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母亲在康熙眼里是辛者库贱籍,既然是贱籍,康熙为何当初还要娶她当妃子?
康熙的八皇子爱新觉罗胤禩,胤禩在早年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就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此后又多次受康熙指派办理政务。
但是在九子夺嫡过程中,八阿哥胤禩拉帮结派,导致康熙对他深恶痛绝,后来为了粉碎八阿哥的太子梦,康熙在众多皇子面前说胤禩“辛者库贱婢所生,自幼心高阴险”。
大意就是说八阿哥的母亲是辛者库贱籍出身,自幼心气高而且阴险,实在不适合堪当重任,康熙说完以后,就没有人敢再提立八阿哥为皇太子的提议,但是这句话也深深刺痛了八阿哥胤禩的心,伤害了他的自尊,从此他一蹶不振,彻底和储君无缘。
很多人对此有疑惑,那就是既然八阿哥的母亲在康熙的眼里是辛者库贱籍,既然是贱籍,既然康熙如此嫌弃她,康熙为何还要娶她当妃子呢?
八阿哥的母亲是良妃,卫氏,名双姐,她并不是贱籍,出身满洲正黄旗,卫氏是清朝第一位出身辛者库而获封妃位的清朝后妃。
卫氏没有显赫的出身和家族背景,卫氏上位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她的美貌,这也是她能成为康熙妃子的通行证。
卫氏在康熙十四年正月通过选秀入宫为辛者库宫女,当时年仅14岁,后来不久有个偶然的机会被康熙临幸,史料上并没有记载卫氏被临幸的具体时间,因为当时她的身份实在卑微。
但是她作为辛者库的宫女,能够被康熙看上并生育皇子,说明她的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位温柔聪慧、美丽出众的女子,也说明她的相貌和资质必然是在众多宫女中最出众的。
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她:“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虽然很多对卫氏的美貌都来自于传说,更是起码也间接反映出她是位美丽出众的女子,在康熙二十年二月卫氏生下了皇八子,当时她年仅20岁,康熙对卫氏是很有情意的,良妃生前一直有晋升,康熙二十八年升为嫔,康熙四十七年晋封良妃,康熙朝前中期的后妃中,生前获得妃位的后妃仅仅五人,其中良妃就占一席位。
因此综上所述,即使八阿哥母亲卫氏出身辛者库,地位确实很卑微,但是她身份不够,姿色来补,她姿色超群,艳冠六宫,这也是康熙封她为妃子的重要条件。
八阿哥母亲在康熙眼里是辛者库贱籍,既然是贱籍,康熙为何当初还要娶她当妃子?
雍正四年,在皇权稳定、根基稳固以后,雍正皇帝开始了对昔日夺嫡政敌——皇八子胤禩的清算行动。为了获得光明正大的清算理由,雍正皇帝将“九子夺嫡”期间,康熙皇帝对胤禩的诸多负面评价全部翻了出来。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康熙皇帝下达“命诸大臣於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的命令后,面对“阿灵阿等私示意诸大臣举允禩”的结果,康熙皇帝以“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为由,予以了驳回。
康熙五十三年,康熙朝著名的“毙鹰事件”中,康熙皇帝将皇八子胤禩评价为“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甚至直接给出了“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绝情之言。
康熙皇帝对于皇八子胤禩乃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的训斥之言,虽然有着雍正皇帝为收集胤禩罪行而刻意杜撰的嫌疑,但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乃系内管领,也就是上三旗辛者库的出身却是确定无疑的!
《爱新觉罗宗谱》的汉文本谱牒——《星源集庆》,对良妃有着如此记载:
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初入侍宫中,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封良嫔,后晋封良妃。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日薨。
清朝名臣张廷玉等奉敕撰典制文献——《皇朝文献通考》对良妃的出身有着类似的记载:
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封良嫔,后晋封良妃。
也就是说,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确实是康熙皇帝后宫妃嫔中“出身微贱”的辛者库出身。而且,在良妃卫氏入宫之时只是宫女身份。
那么,“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为何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并借此一步登天,成为了康熙后宫的高等妃嫔呢?
