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流氓皇帝”刘邦究竟有多流氓?

刘邦,出身布衣,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缔造了一个伟大的王朝,在很多人眼中刘邦是个近乎“地痞流氓”的人。但是刘邦却可以战胜天下群雄,取得最后的胜利,刘邦的很多行为确实离经叛道,不拘小节,因此被后世很多人称为“流氓皇帝”。

那刘邦究竟有多流氓呢?我在这里找几个刘邦典型的事件给大家说下:为了逃命,抛弃儿女

刘邦和项羽两军交战,刘邦大败,逃跑的路上,为了逃命减轻车子的重量,刘邦好几次把儿女推下车,好在当时赶马车的夏侯婴三番四次把孩子抱上车。

按理说父爱都是无私的,虎毒不食子,可刘邦为了逃命竟然不顾自己的亲生儿女,可见自私残酷的心理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面对项羽威胁,全然不理会父亲性命,要喝老爹肉汤

项羽和刘邦两军对峙,刘邦的父亲成为俘虏,项羽把刘邦的老爹绑起来,然后架到一口大锅面前,威胁对面的刘邦快点投降。

如果是一般人那肯定是马上威胁项羽立马放了自己的亲爹,或者是痛哭流涕,可刘邦丝毫面不改色,耍起流氓无赖的本色来,说道:“我们是结拜兄弟,我的老子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今天煮了我们的老子,我希望你分我一碗肉汤喝”。

刘邦的流氓行径让项羽吃惊,项羽目的没达到,刘邦没投降,而项羽也认为杀了刘邦亲爹没意思,因此作罢,而刘邦面对自己父亲眼看被煮,却淡定耍起了无赖,实在令人想不到。

不尊重读书人,往儒生帽子撒尿

刘邦做事情不拘小节,一派流氓的气派,对待儒生以及读书人也不尊重。

他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戴着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这也是刘邦给人留下流氓印象的一个行为。

结语

其实说到底我认为要感谢太史公司马迁,因为他的直言不讳,在他的笔下,我们阅读到的刘邦并不是千人一面的“伟光正”和“高大全”的开国皇帝。

刘邦身上有太多的缺点,甚至更多的被后人认为是“流氓皇帝”,他贪生怕死,在逃亡的路上可以将子女抛弃,他厚颜无耻,项羽要烹煮他父亲的时候,他厚颜无耻的说煮吧,我爹就是你爹,煮了汤不要忘了给他留一碗,种种发生在刘邦身上的“流氓”行径还很多。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刘邦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他勇于担当,善于听取意见,仁慈包容,胸襟开阔,对人不分贵贱,可以容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为他效力。他身边人都感受到他的雄才大略和君王霸气。

我认为刘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是和项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项羽高贵刚烈,宁折不弯,刘邦却卑贱忍辱,宁弯不折,刘邦既见利忘义又胸怀大度,既冷漠又爱才,他是实用主义的典范,刘邦的“流氓”行径也是他成功的真正法宝。

千年“流氓皇帝”刘邦究竟有多流氓?

1.这家伙会骗吃骗喝。早期,刘邦不喜欢工作,也不事稼穑。成天当个二流子,与一帮狐朋狗友撩鸡逗狗,不务正业,没有人看得起。如此还喜欢喝酒吃肉,时常腆着脸去酒楼大吃大喝,然后赊账。酒楼老板知道他有一帮小弟(樊哙、周勃等凶神恶煞),也不敢不赊,但他无信用,从来不还账。

村里面有个姓曹的寡妇,刘邦时常半夜三更去敲她的门,然后行男女苟且之事,后来生下了刘肥。久而久之,如此下作行为为左邻右舍所不齿,也把他老子刘太公气成了高血压。

还喜欢吹大话,吕雉的父亲吕公请客时,刘邦身 无分文,但在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 下,他高声喊出自己的礼是“贺一万”,这地痞要吃白食!不想这干云之豪气,感染了吕公,觉得这是英雄气!还把自己的千金小姐吕雉嫁给了他。他有了美女吕雉,又忘了寡妇曹氏。

2.彭城之战时,项羽打败了刘邦。夏侯婴驾车带刘邦及其儿女逃命.由于项羽大军在后边穷追不舍,刘邦为了减轻车的负荷,居然将自己的一双亲生儿女踹下了马车。夏侯婴不忍,重新将他俩抱上马车,后又被刘邦踹下马车,如此反复好几次。你看看,他是怎样的父亲?

