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龙椅,到底是用啥材料做的,坐着舒服吗?

太和殿也称“金銮殿”,殿中设有皇帝的“御座”,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龙椅”,1915年,袁世凯篡权称帝,把之前的龙椅搬走了。

为了适应自己的身材,袁世凯命人特制了一个中西结合又不伦不类的大椅,椅子背特别高,座面又特别矮,据说是因为袁世凯腿太短导致。

后来,在1947年,故宫博物院开始对故宫文物进行管理,把之前袁世凯所制作的不伦不类的龙椅撤去了,换上了在故宫库房里面找到的一个残旧的雕龙大椅。1963年,故宫对这个残旧的龙椅进行了再修复,文物修复厂的师傅历时一年多,才完工,修复完成后,形体非常美观,椅子背上两柱的蟠龙十分生动,这件龙椅修复后,陈列到太和殿的宝座上。

龙椅是用啥材料做的?

我们今天去故宫里看到的龙椅就是修复以后的,很多人看着龙椅,特别好奇龙椅是用啥材料做的,竟然看起来永不退色,其实和大家想的不一样,金光闪闪的龙椅并不是由黄金打造的,而用的是木头。

龙椅并不是用统一的木材制作而成,先是用富有弹性、防潮的桦木作为里面的支架,再用坚硬坚实的紫檀木作为框架,在很多地方还用了名贵的金丝楠木,在扶手上雕刻上了龙形图案。

当然如果只用木头的话,并不能显示皇家气派和龙椅代表的内涵,为了体现龙椅的金碧辉煌,工匠们完成修复后,还在椅子上喷上一层黄颜色的漆,周身涂满了金粉,因此我们去参观故宫的时候,看到的龙椅是金碧辉煌的。

龙椅坐着舒服吗?

现在很多人去故宫的话,看到龙椅以后,会生出一个念头,那就是龙椅坐着舒服吗?如果以古代封建帝王的角度来讲,龙椅是皇帝特有的宝座,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代表着封建帝王的专权统治。

试问,在封建王朝龙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座位啊,多少人为了这把龙椅,为了它绞尽脑汁,许多人为了它命丧黄泉,皇帝们坐在上面挥舞着权杖,想必皇帝们坐在龙椅上肯定舒服。

因为这不是普通的椅子,封建皇权下的皇帝们坐在龙椅上,君临天下以及九五之尊带来的的心情已经远远超过了龙椅本身。

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龙椅失去了本身的内涵,舒服程度肯定还不如自己家的沙发。

结语

故宫里面的龙椅是封建皇权专制统治的典型代表,现在很多人依然对龙椅很感兴趣,但是也只是把龙椅当做纯粹的文物看待罢了。

故宫里的龙椅,到底是用啥材料做的,坐着舒服吗?

在今北京紫禁城中有一最大宫殿,名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太和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御门听政,召见群臣处理国家机要大事的地方。其本身亦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大殿之一。

在太和殿的深处放有皇帝的宝座,即我们常说的“龙椅”,其正式名称叫髤(xiu)金雕木龙椅。

龙椅,自古以来即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坐上去的,它只有一国之君才有资格享有这把椅子。若普通人逾礼觊觎这把龙椅则会被处以诛灭九族的重刑。因为龙椅背后所代表的是封建帝王的专权统治。

事实上,我们在看一些明清电视剧时也会发现这把在太和殿中金光闪闪的龙椅。

虽看上去金光灿灿但这把椅子并非是由黄金所造,而是一把木制椅子。

由于是天子所坐,故所用木料绝不是一般的木料。而是用珍贵的紫檀木制作其框架,然后在里边镶嵌桦木板心。除了紫檀木,主体部分使用了堪比黄金珍贵的金丝楠木。除了木料,这把龙椅还使用了部分黄铜。

成形后在其外表涂了一层金色油漆,而且并不是我们常见的普通镀金工艺。由此这把椅子在光线照耀下便显得金光闪闪。

这把龙椅与普通椅子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底座不采用我们常见的椅腿、椅撑。而是一个宽约1.5米,进深1米多的“须弥座”,然后有一个“圈椅式的椅背”。而在四根支撑靠手的圆柱上则蟠着金光闪闪的“金龙”。

