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家被抄后,房子去哪了?

坐落在北京什刹海西岸的恭王府,就是和珅曾经的房子,和珅被抄家以后,他的房子却被保留了下来,成了现如今大家参观游玩的好去处。

和珅是乾隆的宠臣,更是富可敌国的一代权臣,而他的府邸也是非常华丽,他曾经的宅第,被称为“和第”,就是现如今的恭王府。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史书上对恭王府如斯描述,可见恭王府环境之好,遥接西山,被水系环绕,又离皇家不远的宝地,起初一直无人敢问津,只是供内务府和旗人居住。

一直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这里才迎来了一位年仅26岁的主人,他就是和珅。

如此年轻的和珅怎么有实力买下这里呢?19岁那年,和珅从官学毕业,三年后被授予三等侍卫,虽然侍卫是武职,但是有机会接近皇帝。

和珅俊秀温顺、聪明伶俐,很快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25岁那年,和珅晋升为御前侍卫,从此进入了仕途的快车道。

第二年,他就被多次晋升,十二月担任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翻遍史册,一年之中,有如此晋升速度的,真可谓少之又少。

也就是在这一年,圣眷正隆、春风得意的和珅,相中了后来成为恭王府的这块宝地,遂以高价买下了这里,开始了“和第”的修建。

和珅出身满洲正红旗,按照当时的规制,汉人全部迁出内城,其房屋由八旗军民居住,而和珅的家族属于正红旗二甲喇,按规定住在西直门内的驴肉胡同。

和珅发迹后,原来驴肉胡同的家虽然一再扩建,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和珅“权臣”的身份,因此才有了重新盖豪宅的想法。

早在买地之前,和珅曾多方考察,最终选定了什刹海地区的这块宝地,在和珅看来,这里不仅是京城内唯一的一片水域,而且这里地理条件优越,风水极佳。

不仅京城百姓竞相在此建造宅园,许多王公贵族以及高官多数也都想将宅园置于什刹海周围。

后海北岸有康熙朝大学士明珠的府邸、两江总督尹继善、文华殿大学士于敏中都曾在这一带居住过。

这些府第不仅为什刹海地区的景观注入了贵族气息,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这里的人文内涵。

乾隆四十一年,和珅开始建府,大兴土木,直到乾隆五十四年,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完婚入住,府第兴建完工。

从修建豪宅开始,年仅26岁的和珅,已经开始在贪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单从“和第”的修建就可以看出端倪。

当时,和珅修建这座宏伟的府邸到底花费了多少钱,后人难以估计,但是进入现在的恭王府,单看王府规模,就足以令人震惊。

建成以后的“和第”,宏伟气派,“和第”位于什刹海地区,占地100多亩,府内富丽堂皇,极尽奢华,位于前海之西后海之南,处于什刹海水系的环抱之中,西南方又有御河围绕,四面环水的地势使得这座豪宅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年仅26岁的和珅修建这座豪华府邸的时候,刚刚在政坛崛起,他哪里有这么多钱修建如此宏伟的豪宅?

答案当然是因为和珅的贪腐,27岁的和珅,官职已至军机大臣,28岁的和珅曾经因为徇私舞弊,是降两级留用,但是凭借着乾隆的宠爱,和珅并没有因为降级而停止贪婪的步伐,随着他的步步高升,他贪婪的胃口越来越大。

豪宅建成后,和珅把驴肉胡同的老宅留给了弟弟和琳居住,自己带着妻儿和管家刘全等一干人住进了什刹海旁的新居。

和珅在豪宅内居住的春风得意,不仅环境好,上班还近,在此期间,37岁的他被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户、兵部尚书,独揽大权,47岁时已经成为众人眼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帝”。

和珅在乾隆当政时期,成为把握大清王朝所有实权的重要人物,只是他没预料到自己会落得凄凉的结局,更没有想到自己花费巨资修建的豪宅会沦落他人之手。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上午,八十九岁的乾隆于养心殿病逝,乾隆死后,京城市面上一切如常,只是官员除掉了帽子上的红络。

乾隆去世后的第二天,和珅便被嘉庆下令革去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官职,被下令在宫内昼夜看守殡殿,不得随意出入,实际上已经处于软禁状态。