楚汉两军鸿沟对峙时,项羽绑了刘邦亲爸刘太公。并隔沟向刘邦喊话,要煮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并当即架起了大铁锅,以逼刘邦就范。刘邦说“你把咱父亲煮了,别忘了分一杯羹给我喝”,真他妈不孝之子!这样的无赖,连项羽也拿他没办法。

3.郦食其是凭一张嘴就为老刘拿下七十多座城池的主。他初见刘邦时,刘邦正在让两个女人伺候自己,为自己洗脚。郦食其看不下去了,才说:“我来这里,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怎么可能效忠于您呢?”,刘邦才赶走了侍女,和郦食其两人畅谈了一宿。这倒🈶点惺惺相惜的意思了。

4.《史记·卷九十七》记载,刘邦平生最恨读书人。当时,他刚刚拉起一支队伍,最需要的就是广纳贤才。有个儒生前去拜访刘邦,希望能为他效力。刘邦看这个人戴着儒生的帽子,心情很不爽。而这个人却不会察言观色,面对刘邦侃侃而谈,还引经据典。刘邦不耐烦了,就立刻起身,取下他的帽子,然后当众往帽子里撒尿。尿完才把帽子掷给他,并将他赶了出去。我还真搞不懂:这素质怎么能得天下?

5.某日,刘邦正在寝宫跟戚夫人亲热。大臣周昌因为有要事奏报,便闯了进来,自然看到了火辣辣的一幕,又赶紧退了出去。刘邦被周昌败坏了兴致,不依不饶,三步并作两步走,揪住周昌的脖领子。周昌只好下跪谢罪。

刘邦泼皮无赖的本性尽显,顺势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他:“你看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周昌是硬汉,挺直了脖子回答到:“恕臣死罪,以今天的行为看来,陛下跟夏桀、商纣一样,都是暴君。”,刘邦听后却哈哈大笑。

你不认为刘邦是流氓皇帝吗?

千年“流氓皇帝”刘邦究竟有多流氓?

“流氓皇帝”刘邦的癖好,在女婿家也毫不避讳。公元前199年,刘邦为平定反叛的韩王信的残部御驾亲征,结果大败而归。回来路过赵国女婿张敖家,却种下了他做梦都想不到的孽缘。

岳父大人上门,还是一言九鼎的皇上,于公于私,张敖自然是上赶着孝敬,态度谦卑诚恳,甚至亲自侍奉。

但是刘邦态度却十分傲慢,对待张敖就像对家奴一样,把他呼来唤去,时不时还大声叱骂他是个窝囊废。

张敖虽然也感觉非常不爽,但他什么也不敢说。自己毕竟是一个异姓王,韩信功劳那么大,不照样被软禁在长安。

即便从私情上来讲,自己是刘邦的女婿,但当年刘邦逃亡时为了自己逃命,连自己亲生的女儿和儿子都能踢下车,更何况是一个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婿。

即使感到屈辱,张敖还是只能忍了。但张敖能忍,他的手下人却忍不了,俗话说“主辱臣死”。

张敖的相爷贯高和赵午年过60,都是张敖的父亲张耳的门客,为人豪气,见到自己的国王这样卑躬屈膝,觉得实在是太懦弱了。就来到张敖跟前说:“您对陛下那样恭敬,他却对您这么无礼,让我们宰了他,替您出了这口恶气!”

张敖却断然回绝,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他甚至将自己的手指咬出血,说道:“你们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来!当年先父亡了国,是依赖陛下才能复国,恩德泽及子孙。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了!”

刘邦与张敖的父亲张耳曾经有过很浓厚的革命友谊。张耳当年是信陵君的门客,信陵君死后,他手下的门客就一哄而散,张耳不得不选择逃亡,流落到了外黄(今河南民权县),当地有一个丧夫的女富婆非常渴望有一个圆满的家庭。

张耳得知后,就花钱买通了女富婆家的门客,游说富婆嫁给了张耳。张耳有钱后,也开始效仿信陵君招纳门客,还成了外黄县令。

当时刘邦还是一介草民,他非常崇拜信陵君,梦想是成为信陵君的一名门客,但等他到魏国要去投靠信陵君时,信陵君已经死了,他就投靠了张耳。两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成为了知己,结下了深刻的革命友谊。

秦始皇灭魏后,听说魏国有个名士叫张耳,就开始到处捉拿张耳,张耳只得再次逃亡。

后来刘邦拉了支队伍,当了汉王。公元前205年,张耳投奔了刘邦,协助韩信作战,攻下了赵国并被刘邦封为赵王。后来张耳去世,他的儿子张敖就即位成为赵王,刘邦还将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吕后所生)嫁给了张敖。

既然刘邦和张敖的父亲有这样的渊源,为何刘邦会这么看不惯张敖呢?

