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英国丢了那么多殖民地,丢哪个地方最让英国心疼?

英国的鼎盛时期出现在18世纪至20世纪之间,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实力得到了极大加强,从19世纪开始,英国走上了一条快速扩张的道路,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地遍及七大洲,其海外殖民地的总面积是其本土面积的111倍,达到了将近34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由于殖民地不断给英国的经济输血,英国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之所以走上扩张道路,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掠夺他国资源来发展中壮大自己,其实英国最终也达到了这个目的。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在谈到英国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贡献的时候说到: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现已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地区。

由此可见,英国在殖民地获得了多少好处,这也是英国能够长期保持强大的根本原因。

但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展逐渐赶上英国,甚至连英国的殖民地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英国的霸主地位逐渐出现动摇。特别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之后,美国替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英国在二战中损失重大,特别是在殖民地这一块,原本拥有的58个殖民地,最后只剩下了14个。

而在英国失去的殖民地当中,我觉得印度对于英国来说是最重要的。印度曾一度被称为英国女王“王冠上的明珠”,不仅仅因为印度人口多,对英国发展的贡献大,还在于英国对于印度的统治极为成功,印度人总体而言也十分顺从于英国。

当然,上面所说的印度不是指现在的印度,而是指英属印度,包含现在的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缅甸,基本上涵盖了现在整个印度次大陆地区。这么大一片土地的跨越非常大,从波斯湾一直到东南亚,别的且不说,在经济上而言,对英国的贡献太大了。有人做过一些统计,英国统治英属印度二百余年,英属印度为英国创造的GDP,占到了整个英国及其殖民地GDP总量的40%!

在英国统治英属印度的二百多年时间里,英国一共掠夺了大约54万亿美元的财富,这相当于现在英国GDP的20倍,也相当于美国3年的GDP。如果平均来算,英国每年要从英属印度掠夺将近2700亿美元的财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属印度在被英国统治期间,基本上算是被英国被掏空了,这也是印度在独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英属印度对英国的贡献不单单体现在经济上,还在军事上。从英国占领印度开始,英国就开始在印度招募军队,跟着英国满世纪打仗。虽然英军只是把印军当炮灰,但是印军却在跟随英军打仗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战斗力得到了恨到提升,后来一度成为了英军的主力部队之一,为英军做出了很多贡献。印度著名的比哈尔步兵团就是在英军中长期服役的一只部队,由来印度独立之后被用于对付巴基斯坦,战斗力还不错。

从战略上而言,英国拥有英属印度也非常重要,这对于英国在亚洲获得更高的话语权是有积极作用的,特别是在美英联盟之后,如果英属印度还是英国的,那么英美在世界上的地位将会比现在大得多。

也难怪一位在20世纪担任过印度总督的叫做的寇松的人说,只要印度还是英国的,英国就是世界一流国家,但是英国如果失去印度,那么最多就是一个三流国家了。如今英国已经失去了印度,英国虽然不至于说是三流国家,但是英国确实已经不再重现往日的繁华景象了。

但是对于印度人而言,对于英国的感情却很复杂。他们一方面痛恨当初被英国殖民统治过,但另一方面有很享受英国留下来的民主制度和工业基础。如今的印度走的是一条近似西方的道路,而且能够取得现在的发展,也离不开英国对印度的影响。

当然,英国失去印度并不是英国殖民地流失的终点,从印度独立到现在,英国也失去了很多殖民地,这里面就保罗我国香港。当然,失去香港对英国的损失也很大,但是跟印度比起来还是要差一点。

其实说起来,英国有很多殖民地对英国都很重要,比如说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英国为了不是去它,甚至拉上法国一起发起了第二次中东战争,但是在美苏的干预之下,英法以失败而告终。

其实在二战以后,英国实力已经严重受损,世界上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美苏争霸是主旋律,而英国注定只能是配角。而随着英国殖民地的一个个流失,也代表着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一天不如一天,如果不是紧抱美国大腿,又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英国恐怕真的就沦为三流国家了。

二战后,英国丢了那么多殖民地,丢哪个地方最让英国心疼?

二战后,英国丢了那么多殖民地,丢哪个地方最让英国心疼?

