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身份尊贵的格格都嫁给了谁?过着怎样的生活?

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随着溥仪的退位,紫禁城的皇亲国戚们也从此失去了荣华富贵,与此同时,七个格格在满清灭亡,特权消失后,也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溥仪对自己的弟弟、妹妹有过这样的回忆:

“我父亲有两位福晋,生了四子七女。我的第二位母亲是辛亥革命以后来的,我的三胞妹和异母的三、四弟,五、六、七妹出生于民国时代。”

从溥仪口中可以得知,溥仪的父亲载沣一共有两位福晋,嫡妻是瓜尔佳氏,瓜尔佳氏先后生下溥仪、溥杰、韫媖、韫龢、韫颖。

载沣的第二位福晋邓佳氏,生下了两男四女,也就是溥仪同父异母的两个弟弟和四个妹妹,分别是韫娴、溥祺、韫馨、溥任、韫娱、韫欢。

由此算来,溥仪共有七个妹妹,这些妹妹都是溥仪1908年进入紫禁城成为皇帝之后出生的,自然可以称为皇家格格。

清朝灭亡后,这七位曾经大清朝尊贵的格格都嫁给了谁?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大格格:爱新觉罗·韫媖

大格格韫媖是众姐妹中的老大,出生于1908年。

这一年,她的哥哥溥仪被慈禧太后立为嗣皇帝,韫媖成为了身份尊贵的格格。

1922年,溥仪大婚,娶了皇后婉容,皇后婉容家中有一位哥哥叫润良,年过20岁还没成亲,婉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那个年代,20岁的男子大多已经成亲,而作为溥仪皇帝的“大舅哥”这么晚不成亲更是不应该。

于是,婉容分外关心润良的婚事,一直留心人选。这时候,韫媖时常入宫陪婉容聊天,婉容觉得韫媖恰好是二八芳龄,又是溥仪的亲妹妹,不论从门第、年龄、相貌都是般配的,便萌生了撮合她和哥哥润良婚事的想法。

当婉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溥仪后,溥仪一口答应了,也出面指定了这桩婚事,韫媖和润良的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1924年夏天,婚礼隆重而热闹地举行了,皇帝的妹妹韫媖嫁给了皇后的哥哥润良,国舅爷又做了皇帝的妹夫,如此亲上加亲的显贵婚姻,一时间被京城传为佳话。

按理说,韫媖和润良两人都是皇亲,门第相当,品貌般配,婚姻本应该是幸福美满的,可没想到两人的婚礼却是一出封建婚姻悲剧的开始。

韫媖性格颇似生母瓜尔佳氏,性格泼辣,敢作敢当,说一不二,其他妹妹都比较惧怕于她,而婚后的韫媖丝毫没有改掉这个脾气,就导致夫妻两人经常吵架。

韫媖脾气大,润良不懂得体谅,反而敬而远之,对她日渐疏远,夫妻间矛盾重重,再加上韫媖和婆婆的关系剑拔弩张,韫媖每日活在绝望、愤懑中。

虽然韫媖的婚姻不幸福,但在当时,王府的格格绝对不能离婚,就是回娘家住也不行,娘家人要按照家规赶她走。

而当时的韫媖对于自己的处境也无从发泄,更不可能告诉外人,因此只能日复一日地忍受着丈夫和婆婆对自己的冷落,这一切使得韫媖一天天郁抑在胸,彻底推残了她的健康。

婚姻的不幸福,韫媖尚且可以忍受,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她失去了生命。

结婚才一年多,在1925年的一天夜里,韫媖突发急性阑尾炎,肚子剧烈的疼痛,因为对西医的不信任,坚持不做开刀手术,结果病情恶化,最终不治身亡,年仅18岁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二格格爱新觉罗·韫龢

二格格韫龢生于1911年,韫龢从小出入紫禁城,是众多姐妹中和溥仪关系最亲密的一位。

在几个妹妹中,溥仪最为偏爱的是自己的二妹,这也多少表现了溥仪对一奶同胞的兄妹之情。

溥仪经常带着韫龢到外面玩,给她定做了马衣、马裤,让二妹在骑马俱乐部里学习骑马、练马术、到高尔夫球场打球等。

现在能看到一张溥仪和二妹、三妹手握高尔夫球杆在球场上的照片,形象地再现了他们当年的情景。

韫龢的婚事同样是溥仪指定的,在她成年后,由溥仪指婚给了当时伪满洲国总务大臣郑孝胥的孙子郑广元。

1932年4月18日,韫龢和郑广元在执政府楼上正式举行婚礼,一切仪式,都按照清朝旧制,婚礼上,溥仪亲自出面为二妹主持新婚典礼,可以说,这是溥仪生平第一次给妹妹主婚,足见他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起初,郑广元对这门亲事很排斥,因为接受了新教育的他,追求自由恋爱,而不是包办婚姻,但是拗不过父母之命,还是答应娶韫龢。