整个龙椅通高100多厘米。其底座高49厘米,宽158.5厘米;下层底座长162厘米,宽99.5厘米,高21厘米。

龙一直是天子的象征,古代皇帝对龙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情缘。无论是龙袍还是屏风都会有龙,而皇帝的这龙椅自然亦是不能例外。

整个龙椅上有13条龙盘旋。除了有“威武龙腾”的字样外,还涂有金漆外加各种珍贵宝石来点缀,如玛瑙,金子等。凡此种种,皆是为了使龙椅看上去更加富丽堂皇,以彰显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仪。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在太和殿中所展出的这把龙椅为明朝所造,是经过现代人修理复原的。据专家推断其原型可能是明嘉靖皇帝重建皇极殿时的遗物。

1912年,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宣告退位,清亡。

不出几年,袁世凯窃国称帝。

不久,袁世凯便命人将象征封建帝国最高权利中枢的太和殿重新进行陈设。

先是命人将太和殿中自乾隆年间既已开始悬挂的“建极绥猷”匾联取下,随后又将这把龙椅换掉。改换成了一把椅背极高,椅面极矮的西式大椅子。自此以后这把龙椅也便失踪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故宫博物院想重新恢复太和殿陈设原貌,决定重新安放龙椅。

根据一张拍摄于光绪年间的老照片,文物工作者经过四处查找,终于在一处存放旧家具的库房中发现了这把丢失了近40余年的龙椅。

后经故宫博物院组织相关专家耗时三年,近934天才将其修理完成。这就是我们目前游览太和殿时所看到的那把龙椅。

民间传说这把象征至高无上权利的龙椅普通人是不能随便坐的!若随便坐,则会出现折损阳寿的情况。

一将功成万骨枯!

事实上,龙椅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把皇帝专用的椅子,其背后更是充满了数不清的刀光剑影。

古往今来为了坐上这把椅子,不知有多人惨死于残酷的争斗之中!

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

太和殿中的这把龙椅既见证了明朝的衰败,亦见证了清朝的崛起,更亲历了晚清的最终覆灭。

故宫里的龙椅,到底是用啥材料做的,坐着舒服吗?

说起故宫,大部分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北京的故宫,实则不然,除了北京故宫外,还有南京故宫,沈阳故宫以及台北故宫。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主要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对中国象征意义最大的故宫;南京故宫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沈阳故宫是满清入主中原之前在沈阳所建,是现在中国第二完整的皇宫建筑;台北故宫则是为了存放从紫禁城漂泊来的文物仿照北京故宫设计建筑的,虽然是仿的,但是里面的文物却相当有价值。

昨天,纵横跟北京的朋友说去故宫玩一天,他们都以为我到北京了,实际上我去的我们沈阳的故宫。

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咱也没去过,咱也不敢写啊!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北京故宫龙椅,顺便提一下沈阳故宫的龙椅。

沈阳故宫里面也有两把龙椅,预示清朝的崛起

沈阳皇宫也并非一下子就建成的,而是历经几代而不断发展的,主体部分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所建。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了后金,其地点在辽东半岛,将首都建立在沈阳,并且建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性质的大殿,以大政殿为首,两侧还有十王亭,分别是左右翼王亭,和八旗亭。

其中最为雄伟的就是大政殿,努尔哈赤在商讨军国大事的时候就住在这里,现在大政殿内的那把紫檀木雕刻的“龙椅”也是货真价实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没机会去的,我昨天拍摄了照片。

在稳定了辽东局势后,放眼中原,努尔哈赤发现这龙椅所在地理位置有些偏,野心勃勃盯上了中原沃土。1626年,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啊,明军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坚城固守抗金,并击伤了努尔哈赤。在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位。

皇太极继位后,励精图治,使得满洲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努尔哈赤修建的故宫基础上,又扩建了一部分。

皇太极平时上朝的就是崇政殿,据《满文老档》的记载,皇太极上朝的时候坐的是鹿角椅,皇太极坐过的椅子自然比努尔哈赤的要珍贵,因为这把椅子太珍贵,所以珍藏起来了。(昨天纵横照的是仿品)

