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怡莹作为满清皇室的媳妇,为何会周旋于皇室公子和军阀公子之间?

唐怡莹是溥仪弟弟溥杰的原配妻子,姓他他拉氏,隶属于满洲镶红旗,她的曾祖父是裕泰公,曾经担任湖广、甘陕总督二十多年,祖父当过户部侍郎,父亲志锜当过清政府驻西藏大臣,她的姑姑是光绪的瑾妃和珍妃,因此唐怡莹算的上是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大家闺秀。

唐怡莹出生于1904年,从小和自己的姑姑瑾妃在一起,她也是从小被当做皇妃或者福晋来培养的,1918年,唐怡莹被瑾妃指定给溥仪的弟弟溥杰做福晋,当时唐怡莹20岁,溥杰17岁。

婚后的唐怡莹和溥杰夫妻关系并不好,溥杰认为唐怡莹性格蛮横霸道,唐怡莹认为溥杰本身不懂浪漫,不会哄她开心,而且还没有男子气概,因此同床异梦,离婚是早晚的事情。

唐怡莹虽然已经是皇室的王妃,但是不甘于此,她非常喜欢有阳刚之气的男人,虽然那个时候没有网络,但是唐怡莹在报纸上也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那就是张学良。

1926年,溥杰在饭店里认识了张学良,并把张学良带到家里做客,这给了唐怡莹机会,因为以前都是暗恋张学良,这次唐怡莹索性给张学良表白,张学良是个风流少帅,看见女子主动投怀送抱,因此也没有拒绝,一来二去就和唐怡莹发展成了情人关系。

可是当时的张学良情人无数,也并不是真的爱唐怡莹,因此同居了一段时间就把唐怡莹给甩了,唐怡莹很痛苦,因此为了转移失恋的痛苦,她重新找到了一个新的目标,此人就是当时皖系军阀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

卢筱嘉同样对投怀送抱的唐怡莹没有抵抗力,因此一来而去,两人同居,但是卢筱嘉当时同样有好几个情妇,因此并不是真心待唐怡莹,唐怡莹很快被抛弃,孤独一人。

连续两次婚内出轨的唐怡莹,让溥杰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后来溥杰娶了日本妻子,和唐怡莹办了离婚手续。

离婚之后的唐怡莹,在1949年去了香港,虽然谈过几个男朋友,但是一直没有结婚,晚年孤苦无依,唐怡莹虽然作为满清皇室的媳妇,但是她却一直不安分,周旋于军阀公子之间,她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真爱,可是悲哀的是她一直没有遇到真心爱她的人。

唐怡莹作为满清皇室的媳妇,为何会周旋于皇室公子和军阀公子之间?

“这个人不能当妃子,因为她的性情很淫荡。”她的亲姑姑瑾妃(珍妃的姐姐)是这样评价她的。如果不是瑾(贵)妃从中作梗,溥仪差点娶了她。而我查到瑾妃对她的评价是“举止轻浮”“恃宠骄横”。到底是不是张学良的加过料的说辞,当事人都已故去,不得而知。

张学良说:我最喜欢的女朋友是溥杰的太太。张学良差点娶了她。

而晚年接受访问,提起她,张学良说:“聪明极了,混蛋透了。”半个多世纪都过去了,提起这个女人,张学良还是非常激动,显然被气得不轻,做访谈的时候,少帅已经年逾九旬。

最终溥杰心不甘情不愿的娶了她,却又相互看不惯,彼此嫌弃,最终彼此抛弃。好在溥杰先生与嵯峨浩真的是一见钟情,并且一生相处的都非常融洽、和谐。

变身夺宝奇兵的她,在新情人卢筱嘉(就是和黄金荣抢露兰春的那厮)的帮助下,利用军权,把(溥仪、溥杰的父亲,原摄政王)载沣王府中的大量稀世珍宝用卡车运走。

这个她就是本文的女主角唐怡莹,“举止轻浮,恃宠骄横”。事实证明瑾妃的眼光是极其敏锐的,无论是在娘家、婆家还是在大内宫中,唐怡莹的骄横是众所周知。

“钟情”溥仪,惜败瑾妃

唐怡莹又名唐石霞,和溥仪的祥贵人谭玉龄一样,原来的姓氏是他他拉氏。

当初满清入关屠戮百万皇室子孙,民国成立后,满贵们担心报应现前,所以纷纷改了姓氏,其中他他拉氏改成汉姓最多的就是唐和谭。

唐怡莹属镶红旗,祖父曾祖都是清廷的高级官员,两位亲姑姑还是光绪帝的妃子,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珍妃和瑾妃。虽然二人在宫中受尽了闲气,还遭受过毒打,甚至最终珍妃还被投入井中,但瑾妃还算幸运,尤其是在慈禧太后和隆裕皇后死后,她的地位大升,在后宫有相当的话语权,在溥仪的婚事方面,她就曾深入参与:

