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上户口成难事,家庭住址派出所不敢写,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末代皇帝溥仪在1959年获得特赦,并回到了北京,由于溥仪之前居住的紫禁城已经为国家所有,改名为故宫,因此溥仪只能暂时住在自己的五妹五格格金韫馨那里。

刚住到金韫馨家里的时候,经常有老太监和远房的满洲遗老亲戚们来摆见溥仪,并向溥仪下跪高呼“皇上万岁”,溥仪惊愕之余将他们打发走了,溥仪就在韫馨家里住下了。

虽然暂时的住所是解决了,可是溥仪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上户口,不上户口就是没身份的人,会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于是溥仪的五妹夫就带溥仪来到了西城区公安分局厂桥派出所申请办理户口。

上午9点多,溥仪和五妹夫万嘉熙进了麻状元胡同4号派出所小院,溥仪拿出了自己的特赦通知书和其他证明自己身份的手续。

户籍员听到爱新觉罗溥仪的名字以后才知道他是末代皇帝,惊讶不已,因为溥仪没有接受现代化系统的教育,因此给溥仪的教育学历写的是初中。

接下来户籍员问溥仪家庭住址写哪里,溥仪说以前住在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但是现在回不去了,也不敢这样写。

因此户籍员只能问溥仪,还有没有其他住的地方?溥仪才说出现在住在西城区妹妹家,户籍员只能让他写现在的妹妹家的地址,于是户口本上登记了西城区前井胡同6号。

登记完以后,户籍员把办好的户口本双手递给了溥仪,溥仪接过来,一颗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心里很高兴。

就这样溥仪成了历史上唯一拥有户口本的一个皇帝,如今溥仪的户口本在北京警察博物馆珍藏。

上完户口一段时间后,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园担任园丁及卖门票的工作,溥仪也被政府安排到了东冠英胡同,娶了护士李淑贤,过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于1967年病逝,享年61岁。

溥仪上户口成难事,家庭住址派出所不敢写,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附溥仪特赦令,您看看就知道了,没什么不敢写的,从始至终都没牵扯或说双方都没想过紫禁城那档子事儿,户籍地址双方都是按照韫馨的地址办的。派出所的同志只是因为这类特殊情况没有处理过,所以比较谨慎也比较犯难而已,户口册原本现在北京警察博物馆内。

时间:1959 年的 12 月 9 日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麻状元胡同4号(现群力胡同11号)南屋

西城公安分局厂桥派出所的户籍办公室

人物:爱新觉罗·溥仪、民警吴静深。

溥仪进入办公室,深深一恭,双手奉上特赦令,而后站在一边。

民警吴静查看特赦令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1959年度赦字011号)

遵照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本院对在押的伪满洲国战争罪犯爱新觉罗·溥仪进行了审查。罪犯爱新觉罗·溥仪,男性,五十四岁,满族,北京市人。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四日

吴静深根本没有收到上级通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溥仪要慢慢融入社会,所以这类事情,这种小事,国家不会特殊关照,也无可关照,上个户口而已。

吴静深事后曾回忆说:他(溥仪)已经是新中国的公民了,所以我对他和一般群众没有两样。”

吴静看过特赦令后,首先确定的是溥仪的身份,“末代宣统皇帝”、“伪满洲国皇帝”,而随他而来的是他的堂弟溥俭。

落户地址:西城区前井胡同6号(溥仪的亲友相当大一部分住在这附近)

落户10多天后,溥仪搬到东单苏州胡同的崇内旅馆214房,和杜聿明等国民党“战犯”住在一起。

户籍亲属:金韫馨(五格格)、万嘉熙(五妹夫)

1956年,载涛有幸得见周总理和毛主席,经主席批示,因溥仪能够积极认罪悔过,并努力改造,有所成效,所以允许载涛前去探视,于是载涛带着三妹韫颖和五妹韫馨一起去抚顺战犯管理所探视过代号981的溥仪。(因为韫颖的丈夫即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麒与韫馨的丈夫万嘉熙,当时和溥仪在战犯管理所一起接受教育、改造。)

