邦逃脱的遭遇不同的是,张明升被乡绅们秘密杀死了。乡绅们欺骗装张寡妇说,张明升喝完酒之后就不知去向了。但张寡妇是何等聪明人,她知道是乡绅们杀了张明升。

两个儿子相继去世,张寡妇心中悲愤至极,便带着大队人马去将那些乡绅土豪全部都给杀死了,在乱战之中还误杀了几十名无辜的穷人老百姓。张寡妇以前向来是不与穷人过不去的,这一次居然把穷人被杀死了,可见次子张明升之死让她性情大变,她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那时候张寡妇的部队可都是在代表着政府军的镇嵩军名下的,所以张寡妇是万万回不去的了,所以他就让多数人回到了镇嵩军,跟着宋镇军拿军饷,也要有个安身之所,自己则带着几个心腹之人回到了洛宁。

四、东山再起,幼子被杀。

在回到洛宁之后,凭借着自己响亮的名气,张寡妇很快就重新拉起了一只一千多人的队伍,在附近几个县又开始了以前打家劫舍的生活。1932年,一些当地的乡绅土豪为了打压张寡妇的嚣张气焰,便派人将张寡妇在家务农的幼子张先升杀害。

就这样,张寡妇的三个儿子都被乡绅土豪给杀害了。特别是在张先升被杀之后,52岁的她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她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带着人马回到洛宁,将那些杀害张先升的乡绅土豪全部给杀了,而且又误杀了33个名村民。

自此之后,张寡妇彻底变了,一个嗜血的张寡妇出现了。1932年秋天,张寡妇带着人马攻打德里北村,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的老仇人张更山。但是在攻打德里北村的时候,由于部下找错了地方,错走到了涧口乡东陶峪北村。张寡妇将错就错,将那里的村民全部杀害,然后把财物抢劫一空。

得知了张寡妇屠村的消息之后,逃过一劫的张更山便跑得远远的,再也不敢回去了。

五、张寡妇最终还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1933年,随着张寡妇性情的大变,她的很多部下都走了,再加上官兵的围剿,她的一千多部队最终只剩下了很少一部分人。此时的张寡妇头发快掉得秃顶了,牙齿也咬不动很多食物了,但是她已经不可能回去当一个农妇了,所以她开始在临汝、郏县、许昌一带做起了贩卖枪支和鸦片的买卖。

别看张寡妇老了,但是她是个老江湖,经验十分丰富。有一次张寡妇骑着马,带着两个随从,在路上遇到了两个抢劫的土匪。张寡妇不动声色,趁对方不注意就两枪过去将土匪先后打死,可见张寡妇还是老当益壮的。

不过再强悍的人,总有点背的时候。1933年的一天,张寡妇途径龙门返回洛宁,不料中途被人认了出来。此人将张寡妇的消息告诉了国民党洛阳警备司令武庭麟,武庭麟派人提前在龙门设下埋伏,果然抓获了张寡妇。

张寡妇随后被押往洛阳,不久之后便被枪决。据说张寡妇在临死前曾说,我做土匪是被逼无奈的,我不想死,我的仇还没报完。就这样,张寡妇带着巨大的遗憾,以死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六、关于农妇为什么去当土匪的一点思考。

张寡妇死后,很多人都在想,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农妇会变成让人谈之色变的大土匪头子呢?为什么张寡妇几次都可以顺利拉起一波又一波人跟着她当土匪呢?

其实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天灾的原因,也有人祸的原因。

张寡妇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黑暗而又腐败的时代,而且河南地面上海经历了几次特别大的灾害,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苦了。更何况乡绅土豪和官府则常常勾结在一起继续压榨穷人,很多穷人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上山当土匪。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军阀混战。仅仅在河南,在二三十年代,先后就有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在此混战。这还不算本地的土著军阀,他们与各路军阀狼狈为奸,拉壮丁,征军饷,甚至还做出了很多危害百姓的事情。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去做土匪的好处很多,既可以抱团取暖抢,夺富人的财富,又可以以此为资本来得到军阀的垂青,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张寡妇其实也是一样的,略微有差别的是,她的儿子首先成为土匪,后来被乡绅土豪杀死,她为了报仇而冲冠一怒,也加入了土匪的行列,后来就再也无法回头了。所以说,张寡妇的遭遇,其实也就是当时河南土匪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在张寡妇当土匪的那个年代,河南土匪总数多达51万人,用无处不土匪来形容是毫不为过的。

