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近半个世纪的慈禧,究竟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作为统治晚清接近半个世纪的无冕女皇,慈禧的一生备受争议,慈禧在1852年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此后生下皇子以后,晋封为懿贵妃,一路走来充满了辛酸和苦楚,作为政治家她铁腕阴狠、多谋善断,无疑是手腕强硬的女强人。

但是在个人生活方面,慈禧也充满了不幸,早年丧夫,中年丧子,1861年丈夫咸丰帝驾崩,慈禧当时刚刚26岁,便开始了守寡生活,一直到1908年慈禧去世,享年73岁,从26守寡到73岁去世,慈禧守寡接近半个世纪,她究竟是怎样度过余生的呢?

咸丰去世,对于26岁的慈禧来说是命运的重大转折,对她来说,孤儿寡母,没有强大家族支撑,她靠的是自己,在那段关键时期,慈禧太后在内联合慈安太后结成后宫联盟,在外联结恭亲王组成强大的朝官集团,以过人的胆魄和出众的智慧,发动辛酉政变,一举铲除顾命大臣,走向了权力的巅峰。

在咸丰去世以后,慈禧的重点在政治上,她三次变更祖制,垂帘听政,第一次是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载淳六岁即位,慈禧和慈安两宫皇太后首次垂帘听政。

在儿子同治去世后,慈禧继续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安排四岁的光绪皇帝即位,再度垂帘听政,在光绪皇帝亲政以后,慈禧继续训政,光绪皇帝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再度垂帘听政。

站在权力巅峰的慈禧也是女人,她同样追求生活上的享受,她生活铺张奢华,衣食住行方面的奢靡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吃穿都是极尽奢华之能事,每次吃饭一百二十样菜,服饰首饰极其奢华名贵,喜欢各色宝石。

慈禧虽然是一个权利欲极强的女人,但是在守寡期间,她也并没有全部投入到政治中去,也是一个兴趣广泛、热爱生活的人。

她爱好养生,喜欢自制各种化妆品,喜欢花草,喜欢宠物,平时喜欢练书法以及听京戏等。

慈禧守寡的一生,也同样是清末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哀情时代,因为丈夫的早逝和儿子的离去,历史将慈禧太后推上了前台,慈禧太后在这期间参与了多次政治事件,也因为她思想的腐朽守旧造成了清政府的衰落,同时她也极尽享乐,骄奢淫逸。

慈禧守寡半个世纪也同样是她掌权半个世纪,从十七岁入宫,二十六岁执政,丈夫去世后,没有爱情的她选择了权力,一直到七十三岁去世,慈禧凭借铁腕手段和高超的政治智慧统治晚清长达四十七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女人。

守寡近半个世纪的慈禧,究竟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那一年咸丰皇帝撒手人寰,慈禧皇太后在26岁的时候便真的成了太后。一个26岁便守寡的女人,她的余生注定又与普通的寡妇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慈禧太后的后半生跌宕起伏的经历:

一、刚愎自用的肃顺,活泼洋气的奕䜣

咸丰帝尸骨未寒,身为顾命八大臣之首的肃顺却已经摆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肃顺是一个刚愎自用的男人,一个丝毫没有将两宫皇太后放在眼里的男人,一个摆明了想要欺负他们孤儿寡母的男人!

面对这个男人,26岁的慈禧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坚韧。她稳稳的拖住了肃顺夺权的步伐,并且迅速的找到了另一个可以联手的男人!

这个男人是和硕恭亲王奕䜣。

这是一个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满清贵族,他没有其他满清王爷身上那种腐朽之气,反而却洋溢着一种活泼的朝气。就是在这个男人的帮助之下,慈禧终于绝地反击,一举除掉了肃顺!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不禁对这个26岁的皇太后刮目相看,而慈禧也从这一刻开始走上了长达47年的权力之路!