15世纪末,英国击败了西班牙,从此一个日不落帝国出现了,直到20世纪初,英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地球上的24个时区都有英国的领土,英国控制了大约34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著名经济学家杰文斯说的一句话:“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

然而,风水轮流转,这些地方都慢慢从英国手中脱离,甚至发展的比英国还好,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坐上了头把交易,英国统治的58个殖民地,如今只剩下了14个!英国痛失好局,要问这些殖民地中那个最重要,无疑是印度。

当然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观点,说是什么新加坡啊,香港啊,甚至有人说美国,香港和新加坡多大地方???,多少人口???而美国主要是移民统治而非殖民统治,英美穿一条裤子,其他小地方更不用说,真正让英国最心疼非印度莫属。

失去印度,标志着女王王冠上的一颗明珠的陨落!印度的独立,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非洲以及中东的殖民也逐渐失控,以色列诞生,埃及独立,津巴布韦在西亚的独立。

最初,英国殖民的印度地盘很大,范围包括如今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乃至缅甸。从波斯湾一直到东南亚,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统治了印度200多年,当年联合国英属印度当年为英国的GDP,每年贡献40%。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深得英国人的喜欢。英国在殖民印度的二百多年时间里,获得财富无数,仅1757-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就赚取了10亿元英镑。20世纪初担任过英印总督的寇松说:“只要我们统治印度,我们就是世界第一;如果我们失去印度,我们将降成三流国家。”对于一个这样的殖民地,如果可以不放弃,英国绝对不会愿意主动放弃的,英阿马岛战争就是证明。

英国对印度有殖民,有压迫,但是印度人也确实在英国统治的几百年里工业和发展越来越进步和文明了。在二战后成立时,英国凭借着当年的特权,把当时还没有独立的印度,作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因此,印度虽然脱离了英国,对英国还是很友好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根据权威组织预测,中国将超过美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而本世纪末,能够追上中国,甚至超越的只有印度!!!!

当然,如今在英国手中最重要的殖民地非直布罗陀海峡莫属,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就制住了地中海。从1704年起,英国人就拿下了直布罗陀海峡,就这么把直布罗陀海峡纳入了大英帝国的版图中。几百年来,此地一直牢牢的被英国控制。二战中,英国正是因为能够牢牢的控制直布罗陀海峡,才依靠美国解决了意大利,加速了德国的灭亡。

布罗陀海峡那是链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主要航道,也是全世界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而直布罗陀海峡整个的领土都在西班牙,近水楼台先得月,按理西班牙是最有资格拥有这座城市的,但至今为止直布罗陀市上空飘扬的仍旧是英国米字旗,全民公投中直布罗陀市民也大都选择留在英国,西班牙兄弟们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二战后,英国丢了那么多殖民地,丢哪个地方最让英国心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要知道,这不是夸大其词,因为当年英国最强盛的时候真的可以达到“日不落”。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国力迅速壮大,海外殖民进程也大大加快,十九世纪是英国对外猛烈扩张的时代,而到了二十世纪初,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已经扩大到世界所有大洲而无处不在,最鼎盛时期,本土面积加海外殖民地总面积达3367万平方公里,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控制人口大约四到五亿,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但与此同时,美国的独立与发展也在悄然影响着世界的格局,美,德等国正逐步赶超英国,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实力大损,各殖民地纷纷脱离英国的统治,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分崩离析,兴盛不再。

那么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众多殖民国家或地区中,最令英国人心疼的是哪儿呢?

很多人都说是英属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英属印度当时是英国非常重要的殖民地,还被称为“女王王冠上的明珠”,维多利亚女王甚至还加冕成为印度女皇,来显示对英属印度的重视,以此来加强对这里的有效管控。

诚然英属印度地区对英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殖民地,但在我看来,还有一个地区,它的战略地位和价值是英属印度远不能及的,它就是埃及,确切的说是苏伊士运河。

埃及在1882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与此同时,英军进驻苏伊士运河,实际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即便是埃及在1922年宣布独立后,英国还是强迫埃及与其签订了《英埃条约》,强行保留着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为此英国派遣十万军队驻扎在那里。

英国是海军强国,它的海外殖民扩张依靠的就是它强大的海军,从地图上我们不难看出,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与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是英国对外扩张最为至关重要的关键所在,所以英国人想方设法牢牢掌控了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

如今直布罗陀海峡依旧在英国人手中,而苏伊士运河却被埃及人收了回去。而丢掉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后,英国人为了再次控制苏伊士运河曾下过很大功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1952年埃及国内推翻了亲英的法鲁克王朝,之后埃及方面要求英国从苏伊士运河撤军,英国被迫同意,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但英国人并没有善罢甘休,他们知道丢了苏伊士运河,那么日后恢复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将更加艰难,所以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准备卷土重来。