婚后,郑广元发现韫龢并不是旧式女子,性情温和,逐渐喜欢上了韫龢。

1931年,溥仪去东北建立伪满洲国,韫龢和郑广元一路同去,1945年,溥仪的伪满洲帝国垮台,溥仪仓皇而逃,韫龢和郑广元夫妻开始了逃亡的生活。

回到北京后,韫龢成了一名普通的女工,后来,开办了一家幼儿园,而丈夫成为了一个工程师,过着富足安稳的生活。

2002年,韫龢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

三格格爱新觉罗·韫颖

三格格韫颖,生于1913年,韫颖是溥仪一母同胞的三妹妹,是七个格格中最漂亮的,有“最美格格”之称。

韫颖出生时,溥仪已经退位了,但当时的醇亲王府依然显赫一时,因为溥仪虽然退位,按照皇室优待政策,溥仪依然在紫禁城过着关门皇帝的生活。

因为这个皇帝哥哥,韫颖从小锦衣玉食,而且从小就知道宫里有个皇上哥哥,受到父母影响,皇权思想根深蒂固,以至于此后韫颖的人生,都是围绕着溥仪在转。

韫颖和溥仪的关系很亲厚,她从小出入紫禁城,又跟随在溥仪身边度过了天津十多年的蛰伏岁月和伪满州国十三年时光,在溥仪身边,总是经常看到三格格的身影。

溥仪对三妹韫颖非常宠爱,对她的婚事也十分关注,早在二妹韫龢之前的1928年,就将三妹韫颖指婚给了皇后婉容的弟弟润麒。

面对皇帝哥哥的赐婚,韫颖并不能反对,只能默默接受,好在润麒和她从小相识,也算青梅竹马。

1932年9月15日,韫颖和润麒举行了婚礼,婚礼是在长春火车站前的大和旅馆举办的,婚礼仪式和二妹韫龢的差不多,但是新婚夫妇完全是洋装打扮,润麒穿了笔挺的西装,韫颖穿着洁白的婚纱。

韫颖和润麒婚后恩爱,两人生了三个孩子。

1945年,伪满洲国帝国垮台,溥仪带着八名随行人员出逃,这其中就有韫颖的丈夫润麒。

没有了丈夫和哥哥做依靠,韫颖独自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家人开始了在东北流浪的生活。

一家人除了穷困潦倒外,最让韫颖牵挂的还是丈夫的下落,因此,苦苦思念丈夫的她决定在冰天雪地的东北等下去。

作为一个王府格格,前半生她过着奴婢成群的生活,连手绢都没洗过,更别说洗衣做饭了,但是现在32岁的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为了谋生,只能脱下华贵的旗袍,换上平常妇人所穿的粗布衣上街摆摊卖香烟。

从末代格格沦落到摆地摊的妇人,三格格韫颖不卑不亢,不抱怨,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一心盼望着能和丈夫团聚。

1949年,韫颖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北京,在政府的关怀下,韫颖有了工作,生活境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1957年,润麒从抚顺监狱被释放回家,夫妻得以团聚,由于分别太久,孩子们对这个父亲特别陌生。

有一次,女儿对韫颖说:“妈妈,咱们家留一个男的住不合适,还是让他搬走吧”。韫颖和润麒夫妻两人被逗得哈哈大笑,笑过了以后,韫颖才面带心酸地对女儿说:“这是你爸爸呀!”

此时的韫颖在政府的安排下,已经担任着政协委员,还兼任着街道居委会治安委员,润麒回北京以后,在政府的安排下,被调到编辑社工作。

两人自食其力,靠着工资养家糊口,日子过得很平静,又很充实。

1992年,韫颖因病去世,享年79岁。

四格格爱新觉罗·韫娴

四格格韫娴,出生于1914年,和溥仪属于同父异母。

因为生母是侧福晋的缘故,韫娴从小有点自卑内向,不爱与其他人交谈玩耍,再加上本身相貌普通,在众多姐妹中并不出彩。

1936年,韫娴出嫁,丈夫是溥仪早已给指婚的蒙古贵族赵琪璠,1948年,赵琪璠和韫娴在战乱中失散,韫娴带着一儿一女过活,在政府帮助下,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女职工。

1982年4月,已经72岁的赵琪璠回到了北京,和韫娴团聚,夫妻俩一起安享晚年。

2003年,韫娴病逝,享年89岁。

五格格爱新觉罗·韫馨

五格格韫馨,生于1917年,是溥仪同父异母的妹妹。

韫馨神态端庄大方,温柔懂事,溥仪非常喜欢她的乖巧,所以也很在意她的婚事,经过多方考量,将她指婚给了满清遗老之子万嘉熙

1936年10月28日,五格格韫馨和万嘉熙的婚礼在新京军人会馆举行,婚礼是西式婚礼,婚后,溥仪派万嘉熙在日本陆军大学留学,韫馨陪同赴日,结束学业以后回到东北。

1945年,伪满洲帝国垮台后,万嘉熹也和溥仪一起被关押,韫馨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过得很清贫。