因为张敖毕竟和张耳不同,他是个官二代,不是靠功勋封的王,加上长得一副好面容,看上去就像一个绣花枕头。刘邦是个痞子,看不惯这样的人,觉得张敖是个窝囊废中看不中用,根本就不配做自己的女婿。

张耳剧照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刚打了败仗。这是刘邦第一次以天子的身份出征,不是当年总被项羽追着打的汉王了,打了败仗自然心中愤愤不平,就把气都撒在这个窝囊的女婿身上了。

要想让刘邦满意,就要投其所好。众人都知道刘邦好色,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和诚心,张敖竟然做了一件十分不着调的事,把自己收在宫中的姬妾赵美人送到刘邦身边当三陪。刘邦果然非常不客气地笑纳了。

刘邦自己大概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已经58岁了,生育能力竟然还和年轻时一样强。年轻时和薄姬睡了一个晚上生下了汉文帝刘恒,58岁时和赵美人睡了一晚上,赵美人竟然也怀孕了!

赵美人被刘邦宠幸了,张敖自然不敢再将她放在宫中,而是在宫外为她建造了一处住所。

而另一边的贯高等人决定瞒着张敖,在柏人县将刘邦杀害,但刘邦这个人天性多疑,听到“柏人”二字,认为不吉利就原道返回,躲过一劫。贯高的计划也被他的仇人知道了,向刘邦告发,连累张敖及其家眷尽数被捕,赵美人也不能幸免。

贯高是个忠诚侠士,一口咬定是他们自己策划的,张敖全然不知,再加上吕后和鲁元公主的劝说,刘邦最后放过了张敖,将他贬为宣平侯。

而赵美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一个身怀六甲的女人,哪里吃得了牢狱之苦,就托自己的舅舅找到吕后的情人辟阳侯审食其向吕后求情。

只能说这赵美人有胸无脑,自己和别人丈夫发生一夜情,还怀了别人丈夫的孩子,人家原配巴不得你死了,怎么可能会替你求情?

赵美人在牢里受尽屈辱,生下儿子,就含愤自尽了。

吏卒把孩子交给了刘邦,刘邦此时才懊悔,但是懊悔也来不及了,就想着法子弥补,将赵美人厚葬,给孩子取名刘长并交给吕后抚养,吕后对这个孩子也是不错,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当然,这只是刘邦“流氓”行径中的其中一件,还是发生在他晚年的时候。

晚年都能这么流氓,那年轻时的流氓事更是罄竹难书,随便都能罗列出好几件:

1、从小就无赖,不务正业,到处骗吃骗喝

年少的刘邦长得倒是俊美,但除了长相俊美,身上一堆坏毛病。他既不喜欢读书,也厌烦干农活,整天在家就无所事事,不务正业,气得他爹刘太公骂他是个“无赖”,既然自己的父亲都叫自己无赖,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将无赖贯彻到底。

他成天与一帮狐朋狗友撩鸡逗狗,还喜欢喝酒吃肉,经常腆着脸去酒馆大吃大喝,但他又没有钱,喝酒从来都是赊账。酒馆老板忌惮他有一帮混混兄弟,也不敢不让他赊账。

2、与寡妇私通,生下私生子却又不想负责任

照理刘邦长得不错,但是三四十岁还是一个单身汉,不知道是因为穷娶不到,还是刘邦心气儿高,但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应该是后者。史书上形容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简单来说就是英俊潇洒,这样的男子,虽说混是混了点,但也不会说没有女人要嫁。

比如刘邦村里有一个姓曹的寡妇,就想嫁给刘邦。曹寡妇长得颇有姿色,开着一个小酒馆,刘邦经常去曹寡妇那里喝酒,不给酒钱就算了,还占了人家的便宜,甚至深更半夜跑去敲曹寡妇的门。

没过多久,曹寡妇就怀孕了,邻里也都知道孩子是谁的,一时议论纷纷,刘太公也被气得半死。照理到这份上,刘邦完全可以娶了曹寡妇,也就没人会说什么了。

曹寡妇也是想嫁的,但刘邦却并不想娶。刘邦不想娶曹寡妇,并不是因为她是个寡妇,主要还是跟刘邦年轻时的理想有关系。

刘邦之所以不想干农活,是因为他的梦想就是当像信陵君那样的游侠,但当游侠最重要的信条是乐善好施,不吝钱财,像信陵君那样,养得起三千门客。他一度想去投靠信陵君,成为他的门客,因为信陵君死了没投成。

后来投靠的张耳,也是因为娶了一个富婆,才养得起门客,得到大家的拥戴。

所以要得到大家的拥戴,钱是必需品,刘邦混江湖那么久这个道理肯定是懂得。他也想像张耳那样娶一个富家女,自然就不会娶曹寡妇了。

这还是有“成果”的私通,因为曹寡妇给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刘肥才有被史书记载,那没有成果没有记载的估计就数不胜数了。