婚姻状况:离婚

当初溥仪作为适龄青年,其婚事备受瞩目:

①袁世凯托人说媒,想把女儿嫁给溥仪

②张勋的女儿差一点点嫁给溥仪

③张作霖想把女儿嫁给溥仪

溥仪最终选定了文绣,而端康太妃(珍妃的姐姐,即瑾妃)不同意,后终以婉容入选“皇后”,文绣为妃,徐世昌、黎元洪、张作霖、张勋皆随喜2万-1万不等,冯玉祥送玉如意一柄。

随着文绣离婚,伪满期间婉容出轨等事的发生,溥仪又先后娶了谭玉龄和李玉琴,而当时溥仪还没有娶李淑贤,所以谭玉龄42年死,婉容46年死,文绣53年死,李玉琴57年与溥仪离婚,所以最后溥仪的户籍资料填写为离婚。

个人成分:(空,非必填项)不知道咋填

共29个填写项,二十几分钟就填好了,不存在不敢填写的情况,李静深没有轻视和区别对待就不错了,何来的恐惧。

溥仪双手接过户口册又深深一恭,离开派出所。

这就是全过程,和普通人办理相关手续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溥仪身份特殊,在项目填写方面确实有些困难而已。

就这样,溥仪过上了正常人的新生活,他对一切都感到如此的新鲜:

“我住在什刹海后面的五妹家里。在那以前,我从来没有作为一般的公民生活过。我活了五十几岁,还头一次一个人随便逛大街,在商店买东西,坐公共汽车,电车,随便到亲戚家串门,到朋友家访问,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感到太新鲜了。”

溥仪上户口成难事,家庭住址派出所不敢写,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溥仪是中国唯一一位具有户口本的皇帝,这是新旧时代更替中诞生的奇妙现象。不光是溥仪的家庭住址填写时有了风波,在涉及学历和配偶一栏也使得办事人员尴尬不以。当一个人办户口时说出自己名叫爱新觉罗溥仪,家住紫荆城里,学历是师从大学士,后又由外籍军官庄士敦授教,配偶里皇后和嫔妃死的死、离的离,你说办事员该怎么写?

由皇帝走向战犯大变既起,遽谢政权,天下为公,永存优待,遂开千古未有之奇。——《清史稿》

溥仪是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也就是三岁的时候被架上了皇帝的宝座,当时的大清朝已经是破败不堪,内忧外患下的烂摊子至此压在了这个孩子的头上。虽然是隆裕皇太后和载沣摄政,但溥仪才是清朝的象征。

宣统二年(1910年)时,溥仪遭遇了同盟会发动的广州新军起义,宣统三年时又遭遇了武昌起义。在此之后的南北内战中,南方数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朝独立,大清实际上已经分裂,袁世凯在孙中山的策动下,逼迫清政府与革命军达成“南北议和”,在皇家优待条款中,溥仪尚能留在紫荆城内,并且享受着每年400万两银元的开销支持,皇家私产均由革命军提供保护,最重要的是民国政府同意溥仪继续使用皇帝尊号,并以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颁布《退位诏书》,但民国政府按照优待条款,同意溥仪暂居紫禁城,这段时间的清政府称为“逊清小朝廷”。六岁的溥仪至此在小朝廷里学习生活,并且在民国三年之前,小朝廷都还保留着清朝旧制,直到年底“维持国体建议案”的提出,逊清小朝廷才按照袁世凯提出的“善后办法”改革旧制。

民国六年时,十二岁的溥仪借着张勋的东风复辟成功,但在短短的十二天里,张勋兵败,溥仪再次退位,复辟时的大封功臣也成为笑料。民国十三年(1924年),冯玉祥派鹿钟麟以武力威胁将溥仪赶出了皇宫,史称“北京政变”,这也标志着逊清小朝廷的结束。

