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慈禧没和咸丰皇帝合葬在一起?
谢邀。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统治了大清朝政长达四十八年的慈禧太后,抛下了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江山社稷,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世的时候年七十四岁。可是她去世后却没有河咸丰皇帝合葬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咸丰帝死去多年,慈禧去世的时候不可能重新去把咸丰帝陵墓挖开,然后把慈禧葬进去。
再者:咸丰帝的陵墓在清东陵里面,叫定陵,慈安、慈禧都是咸丰的后妃,她们是需要陪葬在咸丰陵墓旁边的,二者的陵都在咸丰陵的东边。古代嫡庶有别,慈安太后是咸丰帝的正宫皇后,她的陵寝就要更接近咸丰帝,所以在西边;慈禧是皇妃,无论怎样都不能超过皇后的位置,只能离咸丰帝稍远,葬在慈安陵之东,所以,才会出现慈禧没和咸丰皇帝合葬在一起的局面。
其实慈禧陵墓和咸丰帝陵墓很近的,慈禧陵和咸丰帝的定陵东也就是二里地多的距离。
统治了清朝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在死后陵墓这件事情上并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能决定自己死后的的位置,因为这是有祖宗家法的,不能改变陵墓位置,那就设法改变陵墓建筑和陪葬了,于是在她死之前她下令重修了自己的陵墓,很奢华,陪葬品也是占尽了大清国的奇珍异宝。
但是慈禧她一定不会料到,自己生前富贵无比,重金打造的奢华的陵墓,自己并没有安枕几年,却引来了一群盗墓贼,被盗墓了。不禁让人唏嘘啊!
为什么慈禧没和咸丰皇帝合葬在一起?
她在咸丰在位其间只是‘懿贵妃’,只不过她儿子做了皇帝、她才被尊为太后,准确的说她不够格。
为什么慈禧没和咸丰皇帝合葬在一起?
公元1908年,大清光绪三十四年,戊戌变法后被慈禧太后囚禁了已有十年的光绪皇帝驾崩,随后的十几个小时内,统治中国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的慈禧太后也停止了呼吸。慈禧太后死后,并未如人们所想那样与咸丰帝合葬,而是葬在了她生前就精心营建多年的定东陵。慈禧不与咸丰帝合葬即是因为咸丰帝已经与结发妻子合葬,也是因为慈禧太后认为自己功绩卓著,堪比皇帝,不甘心以皇后之礼下葬,同时也是因为慈安皇太后的缘故,慈安皇太后也没有与咸丰帝合葬,而是选择单独修建了陵寝。
一、咸丰帝与结发妻子合葬:人们普遍认为咸丰皇帝的原配妻子是慈安皇太后,实则并非如此,慈安太后是咸丰二年通过选秀入宫的,初入宫时,她只是咸丰皇帝的贞嫔,后来由于深受咸丰皇帝宠爱,她在八个月内就由嫔位升至皇后,而在此之前,咸丰皇帝的原配结发妻子已经去世,,所以皇后慈安和懿贵妃慈禧,实际上是没有见过咸丰帝的这位原配妻子的,她姓萨克达氏,是道光皇帝在咸丰帝做皇子时为其挑选的妻子,萨克达氏出身官宦人家,是满洲名门望族,所以为人非常有修养,咸丰帝对其非常宠爱,夫妇二人感情非常融洽,但是天不作美,萨克达氏在婚后三年既去世了,年仅十九岁,萨克达氏去世后几个月,道光帝便驾崩了,二十岁的咸丰皇帝即位登基,萨克达氏被追封为孝德皇后,后来咸丰帝的定陵完工后,萨克达氏被咸丰帝葬在了自己的地宫内,成为了唯一一位和他合葬的人。慈禧去世时咸丰皇帝已经入葬近半个世纪,并且在咸丰皇帝地宫内,也并未留下任何位置,所以慈禧只能单独下葬。
二、慈禧自认为功绩堪比皇帝:尽管慈禧太后的统治被普遍认为是糟糕透顶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慈禧太后自负的性格,她一直执着的认为自己将大清帝国统治的非常出色,绝不逊于任何男性统治者。因为是她剿灭了太平天国暴乱,是她使清王朝的统治又延续了半个世纪,所以慈禧有足够的理由和信心为自己单独修建一座气派的陵寝。去过慈禧陵寝的人都会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在慈禧太后陵寝的石刻上有一种独特的花纹,就是“凤在上,龙在下,一凤踩两龙”,这种特别的石刻就是慈禧太后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三、慈安太后单独修建陵寝:咸丰帝去世后,两宫太后共同垂帘听政,此时慈安太后作为咸丰皇帝曾经的中宫皇后,她提出了两宫太后百年之后的归宿,即不与咸丰帝合葬,而是单独修建陵寝,这在清朝也并非首创的先例,之前的康熙帝祖母孝庄文皇后和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都是单独修建陵寝。慈安太后既然单独修建了陵寝,作为妾室出身的慈禧太后自然没有理由与咸丰帝合葬,况且,慈禧太后也并不想与咸丰帝合葬。
慈禧不与咸丰帝合葬既是受到礼法约束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慈禧内心不想与咸丰合葬,自从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便在无人能制约慈禧太后了,慈禧若真要想与咸丰帝合葬,即使现修一座新的陵寝都来得及,但是慈禧并没有这样做,做合理的解释就是她不想。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为什么慈禧没和咸丰皇帝合葬在一起?