第一,不同意唐怡莹成为溥仪的妃子。

第二,用强硬的手段逼迫溥仪纳娶婉容并册封为皇后。

指婚溥杰

可以说唐怡莹与溥仪是青梅竹马,因为瑾妃的关系,唐怡莹自小从宫中长大,特别会讨长辈欢喜,相应的瑾妃姑姑也非常喜欢她,但喜欢归喜欢,瑾妃深知唐怡莹特性与做派,没敢把她许配给溥仪为妃,最终把她嫁给了爱新觉罗·溥杰,这也是这夫妻二人悲剧的开场,其实都是瑾妃一手造成的。

瑾妃在给二人指婚的时候,溥杰只有11岁,而唐怡莹也只有14岁。

对于这门亲事,溥杰先生当时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其内心对此是非常不满的,因为在溥杰看来满清早已灭亡,换代以后气象大改,而自己结婚还要王府的护卫官吏小太监簇拥下到唐怡莹家去迎娶,这本身就很尴尬。

尤其不满的是他还要给瑾妃磕头,谢恩。这门婚事他原本就不想同意,还偏偏要谢恩,所以早在完婚之前,就已种下二人相互不满的种子。

在族群中,溥杰的身份地位自然不如溥仪,相应被分配的家庭资源也不多,难以满足唐怡莹对金钱和地位的追求。

“偶然”结识少帅张学良

溥仪远在东北,溥杰远赴日本求学。可以说家里就没人管得了唐怡莹,所以尚在婚姻存续期间,唐怡莹就和张学良成为了情人关系,张学良一生十几个女人为何单单对这个女人,如此愤恨呢?

张学良和溥杰的关系十分要好,而当时唐怡莹与溥杰正处于冷战期间,唐怡莹在北京饭店吃饭的时候(不知道有意无意哈,因为张学良的名气,走到哪儿都是焦点,想找到他非常容易,就算是恰巧吧)遇到了同样在吃饭的张学良并托人表达了结识的意愿,张学良自然来者不拒,第2天就登门拜访,没想到唐怡莹拿出厚厚的一本新闻剪报册子,凡是报纸上刊登的张学良的相关信息,包括所有照片和新闻,都被她剪下,精心收集到这本册子里。

这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人如此在意自己,张学良在被深深感动的同时,内心狂喜暗自揣摩,她早就对我有心吧!这种机会张学良当然是不会错过的,一个干柴,一个烈火,一切都发生的那么自然而然,亦或处心积虑早有预谋?还是不得而知。

他俩共度良宵的第2天,张学良和唐怡莹的风流韵事就已经在北京城传得沸沸扬扬,而收到消息的溥杰则满不在乎,依然过着他赏花遛鸟的生活。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溥杰也好,唐怡莹也好,在一起都不开心,但是又都不离婚,也可能他们是受家族、长辈的逼迫,但是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还在将就,那就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了。

既冷战又不离婚,衣食住行,花费度用,也都是由夫家承担,然后再去外面偷情,这显然说不过去。我是不同意某些朋友的看法,说是在现在这个社会,唐怡莹的风流,那都不是事儿,其实,无论哪个社会,这种事放在谁身上也都是事儿。

那么后来张学良又为什么如此的忌恨唐怡莹呢?

因为张学良平生最恨别人作假,而唐怡莹的一切偏偏都是在作假,表面上唐怡莹是个才女,诗词歌赋能写会画,后来张学良才发现她的诗曾经被人润色,画作也是经人改动过的,她的绘画水平一般,只不过是后期处理做的比较到位,手工PS水平不错,也可以说是“美颜”程度比较高,所以才有了一定知名度,但支撑这份名气的绝不是她的天赋和作品。

张学良“一怒之下”与她划清界限。当然,我们也可以推测,张学良已经厌倦了唐怡莹,或者又展开了对新一波目标的追求,张学良后来听说过她的消息,说是在香港的一所大学里教书,具体怎么样就不知道了,解放以后,她在香港的资料很少,恐怕要深入发掘才能知道,比如唐怡莹到香港后是否再次有了男朋友或者再次婚配,有没有后代?这些都不知道,但是以唐怡莹的不安分状态来看,估计伴侣子女都是会有的。

