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并不喜欢福贵人李玉琴,为什么还要册封她,后来还不愿意与她离婚?
末代皇帝溥仪一生先后有过五位妻子,皇后婉容、淑妃文绣、祥贵人谭玉龄、福贵人李玉琴,还有李淑贤,今天我们说的这位是福贵人李玉琴。
溥仪五位妻子中,最爱的就是祥贵人谭玉龄,李玉琴是在谭玉龄死后,通过日本人的安排进入伪满洲皇宫里嫁给溥仪的,因此溥仪对于李玉琴毫无爱情可言。
溥仪并不喜欢李玉琴,却还要册封她为福贵人1943年,当时溥仪宠妃谭玉龄已经去世半年,溥仪身边的日本特务吉冈安直一直想给溥仪找日本妻子,这样可以更好的监视溥仪,充当日本人的耳目,可是溥仪死活不答应,非得要求找一个年幼的中国女孩子。
因此吉冈安直没办法,只能决定在当时各个伪满洲中小学的女学生中选择,因为这些女学生年龄小,而且好控制。而溥仪和日本人的决定,却改变了一个女学生的命运,她就是李玉琴。
李玉琴出生在长春市的乡下,汉族人,祖辈都是贫雇农,父母也是劳苦大众,虽然家庭条件不好,可是父母也坚持让她上学。
1943年,李玉琴在伪新京南岭女子国民优级学校上学的时候,溥仪身边的日本特务吉冈安直去她们学校选漂亮学习好的女学生,李玉琴被选上,然后李玉琴被日本人带着去拍了照片,当时的李玉琴年仅15岁。
其实吉冈安直拍照片是为了给溥仪选妃子,照片拍完后,送到了溥仪那里,溥仪对所有照片都没感觉,但是又不能驳斥日本人的面子,因此只能随便选了一个自己认为看起来很幼稚单纯的女孩子,结果溥仪的这一随便选,对他自己没有什么改变,然而却改变了李玉琴的人生轨迹。
过了两三周,日本人出现在李玉琴家里,李玉琴家里人不敢说什么,只能答应让李玉琴进宫,虽然溥仪并不喜欢李玉琴,可是溥仪为了自保,唯恐如果身边没有女人,日本人会给他安排个日本妻子,那就更加危险。
因此溥仪只能给进宫后一个月的李玉琴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给她行了册封礼,封号“福贵人”,从此李玉琴在伪满洲皇宫过上了皇妃的生活。
李玉琴和谭玉龄不一样,她是贫苦出身的汉族姑娘,和溥仪也没有感情,完全是被日本人的压力凑合到一起的,溥仪不仅不和她同居,还限制她的人身自由,给她定各种规矩,溥仪仅仅把她当成任意摆布的家庭玩物。
不仅如此,溥仪身边的皇亲国戚甚至佣人也看不起李玉琴是穷人家的女儿的身份,都对她投以轻蔑的目光,而且溥仪还规定李玉琴不准回娘家,不准娘家人探望她。
可以想象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怎么能不想家呢,怎么能忍受呢,因此李玉琴在伪满洲皇宫日子过得是非常痛苦的,度日如年,然而她没有办法,一个弱女子只能选择默默接受。
溥仪不愿意和李玉琴离婚1945年,伪满洲国垮台,溥仪抛弃李玉琴等人打算逃离日本,可谁知半路被苏联飞机拦截,溥仪被带到苏联,开始了战俘生活。
后来日本投降后,溥仪也被关进了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而在东北的李玉琴,回到娘家住了一段时间,又被接到了清朝遗老溥修家里,溥修是清朝皇室遗老,认为李玉琴应该等着溥仪,溥修禁锢李玉琴如囚犯,一直到1951年,李玉琴一直待在溥修家里被看管着。
好在李玉琴受到了政府的帮助和新社会的影响,逃离了溥修家,她不顾阻碍,参加了夜校的学习,1953年,李玉琴在政府的帮助下,返回长春,向劳动局提出了分配职业的申请,成为了一个新社会的女性。
1955年,李玉琴被分配到长春图书馆工作,此时的她已经不是曾经那个无知的小女孩,而是一个成熟温柔的美少妇了,花布衣代替了从前的绫罗绸缎,脸上也没了脂粉,成为了一派青年女工的模样。
这时期的李玉琴一直在计划和溥仪离婚,重新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虽然没和溥仪在一起,可是毕竟和溥仪没有脱离夫妻关系,不能再婚。
