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曾被蒋介石囚禁哪里?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联手发动兵谏,扣押了前来西安督战的蒋介石,终于促成了全民族统一抗日局面的初步形成,彻底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即便身处八十五年后的今天,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和功绩依然不容置疑。
接下来,文史不假带您着重聊一聊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尤其,仔细回顾事件的主要发起者张学良将军,看他在西安事变后的人生命运。
1930年5月,在汪精卫的暗中支持下,阎锡山、李宗仁和冯玉祥三系联合,共同对抗蒋介石。由此开始,引发了接连不断的新军阀混战,双方陈兵百万大打出手,史称“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期间,三系联军一度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但是,面对蒋介石的分化瓦解,交战双方还是陷入了焦灼的状态。而统领着兵强马壮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自然成为了双方都在积极拉拢和争取的对象。
等蒋介石已经逐渐确立了战场的优势,张学良终于有了倾向性的意见。他公开通电呼吁:
即日罢兵,静候国民政府的措置。
张学良在沈阳就任了“陆海空副总司令”一职,名义上成为了蒋介石的副手,二人还“义结金兰”。与此同时,东北军第一军和第二军也进入山海关,做好了与“阎桂冯”交战的准备。
得益于张学良的倾囊相助,战争的天平很快发生了倾斜,蒋介石一举取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彻底奠定了他在新军阀中的霸主地位。而伴随着他的崛起,国民党内部各个派系之间的争斗也进入了白热化,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举措,以强化自己的军权。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军终于挑起了侵华战争。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张学良违心地率军撤离东北地区,眼睁睁看着东北全境沦陷,看着数千万同胞沦为了亡国奴。
在全国人民的齐声讨伐下,在国民党内反对派的攻讦下。不仅张学良被骂为汉奸卖国贼,蒋介石也只能第二次通电下野,辞去了自己陆海空总司令的职务。
等蒋介石辞职后,国民政府立即就取消了陆海空三军总司令的职务设置。于是,张学良这个“副总司令”自然就失业了,“留洋考察”归来只得改任为北平绥靖公署主任,继续统领着东北军驻扎在华北地区。
1932年1月底,没有真正实权的孙科徒有其虚名,完全无法真正掌控国民政府,只得黯然下台。于是,蒋介石重新复出,安排自己的老对手汪精卫出任了行政院的院长,各方势力表面上算是握手言和了。
从此开始,蒋介石更加肆无忌惮,接二连三出兵“围剿”苏区。在博古、李德左倾错误路线下,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被迫开始进行万里长征。
1935年10月,随着中央红军成功抵达了陕北地区,蒋介石又任命了张学良出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率领东北军驻防陕西,全权负责与红军的作战。不过,张学良越来越感觉自己愧对国家和民族,于是尽力避免与红军进行交战。
见此情形,蒋介石自然是心知肚明,多次斥责张学良。到了1936年12月初,他亲率陈诚和蒋鼎文等人抵达了西安,下令将东北军调离,任命了卫立煌出任陕晋绥宁四省的“剿匪”总指挥,任命蒋鼎文担任前敌总司令,接替张学良和杨虎城“围剿”陕北的红军。