1956年10月,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才三个月,英国就迫不及待的拉拢法国,并撺掇以色列,举三国之兵对埃及发动军事行动,企图再次占领苏伊士运河,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

英国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夺回苏伊士运河,然而这时候的英国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了,此时的这个世界是美苏争霸的世界,英国人的企图,美苏两国怎能不知,两个超级大国肯定不会给英国留下任何重整旗鼓的可能,所以美苏两国心照不宣的向英法施压,要求他们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为此美国不惜停止了对英国的经济援助。

于是在美苏的强大压力下,英法被迫接受停战协议。第二次中东战争宣告了英法两国军事行动的失败,英国则彻底失去了控制苏伊士运河的可能,而美苏则取代英法成为中东地区的主宰。

二战后,英国丢了那么多殖民地,丢哪个地方最让英国心疼?

被称为“女王王冠上的明珠”是哪里?就是印度。

当初被英国殖民的印度可不是只有目前印度这么大的地方,范围包括如今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乃至缅甸。

你没看错!缅甸在几十年前也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1909年的英属印度地图)

这是一片非常庞大的区域,从波斯湾一直到东南亚,都是英国的殖民地。统称为英属印度。

难怪被称为“明珠”了!

印度这个地方当时在英国殖民统治时其实分为土邦印度和英属印度两部分。虽然当地的封建土邦没有被英属印度直接管理,但和英国签署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其实也是臣属英国女王的统治。

这么一大片区域,英国一共统治了200多年。这里不仅面积广阔,而且土地肥沃,另外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交通四通八达,所以英国对当地花了不少心思。

你说英国能不对此重视吗?

但是殖民地独立是一个历史趋势,英国人是不能和历史趋势作对的。

先是在1937年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缅甸就从英属印度独立出来,只不过这个独立不是国家独立,而是独立于英属印度,变成了英属缅甸。

所以后来我们所说的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其实就和缅甸没什么关系了。但是独立后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曾经对缅甸发表过一次谈话,他希望缅甸能够和印度一起组成一个国家,但是被缅甸拒绝了。

可见印度和缅甸这种比较复杂的历史联系,还是在某些人的心理会起到一些作用的。

二战后印度和巴基斯坦纷纷独立,并且还出现了领土争端,这也算是英国殖民者给留下的一个伤疤吧!当然印巴独立这也是英国不能阻止的历史趋势。

英国其实对印度也算够意思了。

当年联合国在二战后成立时,英国凭借着当年的特权,把当时还没有独立的印度,作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理由是印度为二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比如印度不仅在南亚和东南亚抗击日本侵略者,还派远征军到中东去支援英军,去和德国的隆美尔打仗呢。

这对印度而言显然是一个鼓励和赞许。

印度也似乎没有忘记英国在当地统治给印度次大陆带来的一些所谓“好处”。

虽然英国对其有殖民,有压迫,但是印度人也确实在英国统治的几百年里工业和发展越来越进步和文明了。

因此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至今都还是英联邦的成员。

二战后,英国丢了那么多殖民地,丢哪个地方最让英国心疼?

如果仅仅把时间线局限在二战后,英国丢弃的殖民地最让英国心疼的就得算是加拿大了。

加拿大是英国最大的一个殖民地,面积高达1000万平方公里,独立之后就成为世界第二了领土大国。

加拿大不仅面积大,而且资源非常丰富,该国有百分之四十二的土地森林覆盖,大约占到了世界森林总面积的8%。

由于特殊的气候,这片森林主要由云杉,杨树,松树等组成,其中有很多优质的木材,木产品出口占到了该国出口总数的1/5。

加拿大也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多的国家,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湖泊就有563个。

除了淡水湖之外,加拿大的洛基山脉,海岸山脉和北极山脉覆盖着厚厚的冰川也是极为珍贵的淡水资源。

加拿大也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拥有559万平方公里的海上专属经济区,这让他成为一个渔业大国。

还有丰富的化石燃料,早在1900年代以来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的沉积物中就提取了无数石油和天然气。

除此之外,他的铁矿,铜矿,金矿等储备也非常惊人,甚至还有位于安大略省的萨德帕里盆地的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生产基地。

一战、二战的时候,为了帮助英国打赢这场战争,加拿大为宗主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援助。

整个任期间,加拿大陆军付出了12.5万人的生命;