1949年,韫馨回到了北京,并参加了工作,她先是在一家缝纫店上班,后来又到了一家饭店当会计,不仅学会了骑自行车,还学会了打算盘算账。

1957年,万嘉熙获释回到北京,一直从事翻译工作,韫馨一家人从此过着安稳的生活。

1959年12月,溥仪终于获释,回到了北京,在北京站迎接他的,正是韫馨和万嘉熹,溥仪被特赦后曾暂时居住在她家。

1998年,韫馨去世,享年81岁。

六格格爱新觉罗·韫娱

六格格韫娱,生于1920年,是溥仪同父异母的妹妹。

韫娱性格乖巧,自幼学习临摹宋元名画,所以在绘画上很有造诣。

1942年,22岁的韫娱在溥仪的介绍下认识了清末直隶总督崇厚的孙子王爱兰,王爱兰是金代皇帝金世宗第二十七代孙,后来改姓王,和韫娱也算门当户对。

只是,对于这门来自父母之命的婚事,王爱兰起初有点抗拒。

王爱兰那时刚从日本留学而来,本身有点排斥包办婚姻,但是没想到,婚后,王爱兰发现韫欢并不是封建格格那种做派,不仅喜欢绘画,性格也温柔,便开始真正喜欢上了她。

夫妻两人志趣相投,都彼此欣赏对方的绘画技艺,经常互相传授经验,后来,这对夫妻都成为了知名画家,曾经多次举办画展。

末代皇帝溥仪也曾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称他俩是一对“夫妇画家”,如此看来,韫娱和王爱兰两人算得上是难得的神仙眷侣。

1982年,韫娱去世,终年62岁。

七格格爱新觉罗·韫欢

七格格韫欢,生于1921年,彼时,大清已经灭亡,她的哥哥溥仪逊位之后,仍保留皇帝的尊号,暂时居住在紫禁城中。

韫欢是王府中最小的孩子,因此深受父亲载沣的宠爱,从小锦衣玉食,因为排行老七,王府内上下都称她为“七格格”。

1947年,四哥溥任用王府的一部分房屋盖了一所竞业学校,韫欢坚决要求到学校去做点事情,好在当时的学校并没有出王府大院,父亲载沣也就同意了,韫欢由此成为了一名教师。

1950年,韫欢改名为“金志坚”,之后以“金志坚”之名被政府正式吸收为公办小学的教员,能当上公办小学的教师,听到学生喊自己一声“老师”,让韫欢从心底里产生了无比的自豪和幸福。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同事们开始给韫欢介绍对象,一位女教育家李淑芬当起了红娘,给韫欢介绍了一位中学政治教师乔宏志。

乔宏志虽然出身贫苦,但是身高魁梧,才华横溢,风趣幽默,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但是当韫欢把自己的男朋友乔宏志介绍给父亲载沣的时候,却遭到了载沣的反对,载沣认为乔宏志出身贫寒,论门第,实在配不上自己的女儿。

可是韫欢态度坚决,告诉父亲除了乔宏志谁也不嫁,载沣拗不过她,只能同意她的婚事。

1950年2月12日,韫欢和乔宏志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她是姐妹中唯一嫁给汉族平民的格格。两人婚后夫妻恩爱,并且生下两儿一女。

韫欢结婚时,父亲载沣曾给她一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可是她一件也没要,她刚结婚时,住在父亲载沣留下的一个院子里,摄政王房子的价值自然不菲,但是为了不给自己留下贵族气,她和丈夫搬出来租房子。

韫欢和乔宏志的婚姻非常幸福,丈夫乔宏志给了她无限的包容理解,更给了她无限的柔情。

由于出嫁前的格格干家务在皇室是绝对禁止的,所以韫欢刚结婚的时候,连淘米、洗菜都不会,更不会做饭。

韫欢最初干家务的时候,样子非常笨拙,有一次切菜竟然切掉了半个指甲盖儿,这时候,丈夫乔宏志打趣她道:“皇姑露馅了,以后还是我来”。

婚后,乔宏志承担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对韫欢呵护有加,可惜,这个真正给了她温暖和幸福的家庭却是那样短暂。

1960年4月,韫欢的丈夫乔宏志病故,年仅41岁。

此后,韫欢没有再嫁,一直兢兢业业坚守在自己的教师岗位上,她的学生无不以“金老师人太好了”来评价她。

韫欢在教学中,备课的辛苦,教育学生的用心,了解她的学生都会掉眼泪,而韫欢不到40岁就失去了丈夫,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其艰辛可想而知。

生活的艰辛,一点也没有影响韫欢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半个世纪以来,她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当过教导主任、模范工作者,她的敬业精神一直被同事们称道,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出色的贡献,一直到1979年退休。