可见,土匪的形成是天灾人祸造就的,但土匪一多反过来又更加危害百姓,造成了恶性的循环,把更多的人逼到去当土匪。套用一句话来说,旧社会,把人变成鬼,这就是我们对民国所不熟悉的一面。

当年一介女流的张寡妇,是怎么成为河南一带悍匪的?

张寡妇,驰名豫西的女土匪,下面给大家讲讲她的传奇故事。

(民国土匪)

张寡妇原名贺贞,出生于1880年河南省洛宁县。贺贞家里很穷,18岁的时候嫁给了贫农张有。

贺贞属于通情达理,孝敬公婆的女子,所以一家人都很喜欢她。丈夫张有没读过书,老老实实的农民,踏实种地,对贺贞也很好。

这个家不算富有,但日子也能和和美美的过下去。

结婚第二年,贺贞的第一个儿子张振升出生了。不过也是在这一年,贺贞一直生病的婆婆去世了,3年之后,公公也病逝了。公公婆婆的生病去世,让这个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夫妻俩日夜操劳,一直都没还清。

此后,贺贞又添了两个儿子:张明升和张先升。夫妻俩背着外债,还要养着3个孩子,压力非常大。

更意外的是,贺贞26岁那一年,他的丈夫张有病逝了。从此以后,人们就开始称呼贺贞为“张寡妇”。

那个年代,一个寡妇带着3个孩子过日子,有多么困难可想而知了。

张寡妇日夜操劳,把3个孩子都带大了。她40岁那一年,大儿子21岁了,二儿子19岁,三儿子17岁,都成了家里的劳动力,能干活养家了。

张寡妇的大伯名叫张更山,是当地的地主。这个人心狠手辣,一点亲情都不顾,张寡妇最困难的时候,他都不伸手帮一点。张寡妇早就发过誓:冻死饿死也不会去找张更山帮忙。

1920年,张寡妇的大儿子张振升听别人说,张更山有4亩地要出租,他就想着自己怎么说也是亲侄孙,也许会优先租给自己,正常交租就是了。

但是,张更山不愿意把地租给他!后来因为租地的事情,张振升还被打了一顿。20多岁的大小伙子,受了这样的委屈,怎么能受得了?

张振升心一横,辞别家人,上山当了土匪,为自己的报仇做准备。

张振升去了当时宜阳、洛宁交界的地区,那里是有名的土匪窝。因为性格好,讲义气,没过多久,张振升就成了一个小头头。

1922年的秋天,张振升带着一帮土匪回来了,准备找张更山报仇。但是,张更山早就得到消息,溜走了。

让人想不到的是,张振升离开后不久,就被人打了黑枪,含恨而去。

张寡妇听到这个消息,悲痛欲绝,想来想去,毅然带着老二张明升上山当土匪了。

张寡妇的年龄大,又是张振升的母亲,所以很受土匪的敬重。多年的忍辱负重,张寡妇也变得更加坚韧,更加有勇有谋。

很快,张寡妇就被土匪们推举为“总驾杆”。土匪们都喊她“干娘”,他称呼土匪“孩子们”。

张寡妇带土匪,是有自己的规矩的:她要求手下要抢富户,不能欺负穷人;赚了钱要买枪支弹药,招兵买马;绑了女票,尤其是没结婚的女子,不能欺负人家……

就这样,土匪队伍越干名声越响亮,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张寡妇成了豫西几百里范围内最有名的土匪头子。到1925年的时候,她手下已经有了近2000人,让周围的城镇提心吊胆的。