正月初五,以刘墉为首的大臣开始上奏,指责和珅的各种不法行径,正月初八,嘉庆下旨革除和珅的所有职务,下令刑部将其逮捕收监,又下令查抄了他的家产。

被抓的时候,和珅一家人正在吃饭,当直到富贵已到尽头的时候,一些人惊恐的难以控制,竟然开始呕吐。

富贵荣华,幻若浮云,当嘉庆下旨抄家的时候,和珅的家眷们就已经知道曾经的这座宅子不属于自己了,也知道一家人的富贵也早已到尽头。

正月十一日,嘉庆颁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为了国体起见,特意加恩赐和珅自尽。

正月十八日,和珅收到白绫一条,在生命的尽头,和珅留下绝命诗云:“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日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和珅就这样黯然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50岁。

和珅获罪被赐死以后,和第被一分为二,嘉庆特许嫁给和珅儿子丰绅殷德的和孝公主一家继续居住在宅第东部,而西半部则赐给了庆郡王永璘,时为庆王府。

永璘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嘉庆皇帝最小的弟弟,据说,郡王永璘早就觊觎和珅的豪宅很久了。

早在和珅当道的时候,当永璘的皇子哥哥们一起商量着将来如何对付和珅,可他在边上就说一句话:“将来不论哪位哥哥当皇上,只要把和珅的这座豪宅赏给我,我就知足了!”

永璘天性敦厚,没有皇子的架子,嘉庆对他多有照顾,在和珅死后,信守诺言,把园子赐给了他。

永璘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和珅的豪宅后,对房子加以改造,内务府也按照郡王的规制对和第进行了改建,使其更符合郡王的身份。

所幸的是,嘉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对很多原本营造精美的房屋进行拆改,从而使得这座精美的建筑得以保存了下来。

一直到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和孝公主去世,这座府第才得以成为真正的庆王府。

而这时,庆亲王早已去世三年多了,庆亲王的后人继续在此居住,一直到府第被收回。

按照清制,除了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需递降等级承袭,当世袭递降到与原封爵所赏赐的府邸不相符合时,皇家如果需要,可以收回原来的府邸,根据现有封爵另行赏赐。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咸丰帝封奕䜣为恭亲王,并且将原来的庆王府赐予他作为宅邸。奕䜣成为恭王府的第三代主人。

奕䜣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他曾担任过军机大臣,领导过洋务运动,并在慈禧西逃时期,临危受命担任议和大臣等,在清朝末年也算是个搅动风云之人,恭王府就是以他命名的。

其实,咸丰帝将恭王府赐给奕䜣也颇具深意,这座豪宅的第二位主人是乾隆的十七子庆郡王永璘,在乾隆年间,永璘早早就退出了皇位争夺。

在和珅自尽以后,嘉庆赐给永璘曾经和珅的住宅,就是为了表彰永璘的不愿争夺皇位之功,此时,咸丰将此宅赐给恭亲王奕䜣,用意就很清楚了,是为了让奕䜣谨守君臣本分。

奕䜣入住王府以后,除了内务府根据亲王的等级对府第进行了整修以外,恭亲王也对府第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奕䜣调集百名能工巧匠 ,增置王府中的山石林木,不仅保留了和珅时候精美的建筑,还请皇家御用建筑师设计了花园,修建了大量的假山和园建,并且修建了戏楼,基本形成了今日的规模。

可以说,恭王府的总体布局和主要建筑都是奕诉时期形成的。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奕䜣病逝,他的孙子溥伟承袭亲王爵,和弟弟溥儒一家一起居住在园中。

之后的恭王府,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风雨飘摇,园主人几经转手。

清朝灭亡以后,因时局动荡,末代王孙们纷纷卖掉府第,以图生存,恭王府也没能逃脱可悲的蜕变和分割。

清朝灭亡后,小恭王溥伟于1914年住到青岛开始从事清王朝复辟活动,由于开支巨大,年年入不敷出。

为了生存,溥伟将所绘王府蓝图作抵押,向北京天主教会的西什库天主教堂借大洋三万五千元,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原押款加上历年利息累计近20万银元,溥伟已经无力偿还。