海上,加拿大皇家海军拥有400艘护航舰船帮助运输物资,总共完成了2.5万次护航,并且损失了将近2000名水兵。

加拿大空军的贡献就更大了,早在不列颠空战时期,加拿大空军就成为大英帝国空军重要的抵抗力量,整个二战期间阵亡数高达1.7万人。

加拿大的工业和农业同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战争期间加拿大一共向盟国提供了价值将近100亿加元的工业品,其中加拿大生产的汽车占到了英美两国汽车总产量的20%。

农业的贡献也不小,仅1944年就为盟国提供了740万头猪。

所以,失去了加拿大,让大英帝国受损极其严重。

而且,加拿大是一个以英国人后裔为主的殖民地,从一开始就被英国人当亲儿子养!

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甚至有将英国王室迁往加拿大的想法,这是英国殖民地中除了加拿大任何一块都没有能够享受到的殊荣。

但是,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从英国16世纪开始向海外扩张一直到他在二战之后几乎失去了所有殖民地为止,英国人最心疼的那块殖民地却不是加拿大,而是加拿大南方的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才是大英帝国心中永远的痛啊!

不仅是因为美国土地富饶,更重要的是这里倾注了英国人的心血。

一开始,美国这个殖民地收益并不高。当地除了发展农业种粮食就是做一些皮毛生意,交通闭塞,而且经常会和当地的印第安人发生冲突,产出不多却非常危险。

那个时候,英国在这片土地上一共有分布在东海岸的13块殖民地,这13块殖民地也是美国最初的13个州,总面积高达200万平方公里,但是产出却比不上加勒比海上的一个生产蔗糖的小岛。

但是,英国人认定了这片土地有着非凡的开发价值,所以对当地人的税收征的非常少,不仅远远低于当时的孟加拉,更远远低于英国本土。

经过150年的发展这里才逐渐繁荣起来,人口超过了300万。

可没成想,还没等英国享受这里给他带来的红利,就在华盛顿等人的带领下独立了!

直到美国独立,英国这才下工夫开发北边的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地。

虽然美国独立了,但英国这个老搅屎棍不仅没有怨恨美国还是把他看作宝贝疙瘩。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特别奇特的现象,当加拿大和美国在领土上爆发纠纷的时候英国经常会偏袒美国,搞得加拿大人对英国非常不爽。

可以说,美国能为能够成为世界霸主是英国人有意为之。

英国在他最强盛的时候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威胁到他的全球霸权,所以在东亚地区他联合日本对抗沙俄,在欧洲更是采取离岸平衡手的政策对抗任何一个新兴强国。

可是对美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前期的飞速发展却没有采取打压的策略,反而放过美国,对付当时的世界第2个工业大国德国,结果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打完之后,除了美国之外各大强国都大伤元气,美国就自然而然的成世界霸主了呗。

所以,真论起来美国才是英国的心头肉,无论他独立与否,都是英国心中的宝贝疙瘩。

二战后,英国丢了那么多殖民地,丢哪个地方最让英国心疼?

英国最重要的一块殖民地,英国:就算丢了全世界,也不能丢了它——直布罗陀海峡

①地理优势:

在世界上,有这么一块地方,他能够扼守住南欧和北非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有了这个地方,就等于控制住了地中海!其重要的地位丝毫不亚于中国的香港澳门!而奇怪的是,在这个位于西班牙国界的海峡,却直到如今都牢牢的被英国所控制。

直布罗陀位于海峡东侧北端的西班牙本土,按理西班牙是最有资格拥有这座城市的,但至今为止直布罗陀市上空飘扬的仍旧是英国米字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正是因为能够牢牢的控制直布罗陀海峡,才能跟美国在意大利登陆,解决了意大利,加速了德国的灭亡,可见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直布罗陀海峡那是链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主要航道,也是全世界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而直布罗陀海峡整个的领土都在西班牙,但是西班牙却不能掌控直布罗陀海峡。因为英国人占据直布罗陀港。

西方的航海大发现之后,最先吃螃蟹的一批国家,也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暴发户,先后在全世界各处建立了多处殖民地。可英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却在后来的数百年里,打败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从1704年起,英国人就拿下了直布罗陀海峡,就这么把直布罗陀海峡纳入了大英帝国的版图中。

现在尽管“口水战”打得天昏地暗,但英国海军就是稳稳地驻扎在直布罗陀动也不动,而历次全民公投

中直布罗陀市民也大都选择留在英国,西班牙干瞪眼没办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