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新冠, “放弃治疗”是因为没能力还是有特殊的含义?

没什么特殊含义,主要是实在没办法了。就拿意大利、瑞典和英国来说吧。

意大利不是不想去做防疫工作,意大利政府在疫情初期,其实还算比较积极的,可是民众不配合防疫措施,上街游行要自由,所以造成疫情扩散;而就在意大利疫情爆发之后,意大利宣布封城,意大利民众疯了似的扫货、逃离,就是不愿意接受封城隔离。要知道意大利的封城跟我们可不一样,他们只是外部封锁,里面的人还能到处跑。意大利政府也不能完全做到绝对意义上的隔离,没决心也没能力。但好歹意大利没有放弃治疗,起码还在抄我们的作业。

瑞典最近采取了不检测,不隔离,不收治和不公布确诊人数的“四不政策”,瑞典为什么这么做,一是因为他们无法剥夺民众自由的权利,也就是他们所谓的“人权”,二是因为瑞典现在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储备几乎没有,没有办法对民众进行隔离,检测和收治,也没有爆发保证他们的生活。而且这个事还不是钱的事,瑞典有钱,奈何现在欧洲已经陷入疫情的泥潭,自顾不暇,没人帮瑞典,也买不到物资。所以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放弃治疗。

而英国的情况更糟,因为无法防疫,所以英国直接放弃,也就是所谓的第一阶段“扼制阶段”,直接进入第二阶段“拖延阶段”。英国跟意大利和瑞典一样,虽然有能力治疗,但没办法做到大面积隔离和检测,我们国家的经验告诉世界一个道理,那就是防守比治疗更重要。所以英国接下来的打算是,那就是跟新冠肺炎死耗,让60%的民众感染,从而获得“群体免疫”。英国的这个做法会导致100到200万人死去,以这个代价十分惨痛。而病毒在变异,群体免疫几乎不可能,这个他们还没搞明白。所以,英国在应对疫情显然也是能力不足。

总结一下,如果不是世界疫情的爆发,也看不出我国独一无二的抗疫能力,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这里面牵扯到的东西不光是医疗水平,还有一个国家强大的生产能力,后勤保障能力和人民的决心和毅力,别的国家想抄作业是很难的。

欧洲的新冠, “放弃治疗”是因为没能力还是有特殊的含义?

是因为检测能力,治疗床位,医院数量,医生人数,医疗物资供应,社会危机应对等等都不能适应疫情暴发后很快形成的严峻现实,反而会引起医疗秩序的混乱甚至崩溃,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一时无法有效化解的社会危机,帶来新的严峻挑战,一时难以应对,中国的做法,西方怎么也做不到,是有客观原因的,与社会制度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西方现在的应对办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英国的所谓“群体免疫”,瑞典的“四不”等等,都只不过是,听天由命,无为而治,无可奈何,不得已而为之矣。

欧洲的新冠, “放弃治疗”是因为没能力还是有特殊的含义?

同样是新型冠状病毒,同样的欧洲国家,“放弃治疗”却有三种不同的解释和说法,一种是英国的说法,英国把放弃检测、放弃隔离、放弃检测伪装得很好,叫法高端大气上档次,唤作“群体免疫”,说白了,就是不想管,不愿意管。

一种是意大利的说法,意大利的“放弃治疗”,就是要把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进行分离,分为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的,分为重症患者还是轻症患者,意大利想把机会留给年龄小的 ,想把机会留给轻症患者,选择让他们活下来;对于年龄大是重症患者,意大利可能会放弃护理,不给提供呼吸机!

一种是瑞典的说法,英国的说法很委婉,瑞典和意大利的说法比较直接,一名瑞典斯德哥摩尔的官员承认“已经无法阻止新型冠状病毒在瑞典的扩散传播之后”,瑞典官方直接宣布,从今天开始,不再对外公布瑞典的疫情情况,不再对疑似病例进行检测,不再对轻症患者检测治疗。说白了,瑞典比意大利还不负责,和新型冠状病毒的战争才刚刚开始,瑞典就枪械投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说法,一个国家的疫情扩散爆发之后,最大的风险是“医疗风险”,一个什么样的医疗风险呢?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人数增加后,会对医疗资源不足的国家造成冲击,会让一些国家的医疗体系崩溃,这就是最大的医疗风险!

意大利就是这样,确诊人数增加,医疗资源不足,要口罩没有口罩,要呼吸机没有呼吸机,要防护服没有防护服,要特效药没有特效药,要床位没有床位,就连太平间都已经超负荷,只能用教堂来存放尸体,这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给意大利医疗体系造成的冲击,导致意大利的医疗体系崩溃,只能选择性地“放弃治疗”!

