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人是谁?是“金屋藏娇”中的陈阿娇么?

提到汉武帝刘彻,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雄才大略”这四个字,因为他的一生足够精彩,足够绚烂。在位的53年间,先后击匈奴、征南越、平西南和战朝鲜,共计发动了26次对外战争,极大地扩充了国家的疆域。

就是这样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君主,却是一个刻薄寡恩和冷酷无情之人,甚至还开创了“子贵母死”的制度,极大地违背了人伦纲常。问题来了,回顾汉武帝生命中最重要的四个女人,谁才是他的一生最爱?

究竟是“金屋藏娇”的陈阿娇?是“贤良淑德”的卫子夫?是“才艺双绝”的李夫人?还是“命运多舛”的钩弋夫人?接下来,文史不假为您详细讲述汉武帝和这四个女人的感情故事。

本文的所有插图均来源于网络,为了抵制抄袭才不得不增加水印标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同时声明,文章仅在头条号、百家号和网易号这三个平台发表,谢绝任何形式的跨平台转载。

1059年,也就是北宋嘉祐四年,王安石创作了著名的《明妃曲二首》,立即就引起了欧阳修、司马光、曾巩和梅尧臣等人的争相唱和,还被誉为是颂扬王昭君最好的诗作。尤其是,那句“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更是被人无限的感慨。

其中提到的“阿娇”,就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也是馆陶长公主刘嫖和堂邑侯陈午的女儿。不过,她最被人熟知的典故并不是“长门哀怨”,而是那段“金屋藏娇”的故事。据班固在《汉武故事》中这样记载: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阿娇的真名不详,生卒年亦不详,只知道她是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的曾孙,故而后世习惯称其为“陈阿娇”或者“陈皇后”。陈午并没有多少才干,只是按部就班承袭了祖上的爵位,迎娶汉文帝和窦皇后所生的嫡长女刘嫖后诞下此女。

汉景帝刘启共有十四个儿子,但并没有一个是薄皇后所生的嫡子。因此,依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传统祖制,他册立了自己的庶长子刘荣为太子。

作为文帝和窦后所生的长女,刘嫖是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的姐姐,地位非常尊崇,性格也非常跋扈。她为了延续这份荣耀,希望把女儿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为妻,以便日后可以成为大汉皇后。

太子的生母名叫栗姬,年轻时非常受宠,接连为汉景帝诞下了长子刘荣、次子刘德和三子刘阏。不过,她和长公主刘嫖的关系很僵,“大姑子”和“弟媳妇”属于互相看不顺眼,因此坚决反对这桩亲事。

受此影响,刘嫖和栗姬的关系更加紧张,就连曾经的“表面和谐”都难以继续维系了。于是,两个女人在汉景帝面前不断诋毁对方,搞得刘启坐卧不宁,不胜其烦!

当时,虽然刘荣已经被册立为太子,但地位并不稳固,一来是母亲栗姬年老色衰逐渐失宠,二来是自己能力不足难堪大任。最关键的是,美人王娡所生的刘彘深得汉景帝疼爱,隐隐出现了取代之势。

随着自己与栗姬结亲的愿望落空,长公主刘嫖将目光转向了这个小侄子刘彘。王娡在宫中的位份不高,母家也没有什么势力,而且还是二婚生女后才进宫侍奉,很容易被掌控。

面对“大姑子”抛来的橄榄枝,素来眼界开阔和心思缜密的王娡迅速做出积极回应,经常带着刘彘和阿娇一起玩耍,有意创造青梅竹马的机会。期间,这个四五岁的男孩竟然说出了“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故而才有了“金屋藏娇”的成语。

征得窦太后和汉景帝同意后,刘彘和阿娇被订下了娃娃亲,而王娡和刘嫖也结成了一荣俱荣和一损俱损的姻亲关系。仗着自己的身份,长公主继续在母亲和弟弟面前诋毁栗姬,导致母子俩越来越被疏远。

虽然缺乏政治头脑,但栗姬并不傻,很快便意识到长公主已经下手。自己失宠倒也罢了,她是担心危及到儿子刘荣的太子之位,慌乱之中竟然昏招迭出,反而加速了厄运的来临。

汉景帝步入四十岁以后身体越来越差,经常都需要太医进行调理,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又一次病倒在床。患病期间,栗姬表面上悉心照料,内心却十分矛盾,甚至暗中怂恿大行令上疏,以“冲喜”的名义请求重新册立皇后。

 薄氏虽然没有子嗣,但却是汉景帝祖母薄太后的同族孙辈,是当年明媒正娶的太子妃。而且,她向来都低调行事,深知自己不受宠而从不涉足政争和宫斗,刘启始终不忍心废后。

栗姬在此时提出重新立后,显然是担心汉景帝出现意外而提前进行布局。盛怒之下,他不仅下旨处死了大行令,而且还将她的封号废除后打入冷宫,就连无辜的刘荣也被牵连,废除太子位后改立为临江王。

刘荣被废以后,长公主和王娡携手共同发力,终于将胶东王刘彘推上了太子的宝座,从此更名为“刘彻”。而且,被栗姬心心念念惦记的皇后之位也落在了王娡的头上,真可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公元前141年3月,汉景帝刘启驾崩,十六岁的太子刘彻即位称帝,而陈阿娇也被册立为皇后。表面看起来,刘彻和陈阿娇相得益彰,但实际上却是矛盾重重,皆因为女方过度的嚣张跋扈。

刚刚经历了“文景之治”,西汉已经从建国初期的战乱和人祸中复苏过来,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因此,年轻的刘彻非常希望可以摒弃之前的无为而治,转而推行大有为之政以加强中央集权。

面对孙子的异动,以祖母窦太皇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却坚决阻挠,祖孙之间还一度引发了激烈的政争。此情此景下,幸亏长公主刘嫖和皇后陈阿娇从旁劝慰和化解,这才使得刘彻有惊无险地保住了皇位。