会议结束后已经是深夜,张学良和杨虎城紧急磋商,终于做出了兵谏的决定,共同发动了西安事变。第二天,张、杨二人发表了公开通电,呼吁各个派别和党派都能摒弃前嫌,史称“八项主张”:
遵先总理遗愿。
包容各个党派。
改组国民政府。
停止所有内战。
召开国民会议。
一致共同抗日。
释放爱国人士。
解禁民主运动。
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延安决定抛弃与蒋介石的仇恨,以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为先,派遣周恩来、博古和叶剑英等人抵达了西安。而南京国民政府经过亲日派和亲美派的激烈斗争,还是派出了以宋美龄和宋子文为首的代表团抵达了西安。
各方斡旋后,蒋介石终于同意了“八项主张”,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事后,张学良顾念自己与蒋介石的“金兰之谊”,也为了维护他的所谓领袖尊严,不顾周恩来的劝阻,执意护送对方回到南京。结果,说好的一切都改变了,他被特设的军事法庭判处了“有期徒刑10年并剥夺公民权5年”的刑罚。
在判决后,蒋介石假惺惺地主动出面,宣布赦免了张学良的“罪行”。但是,却开始了长期的软禁措施,从此失去了人生的自由。
在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由此开始。听闻此事后,张学良显得非常激动,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认为自己终于有机会洗刷之前的耻辱。于是,他多次向蒋介石主动请缨,希望亲率东北军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可惜!他的所有努力全都石沉大海,一直遭到蒋介石的软禁,直到抗战胜利。
重庆和谈期间,从来都没有忘记这位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的爱国将领。毛泽东和周恩来当面向蒋介石提出,希望国民政府能够释放张学良和杨虎城这两位爱国将领。
蒋介石虽然表面上答应了,但却秘密将张学良骗至台湾,转移到了新竹的井上温泉居住。等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张学良又被迁至台北近郊的阳明山软禁,与蒋介石的官邸相距不远却从未相见。
到了1958年11月,蒋介石终于在宋美龄的多次劝说下同意接见张学良。这次见面,是二人在西安事变后二十多年间的第一次相见,场面非常动容,都留下了眼泪,感慨物是人非。
从此后,蒋介石对张学良的软禁措施明显放松,不仅允许他在警卫的陪伴下四出走动,还能接待到访的亲朋故旧。
蒋介石在台北过世后,张学良还亲自参加了他的葬礼,留下一副挽联:
关怀之殷,有如骨肉。
政见之争,有如仇雠。
经过严家淦的过渡,蒋经国当政了。他对于张学良的软禁措施已经形同虚设,除了不允许对方离开台湾外,其余的一切行为都畅行无阻。
蒋经国去世后,终于结束了对张学良五十多年的管制措施。恢复自由后,曾经的少帅已经是一名耄耋老人,之后移居到了美国的夏威夷居住直至过世。
@文史不假
张学良曾被蒋介石囚禁哪里?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一下飞机便被送到宋子文公馆,在这里住了5天,到了12月31日,他被通知去军事委员会开会,进去之后才发现不是开会,而是军事法庭对他进行审讯,最终被判处10年徒刑。
之后,张学良被送到腾空了的孔祥熙公馆,这算是张学良被“判刑”后的第一个囚禁地点,本来应该是绝对保密的,但消息还是传了出去,他在南京中央党校受训的弟弟张学思闻讯赶来看他,却被宪兵挡在了门外。
1937年1月,国民政府委员会一致决议通过:张学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特予赦免,担保仍需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为了切断张学良与外界的任何联系,蒋介石把他送到老家浙江奉化”读书悔过“。
张学良在奉化溪口“读书悔过”的日子,住过武岭学校,后来移居雪窦山中国旅行社招待所,之后蒋介石允许了他的夫人于凤至跟赵四小姐与他同住。两人商量一番后,决定每月一替一换,轮流陪伴张学良。后来,于凤至为了使赵四小姐更好地抚养幼子,便说服她返回上海,自己留了下来。
