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不是草根儿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读书是草根儿改变命运最好的路,完全认同这个观点,但不是唯一的路。经商也是草根儿改变命运比较好的路!
读书是不是草根儿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答:确实,我就是!草根土根绥格格,知青下乡十五岁。……白天教书育人,放学下田干活,晚上赤脚医生,深夜自学考试。……学生统考第一,插秧比赛大奖,医疗考核夺冠,自学考试优异。
读书是不是草根儿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阶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一切有用的知识、文化、哲学、思想、科技信息,无不尽可能的通过书籍保留、保存下来。"读书是不是草根儿改变命运最好的路?″在当今社会环境条件下,我认为读书的确是草根儿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我是我们老家农村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本科生,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上高中时上学的费用,有一大半钱是借来的。受我的影响,我们村子里目前已有二十多个本科生,有985在读硕士研究生和211硕士毕业生,我的孩子已去美国留学一年半,今年夏天即将硕士毕业,后续可能还会攻读博士。
我初、高中同学中,有不少原本都是农村孩子,目前有不少是局长、副局长、校长、教师或国家干部,还有一个目前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县城的同学中有当县长的,有国有大银行当总行副行长的。还有一个同学,爸爸原本也是农村的,后来当兵之后靠自学考上山东大学,我们上高中时已是我们县文教局局长,我这位同学的哥哥是中美知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同学本人硕士毕业、曾给国家领导人当翻译、下海办企业后每年向国家交税三、四百万。
在读书重要性的教育中,古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酥″的提法,虽有失偏颇,一定程度上它也反应了好好读书的社会现实意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人、领袖、将帅、科学家、教授、科技人员、教师们,他们有不少原本也是出身草根儿,或爷爷辈儿也还只是草根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叶剑英元帅"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攻书″号召发出后,全国无限多的草根家庭出身的孩子们,通过刻苦攻读,通过读书既改变了他们自己的命运,也成为了祖国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人才。知识,不仅可以改变个人命运,知识,同样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知识藏在书本中,知识就在书本中。叶帅"攻书″的号召,至今响彻我的耳伴,而且实践也已验证。因此,我认为,读书是草根儿改变个人命运、成为国家有用人的最好的路子。
读书是不是草根儿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不是最好的路,但是你走好路的基础!
读书是不是草根儿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我想应该是的,不是只会读书而是比别人读的更好,成功的用知识获得人生价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人生起点吧,命运站线~
读书是不是草根儿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如果是二十年前,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读书就是草根改变命运最好的路。但是,当下,我实在没有说这话的底气。
小樊是我第一届学生的语文课代表,1994年出生于普通的农村家庭。她学习非常优秀,最终就读于一本院校。大学毕业后,找了几个工作,都不如意。后来她考进某街道办,成为一名无编制的合同工。她常说,虽然没法和有编制的同事相比,但是能有这份月薪不低于5000的工作,她已经很满足了。我很能理解她,因为她的不少同学要么至今待业,要么做着收入更低、更不稳定的工作;那些收入高、混得好的往往是没有读大学,早早跟着父母、亲戚做生意的同学。那一届学生学业最棒的正在读博士。不知道博士毕业后,她能否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每一届学生,我都对他们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也说过,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甚至还说过知识就是金钱。我不知道,那些找不到工作,那些薪水微薄、为生存而挣扎的上过大学的我的弟子们会不会想起当年我对他们说过的这些话。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怨恨我。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后悔感叹:早知如此,我还不如不上大学,跟我爸妈,跟我亲戚学着做生意!
我想,这是很有可能的。很久前,网上传着一个令人心酸的段子。一个农民工父亲感叹道:儿啊!早知道你月薪才4000,当时就不该让你考大学,而应该让你早早跟我干。
也许你会说,那是你的学生没有考进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事实上,如今的北大清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已经远远不如从前了。就是5年前,北大清华的本科毕业生还是近一半出国深造,另一半留在国内的多数会选择年薪百万的大企业。但是,就在2020年,据北大官方统计数据表明,当年北大和用人单位已签约的毕业生70%进了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这些职位几年前还是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毕业生所不屑的,但是,如今他们也来争抢这些本属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职位。你看看,北大清华的硕士博士们竟然争抢着去街道办,北大清华的硕士博士们争抢着去中小学任教。有人感叹,北大清华的博士们,你们职业生涯的尽头就是中学吗?
当然,能吸引北大清华毕业生的街道办和中小学,其待遇之丰厚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待遇再好,能好过从前的年薪百万吗?能好过出国深造吗?
我们知道,这就是内卷的可怕。在可见的未来,可能在相对长的时间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只能找到勉强能让自己生存下去的工作,将是一种常态。
那么,读书还是草根改变命运最好的路吗?我实在没有底气说“是”。另外,据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统计,近年来考进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要大大低于十年前、二十年前。如今的教育也让草根家庭的学生考进北大清华的概率大大小于从前了。
时光倒流30年,上个世界80年代、90年代,那时读书的确是草根改变命运的最好的路。如今各行各业的不少60后、70后和部分80后骨干中坚,都是农村的,都是那个年代考上大学,甚至是考上中专的。对于这些行业骨干们而言,如果不是读书,不是考上大学、中专,他们的人生大概率就是和父辈们一样在农村劳作一生,或者四处打工。
尽管,当下,我实在没有底气说,读书还是草根改变命运最好的路。但是,我依然要说,书还是要读的。读书给我们思想,给我们文明,或许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但是可以让我们拥有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
拥有了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也就有了改变命运的基础和可能。我们是草根,我们唯有读书和奋斗,才能有拯救命运的可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