韫欢失去丈夫后,一直没有再嫁,退休后的韫欢住在北京方庄一栋普通居民楼里面,在邻居眼里,她一直是位性格善良、脾气温和的老太太。

韫欢除去少年时期有过一段特殊的皇族的富贵生活外,她后来直到离开人世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有时候甚至是清贫的,但是也是众多姐妹中结局最好的一个。

韫欢于2004年8月9日病逝,享年83岁,是最后一位去世的清朝格格。

结语:

溥仪的七个妹妹中,大格格嫁给了婉容的哥哥润良,二格格嫁给了伪满总理郑孝胥的孙子郑广元,四格格嫁给了蒙古贵族赵琪璠,五格格嫁给了满清遗老之子万嘉熙,六格格嫁给了金世宗完颜雍的后人王爱兰,七格格嫁给了平民出身的教师。

溥仪的七个妹妹中,除了七妹韫欢自己追求真爱,嫁给平民以外,其他全是溥仪指婚嫁给满清贵族或者政治联姻,虽为溥仪皇妹,但是终究没办法追求自己的幸福。

也许对于这些身份尊贵的格格们来说,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过平淡安稳的日子才是最大的幸福。

清朝灭亡后,身份尊贵的格格都嫁给了谁?过着怎样的生活?

谢谢邀请。永恒回望应题作答: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七位妹妹,即未代“格格”们生存生活于中国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历史时期,做为一个事实被终结了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随着阶级的被消除与消失,必然影响到这些末代格格们的社会地位,个人身份乃至生活,都会跟着社会的政治变迁,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变革中的大气候浩浩荡荡,真乃顺者昌逆天者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本人从抚顺战犯管理所走出来,都被新的社会“改造成新人”,溥仪也成为了新时代的“劳动者”,以一份工作自已养活自已。因此,以话题议论末代格格们的生活,必然与社会大背景相关联的。

诗句“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用在清朝最后的格格们身上,真一个熨贴!

把清朝最后的七位公主简略介绍一下。未代皇帝溥仪共有七位妹妹,分别是爱新觉罗.韫媖、韫龢、韫颖、韫娴、韫馨、韫娱、韫欢,其中韫颖早逝,韫娱和韫欢没有跟随哥哥溥仪去长春,其余几个妹妹都去长春陪伴自己的哥哥溥仪。

先说二公主韫和,生于1911年,就在这一年,清朝被"辛亥革命"推翻。长大后,被溥仪许配给伪满洲国总理的孙子郑广元,算是一门政治婚姻。新中国成立后,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市民。

三公主韫穎,生于1913年,由溥仪指定婚事,嫁给皇后婉容的另外一个弟弟。新中国成立后,也成为一个普通市民,1992年去世,生有两子一女。

四公主韫嫺,生于1914年,嫁给溥仪的同学赵琪璠。抗战时期,韫嫺和赵琪璠因为战争失散,失去音讯。1982年,赵璠琪从台湾回来,一家团聚。

五公主韫馨,生于1917年,她与清朝大臣之子万嘉熙结婚。万嘉熙在1945年被苏联红军抓到西北利亚劳动改造。多年后回国,后来,韫馨和万嘉熙都成了普通的市民,韫馨1998年去世。

六公主韫娱,生于1919年。1943年嫁给王爱兰。她们都是画家,算是志同道合的一对,绘画作品得到美术评论家的好评 ,韫娱1982 年去世。

七公主韫欢,生于1921年,后改名金志坚。1950年,她嫁给了一个中学的教导主任乔志宏,是七姐妹中唯一自由恋爱结婚的人。也是唯一和汉族结婚的人,她生有两子一女,2004年去世。

以传统观念而言,封建王朝公主“天生高贵”。但随着1912年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终结。按照当时南京政府的政策,溥仪和众人还保留着皇室的部分名分。因此,溥仪的7位妹妹们,也还有”格格”称谓。但伴随着中国社会进程中的一系列动荡时局,她们的社位地位,乃至婚姻和人生道路都离开原有轨道,发生了巨大变迁……

高处不胜寒。在新中国的新的政治制度下,这些旧时代的“格格”们虽进入社会成为了普遍人。 由格格做回普通人,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清朝灭亡后,身份尊贵的格格都嫁给了谁?过着怎样的生活?