瑞典也是这样,不对外公布瑞典疫情,不对疑似病例进行检测,不对轻症患者进行检测治疗,就是因为医疗资源不足,检测试剂盒不足,床位不足,没有特效药,没有办法治疗,只能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客观来说,英国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是纸上谈兵,只能在理想状态下实现,现实中不可能成功,因此,英国一定会举手投降,一定会改变策略,会慢慢重视疫情,而不是去寻求“群体免疫”!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了,不管情况如何,各国都不能放弃防疫,应该积极追踪和隔离密切接触者,然后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让全社会参与防疫,争取早日控制住疫情!

欧洲的新冠, “放弃治疗”是因为没能力还是有特殊的含义?

英国首相提出来了群体免疫概念,意思是让大部分英国人感染该病毒,从而获得群体免疫。瑞典宣布放弃轻症检测。这些言论无论最后举措是什么,但是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好的,起码在舆论控制方面就已经输了。相比之下,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说法让欧洲人更加安心一些,她说的是什么呢,她说现在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国民对这个病毒毫无免疫力,如果这种情形一直维持下去,那么按照专家预测会有60%以上的人被感染,不过现在专家正在竭尽全力的研发特效药和疫苗。

实际上英国也好,瑞典也好,还是德国也罢,都是经济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国家,现在他们国家疫情情况并没有特别严重,根据他们的国力完全可以应对,那为什么英国、瑞典会发布看起来十分消极的言论呢。特别是英国,英国首相公开说将会有很多英国家庭迎来丧失亲人的痛苦,这话就好像说是让人等死差不多。

为何这些国家明明有能力做好防控,却仍然发表如此丧的言论呢,首先一点就是他们不愿意放弃经济发展,也无法约束民众行为,所以一开始要把丑话说前面。像英国民众,由于意大利疫情严重,机票十分便宜,有些人居然想着这时候正好去意大利,享受一下地中海的阳光。而政府方面呢,如果积极做防控做检测,调动大量公共资源,占用大量财政支出不说,民众还不一定听指挥,到时候可能也是一片狼藉。

那么英国这样的国家会彻底放弃治疗吗,也并非如此,如果重症了危机生命了,他们也会治疗的。不过新冠肺炎大部分都是轻症,他们希望轻症患者可以凭借自身抗体战胜病毒,这样既不需要大规模检测,也为重症患者节省了医疗空间。

这样的做法表面看起来也有点道理,但是针对新冠病毒未必就真的能如他们所愿。因为新冠病毒毒性强,传染力强,不少患者会从轻症突然加重,而且那些轻症患者就算自己可以自愈,但他仍然可以将病毒传染给别人。他自己或许没事,但是被他传染的人如果身体不好,那就很可能重症。总而言之,这样消极的治疗方法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最后感染数目巨大,重症患者也不在少数。可能短期内不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但是长期以来对医疗资源的消耗更巨大。

实际上,无论是美国也好,还是欧洲各国也好,他们的思路都不是在如何防控如何早期检测治疗上面,他们思路的首选就是研发特效药和疫苗。从应对疾病角度看,疫苗和特效药的确是治疗传染病的最佳方法,比如治疗天花有牛痘,治疗疟疾有奎宁、青蒿素。然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疫苗和特效药哪里是那么容易研发出来的。美国总统之前敦促美国专家说几个月拿出疫苗来,专家直接回怼说起码要一年,德国总理也在强调科研人员正在抓紧研发特效药和疫苗。且不说流感类病毒从来没有百分百的疫苗和特效药,就算最后真的研发出来了,时间不等人病毒不等人啊。现在每天都有不少人因为新冠肺炎死亡,这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啊。

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应对新冠病毒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防护工作,不聚集,如果有症状早检测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障人身健康和安全。

就在刚刚,英国卫生大臣发言了,说群体免疫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措施,看来他这是想打自己国家首相的脸啊。打脸不打脸且不说,对英国来说,否认群体免疫策略是一件好事,希望他们可以开展积极的抗疫措施,哪怕是牺牲一部分经济利益呢。实际上从长期来看,越早开展积极措施,越能保障大多数人的健康安全,可能最终遭受的损失也会越小。

欧洲的新冠, “放弃治疗”是因为没能力还是有特殊的含义?

“群体免疫”的剧情神反转,英国卫生大臣出来“辟谣”了:“群体免疫”不是目标或政策

嗯,从头至尾,鲍里斯首相可能又在玩“逼宫”议会的戏法。

就看脱欧最后那几个月,鲍里斯玩的也挺狠的,让女王把议会也给关了,一招接一招,最终险中求胜,再开大选,工党大败,鲍里斯不仅顺利完成脱欧大任,还搞垮了科尔宾,掌控了议会绝对多数席位,坐稳了江山。

就这大规模抗击疫情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参考意大利等国),鲍里斯估摸着那帮子议会老爷们不一定爽快的出钱,索性再来狠招。

这就是议会制政治的典型玩法,玩得好的政客可以玩弄选民和议员于股掌之中,玩的差的被选民和议会牵着鼻子走。

英国几百年的议会制之下,啥事都要辩论到地老天荒,看英国议会辩论视频成了很好的学习伦敦口音英语的好教材,这不符合鲍里斯的性格。

估摸着议会要吵,选民要闹,那就整一出“群体免疫”的概念出来,让你们自生自灭,要不要?