说“读书悔过”那就真的是“读书悔过”,老蒋给张学良安排了一个清代老进士,每天安排一个半小时《论语》、《中庸》课程,但这位老先生只坚持了不到一周就自觉没趣下山了。
同年10月,中国旅行社招待所失火被烧毁,军统决定把张学良转移到黄山。在黄山,张学良被安置在段祺瑞修建的准备退隐后的学佛谈经之所。谁知,刚住一晚,第二天早上,蒋介石亲自打电话,命令马上离开黄山,去江西萍乡待命。
据说,当时有一部分东北军在安徽驻防,蒋担心他们会武装“抢劫”张学良,三天后,张学良被迫上路。
在几十名军统特务和100多名宪兵“保护”下,张学良经过几天跋涉,来到萍乡。因为事先没有做安排,一时间没有住处,所以只能在萍乡最热闹的大街赵了一家叫赣西饭店的大旅社。
但由于旅店里人多混杂,后来再城内专员公署附近一个巷内找到了一所房子,叫“绛园”,“待命”不到一个月,军统来电,命令立即迁往湖南郴州。
1938年1月,张学良被转移到湖南郴州苏仙岭苏仙庙内。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事情。一天,张学良要下山到城内洗澡。行至途中,有一个佩戴国民党炮兵中校领章的军官迎面而来。
发现张后,立即向张恭敬地立正敬礼,张非常镇静,若无其事地走自己的路,并未理会那个军官,但这却把特务们吓得手足无措。
特务们唯恐出事,赶忙将张重新押回山上,当晚由宪兵连增加岗哨,紧张了一夜,第二天查看新住地,第三天就转移到了郴县,然而又住了不到一个月,军统局在此指示迁往沅陵 。
张学良被安置在了沅陵凤凰山上的凤凰寺,此时军统对张学良的生活待遇已经逐步下降,远不如以前,本来就被幽禁不得自由的他心情更差了,只能接钓鱼来消磨岁月。
后来由于日军节节进攻,战线步步后撤,张学良的囚禁地又开始向西转移。
1938年末,转移到了贵州修文县阳明洞,三年的幽禁生活不仅是在折磨张学良,也使得于凤至受到了极大伤害,乳房烂疮日渐加重,张学良便向戴笠提出,让于凤至出去治病,由赵四小姐来照顾自己生活。
1940年冬,赵四小姐到来,此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张学良,1941年,张学良得了急性阑尾炎,到贵阳治病。
阑尾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由于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已经开始化脓 ,形成局部性腹膜炎,所以只能开到刀将脓印出,两个月后又第二次开刀切除。
为了治疗方便,张学良提出留在贵阳的要求,得到了蒋介石的批准,出院后就住在了紧靠市区的乾灵山麒麟洞。
张学良在贵阳的消息,逐渐传扬出去,蒋介石大为不满,命令戴笠将张学良转移到与世隔绝的穷乡僻壤去,不让世人知道他的踪迹。
1942年2月,张学良再次踏上了“搬家”的道路。
张学良先是在开阳县刘养育乡过了一段养鸡种菜的日子,但不久就被送到了恶名远扬的贵州息烽集中营。
息烽集中营就真的是远离人间,就在山窝里,杨虎城,以及几位重要政治人物都先后在这里待过。张学良在这里被列为特别优待修养人,有自己院落,有媳妇可以陪住,当然,军统的监视也很严密。
1944年,一小队日军曾跑到了黔南一带,使贵阳一日数惊,蒋介石怕出事,便又让张学良搬家。
这一次,搬到了桐梓。在这里张学良经历了抗战胜利,以及送礼物搭配小卡片(长信)提醒蒋介石该放释放自己了,毕竟10年刑期已经到了。
然而老蒋没给他回信,只送给了他回礼,一本1936年的日历和一双绣花鞋,当年的事情没有忘,你还是继续过幽禁生活吧。
1946年11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张学良和赵一荻被秘密从重庆转移到了台湾,进入了更秘密的幽禁岁月。先被送到新竹县井上温泉,到了1949年2月2日又被转移到高雄,藏在寺山要塞的兵舍内,第二年一月又搬回了井上温泉。
1960年,搬到台北近郊北投,1961年9月,被批准能与自己的家书见面,到了70年代,对他的看管才慢慢放开,被允许见更多的人,1990年,张学良结束幽禁生活而能够公开露面,最后再夏威夷定居。
张学良曾被蒋介石囚禁哪里?
