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逃跑都带着的“核桃”,为什么挖地三尺也得找回来?
平常人玩的叫核桃,人家慈禧玩的可不叫核桃,得叫粉楦。
为什么叫粉楦?说起来这还是慈禧太后的一项发明。
话说当年八国联军就要打入北京城了,慈禧太后带着众人西狩(说是狩猎,其实是逃跑),一路上大大小小的车辆,除了人坐的之外,有一辆车特别显眼,因为它外面包裹着黄布,四周还有侍卫守候。原来,这辆车就是存放慈禧太后私人物品的车辆。
那有人就要问了,既然是逃跑,带那么多私人物品岂不是很不方便?其实这事儿慈禧本人也表示无奈,因为人家过惯了皇宫里的生活,很多生活物品都是特制的,外面有钱也没不到,没有这些生活物品,年纪已经很大了的慈禧在外面是待不惯的。
一行人等就这么向西而去,突然半路上遇到一条小溪,结果就出了岔子。原来车辆不容易过去,侍卫们便将车里的东西搬出来抬过小溪,等车过去了再装上。其中有两个侍卫在抬慈禧的梳妆台的时候,一不小心脚下打滑,梳妆台斜了一下,从抽屉里面掉下两个小东西到水里,也不知道是啥。众人都吓坏了,丢了东西可是要杀头的,于是一阵骚乱,引起了侍卫头领萨勃哈的注意。
萨勃哈了解情况之后,连忙找来慈禧太后身边的宫女询问丢的是什么,宫女告诉萨勃哈,丢的是两颗核桃。萨勃哈以为是一般把玩的核桃,就对宫女说,核桃掉了不好找,要不然我找两颗极品核桃替代吧,也算是我孝敬老佛爷了。宫女轻轻一笑说,你就是一万颗核桃里面也挑不出一颗那样的核桃。赶快找吧,不然你就只能拿自己的脑袋当核桃了。萨勃哈心里一惊,心想,完了,得赶快找。
说起来这萨勃哈办事也是利索,他亲自下水,带着十几个侍卫一步一步往前找,最后终于还是给找着了。慈禧太后听说这事之后,知道一路艰辛,也没有怪罪侍卫们,而且他觉得萨勃哈办事靠谱,是个忠心的好奴才。
一行人一路来到西安安顿下来之后,慈禧召见了萨勃哈,对他的表现予以肯定,并且将自己的一个贴身侍女赏赐给萨勃哈做老婆。
新婚之夜,萨勃哈好奇地问贴身侍女,那两颗核桃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老佛爷把它们当宝贝。
贴身侍女说,那不是核桃,那叫粉楦。它们本来是核桃,可是表面凹凸不平,沟棱硌人。它们入宫以后,老佛爷让侍女们拿着它们在胸乳上打磨,很长时间之后,它们的表面被磨平了,变得光滑圆润,就变成粉楦了。
萨勃哈还是不解,继续问,没事打磨核桃干嘛,费时费力,就是为了改个名字区别于核桃吗?
贴身侍女说,其实啊,老佛爷也不是没事找事,她年纪大了之后,两腮都瘪了,每次涂抹脂粉的时候,很不容易涂抹均匀。有了粉楦之后,老佛爷就可以把它们含在嘴里,这样两腮就鼓起来了,涂抹脂粉就方便多了。
萨勃哈听完之后长叹一声说,老天不灭亡大清,天理都难容啊!
慈禧太后的这个发明,你觉得怎么样,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慈禧逃跑都带着的“核桃”,为什么挖地三尺也得找回来?
核桃,还真算不上什么珍稀的物品,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普通人家也都消费的起。即便是文玩核桃,也并不是什么十分珍奇昂贵的收藏品。对于慈禧而言,就是一个小物件么,丢了再买不就行了,何必兴师动众,挖地三尺也要找回来呢?