“我拉拢军阀、收买政客、任用客卿全不见效之后,日本人在我的心里的位置,就更加重要了。”——《我的前半生》

溥仪离开紫荆城后搬进了载沣的北府,不到一个月又逃往日本公使馆寻求庇护,后又迁居天津,而在天津一呆就是七年,这七年也是溥仪人生中最“潇洒”的七年,不仅在政界吃香,还在租界里备受尊敬,这七年中,溥仪在各派遗老和各种主意之间摇摆,恢复祖宗基业的“宏图大志”点燃了溥仪的内心,这七年中的溥仪也一直在寻求复辟的机会,而他也将希望寄托在了日本人身上。

民国二十年,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本占领了东北,并将溥仪迁往奉天。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三月一日,在日本的扶持下,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并签订了《日满议定书》这一卖国协议。在伪满政权做傀儡皇帝期间,溥仪曾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上,也曾访问日本受到天皇的接待,也曾谋划出逃摆脱日本控制却未成功。最终随着苏联击败日本,伪满洲国灭亡后溥仪开始了逃亡生活,日本投降后,溥仪亲自颁布《退位诏书》,再次退位,在企图逃往日本时被苏联抓获,并关押于苏联莫洛可夫卡30号特别监狱。

由战犯获得新生

要说溥仪命还挺好,在苏联“服刑”期间还受到了优待,单独的大“包间”,还不用参与劳动,溥仪甚至请求长期留在苏联。直到1950年,苏将溥仪引渡回中国,溥仪被送往抚顺战犯管理所服刑,接受了九年的思想劳动改造。

1959年底,溥仪得到了特赦,特赦后的溥仪前往妹妹家落脚,也就是来到了妹妹家,重新获得公民身份的溥仪被妹妹告知要办户口,这位末代皇帝,曾经北京城的主人,不得不面对新时代的游戏规则,在妹妹的陪同下,前往公安局办理户口,这就出现了题目中问到的尴尬场面。

溥仪的户口

1959年12月,溥仪在北京市崇顺区厂桥派出所办理户口,接待溥仪的工作人员叫吴静深,当得知来者是爱新觉罗溥仪时,年轻的工作人员还是有些出乎意料的,问到:“您就是宣统皇帝啊”?溥仪回答说:“那都是过去了,现在我是一名普通的公民”。

接下来需要填写住址所在地,溥仪对工作人员说:“原来住在紫荆城里,现在住在五妹妹家里”。这就为难了办事人员,因为溥仪回到北京还未被安排住所就去办理户口了,而紫荆城已经成了故宫博物院,只有临时住所是五妹妹家的“前井胡同六号”,工作人员也就只能在户口本上写下了五妹妹家的住址。

溥仪在回答学历时,说自己没读过书,只是请过几个大学士教我,这也难为了工作人员,清朝的大学士又怎么跟新时代的学历划等号呢?无奈之下,只能填上了“私塾”。溥仪在回答配偶时,说了句“死的死了,离的离了”,工作人员又只能写下“离婚”。

后来溥仪在1961年又一次更改了户口本,办理中将学历写为了初中,迁入住址也改成为周总理推荐的北京植物园。而在1965年的死亡人口登记时,溥仪也不再是离婚状态了,因为他已经娶了一位妻子,名叫李淑贤。

末代皇帝溥仪便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拥有户口本的皇帝!

溥仪上户口成难事,家庭住址派出所不敢写,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溥仪当年去登记户口,着实把户籍员给吓了一跳。

1959年12月4日,溥仪获得特赦,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北京城,当然,偌大的紫禁城不是他住的地方了,无奈之下,他只好跑妹妹家暂时先安顿下来。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事情就是上户口,于是,他第二天就赶去了民政局,要办理自己的户口本。

户籍员按流程询问他的名字、原来家庭地址等信息,这可把户籍员吓了一跳,这可是曾经的皇上爷啊,这地址写紫禁城总不是太好,怎么办呢?