因此在1957年,李玉琴写信对正在接受改造的溥仪果断提出离婚,溥仪当时是很不乐意的,但是尽管不乐意,那也没办法,毕竟溥仪已经是个普通公民了,无权干涉李玉琴的婚姻自由,也不能耽误李玉琴幸福,因此只能同意离婚。
和溥仪离婚后的第二年,年仅28岁的李玉琴就改嫁她人,也有体面的工作,有幸福的家庭,还和后来改嫁的丈夫生了一个儿子,重新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2001年4月,李玉琴病逝,享年73岁。
结语:李玉琴是溥仪所有妻子中命运最好的,李玉琴能够有圆满的人生结局,归根结底在于她能够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李玉琴面对自己不爱的人,果断选择离婚,不拖泥带水,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同时也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勇气,她深刻诠释了女性的婚姻和幸福还是依靠自己来争取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末代皇后和皇妃
溥仪并不喜欢福贵人李玉琴,为什么还要册封她,后来还不愿意与她离婚?
溥仪在当皇帝期间,有过四位妻子。分别是皇后婉容,、淑妃文绣、祥贵人谭玉玲、福贵人李玉琴。在这四个女人中,溥仪最不待见就是福贵人李玉琴。
溥仪当了伪满洲国皇帝以后,皇后婉容渐渐失宠,祥贵人谭玉玲就成了溥仪的最爱。谭玉玲不仅长得漂亮,还颇有心机,有时还给溥仪出谋划策,这就引起日本人的不满。为了达到完全控制溥仪的目的,在谭玉玲生病时,日本人就害死了谭玉玲,并提出让溥仪娶一个日本皇室的女子为妃。溥仪明白日本人此举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什么好心,坚决不同意。于是,他决定找一个普通人家女子为妻,一来便于管理,二来能摆脱日本人的监视,就这样李玉琴才走进溥仪的生活。
李玉琴出生在东北一个普通百姓家庭,16岁那年她正在学校读书,被日本人以“资助到宫里读书”的名义骗入伪满洲国皇宫。入宫十多天后,李玉琴才明白,这哪里是来读书,分明是让她嫁给“康德”皇帝溥仪。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16岁弱女子,在戒备森严的宫中,除了顺从,别无选择。
很快,李玉琴就被溥仪封为福贵人,过起锦衣玉食的生活。不得不说溥仪对李玉琴寡情少义,平时不仅限制她出入自由,还会因为自己受了日本人的气,拿李玉琴当出气筒。更让李玉琴难以忍受的是:溥仪给她定了几十条规矩,严格要求她依照规矩做人做事,不能出什么差错……可以说在宫中的两年生活,让李玉琴的身心倍受摧残。
后来,日本投降了,溥仪成了苏联的阶下囚,李玉琴也回到家乡。1950年,溥仪被遣返回国。几年后,监狱允许战犯给亲人写信。于是,溥仪给李玉琴写了一封信。李玉琴收到信后,到战犯管理所看望溥仪。管理所特意为溥仪两口子收拾一个房间,这天晚上,夫妻俩进行彻夜长谈,谈些什么,没人知道,第二天,李玉琴就离开战犯管理所。
1957年,李玉琴正式向溥仪提出离婚。起初,溥仪并不答应,这到不是他多么喜欢李玉琴,是因为此时溥仪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也想老来能有个说话的人。再说,他过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一旦哪一天被释放,恐怕生活都难以自理。如果有李玉琴在身边照顾,他的后半生就有所寄托了。但这是新中国,提倡婚姻自由,溥仪尽管不同意,但这婚最后还是离了。后来,李玉琴嫁给长春一个小伙子,一直活到2003年。溥仪于1959特赦,1967年患尿毒症去世,享年61岁。
溥仪并不喜欢福贵人李玉琴,为什么还要册封她,后来还不愿意与她离婚?