3、空手套白狼,“骗”到富豪家女儿

刘邦一心想要娶富家女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时候吕雉出现了。

这天,从山东逃到沛县的富商吕公家乔迁,由于吕公与沛县县令的关系极好,又是富商,为了巴结吕家,沛县的很多官员都跑去庆贺。

当时,刘邦凭借着家里的关系当上了泗水亭长,也跟着去了。

既然是去贺喜,当然要出份子钱了。由于来客很多,座位是按照份子钱的多寡来安排的,份子钱出得越多座位越靠前。

正在众人有序入席时,两手空空的刘邦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对着记份子钱的萧何喊道:我出一万钱!

众人听到一万钱都吓傻了,纷纷围观过来,等着刘邦拿出一万钱,结果他一个子儿都掏不出来。吕公以为是有人在闹事,正准备要将人赶走时,却不知道是中了邪还是怎么地,竟然被刘邦的外貌吸引了,坚信刘邦以后不是个普通人,还要将自己25岁、尚未出阁的小女儿嫁给他!

免费蹭了个宴席,还娶了个梦寐以求的富家女,刘邦这流氓耍得可真值啊!

4、不守信义,关键时刻抛下兄弟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先攻破咸阳,这让项羽非常恼火。此时项羽进入关中,刘邦在霸上驻军,还没能与项羽见面。

项羽的亚父范增劝告项羽:“沛公这个人贪财恋物,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却不掠取财务,不迷恋女色,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暗示项羽将刘邦除掉,便安排了一场著名的“鸿门宴”。

但由于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张良有交情,将这件事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张良认为逃走不守信义,就陪刘邦一起去赴宴。

宴席中,范增多次举起他佩戴的玉块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有“妇人之仁”,还是没有动手。没办法,范增就安排项庄进来舞剑,想要趁机将刘邦杀死在座位上,幸得项伯掩护才没被得逞。

张良到军营找到樊哙告诉他情况危急,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为刘邦赢得了时间,让刘邦得以用上厕所为由离开宴席,在樊哙、夏侯婴等人的掩护下徒步逃跑,留下张良一个人来应付项羽。

这种不讲义气的行为,绝不是君子所为。但也正因为刘邦不是君子,才让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最后打败了项羽。

5、为了自己逃命,将一双儿女推下车

刘邦和项羽打仗时,一度处于下风,经常都是被项羽追着跑。公元前205年,刘邦和项羽在彭城对决,结果遭遇了刘邦自起兵以来最大的惨败,56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刘邦趁乱带着10余骑兵突围而逃,项羽又一路穷追猛打,刘邦催促夏侯婴加大马力快跑,慌乱中,刘邦与妻儿和老爹的车马走散。

后来在乱军中,夏侯婴发现了刘邦的一双儿女,吕雉和他所生的刘盈和刘鲁元,便赶紧将他们抱上车来。

谁知为了减轻马车的负担,刘邦竟然将自己的儿女踢下车。夏侯婴不忍心,又把俩孩子抱上车,又被刘邦踢下去。这样来回了几次,刘邦才不再坚持,同意让两个孩子上车。

要不是夏侯婴相救,这两个倒霉的孩子估计早就没命了。都说虎毒不食子,刘邦这种为了自己逃命,弃自己儿女不顾的行为,实在不是我们常人所能理解的。

6、行为举止粗鄙,拿人家帽子当尿桶

刘邦从小就不爱读书,又是混混,所以生平最恨读书人。在他刚拉起一支队伍加入反秦行业后,照理事业刚起步正是广纳贤才之时,但是每当有儒生前去拜访他,想要投靠他时,都会受到极大的羞辱。

有一次,一个戴着儒生帽子的人前来拜访他,刘邦一看到是个儒生就一脸的不爽。结果这个人不知道刘邦的德性,还当着他的面侃侃而谈、引经据典。

对于一个不爱读书的人,这简直跟念经一样,刘邦没听两句就十分不耐烦,竟然直接走到儒生的面前,拿下他的帽子,当众解开腰带往帽子里撒尿,尿完还将帽子还给对方,然后将他臭骂一顿。

这种粗鄙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7、好色之徒,差点因为女色误国

刘邦好女色也是从年轻时便遗留下来的顽疾,而这一毛病在他执掌了大权之后,更是被尽数放大了。

公元前206年,刘邦还定三秦后,听到义帝被害的消息,便以为义帝报仇为名,号召诸侯同心协力讨伐项羽,至此,楚汉战争拉开了序幕。

当时,项羽正在齐地讨伐反叛势力,彭城空虚。而刘邦的联合诸侯有五十六万大军,很快就攻克了彭城。

刘邦以为占项羽的都城彭城就大攻告成了,开始搜罗王宫的美女,放情声色,导致底下的士兵也有样学样,便放松了对项羽反攻的防御。

没想到,项羽得信后,居然舍弃了东线,带着三万骑兵,两日便跨越了千里,出现在了彭城,把汉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五十六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是刘邦第一次因为美色误国。