工作人员们商量了一下,实在没辙,只好把他的地址写成他妹妹家的地址,至于文化初中,溥仪一直读的是私塾,其实他的文化素养是很高的,不过没什么学历证明啊,户籍员就给他写的文化层次是高中。

登基、下台、赶出皇宫、做傀儡皇帝、战犯生活、共和国公民、政协常委……传奇人生,千年唯此一人。

溥仪3岁做了皇帝,没几年就被赶下皇位,在宫里度过了童年、少年时代,19岁被赶出皇宫。

在天津等地做了几年寓公之后,怀着对恢复祖先基业的幻想,溥仪接受了日本人的邀请,做了满洲国的“统治者”,直至变成一个傀儡康德皇帝。

1945年,日本战败,他的傀儡皇帝生涯也到了尽头,随后在苏联的战俘营里被关押了几年。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将溥仪等战犯转移给中方,在接受了几年的劳动改造之后,溥仪又被特赦,成了共和国公民。

随后,他回到北京居住,并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还娶了妻子,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直到1966年因尿毒症医治无效去世。

溥仪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从个人命运到国家命运,他一个人经历了半部的现代史,是一个活在时代里的人物。

从万人之上的皇帝到阶下囚再到平民,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年幼的时候冷漠,长大之后多疑,经历了几十年的戏剧人生,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的安排,才能让自己安身立命。

而我们之所以一直对他报以好奇和兴趣,主要就是他那大起大落的人生,这是我们寻常人永远无法体会的。

溥仪重新回家之后的游历,他终于可以好好地观赏这座他昔日的囚笼。

据溥仪最后一任夫人李淑贤在回忆录记录,在结婚之后,2人曾经2次逛故宫,第一次是在1963年5月2日。

这一天,天气晴朗,溥仪兴冲冲地拉着李淑贤就去故宫参观了。

在玄武门,溥仪对李淑贤说:看,在这里,我当年被冯玉祥给轰出宫的……

描述一些历史事情的,溥仪犹如一个看透世事的老人,语气平静,完全没有一点失去的遗憾,很平和……

2人到了毓庆宫,一群人在那说这是当年宣统皇帝读书的地方。

溥仪轻轻一笑,拉着李淑贤靠近这些人,听着他们讲着……自然,这些人也不会想到他是“宣统皇帝”。

离开这些人,溥仪说:其实,我不爱读书。老师听我的,让他停就停了。我是皇帝嘛!”

在御花园的长椅上,溥仪向李淑贤回忆起了宫里的日子,从小时候的玩耍,到对西太后的抱怨,从宫里的生活讲到被鹿钟麟逼宫。

当年,鹿钟麟宣称在景山上已经架炮,不搬就炮轰故宫,溥仪等人无奈只能搬出紫禁城,1962年,溥仪和鹿钟麟再次相遇,双方可谓一笑泯恩仇,鹿钟麟笑着表示,当时架炮是吓唬的,其实没炮。

讲着讲着,溥仪长长的呼了口气,又莫名其妙地开心起来。

溥仪上户口成难事,家庭住址派出所不敢写,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事听起来有点好笑,但作为当事人留下的只有满满的酸楚。咱大吃货帝国打有了王朝开始,到溥仪这头,咱掐着手指头算算也有个四千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四千年里,皇帝开户头这事溥仪是头一份,当然他也是最后一份。

那么溥仪这事,咱咋解释呢?老梁觉得咱还是稍微的了解一下,户口到底是个啥物件?有了这个问题打底,那么溥仪的事咱回头再处理。

户口

按照官方的说法,他是住户和人口的总称。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名词,包括两个东西,家庭为户,人数为口,凑一起这就成了户口。

在咱这大吃货帝国里,户籍制度那是有年头的东西了,最早咱可以扯到春秋战国时期。

说道这里估计有些人要问了:“咱老祖宗为啥要整这么个物件?老累人了!”

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就咱这土地上大大小小就整出了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刚开始的时候,这波人还能融洽的相处一下,但毕竟这是个残酷的世界,这就开启了大鱼吃小鱼,小鱼抓虾米,虾米没得吃只能整泥巴的游戏规则。

在这里老梁问一句:“打仗最基本要素是啥?”

装备!扯淡,是人口,这是标准的战略资源,而且没有之一。您这连拿武器的人口都没有,还整啥打仗,洗洗睡了就得了,人家都懒的理你!