公元前135年,随着一代杰出女性政治人物窦太皇太后过世,汉武帝刘彻终于实现了大权独揽。从此以后,他重用董仲舒等儒臣推行一系列的内政、军事和外交,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凭借着自己的“拥立之功”和“辅保之功”,皇后阿娇变得更加嚣张,使本就不多的夫妻感情荡然无存。加之,她结婚后一直都没有诞下过一男半女,使得自己的后位岌岌可危。据《汉书》记载:

孝武陈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

卫子夫出生于河东平阳,自小就在公主府练习歌舞,到及笄之年便出落成才貌双全的舞姬。公元前139年上巳节,刘彻出宫前往霸上去祭祖,返回时顺道去探望姐姐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很高兴,安排府中的十几个歌姬舞姬侍奉刘彻,卫子夫当即被选中临幸并且带回皇宫。由于宫规森严,非正常途径入宫的女子只能充作宫女,但她的肚子却非常争气,没过两个月就被发现怀有了身孕。

汉武帝刘彻不仅册封卫子夫为夫人,而且还加封她的弟弟卫青为建章监,留在自己身边担任护卫。这下,皇后阿娇变得怒不可恕,不断对这姐弟二人下黑手。据《史记》记载:

陈后太骄,卒尊子夫,嘉夫德若斯。

多次使坏都没有成功,阿娇居然想到了“巫蛊之术”去诅咒卫子夫。这一伎俩自然逃不过汉武帝的眼睛,亲自下旨由御史大夫张欧和酷吏张汤彻查,终于查实了她的罪名,牵扯出三百多人被问斩。

汉武帝没有宽纵和姑息阿娇,当即就宣布废后并且将其幽居于长门宫内。据《汉书·外戚传》记载:

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座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得知自己的女儿阿娇被废,长公主刘嫖斗胆前去求情,希望念在昔日的情分上饶恕皇后。只不过,此时的汉武帝早已不复当年,完全不畏惧大姑的权势和地位,只是淡淡地表示:

后虽废,供奉如法,长门无异上宫也。

在幽居期间,阿娇再也没有了曾经的气焰,每日都以泪洗面祈求刘彻原谅自己。为了换回丈夫的感情,她还花费重金聘请当朝名士司马相如为自己创作了一首《长门赋》: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漫漫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

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只不过,阿娇再也没能挽回汉武帝刘彻的感情,在惊悸和忧郁中含恨而死。据《汉书·外戚传》记载:

废后数年乃薨,葬霸陵郎官亭东。

由来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公元前128年,卫子夫为刘彻诞下了第一个皇子刘据,他不仅修建了句芒神祠专门祭拜,而且还令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以纪念。之后,正式册立卫氏成为大汉皇后并大赦天下。

卫子夫出身低贱,即便成为皇后也没有丝毫的嚣张跋扈,将后宫打理得井然有序,又接连诞下了卫长、诸邑和阳石这三个公主。而她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也屡立战功,成为汉武帝最为倚重的“帝国双璧”。

刘据在七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受到了汉武帝的悉心培养。只不过,他喜文不喜武,逐渐看不惯父亲的穷兵黩武和好大喜功,父子二人可谓是性格迥异。

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名叫公孙敬声,因为贪墨军饷而被捕入狱,还被牵扯出勾结阳石公主行巫蛊之术诅咒天子。经历过陈阿娇的事件后,汉武帝对于这些邪术非常痛恨,甚至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

经过大肆排查和审讯,公孙贺父子双双惨死于狱中。在宠臣绣衣使者江充的有意诬陷下,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和卫青之子卫伉、卫长公主之子曹宗等人皆被牵连遇难,一时间人心惶惶。

太子刘据为了营救自己的妹妹和外甥,多次请求父亲都无济于事,导致父子关系日益紧张。一次,他的马车受惊后跑到了天子专用驰道,这令江充找到了机会诬告“参与巫蛊”和“图谋不轨”。

汉武帝听了江充之言,同意他展开秘密搜查继续查找幕后的支持者,“轻而易举”在太子的东宫中挖出了“人形木偶”,坐实了他“参与巫蛊”的指控。年轻气盛的刘据竟然在一气之下斩杀了江充,还带领府兵去追剿其他的余孽。

汉武帝大怒,下旨左丞相刘屈氂发兵镇压“叛乱”,太子刘据兵败后含冤自尽。受此影响,皇后卫子夫也追随自己的女儿和儿子而去,在未央宫中以死明志。

一年以后,巫蛊之祸才算是真相大白,汉武帝为自己错杀女儿和儿子悔恨不已,下旨严惩了所有的受益者。同时,他还修建了一座“思子宫”以寄托哀思,只是对于卫皇后的自杀明志却没有原谅。

汉武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闷闷不乐,宫里经常安排乐师和舞姬进行表演,被李延年创作的一首《佳人曲》所吸引。看见弟弟听得入神,坐在一旁的姐姐平阳公主表示,这首曲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的妹妹。

李延年的妹妹不仅姿容绝色,而且能歌善舞,只是由于家门变故才沦为了青楼女子。汉武帝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即下旨召李氏进宫,从此成为了自己的新宠。

汉武帝对李夫人的宠爱,让其她的后宫佳丽们粉黛无颜色,从此也有了“倾国倾城”的故事流传。不过,自古红颜多薄命,李夫人为刘彻诞下皇子后身患重病,从此以后日渐憔悴而美貌不再,为了留下最美好的印象拒绝再与之相见一直到死。

李夫人过世后,汉武帝将对她的所有好感都倾泻在了李家兄弟的身上。作为她的二哥,李广利没有军功时就被封侯,还多次率军前去讨伐匈奴,被人成为“贰师将军”。只不过,他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不仅屡战屡败,最后更是率领几万人马投降了匈奴。

汉武帝刘彻在巡猎之时,经占卜寻到了一名奇女子赵氏,此女不仅相貌出众,而且天生握拳不能伸展。亲自召见后,她的手指果然不能完全展开,后掌中犹如握有一把玉钩,故而赐名“拳夫人”或者“钩弋夫人”。

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的汉武帝依然老当益壮,钩弋夫人在怀孕14个月后诞下了最年幼的皇子刘弗陵。“巫蛊之祸”后,刘彻还有四个儿子可以作为接班人,分别是燕王刘旦、厉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和幼子刘弗陵。