鲍里斯在新闻发布会上沉重的说:坦白地说,更多家庭将有亲人夭折。

这一招见效真是立竿见影,超过十万民众请愿学习意大利模式,限制人员流动,限制大型集会等等;大批专家学者联名反对群体免疫,大家都被这惊世骇俗的设想吓坏了。

这股子民意就是鲍里斯想要的东西,这可是你们求我“封锁你们”的哦,拿着这些民意,就可以去议会要钱了。

卫生大臣也刚刚出来顺水推舟:‘群体免疫’不是我们的目标或政策——它是一个科学概念。我们的政策是保护生命,战胜这种病毒。

其实吧,想想这种“群体免疫”也实在不靠谱,最简单来说,病毒总在不断演化和变异的,等你形成了抗体,几个月后的病毒又早就不是本来的样子,再考虑抗议的有效时间,感染过的人照样还是继续被感染,再加上大量的人员死亡,以及伴随的全民的绝望和恐慌,那英国就真的成了“生化危机”现实版了。

到时候,英国就不是考虑经济的稳定性了,而是在全世界封锁之下,濒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这代价,大英帝国的最后一点余辉也映入了黑暗。

那鲍里斯和一干重臣岂不成了历史的罪人。

接下来英国政府已经确定的政策有:在医院和超市部署军警,征召更多的私人医院和床位资源,加大医疗物资的生产,对感染者及其家庭进行严格的隔离。

预计接下来英国也会跟进“封城”政策,毕竟,西班牙、丹麦、波兰、挪威等多国已经颁布了封国令,欧洲国家的陆续跟进,只是时间问题。

但愿英国人、欧洲人们这次能真的上上心,管控住疫情,不要再计较一些经济上的考量,根本就没有意义,那只会让自己成为病毒的狂欢之地,认真抗疫,为自己好,也是为全世界好,大家可经不起更多的折腾了。

欧洲的新冠, “放弃治疗”是因为没能力还是有特殊的含义?

无论使用多么冠冕堂皇的说法,放弃治疗都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是欧洲国家对于病毒的疫情的投降行为。

天道好轮回,一个月前后的海内外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一个月前,当疫情病毒在东方大国肆虐的时候,对于让国人心惊肉跳的疫情数据增加变化,欧美各国的外国人,如今我们已经度过高峰,敌军主力已经围剿,只有残兵败将的小股部队在负隅顽抗,但是已经不足为虑,基本大局已定,而欧美则是“战火”肆虐,遍地狼烟,除了那个想将脑袋埋在沙子里的美国,不愿检测来面对现实,其他只要敢于检测的国家都面临着确诊病例几何级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至今没有任何减缓的态势。

国内和国外疫情数据对比图

我们看到一个这样的事实:
  • 并不是每个国家包括欧美发达国家都能够做到,对普通民众无差别的进行免费的检测,哪怕是世界第一的美国也做不到,而欧洲的瑞典和英国,竟然宣布不检测了,就在家等着感染病毒,并获得自身免疫力。

  • 并不是每个国家包括欧美发达国家都能够做到,对所有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有效隔离,并且建立放舱医院,动员宾馆等设施,来免费的为疑似患者进行进行隔离治疗。

  • 并不是每个国家包括欧美发达国家都能够做到,对于所有的确诊患者都进行免费治疗,并让其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竭尽全力的让这些患者能够摆脱病毒,重回健康。

并不是每个国家包括欧美发达国家都能够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个地区出现问题,国家能够调动全国最优质的力量进行帮助,在灾难面前表现出国家的组织力量和团结力量。

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做到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疫情照妖镜下的真实面目

疫情是一幅照妖镜,有些外强中干者终于现出原形

因为美国做不到,所以当疫情在美国不断升级之后,尽管美国的疫情数据才刚刚突破3000,但是美国的混乱已经博金乐世界眼球,检测拖延,治疗滞后,费用高昂,国内民众在超市抢购生活物资甚至大打出手。

因为欧洲做不到,我们看见那个貌似团结的欧盟,在灾难面前肆意的扣押别国物资,意大利的口罩被德国人扣押,瑞士的扣押被德国扣押,瑞士的消毒水被意大利扣押,在灾难深重的意大利求助欧洲伙伴时,无一国响应。

而且我们还看到在那个很多国人曾经艳羡不已的高福利国家,瑞典放弃了对于轻症患者的检测和治疗,发烧了,咳嗽了,好吧在家等着快死的时候,政府才会出来救援,而英国则更加奇葩的宣布,有意让民众感染,借以提高民众自身抵抗病毒的免疫力......

英国宣布将放任病毒蔓延,让英国人获得“免疫力”

把无能说的是这么冠冕堂皇的,可能也只有“大英帝国”了,一个字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