原来,慈禧的这个“核桃”还真不简单。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了北京,包围了紫禁城。联军所发射的子弹,在空中呼啸的声音,响了整整一夜。慈禧早晨起床之后,还以为是猫叫,派太监去查探怎么回事。结果,一颗子弹竟然掉到了慈禧所住的乐寿堂西偏殿的屋顶之上,滑落到了地上。
这颗子弹彻底吓坏了慈禧,赶忙命李莲英拿来了早已准备好的平民服饰,和光绪、皇后,以及一些宗室,全部扮成平民,逃出了北京城。慈禧这次出京,因为怕被联军盘查,认出他们的身份,没敢携带太多的东西,除了一些银两之外,就是慈禧的一张小梳妆台。
这张梳妆台,开始由几名身强力壮的小太监抬着。过了颐和园之后,端亲王奕诒加入了“西狩”的队伍,负责率兵断后。梳妆台就交给了端亲王手下的十几名旗兵轮流抬,并由一名叫萨勃哈的六品侍卫负责看护。
一路上,梳妆台都用黄色的油布包裹着,十几名旗兵四人一组,轮流换着抬,还不算太累。因为是太后的物品,兵丁们个个小心翼翼,生怕磕着、碰着,太后怪罪下来,吃不了兜着走。原本,萨勃哈和抬梳妆台的士兵们认为,这次行程也许就这么安稳的过去了,结果却出事了。
这一天,队伍路过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简易木桥。慈禧、光绪等人的车马顺利过桥,等后面的士兵过桥时,桥竟然塌了。好在八月天气热,河水也不深,士兵们纷纷涉水过河。抬梳妆台的几个士兵,也抬着台子,小心翼翼的下了水。
眼看四人就要安全渡河了,其中一名士兵突然脚下一滑,其他三个人猝不及防,梳妆台剧烈一晃,油布散开,一个小抽屉掉了出来。旁边的萨勃哈一惊,还好他手疾眼快,一把将掉进水中的小抽屉抓了回来,可是小抽屉内已经空无一物。
萨勃哈知道出大事了,心惊胆颤的赶紧追上慈禧身边的管事大太监李莲英,叩头认罪,将事情说了一遍。李莲英说,先不要急,我去问问宫女,里面放了什么,你先回河边等着。
很快一个小太监找到了等在河边的萨勃哈,说梳妆台抽屉里其他的物品都已经被宫女收起来了,就剩两个核桃被遗忘在了抽屉里。抬梳妆台的士兵们一听,不就两个核桃么,我们买两个赔给太后不就行了。
小太监一听,眼睛一瞪,你们知道什么,核桃里包裹着朝廷的机密,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回来。不然,你们就等着被砍头吧。
萨勃哈一听,着急了,除了抬梳妆台的十几名旗兵之外,他又将后面的士兵全部拦了下来,一起下河找核桃。他们几十人一排,从河一边排到另外一边,数排士兵在河中一起寻找。可是找了一个多时辰,也没找到核桃的影子。
那个来报信的小太监有点着急了,找到萨勃哈说能不能把河水拦住,露出河底好找一点。萨勃哈一听,有道理。四周一看,旁边不远处正好有几所民房,拆了筑坝。人多力量大,转眼间,民房成了平地,河中出现了一道堤坝。快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放在一个黄色绸缎包中的两枚核桃终于被找到了。
慈禧的这两枚核桃,比普通的核桃个头稍小,除了具有核桃天然的纹路之外,表面被磨得细腻光滑,一看就不是凡品。萨勃哈将核桃交给了小太监,一同找到了慈禧身边的宫女。验视之后,确实是梳妆台中遗落的那两枚核桃,萨哈勃的心这才算放了下来。
慈禧到达西安行宫之后,因为萨勃哈护送梳妆台有功,慈禧一高兴就将身边一名年长的宫女赐给了萨勃哈为妾。成婚的当晚,萨勃哈好奇的问小妾,慈禧的那两枚核桃到底是做什么的。小妾笑嘻嘻的说,那不叫核桃,叫“粉楦”。
原来,慈禧年老,腮帮陷落,褶皱较多,施粉时,难以施的均匀。因此,慈禧在施粉之前,就将两枚核桃含在嘴中,鼓起腮帮。核桃原本表皮粗糙,这两枚外壳光滑细腻的核桃,都是慈禧宫内的宫女,用自己的胸乳轮流打磨了很久,才磨到了现在的样子。
萨勃哈,原本认为可以听到一个大清的机密,结果却只不过是慈禧梳妆的“闺阁秘闻”罢了。想想自己为了找到这两颗核桃,调动了数百人,还拆了数座民房,不免的长叹一声,大清不亡,天理难容呀!