让我们来看一户典型的逊清王公家庭——摄政王载沣一家,他们家的“格格”后来都嫁给了什么样的人。

虽然载沣的哥哥光绪生育能力很弱,但载沣却多子多福,有四子、七女共11个孩子。

长女韞瑛因患病,死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年仅16岁,生前嫁给“皇后”婉容之兄郭布罗润良为续弦,并没有什么社会活动的记载;

次女韞龢嫁给了郑孝胥的孙子郑广元,郑虽是伪满汉奸,本人却是汉族人,郑广元是专业人才,建国后在北京邮局系统任工程师,韞龢当过幼儿园园长,2002年才去世;

三女韞穎嫁给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麟,后者追随溥仪在伪满任职,韞穎虽作为家属随行但对日本一直表示不满,伪满覆灭后润麟失踪(其实被苏抓走),韞穎被发现身份后虽然遭群众斗过,但她口才非常好且态度诚恳,最终受到谅解,建国后因为表现突出被选为居委会居民小组长,后偶遇章士钊,托其代转上书中央阐述自己立场受到表扬,被安排出任东城区政协委员,1957年润麟获释后全家团圆,她一直活到1992年。、

四女韞嫺的丈夫是因为逮捕并处死秋瑾而知名的清绍兴知府贵福之子赵国圻,建国后赵在北京民委工作,韞嫺被安排到故宫博物院整理清代档案,2003年才去世;

五女韞馨活到1998年,丈夫是万嘉熙,是张勋的亲信万绳栻之子,后者曾是张勋担任长江巡阅使时的参谋长,张勋复辟后出任内阁阁丞,失败后被逊清小朝廷留用,任办事处职员,随溥仪赴伪满,任执政府秘书处秘书,死于伪满大同二年(1933年)。万是江西南昌人,汉族。

六女韞娛嫁给旗人完颜武贤(后改名王爱兰),两人志同道合,都以绘画自娱,建国后双双任职于北京国画院,韞娛去世于1982年。

七女韞歡(金志坚)是载沣诸女中最早做全职工作的,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在一所技工学校担任全职教师(学校是她四哥溥任开的),第二年和闺蜜李淑芬合开“坚志女子职业学校”,并在李淑芬介绍下和进步青年乔宏志自由恋爱,参加了欢迎解放军入城和开国大典,1950年和乔宏志结婚,并被录用为公立学校正式教师,是溥仪兄妹中第一个在新中国出任公职的。她的婚礼是集体婚礼,嫁的是汉族平民,这也是姐妹中唯一的一位。1955年她出任政协崇文区常委,两年后被提拔为小学教导处主任,曾因积极参加农业劳动受表扬,1975年任北京227中教导处副主任,后在这一职务上退休,2004年去世。她丈夫乔宏志是山东博山县的一位农民,认识金志坚时是一名中学教师,退休时任北京四中教导处副主任,因为身体欠佳1960年便不幸去世了。

不难看出,逊清格格的婚姻明显分为两条线,即伪满成立前已成年者,大多仍像清代格格那样,和王公贵族官宦子弟联姻,且多半是非自由恋爱,不过和清代相比,和汉人通婚的比例增加了许多。而伪满灭亡后才谈婚论嫁的则相对自由,出现了自由恋爱和与平民通婚的例子。

“格格”大多受过良好教育,而且并不需要担负满清、复辟和伪满等责任,许多人在新时代表现出努力与时俱进的积极姿态,因此总体上她们的生活、工作是比较正常的,甚至比同时代大多数普通人要平稳、幸福一点。

很久以前有一部专门描写逊清格格(家世要比载沣家格格逊色一点)的电影《如意》,男主角是李仁堂,如果有兴趣可以翻出来看看,里面对60年代以后老年“格格”的生活、心态,描写得相当细腻。

清朝灭亡后,身份尊贵的格格都嫁给了谁?过着怎样的生活?

末代皇帝溥仪共有七个妹妹,即所谓的七公主。当清朝灭亡后,她们的命运各异,结局也有所不同。

首先是大公主韫媖,生于1908年,比溥仪小二岁,长大后,嫁给了润良,也就是皇后婉容的哥哥,算是门当户对。但在1925年得了阑尾炎,病情恶化而身亡。

其次是二公主韫和,生于1911年,就在这一年,清朝被"辛亥革命"推翻。长大后,被溥仪许配给伪满洲国总理的孙子郑广元,算是一门政治婚姻。这就决定了二公主的命运,所以,韫和一家注定要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市民。

第三,三公主韫穎,生于1913年,已是由溥仪指定婚事,也嫁给皇后婉容的另外一个弟弟。新中国成立后,也成为一个普通市民,1992年去世,生有两子一女。

第四,四公主韫嫺,生于1914年,她嫁给了溥仪的同学赵琪璠。抗战时期,韫嫺和赵琪璠因为战争失散,失去音讯。1982年,赵璠琪从台湾回来,一家团聚。

第五,五公主韫馨,生于1917年,她与一个清朝大臣之子万嘉熙结婚。万嘉熙在1945年被苏联红军抓到西北利亚劳动改造。多年后回国,后来,韫馨和万嘉熙都成了普通的市民,韫馨1998年去世。

第六,六公主韫娱,生于1919年。1943年嫁给王爱兰。她们都是画家,算是志同道合的一对,绘画作品得到美术评论家的好评 ,韫娱1982 年去世。

第七,七公主韫欢,生于1921年,后改名金志坚。1950年,她嫁给了一个中学的教导主任乔志宏,是七姐妹中唯一自由恋爱结婚的人。也是唯一和汉族结婚的人,她生有两子一女,2004年去世。

虽然,末代清朝七公主出生高贵,但因清朝灭亡后,一系列的动荡时局,让她们在婚姻和人生道路上受制于人。虽然没个人的境遇不一样,但最后解放后,她们都能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也算是圆满的。

清朝灭亡后,身份尊贵的格格都嫁给了谁?过着怎样的生活?