二、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慈禧和奕䜣有过一段很长的“蜜月期”,这一时期朝堂上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奕䜣领衔满清的洋务运动,在他的身旁跟随着曾国藩、李鸿章等一干名臣。正是在这一干当时满清最为优秀得到男人辅佐之下,慈禧迈过了掌权之后的又一道坎儿——太平天国起义。

此时的慈禧早已经不是那个26岁的年轻小寡妇了,她现在已经成为了大清朝羽翼丰满炙手可热的女性政治强人。而现在唯一能够与慈禧分享权力的只有洋务派领袖恭亲王奕䜣。

到了这个时候,慈禧已经不再需要依靠这个当初给予她最为关键帮助的男人了,所以她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将他一脚踢开!

慈禧先是以揽权纳贿,徇私骄盈免去了奕䜣议政王的头衔。此后,面对慈禧的紧逼奕䜣步步退让全无作为,早已经丧失了早先除掉肃顺和兴办洋务时的政治魄力。随着慈安太后的去世,奕䜣更加孤立,在中法战争中其主导的军机处在战和之间摇摆不定,更成为了朝堂之上的众矢之的。

到了这个时候,慈禧终于将奕䜣一撸到底彻底赶出了权力中心!

三、站在帝国顶端的男人都匍匐在她的脚下

奕䜣被慈禧赶走了,但是朝堂之上还有许多优秀的男性。曾有机会割据江南的曾国藩,一手打造北洋水师的李鸿章,手握新军的袁世凯……这些显赫一时的男人,当时无一不匍匐在慈禧太后的脚下!

此时此刻,慈禧太后终于感受到了无敌的寂寞。不过一切都没有结束,那些个坐在龙椅上的后辈们却开始让她始终难以消停。

亲生儿子同治皇帝始终与慈溪不睦,抑郁的活到19岁便病逝。接下来被慈禧扶上皇位的亲侄子光绪皇帝却做得更绝,竟然联合维新派要给慈禧来个“围园杀后”,弄的慈禧不得不痛下杀手将维新党尽数诛杀,然后将光绪囚禁于瀛台涵元殿……

这一刻,慈禧打败了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她让所有人匍匐在自己的脚下,但是却终究挽救不了大清的江山……正是在这种无敌寂寞冷的患得患失中,这个叱咤风云四十多年的女人在1908年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图/来源于网络

文/华夏问长安

守寡近半个世纪的慈禧,究竟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慈禧的丈夫咸丰帝死后,她也就是二十六岁,可以说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纪。

因为年轻的她守寡了,这就难免会传出一些关于她的绯闻,比如说她和太监的绯闻,和小叔子奕䜣之间的绯闻,和琴师之间的绯闻.......。

总之,只要慈禧能接触到的男人,好像都跟她有过绯闻。

但是,事实上这些都是野史上记录的,你也可以认为这都是别人杜撰的。因为关于慈禧的花边绯闻,正史上根本就没有记录。

所以关于她这方面的事情我们就不多说了。

我们说说慈禧在这掌权的半生之中,都做过什么事情吧。

说白了慈禧在丈夫死后,她一直在争夺权力。

因为她和丈夫咸丰帝生了一个儿子,咸丰帝临死前,就把她们两个人的儿子立为了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同治皇帝。

可是,同治皇帝还是个娃娃,只有六七岁,他根本治不了国。

这一点咸丰临死前也想到了,所以,他就找了八个顾命大臣,帮助同治治理国家,想等同治长大后,再让顾命大臣把皇权还给同治帝。

慈禧因为儿子当上了皇帝,也晋升为了皇太后。

确切的说她和慈安两个人都是皇太后,这也就是历史上的两宫皇太后。慈安是咸丰帝都皇后,她的地位一直都比慈禧高。

两宫皇太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八个顾命大臣决定的事请上盖章,盖章之后下发到全国执行。