上面的这个故事,只是流传在民间,慈禧西逃时的一个传说,真假不好确定。不过,古人有用“粉楦”的习惯,却是在慈禧之前就有的。
生活在乾隆年间的清朝进士袁枚,曾在自己的著作《新齐谐》中记录了粉楦的故事。说是杭州的范某再婚,娶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范某新妇的梳妆台中就放有两枚核桃。新妇在梳妆时,“取含两颊中,扑粉遂匀”。
由此推测的话,慈禧使用核桃粉楦,也不是不可能。毕竟,慈禧吃顿饭,有上百道菜,要500多名太监伺候,并非虚言。还有慈禧拿五六缸新鲜水果,不吃,而是用来做香薰,也是真事。那么,慈禧让自己的宫女用胸乳来打磨核桃,并随身携带,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慈禧不但不知道勤俭节约,还在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梳妆打扮,娱乐排场而穷凶极奢。打仗是没钱的,但是修建园林,陵墓,庆祝寿诞,享受奢华的钱是必须保障的,哪怕是挪用军费都在所不惜。大清有慈禧,这大清不亡,真的是天理难容了。
慈禧逃跑都带着的“核桃”,为什么挖地三尺也得找回来?
核桃的价值主要分两种:一、食用核桃,因其营养价值丰富,深受老人学生的喜爱;二、文玩核桃,用于健身(放于手中揉捏)、观赏(苏轼的《核舟记》就有介绍)。文玩核桃在明朝深受喜爱,到了清末达官贵族们更是爱不释手,因此当时京城就有一句话:“贝勒手上有三宝,扳指、核桃、笼中鸟。”由此可见文玩核桃的价值。
而我们的老佛爷慈禧太后却开发了新的用法,用于美容。因为年老,脸上皮肤开始塌陷,致使胭脂是不能均匀涂抹上,这可使得爱美的慈禧忧愁不已。这时有人就对慈禧进言,可以在两个嘴腮帮子处含些东西,这样塌陷的皮肤就可以均匀分布了。
慈禧一听好主意啊!重重打赏了提议的人,并且命人前去寻找这等物品。最后内务府为了彰显老佛爷的身份决定用核桃来填鼓腮帮子,所以精选了一对文玩核桃,但核桃表面凹凸不平,含在嘴里甚是硌嘴。于是交于慈禧身边长相较好的侍女手上,侍女们在胸乳上轮流反复打磨。也不记得经过多少时日,直到把它的棱角磨平,磨得圆润光滑。
慈禧见到这对核桃,喜欢地不得了,重重打赏了为她准备核桃的人。爱美如狂的慈禧只要一化妆就要使用这两个核桃,并且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粉楦”。久而久之,口含粉楦已经成为慈禧化妆必不可少的步骤了,其价值不言而喻啊!
后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连夜被惊醒,逃命时也不忘带上“粉楦”和其他化妆的胭脂装在梳妆台的抽屉里。经过连夜的奔波,突然在过桥的时候发生了意外,桥面因年久失修加上人多,一下子就塌了,好在人都安全了,但慈禧的梳妆台却掉在河里了,捞上来那一对核桃消失。胭脂没了可以再买,但那对核桃是世上绝无仅有的。
于是慈禧大怒,下令:就算掘地三尺也得找出来。一时间几百名侍卫和侍女纷纷下河打捞,此景堪称壮阔。好在有惊无险,最终找到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老妖婆”慈禧呢!因而这对“核桃”对慈禧来说可只是意义重大啊!
作者:大话历史君。关注不迷路!