年事已高的汉武帝依然豪横,而且迟迟不立太子。燕王刘旦率先沉不住气了,他主动请缨率军出战,结果却被严厉斥责,还从封地收回三个县作为惩罚。厉王刘胥属于典型的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正事却一件都不会干,自然不在候选人之列。昌邑王刘髆原本没有太大缺点,但因为牵涉进贰师将军李广利叛国投敌,竟然惊惧而死了。最后,太子人选就剩下刘弗陵,可他才只有六岁,而生母钩弋夫人也只有二十出头。

汉武帝刘彻始终担心刘弗陵太过于年幼,恐怕会引起朝局的动荡,因此命人绘制了一幅“周公辅成王”交给了霍光,由他作为托孤之臣。同时,决定“立子弑母”处死钩弋夫人,毕竟外戚干政的事例不在少数。

汉朝是一个非常奇葩的王朝,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外戚的势力都很强大。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过吕太后、窦太后和王太后这三位权势熏天的太后,极大地危害到了刘家的天下。

文史不假认为,汉武帝刘彻对于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和钩弋夫人的决绝和无情,完全是为了稳固大汉的社稷。在他看来,为了保证刘氏的“家天下”,一切的情爱都能被割舍。

很显然,刘彻一生中最爱的人并不是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和钩弋夫人,而是他自己,而是刘家的江山!@文史不假

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人是谁?是“金屋藏娇”中的陈阿娇么?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一、陈阿娇

武帝第一个皇后叫陈阿娇,陈阿娇的母亲是文帝窦皇后的长女、景帝之姊、武帝的姑姑,叫嫖。陈皇后也是由其母作主,在武帝四岁时许配武帝。

陈皇后父乃堂邑侯陈午。陈午的曾祖父叫陈婴,秦末为东阳县令史,时县中少年杀县令,聚数千人,就立陈婴为长,县中随从者有二万人。婴率众投项梁,后曾为楚上柱国。项羽死后,陈婴归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载陈婴归汉后,因平定豫章、浙江有功,高帝六年十二月封为堂邑侯。

文帝三年,陈婴曾孙陈午继承侯位,后与叫嫖的馆陶长公主相匹配。陈午与长公主生的女儿就是武帝的陈皇后。由于馆陶长公主与景帝是同父母所生,所以长公主在皇室成员中地位非同一般。

长公主嫖想让女儿阿娇当太子妃,所以当武帝母亲王夫人答应了阿娇与刘彘的婚事后,就在刘彘被立为太子问题上起了重要作用。阿娇在母亲的操办下当上太子妃继而又当了皇后。然而,阿娇一生的生活并不幸福,一则是因为她自己不能生育,二是由于汉武帝太好色;而她不能生育子嗣又为汉武帝的贪色提供了理由和借口。

然而,陈皇后也不是好惹的,“陈皇后骄贵,闻卫子夫大幸,因愤怒怨恨,几次闹得差点儿死去。”武帝为此愈来愈恼怒。于是,陈皇后就让女子楚服等人通过用巫术诅咒来达到目的,武帝也颇知此事。元光五年(前130),武帝派侍御史张汤“治陈皇后巫蛊狱”,女子楚服等作为皇后巫蛊,大逆不道,牵连被诛者三百余人。

武帝使有司赐皇后书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这就是指责说皇后失去纲纪,原因是她为巫蛊所迷惑,因此不能承天命为皇后,所以要交上印绶,罢去皇后,从原先住的宫殿退居长门宫。

此后,陈皇后的母亲大长公主几次对武帝姊平阳公主说:“不是我武帝怎么会继帝位,后来居然抛弃了我的女儿,为什么如此不自重而忘本呢?”平阳公主回答说:“是因为没有孩子而废弃的。”陈皇后为生孩子,求医看病花钱花了九千万,最后还是没有孩子。

陈皇后被废的第二年,堂邑侯陈午去世,其子陈须继承了侯爵。窦长公主寡居,与男宠董偃亲近,十余年后,去世。其子陈须因淫乱和与兄弟争财,当死,自杀,封国被除。又过了几年,废后阿娇也离开了人世,结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二、卫子夫

卫皇后及其母均为武帝姊平阳公主家的家奴。武帝母王太后入宫后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就是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原为阳信长公主,后因与平阳侯曹寿匹配,所以称平阳公主。平阳侯家有一奴婢称卫媪(年老之号)。

卫媪生了三个女儿,长女君孺,次女少儿,三女子夫。卫媪还生了三个儿子:卫长君、卫步广、卫青。

卫子夫不仅母亲是奴婢,她自己也是平阳侯家一位唱歌的奴婢。武帝即位几年以后,路过平阳公主家。看见了公主家从良家女选出的美人十余名,都没有什么表示。饮酒时,唱歌的奴婢进来,独喜欢卫子夫。帝起身更衣,卫子夫侍候武帝换衣服,在轩车中为帝所幸。武帝回来后,十分高兴,赐平阳公主金千金。平阳公主遂奏送子夫入宫。子夫上车时,公主拍着她的背说:“好好去吧,如果以后富贵了,不要忘了我啊!”子夫“入宫岁余,不复幸”。

武帝选择宫人中“不中用者斥出之,子夫得见,涕泣请出。”武帝怜之,复幸,遂有身孕。因此,受到了宠幸。其后,武帝召其兄卫长君及其弟卫青为侍中。子夫为武帝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就是卫长公主,武帝把她嫁给了方士栾大。二女儿就是诸邑公主、三女儿是阳石公主,后两个女儿在征和元年(前92)公孙贺父子巫蛊之狱时被处死。

元朔元年(前128)卫子夫生了一个男孩,叫刘据,就是后来的戾太子。这一年,汉武帝二十九岁,立卫子夫为皇后。

卫皇后虽然出身卑贱,但卫氏家族却是一个对汉朝作出重大贡献的家族。卫皇后的姊妹兄弟,除了其兄卫长君当侍中早死和其弟卫步广没有什么业绩外,其他各家都有善可述。

卫皇后的弟弟卫青以军功封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为关照皇后家武帝把卫青的三个孩子也封了侯,其中卫伉为宜春侯、卫不疑为阴安侯、卫登为发干侯;卫皇后的二姐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以军功封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地位与卫青等。

