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日本投降时,为何发生了数万韩国人自杀的惨剧?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日本在1945年无条件投降之后,之所以有数万韩国人以自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惋惜之情,是因为这些可怜的韩国人在日本长期地文化侵蚀和奴役之后,已经被日本完全同化了!

日本在明治维新初期,国内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明治后期,由于几项错误国策的实施使得日本内外交困,再加上日本国内原材料的缺乏也严重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于是,日本逐渐将目光投向了海外,一些主战派便鼓吹发动朝鲜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化解国家危机。当然,进攻朝鲜只是第一步,朝鲜被占领之后,下一步就是进攻中国,进而向东南亚推进。

1875年,日本入侵朝鲜釜山港,用武力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朝鲜开始变成日本的半殖民地。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朝鲜脱离中国独立。

1904年日俄战争之后,俄国在朝鲜的势力被消灭,日本完全占领朝鲜。

1905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强迫朝鲜与日本签订《乙巳保护条约》,条约对朝鲜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朝鲜国王和内阁将变成日本的傀儡,朝鲜在军事上受日本保护,朝鲜外交权由日本外务省掌管。不久之后,伊藤博文又担任了朝鲜统监,成为了朝鲜的太上皇,朝鲜的军政大事,均被伊藤博文所把持。

1906年开始,朝鲜民众在有志义士的带领下,发起了反抗日本统治的乙未“义兵”运动,其参与的人数规模最高时达到了15万之多。但是这些“义兵”说白了就是一群组织不严密、缺乏武器的农民组成的,日本很快便将其平息。在此之后,朝鲜那个不甘心做亡国奴的国王李熙密谋联合欧美苏俄的支持也未得逞,李熙本人还被伊藤博文被收拾了。至此,朝鲜再也没能掀起多大的浪来。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日本就是一个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国家,其实这是我们一个很大的误解。日本热深知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征服一个民族,武力并不是最有效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用日本的文化去侵蚀他们,让他们淡化自己国家的文化,最终达到在思想上征服一个民族的目的。

于是乎,从日本武力占领朝鲜的第一天开始,日本的文化侵蚀活动就开始了。

日本强迫朝鲜学校教日语,学习日本文化和礼仪。不允许朝鲜人说朝鲜语或者汉语,违者轻则挨打,重则坐牢甚至杀头;

日本强迫朝鲜人搞“创氏改姓”,即朝鲜人必须放弃自己的朝鲜姓名,改用日本姓名;

日本鼓励朝鲜人去日本留学,学成归来时才可担心高级职务;

几十万日本青年被日本征如军中,担任日本侵略中国时日本正规军的劳工和“兵补”;

二十余万朝鲜妇女被送进日军军营,供日军消遣。

在日本统治朝鲜前后长达35年的时间里,整整两代朝鲜人是在完全日化的“皇民”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这些年轻人思想侵蚀严重,他们即使被当做“二等公民”,也会因为生活在日本帝国的土地上而把自己视作日本人,并引以为傲。

这些人当中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典型人物,他的名字叫朴正熙。朴正熙声称自己是日本人,愿意为日本效力至死。朴正熙起了一个日本名字叫做高本正雄,他在日本留过学,后来在日军中担任过军官,还参与过侵华战争,再后来还当了韩国总统。

像朴正熙这样视日本为文化正宗和归属的在韩国的“日本人”,在当时的朝鲜非常多。即使是现在的韩国国内,依然有不少人以自己有日本名为荣。

在日本长期的统治之下,大批的朝鲜人愿意为日本人卖命。

有一项统计是说,侵华日军250万当中,有160万是朝鲜兵;

当年第一个重进南京烧杀抢掠的部队,就是朝鲜兵;

在中国战场上,朝鲜兵的残忍程度,丝毫不亚于日本兵;

战后的东京审判当中,朝鲜籍的乙级战犯多达148人。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朝鲜解放。那些被日本同化的一代人自然是痛苦万分地流下眼泪,甚至有数万人为此而自杀。

这就是信仰的扭曲。

跪久了,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所幸,这样的事情没有在二战时期的中国出现。

如果您有不同的见解,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