慈禧逃跑都带着的“核桃”,为什么挖地三尺也得找回来?
谢邀!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的一颗炸弹击中故宫的房屋,慈禧太后被八国联军吓的仓皇出逃。出逃前也没忘再做点恶,她把自己儿媳妇珍妃推入井中整死。
8月15日凌晨,慈禧化妆成农村老太太,身穿粗布衣,头戴粗布帽,脚蹬粗布鞋,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接地气。她带光绪帝、隆裕皇后、光绪帝的几个妃子,以及两个格格,跟着刘家镖局一路向西狂奔。逃就逃呗,当然不忘带着她的装逼团,拉了好多车慈禧喜欢的东西。
后来他们跑到一条小河边,上面有一座小木桥,因为轿子里的东西太重了加上人多,那座小桥不堪负重,轰然倒塌,一些人和轿子跌入水中,慈禧的梳妆台也从轿子里掉了出来,抽屉里的两个核桃没入水中,有个太监大叫:“你们不要命了!竟把老佛爷的粉楦丢了!”轿夫们吓得半死,那核桃顺水漂走了到哪去找。这时头领萨勃哈一边吩咐大家找寻,一边找派人找来慈禧的贴身丫鬟问明啥是“粉楦”?那丫鬟一看顿时花容失色,大惊!说:这是老佛爷最喜欢的东西,也是每天都离不开的东西,天下仅此两枚,如果找不到会秒杀众人!说吧匆忙去服侍慈禧去了。
这可真正吓坏了大家,都拼命找,所有人都跳入水中,分队分区域找,萨勃哈下重金赏找到“粉楦”者号令掘地三尺也要找到。成百上千人纷纷跳入水中,大家筑建土坝拦截水流,附近的老百姓被赶出几十里开外,大家弓着腰,用手扒开杂草,挑出碎石,红着眼仔细扫描着每一寸地方。终于远处传来一阵欢呼,“找到了!”,那人双手碰着一只核桃,像捧着全家人的性命一样,小心翼翼地来到萨勃哈的面前,只见这只核桃鸭蛋黄大小,颜色发红,上好的皮质油光发亮,纹路细腻,如婴儿肌肤般光滑,晶莹剔透,这绝不是一般宝贝!怪不得慈禧喜欢。一会儿另一只也找到了,两只一模一样,经太监仔细验货,确实是慈禧的那两个核桃。那丫鬟早把丢核桃的事禀报慈禧太后,找到核桃慈禧由怒转喜,把自己身边最喜欢的丫鬟赐予萨勃哈当小妾。
那小妾告诉萨勃哈说,那核桃可不是一般的树上结的核桃,并且这一对核桃纹理极其相似,大小一致,重量一样,品质柔和,挑选一对这样的核桃可没少费工夫!它之所以看起来比较柔和是因为慈禧选出两个最漂亮最温柔的宫女,她们用粉嫩的双手日日把玩,不知过了多少时日才变成现在的样子!所以叫它们“粉楦”,现在再也找不到像这样的一对核桃了。
这小妾又告诉他慈禧的这对粉楦是慈禧化妆用的!原来慈禧年事已高,脸上的肌肉塌陷,皱纹增多,上粉不匀,所以她就把这两个核桃含在嘴里腮的两边,使面部鼓起来,这样她的皮肤就会撑的没有皱纹啦!然后再化妆,这样画出来的效果就会好很多。她每天至少要用四个小时梳洗打扮自己,所以她离不开那两个核桃啊。
大家知道慈禧是爱美如命,她自己认为她是天下最美丽的女人。她的座右铭是:“如果一个女人都没心思打扮自己,那她活着还有什么劲?”