由康熙皇帝亲自编纂之《庭训格言·国学经典》中,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
明时宫女至数千,脂粉钱至百万。今朕宫中计使女三百,况朕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与其父母,令婚配。
而且,按照《宫女往谈录》的描述,清宫宫女能够单独接触皇帝的概率非常之低,皇帝见到宫女临时起意,便推倒临幸的事情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那么,身为宫女的卫氏,是如何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之逆袭的呢?
根据《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的记载,历史上的卫氏乃系“美艳冠一宫,体有异香,洗之不去”的绝美之人,甚至达到了“唾液亦含芬芳气”的夸张地步。也就是说,卫氏出众的外貌条件为其获得康熙皇帝青睐奠定了相当程度的基础。
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卫氏之所以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得益于孝懿仁皇后给予搭建的平台。
在良妃卫氏薨逝以后的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曾经为其亲撰祭文,在此祭文中有着这样的说明:
敬恭自矢,克彰褕翟之休。 念久备乎嫔行,爰优加夫妃号,方期永绵福祉,何意遽告沦殂。
其中“褕翟”的意思为“王后祭服”之意,在这里泛指皇后。也就是说,良妃卫氏曾经服侍于皇后之侧,才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青睐。按照皇八子胤禩的出生时间——康熙二十年来看,祭文中所指的皇后应该为时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的佟佳氏,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也就是说,在康熙皇帝驾临孝懿仁皇后所居承乾宫时,很可能遇到了绝美的卫氏,正值青壮之年、需求正盛的康熙皇帝未能抵抗如此美颜,遂幸之。
有此来看,皇八子胤禩生母卫氏,在身为宫女之时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并被康熙皇帝临幸,成功完成逆袭,其自身出众的外貌条件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是,服侍于孝懿仁皇后之侧,为卫氏提供了最佳平台,才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的命运转变。
参考文献:《清实录》、《清史稿》、《星源集庆》、《皇朝文献通考》、《庭训格言·国学经典》、《宫女往谈录》、《康熙帝亲撰之良妃祭文》
八阿哥母亲在康熙眼里是辛者库贱籍,既然是贱籍,康熙为何当初还要娶她当妃子?
康熙的八皇子胤禩,当年最受宠爱,封爵最年轻的皇子,九子夺嫡中曾经势力最强的一支,但说起他母家良妃的出身,其实是后宫里最低贱,资历最浅的一位妃子。
辛者库,早期为八旗的贱籍,随着时间推移,辛者库也有满人户籍,可科举,可自由通婚,可拥有奴婢,是低于旗人,高于汉人,与包衣同等的阶层。他母亲卫氏,出生八旗“辛者库”,可片面认为是八旗的戴罪之人,是在八旗、包衣奴才之下的的一种低贱身份,选秀女肯定没有她的份的,只能是选宫女,充当内廷差遣或洒扫服务的女子,卫氏13岁被选为宫女,因相貌较好分配到后宫服侍主子,20岁时被康熙临幸,生下八阿哥胤禩。
图为晚年康熙像。满清皇室有个规定,地位低下的女子生产得子,不能独自抚养,必需抱给等级高的妃嫔养育,这种情况在康熙一朝最显著,后人研究,嫔以下身份的女子要给她人抚养,卫氏一宫女身份不可能养自己孩子,于是八阿哥胤禩交由惠妃抚养,直到胤禩8岁,长得健康壮实,这才让卫氏享受嫔的待遇,但没有嫔的封号。
胤禩,又名允禩,康熙八子,生母良妃卫氏。直到胤禩封为贝勒,是当年受封皇子中最年轻的一位,且胤禩受康熙宠爱,母以子贵的情况下,卫氏才正式册封为良嫔,这年她39岁,后来又封为良妃,卫氏的册封之路是如此的遥远艰辛,就是因为她是满清八旗里的辛者库贱籍,在当时等级森严看出身的清宫里,靠熬资历,生了个宝贝儿子,才赏了个嫔,十足的幸运。
图为康熙景陵妃园寝,良妃卫氏墓。跟卫氏有相同命运的,还有密妃,她是汉人女子,为康熙生了3个皇子,苦熬30多年后才给了个嫔的封号,而卫氏,本是辛者库出身,是八旗里的比包衣还低一等的贱籍,苦熬多年后康熙给了个名份,这就好比现在一个身份尊贵的人娶了个做过牢的女人为妻,性质一样的,这里也能看出康熙皇帝作为一代雄主、百无禁忌的范例,卫氏也是清宫第一位以贱籍获封的女子,有康熙打样后,清宫对习俗规矩均有所松动,雍正的皇贵妃耿氏、嘉庆的生母魏佳皇后也是辛者库贱籍。
八阿哥母亲在康熙眼里是辛者库贱籍,既然是贱籍,康熙为何当初还要娶她当妃子?