由于溥伟无力偿还巨额债款,府邸部分则全部被抵押给了教堂,1932年,有教会背景的辅仁大学以108根金条买下了王府的产权,王府产权归辅仁大学,辅仁大学将王府用作女生学堂。

1949年以后,恭王府的花园部分变成了公安部宿舍,府邸部分则为艺术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以及文化部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使用。

后来,厂桥空调器厂占用了王府花园东部的“半壁江山”,国管幼儿园占据了花园西路,由于缺乏保护,恭王府部分游廊和府邸失修严重,很多建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幸好恭王府的总体格局没有遭到破坏。

1982年,恭王府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幸,尽管几经转手,恭王府的整体格局并未遭到破坏,经过一系列的修缮,2008年整修以后,府邸连同花园完整地向游人开放,恭王府才得以在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

总结:

从清朝入关算起,一直到结束,一共经历了十代帝王,历代皇子中有亲王、郡王,封号的有七十位,他们的王府遗址有五六十处,可保存好的没有几个。

恭王府历经大清王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七位皇帝的统治,如同一面镜子,见证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

从乾隆时期和珅的和第,到嘉庆时期永璘的庆王府,再到清末恭亲王,恭王府走过了风雨摇曳的236年,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现存保存最好的清王府,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是对恭王府深厚历史底蕴的高度概括。

曾经去过恭王府的很多人说过,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有数九寒冬,恭王府一直是游人如织,很多人去恭王府大都不是因为恭亲王,而是因为它的第一任主人和珅。

和珅死后,他的府邸几经曲折,堪称悲凉,而恭王府的命运,也和它的第一位主人和珅一样,经历了鼎盛和衰亡。

和珅家被抄后,房子去哪了?

和珅家被抄,和珅被嘉庆二十大罪状赐死化为一缕青烟做了古之后,他的宅子却被保留了下来,一直到现在都完好无损,当然现在不叫和府了,而叫“恭王府”,咱们历数一下恭王府的五任主人便知道这个大宅子的流转传承历史了。第一任:钮祜禄·和珅第二任:钮祜禄·丰绅殷德及公主,第三任:爱新觉罗·永璘(庆亲王)第四任:爱新觉罗·奕訢(恭亲王)第五任:爱新觉罗·载滢。

作为这么有名的府邸,老猪自然不能错过,必须亲自探访感知历史,老样子下面在老猪实拍的和珅府邸的照片中咱们接着介绍这座府邸的前世今生。

这个平面图是和珅家的总览图,不要惊讶,没错这全是和大人家的房子,可以说当时和府的规模确实比很多的王府都大扯不少,俗语道,枪打出头鸟,你和大人出身低下靠着乾隆皇帝的宠幸便这样不知收敛,营造让众皇子们都眼红的大house,总会有人把你记在小本本上,日后找你算账的,后来的嘉庆帝就是一位,其实在嘉庆做皇子的时候就对和珅看不上眼了,还有嘉庆一母同胞的弟弟庆亲王永璘也对这个大house垂涎三尺,这不,在嘉庆办到和珅后,永璘立马对老哥嘉庆帝提出的要求,让把和珅府赐予他,结果嘉庆答应了他(除了公主住的东院)全部赏赐给了庆亲王。

下面是实拍照片,大家掌眼。

时光飞逝,这不转眼到了咸丰朝,咸丰帝又将此宅赐予其六弟恭亲王奕訢,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鬼子六,当奕䜣如愿以偿得到这个宅子后,由于自己为恭亲王,故而将这里改名为“恭王府”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奕䜣这人比较洋气,喜欢西方洋式的东西,他在后花园门处建造了一个洋门,形制仿圆明园中大法海园门所建,造型采用舒展流畅的西洋风格,所以也称“西洋门”。如今这里成为了一个大家都喜欢留影的景点之一。

在后花园游览,可以看到遍地都是福的字眼,或者是以蝙蝠为图案的雕梁画栋,但可悲的是,这个园子的历代主人们的故事都让人唏嘘,他们或魂断牢狱,或屡遭排挤,纵有富贵,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而已。正如和珅死前的那首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

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

认取香烟是后身。

和珅家被抄后,房子去哪了?