裕德龄清朝最美的公主,还是作家,她写了好多书,是亲眼目睹过慈禧“搔首弄姿”。她说慈禧洗澡必有四个程序:首先,由四个宫女分散着站在一旁,一个领头宫女指挥,其余三个宫女,接着,领头宫女先拿来25条毛巾,在水中浸透之后,捞出四条,拧干交给其他三个宫女,然后每个人负责为慈禧擦拭不同的部位,擦完再换毛巾,如此反复很多次,洗一次澡,要扔掉100多条毛巾。
据说她每一次沐浴都是为了保养自己的皮肤,用云南的杞花瓣,有时采摘新鲜玫瑰花瓣,蒙古的牛奶,新疆的皂荚以及各种来自各地的珍贵药材,一次沐浴用掉千两白银!还有为了美喝人奶,用专业梳头太监梳头,梳不好都会被砍头!用贵重玉石每天摩擦脸上的皱纹,那功夫下的让人惊诧。这和她在其它方面的奢侈相比只是冰山一角。
慈禧没有这两只核桃慈禧画不出美丽的妆容,当然会要人命了,所以凿地三尺也要找出来。
说起核桃,明天启皇帝朱由校每天把玩核桃不离手,而且亲自操刀雕刻核桃,民间有朱由校“玩核桃遗忘国事”的野史。
慈禧逃跑都带着的“核桃”,为什么挖地三尺也得找回来?
慈禧的奢靡生活是妇孺皆知。慈禧用的东西不能是最好,只能是更好。
就如此题中她带的两个核桃,本以为有什么不凡的来头,毕竟慈禧手中无俗物,可是当你最后得知结果时,肯定会气得胡子都翘起来。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有一颗子弹落在了慈禧住的地方,这可吓破了她的胆,心想我的命还值钱呢,大清还没被我霍霍光呢,可不能就这么丢了老命。
于是慌不择路地带了一行人西逃了。还把自己扮成村姑模样。虽然说狼狈不堪,但慈禧也是“要脸“的人,论梳妆打扮,那可是没几人能比得上。虽然一张褶子老脸,但也要整出个自认为美美的妆颜。
所以说是逃难,也要带着她那张梳妆柜。让十几个士兵轮流抬着,比人都保护的好,不敢出半点差错。
无巧不成书。当这些士兵抬着这个梳妆柜过一条河时,生怕出问题,所以小心翼翼。在快过到河对岸时,有个士兵脚下一滑,带的其他几人都一个踉跄。
这可出了大事了,梳妆柜上的一个抽屉,因为倾斜,掉落到了河里。还好侍卫萨勃哈眼疾手快,一把捞起了抽屉,没被水冲走。
可是抽屉里的东西却不见了。萨勃哈心里不安,便跑去向太监总管李莲英请罪,并说了事情的经过。李连英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大怒道:“丢失的两个核桃对太后相当重要,而且里面藏有朝廷的重要机密,挖地三尺也要竭力找回来”。
萨勃哈一听两个核桃事关朝廷机密,顿时腿都软了。这要找不回来,岂不小命休矣?
于是他带了很多士兵,赶紧跳进河里去找。可是两个核桃那么小,这不是大海捞针吗?有个士兵出了个主意,拦坝,把水放干不就好找了嘛,萨勃哈一听有道理。
河岸上有几座房子,萨勃哈一下令,一会儿那几座房子,全被夷为平地。拆下的木料等东西全部拿来拦坝,好一番折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把那两个核桃找着了。
这下总算心里踏实了,赶紧把那核桃交给了李连英。
后来因为保护梳妆柜有功,慈禧一高兴,把她身边的一个宫女赐给了萨勃哈。
大喜之夜,萨勃哈忍不住好奇问宫女,这两个核桃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宫女的回答让萨勃哈仰天长叹,心里是五味杂陈。
原来这只是慈禧的粉楦。是宫女们用胸部给打磨出来的,因此晶莹光滑,这个粉楦的作用其实是为了慈禧化妆更方便。
因为慈禧年龄大了,脸上皮肤松弛的厉害,比如法令纹等纹路,抹粉的时候,容易卡粉,也不能涂抹均匀,后来慈禧发明了核桃做的粉楦。化妆的时候含在嘴里,就能撑起松弛的皮肤,这样粉就能抹匀了。
萨勃哈费了那么大的人力物力找到的两个核桃就只为了慈禧的化妆。
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还在为个人的奢侈生活铺张浪费。如此这般,大清不亡,真是天理难容。
慈禧逃跑都带着的“核桃”,为什么挖地三尺也得找回来?