刘邦几乎每攻占一个地方,都要顺便搜罗下当地的美女。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就是刘邦在攻打魏国时带来的,薄姬原本是魏王魏豹的姬妾,刘邦见人家有点姿色就带回来了,还顺便带了薄姬的另外两个姐妹。

刘邦最宠爱的姬妾戚夫人,是在彭城之战失败后逃跑途中撩上的。你看,连逃命都不忘撩美女。

不过话说回来,刘邦虽流氓,但他不欺压弱小,这点对比项羽屠城乱杀无辜百姓,坑杀已归顺的秦军,杀已投降的秦王子婴,谁是真流氓一看便知。

刘邦虽无赖,但他有担当。丰西泽纵徒,沛县起义,他毅然选择了一人承担。

刘邦虽背信弃义,但他一诺千金。陈平为使反间计,刘邦给他四万金但不问用在何处。事成后,陈平要将剩下的钱归还,他不仅没要反而赏赐给他很多钱。

或许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私德有亏与功德盖世并不冲突,毕竟人是复杂的多面的,无法用一个词就简单概括。

毕竟,我们无法否认刘邦是一个军事才能出众的皇帝也是一个政治才能出众的皇帝。

千年“流氓皇帝”刘邦究竟有多流氓?

刘邦出生在沛郡丰邑的一户普通农家,作为一个农民子弟刘邦却不肯干农活,因此常被他父亲刘太公训斥,但也是无济于事,因此在当地人眼中,刘邦就是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小流氓!

刘邦同村有个小寡妇,按说尚未婚配的刘邦不应该对个寡妇感兴趣,然而事实上刘邦却没事就去勾搭这个小寡妇,最后竟令寡妇怀了孕,最终为刘邦生下了的第一个孩子刘肥!

后来刘邦凭着自己的社会关系当上了泗水亭亭长,当时县里搬来了逃难而来的吕太公一家,而刘邦凭着自己“不要脸”的精神,骗得吕太公将自己的爱女吕雉以小15岁的年龄许配给了刘邦!

在楚汉争霸期间,刘邦打下了项羽的老巢彭城。项羽得知彭城被刘邦占领后,直接带着骑兵杀回彭城,吓的刘邦丢下了城中的刘太公和吕雉,自己狼狈而逃。在逃跑的路上,刘邦觉得坐在车上的一对亲生儿女碍事,就把自己两个儿女都推下了车,还好夏侯婴救了两个孩子!

刘邦虽然跑了,但是被他丟下的刘太公和吕雉却被项羽俘虏了。项羽本想用刘太公和吕雉要挟刘邦,并发下狠话说要活煮了刘太公,这个时候刘邦却对项羽说:当初我们曾对天起誓结为异性兄弟,那么我爹就是你爹,你煮我爹就是煮你自己的亲爹,你如果真的要煮了你爹,一定记得分我一碗汤。把项羽气得竟无言以对!

抛妻弃子,不顾亲爹死活,这就是历史上的“流氓皇帝”刘邦!

喜欢请关注点赞,共同探讨!

千年“流氓皇帝”刘邦究竟有多流氓?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横空出世的流氓皇帝刘邦,究竟有多流氓

一,生活作风不良。

年轻时的刘邦是一个心中有大抱负的人,一些小事根本不屑去做。比如耕田、做饭、刷锅、洗碗等。每天刘邦就带着一群狐朋狗友们,到处混吃混喝。在《史记·高祖本纪》里这样记载刘邦“及壮,试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刘邦在20多岁时应聘为泗水亭长,这是秦朝地位最低的官职之一,主要负责片区治安和驿站工作。喜欢喝酒,然而家庭条件一般,根本不能支撑刘邦的挥霍。刘邦就领着自己的这些酒肉朋友们去到处赊酒喝。年底去结账,他就打白条,甚至装神弄鬼吓唬这些要帐的人。王媪、武负贳只好说刘邦是身上附龙,把帐给一笔勾销了。

这样行径和一般乡村流氓差不多,纹身,弄一条金链,专门吓唬要帐的。

当时村里还有一个曹寡妇,长的不错。刘邦喝多之后,没事就去敲曹寡妇家的门,时间久了,曹寡妇给他生下儿子刘肥。

吕公在当地是有名望的人,乔迁之喜,举办宴会,整个沛县人有头有脸的人都去祝贺,萧何负责收红包,1000块钱以上,才能进屋入坐饮酒。刘邦听说后,根本不在乎这些,包了红包就去了,其实红包里什么也没有,张口就对萧何说,礼金一万。然后,进屋就吃肉喝酒。