当然,正是坐在这把龙椅上,皇太极更是变本加厉盯死明朝,不但要为父报仇,更要完成父亲未能如愿的统一大略。

清军入主中原,明清易主,龙椅发生的变化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兵乱不断,农民纷纷起义,官僚腐败昏庸,金兵步步紧逼,百姓税收加剧,天公更不作美,气候多端造成全国性质的饥荒。脆弱到如此地步,早已没有挽回的余力,皇太极趁此疲惫之际,一步步占领华南,后入湖南、广东、云南,南明很快倒台,明朝皇帝也在煤山自缢。

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开始书写清朝长卷。

因此,从沈阳的龙椅到北京的龙椅,意味着一段皇权的转移。

(昨天故宫旗袍美女,太漂亮了)

要说到故宫太和殿中的龙椅,那就讲究多了,而这把椅子也并非是清朝时期所打造的,而是明朝时期就有的,清军入主中原后,限于当时的财力以及渔猎民族政权的质朴,并没有重新建立一所宫殿,而是干脆住进了明朝的皇宫紫禁城,当然这把髤(xiu)金雕木龙椅也就没有换了。

这把龙椅是宫廷匠人们从来自五湖四进贡的木材中百里挑一,选了几根上好佳木,耗了数日耐心打磨,以稀有紫檀木做框,内嵌珍贵的金丝楠木做板心,精雕细刻——到此步骤,达官富贵或许表示:一把椅子,只要有人力财力,照样也能挑到佳木,聘到名匠,做一个同款材质的根本不是问题。

可是,让他们望而生畏的是接下来的几步:雕刻出龙腾祥云——其龙爪锋芒如刀剑,其锐眼炯炯震堂威,龙驱生辉盘九天,可想龙啸纳百川。椅子内嵌入黄铜,外裹金丝,玛瑙金子来点缀。况且龙椅身涂金黄色漆——在这个世上,唯一能被涂上金漆的,恐怕仅有龙椅一把。

所以说,龙椅材质价值连城,龙椅与椅子的差别,不单单在于此,更在于这一个“龙”字。龙乃皇权的象征,更是皇帝威严与国家集权的产物代表。龙椅经历了明清皇权的交接,从兴盛至衰败,由革命走向繁荣……龙椅见证的,可是一代代领袖更迭交替,关于皇权谋史,关于国邦的大业,其象征意义之重要,可见一斑。

从龙椅中感受的中国历史的沧桑

《龙椅中人》一书中写到,“事实上,明清两朝,龙椅中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汉人作为最后一个朝代十分不容易,而清朝的皇帝更是不容易。是龙椅中人错了吗?也许是制度之错。总之这是个“局”。设局者或许早已离开,局中人却厮杀正酣。设局、入局、局杀。就是个游戏而已,愿赌服输。在康熙帝国,储权之所以可以挑战君权,是因为里头有一些制度性的安排或者说设计。”

“历史不堪回首,明与清,近三十个皇帝,他们的光荣与惆怅,他们那些难与人言或者不为人知的人生况味,直至今日仍令人掩卷长叹,唏嘘不已”。

这样的皇权谋略好似历史长河中的贝壳,大大小小不计其数。

若是站在龙椅的角度,它不仅看到的是帝王的降生陨落,更见得满朝官臣百态,举行万千。见过足智多谋,见过贪得无厌,见过衷心报国,见过随风倒柳……

龙椅见到的,是一切由人性中迸发出来的欲望与信仰。龙椅纹丝不动,多少人为争坐龙椅掀起腥风血雨,多少人改变了历史,而历史走至今日,成为了一种必然。

溥仪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可算是最后一个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年幼时宣布退位,为了重新坐上龙椅,先是被张勋拥立复辟,后来又在日本人的支持坐上了满洲皇帝的位置,然而最终却成了战俘,下场不可谓不惨淡。

经过人民的改造后,溥仪是第一批被特赦出来的人,后来溥仪和别人多次到故宫去参观,鉴于溥仪的特殊身份,故宫工作人员还让溥仪重新坐上了龙椅,当时别人想要给溥仪拍照时,溥仪连忙摆手,并且说:“这龙椅不好坐啊。”

纵横交错兮天下之局,谁能参悟兮世事如棋。龙椅无言,时过境迁,由我们后人开始挖掘更深埋地下,无人知晓的历史。

我是史论纵横,欢迎大家关注!