这样的操作,也就导致了两宫皇太后和顾命大臣之间的矛盾重重。

说白了就是两宫皇太后也想独掌大权,顾命大臣也想独掌大权,可是咸丰帝的用意就是让他们相互制约。

这时候慈禧就动力歪脑筋,她联合自己的小叔子,也就是恭亲王奕䜣,一起把顾命八大臣给杀死了。

就这样皇权落到了慈禧和奕䜣的手里。

慈禧又和奕䜣产生了矛盾,当他们两人产生矛盾相持不下的时候,慈安就在当中给他们做调和人。

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慈安也神秘的死去了。

慈安死后,慈禧又把奕䜣给罢黜了,让他担任了一个闲置。

直到此刻,慈禧已经大权在握了。

渐渐的同治皇帝长大了,可是,慈禧没有还政给儿子的意思,两个人的摩擦也是不断。同治皇帝对于自己的母亲,也是深恶痛绝。

郁闷之中的同治,难免就会寻花问柳,寻着寻着,他就寻到了京城的妓院,当他和妓女一来二往的来了那么几次后,他就得了天花病死了。

当时的同治皇帝只有二十多一点。

慈禧的儿子同治死了,咸丰帝又没有其它的儿子,这也就意味着咸丰帝要绝户了。

慈禧必须要想其它的办法,目的只有一条,务必要把权力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

于是,慈禧就把自己妹妹的儿子,同时也是自己侄子的载湉,给接到了宫里当皇帝,载湉就是光绪皇帝。

在这里我们说一下,光绪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也是咸丰弟弟的儿子,这也就是说慈禧的妹妹嫁给了咸丰的弟弟。

就这样四岁的光绪到了宫里当了皇帝,这时候的权力还是牢牢的抓在了慈禧的手里。

慈禧尝到了权力的甜头,她连自己的亲儿子同治都不放权,更何况是光绪这个认的儿子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光绪皇帝,当了一辈子傀儡皇帝的原因。

光绪帝二十岁的时候,慈禧没有还权给他,光绪帝三十岁的时候,慈禧还是没有还权给他。这时候大臣都明白了,慈禧就没有还权给光绪的意思。

光绪帝也很郁闷,他和慈禧的矛盾越来越深。

到了后来光绪联合康有为,谭嗣同有了想杀慈禧的想法,结果是失败了,事后,戊戌六君子被慈禧送上了断头台。

光绪也被慈禧软禁到了中南海。

到了慈禧临死的前一天,光绪帝神秘的死去了。光绪死去的第二天上午,慈禧就把溥仪立为了皇帝,到了下午慈禧就去世了。

这就是慈禧大致的一生。

守寡近半个世纪的慈禧,究竟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1852年,17岁的叶赫那拉氏被时年21岁的咸丰皇帝选中,从而进入了皇宫,随后被封为兰贵人。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17岁少女会在9年之后掌控清王朝,并且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1856年,慈禧诞下一子,她也应了“母凭子贵”这句老话,被封为懿妃,不到一年又被封为懿贵妃。

1860年,英法联军气势汹汹袭至京师,咸丰皇帝惊慌失措之下,抛下京城数十万乃至直隶数百万黎庶,携妻儿遁至热河行宫。

慈禧作为咸丰的儿子载淳的生母,自然也跟着咸丰来到了热河行宫。

咸丰皇帝不仅是一个生活饮食不规律之人,也是一个喜爱纵情声色之人,又被吓破了胆,所以到热河没多久就病倒了。

咸丰病倒了之后,谁来批阅奏折?

载淳年幼,慈安性格不争,于是为咸丰批阅奏折之事便落到了慈禧的头上。

这也导致了慈禧在咸丰病逝之后,想尽一切办法夺取权力的源头所在,因为她已经尝到了权力的甜头。

1861年8月22日,因不敢回京而言称“天气渐寒”的咸丰皇帝终于病死在了热河行宫,留下了年仅5岁的载淳。

自此之后,慈禧也开始了47年之久的守寡岁月。

这长达将近半个世纪的守寡岁月,慈禧又是如何度过呢?