幸好,吕公会看相,感觉刘邦非凡人也,决定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否则,刘邦有可能被打断腿。

如果是正人君子,明显不会做这些忽悠人,耍小聪明,骗吃骗喝的事,反而刘邦很高兴这样做。

二,不念骨肉亲情,只顾自己。

有远大抱负的刘邦,一直泗水亭长位置混着,继续在周围赊酒骗色。到了47岁,刘邦突然明白自己再也不能这么活,要走出乡村,去全国忽悠一下。正好赶上秦末,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决定跟着真趟一下这个混水。当时,萧何、曹参等都文吏,害怕秦律灭族。众人都不敢为,刘邦大臂一挥,我领头。就这样,刘邦被大家推举为沛公,在秦末乱世中生存下来。

公元203年,已经成为气候的刘邦和西楚霸王对峙,为了逼迫刘邦投降,项羽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放到肉案上,威胁刘邦,如果不投降,就烹杀了刘太公。刘邦的回话是这样的,《史记》记载:“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意思是,当初我与你项羽受命于楚怀王,我们结拜成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要杀刘太公煮肉汤的啊,请给我一碗喝。

见过流氓,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流氓的。大丈夫项羽无奈把刘太公放了。

好吧,刘太公毕竟一把年纪了,刘邦可以耍一下流氓习性对付项羽,那么自己的亲生骨肉呢

在公元前205年,刘邦拉起50万的队伍与项羽在彭城决杀,当时项羽只有三万多骑兵,把刘邦打的一触即败。刘邦赶紧驾车逃跑,项羽在后面猛追。《史记》记载:“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逃跑中刘邦十分恐惧,催促夏侯婴加大马力快跑,什么也不管不顾,刘邦的妻子、孩子、父亲全都跑散了。在乱军中,碰到刘邦的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这可是刘邦的亲骨肉,于是夏侯婴把这俩孩子抱上车,一起逃跑。可后面追兵越来越近,为了减轻车子的负担,刘邦竟然把刘盈和鲁元公主给踢下车。夏侯婴有心不忍,又把俩孩子抱上车,刘邦接着踢下车,反复几次,由于夏侯婴的坚持,这才救了俩孩子的命。

这就是刘邦霸气地方,连自己的孩子都可舍得,这才算真正的流氓。

三,不讲礼仪,不守规则。

公元前206年,刘邦和项羽在鸿门聚会,亚父范增多次暗示项羽下手杀死刘邦。但当时的项羽竟然犹豫起来,不好意思下手,因为刘邦与项羽大谈兄弟之情。范增安排项伯舞剑助兴,来刺杀刘邦,项伯与其对舞来保护刘邦。刘邦心里很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借口上厕所时,骑马逃跑。只留下张良来应对。

理论讲离席,要给主人说一声,而刘邦根本不讲这些礼仪,不顾自己手下张良的死活,先跑了再说。如果刘邦是一个君子讲究礼仪肯定会死在鸿门宴上的。看来,流氓习气的他真的救了他的命。

刘邦的流氓习性在用人也是如此,萧何给他推荐韩信,刘邦没有问太多,就封韩信为大将军。陈平脱离项羽,投奔刘邦,简单的交谈几句后,刘邦就认定陈平是个人才,直接任命陈平为都尉,这就因为这一用人特点,让刘邦 拥有了众多的人才。才能秦末乱世中打拼出来。

后世经常用“流氓皇帝”来评价刘邦,其实在乱世之中,首先要生存,如果刘邦没有这些今天看来不讲规则与情感的性格,也许早就死在乱世中,也不能一统天下,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我们光看到刘邦的流氓,没有看到他的舍得之心。

千年“流氓皇帝”刘邦究竟有多流氓?