八阿哥母亲曾被康熙骂为辛者库贱奴,既然是贱籍,康熙为何还要封她为妃?
在清代,辛者库是包衣奴才的一种,或者说皇室的仆人,身份在皇宫里是很低微的。
八阿哥的母亲就来自于辛者库,她被称为卫氏,是满清正黄旗人。
卫氏既然出身于贱籍,那么康熙当初为什么还要封她为妃呢?其中有什么缘由?
当然,有人说康熙爱卫氏(良妃)。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解释选妃的理由时,并不充分。
据说卫氏身体有异香,相貌也很好。卫氏很早就得到了康熙的宠幸。但是,我们要注意这一点:卫氏是在康熙39年被封为良妃的。
而当时八阿哥已经19岁,根据推算,大概从康熙和卫氏好上之后,20年间康熙都没有立卫氏为妃,难道这就是爱吗?
如果康熙真的爱卫妃的话,他很可能很早就会立为妃子,不会拖20年。
所以说,康熙娶卫氏为妃子的原因不并不在于他深爱着卫氏,还有其他更关键的原因。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康熙39年的情形,也就是八阿哥19岁时候的情形,一切就会明朗起来。
八阿哥从小就受到康熙的喜爱,他在17岁的时候就当上了贝勒爷,在皇子中算是被封爵的最年轻的一位,康熙还委以重任。
成年之际就开始打理内务府的管理工作,还有朝中大臣保举他为皇太子候选人。
当时,八阿哥在康熙几位皇子当中是风光鼎盛的, 康熙大有培养这位皇子为继承人的趋势,故而连带他的母亲也重视起来,因此八阿哥的母亲才被封为良妃。
这样,良妃就有了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这时候不是子凭母贵了,而是母凭子贵。
如果这样的假设是真的,那么康熙的这种做法就有点冷落妇女的嫌疑了。
可惜后来八阿哥失去了康熙的宠信,康熙为了打压八阿哥的势力,曾在公开场合怒骂八阿哥的母亲是辛者库贱奴,所以八阿哥不配继承大统。
这或许也是另类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八阿哥母亲在康熙眼里是辛者库贱籍,既然是贱籍,康熙为何当初还要娶她当妃子?