这47年的余生,慈禧的生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生活和奢侈至极的物质生活。

可谓是要风则风来,要雨则雨至。

慈禧之余生,可谓是整个清朝历史上过得最为奢侈的“帝王”,哪怕是大名鼎鼎的乾隆亦有不如。

她虽无“皇帝之名”,而有“皇帝之实”。

不过,她也将清朝大半个身体带进了坟墓,更为近代中国带来了无可估量的损失和难以愈合的屈辱。

实际上,咸丰临死之前对于慈禧的权力欲已经有所察觉,为了避免“吕后故事”、“武则天故事”的发生,他也曾经动过学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念头。

可是,最后他还是放弃了。

咸丰皇帝临了了为何放弃行“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故事”的念头,恐怕也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不过,咸丰临死之前倒也留下了一个他自以为还算完美的后手。

咸丰先是如顺治一般任命了八位辅政之臣,由这八位大权在握的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小皇帝载淳。

然后为了避免产生像鳌拜那样的权臣,又想出了一个掣肘顾命大臣的办法,也就是让慈安掌管“御赏”印章,让慈禧代载淳掌管“同道堂”印章。

顾命大臣所拟之上谕,必须同时由慈安和慈禧加印,方可生效。

除了顾命大臣、慈安和慈禧之外,当时清朝还有另外一个利益集团,也就是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所谓帝胤集团。

如此一来,咸丰这一番安排就能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让载淳这个小皇帝能够安安稳稳地成长。

只可惜,这一切只不过是咸丰皇帝的一厢情愿而已。

咸丰皇帝所设想的这个三足鼎立之势想要稳定存在的话,那就必须是三方之人互相处于敌对状态。

三方势力之中的两方势力一旦达成了合作,那么这个三足鼎立之势也就不攻自破了。

慈安慈禧这一方和奕訢这一方并没有不可解的矛盾,反而在顾命大臣的极力打压之下形成了合作。

于是,慈禧联合奕訢打败了顾命大臣,将大权拿到了手中。

当此之时,咸丰皇帝的梓宫还未至京师,可谓是尸骨未寒,而他自认为精心布置的后手就已经被慈禧摧毁了。

从这一点来说,慈禧也的确是一个很有手腕和谋略的女人。

慈禧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是眼光谋略和雷霆手段却是咸丰皇帝所不能及。

咸丰皇帝哪怕有慈禧一半的能力,他在世之时,恐怕就已经解决掉了以奕訢为首的帝胤集团了。

又何至于一直拖到了临终还得留一个后手来牵制帝胤集团,结果牵制不成,反而让载淳收到了反噬。

总之,自“辛酉之变”以后,慈禧就已经大致掌控了清朝,只是还稍微受到慈安和奕訢二人的掣肘而已。

但是,慈安于1881年暴毙之后,慈禧再无顾忌,更于1884年彻底打垮了奕訢,从此掌控一切大权。

慈安暴毙了之后,慈禧以重修陵寝为由,花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自己修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

她在1908年病逝之后住了进去,只可惜才过了20年,就在1928年被孙殿英用炸药炸开了,财货也被掠尽。

慈禧对内可谓是极尽剥削之能事,对外则可谓是极尽软弱谄媚之姿态,遂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之恶语。

慈禧于国之恶,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08年11月15日,慈禧终于走完了她奢侈无度又于国有千害而无一利的一生。

慈禧在病逝的前一天,也就是1908年11月14日,年仅37岁的光绪皇帝突然暴毙。

守寡近半个世纪的慈禧,究竟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慈禧这个老寡妇也不例外啊,死了这么多年了,还有这么多人操心她是“怎么过来的”,看来慈禧还真是有魅力啊。

如果你问的是“慈禧怎么度过余生的”,那基本可以写上一本书,但是你问的是“守寡的慈禧,是怎么度过余生的”,那很明显,你想问的是“慈禧有没有男人?”