和珅府就是现在北京的恭王府,也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不过这已经是第二次转手以后的结果。

和珅是乾隆的宠臣,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贪官。当然,和珅的家产没有传说中八亿两那么多,不过也非常惊人了。而和珅的府邸也是非常华丽,甚至比当时不少亲王的王府都要大。

和珅做事这么招摇自然没好果子。等到乾隆一死,嘉庆立刻对他展开清算,和珅被下了大牢并赐死,他的家产包括和府在内被尽数籍没。

有野史说早在和珅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乾隆的儿子们已经都看和珅不顺眼,大家商量以后一定要搞掉和珅,其中永璘表示自己对皇位没兴趣,就是各位兄弟谁要是当了皇帝搞掉和珅,一定要把和府留给自己。

野史的说法是否实属已经不可考证,不过等和珅死后,此时已经被封为庆亲王的永璘确实向嘉庆提出要和府。而嘉庆也满足了永璘的愿望,把和府除了驸马丰绅殷德和和孝公主住的东院留给了夫妻俩,其他的都赏赐给了永璘。此后永璘和他后人就成了和府的主人。

不过到了咸丰元年,也就是公元1851年,内务府把庆王府从永璘的孙子、时任辅国将军的奕劻手中收回,转而赐给了恭亲王奕訢,从此和府又成了恭王府。

恭亲王奕訢也是晚清时期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奕訢是咸丰的弟弟,因为他聪慧过人,当年也曾经是帝位的热门人选。但是最后咸丰却靠着装老实让道光看中,继承了皇位,奕訢和帝位失之交臂。

后来奕訢在咸丰死后和慈安、慈禧联合发动辛酉政变,被封为议政王。在他的手上,清政府开始了洋务运动,可以说也是一位风云人物。然而最终慈禧在巩固了自己权位以后,利用中法战争的机会把奕訢和整个军机处一起开革,把奕訢的势力一举铲除。奕訢再次退出权力中心。

奕訢遭此打击以后心灰意冷,转而专心在恭王府中颐养天年。即使在甲午战争以后奕訢再度复出,不过已经没有当年的雄心壮志,态度敷衍,估计也是不想再卷入政治风波之中。

这恭亲王府和晚清的政治时局紧密相关,加上和珅也是一个著名人物,从和府到恭王府,包含了清朝由盛而衰的过程,所以也有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诸位要是去北京玩的话,万万不可错过。

和珅家被抄后,房子去哪了?

北京西城区的恭王府,就是和珅曾经的家。

在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有一座占地约6万平方米的宅邸,这座宅邸不仅规模宏大,并且还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没错,这座宅邸就是恭王府,而它的第一任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和珅。

不过,虽说这座宅邸的第一任主人曾是和珅,但我们都知道,和珅在乾隆皇帝去世后,随即便被嘉庆皇帝抄家并赐死,自然而然的,这座宅邸也没了主人。

那么,在和珅被赐死后,这座恭王府是如何被清廷处置的呢?另外,从和珅死到清朝灭亡,以及从民国时期到如今的现代,这座恭王府都经历和见证了什么呢?

就这个问题,我们来详细聊一聊这座恭王府的前世今生。

要说起恭王府的来历,就得说一说乾隆皇帝最疼爱的“小棉袄”十公主了。

十公主,即固伦和孝公主,乃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个女儿,故而称其为“十公主”,她生于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初三,生母为惇妃汪氏。

由于十公主是乾隆皇帝年纪最小的一个女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幺”,所以,乾隆对她是格外偏爱。

史料记载,在十公主出生之前,乾隆就将十公主的生母惇嫔晋升为妃子,而等到十公主出生后,乾隆更是没事就赏赐惇妃珠宝。

这还不算完,不久之后,惇妃因为琐事,失手打死了一名宫女,按大清后宫律,妃子打死宫女的罪过很大,轻则被降级问罪,重则就会被赶出宫去,甚至其娘家也会因此受到牵连。

但最终,乾隆虽说将惇妃革去妃位,但不久后又将其恢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十公主昼夜啼哭,乾隆可怜这个小女儿,所以不得不重新把十公主送回生母身边喂养。