《汉书·外戚传上》说“卫氏支属侯者五人”。而且卫青后来还与武帝姊平阳公主婚配。卫氏家族可谓隆贵已极。卫皇后大姐卫君孺的丈夫公孙贺在去世前曾做过十一年的丞相。

从有关古籍的记载来看,卫皇后是一位守本分的人。她善于自处,处事也很小心谨慎。对太子与武帝的矛盾,皇后也“戒太子,宜留取上意,不应擅有所纵舍”,就是要求太子按武帝的意旨办事,以免获罪。汉武帝是个食色不倦的皇帝,使皇后深深受其伤害,但皇后并没有什么不理智的表现。而是“善自防闲,避嫌疑”,所以能够“虽久无宠,尚被礼遇”。

在巫蛊之祸中,皇后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与太子决定“共诛”江充。最后在武帝下诏派人“收皇后玺绶”的情况下,皇后再也无法忍受了,所以“自杀”身亡。直到卫皇后的曾孙汉宣帝即位后,才对这位出身卑贱、蒙受冤屈的皇后,进行了改葬,“追谥曰思后,置园邑三百家”,以守护陵园。

二、汉武帝的宠妃们

据《史记·外戚世家》载武帝的妾或夫人有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好、邢夫人、钩弋夫人。《汉书·外戚传上》载则有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好、钩弋夫人,此外还有一位生了燕王旦、广陵王胥的李姬。

今据记载,就有关这几位夫人的事迹列述如下。

1.王夫人。

《史记·外戚世家》载:“卫后色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为齐王刘闳。元狩四年(前119)王夫人死去,武帝思念,方士齐人少翁能在夜间招引来与王夫人相貌相似的鬼,武帝从帐帷中可以望见,于是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王夫人所生刘闳,于元狩六年(前117)被册立为齐王。元封元年(前110)死,无子。《汉书》卷63《武五子传》载:“闳母王夫人有宠,因尤爱幸,立八年,薨,无子,国除。”

据学者考证,武帝元鼎四年,幸河东,祠后土,作《秋风辞》,可能与怀念王夫人有关,其辞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掉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这首辞写景喻情,感情真挚,表述了武帝对已故佳人的深切怀念。

2.李夫人。

汉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系中山国人,出身音乐、歌舞之家。李夫人之兄李延年通音律、善歌舞,被武帝所喜爱。李延年有一次侍奉武帝,起舞唱歌,歌辞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听后叹息地说:“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就介绍说,李延年有女弟,武帝就召见,确实“妙丽善舞”,由此得武帝宠幸,生一男,即昌邑王刘髆。天汉四年(前97)立为王,后元元年(前88)死。李夫人早卒,武帝怜悯她,画其形象于甘泉宫。李夫人病重时,武帝亲自临床探视,李夫人蒙着被子说:“妾久寝(卧)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昌邑王)及兄弟为托。”武帝曰:“夫人病甚,殆(恐怕)将不起,一见我嘱托王及兄弟,岂不快哉?”

李夫人回答说:“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不敢见帝。”武帝对她说:“夫人一但见我,将加赐千金,而予兄弟尊官(给予你的兄弟以尊贵的高官)。”夫人回答曰:“尊官在帝,不在一见。”武帝必欲见之,夫人转身而泣不再说话,武帝不悦起身而去。

武帝走后,夫人的姊妹责备夫人说:“贵人最后都不让武帝见一面,怎能嘱托兄弟之事?为何恨上如此呢?”李夫人回答说:“所以不欲(想)见帝者,乃是为了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恋恋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惧、厌恶而吐弃我,怎么还会再追思怜悯而录用我的兄弟呢?”

李夫人认为,他所以受武帝宠幸是因为容貌好、色美,如果色衰则会导致恩绝,恩绝了如果再嘱托兄弟之事怎么会被答应呢?所以坚持最后不让武帝看自己已被毁坏的容貌,认为这样做,反而能让武帝答应自己托付中提出的要求。

果然,李夫人死后不仅自己破格以皇后的规格被“礼葬”,而且他的兄长李广利被封为海西侯、李延年被迁为协律都尉。在李夫人的心目中,武帝对她的宠幸,完全是建筑在武帝好色的基础上的。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很哀伤,为此作《悼李夫人赋》,其辞曰:

“美连娟以修(美)兮,命機(截)绝而不长,饰新宫以延貯兮,泯(灭绝)不归乎故乡。……秋气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这首赋说明对李夫人的死,武帝是很悲伤的。后来,因李延年弟季(年龄最小的弟弟)奸乱后宫犯罪和李广利降匈奴,李夫人家族被灭。

3.钩弋夫人。

武帝另一位受宠爱的夫人就是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家在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武帝巡狩(视察)路过河间,方士说此地有奇女子,武帝使使者召来相见。《汉武故事》对此事记载较详,内云:“上巡狩过河间,见有青紫气自地属天,望气者以为其下有奇女,必天子之祥,求之,见一女子在空馆中,姿貌殊绝,两手一拳。上令开其手,数百人擘(分剖),莫能开。上自披,手即申。由是得幸,为‘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大有宠,有身十四月产昭帝。上曰:‘尧十四月而生,钩弋亦然,"乃命其门曰尧母门。”

《汉书·外戚传上》又说:“钩弋子年五、六岁,壮大多知(智),上常言“类我",又感其生与众异,甚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子幼母少,恐女主专恣乱国家,犹豫久之。”从上述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武帝一生很迷信,多次受方士欺骗,钩弋夫人的奇事,应是地方官吏与方士为讨好武帝而设的圈套。

武帝本来就是个贪色之徒,一看见此女子长得漂亮,就上了钩。从钩弋夫人一出现方士就说是祥瑞;及到刘弗陵怀孕十四个月出生,武帝又认为他与众不同;及长到五六岁,又认为他“壮大多智”类似自己,所以遂生立其为太子之心。

