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逼吃软饭的是谁?

“吃软饭”一词,最早来源于上海的方言,专指旧社会中被有钱女性包养的年轻小白脸们。

据民间流传,一个有钱的老寡妇包养了一个青年男子,两人一起下馆子吃饭,店小二询问“米饭硬点还是软点”?男子知道老寡妇的牙口不好,所以回答“软点”,店小二故意揶揄道“老太太吃软饭,小伙子也吃软饭啊”!从此,“吃软饭”一词流传开来。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吃软饭”之人实在是层出不穷。而且,吃软饭的行列中牛人甚多,不乏被人讴歌赞誉者。其中,最牛逼的“软饭王”当属司马相如,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至今仍然被人津津乐道,那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痴男怨女。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8年),男,字长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辞宗”,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软饭王”。卓文君(约前175年——前121年),女,原名文后,蜀郡临邛(今四川成都)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文人。

司马相如出生于蜀郡,家境十分贫寒。不过,为了能够使得儿子出人头地并光宗耀祖,父亲还是倾尽全力对他进行了精英式教育,养成了他眼高手低的毛病。

青年时期,出于对蔺相如的仰慕之情,司马长卿更名为司马相如。在汉景帝时期,他倾其所有通过捐官的方式入仕,成为了“武骑常侍”,自认为文武双全,自认为姿容俊美,必定能够官运亨通和飞黄腾达。

可惜,想多了!

后世众所周知,汉景帝崇尚老庄的思想和学说,生活上极其简朴,不喜奢靡豪华。因此,整天围在他身边的常侍们很少得到重用的,司马相如就是其中之一。

几年下来,司马相如终于意识到这条路根本行不通。于是,他在梁王刘武入朝觐见时主动巴结和投靠,从朝廷辞官后悄悄来到了梁国。

梁王和自己的兄长不同,他不仅贪图享乐,歌舞升平,而且喜好招揽天下文人。期间,司马相如创作了大名鼎鼎的《子虚赋》,凭借绚丽的词藻和工整的韵律,使得他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大文豪。

不过,梁王毕竟不同于李煜,他只是通过这些文人墨客打发时间而已,从来都没有真正重用过他们。等梁王过世后,梁国被一分为五,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雄风,司马相如也只得返回故乡另谋出路。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

梁孝王卒,相如归,家贫无以自业。

司马相如除了空有虚名以外,实在不具备定国安邦之才,因而处处碰壁,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唯一的优点就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心极其充沛,始终都认为自己只是遇人不淑罢了。

卓王孙是临邛当地的首富,其女儿卓文君风姿卓越,才华横溢,诗词歌赋和音律舞技样样精通。按理说,这样的“白富美”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司马相如去惦记。不过,这位“白富美”是一个丧偶的寡妇,他认为机会来了。

求助于在临邛担任县令的朋友王吉,司马相如开始了自己的“自我推销”,开始了软饭硬吃的进程。他陪同王吉前往卓家做客,展现了自己的颜值和才能。尤其是,他凭借一首《凤求凰》彻底征服了卓文君那颗“再婚的心”:

凤兮凤兮归故乡

游遨四海求其凰

有艳淑女在闺房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

不过,虽然卓文君被征服了,但卓王孙却没有被征服。他得知女儿和司马相如的恋情后,坚决反对二人继续交往,理由也很简单,司马家太穷了,卿卿我我又不能当饭吃。

谁知,陷入爱河的卓文君毅然选择了私奔,跟随司马相如跑回了他的老家。

从此开始,司马相如终于过上了没羞没臊的软饭生涯,夫妻二人在茅舍中谈情说爱,谈天说地。没钱了,卓文君将自己带出来的金银首饰逐个进行典当,不过,没有进项的生活始终难以维系。

为了生存,他们夫妻在成都开起了小酒铺,依靠当垆卖酒来勉强度日。本来想要吃软饭,可结果却如此不堪,司马相如只得怂恿卓文君向娘家求救。

卓王孙看到女儿过得如此凄惨,终于同意他们夫妻返回临邛,还赠送了大批的家奴和田地资产。

汉景帝驾崩后,汉武帝刘彻即位。年轻气盛的他完全不同于父亲,无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文化领域。在读完《子虚赋》后,他对司马相如的文采大加赞赏,还下旨征召其担任了郎官一职。