因此,惇妃也算是沾了女儿的光,由此可见,乾隆对十公主是如何重视。

而等到十公主长大之后,乾隆对她的疼爱更是无与伦比,不仅破格将其晋封为固伦和孝公主,同时亲自为其指婚,将其许配给了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并且,丰绅殷德这个名字,也是乾隆亲赐的。

就这样,乾隆皇帝最疼爱的女儿,嫁给了乾隆最宠信的大臣和珅之子,这桩姻缘,在当时几乎轰动了整个京城。

能和皇帝结为亲家,作为和珅自然是求之不得,况且当时他风头正劲,为了体现对这桩婚事的重视,同时也为了不让十公主嫁过来后受委屈,在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和珅决定斥巨资为儿子以及未来的儿媳,建造一座府邸。

而和珅要建造的这座府邸,正是恭王府的前身。

史料记载,这座宅邸从开始营造到最终完工,前后历时超过四年,所花费银两无数,而其规模和构造,自然是奢华无比。

像我们目前能在恭王府中看到的大部分建筑,比如“葆光室”、“嘉乐堂”等,其实都是当年和珅营造的,基本上当初和珅建成后什么样,如今还是什么样,只有局部进行了修缮和改造。

一句话,就是这座宅邸作为十公主和丰绅殷德的“婚房”,那规模和奢华,在当时的京城里,除了皇宫以外,基本上也就属它了。

到了乾隆五十四年,十公主与丰绅殷德正式大婚,小两口也正式入住这座宅邸。

但有道是世事无常,随着乾隆皇帝的去世,以及嘉庆皇帝的得以亲政,曾权倾朝野的和珅和大人,好日子也走到了尽头。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乾隆皇帝病逝,嘉庆皇帝针对和珅的惩治也随即开始落实,他首先安排和珅总负责乾隆的丧事,明为以示恩宠,实则是将其禁锢起来,断绝和珅与外界的联系。

之后,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并同时下令,对和珅进行抄家。

而根据史料记载,当时从和珅家中抄出各类珍宝物品的白银总值,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八亿两,要知道,当时清朝一年全国的赋税,也只不过是七千万两。

由此可见,和珅“富可敌国”的称号,真不是白叫的。

最终,和珅被嘉庆下令赐死,用三尺白绫结束了生命,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和珅一死,关于他的一切,自然也迎来的另一种结局。

别的不说,单说那座奢华的宅邸,也就是和珅为十公主嫁入和家而营造的那座宅子,也经历了很大变故。

原本,按照清朝律法,像和珅这样犯罪并被抄家的大臣,所有家产将会归国有,但由于十公主特殊的身份,就让当时的嘉庆皇帝没舍得这么去做。

最终是如何处理的呢?很简单,嘉庆皇帝将那座宅子一分为二,一半(宅子后半部分)仍由十公主居住,而另一半(宅子前半部分)则赏给了庆郡王永璘。

说起来这个永璘,其实也是一个堪称“人间清醒”的妙人儿,他是乾隆皇帝最小的儿子,所以和十公主一样,得到了乾隆不少偏爱。

而在乾隆未曾明确太子之位前,很多人猜测永璘有可能会继承大统,但对此永璘却并不在意,他对外说自己没那个能力,也根本没那个心思。

而他当时最大的爱好和愿望,就是能得到和珅的那座宅子。

纯庙末年,或有私议储位者,王曰:“天下至重,何敢妄觊,唯冀他日将和珅邸第赐居,则愿足矣。---《啸亭杂录》

正是因为如此,在嘉庆继位之后,对于这个“不求上进“的弟弟永璘十分满意,而在对和珅进行抄家之后,也就顺其自然的满足了他的愿望。

当然,由于十公主还在,所以嘉庆也是均衡了一下,将宅子一分为二,各自赏了一半,并且,这座宅邸也从这个时候,名字改为了“庆王府”。

在此之后,永璘便一直居住在这座宅子之中,由于他仅能使用宅子的一半,所以并没有大面积进行修缮,只是按照郡王的规制,简单修整了一部分。

原本,永璘最大的梦想是拥有和珅的整座豪宅,但最终却只实现了一半愿望,并且,直到他去世,这个愿望依旧是实现了一半。

为什么呢?因为永璘去世于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而此时的十公主尚且在世,所以,自然不能将其从这座宅子中赶出去。