故宫里的龙椅,到底是用啥材料做的,坐着舒服吗?

故宫里的龙椅,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皇帝坐的椅子。这把椅子曾经安放在北京故宫的金銮殿上面,也就是今天的太和殿里面。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宝座,名叫髹金雕龙木椅,是象征帝王尊严和至高无上权利的一把龙椅。

金銮殿是皇帝召见朝臣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这把龙椅当年就安放在金銮殿的正中,也就是说也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做这把椅子。皇帝的这个宝座跟普通椅子大不一样,它有一个“圈骑式”的椅背,有四根支撑靠手的圆柱,上面雕刻着金黄色的祥龙图案。底座是一个宽2.5米,近深1米多的“须弥座”,整个龙椅表面髹上黄金,金光闪闪显得富丽堂皇特别霸气。

据故宫考古专家考证,这把龙椅是明朝嘉靖时期制造的,并非清朝所造。那么这龙椅到底是什么材质的呢?

龙椅,皇帝的座椅,自然不是一般材质,既然叫髹金雕龙木椅,那不用说自然就是木头做的啦!所以人们对这把椅子的用料大致有三种猜测:即紫檀,金丝楠,黄花梨三种木头。因为这三种木料都是特别名贵的木头。目前市场上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黄金的价格。物以稀为贵,就是在古代这三种木头依然是价格不菲。因此这三种木料是首选。

由于这把龙椅是出自明朝,而紫檀木则是在大清时期盛行使用,所以紫檀木并不是制造这把椅子的原料。那么还剩下黄花梨和金丝楠木,黄花梨木色泽鲜明,木质坚硬,虽然表面光滑,但是上漆后效果不是很好。

而金丝楠木尽管没有黄花梨木制坚硬,可是它纹理清晰,色泽艳丽,而且挂漆后光亮无比,另外别的木头也没有这么粗的原料,金丝楠树种有的将近几百甚至上千年,所以够粗够大,皇帝的这把龙椅非常大气,因此说金丝楠木才是这把龙椅的最佳用料。

金丝楠木本来就是黄色的,正好与金銮殿的金碧辉煌相匹配,更能彰显出皇家的豪气来。所以故宫的这把髹金雕龙木椅应该就是金丝楠木打造的。

故宫里的龙椅,到底是用啥材料做的,坐着舒服吗?

龙椅当然是木头做的,一般都是用名贵的木材,比如紫檀木,金丝楠木等 等 。外面有复杂的雕刻。

尊贵是尊贵了,但是舒不舒服呢?肯定没有你家沙发舒服。

因为龙椅这种礼仪性家具,它追求的第一目标就不是舒服,而是为了好看,看到威武,为了仪式感。

你看冰与火之歌,里面的铁王座,小说里是怎么形容的。我给你摘录下来。

【他高高坐在“征服者”伊耿宽大而古老的座位上。那是张钢铁铸成,满是狰狞尖刺利角和诡异扭曲金属的椅子,它正如劳勃所警告的那般,是张天杀的不舒服的椅子。眼下他的断腿不住抽痛,这种感觉更是无以复加。他身子底下的金属每一小时都越显坚硬,布满利齿般尖刺的椅背,更教他无法倚靠。当年征服者伊耿命令手下铁匠使用敌人投降时的弃械,镕铸成一张大椅时,曾说:“作国王的不能舒舒服服地坐着”。伊耿这傲慢的家伙该死,奈德阴沉地想,劳勃和他的打猎游戏也该死。】

所以,你家的沙发都比龙椅舒服,而坐在上面的人,非正常死亡率也是相当高的。

还是家里的沙发葛优躺舒服。

最后,给大家聊聊一个龙椅的故事。

有一年,故宫整修文物,收拾这个龙椅,结果发现椅子用白锻做的椅面因为时间久了,外表破了,破了就拆了重弄啊。撕开破的椅面一看,专家都愣住了。

堂堂的龙椅里面,包裹的竟然是稻草。

没错,这么奢华的龙椅,里面是稻草!这特么是刘备用过的吗?用来怀旧的吗?