清朝康熙时期的正式史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辛者库贱籍”的说法,所谓辛者库人都是贱籍只不过是清宫剧的随意杜撰而已,至于当年康熙帝玄烨曾经指责八阿哥胤祀生母是“辛者库贱妇”,这样的说法,其实在历史上也并不那么靠谱,因为这段历史记载最早出现,是在雍正朝,而雍正帝胤禛对于当年跟自己夺嫡的八爷心里有多恨,众所周知。
辛者库到底是个啥,到底是不是贱籍在大多数的清宫剧中,辛者库都是个满是罪人的地方,所以影视作品里出身辛者库的,都是罪奴。然而历史上真正的辛者库,并非如此。辛者库是八旗之下的一个旗人组织,类似于大众熟知的包衣却又有所不同。清朝辛者库分成上三旗辛者库与下五旗辛者库,前者主要由内务府执掌,伺候内宫,后者则供应王公府第之中的仆从。
清代的辛者库之中,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原有成员,一种是获罪罚入辛者库人,而辛者库中大多数都属于前者,真正是因为获罪而被罚入辛者库的,只是极少数。如此说来,辛者库在清代只不过是个包衣的管理机构,根本就不是啥专门的罪奴管理机构。
辛者库人地位是高是低一般来说,辛者库人虽说也是包衣的一种,但他们从事的主要工作也确实挺“辛”的,辛者库人专门从事的,就是皇宫大内与诸王府邸等地的洒扫、除草、铲雪、搬运等,还有皇陵看守、皇庄放牧等。说简单点,辛者库人虽然跟包衣们一样都是旗人主子们的仆人,但他们从事的工作也更加琐碎更加辛苦。
虽然辛者库人是奴仆,可他们的低下身份只不过是相对于他们的主子说的,在清朝,辛者库人的地位不能算太低,尤其比之旗籍外贱民、非旗人奴婢等。辛者库人都有自己的户籍,可以参加科举,可以入朝为官,也能与良人通婚,还能拥有自己的奴婢。
在清朝,出身辛者库的著名人物并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非常多。比如嘉庆帝生母孝仪纯皇后的祖上,就是辛者库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的叔祖父来保也是辛者库出身,但最终做到了武英殿大学士。所以说,并不能说清朝的辛者库人地位最为低贱,他们在当时的实际地位,远比想象中与清宫剧里演绎的要高很多。
并且在清朝,皇帝如果有个出身辛者库是妃嫔乃至皇后,都是非常的,这也是清朝皇帝选妃的正常重要途径。清宫皇帝的后妃三大来源,一个是礼部主持的八旗选秀,一个是来自内务府上三旗的包衣宫女,还有一个就是辛者库出身奴仆。整个清朝,出身辛者库的后妃数不胜数,所以康熙帝纳卫氏为妃,再正常不过,只要喜欢就行。
康熙帝到底多宠良妃卫氏良妃卫氏,是康熙帝玄烨的著名宠妃之一,也是九王夺嫡主角之一的八爷胤祀的生母,卫良妃也是清朝首个出身内管领的后妃。历史上的卫良妃,也的确非常受宠,而玄烨对于卫良妃所生的八皇子胤祀,曾经也是非常宠爱。
卫良妃是父亲好歹也是个正五品,能够被皇帝选中并且获宠多年,也能够说明卫良妃的本身条件相当优越。康熙朝中前期的后妃之中,生前就获得妃位的只有五位,卫良妃就是其中之一,而玄烨的起居注之上出现的妃嫔,只有两人,一个是慧妃,另一个就是良妃。无论是良妃是生前荣宠,还是其死后的葬礼哀荣,都足够说明其生前是个非常受宠的妃嫔。
辛者库贱妇的说法从哪儿来的在很多清宫剧还有小说等作品中,都有康熙帝斥责八皇子胤祀是“辛者库贱妇所生”是说法,然而实际在历史上,这段故事最早只出现在雍正朝,康熙帝在位的时候并没有关于此事的只字片语,所以这件事的真假实在让人生疑。不过,良妃卫氏死后,葬仪同赫舍里皇后的妹妹平妃,而且还是康熙帝亲自奠酒,这样的哀荣,很难说康熙帝会骂良妃是辛者库贱妇。
雍正帝胤禛当年在九子夺嫡之中获胜之后成为皇帝,然而因雍正帝雷厉风行做事杀伐决断,也引起了很多非议,为了宣扬其皇位继承的正统,雍正帝一直都在努力着,而方向之一就是无所不用其极地黑化其曾经的主要对手,就是八爷胤祀。编出“康熙帝骂胤祀是辛者库贱妇所生”,也是想从根源上否定胤祀与其争夺皇位的合理性。
八阿哥母亲在康熙眼里是辛者库贱籍,既然是贱籍,康熙为何当初还要娶她当妃子?