谋夺家产,新男友浮出水面

张学良、唐怡莹断交之后,唐怡莹又迅速的攀上了高枝。这个人就是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公子,卢筱嘉。开篇部分做过介绍,卢筱嘉就是与黄金荣争夺露兰春的那个人。他们利用卢永祥的军队势力,大肆鲸吞王府财产,当时载沣去了东北探亲,溥杰在日本军校进修。家中无人打理,就是在这个时候,唐怡莹盯住了王府的财产,在溥仪去东北以前,他的绝大部分资产尤其是不易搬运的物件儿,都以赏赐的方式给了醇亲王和溥杰,所以唐怡莹收入颇丰。

他借用现任男朋友抢劫了现任老公的财产,如果单单是他和溥杰的财产也就罢了,问题是里面还有诸多溥仪和载沣的财产也被她一并装到卡车上拉走了。

有很多朋友评论唐怡莹,虽然这个女人有很大问题,但还是有些骨气的,甚至有人说她有民族气节,我希望大家不要把她抬那么高,否则摔的会愈加惨烈。无论是在娘家婆家还是宫中,她都属于那种跋扈惯了的角色,在北京她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如果去伪满那么情况就会大为改变,所有人都是以溥仪为中心的满贵亲族,没有人买她的帐,她一个人跟一群人干仗,那是干不过的,摆明了去了就要吃亏,又怎么会去呢?

咱们不把问题说得这么复杂,就说她和溥杰之间的关系,两个人本就不睦,走在一起双方都不开心,而且唐怡莹近几年也自由惯了,在她看来与张学良和卢筱嘉的偷情生活远远远远要比和溥杰在一起有意思的多,既改变不了自己的毛病,又有可能吃亏,还要放弃现在自由自在的风流生活,一旦去了伪满就算大家不追究她,也得把拉走的财宝吐出来吧,那她干嘛还要去呢?所以我说不要把她捧得太高。

对于这件事情,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在这个版本中,溥杰竟然十分在意唐怡莹的安危,几次告诉唐怡莹日本人逼他娶亲,让唐怡莹小心人身安全,并赠送随身手枪一把,当时的王府管家也为唐怡莹的安全着想,让她赶快走,免遭日本人的毒手,所以唐怡莹才逃亡天津继而上海的,她为了民族大义考虑,不能把王府的财宝留给溥仪一干人,不能让这些钱落入缺钱的关东军手中,所以就大义凛然的把财宝都拉走了,并且公开反对伪满洲国的建立,更是喊出了“宁为华夏之孤魂,弗为伪帝之贵戚!”的口号 。据说,把家庭矛盾上升到政治高度后,人身安全反而有保证。

至于大家信哪个版本,您随意。

唐怡莹不知是真是假的事业

口袋充盈的唐怡莹立时变成了小富婆,高高兴兴的赶往上海潇洒挥霍,跻身上层社会,融入新贵圈子,不遗余力的推销着她所谓的才华。修改后的画作水平尚可,加上其出色的交际手段,一时间备受推崇,俨然就是一个被婚姻耽误的艺术家,终于在摆脱家庭禁锢后,如明星一般于上海冉冉升起。

所以这让我想起了张学良对她的评价,“聪明极了”,我也还说过这并不是夸奖唐怡莹,就是这个原因。

悲催的“摄政王”&日本人的险恶用心

满清的最后一任摄政王,溥仪的父亲载沣,一生都在抵制与日本人合作,没想到却蒙受了日本人的恩惠。当然谁也没请日本人来,是他们心甘情愿帮助王府解决麻烦的,来到王府的主要目的是促成溥杰再婚的问题,他们已经认定了溥仪不能生育的这个事实,所以基于兄终弟及的这个条件,他们想在溥杰身上做文章,一旦溥仪身故或者退位,溥杰的后代可以继承皇位,所以在日本人看来,溥杰的终身大事是重中之重,他们果断拒绝了溥仪想为溥杰找一位满洲族妻子的要求,执意要在日本皇族近支中挑选。

正当溥仪和日本人为此勾心斗角,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溥杰却以他有老婆为借口,不想迎娶日本人安排的所谓王妃,于是唐怡莹成了日本人眼中钉。

他们火速派一批日本宪兵赶往北京,由吉冈安直带队,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个人,可见日本人对这次任务的重视。当他们赶到王府时正好遇到了军方的一干夺宝奇兵,果断出面制止。并且让唐怡莹的两个弟弟代替唐怡莹签署了与溥杰的离婚证书。不但如此,日本人还找来了派出所所长作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唐怡莹已经去了上海,没法亲自在离婚证书上签字。