终于熬到了出头日,司马相如显得意气风发,信心满满地抵达了长安任职。不久,他被武帝派遣到巴蜀地区安抚当地的少数民族,完成了这项没有挑战的慰问工作后,幸运地被升为中郎将。

这下,司马相如彻底找不着北了!他以为自己能力出众,深得宠信,竟然变得骄奢淫逸起来,还萌生了纳妾的念头。在酒精的刺激下,他在写给卓文君的家信中隐隐提及此事,完全忘记了自己是靠“吃软饭”才起家的。

见信后,卓文君非常难过,没想到自己的爱人竟然如此不知廉耻。于是,她写了一首《白头吟》寄给丈夫,委婉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

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

为了维系自己的名声,司马相如最终还是放弃了纳妾的想法。但是,这场风波已经严重动摇了二人的婚姻基础。

得意忘形的司马相如,在长安终于出事了。因为收受贿赂而被朝廷查货,他被罢官了,只得灰溜溜地返回了家中。

尽管,卓文君对于司马相如在很多方面都很失望,但为了顾全他的颜面,还是努力维持着婚姻。于是,一边照顾遭受打击而患病的丈夫,一边又要操持家务,在五十多岁时就亡故了。

卓文君死后不久,司马相如不出意料地重新续娶了茂陵女子为妻,完全背弃了当初的海誓山盟。难怪,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记载:

司马相如与卓氏婚,饶于财。

现如今,很多不明就里之人还在歌颂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不过,您可能要失望了,司马相如说到底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软饭王”,所谓“凤求凰”的故事,其实只是一起“吃软饭”的成功案例而已。@文史不假

史上最牛逼吃软饭的是谁?

闻名世界的软饭王 -- 波菲里奥.鲁维罗萨

1909年,鲁维出生在多米尼加共和国一个中产家庭

1932年,当时正在学习律师的鲁维,在一场马球赛中,意外地被多米加军事独裁者特鲁希略看中,然后就成了总统护卫队的一员。

1937年,鲁维被调派到巴黎大使馆,他的妻子不满他天天出去鬼混,最终和他离婚了。

史上最牛逼吃软饭的是谁?

古今中外,男尊女卑一直都是社会的主流,但在这主流之中也有不少鹤立的“女强人”,如唐朝的武则天、沙俄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等等,而在这些女强人的脚下,自然也会有一大批甘于捧脚的裙下之臣了。

尊重点我们就称其为“二爷”(和小三相对),侮辱点的就说他们“吃软饭”,但是这软饭也不是好吃的,最难的就是软饭硬吃,自古以来靠着吃软饭而富贵的不在少数,但靠吃软饭而当上国王的,就可真是凤毛麟角了。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就是这样一位“软饭王”。

这位出生于波兰的贵族公子,在他二十六岁遇上了还是俄罗斯王妃的叶卡捷琳娜,当时的叶卡捷莲娜正处在与丈夫彼得之间的不幸婚姻之中,对自己仅是帝国的生育工具感到十分不满,而斯坦尼斯瓦夫的出现,无疑挑动了这位年已三十岁,却很久没尝过爱情滋味的王妃的好奇心。

斯坦尼斯瓦夫虽然长得不像王妃旧情人谢尔盖.萨尔蒂科夫那样的气宇轩昂,甚至还有点孩子气,但他文采出众,精通六国语言,处事老道,谈吐文雅,举止大方,有时是智者,有时是孩子,这是王妃从来没见过的青年才俊。

郎有情妾有意,两人之间很快就进入了爱情的漩涡之中,为了和情郎幽会,王妃甚至在夜幕降临时,偷偷地换上男装离开寝宫,去情郎的居所,直到天快亮才回来,而斯坦尼斯瓦夫有时也会偷偷潜入王妃的寝宫。

在一次入宫幽会时,斯坦尼斯瓦夫被卫兵捉获,并扭送到彼得三世面前请求发落,不过彼得本就不喜欢叶卡捷琳娜,他们这对夫妻一向都是各玩各的,加上叶卡捷莲娜请彼得的情人出面回护,结果这事就和没发生一样,四人继续过自己的日子去了。