慈禧26岁开始守寡,孤儿寡母的守着大清江山几十年,也是不容易。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妇人,26岁的年纪,一定会想办法再嫁。但是慈禧不一样,他的身份不允许她再嫁,也不允许她再次拥有男人。

但是,她有大清国,她有无上的权力,权力,就是慈禧后半辈子唯一的挚爱和追求!为了维护她无上的权力,慈禧先后依靠过6个男人,其中有3个男人和慈禧传出过绯闻。但是别想歪了,慈禧对他们的这种“依靠”,更多的是“利用”。

这6个男人,是慈禧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慈禧对他们都是有感情的,只是,这种感情并非“男女之情”。

好了,下面我们依次来讲一下这6个人。

慈禧与他的第一个太监总管,安德海

这是慈禧的第一个绯闻对象,也是慈禧最有感情的一个人。

安德海本来是慈禧宫中的一个普通太监,因为在辛酉政变中送信有功,在慈禧回到北京掌握大权后,提拔为太监总管。安德海长的俊,搁现在应该属于花样美男的那一款,嘴又会说,很快就成了慈禧身边炙手可热的红人,人称“安二爷”。

26岁的慈禧,正值芳龄,身边转来转去的除了宫女,只有这唯一的一个不是男人的男人,互诉衷肠也是情有可原。

慈禧给后人的形象多是霸道专横,但其实慈禧也是慢慢变的专横的,26岁的慈禧,还是一个仁慈的西宫太后,就是因为安德海被杀,她的精神寄托没有了,她才变的残忍无道,专横专权。

至于她和安德海的绯闻来源,是有人说,安德海被杀后,有人扒开他的裤子一看,他那玩儿意儿还在,就说他是“假太监”,和慈禧有染云云。其实这都是胡扯,只要是被慈禧宠信的太监,都会被这样说,李莲英也这样被说过。

太监进宫的时候不光要挨一刀,每年还得“年检”,所以,想在这方面蒙混过关是基本不可能的。

事实上,从宫女荣儿所著的《宫女回忆录》里可以看出来,慈禧每天的生活,身边都有宫女在,即便是睡觉,床边都有宫女在伺候,所以,办那个事情是不可能的。也许,这就是草民不懂皇家的痛,不像我们想的那么随心所欲的。

慈禧与他的小叔子,奕䜣

奕䜣是慈禧老公咸丰皇帝的弟弟,道光亲封的恭亲王,当年热门的皇帝候选人,可惜还是败给了咸丰。奕䜣和慈禧的关系,还得从辛酉政变说起。

当年咸丰在热河驾崩,留下了八大顾命大臣,眼瞅着这八大顾命大臣要凌驾于小皇帝之上,成为太上皇,慈禧为了老公留下的江山不落入他人之手,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了辛酉政变,除掉了八大顾命大臣,主要就是肃顺,端华和载垣。

但是,这个时候的慈禧,并没有什么治理国家的经验,所以,她主要依靠奕䜣来帮他处理朝政。奕䜣的高光时刻终于来临,想当年竞争皇帝,以一票之差落选,憋屈了多少年了,终于有了大施拳脚的机会。

奕这个人,虽然是满洲亲贵,但是为人却非常的开放,头脑清醒,目光远大。注重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来改变大清国落后的面貌,所以,很快就在朝中笼络了一批大臣,慢慢成了类似摄政王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奕䜣高傲的皇子气质和慈禧桀骜不驯的脾气发生了矛盾。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奕䜣作为决策者出现了失误,慈禧抓住机会,革除了奕䜣所有的职位,让他闲赋了将近10年,知道甲午战争之后才再次复出。