实际上,刘弗陵还是个儿童根本当不了政。而太子刘据元朔元年(前128)出生,征和二年(前91)发生巫蛊之祸时周岁已三十七岁,而且在巫蛊之祸中有主见、有决断,仍然不愧是太子的最佳人选。所以,武帝从生活上的贪色到思想上的迷信,最后发展到更换太子,实是导致巫蛊之祸过程中国家动乱的总根源。

司马光说:“为人君者,动静举措不可不慎,发于中必形于外,天下无不知之。当是时也,皇后、太子皆无恙,而命钩弋之门曰尧母,非名也。是以奸人逆探上意,知其奇爱少子,欲以为嗣,遂有危皇后、太子之心,卒成巫蛊之祸,悲夫!”司马光的这一评论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武帝从生活上的贪色最后导致国家的一场动乱也是值得后人引以为戒鉴的。

4.李姬。

受武帝宠幸的夫人还有一位李姬,生了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关于李姬史籍缺乏记载,《史记·外戚世家上》说燕王、广陵王“其母无宠,以忧死”。从上述情况看李姬可能一度曾受武帝宠爱,所以生了两个孩子。后来被冷落或受处罚,所以“以忧死”。两个孩子中燕王刘旦,“壮大……,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巫蛊之祸后,太子刘据亡,齐王刘闳早卒,旦自以按次第排立自己当立为太子,遂“上书求入宿卫”。

武帝怒,下令捕其使者入狱。后刘旦因“藏匿亡命”犯罪,封国被削去良乡、安次、文安三县。武帝由此厌恶旦。昭帝时,刘旦与上官桀等人勾结谋反,事发觉,自杀。广陵王刘胥与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同年同日被策立为王。

刘胥“壮大,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猛兽。动作无法度,故终不得为汉嗣”。

5.尹夫人与邢夫人。

《史记·外戚世家》载武帝还有两位受宠的夫人,即尹夫人与邢夫人。尹夫人即尹婕妤,婕妤秩比列侯;邢夫人号经娥,经娥秩比中二千石。这两位夫人同时受到武帝的宠幸,有诏令二人彼此不能相见。尹夫人向武帝请求,愿望见邢夫人,得到了武帝的许可。

武帝即令其他夫人化妆为邢夫人,随从御者数十人,以邢夫人的名义来见。尹夫人上前见之,曰:“此非邢夫人身也。”武帝曰:“为何如此说呢?”对答说:“视其身貌形状,不足以当人主矣。”因此,武帝就下诏让邢夫人穿着原来穿的衣服,独身来见。尹夫人望见后说“此真邢夫人也。”于是乃低头而泣,而痛其不如也。

从中山李夫人卒后“则有婕妤之属,更有宠。然皆以倡(歌舞艺人)见,非王侯有土之士女,不可以配人主也。”这就是说,尽管汉武帝以唱歌的奴婢卫子夫为皇后,对歌舞艺人中山李夫人以皇后礼仪而安葬,但就整个社会习俗来说对歌舞艺人这样的妇女仍然是看不起的,认为他们“不可以配人主”。那么,什么人可以与人主相匹配呢?答案是“王侯有土之士女”。可见社会的偏见是何等地难以打破!

上述武帝的几位夫人,如果依次加以排列的话,应是:生了齐王刘闳的赵之王夫人;生了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之李姬;生了昌邑王刘髆的中山李夫人;尹夫人与邢夫人;生了刘弗陵的钩弋夫人。共计六位夫人,其中以王夫人、中山李夫人、钩弋夫人三位最为有宠。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人是谁?是“金屋藏娇”中的陈阿娇么?

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人是谁?这还真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汉武帝画像

因为人可以被分为男人和女人,我们先来看汉武帝最爱的女人是谁?汉武帝雄才大略,就连在男女方面也超越常人,野史《汉武故事》中称汉武帝是“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汉武帝一辈子有过多少女人,这是一个很难统计是问题。仅《史记》《汉书》等正史中提到的就有十个左右。那么这些女人之中,汉武帝最爱的是谁呢?我们逐一梳理一下吧。

汉武帝的第一个女人,也是他的第一个皇后,他的表姐,陈阿娇。金屋藏娇的故事,这是大家所熟知的,我就不再赘述了。但是金屋藏娇之后呢?陈阿娇的结局并不幸福。不知是什么原因,陈阿娇在做了皇后之后,始终没有能够生育,这对于后宫的女子来说,可是致命的弱点。汉武帝对此肯定也是有所不满的,而陈阿娇为了生孩子也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汉武帝后来在外面招惹了卫子夫,卫子夫的肚子很争气,接连生下了三个公主一个皇子。陈阿娇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就借助于巫术来对卫子夫进行诅咒,结果被汉武帝发现。汉武帝怒不可遏,废黜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陈阿娇在长门宫之中孤独寂寞地又生活了十多年,凄惨地死去。所以,陈阿娇肯定不是汉武帝最爱的女人。

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

汉武帝的第二个女人,也是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就是卫子夫。卫子夫出身卑贱,本来是平阳侯家的歌女,后来汉武帝到姐姐平阳公主家去玩,遇到了卫子夫,一见倾心,后来就把卫子夫召进皇宫之中。在中国古代的宫廷之中,从来都是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卫子夫进宫之后先后为汉武帝生了三个公主一个儿子,尤其是卫子夫和汉武帝所生的儿子刘据,这是汉武帝的长子,汉武帝二十九岁的时候才有了这么一个儿子,其高兴之情是可想而知的。汉武帝在废黜了陈阿娇之后,就把卫子夫立为皇后。但是,年老色衰,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汉武帝后来又有了其他的女人,自然也就对卫子夫逐渐冷淡下来了。不过,汉武帝也还十分尊重卫子夫,时不时到皇后那里看望一番。到了汉武帝晚年,发生了巫蛊事件,有人诬陷太子刘据诅咒父亲,太子杀了诬告者,而汉武帝以为太子谋反,下令捉拿太子。太子刘据起兵自卫,最后兵败出逃,二十多天后被发现,太子自杀。就在巫蛊事件发生后,汉武帝派人到卫子夫那里收缴了她的皇后印玺,卫子夫随即自杀。所以,卫子夫肯定也不是汉武帝最爱的女人!