人都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这连败絮都不给啊,直接拿稻草做填充物啊。虽然环保是环保,原生态是原生态了,但也太不讲究了吧。

为啥皇帝的椅子填的稻草?

这是谁整的呢?

往上一查,原来这椅子不是正宗的椅子,是一张夹杂进来的山寨椅子。

椅子的主人是袁世凯。

袁世凯一开始是忽悠满清的太后裕隆,说你们要不退位,想想法国大革命吧。现在退了,还能保个地位啥的。

裕隆一妇道人家,哪里是袁世凯的对手啊,袁世凯就此终结了满清的统治,这一点,他还是有功的。不仅对中国,对满清皇族也是有功的,毕竟是和平解决了这一冲突,不然,后果确实相当严重。

满清逊位之后,溥仪还在里面住了两年,一年还能领四百万生活费,不过就领了一年,后面就被拖欠了。所以农民工被拖欠工资不奇怪啊,皇帝还被拖欠呢。

后来不但钱没得领,还被冯玉祥赶出了故宫。不能住了。好多年以后,解放了,溥仪再到故宫,发现想进去吧,得买票!

而孙殿英连人家的阴宅也给挖了,据说冯玉祥看到孙殿英,说你牛,我把人家赶出故宫,你把人家坟都扒了。

我们说回袁世凯当了民国大总统,感觉不过瘾,想称帝。个人猜测,他也是想走君主立宪的路子,就是自己当了皇帝,然后再君主立宪,自己再兼着大总统。这样就更牛啦。

当皇帝,就需要一整套东西啊,这里面包括龙袍,皇冠之类的,当然还有龙椅。

为啥袁世凯不用现成的呢?那是髹金雕龙的,还是文物,据说是明朝嘉靖皇帝的东西了。高大上,还有文化内涵。北京城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明嘉靖时候置下的。海瑞同志骂他不干活,其实也不太准确。

原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说袁世凯个子不高,那么大的椅子,坐上去不好看。这个没有说服力,康熙也是小个啊,当皇帝不在高矮,关键看气质嘛。

也有说,袁世凯不敢坐,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是正宗的皇帝,心里没底。

我们再回到太和殿,大家去逛故宫,一定要仔细观察,里面的东西有讲究,比如太和殿里有五面镇殿神牌,老有文化了,大家可以找一找。别去了故宫,钱花了,回来之后,记忆里全是人挤人的大脑袋。

而在龙椅的上面,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东西叫吊珠藻井,在咱老百姓家叫吊顶,但人家那高级,有讲究,有说道。

这个玩意一来使天花显得有层次,给人一种泰山压顶的感觉。而这个吊顶取名藻井,也是属水的,起着镇压火灾的作用。太和殿主要是木头,容易起火,历史上也数次起火,这个事情很怪,以后再跟大家聊。

这个藻井既然是井,当然就有龙。上面就盘了一条龙。龙嘴里衔了一个宝珠,这个宝珠有说法了,叫“轩辕镜”,起什么作用呢?当然不是给皇帝上班时候补妆用的。而是一个皇帝鉴定镜,如果宝座上坐了一个假皇帝,那镜子就掉下来把假皇帝砸死。

袁世凯就怕啊,心里没底啊。我们现在说起来,这都是迷信,但那辈的人都信这个。

而且还有一个事情,就是袁世凯没有传国玉玺。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以前叫和氏壁,被秦始皇做成了章子,在王莽时期被摔了一个角,补了一下,成了残缺的美。三国被扔进井里,被孙坚得到……等等等等。

可以说这是皇权的最佳象征,像李世民刚当皇帝那阵,这个章子没有,就被称为白板皇帝。后来,平了突厥,把隋朝的亡国皇后箫皇后拎了回来,才重新得到了这个传国玉玺。

这个传国玉玺到了北元时期,大概是真的丢了,不见了。不过,清朝时,又出现了,但乾隆鉴定是假的。

假的也好啊。袁世凯就跟溥仪去要,溥仪没给。当时袁世凯带着兵马冲进去,气势很凶,据说溥仪的老师王国维就在现场,看到这一幕,很生气,回头就自杀了。

没有玉玺,袁世凯就不敢坐那个龙椅,就自己打造一个,据说花了四十万块,为啥四十万块还用稻草呢?这当然就是偷工减料,中饱私囊了。

反正谁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呢?