很快,驻扎洛阳的镇嵩军第二师师长张治公就派人来了,想收编张寡妇的队伍。张寡妇当土匪,是为了报仇,但是考虑到手底下的土匪,都想混个安稳日子。张寡妇就把手下大部分人送到了洛阳,看着他们改编成了一个团,自己的二儿子也当了连长,这才放心。

之后,张寡妇单枪匹马回到了洛宁南山架子岭,从头开始拉人干土匪。

1929年的时候,张寡妇手下的人马又一次达到了1000多人,官兵来招抚,张寡妇二话不说,又把“孩子们”送了出去,让他们改编成了正规军,过安稳日子去了。

之后,张寡妇再一次从头开始干土匪。

1931年,张寡妇的二儿子因为打骂地方乡绅,被陕县头峪的一个土豪劣绅偷偷打了黑枪。张寡妇听说这件事情,非常愤怒,带人血洗了头峪。报了仇,但是也欠下了一笔血债。

在这之前,张寡妇留在老家的三儿子,也被张更山等地主打死了。1932年,张寡妇带领队伍,前往洛宁老家报仇。但是,村里早有防备,连县保安团都赶过来增援。张寡妇看打不下来,只能离开了。

国民党当局开始大力剿匪,豫西地区的土匪都被慢慢瓦解、剿灭以及招抚了。张寡妇已经50多岁的时候,手底下也没有什么人了。

1933年秋,张寡妇单枪匹马从许昌返回洛阳,在火车上被人认了出来。等她在洛阳下车之后,官兵立刻包围了她所住的旅馆,抓住了她。

张寡妇被判了枪毙,当天很多人都去看了,在路上,张寡妇喊道:“乡亲们,你们都听着,我就是张寡妇!我是被逼当刀客的,我杀过人,我放过火,可我的仇还没有报!我今年53岁,再过53年,还是这粗这长……”

行刑前,张寡妇喊道:“死了也要报仇!”

当年一介女流的张寡妇,是怎么成为河南一带悍匪的?

1933年秋天,一身灰衣的老太太刚刚从洛阳下火车。她目光坚定,举止从容,手提一个皮箱,坐上一辆黄包车,向西关而去。一路风尘仆仆,可能是比较疲惫,她没有发现背后有跟踪的黑影。

这位老太太就是名震豫西的土匪张寡妇,背后跟踪她的就是警察局的暗探。这名暗探担心警察局的人对付不了张寡妇,就向洛阳警备司令部通报了这一情况。

一个连全副武装的士兵,悄悄地包围了这家旅馆,并在附近的制高点架加上了机枪。闯荡江湖十几年的张寡妇明白自己这次在劫难逃,就扔掉手中的枪走了出来,跟随这些士兵到了警备司令部。

审讯的过程非常简单,张寡妇承认了自己的一切过往。两天后,张寡妇被警备司令部拉到东关大石桥刑场进行枪决。一路上她都高喊着:我就是洛宁的张寡妇,只是被逼上了梁山,我的仇还没有报。我死了也要报仇。这一年张寡妇53岁。

张寡妇原名贺贞,1880年出生于洛宁县涧口乡草庄村。从小她就是一个这事干脆麻利、风风火火的人,走起路来疾如一阵风,被同村人称为张大脚。

1897年,张寡妇嫁给陈吴乡德里北村的张有为妻。婚后她一共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叫振升、明升和先升。全家人的生活虽然比较艰难,但也算和和睦睦。

1905年,公公婆婆和丈夫相继去世。张寡妇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既当爹又当妈,辛辛苦苦十几年,终于把这三个儿子养育成人。

老大张振升为了全家人生活过得更好,就去找大地主张更山家租借田地。但过去他们家孤儿寡母经常受村里人的欺负,却不料现在还是如此。张振升一怒之下和张更山家接下了冤仇,从此就上山当了土匪。

当时在豫西的大山中,有不少的土匪。这一带的土匪俗称刀客,土匪的头目就叫总架杆,二当家的都叫二架杆。凭借着自己的一身力气和胆气,张振升就迅速担任了二把手。

1922年秋天,张振升率领一帮土匪,杀回老家,准备找张更山报仇。他们高喊着:杀死张更山,财产全分干;抓住张清溪,套上去拉犁。但却被狡猾的张更山逃脱了,张振升留下了狠话,一定要灭掉张更山。