正所谓:生于皇室之家,但遭亡国之时,皇族身份,也无可奈何,如花之飘零,各安生活之道。



末代皇帝溥仪共有三个弟弟七个妹妹,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皇宫后,溥仪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来到天津,一开始住在天津。

溥仪的七位妹妹分别是爱新觉罗.韫媖、韫龢、韫颖、韫娴、韫馨、韫娱、韫欢,其中韫颖早逝,韫娱和韫欢没有跟随哥哥溥仪去长春,其余几个妹妹都去长春陪伴自己的哥哥溥仪。

【一】韫媖。溥仪的大妹妹,1908年出生,后嫁给末代皇后婉容之兄郭布罗.润良为妻,后得急性阑尾炎,当时家里人非常不相信西医,而中医治疗又没有多大的改进,结果耽误了病情,不幸去世,享年才17岁。

【二】韫龢。溥仪的二妹,1911年出生,乳名“硕格”,字“蕊菡”,号“秉熹”,后改名叫“金欣如”。嫁给郑广元,生一子三女。郑广元是溥仪的老师郑孝胥的孙子,与韫龢结婚后,一直在溥仪身边。解放后,韫龢当了幼儿园的负责人,1973年退休,而郑广元则在北京邮政局工作,担任建筑工程师。韫龢于2001年去世。

【三】韫颖。溥仪的三妹,1913年出生,人称三格格,随哥哥溥仪从北京到天津,再到东北长春,嫁给末代皇后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琪为妻,日本投降后,随满洲皇室逃到大栗子沟,北平解放后,政府告其迁居北京,她与三个孩子和婆婆靠着父亲分的一点遗产艰难度日,后在章士钊的帮助下,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她被安排为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后丈夫被赦免回到家庭,1992年因病去世。

【四】韫娴。1914年出生,岁哥哥去长春后,后嫁给哥哥溥仪的同学赵琪璠。赵琪璠是蒙古贵族,到日本学过军事,当过溥仪的侍卫。1949年赵琪璠去上海探亲,解放军正从北而至,他跟着南去的人群到了台湾。而韫娴带着两个小孩生活十分艰苦,而且身体也不好,但是赵琪璠回不来。1982年在各方的努力下,赵琪璠最终回国,一家人终于团聚。韫娴于2003年去世。

【五】韫馨。1917年出生,她嫁给了清朝大臣侄子万家熙。万家熙曾经到日本学过军事,陈给溥仪的亲信之一,后被苏联红军抓获到西伯利亚劳动改造,1957年免于起诉获释。回到北京后他在编译社从事日文翻译工作,1972年病逝,韫馨则在一家饭店做出纳,于1998年去世。两人生有四个孩子,都是大学毕业,都建立了幸福家庭。

【六】韫娱。1919年出生,溥仪的六妹,自幼就临摹宋元名画,并最终成为一位画家。她的丈夫完颜爱兰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第二十七世孙,并且也是一位画家,两个人志同道合,生活幸福。韫娱于1982年去世。

【七】韫欢。1921年出生于醇亲王府北府,1947年到一所兢业学校任教, 1949年经朋友介绍,认识年长她两岁的乔宏志并与之结婚。1950年韫欢以“金志坚”之名被政府正式吸收为公办小学的教员,成为兄弟姐妹当中第一个参加革命工作的人。1957年,开始担任精忠街小学教导主任。1960年,韫欢和大哥溥仪等兄妹们团聚,平生第一次叫了溥仪一声“大哥”。1979年从她热爱的教育岗位上退休。2004年8月,最后的皇妹爱新觉罗•韫欢病逝于北京,时年83岁。

清朝灭亡后,身份尊贵的格格都嫁给了谁?过着怎样的生活?