奕䜣和慈禧的绯闻,还是因为俩人联手除掉肃顺的时候,因为要经常在一起商量事情,难免相处的时间多一些,被人捕风捉影。真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只要和寡妇走的进的人,都有“有一腿”的嫌疑。

慈禧与他的旧相识,荣禄

关于荣禄是慈禧旧相识的事情,基本都源自德龄所写的《爱恋紫禁城》,在这里面,德龄提到,在慈禧入宫前曾经和荣禄谈过朋友。另外,高阳所著的《慈禧全传》里甚至提到了慈禧为荣禄打胎,证据就是慈禧宫中的一副打胎药方。这个有点牵强,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慈禧世代的满洲大臣中,荣禄是对慈禧最忠心耿耿的。从1861年辛酉政变护送慈禧回北京,到被慈禧下方到西安做将军10年,再到义和团运动时,她力劝慈禧不要相信义和团,最后真的闹出八国联军过来,荣禄还是跟在慈禧屁股后面,帮她处理事情。

荣禄和慈禧的关系,真的有点像情人的关系,荣禄一直是在慈禧身边小心的呵护着她,陪伴着她,甚至任由他胡闹,帮她收拾烂摊子,但始终不离开她,也没有任何名分。

1903年,荣禄病逝,慈禧悲痛流泪说:“再也没有像荣禄这样中心耿耿的人了”。

以上3个男人,对慈禧来说,多少还是有点感情的,下面这3个人,纯粹是慈禧为了维护自己对大清国的统治,为了保持自己手中的权力,而不得不依靠的人。

慈禧和她一手提拔的人,曾国藩

还在慈禧老公咸丰在世的时候,慈禧就经常替咸丰批改奏折,这个时候,慈禧就发现了曾国藩,并向咸丰大力举荐。

慈禧掌权后,继续任用曾国藩,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慈禧对付太平军,曾国藩果然没有辜负慈禧的厚望,同治3年的时候,攻破了南京,一举摧毁了太平军。

此后,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成为八大总督之首。1868年天津教案发生,曾国藩秉公处理,但结果却遭到了国人的谩骂,曾国藩也成了慈禧的第一个背锅侠,离开了直隶总督的位置,回到了湖南老家。4年后,曾国藩在湖南长沙黯然去世。

慈禧和他的御用背锅侠,李鸿章

李鸿章就是慈禧的救火队长和御用背锅侠,那里有“火情”,那里就有李鸿章。

甲午战争之前,李鸿章帮着慈禧办洋务,办水师,混的风生水起,俨然大清集团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就走了霉运,战败的责任全部扣到了李鸿章的头上,练了几年的水师,被小日本全部围歼在海上。慈禧一声令下:“李鸿章,你到日本去签订议和协议吧”。

就这样,李鸿章踏上了日本,在日本还挨了一枪,被打中了右眼。这一枪也没白挨,赔款少了一个亿。即便如此,回国后依然被骂。

此后,李鸿章离开了直隶总督的位置,到两广担任总督,直到1900年,慈禧又捅了一个大窟窿,惹了八国洋人,才又想起来李鸿章:“李鸿章,来,把锅背上”。

李鸿章北上,再次担任直隶总督的位置,开始和八国洋人谈判,其实也没什么好谈的,无非就是赔款和割地,洋人早就商量好了,李鸿章过去就是签个字,把骂名背到自己身上而已。

1901年,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病逝。慈禧太后再次留下了眼泪:“以后,就没有人替我背锅了”。

慈禧和她最后看中的人,袁世凯

袁世凯第一次出现在慈禧的眼中,是在1900年慈禧逃到西安的时候。那个时候,慈禧再西安已经稳定下来,痛定思痛,慈禧决定实行新政改革,她在西安成了了政务处,开始实行新政,让各级官员提出自己的看法。

袁世凯是第一个提交“作业”的人。袁世凯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他洋洋洒洒的写了关于新政改革的几大方面。但是因为袁世凯官太小,慈禧并没有见他。但是他的改革方案深受慈禧的喜欢。