不过很快地,王妃生下了一个女儿,而彼得三世对此十分生气,坚决否认此女的正统身份,而且对叶卡捷莲娜的态度也越来越暴躁,动辄就殴打辱骂,也正因为这样,一向不甘屈于人下的王妃才有了最后夺权的想法,并于1762年推翻了彼得三世的政权,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女皇。

而成为女皇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也没忘记她那位早已被赶回波兰的情夫,在其登基仅一个月的时候,就派遣了凯泽林伯爵为驻波兰大使,携带了高达十万卢布的经费在波兰进行政治活动,还在两国边境部署军队,甚至拉来了普鲁士等强国一起支持情夫,最后通过操作波兰立陶宛选王会议,成功地将其情夫斯坦尼斯瓦夫推上了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的宝座。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史上最牛逼吃软饭的是谁?

在中国历史上最牛软饭王当然是司马相如了。

司马相如按现在的标准来说,绝对是一个超级大网红 。

他一开始倒也不是穷人家孩子,无需吃软饭过活。可是他是一个善于读书的人,有文学天赋,还练过剑术,这种人自然不是种地经商务工的料子,那个年代读书也很贵的,不做官无以回本。

他本来的名字叫做司马长卿,因为仰慕战国名相蔺相如所以改名司马相如,可见他的志向不小,有出将入相的志愿,内心里有彪炳史册的冲动。

但他生活的西汉时期也还没有科举这回事,他又是一介平民,还生活在大西南边疆地区四川临邛,离长安朝廷很远,要做官出人头地要么大力“表演孝顺”引起地方官注意“举孝廉”保举他,可读书人有节操,不愿为;要么被朝廷主动“征辟”,但又需要名气和人脉,他没有;要么就是花钱买官了。

司马相如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花钱买了一个武骑常侍的职务,也就是皇帝出行时候的武装仪仗骑兵,唯一可以表演武艺的时候就是皇帝去打猎,他可以射上几箭,呐喊两声,平时就是个仪仗兵而已。

但司马相如能作为皇帝仪仗兵也说明了他长的很帅,这为他后来吃软饭奠定了基础。

上面说过了,司马相如以文学天赋见长,胸怀大志,做一个仪仗兵怎么能满足呢?他很不快活。

后来适值梁孝王刘武进京朝觐,带来了邹阳、庄忌等一帮子当时的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结交之下,才知道梁孝王最喜欢文学辞赋,封国里建有“梁园”和“忘忧馆”。尤其梁园,方圆三百余里,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竹林花木,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凡是能写会画的文学之士,只要去投奔了,梁王无不待以座上宾,梁王常常和文人雅士们举办雅会,作赋唱曲玩乐。

毅然而然,司马相如当即办了病退,投往梁王去了,到了梁国,为梁王写下了雄文《子虚赋》一篇,当即名满天下,成了西汉大网红。

但“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

后来,刘武去世,梁国一分为五,刘武五个儿子都不是愿意养文学之士的诸侯,司马相如变成了穷光蛋离开梁园回到了家乡四川临邛,一时间,生活难以为继。

临邛县令王吉当然知道他的名气,对他说:“你来我这里咱们想想办法吧!“

于是,司马相如住进了临邛的“都亭”中,也就是一个小驿馆。

王吉盛装摆了依仗去求见,司马相如假装不见,一次两次三次很多次,消息立马传遍了全临邛县,说驿馆里有一个人县令求见都不给面子。

临邛首富,也是西汉有名的冶铁世家巨富卓王孙听说了,设下了宴席也准备请客结交,司马相如当然不给面子了,托病不见,王吉见了,故意亲自去请,司马相如才给了面子到了卓王孙家赴宴。

大家都是一个县的老乡,一见之下,当然互相知道根底,文学大网红来了的消息就传进了卓家内宅,被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听说了。

这时候卓文君才17岁,刚刚守寡,出于好奇站在屏风后偷看网红,果然是一表人才,挺拔伟岸,谈吐不俗。

但是,卓文君的一双女人脚可就在屏风下被司马相如看见了,司马相如佯装不知,正好受邀抚琴,当即弹了一曲《凤求凰》,向卓文君表达了爱慕之情,卓文君大富之家,当然接受过音乐教育,岂有不懂的道理?也生出了爱意。

