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季度放弃美国国籍人数环比暴涨1015%,创下历史新高。怎么回事?

美国国籍一直以来都是“一票难求”,但现在确实有很多人开始放弃美国国籍了。据美国国税局统计,仅仅在2020年第一节度,美国就有2029人放弃了美国国籍。而在去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只有261人。

也就是说,从去年到今年,放弃美国国籍的人环比增加了1015%。

这个数字确实让人难以置信,为何美国国籍匾额如此让人“唾弃”了呢?

但是细细想想,通过此次疫情来分析,其实这其中的缘由也是可以找得到的。我大致分析了一下,我觉得之所以这么多人放弃美国国籍,原因有以下几条:

第一,美国抗疫不利,让美国成为一个相对不怎么安全的国家。而且受疫情影响,美国大量的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已经达到3300万人之多。虽然现在美国正在复工复产,但是连本土的美国人都无法找到工作,那就更不用说外裔人士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无法继续在美国生存下去去,这才不得不离开美国,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哪怕是过一个安稳的日子,也比在美国为找工作发愁要强得多。

第二,不得不说,其实很多国家无法融入美国的文化,其实在美国社会,对于外裔,特别是亚裔和非裔,一直存在着普遍的歧视心理,这些人无法认同美国的价值观,而美国社会也无法认同这些外来者。两相矛盾之下,只有这些人的离开,方能相安无事。

第三,还有一部分人是主动放弃美国国籍的。就比如说侨居海外的美国公民,他们如果放弃美国国籍的话,只需要缴纳2350美元的费用。但是他们在海外有自己产业,却需要每年向美国提交缴税申请表。除此之外,这些人还需要向美国在境外的银行账户、投资和保险情况。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已经跟美国没有任何关系了,但是处处受到美国的管制,他们觉得实在是麻烦,所以不如干脆放弃美国国籍,这样就享受当地的国民待遇,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但我认为,目前为什么这么多人放弃美国国籍,还在于美国疫情严重,经济倒退,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危机。美国的土壤已经不再是“空气新鲜”了,那么还有什么借口留在美国呢?

2020年第一季度放弃美国国籍人数环比暴涨1015%,创下历史新高。怎么回事?

2020年第一季度有很多美国人放弃了美国的国籍,环比暴涨了1015%,很多人正在离开美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今年发生疫情之后,美国的很多问题被充分暴露出来,美国政府的不负责任以及唯利是图置民众的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让很多美国人彻底失望,选择离开美国。

里面有两类人群:

第一,是其他国家移民到美国的人群,他们还没有完全被美国的价值观同化,仅仅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发达,在美国有更多的福利,所以放弃了自己原来国家的国籍加入了美国国籍。

而经过此次疫情之后,很多人发现其实美国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原来,只有自己之前的祖国才能给自己真正的关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所以选择放弃美国国籍,重新回到自己原来的国家。

第二,美国本国的国民,美国人一直都心高气傲,觉得美国的价值观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而在过去的很长时间,美国没有出现像此次疫情这样的危机,大都是因为恐怖袭击或者与其他小国家的局部战争,美国基本上都是以胜利的姿态自居。

而此次疫情让很多美国民众彻底失望,美国政府抗疫不力,并且不断疯狂甩锅,制造各种借口,编造各种谎言。让很多美国人对自己的国家彻底失望,选择放弃了美国国籍,加入其他国家的国籍。

美国的经济已经进入衰退,美国政客们的谎言已被拆穿,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美国,挪威的政治学家约翰加尔通就曾经预言过,美国通过各种霸权进行经济资源掠夺,美帝国模式必然会崩溃。

2020年第一季度放弃美国国籍人数环比暴涨1015%,创下历史新高。怎么回事?

确实,这个是由美国国家税务局用数据来去展示出来的,消息来源权威而且无遗漏。其实我更想知道的,有多少华裔海外美国人放弃了美国国籍?多少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呢?

但是我国还是有些人想去美国成为美国人,例如鬼精鬼精的潘石屹,不知道他最后成功了没有?但想想也有道理,美国欢迎的是富人,至于旅居海外的那些一般人,美国也不在乎。

2019年全年,放弃美国国籍的人数有2072人,今年第1季度出现了2909人放弃了美国国籍,而2019年第四季度只有261人。如果按照季度比较,那确实是增长了11倍以上,大大的破了记录。一般来说,大部分案例都是海外生活多年的美国侨民会放弃美国身份。

在我国,放弃美国国籍最有名的两个案例,一个是甄子丹,一个是房祖名。甄子丹11岁移民美国,但是承认后回到我国开启了他的明星之路,十分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后来他放弃了美国国籍,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中国人。房祖名就更不用讲了,他是成龙的儿子,自小出生在美国,后来在自己的要求下,成龙的大力鼓励下,坚持放弃美国国籍,迁回我国。美国移民局多次挽留都被拒绝。

当然如果目前这个阶段是美国人,可能会占个小便宜。那就是领到有特朗普亲自签名的,每人1200美元的支票。但是别忘了,不论你居住在何处,每年都要向美国税务局交税,汇报海外银行账户投资和养老金。如果没有尽到义务,美国税务局会重罚海外美国人。这也是一些海外美国人退藉的主要原因。