所以为了更好的管理人口,这就推出了户籍制度。毕竟国家收取个赋税,整个徭役,拉人头打个仗啥的,这都是从人口上来出的。

这人口越多,您这三样就完成的越好。当年秦国建立严密的人口登记制度(其实就是户籍制度)。只要是大秦帝国版图之内,不管是男的女的,这都要登记造册,统一数据整到咸阳那大屋子里。

这还不算,人口不能自由迁徙,您想要出去一趟,得到衙门口弄个介绍信出来,不然路上连旅店都不会接纳你。

人口极为重要,而记录人口的户籍制度更为重要。所以到了秦末的时候,武力值顶天光长肌肉的项羽,只顾着打砸抢了,而玩脑壳的刘邦第一步就先抄了秦朝档案室,连锅一起的把户籍档案拿了精光。

这也为刘邦这大脑壳打天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毕竟全帝国只有他知道,那个地头人多?有多少?能抗出几斤几两的毛毛钱?那叫个门清。

所以这户籍制度从这里开始,那个朝代他都有,只是执行的力度有紧有松而已,他就没有断过。

这不这户籍制度就传到了咱现在的年月上了,这就被溥仪给赶上了。

溥仪开头的事

溥仪这辈子经历的事,他也多了去了。一辈子当皇帝就当了三次,一般的皇帝,当一次就差不离了,毕竟一旦当不下去,这辈子也就交代了,可他到好——三次,每次他都没事,你说这事糗不糗。

这最后一次,是二战结束的时候。小鬼子那八岐大蛇附体的天皇被美国佬俩咸鸭蛋(胖子和小男孩)给吓懵逼了,回头把那些个想要拉着他玩玉碎的小鬼子都收拾干净了,这就摇着个小白旗,吐着舌头晃动着肥硕的屁股投降了。

溥仪一瞅这事整的,在1945年八月十五号的那天,自己写了一份《退位诏书》,宣布第三次退位。这就撅起屁股和一帮子关东军将官们跑到奉天机场蹲点,等飞机往小鬼子那破岛上跑路。

结果整岔气了,老毛子直接就整了一队空降兵,一窝子全给端了。

老毛子的大列巴外加伏特加,这就好吃好喝好招待的把溥仪给伺候起来,当然这住的地他也叫监狱,叫特别监狱。

毕竟有这皇帝的身份摆在哪里,孽待到是没有,只是失去了自由而已。

这一关可就是五年啊!漫长的五年过去之后,老毛子在1950年的八月一号将所谓的满洲国263个外加溥仪这么一个以战犯的名义交给了咱新中国。

这就又经历了小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蹲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编号981.

这就赶上了1959年底的首批特赦人员。

接到通知的溥仪一脸的不可思议:“这有谁,他也不可能有我啊!首批咋也得是官小的,罪恶小的不是!”

其实这么想也对,溥仪的官——皇帝。罪恶——没事整了个所谓的满洲国,说的不好听,您这就是想要搞分裂。

这一出来,溥仪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这到哪里去住,这紫禁城也就是故宫,那是他原来的家,可那地方成了博物馆,他也不能住个曾经的皇帝进去。

您说北京的冬天他也冷,这咋整?

咋说呢?好歹这北京是溥仪的出生地,亲戚他也不少,这就到了他的五妹妹家里暂住。这只能是暂住,长期住下去他也不是个事不是!半个月后,政府又将他安排到了招待所。

这段时间,溥仪闲的发慌,这就开始串门子,瞅瞅以前的那些个老朋友,看看曾经伺候过自己的太监,也忙活了一段时间。

这静下来之后,总感觉有点不方便,就是这户口的问题。没有户口,您这办个啥事都是大费周章,废老劲了。

比方说住旅馆,名字一登记。

“身份证?”

“没有!”

“户口也成!”

“也没有!”

“那咋整?”

“不知道!”

“那不行回单位开个介绍信?”