最终的结局扑朔迷离,信息不透明是个硬伤

1945年也就是在抗战胜利前后的那段时间,唐怡莹去了香港,自此很少再有她的消息传出。

据说,仅仅是据说,她和溥杰后来还有过联系,虽然故事再次有了开端,然而却没有任何延续,也可能仅仅就是say hello and…bye~或者财产纠纷不得而知。

据说唐怡莹也就是唐石霞的书画作品,倒是经常会露面,不知道鉴赏家们能否从她的画作上看出再加工的痕迹。

她的“对象”条件是否有迹可循

张学良和卢筱嘉,他们相近之处不止一点,他俩都有强硬的军事背景,都有巨富家财,都有广泛的人脉、社会关系和极高的知名度,张学良相貌尚可,卢筱嘉也差不多,何其相似。爱情的目标何以寻得如此精确?

也难怪唐怡莹看不上溥杰,她两个情人身上的很多优点或者说资源都是溥杰所不具备也不能给予的。她倒是曾经愿意嫁给溥仪。但是瑾妃却又不乐意。恐怕在唐怡莹眼中溥仪虽然是清废帝,但是身边总是簇拥着一群满洲贵族,溥仪的地位极高,家财无数,虚荣心爆棚等等等等好处。

不过也算是唐怡莹命好,如果嫁给溥仪,她最后的结果要么像婉容一样被幽禁至死,要么就效仿文绣与溥仪离婚。以唐怡莹的不安分状态,恐怕相对来说,婉蓉那些事儿都不算什么了。

唐怡莹作为满清皇室的媳妇,为何会周旋于皇室公子和军阀公子之间?

唐怡莹是末代皇弟溥杰的妻子,也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媳。

唐怡莹这个名字看起来很时髦,其实她是个满人。“唐”是后来改的姓,她的本性是他他拉氏。

在清朝时,他他拉氏的家世还是比较显赫的。大家都知道光绪皇帝有一个著名的妃子,叫做珍妃。这个珍妃,就是他他拉氏。

珍妃,就是唐怡莹的亲姑姑。

唐怡莹性格很开放。而溥杰有点呆板。二人成婚后,互相不太来电。准确说,应该是唐怡莹不太喜欢溥杰。

北洋时期,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奉系坐大,奉系少帅张学良的名气传遍大江南北。关键是,少帅张学良是真的帅。

张学良本来是溥杰的朋友。但有一次,唐怡莹趁着溥杰不在家,把张学良请到了家里。然后,她做了一件让张学良大跌眼镜的事情:她拿出一本剪报本,上面贴着的全是张学良在各大报纸上的肖像。

这意思很明确,唐怡莹仰慕张学良很久了。

一个皇族的人妻,年纪二十多岁,长相又不错,性格又多情,对你仰慕已久。一般男的,对此都会把持不住的。何况是以把持不住而著称的张少帅呢?

于是,两人就苟且了。从此,唐怡莹做了张学良的情妇。

但是且慢。唐怡莹真的对张学良那么深情吗?

并不见得。至于那本剪报本,是不是唐怡莹亲手所为,也是可疑的。这极有可能是唐怡莹拿下张学良的一个手段。

而拿下张学良,也可能不仅仅是喜欢小张。而是为了利用小张的权势。当时在北京,没有谁比张家更有实力了。

以上分析,并不是我的臆想。因为等唐怡莹打算离开北京住到上海的时候,她就抛弃了张学良,然后做了另一个军阀公子的情妇。这个人,就是当时的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公子卢筱嘉。很巧合,在当时的上海,卢家又是最有势力的。连上海滩的三大亨之一黄金荣得罪了卢筱嘉,都得忍受小卢的报复。

做了卢筱嘉的情妇后,唐怡莹借助小卢的势力,把溥杰家里的财物劫掠一空,打好包,用卡车直接拉到了上海,供她挥霍。

而被弃的张学良,直到晚年时仍然对唐怡莹很气愤,对她的评价非常低。

其实张学良没啥可抱怨的,想想溥杰吧。

溥杰对于自己的这个妻子,无可奈何,最终只有与她离了婚,眼不见心不烦了。

抗战时期,唐怡莹离开上海去了香港。从此杳无音讯。

唐怡莹作为满清皇室的媳妇,为何会周旋于皇室公子和军阀公子之间?