但是德先生更相信,很多人是从本次美国疫情的发展感觉到深深的绝望,对于疫情中美国政府蔑视民众生命权的举动而感到悲伤,从而丧失了继续成为一个美国人的信心。他们以为拿着世界第一大国的国籍,可以享受到很多福利,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但其实真正事情发生时富人是被保护好了,穷人只能认命了。而总统却是一个撒谎者。

衰落的国家就会有很更多的人逃离,如果不尊重民众的生命权利,对于患病的民众不给予积极的治疗,那么谁还愿意待在这种国家呢?如果有选择,肯定会放弃美国国籍的。

2020年第一季度放弃美国国籍人数环比暴涨1015%,创下历史新高。怎么回事?

在这段期间,各类消息挺多的,比如,美国在号召海外的美国人士回国,看起来总像是要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再就是还有议员在说要拒绝留学生。但也很能知道这些消息的真假。

实话说,我对这个数据有一点存疑哦。虽然网上说,这个数据的来源是美国政府机构公布的,但总觉得不太容易理解。如果是说申请美国国籍的人减少,那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主动放弃美国国籍,应该多数情况下都不会这样选择吧。

不过,在这次疫情面前,美国政府的表现,着实是有一些差强人意,刚开始有疏忽,且检验滞后,导致人群中出现大规模的传染,之后又没有采取比较强有力的隔离措施,错过了早期能阻止疫情蔓延的机会。

从现在的情形来看,美国是不是已经放弃了隔离的方案,而是真的想通过群体免疫来与病毒合并共处,可问题是,若真这样,还会 有多少生命失去呢?而且,考虑到医疗系统的压力,美国应该也是在优先让重症病症入院,轻症则是居家,不能得到很好的医疗救助,可能会有更多的人群受到生命威胁吧。

那对于美国的防疫方案无法接受的人群,可能就会想要离开美国,回到本土,以便能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吧。

2020年第一季度放弃美国国籍人数环比暴涨1015%,创下历史新高。怎么回事?

根据美国国税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一季度共有29,09名美国公民放弃了美国国籍,这一数据环比增长了1015%,甚至超过了去年全年放弃美国国籍的总人数。

今年由于情况非常特殊,就是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但是一季度美国的疫情并不是很严重,在很多人的眼里,获得美国国籍是很不容易的,比北上广深的户口还难,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放弃美国国籍呢?

据报道,有人放弃美国国籍是因为税收的问题,比如一些在美国之外就业的美国公民,如果他们保留美国国籍,就需要向美国政府纳税,而美国的税收相对高于其他国家,所以他们宁愿交纳2350美元的费用取消国籍,也不想多为美国交税。

另外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美国政府曾经号召在国外的美国公民尽快回国,其实由于美国和欧洲等其他一些国家交流比较密切,很多人宁愿呆在欧洲也不愿意回到美国,对他们来说,放弃美国国籍并没有什么遗憾。

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人已经看到,美国现在经济正走向衰退,尽管美国号召企业回国,但是把自己的资产都放在美国,有可能会让自己的资产缩水,从保护自己财富角度考虑,他们宁愿放弃美国国籍也不愿意自己投资产生损失。

2020年第一季度放弃美国国籍人数环比暴涨1015%,创下历史新高。怎么回事?

2020年的第一季度,放弃美国国籍的原美国公民达到2909人,差不多相当于去年一年的数,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季度,环比上涨了10倍。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放弃美国国籍呢?为什么突然出现一次猛增呢?

美国国籍可以算是全世界最香的国籍。

首先,美国护照持有者去世界上大数国家者无需签证,这是很多精英人士比较向往的。

其次,在美国国内,美国公民可享受更优越的社会福利。如果打算在美国生活,国籍或者绿卡是必需品。

此外,入籍美国还可以逃避一些罪行,比如国内的一些经济犯。像电视剧《猎狐》中,王柏林就努力想要入美国国籍,这样就能逃避国内的惩罚。

但是,美国国籍也有一点不好,那就是美国是全球征税。如果你在中国生活,在中国挣钱,那你不仅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还得给美国报税,这样就要缴纳两重税。对于那些长期在美国境外生活工作的人来说,美国国籍就成了累赘。

如果说平时这些人还能忍受,但今年的疫情让这些人忍无可忍了。比如美籍华人,平时在中国挣钱没人管,但疫情期间就不一样了,中国拒绝这些人入境了,他们只能回美国。

而美国,自顾不暇,除了号召美国人回国外,对境外美国人没有任何实质的帮助。这些人回到美国后,还要面对疫情风险,治疗还不免费。还不如英国人,至少新冠治疗是免费的。这样的美国国籍,留着何用?

不过呢,这2900多人,恐怕没有几个华人,因为中国不允许双重国籍,这些人没办法轻易放弃美国国籍。这些人,应该大部分都是具有双重国籍的人,跟咱们的关系不大,大家看看就得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