寝食不安的张更山花费重金收买了总架杆和他的心腹韦聚臣,让他们背后放黑枪,打死了张振升。张振升手下的兄弟活埋了韦聚臣,并质问总架杆,总架杆心中有愧就离开了山寨。

知道真相的张寡妇悲痛欲绝,她留下了三儿子在家务农。张寡妇带着二儿子张明升开始落草为寇,以前忠于张振升的兄弟聚拢到了她的旗下。

很快张寡妇就练得了一手百发百中的好枪法,做事干练的作风迅速赢得了土匪们的一致称赞。张寡妇决定把山寨的发展方向定为绑快票,因为这样来钱快,风险也小。

绑快票就是绑架那些未嫁人的富户小姐,这些有钱人家担心自己女儿的清白和声誉受损,往往选择不报官,当天就能把钱送到。张寡妇也信守承诺,不让土匪们碰这些富户小姐。

就这样张寡妇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了钱,她就把手下的家伙事更换了一荏,大刀长矛全部换成了长枪和短枪。张寡妇名声大振,许多土匪前来投奔。

1924年,张寡妇手下的人马扩展到了1000多人,在宜阳、洛宁、嵩县、渑池一带到处活动,劫富济贫。到了1925年,张华和他手下已经有了2000多人。附近的很多土匪都打着她的旗号无恶不作,当地人都在骂她“蛇蝎心毒,寡妇心狠;犯他手下,挖苗断根”。

当时驻扎在洛阳附近的军队叫镇嵩军,头领叫刘镇华。刘镇华也是洛阳人,这时他的手下也只有3000人。于是他决定收编这只土匪,刘镇华派出了张治公去和张寡妇接触。

张治公原本也是豫西的土匪,双方很快就谈拢了条件。毕竟当土匪也不是长久之计,当兵就有了固定的军饷,还有可能升官发财。张寡妇的这伙土匪就被改编成了一个独立团,有二架杠杨德廉任团长,她自己的儿子张明升担任连长。

张寡妇自己则选择了二次创业,重新回到洛宁山中当土匪。凭借她的名号,很快又聚起了上千人马。1929年,她的这帮手下又被万选才收编。张寡妇再次回到山中为匪,可以说也是一个连续创业者。

1931年秋天,张寡妇的儿子张明升奉命到陕县去催办军饷。他从小娇生惯养,再加上当土匪习惯了,就对当地的富户非常的不客气,打伤了不少人。在当地官员和绅士的合作下,悄悄地处决了张明升。

但纸里包不住火,张寡妇很快就弄清楚了真相。于是她率领自己的部下长途奔袭,血洗了头峪村,全村人基本上都被杀光。这件事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河南的一件大案。

这时的张更山害怕张寡妇和自己的三儿子张先升里应外合,前来找他报仇,就先下手为强,把张先升拉到洛河岸边活活打死。就这样,张寡妇再没有亲人了,悲痛欲绝的她决定为自己的儿子报仇。

张寡妇率领自己的大部队在后边策应,由二当家前边冲锋陷阵。结果碰上了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不熟悉地形的二当家走错了村庄,来到了陶峪北村。在这个村子里连杀了33人,当张寡妇到的时候,已经大错酿成。

张寡妇马上组织土匪,向德里北村出发。但这时天已大亮,附近各个村庄的民团都严阵以待,县保安团也向这一区域聚结。张寡妇只能大哭一场后,向山中撤退。

这时中原大战已经结束,全国都已经进入了建设时期。豫西的土匪大部分都被政府收编,张寡妇的手下也所剩无几。最终张寡妇决定把手中的烟土送到外地去卖掉,就找个地方去安度晚年。最终在她回来的路上,就发生了开头的事。

张寡妇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但她坚强的个性铸造了她一生的传奇。张寡妇的后半生都是为了报仇而奋斗,但最终也没有如愿。在新中国建立后,在人民政府的主导下,张寡妇的仇人张更山被枪决,这时她可以含笑九泉了。

当年一介女流的张寡妇,是怎么成为河南一带悍匪的?