好咧,开回来,住上。运气好,小半天就办了,运气不好,得,等一天。再办另一件事,得又得再办一回。

烦都快烦死了,所以这户口就得加紧了办。

户口问题

为了这事,溥仪稍微的捯饬了一下,整了一套笔挺的中山装,戴着他的圆框眼镜,到地开始办理。

“老先生挺精神的,现在才办户口。姓名?”“是是!晚了点,让很多事耽搁了!爱新觉罗.溥仪!”

“啊!你肯定不是汉人,不过这姓有点耳熟!”登记员一边写一边抠着脑门说道。

“是!是!满人!过去在满人里这姓也是个大姓!大家伙都熟!现在是新中国了,普通的很!”溥仪瞅着户口卡上的字迹,感觉挺开心的,一桩心事总算是了了,咧开嘴笑着说道。

“年龄?周岁?”

“1906年一月十四号!今年五十四岁!”

“哦!文化程度?”

“这……”

“小学?初中?高中?”记录员停下笔问道,瞅着一脸的尴尬的溥仪又说道:“瞅着您,不想是个没文化的!”

“文化到是有,真没上过学!陈宝琛、袁励准,陆润痒是我的老师,英语是一个庄士敦教的!”

“庄士敦?”

“一个英国人!”

“哦!会英语,那就高中吧!”记录员点了点头。

“别介!我感觉还是写初中吧!”溥仪着急了。

老梁在这里插一句,就为这个问题,也废了点时间,最后写了高中,但之后在更换户籍卡的时候,按照溥仪的要求还是写成了初中,此后这一栏一直就写着初中。

“住址?”

溥仪咧着乐了,他现在也不知道该写哪里,他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还暂居在五妹妹家里。

“你不会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吧?”

“紫禁城?就那故宫!我以前是住哪的,现在政府还没有分配住的地!”溥仪有点尴尬的说道。

“啊!”

好了这问题有点大了,住址不可能写上故宫不是,这得讨论一下才能做决定。

再有职务和单位,这一栏也不好填。溥仪现在就没有工作,您总不能写——皇帝,单位写——金銮殿。

这绝对不合适啊。这一顿讨论下来,住址就写成了,溥仪五妹妹的住址。

职务这一栏,在1960年三月的时候,分配到北京植物园担任园丁和买票工作,所以之后就写上了植物园。后来在1964年的时候,被调入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做资料专员,兼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也就是说在1964年的时候,职务和单位都有了变动,户籍栏也随之变动。

事就是这么个事,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溥仪上户口成难事,家庭住址派出所不敢写,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末代皇帝溥仪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的一生做过四次皇帝,第一次是三岁时继承先人的皇位,第二次是1917年,张勋在北京复辟,拥戴我做了十一天皇帝,第三次是1932年,日本人在东北把我扶上了伪满洲国的皇位,到1945年结束,第四次当皇帝,是我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获得了选举和被选举的全部权利,我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

末代皇帝溥仪的前半生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也造就了他特殊的经历。

光绪帝在“戊戌政变”后,被慈禧太后软禁起来,慈禧就想着要废掉光绪帝,光绪帝又没有儿子,慈禧就想着立载漪的儿子溥儁,后来经过“义和团”事件,引得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慈禧太后在吃了亏之后只好放弃溥儁,到了1908年,慈禧太后决定立载沣的儿子溥仪,就这样小溥仪哭喊着被抱到宫里。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病逝,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光绪帝的隆裕皇后和载沣摄政,安排好后慈禧太后就跟着光绪帝走了。

1908年十二月二日,三岁的小溥仪在太和殿即位,成了大清朝的小皇帝,这时候的清王朝早已经风雨飘摇,破落不堪。1910年,同盟会发动了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革命终于获得了成功,只不过革命势力是在南方,北方则控制在袁世凯的北洋系手中,由此爆发了南北内战,华南地区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朝,孙中山先生为了革命理想,策动袁世凯只要能让溥仪退位,就让袁世凯当大总统,于是袁世凯一面胁迫一面劝说,并开出优待条件:溥仪退位后仍然用皇帝尊号;住在颐和园中;每年提供400万两的费用;特别保护皇家私有财产等。