自古英雄爱美人,殊不知,女人想要变成美人,何其之难,需不断保养方可达至,对女人来讲,美即是天性,不分贫穷与富;而慈禧这一生中就是这类女人,她对于自己的美以权力的方式追求到了极致,哪怕年老之时都未曾停下,而这个“核桃”就是她年老之时的“美颜神器”。
“美颜神器”核桃的渊源此核桃怎么得以慈禧手中均无从知晓,唯一能知晓的是,它乃朝廷绝密,毕竟,谁愿意让外人知道其实粉黛内真实的慈禧是什么样?女人越老,越不服输,越不愿意让外人看见自己的真实面目,何况还是天下的掌权者慈禧。
这对核桃据历史记载,是一对细腻光滑,且精致异常的核桃,外形犹如眼珠子般大小,表皮凸凹均衡,犹如一对双胞胎核桃,而它之所以呈后世这个描述,源于它乃是被慈禧秘密命侍女用胸乳长年累月打磨而成的,所以才光亮圆润,不硌人。
此核桃天下仅此一对,名唤“粉楦”。
何为“粉楦”?
粉楦是指女人化妆要用到的一种工具,慈禧年老不如年轻时面容姣好,皮肤紧凑,所以这个核桃也就是名唤粉楦的道具就是为了给年老的慈禧上粉黛之用,由于人年老之时两腮呈现瘪状,那么想要化妆出来好看,并且胭脂涂抹均匀,这个粉楦的价值就出来了。
据悉,慈禧每天早晨化妆都要将这两个粉楦放入口中,这样方可将两腮撑起,胭脂才能完美涂均,这也是为什么这核桃乃慈禧绝密。
既然是绝密,为何世人还知道了呢?
还要从慈禧离京逃亡中被翻入河中才让世人知晓历史记载;历史里,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面对被攻陷,慈禧是毫无办法,只能被迫放弃京城走入逃亡,而在这次逃亡中,不叫逃亡,被命为“西狩打猎”。
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去西狩打猎”的由来,实际却是被迫远离京城逃亡而已。
“西狩打猎”变慈禧逃亡后,核桃掉落,命挖地三尺誓要找到按道理来讲,如此重要与珍贵的粉楦应该保管得当,不应该出现后续之事,只因八国联军来势汹汹,当时逃亡在即,这对本来由贴身侍女保管的粉楦竟和化妆台一起放一堆了。
而当时化妆台由于巨大且价值连城,导致耗费十几名侍卫轮换抬着走,但由于物体巨大在一次路径小河时,不甚踩滑鹅卵石,导致倾斜让化妆台台里的粉楦盒子意外落入河中。
这一落,为世人揭开了慈禧年老保养之谜。
当时负责化妆台的萨勃哈还未警觉自己干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后报备至大太监那才知道犯大事了,一起掉落的粉黛胭脂不值钱,最宝贵的却是那对粉楦,而且找不回,均全部人头落地,慈禧更是命挖地三尺也非找出不可。
面对人命关天,这萨勃哈瞬间一机灵,知道犯事了,当即命人沿着掉落之地上下、深浅摸盘扫荡,但奈何,核桃是轻盈之物,怎么可能轻易找到。
迫于性命之忧,萨勃哈竟然将上河河流筑坝断水,随后才将这对“绝密核桃”找到,找到后还提心吊胆怕是赝品而彷徨不安,最终经贴身侍女检验是丢失的那对核桃,才放下悬心。
至此,才为世人揭晓,原来慈禧化妆竟然还有这样一件“美颜神器”,难怪年老的慈禧面容一样姣好。
后续还因为萨勃哈找粉楦有功,慈禧还将自己身边的贴身侍女赏赐给了他,这萨勃哈也因这位侍女才知道,原来慈禧还有这样一件绝密之事。
文/探索历史奇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