1933年深秋,洛阳城内水泄不通,老百姓奔走呼告,今天要枪杀威震豫西的女土匪张寡妇,这女悍匪到底是何方神圣,能统领一方土匪,打家劫舍十多年,大家都想见一见这女匪的真容。

一辆汽车装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妇人,在洛阳大街上缓缓而行。只见这妇人灰白头发,昂首怒视,大声呼喊:这世道逼良为匪,没报雪海深仇,我死不瞑目!”

然而这呼喊声被人们的唾骂声,扔菜叶声,喊叫声淹没。汽车行至洛阳东关大桥下,只听数声枪响,张寡妇坎坷传奇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

那么当年一介女流的张寡妇,是怎么成为河南一带悍匪的?

让我们撩开历史神秘的面纱,回到那兵荒马乱,逼良为匪的民国时期。

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各自为阵,民不聊生,各地匪患风起云涌,在河南一带,有一支与众不同的匪帮,领头羊是个四十多岁的寡妇,我们且来看看一个穷寡妇是如何蜕变成一方悍匪,横行河南十多年的:

一、年轻守寡,大儿被杀,为儿报仇,落草为匪。

张寡妇本名贺贞,是个老实本分,身强体健,聪明贤慧的女子,1898年,贺贞18岁,出落得像朵鲜花,嫁给河南洛宁张有为妻,相继生下3个儿子,在家相夫教子,虽然家中清贫,倒也其乐融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丈夫张有因病早早离开人世,年纪轻轻的她便守了寡,于是大家忘了她的真名,都叫她张寡妇。

起初张寡妇与三个儿子相依为命,守着几亩薄田,披星戴月,辛勤劳作,勉强糊口,日子虽然艰难,但是还算太平。

斗转星移,转眼十多年过去,大儿子张振升、二儿子张明升已长大成人,三儿子张先升也成了半大小子。几亩薄田已经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大儿张振升想着去外租几亩田来耕种,以解家庭的困顿,也好娶妻生子,繁衍后代。

张振升的大伯张更山便是当地一个大地主,张振升自以为仗着亲戚的面子,向大伯租五亩地,应该是个容易的事,不料这大伯六亲不认,只认钱财,狮子大开口,不但租金不少一分,还奚落了张振升一番。张振升抢白几句,反遭伯父打得皮开肉绽。

张振升年轻气盛,又有一番武艺,租不到田,解决不了生活的困境,又遭此毒打,跟张寡妇道了个别,便愤而出走,上山寨当了土匪。

不久,张振升混出了名堂,取得老大信任,做了二当家。

有仇不报非君子。张振升时时不忘伯父的奚落与暴打。现在当上二当家,自然回乡找他伯父寻仇,张寡妇拦也拦不住,不料,张更山手眼通天,早就打探到了消息,没等张振升上门,早早的就逃出寨子,让张振升扑了个空。

二当家只好灰头土脸回到山寨。当晚却死在了山寨,张寡妇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悲痛之后,寻找蛛丝马迹,终于发现是张更山花钱收买的山寨内部的小人,暗杀了张振升。

张寡妇牙一咬,脚一跺,此仇不报,我就不是张寡妇。她心装满腹仇恨,变卖家产购买枪支,带上二儿子张明升,上了山寨,落草为匪。

张寡妇本为良家妇,一朝爱子心切,仇恨来袭,上山落草为匪,穷苦百姓的人生发生巨变。

二、足智多谋,推为匪首,为儿报仇,成为悍匪。

自从张寡妇上了山,她对山上兄弟,情同母子,嘘寒问暖,缝补浆洗,渐渐大家十分敬重她,又有不少兄弟曾受过张振升的提携,认张寡妇为干娘。

后来打家劫舍会找她商量对策,只要她提出的意见,每次都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慢慢的她给山上兄弟制定了一些规矩:下山劫富济贫,专打土豪劣绅,赚到钱先买枪支弹药,不欺负老百姓,不劫红花大闺女,有些不懂事的兄弟抓来妇女,她则带枪手在旁边,不让匪徒祸害。