作为封建时代的产物,格格在我国历史中存在的时间并不算长久,应清兴而生,随清亡而灭。在清朝200多位格格中她们的生平事迹都值得探讨,今天带各位各位了解一下清朝灭亡后,溥仪的七个妹妹,也就是醇亲王府最后七位格格的宿命。

死的最憋屈的格格——爱新觉罗·韫媖(1908~1925)

作为醇亲王府的长女,清王室的大家闺秀,韫媖的生平事迹本应为众人所知,奈何史书关于她的记载却只有寥寥几笔。相对于其他六位妹妹,史官在撰写韫媖时,笔墨显得格外"吝啬"。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放在她妙龄一场疾病时,或许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诸多王室的后裔(特指女性)其实并没多大的婚姻自由,大多数情况下她们的婚姻都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韫媖同样如此,作为正儿八经的贵族小姐,在封建社会早婚年代,她的终生大事也被家人安排的明明白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就嫁给了婉容的哥哥郭布罗·润良。可能是由于两位新人在此之前并不了解彼此,亦或是婚后并没有得到体验到真正的幸福。这就导致了作为新娘子的韫媖隔三差五地跑回娘家,二人的婚后生活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1925年,清王朝覆灭的第13年,也是韫媖17岁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她再也无法在这妙龄的时光体验世间百态。之所以说她死的憋屈完全是拜她家人所赐,因为当时韫媖所患的疾病只是普通的急性阑尾炎,通过西医的外科手术就可以完美解决,可谁知思想顽固不化的醇亲王府众人,坚持自家的闺女的身体不容他人亵渎。就这样,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韫媖最终被病魔战胜,葬送了美好的青春年华,享年17岁。

旧中国的流浪皇妹——爱新觉罗·韫龢(1911~2002)

作为醇亲王府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见证清王朝的格格,二妹韫龢的身世却显得略微平庸。在乱世烽火的洗礼中,这位皇妹褪去了皇室特有的气质,染上了市井小民的"俗气"。咎由自取也好,身不由己也罢,但能在动荡的世间见证一个千禧年的诞生,这也恰恰证明了韫龢才是真正的皇室赢家。

身为末代皇帝的二妹,韫龢的身份自然不由分说,同样是紫禁城见证出生的孩子,同样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然而美好日子总是那么短暂,辛亥革命一声炮响,穷途末路的清王朝正式退出中国历史。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全国各地的军阀混战,同样也是那些皇室旧部成员的受难日。作为为数不多亲历出宫、潜离王府、寓居天津、尔后又追随乃兄远赴长春的人,韫龢对于大哥溥仪的一份亲情在这段时期天人可见。

世间皆苦,唯独你是草莓味。虽然这段不幸经历或多或少带给韫龢一些影响,但是她也有属于自己苦中作乐的时期——遇到郑广元(伪满总理郑孝胥之孙)。虽然也是带有政治色彩的婚姻,不过比起大姐韫媖,韫龢婚后的生活就显得尤为幸福。她曾陪丈夫郑广元留学英国,接受过西方教育。在伪满垮台后,二人又携子女流浪于冰天雪地的东北。新中国成立前夕,韫龢和家人经过一路坎坷乃乞讨顺利返京,成了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她的后半生,在千禧年的第二年,韫龢去世,享年91岁。

主席称赞过的格格——爱新觉罗·韫颖(1913~1992)

虽然是民国时期第一位出生的格格,但韫颖早期的生活和其他哥哥姐姐相比并无多大差异,旧时代的公主仍旧过着钟鸣鼎食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1924年11月,溥仪惨遭冯玉祥驱逐,被迫出离紫禁城,迁居天津张园。作为家眷的韫颖也来到跟随大部来到天津,并在这里度过了较为愉快的少年时期。

1931年,溥仪在日本军警的保护下潜赴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应运而生。次年,19岁的韫颖由溥仪指定婚事,同前清大臣荣源的二儿子、皇后婉容的弟弟润麒订亲,二者的婚礼遂在伪满洲国新京举行。婚后不到1个月,溥仪派溥杰和润麒赴日本学军事,韫颖也随同前往。

1933年韫颖回新京探亲,并暗下决心此后再也不回日本,润麒也应妻所求,在伪满洲国高等军事学校任中校教官,自此二者在新京长住。1945年日本投降,苏联红军接管东北,享尽"皇家待遇"的溥仪这次真正沦为阶下囚。韫颖虽有幸逃脱,但是润麒却在逃亡途中下落不明。

新中国成立后,韫颖迁居北京,和三个孩子以及婆母过着拮据的生活。为生活所迫,韫颖放下了架子,开始参加街道工作,获居民推举为居民组长、治保主任……自此,世间再无清宫三格格,只有北京胡同中的公民。1956年,经主席批准,韫颖和七叔载涛等人赴抚顺战犯管理所看望了大哥溥仪。1992年,韫颖去世,享年79岁。

七年之痒独守空房——爱新觉罗·韫娴(1914~2003)

韫颖出生的次年,四格格韫娴也诞生人间,可能是醇清王府人丁已经足够兴旺了,亦或者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史书上对于这位居中的四格格记载并不多。对于她的婚后生活可以从丈夫赵琪璠的书籍中略知一二。赵琪璠自幼在北京长大,1931年同溥杰一起就学于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的本科,毕业后归国,成为满洲国皇帝溥仪的侍从武官。