1912年二月,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溥仪退位,清朝灭亡。溥仪退位后仍然居住在紫禁城中,遗老遗少们在紫禁城保留了小朝廷,溥仪照样过着帝王生活,隆裕太后为溥仪挑选饱学之士做他的师傅,其中有清末状元、大学士陆润庠,内阁学士陈宝琛,文学大儒梁鼎芬,满汉双榜进士伊克坦等。

1917年6月,“辫帅”张勋跑到北京发动兵变,7月1日宣统复辟,又坐上龙椅的溥仪此时十二岁,并大封群臣,只不过这次才当了十一天皇帝。张勋刚搞复辟,段祺瑞就誓师讨伐,最后张勋兵败跑到荷兰大使馆,溥仪再次退位,复辟失败后,民国政府并未追究溥仪和小朝廷的任何责任,溥仪依然住在紫禁城中。

1919年,大英帝国苏格兰籍军官庄士敦到紫禁城中担任溥仪的老师,教育溥仪英文、数学、世界史、地理。

1924年,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到紫禁城中,驱逐溥仪出宫,溥仪被赶出宫后不久,在日本人的帮助下跑到天津,在天津呆了几年。1928年孙殿英盗掘东陵,乾隆、慈禧都遭到毁尸的厄运,而民国政府对此事件的不当处置,使溥仪他们更加仇视民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人帮忙下跑到奉天,1932年成了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1945年日本战败后,溥仪又颁布了一次退位书,准备逃亡日本的时候被苏联红军抓获,在苏联监禁了5年。1950年,溥仪和其他满洲国263名“战犯”被移交给新中国,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1959年12月4日,溥仪获得特赦。

成为普通公民的溥仪在办户口时遇到了难题。

当听到抚顺战犯管理所的代所长金源宣布特赦大会开始,当辽宁省高级法院副院长刘生春宣布特赦名单念到爱新觉罗•溥仪名字的时候,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溥仪在接过特赦通知书的时候泪流满面,他也没想到自己能够在特赦名单上。

在接到特赦证书的当天,溥仪就和同一批被特赦的狱友们坐上开往北京的火车,此时溥仪已经离开北京差不多35年了,他到北京时,五妹金韫馨、五妹夫万嘉熙、四弟溥任和堂弟溥佳、溥俭早就在站台等候了。回到北京后,溥仪暂住在五妹韫馨家里,获得公民身份的溥仪被告知要去办户口。

于是溥仪在妹夫万嘉熙的陪同下,来到位于麻状元胡同的厂桥派出所办理户口登记,接待他们的是27岁的民警吴静深,得知来人是办户口的,吴静深就拿出户口登记簿为他登记。

当听到爱新觉罗•溥仪名字的时候,年轻人愣了一下,问道:“你就是宣统皇帝啊?”虽然深感惊讶,吴静深还是一项一项的为溥仪做登记,问到家庭住址的时候,溥仪说:“以前住紫禁城,现在。。。”这怎么填?紫禁城都已经成为故宫博物院了,五妹夫万嘉熙说溥仪现在暂住在我家,吴静深只好把家庭住址写溥仪五妹金韫馨家“前井胡同六号”。

然后问文化程度,溥仪回答说自己都是请了老师教我,也不知道到什么程度,这也为难了工作人员,溥仪的老师都是大学士,给溥仪写什么好?小学?初中?高中?最后只好填上私塾,这个在后来的户口登记改成了初中。

又问婚姻状况,溥仪叹了一口气道:“我有四个老婆,死的死,离的离。”工作人员又犯难了,这该怎么填?吴静深只好追问最后一个是死了还是离了。溥仪很尴尬,小声答道:“离了。”于是吴静深在婚姻一栏填上“离婚”二字。

就这样算是把户口问题解决了,溥仪心里是百感交集,溥仪虽然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以前却没有逛过北京城,对于北京是既熟悉又陌生,在后来一个多月的时间,溥仪以公民的身份才算是好好的把北京参观了遍。而溥仪办理户口时的照片也被收藏在北京警察博物馆里,不过这张照片是第二天补拍的,因为五妹夫万嘉熙没空,就拉着正好来串门的溥俭一起补拍了那张照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