由于张寡妇办事足智多谋,声誉又好,周边的土匪都来投靠她,于是她的名气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高达五千人,成为了豫西的匪首,被土匪们推举为“总驾杆”。

当时驻守洛阳的张治公的镇嵩军前来围剿,张寡妇不想血洗山寨,为兄弟们的性命着想,同意了收编,于是她把兄弟们交给了镇嵩军,她的二儿子张明升也收编成了正规军,还当了连长。

有一次,二儿子张明升跟随镇嵩军下乡到陕县头峪收租被当地人乱棍打死。

张寡妇听到消息,怒气冲冲地率领大队马血洗头峪村,把全村屠杀得干干净净,一个不留。当时血流成河,张寡妇一夜之间,成了杀人如麻的悍匪。

从此张寡妇不再约束手下,任他们胡作非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留在洛宁县老家的三儿张有升,本本分分,种地为生,因为张寡妇屠了村,臭名远扬,张更山等土豪劣绅便开始惩治张有升,不断折磨他,不久,张有升被害死。

张寡妇又一次要给小儿子报仇,他带领部下,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已经杀红了眼,又增添了一笔笔血债。

1932年,民国政府见匪患猖獗,便加大了剿匪的力度,还进行了悬赏通缉张寡妇,到处张贴着她的通缉令,张寡妇东逃西窜,昼伏夜出,人气尽失,慢慢地没人再追随。

后来逐渐成了孤家寡人,只好做起贩卖鸦片,买卖枪支的生意。但她仍不忘报仇雪恨。

然而,刀尖上舔血的日子不好受,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一天,张寡妇买了枪支,乘上许昌回洛阳的火车,再次准备为三儿报仇,却不料被人认出,成了官兵的瓮中之鳖。

于是有了开头的一幕,她就这样落下人生帷幕。一个良民,穷苦度日,一旦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一步错,步步错,走上了不归路!

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张寡妇本是村中良民,然而在那逼良为匪的年代,为了生存,为了儿女,为了深仇大恨,一个女人过上刀尖舔血的生活,最后全家人都死于非命,让人唏嘘不已!

张寡妇,青年丧夫,中年丧子,老之将至,仇恨未报身先死,真是让人又怜又恨!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当年一介女流的张寡妇,是怎么成为河南一带悍匪的?

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何况是人?作为地球上智商最高的生物,“人”拥有着最复杂的思想情感,而仇恨则是驱使一个人最大的动力,它往往会彻底地改变一个人。民国时期的豫西(河南省洛宁县)就有着这样一个女人,因为仇恨,由一个善良的农家妇女,蜕变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悍匪首领。

张寡妇,民国时期的土匪头目。原名贺贞,河南省洛宁县人,1880年出生于一户贫困农户家。长到18岁时,小姑娘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相貌可人,在家又勤劳肯干,很快成了十里八乡眼里的“俏姑娘”,提亲的媒人是络绎不绝。最后在父母的首肯下,贺贞嫁给了当时家境相对较好,人也老实的同村青年张有为

两人婚后恩爱异常,贺贞通情达理,聪明异常,又孝顺父母,一个人把家庭里里外外都操持得很好。丈夫是善良老实的农民,每天勤勤恳恳地侍弄庄稼,家庭虽不宽裕,但是也算是和美。贺贞也争气,几年时间帮张家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张振升,老二张明升和老三张先升。如果日子就这样平淡无奇地下去,哪到也没有什么,更没有以后的悍匪“张寡妇”了。

可惜的是,天不遂恩怨。好日子没过几天,先是久病的婆婆撒手人寰,后来公公也得了重病,四处求医一段时间后,也找阎王报到了。两位老人的患病离世,让这个本就不宽裕的家变得一贫如洗,还欠了不少外债,使得这个家变得艰难起来。