影视作品中的卫子夫

第三个比较重要的女人是王夫人,汉武帝在卫子夫色衰之后,赵地出身的王夫人走进了汉武帝的生活。这个王夫人出身的家庭可能也比较卑微,史书中并没有留下什么记载。汉武帝对王夫人也非常宠爱,王夫人为汉武帝生出了次子刘闳。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次子刘闳只能被封为诸侯王。王夫人非常受宠的时候提议将洛阳分封给儿子,不过由于洛阳地位特殊,汉武帝并没有同意。汉武帝对王夫人说,天下最为富庶重要的封国就是齐国,干脆就把儿子封为齐王吧。后来齐王刘闳到封地之后不久,王夫人就病逝了。汉武帝非常伤心,下令以齐王太后的礼仪安葬了王夫人。王夫人去世后,汉武帝久久不能忘怀,后来齐地有一个叫少翁的方士找到汉武帝,他说自己能招魂,能将王夫人的魂魄招来与汉武帝见面。汉武帝在远处,看到帷帐之中隐约似乎出现了王夫人的身影。汉武帝为此还封少翁为文成将军。王夫人早卒,还没到年老色衰的程度,自然还能引起汉武帝的思念。假如王夫人不死,恐怕汉武帝就未必还有那么深厚的情感了!而且,就在王夫人生前,汉武帝也绝对没有过要把她立为皇后的想法。可见,王夫人也不能说是汉武帝最爱的女人。

第四个比较重要的女人是李姬,这个李姬为汉武帝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燕剌王刘旦和广陵厉王刘胥。李姬虽然为汉武帝生了两个儿子,但史书中对李姬却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家乡何处?出身如何?我们都不清楚。大概这个李姬也就是很普通的一个宫女,凭借其美色而受到汉武帝的宠幸,她大概除了美色之外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汉武帝对刘旦和刘胥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喜爱。所以,这个李姬虽然后来很有可能得到善终,但也绝对不是汉武帝最爱的女人。

西汉疆域图

第五个比较重要的女人是李夫人。这个李夫人有一个懂得音乐的哥哥李延年,李延年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感慨道:世间哪里有这样的女子啊!平阳公主立即对汉武帝说,李延年有一个妹妹就是绝世佳人。就这样,李夫人走进了汉武帝的生活。李夫人为汉武帝生下了第五个儿子昌邑哀王刘髆。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李广利等人也都因此而飞黄腾达。不过,红颜薄命,李夫人后来也一病不起,香消玉殒。在李夫人病重之际,汉武帝来看她。李夫人坚决不与汉武帝见面,汉武帝也很不高兴地离开了。李夫人对身边人解释道,皇帝喜欢的不过是我的容貌,而我此时如同残花败柳,无法见人。要是汉武帝见到了,将来皇帝也不会怀念我,自然也不会照顾我的家人。还是给皇帝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没准皇帝将来还会因为怀念昔日容颜而照顾我的家人。不过,李夫人虽然费尽心机,却也没能如愿。后来李延年因为弟弟李季的牵连而被灭族。李广利兵败后投降匈奴,在匈奴被杀,家属也被族灭。这个李夫人也算不得汉武帝最爱的女人。

李夫人之孙西汉废帝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的金饼

汉武帝比较重要的女人之中,也还有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姓赵,她于汉武帝晚年走进了汉武帝的生活,在汉武帝六十多岁的时候为汉武帝生下了小儿子刘弗陵。汉武帝对这个小儿子非常喜爱,经常对人说这个儿子非常像自己。后来,汉武帝还下令将钩弋夫人居所的大门命名为“尧母门”,由此可见汉武帝对钩弋夫人的宠爱。可惜,后来太子刘据自杀后,汉武帝面临着如何选择继承人的难题,不得已汉武帝决定将小儿子刘弗陵立为太子。但汉武帝为了防止出现女主临朝的局面,找了个借口杀了钩弋夫人。这个钩弋夫人虽然后来被追封为太后,但她绝对不能说是汉武帝最爱的女人。

汉武帝还有过邢夫人等其他的女人,但这些人都汉武帝生命之中的过客,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记,也都不能说是汉武帝最爱的女人。从我们以上的分析来看,实在没有什么人能够称得上是汉武帝最爱的女人了。

汉代长安城

说完了女人,我们再来说说男人。对,男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事实上也是男女通吃的!在汉武帝的情感生活之中,不仅有女人,也有男人。根据司马迁的记载,汉武帝的男宠之中,最为知名的是韩嫣。这个韩嫣也是出身名门,弓高侯之孙。早在汉武帝没有当皇帝的时候他们两个就已经是好朋友了。到了汉武帝即位之后,韩嫣总是事事处处琢磨透汉武帝的心思,很受汉武帝的宠爱。《史记》中记载道:“官至上大夫,赏赐拟於邓通。时嫣常与上卧起。”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他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大家也都能想明白吧。后来这小子得罪了江都王刘非,刘非到太后面前一通哭诉,太后就此对韩嫣怀恨在心。韩嫣毕竟是个男人,经常出入皇宫,面对着众多的后宫美女,也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结果被人告发,太后大怒,下令处死韩嫣。汉武帝赶紧到太后那里求情,但是盛怒之下的太后根本不留情面,坚决处死了韩嫣。

韩嫣的弟弟韩说,也是一个帅哥。韩嫣死后,韩说又被汉武帝宠幸。后来,韩说还曾经跟随卫青出征匈奴立有战功,汉武帝非常高兴,封韩说为案道侯。不过,韩说的下场也很惨。汉武帝晚年太子刘据捉拿诬陷自己的小人江充,韩说并不从命,结果被刘据的手下所杀。

见于记载,汉武帝还有一个男宠李延年。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李广利曾经受过宫刑,他出入皇宫应该不会有问题。不过,李延年虽然受了宫刑不会出问题,但是李延年的弟弟却跟着哥哥入宫招惹了后宫的女人,结果汉武帝一怒之下把李延年也给灭族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发现汉武帝的一生,既没有最爱的女人,也没有最爱的男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被皇权包围着的皇帝,早就不能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看待了。汉武帝的一生之中最爱的只能是那个被叫做权力的东西!