从爱情的角度看,李玉琴并不是溥仪因为爱主动挑选的,而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
1943年的春天,末代皇帝溥仪已是伪满洲国的傀儡,突然有一天他悲痛欲绝,但他的伤心不是因为日本人的欺压,也不是因为国家的衰败,是因为他最心爱的女人谭玉龄香消玉殒了,他寝食难安,也没有了再做新郎的准备,但对日本人来说谭玉龄的去世确是极大的好消息,他们正巧可以借此机会帮溥仪选一位日本籍皇妃。
很多人会想日本人为什么会对溥仪的婚事这么上心呢?是怕溥仪寂寞孤单吗?是爱吗?是责任吗?当然都不是,他们的目标非常远大,就是要在溥仪的身边安插一个日本女人,既可以当耳目,如果进展顺利的话,还可以生一个有日本血统的皇储来继承“皇位”,这样整个东北的命脉就可以掌握在日本人手里,也为他们拿下整个中国做铺垫,真的是一石多鸟呀!
但是溥仪为什么拒绝日本人的安排呢?为什么宁愿选择汉族平民女子呢?是要挑战满汉不通婚的祖制吗?是要跟日本人彻底决裂吗?
当然也不是,溥仪虽然不聪明,但也没那么傻,日本人想要在他身边安插“眼线”的小伎俩还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他心想:“这不等于在我床上安个耳目吗?”于是他坚决拒绝日本老婆,没办法,日本人只能在自己管理的学校里挑选一个中国姑娘,就这样年仅15岁的李玉琴被选中了,这在当时就是最好的选择。
李玉琴稀里糊涂的被送进了皇宫,第一次见到了溥仪,当时对他的印象非常好,风度翩翩的,还是有点小帅的,溥仪和李玉琴还举行了册封礼,册封李玉琴为“福贵人”,李玉琴成为了溥仪以皇帝名义迎娶的最后一个妻子,也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妃。当时溥仪还深情款款对她说:让我们的爱情像鸳鸯一样永远相伴!永不分离!这段话深深刻在了李玉琴的心中,多年后再次回忆时仍然感动万分。
新婚后的溥仪和李玉琴也过了一段恩爱有加、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溥仪生性多疑,不仅要求李玉琴时刻提防日本人,还亲自给她规定了从精神到肉体折磨的21条禁令,这些禁令让她有些寒心,也让她彻底失去了自由,也为后面的离婚埋下了伏笔。
人们常说,再好的夫妻也会距离产生距离的,更何况是溥仪和李玉琴呢?1945年溥仪入狱,两人为此整整分开了10年。但李玉琴对溥仪还是有感情的,她无时无刻都在期待着她的丈夫能够早日归来,当有了溥仪的消息时,马不停蹄就去管理所见他,可溥仪的一番话让她心灰意冷:很多人都想离开管理所,但我还挺想待在这里的,至少不会被杀头呀!她回想这么多年颠沛流离、痛苦不堪的生活,再想想至今也没能有个孩子,没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母亲,她再也不愿意等下去了,提出了离婚!溥仪有些懵了,很显然他是不想离婚的,不仅仅是因为两人之间的感情,在当时李玉琴是可以为他的改造带来帮助的!所以希望她慎重考虑,为了挽留她,修复她和溥仪的关系,管理所也破例让他们在所内同居。即便这样,也没能改变李玉琴想要离婚的决心!最终两人在1957年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结束了长达14年的婚姻关系!
好在两人的晚年生活也算平安、幸福,各自为自己的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晚年的溥仪
晚年李玉琴
溥仪并不喜欢福贵人李玉琴,为什么还要册封她,后来还不愿意与她离婚?