一直到了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也就是永璘去世三年后,十公主方才离世,由于十公主,而十公主的丈夫丰绅殷德也早已去世多年,加上两人膝下无子,所以,永璘的后人,正式将这座宅子全部收归己有。

自此,这座宅子便由永璘的后人居住,但好景不长,到了永璘孙子这一代,这座宅子再次发生了变故。

怎么回事呢?这就得从永璘去世后说起。

永璘死后,其爵位由第三子绵愍承袭,但绵愍仅仅活了四十岁,在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便去世,并且最重要的,是绵愍没有子嗣。

没有子嗣,自然就没人继承爵位,最终,道光皇帝下令,由乾隆帝第八子仪慎亲王永璇之孙奕彩袭封庆郡王爵位。

也就是说,庆郡王这个爵位,从永璘的后人这一脉,转移到了永璘哥哥永璇后人这一脉。

当然,道光皇帝还算是比较留面子,虽说爵位给了别人,但并没有让永璘的后人从庆王府中搬走,仍允许他们居住。

而在不久之后,承袭庆郡王爵位的奕彩,因为在“服中纳妾”(即在丧事期间纳妾),严重违背了大清规制,所以,道光皇帝下令,将奕彩爵位削除,改由他人袭爵。

让谁袭爵呢?经过权衡,道光皇帝决定,让永璘的第五子绵悌继承爵位。

这么一来,庆郡王爵位,再次回到了永璘后人这一脉,自然他们就更有资格居住在庆王府里面了。

但绵悌承袭爵位没多久,再次犯事,史料上说是觊觎亲王爵位(当时他是郡王),所以进行了行贿,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行贿之事东窗事发,不仅爵位被除,还被罚至戍守天寒地冻的盛京。

绵悌被除爵,就意味着庆郡王爵位再次出现空缺,而此时永璘的后代也是人才凋零,仅有永璘第六子绵性的儿子奕劻,还有个可怜的镇国将军爵位。

我们都知道,清朝宗室的爵位一共分为十二等,而镇国将军位列第九,距离位列第二的郡王足足差了七个等级,由此可见,当时永璘的后代境况着实不咋地。

也正是因为境况不咋地,加上朝里也没有能为其撑腰的人,所以,在道光皇帝去世,咸丰皇帝继位之初,咸丰一道旨意,便将庆王府收了回来。

没办法,谁叫当时永璘的后代权小位卑,说不上话呢,因此也只能听命,从庆王府中搬了出来。

那么,咸丰皇帝收回庆王府后是如何处置的呢?很简单,他一转手,就赏给了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奕訢。

之所以咸丰皇帝会这么大手笔,将这座公认的豪宅赏给弟弟奕訢,这还源于当初的“储位之争”。

道光皇帝活着的时候,曾在很长时间里纠结大为到底传给谁,他当时比较中意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皇四子奕詝,另外一个则是皇六子奕訢。

而皇四子奕詝的老师杜受田,深知若是论才具和能力,自己这个学生是万万比不过皇六子奕訢的,所以,他就给皇四子奕詝出主意,让他以仁孝之心取悦于道光帝。

最终,杜受田的策略奏效,促使道光皇帝下定决心,将大位传给了皇四子奕詝,即咸丰皇帝。

但咸丰的继位过程,明显有取巧的嫌疑,所以才具能力都相当不错的奕訢自然不服气,对此咸丰也是一清二楚。

而为了安抚自己这个弟弟,也为了避免他不威胁到自己,所以在咸丰继位之初,对奕訢是百般示好。

不仅遵照父亲道光的遗嘱,将弟弟奕訢晋封为恭亲王,同时,又将原庆王府赏给了奕訢。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庆王府便成了恭亲王奕訢的宅子,从这个时候开始,庆王府的名字再次被改,改为了恭王府。

而在奕訢受赐后,对这座宅子进行了一些修缮工作,前后历时一年,到了咸丰二年,奕訢正式移居此府。

自此,原来属于和珅的宅子,就迎来了一位新主人。

奕訢居住在恭王府的时间较长,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开始,一直居住到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前后长达四十余年。