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人是谁?是“金屋藏娇”中的陈阿娇么?

虽然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往事也已经越过千年。可提起汉武帝刘彻,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他不仅是我国古代最为杰出的皇帝之一,堪称为一代雄主,也因为他缔造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所以,有关于汉武帝的功过和事迹,也总会有后来人评说。

但要问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人是谁?是不是“金屋藏娇”中的陈阿娇?

根据《汉书》等史书来看,我也只能说汉武帝刘彻最爱的人很有可能是卫子夫,就算不是,也绝对不是“金屋藏娇”中的陈阿娇。

为什么这么说了?原因有四个,分别是“金屋藏娇”的由来和正史上的陈皇后、卫子夫的后位、帝王的无情、有关对李夫人配食茂陵的记载。

“金屋藏娇”的由来和正史上的陈皇后:

对于“金屋藏娇”这一典故的由来和出处,其实在正史上并无相的关记载和描述,该典故唯一可以考证的出处是来源于《汉武故事》。

根据《汉武故事》记载,刘彻在四岁时,做太子的是他的哥哥刘荣。

而刘彻之所以能当上太子,主要是靠他的姑母,也就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据说刘嫖有一次抱着年幼的刘彘(一般指刘彻)问:“彘儿你要讨媳妇吗?”

此时尚且是胶东王的刘彘说要,于是刘嫖就指着侍奉她的宫女和侍女(约有百余人)问刘彘想要哪一个,刘彘说都不要。

最后刘嫖就指着她的女儿陈阿娇说:“阿娇好不?”

刘彻闻言,就笑着说: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但问题是,《汉武故事》并不是正史而是一篇小说,而且该书所记载的内容多与《史记》、《汉书》相出入。

更为重要的是,史书上不仅没有所谓的“金屋藏娇”一事,甚至对陈皇后的名字(陈阿娇这个名字仅来自于《汉武故事》)以及她的生卒年限都没有详细记载。

而从我能找到的资料来看,只知道陈阿娇是在汉景帝年间(具体年限没有记载)嫁给刘彻,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念)被立为皇后。

然后在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念),她就以“惑于巫祝”的罪名而被废黜后位,退居长门宫。

这一点,从《汉书》中对于孝武陈皇后的记载就可以看出:

初,武帝得立为太子,长主有力,娶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上愈怒。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

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所以,通过“金屋藏娇”的由来,以及正史上对陈皇后的记载来看,要说汉武帝有没有喜欢过陈皇后,这肯定是有的。

但要说刘彻一生中最爱的是陈皇后,通过资料来看,这个说法显然是不成立的。

卫子夫的后位:

对于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这里我就不多做描述,我就说说我为什么认为从她的皇后之位,就可以看出刘彻一生中最爱的人很大可能是她。

因为在《汉书·外戚传·孝武卫皇后》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卫后立三十八年,遭巫蛊事起……太子惧不能自明,遂与皇后共诛充,发兵,兵败,太子亡走。

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黄门苏文、姚定汉舆置公车令空舍,盛以小棺,瘗之城南桐柏。”

而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的是,卫子夫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后,她是因为卷入“巫蛊之祸”,才导致下场凄惨。

但问题就在于,汉武帝刘彻只是派遣宗正刘长乐和执金吾刘敢收回她的皇后玺绶,并没有正式下诏书废除她的皇后之位。

如果汉武帝正式废除了卫子夫的皇后之位,那么她作为废后应当是没有谥号的。可汉宣帝在即位后,追赠卫皇后谥号为思后。

更重要的是,西汉所有的皇后在被废除皇后之位后,都有被写入皇帝本纪中,但我在《史记》中,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

因此,我认为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人很有可能是卫子夫,不然无法解释刘彻为什么不正式下诏废除卫子夫的皇后之位。

虽然说这个观点可能说服力不大,但也不是完全不沾边。

更何况史书上描述卫子夫深得汉武帝的宠爱,有“尊崇日隆”、“大幸”、“有宠”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她。

比起李夫人,史书上只提及“有宠”,比起钩弋夫人(赵婕妤),史书上只写道“大有宠”,史书上形容卫子夫受宠的词语则更多一些。

帝王的无情:

记得在《唐诗三百首》中有一首《后宫词》,是白居易代宫人所作,用以述说帝王的无情。诗曰: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更有不知来历的一句话:“最是无情帝王家”,用来讲述古代的帝王们大多无情。

那么汉武帝刘彻是一个无情的皇帝吗?

也有这个可能。

因为在《史记·封禅书》中,汉武帝刘彻说过:

“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

将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大致是汉武帝感叹道:“我如果能像黄帝那样能成仙飞升而去,我看待舍弃妻子、儿女就如同脱掉鞋子一样。”

以此可见,汉武帝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一个无情的皇帝。

有关李夫人配食茂陵的记载:

根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是汉朝唯一一位没有皇后陵合葬的皇帝。

而在《汉书·外戚传》中对李夫人配食茂陵有这样一段记载:

“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怜悯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

那么,我们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什么了?

我们可以看出的是,第一,所谓的“配食”指的是附祭、配享,并非是合葬,且配食并不能证明身份。第二,所谓“孝武皇后”是霍光所追尊的尊号,并非是汉武帝刘彻本人赐予的封号。

所以,如果以李夫人配食茂陵为依据,认为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是李夫人,这个观点并不成立。

再加上李夫人自己也说过:

“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

故而汉武帝刘彻一生中最爱的人不会是李夫人。

至于钩弋夫人,《汉书》中虽有记载汉武帝对她“甚奇爱之,心欲立焉”,但汉武帝对钩弋夫人恐怕并没有爱情,因为刘彻只是感觉钩弋夫人“其生与众异”,再加上她有母以子贵因由在里面,所以,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也就不会是她。

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人是谁?是“金屋藏娇”中的陈阿娇么?