家奴最是可恨,诲淫诲盗,毁人男女。

卓文君的婢女谄媚主人就做了中间人,收了司马相如的贿赂,帮助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连夜私奔去了成都。

消息传开,卓王孙大怒,但也没啥好办法,女儿虽然违反了礼教,总不能加害她吧?发誓一分钱也不会给女儿,准备让她吃吃苦头,早晚一天回头是岸。

司马相如空有文名,其实一文不名,卓文君带的钱也不多,两人在成都逍遥了一段时间,就无以为生了。卓文君对司马相如说:“莫如咱们回临邛去,我去和同族兄弟们借些钱,我们就可以维持生活了。”

司马相如无钱自然听话,两个人回到了临邛,卖了车马借了些钱,开了一家酒馆,卓文君当垆卖酒做起了酒女,司马相如系上了围裙当了跑堂,有时候还要刷洗碗碟,真够委屈的了。

我们要知道,他们完全可以在成都或者任何一个地方卖酒的,为啥要回临邛呢?开酒馆也不至于连个洗碗工也不请啊!

自然是来吃软饭的了,刺激卓王孙出钱免耻。

卓王孙听说了女儿当街卖酒,女婿短裤侍候人,深以为耻,大门也不敢出了,没脸见人啊!

但是家里做着大生意,不出门也不是办法,他的兄弟和长辈们都劝说:“司马相如虽然是个穷光蛋,无官无职又无业,但他毕竟是个大名人,县令也拿他当贵客,咱家文君不算太屈,咱卓家也不算太丢份,莫若你给他们点钱让他们离开临邛也就是了,眼不见心不烦。”

卓王孙一来疼女儿,二来众人的话也有道理,三来为了清净,也就把早先准备好的嫁妆拿了出来给卓文君和司马相如送了过去。嫁妆是些什么呢?

奴仆百人、铜钱百万,衣被家具金银玩物无数。

司马相如陡然间成了使奴唤婢的大富翁。

然后夫妻二人离开临邛去了成都买地建宅,过起了富足日子,读书作辞游山玩水好不快活。司马相如的名声在巴蜀更大了,成了有钱的大网红。

后来汉武帝读了《子虚赋》,赞叹不已,还以为是古人作品,恨不能和作者同时代,有人告诉了他司马相如是蜀国人,马上召见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又作《上林赋》得汉武帝赏识。再后来汉武帝用兵西南,开发夜郎国,在巴蜀征发有点严酷,巴蜀百姓惊扰。汉武帝派了司马相如回乡治理安抚,写了一篇《谕巴蜀檄》,恩威并施稳定了民情。

汉武帝见司马相如才堪大用,干脆把开发西南夷的任务交给了他,任他为“中郎将”,持使节出使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各君长都甘愿为西汉臣子,司马相如为西汉开发西南边疆立有大功,这都是后话了。

司马相如虽然没有出将入相,但也做了一番大事业,彪炳史册了。

如果没有他吃软饭在巴蜀之地得来的财势和人脉,这事业怕也不好做。

史上最牛逼吃软饭的是谁?

我想应该是女皇武则天的二个贴身男仆,张家二兄弟,张昌宗,张易之。

他们是太平公主送给母亲武则天侍寝的男宠,用现在的话:真正的吃软饭。他们不干正事,每天和武则天游山玩水,吃尽人间美味,唯一的任务是让武则天高兴快乐。不过好景不长,武则天死后,他哥俩也被杀了。

史上最牛逼吃软饭的是谁?