而在光绪二十四年奕訢去世后,其爵位由孙子溥伟继承,所以,恭王府的主人也就换成了溥伟。

溥伟这个人,曾经还是光绪皇帝的继嗣备选人之一,但最终没能登上皇位,而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溥伟与宗室良弼等人成了“宗社党”,妄图抵制南北议和和溥仪退位。

但历史的滚滚车轮,岂是他能抵挡住的?随着良弼被炸死,宗社党成员纷纷出逃,但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溥伟仍对外高声叫嚣,说“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

不过,时局可不是他说了算,由于当时的形势,溥伟也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所以,在1912年1月,溥伟从恭亲王府中出逃,而在当年二月,溥仪正式宣布退位。

既然溥伟都逃了,加上当时的局势,自然这恭亲王府也暂时成了无主之地。

资料记载,从1912年之后,恭亲王府前后住进去过不少人,比如溥伟的弟弟溥儒、溥僡,就在时局稍微稳定一些后,带着老母亲从西山搬回到了恭亲王府居住过。

但到了1936年,这座恭亲王府却成了当时法院拍卖的资产。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得说到一个人,这个人名字叫做包士杰,当时是西什库教堂的法国神父,此人极有头脑,他在看到清朝灭亡后,不少曾经的王公大臣没有了收入来源,就主动前去找到这些人,表示愿意提供现金借款。

当然,他也不是白借的,对方必须要有抵押之物,而包士杰不要别的,只要名贵古玩或者是宅子。

并且,他的利息很高,说白了就是一个放高利贷的,但当时的原清朝王公们,却迫切需要大量的钱财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再加上“崽卖爷田不心疼”这种心理,所以,不少曾经的豪宅,都被这个包士杰收入囊中。

而恭王府,也是这么成为包士杰的资产之一的。

资料记载,当时溥伟身在外地,却指使手下的人找到包士杰,借给了35000元大洋,之后,包士杰不仅不催着要账,反而又主动多次再借给了溥伟不少钱,前后累计,光本金就达到了14万元。

而这还只是本金,按照当时包士杰定出来的利率,加上前后借款的时间,这利滚利一算,最终溥伟需要偿还包士杰24万元。

这个数目,溥伟自然不能接受,但今昔不同往日,他也奈何不了包士杰,最终,双方就此打起了官司。

但最终,这场官司以溥伟败诉结束,只不过,原本包士杰想全部霸占恭王府的幻想并没有实现,只得到了恭王府一半的房屋产权。

到了1936年,溥伟去世,包士杰再次向当时的北平法院上诉,这一次,恭王府被全部拍卖,而买家则是辅仁大学,其购买恭王府的资金,则用来偿还包士杰。

由此,曾经的恭王府,成了辅仁大学的产业。

辅仁大学买下恭王府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添办女院,等到了1939年改造完毕后,辅仁大学正式招收女生,而恭王府也改名为辅仁女院。

新中国成立之后,辅仁大学被并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所以,恭王府也成为北师大的女子学院。

随后的数年中,恭王府被先后存在有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等院校,另外还有中国艺术研究所、中国文联等单位,并且,在八十年代初期,这里还是公安部宿舍、国管局幼儿园、北京市冷风机厂的所在。

另外,在恭王府花园位置前后,曾经还住过两百多户居民,基本上当时已经成为了一个“大杂院”。

而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央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以及不少人大代表的呼吁下,对恭王府进行修复,以及让其成为一个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当时的共识。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恭王府内的单位、住户搬迁、清退工作,正式启动。

从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到2006年,恭王府所有的清退搬迁工作才算圆满结束,并且,在搬迁清退的同时,对恭王府的修缮、修复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最终在2008年时,恭王府正式对外全面开放。

时至今日,恭王府已经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句话叫做“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这座宅邸,见证了从清朝乾隆时期到如今两百多年的时光变换,其蕴含的历史意义是相当巨大的,值得所有对其感兴趣的人细细观赏。

总的来说,在和珅被抄家之后,他的宅子也几经易手,先是成为嘉庆皇帝弟弟永璘的王府,之后又被咸丰赐给了弟弟奕訢,到了民国时期,又易手多次,而最终成为了如今的文物保护单位。

和珅家被抄后,房子去哪了?