康熙的众多儿子当中,八阿哥是最有能力争到太子之位,但是却在阴差阳错之下,让四阿哥雍正得到了大清的江山,而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其实跟八阿哥的出身有关。
简单来说就是八阿哥的母亲出身较低,是当时辛者库的贱籍,也许辛者库大家听说过,但是并不是很了解。
这么说吧,整个大清的后宫当中都是由无数的宫女和太监组成,毕竟天子只有一个,而妃嫔也只是少数人而已。
在这么庞大的成员当中,又会分为几个层次,比如说伺候主子的宫女,这些宫女相对来说,地位就比较高一些。
我们经常会说打狗还要看主人,而这些所谓的狗其实就是宫中的宫女们,每个小主身边的宫女其实也代表了自家主子是不是受到恩宠。
毕竟这些宫女也是人,受了委曲也会跟自家的主子求助,所以说一般人还真不敢对这些伺候主子的宫女有太多的脸色。
再往下面一层的就是各种干活的杂役,当然了这些也是宫女,只是没有了主子的照应而已,属于无主之人,除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就没有难给自己撑腰。
而最低等的可能就是辛者库的贱籍了,这些宫女几乎都是犯了错,然后被罚在这里的宫女。
一般来说在皇宫之中,不是犯了什么大错的宫女,是不可能被送到这个地方,可真要被送到这个地方,也就注定了这一辈子都没有了出头之时。
所以在辛库者当中,这些人几乎已经没有什么生存价值了,就算是不小心被给陷害了,也就陷害了,是没有人会给这些人撑腰的。
可是就这么一个低贱的身份,却被康熙临时宠幸了,这就相当于中了五百万的大奖一般。
但是就算你中了五百万,该是个土鳖依就是个土鳖,麻雀就算飞到了枝头也变不成凤凰。
同样的道理,八阿哥也因为自己的出身,一直被康熙瞧不起。
说实话康熙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居然会在一个辛者库贱籍的身上留下种,就好像康熙看到了一颗新菜,也就是臭豆腐一样,只是想要尝一口。
谁知道如此的难吃,但是身为帝王,再难吃也硬着头皮吃下去了,谁会想到低下的奴才们直接就把这盘菜定为帝王专用菜。
每当康熙看到八阿哥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当时所吃的菜有多么的难以下咽,也就是说一看到八阿哥,就想到了某些让人不舒服的事情。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八阿哥的母亲身份太低,所以没有抚养孩子的权利,所以八阿哥自从出生后,一直被大阿哥的母亲来抚养,无论从文采到学识都是出类拔萃。
如果真由哪个什么也不懂的卫氏来抚养的话,可能所谓八阿哥也就废了,毕竟卫氏身为辛者库的贱籍,在文化程度上实在是拿不出手。
也正是因为八阿哥的出身太低,所以他更能体会到别人的心酸,只有吃过苦的人才能明白别人的苦。
于是八阿哥得到了朝中无数大臣们的拥护与支持,就是因为他更懂的如何为别人着想。
如果从这个形势来看的话,八阿哥一定是将来大清的天子,但是太子之位,所有人说了都不算,只有康熙点头才行。
可是我们也知道八阿哥的出生,本身就是一场闹剧,如果不是康熙当初非要尝一尝所谓的新鲜菜,或许就不会有八阿要的出生。
但康熙尝过之后,又后悔的不行,并且当时的卫氏还直接给他生下了儿子,这就更让康熙纠结了,自己也只是无心之举,谁知道会种出这样的果实来。
明明八阿哥的能力最强,但是康熙却是一个相当讲究嫡庶的皇帝,所以八阿哥一直不被康熙认可,而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他的母亲的出身,因为这是康熙内心当中最深的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