其实,我在今日头条的另一个号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仍在穷追猛打;现在,综合以前的回答,再整理一下:我还是以前的观点:尽管刘邦有流氓习气,在走上九五至尊前缺乏悲天悯人的情怀,众多场合摆出了“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式;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作为大汉开国皇帝的卓越与伟大, 人是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加强修养 的!我不希望我的陈述成为有些人钻牛角尖、诋毁大汉开国皇帝的证据,我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求证后,用心地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我国当代诗人北岛说:”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足以道 尽了品格与能力在滚滚红尘中实际功效;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比古籍生动,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穷尽所有文字,谁也不能天衣无缝地还原西汉刘邦的生活环境;现在不少人认为刘邦的许多作派彰显了自己的没有修养、缺乏文化熏陶、背信弃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本质;依史料,我们无法否认这个事实。

但是,毕竟,我们远离了他生活的时代;我觉得总认为他素质底下,只是依天命建立了大汉政权,没有当皇帝的风度、品格与能力的认识是肤浅、幼稚与可笑的,是不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的!在战火纷飞、诸侯并起、人民处于颠沛流离的年代,刘邦审时度势,揭竿而起,率领家乡父老建立了为华厦增光添彩的大汉王朝是能力非凡与功绩盖世的体现!设身处地,你能做到吗?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自是不可一世、威风八面,可是最终在刘邦的围追堵截下自刎乌江,收敛了威风就是很好的证明!判断一个人的历史功绩,只局限于他过去的人品显然没有多少说服力;况且,结束了中国二十多年军阀混战的民国总统蒋介石先生在没有成名前还投机倒把卖过私盐呢?刘邦在乱世中有点“流氓”嫌疑怎么了?就不应该当大汉的皇帝吗?———江山是人家打下来的,不服,你找他辩去;我只说史实!

1.这家伙会骗吃骗喝,生活作风有问题;早期,刘邦不喜欢政府工作,当了泗水亭的长官也没有当自己是公务员;也不喜欢稼穑,成天就一副二流子的模样,与一帮狐朋狗友撩鸡逗狗、招摇过市、消磨时光、不务正业,没有人看得起;特别是穷得叮当响还喜欢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时常身 无分文却腆着脸去酒楼大吃大喝,临了没有了银子就赊账。

酒楼老板知道他有一帮人,如后来西汉的开国功臣樊哙、周勃、雍齿、夏侯婴等凶神恶煞在当时都是他的小弟,人家惹不起也不敢不赊;可是呢?刘帮不讲信用,从来不还账;本来,刘邦就是个不拘小节的人,纵使心中有他人无法理解的抱负,也不应该有此无赖的行为;所以呢,久而久之,刘邦及其一群“狐朋狗友”的混吃混喝的行为给乡里乡亲们留下了不良的印象;说他是流氓,也没有人为他辩护。

依史料记载:

“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延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下,刘邦吃饭喝酒后没有掏钱,却没有为此惹火上身,足以证明了他非同凡响的忽悠能力;这样的事就能平息,也没有人追究,说明刘邦在这个时候是有一定的影响力了!

村里面有个姓曹的寡妇,自是孤苦伶仃、寂寞难当,刘邦记在了心上;时常在半夜三更,不顾公务员的身份去敲她的门,鉴于他往日的“人多势众”,人家不敢不开;开了门后,刘邦就没有了礼貌,毫不客气地与她行男女苟且之事,后来生下了第一任齐王刘肥;长此以往,如此下作的行为为左邻右舍所不齿;但是,刘邦当时没有老婆,生理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他的老子———刘太公为此气成了高血压,可也莫可奈何,谁叫自己没有本事赚钱为儿子娶老婆呢?

吕公是沛县县令的莫逆之交,因为在家乡混得不咋滴,有了麻烦后千里迢迢来投靠自己的老朋友———沛县县令;举家迁徙日也算 是乔迁之喜了,自然要举办宴会以打开局面;沛县有头有脸的人都来祝贺,宴会上自是山珍海味,高朋满座;刘邦也想去蹭一顿,尽管囊中羞涩,“支客先生”老朋友萧何也再三说没有一千钱不能入内;刘邦不讲这么多,在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 下,刘邦硬是高声喊出自己的礼是“贺一万”,这地痞是要吃白食的!

不想这干云之豪气,感染了吕公,这老头觉得这是英雄气!还把自己的千金小姐———后来成为了西汉第一任皇后的吕雉嫁给了他;好家伙,这叫吉人天相吧!有了美女吕雉作伴,刘邦又忘了自己的老相好刘肥的老妈———乡村寡妇曹氏,看这人品确实不咋滴。

2.彭城之战时,项羽三万精锐打败了刘邦五十六万乌合之众,刘邦自是抱头鼠窜。夏侯婴驾车带刘邦逃亡的路上遇到了刘邦一双儿女——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抱上车一起逃命;由于项羽大军在后边穷追不舍,刘邦感到岌岌可危,为了减轻车的负荷以便自己逃命,居然将自己的一双亲生儿女踹下了马车;夏侯婴于心不忍,重新将他俩抱上马车,后又被刘邦狠心地踹下了马车,如此反复好几次;你看看,他是怎样的父亲?