慈禧没有个咸丰皇帝养在一起从何说起?慈安的陵寝叫普祥峪定东陵、慈禧的陵寝叫菩陀峪定东陵,请注意,定东陵三个字!所谓定东陵,仍然属于定陵体系,并不是独立的陵寝。换句话说,慈安和慈禧入葬的仍然是定陵,只是因为制度问题,没有葬入咸丰皇帝的定陵地宫,而是另建后陵。理论上慈安、慈禧和咸丰皇帝仍然属于合葬,只是葬制不同,大致可以算作同茔异穴的合葬形制。别说是定东陵,即便是孝庄文皇后与清太宗昭陵相隔千里之遥的昭西陵,也仍然属于昭陵体系。虽然相隔千里,理论上孝庄文皇后和清太宗也依然属于合葬。
所谓卑不扰尊,清朝有制度,帝陵地宫只要皇帝葬入之后便正式封闭。在皇帝入葬地宫之前去世的皇后(雍正之后包括皇贵妃)可以入葬帝陵地宫。一旦地宫封闭,之后去世的皇后(含原非皇后的皇太后)便不能再葬入地宫、扰动帝陵,只能在帝陵附近新建后陵,以相对帝陵位置命名,如泰东陵、定东陵等。虽然是新建陵寝,但仍然属于帝陵系统,是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与先期入葬的皇帝仍然属于合葬。
咸丰皇帝入葬定陵时,只有原配孝德显皇后皇后萨克达氏已故,而继后孝贞显皇后(即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生母孝钦显皇后(即慈禧太后)仍然在世。因此,咸丰皇帝的三个皇后只有萨克达氏葬入了定陵地宫。慈安、慈禧只能另建后陵,这是祖制,皇太后也不能违背。于是,在定陵东部的普祥峪和菩陀峪新建了两座后陵。光绪七年,慈安去世,入葬普祥峪定东陵。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去世,入葬菩陀峪定东陵。
虽然光绪七年慈安去世、光绪十年“甲申易枢”之后,慈禧成为了清王朝实际的主宰。但是,慈禧再强势也不敢随意违背祖制。即便是与萨克达氏及慈安的尊卑关系,慈禧也不敢轻易僭越。因此,在普祥峪定东陵的形制上慈禧丝毫不敢做文章,她最终能做的也仅仅是在菩陀峪定东陵的细节上精益求精、压过慈安一头。但是,台面上的后陵形制,慈禧依然是不敢僭越的,包括慈禧自己的菩陀峪定东陵也依然是后陵形制。
为什么慈禧没和咸丰皇帝合葬在一起?
咸丰驾崩后,原本是准备在定陵修一个帝后合葬的陵墓,可以葬入咸丰皇帝和慈安、慈禧两宫皇后。可是慈禧不同意这么做,而且她很不高兴,指定要为自己和慈安另选陵寝。后来同治皇帝听从了慈禧太后的话,就选择了平顶山(后改名为普祥峪)和普陀山(后改名为普陀峪)为慈安和慈禧的陵寝。所以定陵里只葬了咸丰皇帝。慈禧和慈安的墓地称为定东陵,在咸丰皇帝东陵以东。
为什么慈禧没和咸丰皇帝合葬在一起?
孝庄还没和皇太极葬一起呢……自己有一番作为的女性,死了后完全可以自己独享一座陵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