这说明,袁世凯到了那会,已经有点众叛亲离的感觉了。

当时登基,袁世凯坐着这稻草龙椅,位置还往后挪了点,真的怕上面的“轩辕镜”掉下来砸死他。

当然啦,袁世凯当军阀,那是最顶尖的,张作霖这些看到袁世凯,也是心里发麻,但当皇帝,还真的就是稻草皇帝啦。干了八十三天就完了。普通试用期是三个月,老袁这是连试用期都没有过。

那么龙椅呢?

稻草龙椅当然就不要啦,不过,又在后面的仓库里找到了真正的龙椅,全是灰,收拾一下,又恢复了原貌,重新放到老地方。

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真的,不是山寨货了。

好啦,今天聊到这里,明天再跟大家聊聊京城的龙穴具体在哪个位置,剧透一下,也在故宫里的某个神秘地方!

故宫里的龙椅,到底是用啥材料做的,坐着舒服吗?

相传魏征曾经问过唐太宗李世民“您知道为什么你是皇帝?”唐太宗大致说了许多理由,但是全被魏征驳回,无奈之下问魏征“那你说为何我会是皇帝?”魏征指着唐太宗坐的龙椅,说因为您坐在这个龙椅上面。

也就是说龙椅自古以来就是皇权的象征,和玉玺有同等的地位,而故宫的龙椅,即是金銮殿上的龙椅,同样只有皇帝才能坐,现如今已经是贵重文物,前些年还有记者拍摄如何清扫龙椅,当时有20个穿着蓝色服装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他们戴着口罩,手拿着软毛刷子,轻柔的扫着灰尘,负责人表示,一些角落还得用棉签除尘。

一个龙椅竟然需要20个人来清扫,很多人会问,这龙椅究竟是什么材质做的?如此重视?

根据历史记载,故宫的龙椅采用的是金丝楠木、紫颤木等木质,运用透雕工艺,雕刻非常精致,工匠将9条龙盘踞在宝座上,蜿蜒的龙身以及龙鳞都清晰可见,但是现如今经过500多年,相当脆弱,所以在清扫时必须仔细。

这个龙椅和其他的座椅不同,圈椅式的椅背,还有4根靠手的圆柱,上面还雕刻着龙图,底座也不是一般椅子的腿支撑,而是椅撑。整个龙椅宽两米五,进深一米多。

很多游客在没看到之前,都以为是纯金打造,其实并非如此,这座龙椅全是木头制作,紫颤木作为框架、内嵌桦木板心,金丝楠木也在其中,全部制作完成之后,再涂上金黄色的油漆,故宫作为明清时期的皇宫,清朝皇帝并没有更换这座龙椅,即使在明朝嘉靖年间被焚毁,他们修缮之后依然使用。

都说故宫的龙椅,实际上他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髹xiu金雕龙木椅”,这座龙椅一直都是帝王的象征,即使是在清朝慈禧太后掌权的时候,她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都没有坐上去,而是让光绪坐,然而自己没坐,却被八国联军侵华时的外国人坐了一会。

后来清朝灭亡,袁世凯称帝,当他想坐上这龙椅之后,突然认为不吉利,于是将太和殿的家具陈设全部搬去库房,又下令重建了一个西式座椅,这一弄,将整个太和殿的档次都给下降了,因为看起来并不协调。

直到全国解放后,一些故宫专家在四处查找后才发现了这座明代龙椅,经过修复之后现如今一直放在太和殿,而这把龙椅经过历史的烟云,见证了明清两代所发生的事,一直流传至今。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