“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後,常蹶两兒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

虎毒还不食子呢,他就是不担心这两个孩子在踢下车后,被后面的乱军踩踏而死!不是夏侯婴的坚持,孝惠帝与鲁元公主可能就要死在乱军之中了,这事能凸显刘邦的流氓本质特征了吧?

3.楚汉两军鸿沟对峙时,项羽绑了刘邦亲爸刘太公并隔沟向刘邦喊话,要煮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并当即架起了大铁锅逼刘邦就范,刘邦一副流氓的架式,不为所动。

“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回话表达了心情:意思是,当初我与你项羽拥戴楚怀王时,已经是兄弟了,因而,我老爹就是你亲爸,如果你一定要煮了刘太公,就请分一杯肉汤给我喝吧。项羽自是愤怒不已,也真想杀了刘太公,但是,想到纵使杀了这个无辜的老头,刘邦也不会伤心的;在项伯的劝说下,就没有煮刘老太公,刘太公后来才得以颐养天年;刘邦真他妈不孝之子。

我认为这是刘邦保全父亲性命的另一种方式,不过危险性太大,似乎亲情对于刘邦来说已经无足轻重了;彭城之败后,吕雉和刘邦全家都被项羽俘虏了,吕雉在楚军中被困了28个月,名副其实地为刘邦当了“楚囚”,吕雉被关押在楚军中具体发生过什么估计无人知晓了;但是,就在吕雉被放回来之前,刘邦就已经开始宠幸如花似玉、能歌善舞的戚夫人了,自此吕雉被晾在了一边;刘邦也太不忠厚了,导致了吕雉的性情大变,之后戚夫人有了被做成“人彘”的惨剧,跟刘邦的喜新厌旧不无关系,看来,刘邦还真不是一般的流氓呢!

3.郦食其是凭三寸不烂之舌就为老刘拿下七十多座城池的主,他自告奋勇来投奔刘邦时,遭遇了尴尬;刘邦正在让两个貌美如花的佳人伺候自己,为自己洗脚;面对刘邦的丑态,郦食其蓦然发觉自己看错了人,似乎这家伙不是自己朝思暮想的英雄,而是如假包换的好色之徒———江山还八字无一撇呢,现在就沉溺于女色了!实在看不下去了,郦食其才愤愤不平地说:“我来这里,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怎么可能效忠于您呢?”,刘邦才犹如醍醐灌顶,赶走了侍女,和郦食其两人畅谈了一宿。最后才生发了惺惺相惜之情!

4.根据《史记·卷九十七》记载,刘邦与生俱来地不喜欢读书人;当时,他刚刚拉起一支队伍,需要广纳贤才,以整理军务;有个儒生自认为才高八斗前去拜访刘邦,希望能为他效力将来可以出人头地;刘邦看这个人戴着儒生的帽子,心情就开始不爽了,但是隐忍没有发作————搞 大事要有点修养。

而这个人却不会察言观色,面对缄默状态的刘邦开始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最后还摇头晃脑,引经据典,名句古谚信手拈来,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简直把刘邦当成小学生了;刘邦早不耐烦了,他的修养本来就是装出来的,忍无可忍之际就立刻起身,取下这位儒生的帽子,然后当众掏出家伙、往帽子里撒尿,尿完了才把帽子掷给他,并将他赶了出去;我感到匪夷所思,怀疑太史公写史记时有感情因素的作用!———刘邦这样的素质怎么能得天下呢?而事实上,就是这样的人开创了大汉四百年的基业,不服还不行。

5.天下初定,刘邦贪图享乐的本质暴露无遗,某日,他正在寝宫跟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的戚夫人亲热;耿介的大臣周昌因为有要事奏报,一头闯了进来,自然看到了火辣辣的、令人脸红、令笔者不好写的一幕!自知来的不时候,周昌赶紧退了出去;刘邦正是最好的时候,却被周昌败坏了兴致,破坏了心情;对此不依不饶,他三步并作两步走,赶上周昌并揪住周昌的脖领子;自知“理亏”的周昌知道他的德性,只好下跪谢罪。

刘邦泼皮无赖的本性尽显,余怒未消,顺势骑在周昌的脖子上,声色俱厉地问他:“你看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周昌忠诚,是有名的硬汉,不甘受辱,就挺直了脖子,言之凿凿地回答到:“恕臣死罪,以今天的行为看来,陛下跟夏桀、商纣一样,都是暴君。”,刘邦听后没有忏悔意,却哈哈大笑;你不认为刘邦是流氓皇帝吗?

往事越千年,我们认为刘邦的成败自有因果,一句简单的成王败冠不能对有血有肉的刘邦作完美的总结;但是,并不是说成功者都是修养极高的人,不过刘邦对人性琢磨得比一般人透彻是事实,但这依然遮掩不了他曾经的流氓行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