袁世凯正式成为慈禧的心腹,是在慈禧回銮的时候。李鸿章死后,慈禧任命袁世凯代理直隶总督,在路过河北的时候,袁世凯拿出吃奶的劲儿,给慈禧来了一次高规格的接待活动,有火车,有包厢,有西洋乐队,有彩棚,给足了慈禧面子,而慈禧也非常吃这一套,回到北京后,就把袁世凯给转正了。

可惜,没过几年,慈禧就去了西天,她最看中的袁世凯,也亲手终结了大清的命脉。

慈禧的后半生,就是追逐权力的后半生,为了权力,她发动辛酉政变,她垂帘听政,她不顾祖宗家法,强行立自己的外甥光绪为帝,后来又不惜发动戊戌政变,再次废掉光绪。

慈禧不是普通的女人,她统治大清40年,多少男性大臣都对她服服帖帖的。她对生活的追求,也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

守寡近半个世纪的慈禧,究竟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慈禧虽然有着太后的命,尽管整个大清江山都是她的,然而这个站在权利之巅的卫冕之王慈禧,却早早的被咸丰皇帝抛弃,26岁便开始在皇宫守寡,度过了将近五十年之久的漫长深宫生活。

那么慈禧守寡半个世纪她又是怎么度过余生的呢?

历史上关于慈禧太后淫乱后宫的故事比比皆是,例如慈禧太后跟假太监有染,又如太监总管介绍强壮男人进宫给慈禧享乐,还有慈禧于外国友人偷情等等丑闻。

提到外国友人就不得不说说英国外交大使,据传闻说这位名叫埃蒙德·巴恪斯的英国博士,他是在1898年来到的中国。当时在北京英国驻华使馆工作,任英国使馆外交专员。这个不太着调的英国佬当时了解到了慈禧太后情况后,不知廉耻的想巴结这个独掌大权的老女人。于是巴恪斯就通过贿赂慈禧太后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经过李莲英的引荐与慈禧太后见了面。

1904年8月的一天,巴恪斯在李莲英的撮合下来到颐和园与慈禧共度晚餐。当时巴恪斯年近30岁,而慈禧太后已经是快70的老太婆啦!虽然慈禧年龄大,但是慈禧平日非常注重保养,那会依旧风韵犹存。所以根本看不出她有70多岁,实际年龄与长相根本就不在一个脸谱上。尽管巴恪斯与慈禧年龄相差悬殊不在一个音调上,可是这个心怀不轨的年轻老外竟然被慈禧的体香所打动,开始欲火中烧。干柴遇烈火,而且还是漂洋过海的野火,接下来发生的事不言而喻。

正如这个英国老后来在自传书《太后与我》一书中回忆说:”慈禧性欲旺盛,行为放荡。二人一见面,慈禧就说霜重衾冷,盼一解寂寞”。

经过那次鱼水之欢后,英国外交官巴恪斯与慈禧不清不混达六年情史,后来这事还被皇室宗亲发现了,并且大臣们曾经一度想将巴恪斯和慈禧太后“捉奸在床”,可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以失败告终。那么慈禧与巴恪斯这段情史到底是真是假呢?

据说这个英国外交官也不是什么好鸟,他来中国就是为了想得到中国的珠宝。接近慈禧目的就是为了讨好慈禧,以求得到慈禧的赏赐。因为慈禧太后宝贝多啊,随便给他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绝世珍宝。真是盗亦有道啊!

至于巴恪斯与慈禧的之间丑闻我想多数还是他自编自导,尽管慈禧太后年纪轻轻就守寡,可以不至于找个英国佬来发泄。况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凡是不守妇道的后妃,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更何况慈禧太后那时候已经快70多岁啦!所以我觉得慈禧活了那么久平安无事,应该不会有这样的绯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