我来回答一下。
1943年,李玉琴刚刚十五岁的时候,她在伪满洲国新京南岭女子中学读书。这期间她被伪满皇宫选中并册封为福贵人。溥仪看中她是因为李玉琴单纯幼稚又是贫苦出身,但是溥仪对李玉琴谈不上十分喜爱,而且还定了一堆清规戒律规范她的生活。
溥仪不喜欢福贵人是因为溥仪最喜欢的妃嫔是祥贵人谭玉龄,而且溥仪对待祥贵人和福贵人的态度那是天上地下。入宫两年后日本投降,伪满洲国覆灭,溥仪跟着日本人跑了。皇后婉容和福贵人李玉琴都被其抛到身后。经过多年辗转,李玉琴才知道溥仪后来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5年8月,李玉琴终于与溥仪在管理所见面,这时他们俩已经失散十年。李玉琴写给溥仪的信也充满了柔情。
福贵人李玉琴曾四次来战犯管理所探望溥仪,但是最后一次打来的时候却表示要和溥仪离婚。管理所长孙明斋亲自接待了当时在长春市图书馆做管理员的李玉琴。鉴于离婚会影响溥仪的继续改造,所以管理所都在劝说李玉琴不要与丈夫离婚。但是李玉琴对溥仪何年何月才能出狱、出狱后的成分问题已经失去了耐心,不想毫无希望地空等下去。何况此时李玉琴生活困苦,无依无靠。
管理所为此还上报给周恩来,周恩来批示尽量挽救两人婚姻,必要时可以破例。管理所想出的破例挽救办法就是让溥仪和福贵人李玉琴同居一宿。特意把一间办公室腾出来装饰一番,放上大红大绿的被褥给二人共度良宵,其中的家具还是管理所从附近的旅社借来的。李玉琴和溥仪就在1957年春节在这个房间度过不平静的一夜。为了给他们创造私密空间,房间外面都没有配备看守。
但是这一夜却让李玉琴坚定了离婚的念头儿,因为她想要个孩子,而溥仪的病也没治好。溥仪最终决定不能光想着自己也要为别人考虑,于是同意离婚。溥仪还拿了一块金条送给李玉琴,但是李玉琴没有收下。
离婚后的李玉琴后来改嫁,有了孩子,平安到老。
溥仪并不喜欢福贵人李玉琴,为什么还要册封她,后来还不愿意与她离婚?
李玉琴入宫是“祥贵人”谭玉玲病逝之后的事,她入宫的背后则隐藏着日本人的一个阴谋,哪怕是溥仪自己也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谭玉玲于1937年入宫时只有17岁,是在经历了婉容出轨事件之后,溥仪为了惩罚婉容,也为了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用于出席一些场合的摆设,经人介绍才选她入宫的,用溥仪自己的话说,她便像一只被他养在宫里的鸟,是一个牺牲品。
谭玉玲在宫里生活了五年,于1942年突然病逝,对于她的死因,溥仪一直耿耿于怀,因为她只是得了风寒,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来说治疗风寒并不算难。
可是,溥仪的“御用挂”吉冈安直却坚持要请日本医生来给谭玉玲治病,然而日本医生治疗谭玉玲的第二天,她便突然死去了。
更让溥仪不解的是,谭玉玲这边一死,吉冈安直那边便带着花圈来吊唁了,这岂不是说日本人知道谭玉玲必定会死?
溥仪虽然心中有所怀疑,可自己毕竟只是日本人控制着的一个傀儡皇帝,当然也不敢向日本人说出来,只能烂在肚子里。
从谭玉玲突然病死到李玉琴入宫之间的这段时间,日本人也在紧锣密鼓地实行着他们的阴谋。
谭玉玲死后没过多久,吉冈安直来找溥仪谈心了,手上还带着一堆姑娘的照片,他想干什么呢?