上天就此“放过”这个困难的家庭的话,哪他们也还可以活下去。可是,厄运再次降临,在贺贞26岁的时候,丈夫张有也积劳成疾,患上了重病,她只好变卖田产给丈夫治病,晓是如此,也没能留住丈夫的命。几个月后,贺贞成了“张寡妇”而且还带着三个半大小孩。大家可以想象下,19世纪初的民国,军阀割据,土匪横行,民不聊生,一个女人带着3个小孩,生活会艰苦到什么程度。

这个成为了寡妇的女人,没有被命运压垮,也没有被生活的艰辛压垮,他带着三个小孩,带着他对未来的期望,顽强地在这个乱世中挣扎着活下去。母子四人相依为命,再苦再累都没有把他们击溃。

14年后,张寡妇40岁,三个儿子也都被她拉扯长大,此时大儿子21岁,二儿子19岁,三儿子17岁,都以算是成人,可以独立承担农活劳动,也到了成家的年龄了。可是家徒四壁,显然娶媳妇的梦想比较难实现,而且家里也没有田地,有力气没地使。

张寡妇有个大伯叫张更山,是当地的大地主,可是为人心狠手辣,从不念亲情,在她丈夫生病时,张寡妇曾找过他借医药费,可惜非但没借到钱,还挨羞辱了一顿,最后还故意压低价收购了她家仅有的几亩地,这让张寡妇暗自记恨。

可是再恨也没有用,生活的艰辛让他再次低下了头。

被逼无奈的张寡妇,再次厚着脸皮到大伯家,想求他租几亩地给他们母子耕种,正常给交租。心想着,大伯看在他们孤儿寡母的情况下,会租借给他们。可惜,她高估了“乱世亲情”的可靠度,也低估了大伯的无情。张寡妇再次遭到了羞辱,并且大儿子张振升还因为冲动,被毒打了一顿。

这件事让得张寡妇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望,而被打的张振升,也是咽不下这口气,加上家里的困难条件。一气之下,就跟母亲提出来,要上山做土匪,然后混“出息”了,再回来找张更山报仇雪恨。张寡妇这十几年来尝尽了人间冷暖,吃尽了各种苦头,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善良的姑娘,知道靠自己很难让儿子们过上好生活。于是,一狠心,就同意了儿子的提议,让他上山当土匪,搏一个富贵,拼一个未知的未来。

张振升去了宜阳和洛宁的交界处,哪里是附近乡镇有名的土匪窝。上山不久,张振升为人讲义气,性格好,又肯吃亏,不怕死,上山后不久,就成了小头目,后来又被推举为山寨“二当家”,有了自己的一帮手下。

1922年秋,颇有势力的张振升不忘大伯张更正带给他的耻辱,于是带人下山找他寻仇。可惜,张更正早已买通了土匪内部的人,早早得到消息,就跑去躲起来了,没找到人的张振升只好悻悻地回到了山寨。

不过,这次的事情也给地主张更正提了个醒,害怕张振升哪天再来找他报仇,要说土匪可是“杀人不眨眼”,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花了重金买通山寨中的几个土匪,趁张振升外出抢劫之际,在背后“打黑枪”,打死了他。

大儿子张振升的死讯传到张寡妇耳边时,犹如晴天霹雳,晓是她心智坚定,也有点无法承受这个噩耗。但是近20年的苦难经历,让她快速地镇定了下来,并且做出了决定,要找出杀害儿子的凶手。于是,坚韧的张寡妇带着二儿子,毅然决然地上山当了土匪。

到山寨后,土匪们知道他是以前二当家的母亲,都比较尊重她,加上她年纪大了,又有着一股子狠劲,平常也是智计百出,很快在土匪窝中赢得了尊重,在土匪头目死去后,就被拥立为了“总驾杆”,也就是土匪首领。土匪们都称呼她为“干妈”,她则喊土匪们孩儿们。

张寡妇做了首领后,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限,:她要求手下只能抢富户,不能欺负穷人;赚了钱要买枪支弹药,招兵买马;绑了女票,尤其是没结婚的女子,不能欺负人家……