汉武帝一生最爱的人只能是他自己

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是皇帝。也许他在青年时代喜欢甚至爱过陈阿娇,可是他们俩的结合本就是一个政治联姻,而作为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的正妻,一直未能给他诞下子嗣,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此外,陈阿娇被废,或多或少跟她那强势的老妈有一定关系,甚至包括刘彻的祖母,毕竟窦太后在汉武帝登基之初一直把控重要的权力,让汉武帝无法真正的展开手脚

至于对卫子夫,就是一个帝王体现自己的一颗爱美人之心,应该谈不上爱情,顶多是喜欢。卫子夫成为后宫妃子,只是一个单纯的帝王喜欢女人的故事,但是卫子夫能成为皇后,这其中包含汉武帝对卫青给予厚望,并且希望通过卫青来实现自己政治的目的。

总而言之,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一生开疆拓土,但是晚年搞出个巫蛊之祸,就是因为他太爱惜自己的帝位了,仿佛是入魔一般,所以疑心病很重,这才被他人利用,最后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人是谁?是“金屋藏娇”中的陈阿娇么?

谈秦说汉(274)

汉武帝刘彻一生爱过的女人太多了,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赵捷妤(勾弋夫人)、王夫人、尹夫人、邢夫人、李姬等,其中他真正最宠爱的应该是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只可惜后来因太子刘据被人陷害,不得不举兵叛乱,她也因此自缢身亡。

爱,是喜欢一个人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有时间维度,也有为之付出的程度。爱,是相互的,也是自私的。爱,起于感性,又终于理性。汉武帝最爱的四个女人,到了什么程度呢?

  • 陈阿娇

陈阿娇是汉武帝姑姑的女儿,比他大了三岁,还是汉武帝四岁的时候,亲自与她定下的娃娃亲。当初,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为了让刘彻成为太子出了不少力,刘彻也承诺过“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刘彻即位后,也守诺将其立为皇后。

但陈阿娇恃宠而骄,其母长公主也因有功于皇帝而骄纵,后陈阿娇又使用邪术诅咒后宫事发,被汉武帝废黜于长门宫。陈阿娇公元前140年被立为皇后,于公元前130年被废黜,做了10年的皇后,时间不算太长,后幽居于长门宫,郁郁而终。

陈阿娇先天条件很好,“金屋藏娇”并不是空穴来风,相信一开始与汉武帝是有爱情的。但她纯粹是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放着好日子不过去搞邪术,引起汉武帝的不爽,所以她们谈不上有真爱

  • 卫子夫

卫子夫原本是平阳侯府的一个歌女,一次汉武帝路过平阳侯府,看到姿色清纯的卫子夫,立即将其带到更衣室把事办了。卫子夫入宫后果然得到宠幸,生下一个儿子叫刘据,被立为太子。因她被汉武帝的宠爱,其弟卫青,侄霍去病得到了重用。

卫子夫于公元前138年被封为夫人,公元128年被立为皇后,做了38年皇后,公元前91年因太子刘据被卷入巫蛊案不得不造反,而卫子夫以皇后之名调动后宫的卫队支持太子。太子谋反被丞相派兵镇压,万念俱灰的皇后卫子夫也自缢而亡。

卫子夫独宠后宫49年,也就是说卫子夫到了年老色衰时,仍在皇后之位上。年轻时的卫子夫善良,漂亮,陪伴汉武帝的时间最长,因善解人意,与世无争,处事低调,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

  • 李夫人

李夫人是歌舞艺术家李延年的亲妹妹。皇后卫子夫死后,通晓音乐、善歌善舞的李夫人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但她生下昌邑哀王刘髆后,患了产后抑郁症,久病卧床。汉武帝前去看望,她却以被掩面,不愿以真容与汉武帝相见,让汉武帝好生怀念。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曾让道士为其招魂,在梦里与其相见。又命人将李夫人的容貌画下来,挂在他居住的甘泉宫中,可见汉武帝对其用情之深。李夫人在公元前112年进宫,得宠时间约15年,约公元前97年病故,与汉武帝相处的时间不算长。

李夫人无疑是后宫最聪明的一个女人,为了家族的荣华富贵,临死前都不忘记吊一下汉武帝的胃口,让汉武帝念想了好久,但也没啥用,后来家族还是被灭了

  • 赵捷妤

赵捷妤就是勾弋夫人,也叫拳夫人。汉武帝有次东巡河间国时,听到人讲河间有一个漂亮的奇女子,双手握拳不能打开,觉得好奇,就下令让其晋见。汉武帝亲自将女子的握拳的双手轻轻掰开,见其手心藏着一块小玉钩,便带其入宫封为夫人。

勾弋夫人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生下一子叫刘弗陵,被立为太子。后来,汉武帝因之前的吕氏乱政,担心“子幼母壮”会扰乱朝政,就在临死前将她杀了。勾弋夫人约公元前93年入宫,大约被宠幸了五年,死于约公元前88年,得宠却不得善终。

赵捷妤无疑是一个最成功的失败者,儿子被立为太子,自己却被要了命。汉武帝若真的爱她,会舍得伤害她

  • 写在最后

其余的王夫人、尹夫人、邢夫人、李姬等,史记上的笔墨不多,应该是没有比前四位更加受宠。其中第一任皇后陈阿娇,做了10年皇后被废黜;李夫人爱宠15年病故;赵捷妤却只得宠5年被杀;而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做了38年皇后,后宫得宠49年。因此,从时间维度与无私付出来看,卫子夫与汉武帝是有爱情的。

卫子夫因太子谋反而自杀,但不是赐死。汉武帝只是派人收走了可以调动皇后卫队的皇后之玺绶,却并没有下令废黜其皇后之位。但卫子夫一直坚信太子谋反是被逼的,却又无力解释,只得以死明志。所以,卫子夫之死,汉武帝不能释怀。

汉武帝晚年,开始思念太子刘据,修建思子宫以寄哀思,还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望而思之,期魂来归,其实他在思念太子的同时,又何尝不是思念皇后卫子夫呢?因此,卫子夫才是汉武帝的最爱

2020/11/11

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您的关注与评论,将是我无限的动力,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