1936年,经哥哥溥仪的撮合,22岁的韫娴同蒙古族贵族出身赵琪璠结婚并育有一对后代。抗日战争结束后,身为武将的赵琪璠虽然躲过了苏联红军的"魔爪",但却被猝不及防的国内战争所波及,造成上海北京间的交通中断,使在上海的赵琪璠回不了北京,无奈只好随南逃的难民逃往台湾,尔后他投奔国民党军。

从他的回忆录中我们得知,当年分离的时候,韫娴正患哮喘病,孤身一人拉扯两个孩子,多年的时间里,夫妻二人就只能通过书信来互相传情。1981年初的一封家书中,赵琪璠得知自己已经当上姥爷后,再也难以掩盖内心的喜悦,回国的欲望愈发强烈。次年4月,时隔30余年后,风烛残年的赵琪璠回到北京和家人团聚,夫妻二人终于在有生之年再次见面,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天伦之乐。2003年,韫娴去世,享年89岁。

最接地气的格格——爱新觉罗·韫馨(1917~1998)

大清覆灭的第五个年头,醇亲王府内又迎来了第四位格格——韫馨。因为有着一个记忆中对自己宠爱有加的皇帝哥哥,韫馨的童年时光总的来讲也是无忧无虑的。

到了谈婚论嫁的日子,韫馨也是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前清王朝大臣万绳之子万嘉熙。万嘉熙曾留学日本,学习军事理论,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人。1945年苏联接手东北后,万嘉熙也被苏联红军抓到西伯利亚进行劳动改造,多年后才被释放国,安排到北京翻译所当翻译。虽然有些这样不断生离死别,但是韫馨和万嘉熙的感情却因此得到升华。他们共养育着四个孩子,均大学毕业,都建立了幸福的小家庭。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有这样的描述:

尽管她们(溥仪的妹妹们)自己做饭、照顾孩子,但是她们在信中流露出的情绪总是满意的、愉快的。我放了心。现在,我看到了她们,听着她们和自己的丈夫谈起别后经过,使我联想起了过去。我还记得五妹夫老万睁着他那双大眼睛问五妹:"你真会骑车了?你还会缝纫?"

这是在他接到她的来信后就感到十分惊讶的问题。更令我们这位学委会主任(五妹丈夫)惊异的,是他的妻子回答得那么自然:"那有什么稀奇?这不比什么都不会好吗?"

1972年,万嘉熙去世,独留韫馨守寡26年,1998年,韫馨也与世长辞,享年71岁。

多才多艺的六格格——爱新觉罗·韫娱(1919~1982)

韫娱生于1919年,溥仪的六妹,作为宫廷格格,琴棋书画都是她们的必修课。但在众姐妹中,也唯独韫娱将画的造诣提升至顶峰。韫娱自幼有机会临摹宋元名画,对清代恽南田的没骨花卉尤为欣赏,后专攻恽派的传统技法,结合写生而创作。也正是这个常见的爱好,拉进了她和王爱兰的距离。

1943年,24岁的韫娱嫁给金世宗完颜雍的后人王爱兰。短短四年的时间,两人就先后在北京北海公园、中山公园等地举办画展,其代表作品《芍药》参加国庆十周年全国美展;《水仙》参加1960年迎春画展;《白牡丹》在北海公园天王殿展出;《荷花蜻蜓》参加国庆30周年全国美展。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2年,韫娱去世,享年63岁。

大清王室的最后一位格格——爱新觉罗·韫欢(1921~2004)

民国十年(1921年),八月初十日,韫欢生于醇亲王府北府,姐妹中排行第七,王府内上下都称"七格格"。作为醇清王府的最后一位,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格格,韫欢似乎已经彻底拜托了"格格"的噱头,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普通人,有些自己亦喜亦忧的童年和钟爱的事业。

1924年,刚年满三周岁的韫欢便独立完成王府礼节,受到王府上下一致赞扬;8岁时和四哥溥任、六姐韫娱一起进入英国工部局所办的"耀华学校"读书;23岁那年,韫欢走出了走出花园,在一所兢业学校帮助四哥工作;四年后,她也如愿以偿,和朋友李淑芬一起开办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坚志女子职业学校"。

1949年,时年已28岁的大龄剩女经过李淑芬的介绍,认识年长她两岁的乔宏志。一年的热恋期过后,1950年的2月12日,韫欢和乔宏志在三对新人集体婚礼中结婚,是姐妹当中唯一和汉族平民结婚的人。婚后的生活,韫欢也是沉溺于自我工作无法自拔,将毕生精力投入教育事业,鞠躬尽瘁。2004年离世,享年83岁。

时运不齐也好,命途多舛也罢,清末七位格格或许也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生下来靠的也许是运气,但活下去靠的必然是对待生活的勇气。如果不加以说明,上述的种种看似磨难重重又平淡无奇的生活,又有谁能想到是醇清王府大小姐们所经历过的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