就这样,她的队伍越来越大,很快达到了2000多人,成了方圆几百里内最大的土匪团伙,连那些县、市都恐慌不已。但是,这伙土匪在张寡妇带领下,名声还算好。

之后,驻扎洛阳的镇嵩军第二师师长张治公看上了这支“有原则的土匪队伍”,于是派人来收编。张寡妇当土匪只是为了报仇,想着能给手下个安稳的生活,能从军也是个好出路,就让手下们都接受了收编,她儿子也成了正规军的连长。她则带着少数不愿离开的手下,继续回去当土匪。

1929年,张寡妇的团伙再次达到了1000多人,官军又来收编。张寡妇二话不说,又把手下土匪都送去当正规军了。而她还是回到山上当土匪。

1931年,张寡妇的二儿子因为打骂地方乡绅,被陕县头峪的一个土豪劣绅偷偷打死了 ,愤怒的张寡妇带着队伍就去血洗了陕县头峪。这是她做土匪以来最大的一次杀戮。

1932年,张寡妇的三儿子在老家被张更山等地主找到,并乱棍打死。张寡妇红了眼,带领队伍,前往洛宁老家报仇。可惜村里有了防备,又请了县保安团的人来帮忙,所以没打下来,最后只能离开。

后来,国民党政府开始大力“剿匪”,土匪势力不是被剿灭就是被招安,张寡妇的团伙也在打击下几乎散完了。

1933年秋,张寡妇单枪匹马从许昌返回洛阳,在火车上被人认了出来。等她在洛阳下车之后,官兵立刻包围了她所住的旅馆,抓住了她。她最后被判了死刑,行刑前,她高喊"死了做鬼也要报仇”。

当年一介女流的张寡妇,是怎么成为河南一带悍匪的?

张寡妇原名贺贞,出生于洛宁,18岁嫁给德里村的张洛山为妻,张寡妇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是当地有名的贤惠媳妇。但是好景不长,他的公婆和丈夫接连去世,只留下她们孤儿寡母四人,守着几亩薄田过日,转眼,孩子们长大了,这几亩田地根本不够生活,为了生活他的大儿子想做佃户养家,而村里最大的地主便是张寡妇的哥哥,这位哥哥不仅不让张寡妇大儿子去他家做佃户,还打了她的大儿子。

张寡妇大儿子一怒之下,上山落草为寇,后来因为内讧被打死了,大儿子死了,张寡妇带着二儿子也上山为匪,大儿子留下的人推举张寡妇为老大,尊称为“干娘”。

土匪为了吃饭除了打劫就是绑票,张寡妇专做绑票,而且专绑黄花太闺女,张寡妇把人绑到山上后,自己拿枪守护,不准别人碰这些女人,后来由于声誉好,她的名号越做越大,很多人都愿意交钱。周围的一些土匪都来投靠她,但是人多了她养不活,于是她请求驻守洛阳的镇嵩军收编他们,镇嵩军同意了,于是她将部队交给了镇嵩军,自己由于是女人不能在部队,于是她让自己的二儿子为连长,自己回山继续当土匪,人多了又给镇嵩军送来。

张寡妇落草为寇后,其哥哥将她的小儿子告进了官府,随后被枪毙,二儿子下乡索要军饷被当地人打死。怒不可止的张寡妇率一队人马将那个村子屠杀得干干净净,由此张寡妇的恶名传开。

给儿子报仇后,她准备给小儿子报仇但是天黑,屠错村子了,由于当地土匪横行,当地政府加大力度剿匪,张寡妇后来成为了孤家寡人,但是她还要为自己的小儿子报仇。一天她从许昌做火车回洛阳,准备报完仇后远走高飞,但是在车上她被人认出来了,她一下车就被人告知官府,她住进一家旅馆,政府军将这家旅馆包围,张寡妇只有投降。

张寡妇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被判死刑,处决那天,洛阳人都跑来看这个所谓的张寡妇,张寡妇在车上大叫:“老少爷们,我就是张寡妇,我是被逼上山的,我想报仇,我想报仇。”随后被枪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