位于北京西城区,柳荫街的恭王府,大 家并不陌生, 这座占地面积为6万㎡的豪宅,是晚清时期恭亲王奕䜣的府邸。但这座豪宅的真正主人,却是乾隆时期的 权臣和珅。要想了解这一历史事实,还得从头说起.....

提起和珅,都知道他是乾隆时期最大的贪官,晚清第一富豪,他的财富之多,震惊朝野。中国历史上也就只有一个和珅,无人与之相比。今天我们就聊一聊他为自己建造的金碧辉煌的府邸"和第"。

嘉庆四年(1799),乾隆驾崩,嘉庆继位。和珅这位乾隆时期的大宠臣,现在开始倒霉了。他被定20条大罪,抄家夺职,于当年的正月十八被赐死。

和神在乾隆时期曾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内务服的总管之职,官衔到了这个位置,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连精心为自己打造的府邸,也被嘉庆皇帝赐给了自己的同母兄弟庆郡王永璘。

永璘是乾隆的第17个儿子,心地善良,与世无争,但对音乐却情有独钟,乾隆看他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对他也是另眼看待,他经常说,我别无所求, 如果众兄弟能可怜我,能把和珅的豪宅赐给我,就满足了!嘉庆做了皇帝之后,永璘果真如愿以偿住进了和珅的豪宅。“和府”这个连皇上的儿子都羡慕的府邸,豪华程度就想象而知了。

永璘住进和府时,和珅的儿子丰珅殷德和孝公主(她是乾隆的第十个女儿)也住在里面,他们各用一半。本来丰珅殷德也受到父亲和珅的牵连,由于十公主去哥哥嘉庆那里求情,才保性命。嘉庆二十五年,永璘晋升为亲王,之后不久就暴毙了,孝公主在道光三年也去世了,也就是在永璘死了三年之后,他才得到全部王府。

之后的岁月,永璘的后代,绵愍,奕綵,绵悌,奕劻在此(庆亲王府)居住。奕䜣在道光30年被封为恭亲王,而此时的奕劻身为辅国将军。咸丰二年重新开始分府,把庆亲王府(和珅的豪宅)赐给了恭亲王奕䜣,从此(庆亲王府)变成了(恭亲王府),也就是现在的恭王府。这时辅国将军奕劻也只好迁出,住进了大学士琦善的老宅。奕劻在光绪十年晋升为庆郡王,此处就成了新的庆王府了。

从咸丰二年(1852)到民国初年,和珅的豪宅一直是恭亲王府简称为(恭王府),1921年,奕䜣的孙子溥伟将王府抵押给教会,后来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将王府赎回,用作女生学堂。1949年以后,恭王府被公安部,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从1978年开始搬迁腾退,直到2006年腾退才完成。

如今的恭亲王府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这座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清朝和珅的豪宅,完整的被保存下来,成了人们参观,游玩的最佳去处。

和珅家被抄后,房子去哪了?

和珅作为清朝中期的权臣,深得乾隆的宠信,可谓大权在握,并且乾隆将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长子,使和珅成了皇亲国戚。和珅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有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等。嘉庆四年,也就是乾隆死后十五天,嘉庆皇帝赐和珅自尽,那一年,和珅49岁。

和珅是史上著名的贪官,他有多少家产呢?当年抄家仅白银就有八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那么当年和珅的府邸如何处置的呢?位于后海附近的宅子总面积61122平米,被朝廷赐给了恭亲王,也就是现在的恭王府,作为一处古迹供游人参观。我们画院每年都会在恭王府举办书画展,对这里我不陌生。

著名晚清史学家,《百家讲坛》主讲贾英华在画展现场

北京台著名主持人田歌主持画展开幕式

据记载,当年被抄家时和珅有房屋3000间,其中恭王府999间,只占三分之一,另外,传说当年为了隐藏财物,和珅在山西等地也有多处房产,曾经看过一期江西台的《经典传奇》,介绍一处位于大山深处的深宅大院,至今还有和珅家仆人的后人住在里面。

要说和珅的房子都去了哪里,就跟故宫一样,都归了国家和人民。

(文中配图为本人手机随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