吉冈安直想干的事很简单,谭玉玲不是死了吗?溥仪和婉容的感情也不好,那当然得重新帮溥仪安排一个摆设了,所以他拿了一堆姑娘的照片来让溥仪挑选。
只不过,吉冈这次拿来的照片上的姑娘并不是中国姑娘,而是日本姑娘。
日本人之所以这么做,除了溥仪自己所担心的是日本人在他床上安上一个耳目之外,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他们要让这个日本姑娘所生的孩子将来取代溥仪的位置,如此一来便能够彻彻底底地控制伪满洲国。
或许会有人说溥仪不是不行吗?即便让日本姑娘入宫了,也生不了孩子呀!事实是不论孩子是不是溥仪亲生的,只要他们说是,那就是。
所以,溥仪说什么也不愿意,只是不断地推脱说,“谭玉玲刚死,我很悲痛,无心谈这类事。”
可吉冈却接着他的话说,正是为了让你摆脱这份悲痛,所以才重新给你挑选贵人。
溥仪硬着头皮又说,这事得合乎自己的理想,还得谈得来才行,不能这么草率地决定,更何况还语言不通。
总之,不论吉冈安直怎么说,溥仪都坚定地摇头,闹到最后吉冈也察觉出了溥仪的想法,溥仪不是不想另外封一个贵人,而是不想要日本姑娘。
弄明白了溥仪的想法之后,日本人也随之转变了自己的策略,或者说只能退而求其次,既然溥仪不愿娶日本姑娘,那就让他继续娶中国姑娘。
当然,日本人能够让溥仪娶的中国姑娘也不会只是中国姑娘这么简单。
吉冈再一次拿来了一堆姑娘的照片,照片上的姑娘是中国姑娘,但却是日本人办的学校里的女学生,从小接受的是日本人的教育,对日本人具有一定的认同感。
这件事别说溥仪看出了端倪,溥仪的二妹韫和也看出来了,她还特意对溥仪说,这是日本人训练出来的,和日本人有什么不一样?
可是吉冈却不断地催促他赶紧挑选,溥仪知道自己再继续拖延或者拒绝的话,很可能会惹怒日本人,到时候自己恐怕会吃不了兜着走,所以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挑年纪小的,文化程度低的女孩。
年纪小,文化低,这说明这个女孩还没受过多久的日本教育,也就不会对日本人有太强的认同感,这样对于溥仪来说更安全。
所以,他就对吉冈安直说出了自己的要求:我要一个小学的,十四五岁的。
日本人则根据溥仪的这个要求,找到了当时只有15岁的李玉琴,然后将她送到了皇宫里,成为了溥仪的福贵人。
李玉琴入宫成为溥仪的福贵人的时候,日本人离投降也没多远了,溥仪的伪满洲自然也就离崩溃不远了。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溥仪陷入了恐惧之中,仿佛周围一片黑暗,他不得不祈求日本人带他一起离开中国,也正是在逃亡的过程中,李玉琴和溥仪分开了。
李玉琴则在辗转之下到了天津溥修家中,1953年才回了娘家。
1955年,李玉琴才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见到了已经阔别了10年之久的溥仪。
虽然见到了溥仪,可是溥仪毕竟是战犯,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出狱的那一天,两人之间也没有感情可言,更何况李玉琴此时才二十七八岁,溥仪却已经五十岁了,所以李玉琴也就不想继续这么等下去。
1956年12月25日,李玉琴最后一次见溥仪的时候便已经明确地向溥仪和管理所提出了离婚的要求。
溥仪心中虽然不情不愿,可是李玉琴一句“你还想让我等几年”便呛得他说不出话来。
实际上,溥仪并不是舍不得李玉琴,说白了他对李玉琴也没感情,李玉琴入宫两年多,他们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他只是放下身段,和当年文绣闹离婚一样,他只是觉得和李玉琴离婚有伤颜面而已。
可他最终还是无奈地同意离婚了,写下了离婚书。
1957年5月,经抚顺市河北区人民法院判决,准许原告李玉琴和被告溥仪离婚。
李玉琴和溥仪离婚之后,也过上了自己的生活,结局还算不错,2001年4月24日在长春病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