宣统帝溥仪一生妻妾众多,但情感之路却并不顺畅,除了跟皇后婉容、淑妃文绣的感情纠葛外,其实他还差点娶幼时的玩伴唐怡莹为妻,而唐怡莹最终却成为他的弟妹,并制造出一系列丑闻,堪称民国极品渣女,令家族为之蒙羞。那么,唐怡莹究竟闹出哪些丑闻?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唐怡莹本名唐石霞,字怡莹,他他拉氏,隶属于满洲镶红旗,1904年出生。唐怡莹出身显贵之家,曾祖父是陕甘总督裕泰,祖父长叙曾任户部右侍郎,父亲志锜曾担任驻藏大臣,两位姑母都是光绪帝的宠妃(珍妃、瑾妃)。瑾妃非常喜欢唐怡莹,对她视如己出,而唐怡莹也对姑妈甚为亲近,总是称呼她为“亲爸爸”。

因为瑾妃的关系,唐怡莹自幼便出入紫禁城,并跟溥仪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溥仪非常喜欢唐怡莹,所以自从懂事后,便希望能将她纳为妃嫔。然而,因为瑾妃的阻挠,唐怡莹最终失去作为秀女被选挑为后妃的机会,其中的原由不为外人所知。不过按照张学良的解释,瑾妃是察觉到侄女生性不检点,所以才阻挠她跟溥仪之间的好事。

但让人不解的是,瑾妃在阻挠唐怡莹与溥仪的婚事后,却很快将侄女指定给溥杰做妻子,时在1918年。然而,由于溥杰的年龄还太小,所以6年之后才完婚,当时唐怡莹20岁,比溥杰整整大了3岁,似乎因应了“女大三,抱金砖”的民俗,但事实证明却并非如此。

唐怡莹与溥杰的婚姻毫无幸福可言,溥杰的家人都认为唐怡莹蛮横霸道、行为不检,而唐怡莹则觉得溥杰不能保护她,并且无法满足她各方面的需求,所以一直对丈夫十分不满。这样的婚姻,从一开始便充满了矛盾,除非双方都做出妥协、弥补,否则注定会走向决裂。果不其然,就在婚后第3年,唐怡莹便出轨张学良,给丈夫戴了一顶“绿帽子”。

唐怡莹劈腿张学良,是在1926年的事情,当时张学良正担任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是北平城内炙手可热的人物。据张学良晚年的自述,他是在北京饭店宴请溥杰时结识了唐怡莹,并且对后者优雅的谈吐和多才多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而唐怡莹对张学良也颇有好感,甚至可以说是主动逢迎。经过这次见面后,唐怡莹便在暗中同张学良交往,成了她的情妇之一。

唐怡莹劈腿张学良后,经常跟随他出入高级社交场所,而溥杰对此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起初,张学良对唐怡莹异常迷恋,甚至一度还想娶她为妻,但经常一段时间的了解后,却发现她是一个心口不一、虚伪自私的女人。据张学良自述,他最恨人作假,尤其是女人。正因如此,张学良跟唐怡莹相处两三年后,便果断地将其抛弃,时间大约在1928年前后。

唐怡莹被张学良抛弃后,并没有洗心革面,而是继续游走于显贵子弟中间,不久便攀结上“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卢小嘉。作为皖系军阀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在上世纪20年代称霸上海滩,曾派人暗杀上海警察厅长徐国梁、暴打“流氓教父”黄金荣,是一位妇孺皆知的厉害角色。卢永祥失势后,卢小嘉逃往北平避难,并经常跟随张学良出入社交场所,一来二去地便认识了唐怡莹。

虽然卢小嘉的名望和财富大不如前,但此君才貌双全、能言会道,加上唐怡莹本来就是不安分的女人,所以不需要过多的了解和磨合,两人便勾搭在一起。唐怡莹因为极度痴迷于卢小嘉,竟然趁着溥杰在日本留学之机,把醇亲王府的金银珠宝盗走大半,然后跟着情夫躲进天津英租界逍遥快活,不久又转道去了上海。

伪满建立后,众多满清遗老跟着溥仪前往东北,但唐怡莹却拒绝跟随家人同行,并宣布跟丈夫划清界限。从这一点来看,还算是颇有些骨气。但是,唐怡莹跟张、卢之间的丑闻毕竟让溥仪家族蒙羞,所以等到北平沦陷后,溥杰便在日本人的建议下,宣布跟唐怡莹离婚,然后迎娶日本贵族女子嵯峨浩为妻。此时,唐怡莹已经被卢小嘉抛弃,靠卖画和变卖家产过活,境遇相当落魄。

1949年之后,唐怡莹迁居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东方语言学校,最后的结局则不明。至于唐怡莹最后一任情夫卢小嘉,则在1945年之后便移居台湾,并一直从事进出口业务,日子过得相当不错。卢小嘉在上世纪60年代末去世,具体哪一年不得而知,而溥杰则在1994年去世,终年87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