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专家带枪进入康熙陵墓,后来为何慌忙出来决定封宫?

带枪是因为害怕,但是专家没能进入景陵,景陵最终被封存保护起来。

早在考古专家进入景陵之前,景陵已经被盗

1928年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时候,慈禧和乾隆的陵墓被扫荡一空,孙殿英本来准备将康熙皇帝的景陵也给端了,但是景陵的大门还没完全打开,大量的黄色液体就从景陵内部流了出来,孙殿英有点发怵,就放弃了。

景陵躲过了孙殿英,却没有躲过不法分子的盗掘。抗战时期,河北有一个叫做曹志福的混混集合了一群乌合之众对景陵进行盗掘,盗贼门将景陵炸开之后进入景陵,陵墓中间有一张很大汉白玉石床,康熙的棺椁在左边,康熙妃子的棺椁依次排次。汉白玉石床前设有玉案,上面摆放着康熙四宝。盗贼将康熙四宝及棺椁之内的陪葬品洗劫一空,康熙帝及其妃子的尸骨被随意丢弃在水渍当中。

据说,这伙盗贼讲盗出的文物按斤买给文物贩子,之后这伙盗贼被人举报,为首的几个人被枪毙,部分文物被收回,但都被执法人员给私吞了。

景陵被封存是因为多种原因

1952年7月14日,景陵大碑楼因遭雷击起火。大碑楼是为了记载康熙一世功绩而建,在经历这场火灾之后,大碑楼损坏殆尽。

不久之后,国家派遣一直考古队对景陵进行勘探,当时陪同考古队一同前往的还有几名配枪的战士。带战士是因为专家们猜测景陵可能有机关,因为之前就有过盗贼被景陵机关所伤的传言,战士身手敏捷又配枪,可以多一份安全保障。

专家们开始进入景陵,由于当时地宫已经被水浸满,专家们便用绳子拴在腰上在水中慢慢前行。专家们慢慢往前走,水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冰凉,当快要接近棺椁的时候,发现大量黄色液体,还散发着刺鼻的味道。专家们见棺椁盖子都被打开,什么东西都没有,觉得似乎没有什么考古价值,再加上出于安全上的考虑,专家们决定退出地宫。

专家们出来后将地宫的情况上报给上级,经研究决定,将景陵地宫封存。

其实决定不发掘景陵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危险,而是因为当时我国并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保护好发掘的文物。既然保护不好,就不要破坏,这是周总理提出得一个原则性意见。包括后来郭沫若想要发掘武则天的乾陵,周总理也是这么给驳回的。

景陵直到现在都没有被重新打开,康熙帝及其妃子的尸骨至今仍然散落在冰凉的水中。千古一帝死后的遭遇,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