历史上最大的软饭王应该是:“大阴人”嫪毐。

他被封为长信侯,赐给山阴地;还有自己的封国河西太原郡;甚至喝醉敢和人说:“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与吾对抗?”最后趁秦始皇加冕之机,矫借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兵作乱。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秦庄襄王即王位三年就死了,当年吕不韦献给秦庄襄王的那位美貌夫人邯郸姬,因为十三岁的儿子赢政即王位,她当上了王太后。这位年轻漂亮的王太后本来就是一位风流夫人,她既具有美丽的姿色,又善于歌舞。正当花蕊盛年,丧夫守寡,怎能忍耐宫闱寂寞。本来她和吕不韦就是老夫妻,于是便又私通旧好。直到秦王政年事渐长,两人仍来往频繁,情意切切。

但是,一则吕不韦年老体衰,二则秦王政渐渐年长,吕不韦恐怕他将来知道后报复自己,于是便想出一条妙计,找来一个叫嫪毐的替身,代替自己与太后私通。

嫪毐史称“大阴人”,吕不韦向王太后推荐太后十分高兴。吕不韦让人拔去嫪毐的胡须和眉毛,诈说他犯罪作过“腐刑”(一种破坏男性本能的刑罚),送进太后宫中作宦官,侍候太后。秦始皇的母亲王太后与嫆寡私通后,“绝爱之”,“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后来,毒与王太后又秘密生了两个儿子。太后恐怕人知道,诈称卜卦不宜居住咸阳宫,迁到雍都(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南)宫殿去住。

嫪毐恃宠于太后,势力恶性膨胀,《史记》中记载,嫪毐的家僮达到数千人,诸宾客求宦做嫪毐舍人者一千余人。在秦国的权势竟然发展到与吕不韦不相上下,国内人经常把嫪毐与吕不韦相提并论:“与氏乎?与吕氏乎?”(《战国策·魏策》)。

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嫪毐还被封为长信侯,赐给山阴地,让嫪毐居住,又把河西太原郡,作为嫪毐的封国。当时宫室、车马、苑囿、驰猎事皆由嫪毐决定。据《说苑·正谏》记载,有次嫪毐与侍中左右贵臣赌博饮酒,酒醉后因言语之争斗起来,嫪毐竟然瞋目大怒,叱骂道:“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与吾对抗?”与其争斗者都吓走了,跑去偷偷告诉秦始皇。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已经二十二岁,按照,秦国礼制,在雍都蕲年宫举行加冕礼,开始亲自执政。秦始皇生性就是专断骄横残忍,岂能容忍母亲与嫪毐、吕不韦之间的丑闻。嫪毐一见事态危急,性命难保,趁秦始皇加冕之机,矫借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兵作乱。派县卒卫卒、官骑及门下舍人进攻蕲年宫,企图推翻刚刚加冕的秦王政(秦始皇加冕时仍然称王,公元前221年才称始皇帝)。血气方刚的少年新君秦始皇,当机立断,派相国昌平君和昌文君率兵镇压。

结果这次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嫪毐兵败被夷其三族,参与叛乱的主要头目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余人皆一齐枭首,并车裂其尸体示众。与毒有牵连的舍人、官吏被削职夺爵者四千多家,全流放到偏远的蜀地。嫪毐与秦始皇母亲私通生的那两个儿子,“囊扑”而死,即装在袋子里摔死。并将他的亲生母亲迁到雍都,立誓永远不再相见。

当时有二十七名朝臣进谏,劝秦始皇不要这样残忍无情,但在他震怒的情况下,都被杀掉。《说苑·正谏》记载,这时,有一位从齐国来的客卿名叫茅焦,他也不怕死,又来向秦始皇进谏道:

“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扑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棫阳宫,有不孝之行;纵蒺藜于谏士(指杀二十七名进谏者),有桀、纣之治;今天下人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恐秦亡,为陛下危之……”

这一席话终于打动了秦始皇,使之翻然感恬,便亲自到雍都把他母亲从棫阳宫迎回咸阳。太后大喜称赞茅焦为“抗枉令直”,“安秦之社稷,使妾母子复得相会者,尽茅君之力也。”后来秦始皇把茅焦封为上卿。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这位风流太后去世,秦始皇把她和自己的父亲秦庄襄王合葬于芷阳(今陕西临潼县芷阳乡)。

秦始皇这次平叛,连杀带流放人数上万,血溅宫廷,铁腕夺权,巩固了自己的王位。表面上看来这是由“宫闱秽事”引起,实质上是以秦始皇为首的一派政治势力与嫪毐为首的势力争夺统治权力的斗争。秦始皇亲政初露锋芒,便取得这次胜利,巩固了内政,为以后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