张学良从1936年未送蒋介石回南京被软禁后,一直到1990年全面恢复人身自由,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曾多次辗转浙江、安徽、湖南、贵州、重庆、台湾等地,称得上是牢随身走。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随后经过多方协商,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至于张学良为什么要送蒋介石回南京?在1990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时周恩来是反对我这么做的,他甚至追到机场想把我追回去,但我明知去南京会有不测,还是必须要去!我是个军人,我得为所做下的事情负责。同时我是反对内战的,我对牺牲自己毫不顾虑”。张学良到南京后即被扣押。
1936年12月31日,张学良被判十年有期徒刑,剥夺公民权利五年。之后即被从居住的宋子文公馆转到孔祥熙公馆软禁。
1937年1月,张学良被转至蒋介石的老家浙江奉化溪口镇,同年秋天转至安徽黄山听涛居,但数天后又被转至江西萍乡绛园。
1938年1月,张学良被转至湖南郴州苏仙岭,同年3月转至湘西沅陵凤凰山。1939年11月,因日军进犯湖南,张学良又被转至贵州修文县阳明洞。
1941年5月,张学良因盲肠炎在贵州中央医院做了手术,出院就被转到贵阳黔灵山麒麟洞。1942年2月,他被转至贵州开阳县刘育乡。至1944年4月,又被转至息烽县阳郎坝,同年11月再次移至桐梓县天门洞。
到了1946年,张学良回到重庆,住进戴笠公馆,但时间不长,就被押解到台湾新竹井上温泉。直至1957年,被转至高雄西子湾。
1959年,蒋介石下令解除对他的管束,张学良获得了半个自由身。1961年,张学良搬到了台北市郊自己建造的二层小楼,之后一直住在那里。至1990年,张学良全面恢复人身自由。
1995年,张学良赴美国夏威夷侨居,并一直生活在那里,直至2001年10月14日逝世。
张学良的囚禁生活可谓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没有自由身的日子里,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够体会个中滋味。尽管他的是非功过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但对我们来说,在改变了历史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的功绩不可抹杀。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张学良曾被蒋介石囚禁哪里?
张学良将军被囚禁在浙江奉化溪口,即第一幽禁地——雪窦山招待所(中旅社旧址)位于雪窦寺西侧山坡,1934年上海中国旅行社投资,建造青砖黛瓦平房1幢,面积438平方米,客房6间,餐厅1个。
第一幽禁地
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由戴笠“护送”到溪口蒋宋别墅文昌阁暂住。24日转移到雪窦山,与副官、护士等随从住此,夫人于凤至、秘书赵一荻获准轮流陪伴。限制走动范围半径60里内。2月17日张学良给杨虎城及东北军将领写信,勉励他们“为国努力杀敌,为东北雪耻复土,一切以国家民族为重,勿以学良个人为念”。
根据张学良日记所记,11月7日上午9点钟左右,张学良将军住所烟囱失火,房屋被烧毁。张学良移住雪窦寺,11月9日,军统局把学良转移到黄山,张学良将军第一幽禁生涯就此结束。时人有“梵宫小涧西,少帅昔幽栖。观瀑峭崖挂,听禽深树啼”的吟咏。
期间张学良私人出资500英镑,于西坑水枧岩布附近丛林中,建成三开间粉墙小楼1幢,离开时赠予雪窦寺方丈,1946年倒塌。
1988年5月,国家拨款复建“张学良将军第一幽禁地”,陈列张生平事迹图片,辟纪念馆开放。一个小庭院,一幢小楼,两座塑像(分别是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在张学良的塑像下刻有周恩来题词“千古功臣”。)
张学良曾被蒋介石囚禁哪里?
题主,我是老实人,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和杨虎城合谋将蒋介石囚禁了13天,事情过后,杨虎城被杀,张学良因为宋美龄和一众骨干的求情逃过一劫。但被蒋介石父子关押了54年,直到1990年才全面恢复自由。
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在蒋介石的老家雪窦山。1938年11月起被囚禁在贵州省修文县阳明洞,1941年5月张学良转囚贵阳市麒麟洞,1942年2月把张移往贵州省开阳县刘育乡囚禁,1944年春天再移贵州息烽县阳郎坝,冬天再到桐梓县天门洞小西湖,1946年4月9日蒋介石在贵阳市黔灵公园会见张学良。不久之后,张学良被押往重庆歌乐山戴公馆,1946年10月被送到台湾1947年移住井上温泉(新竹县)1957年10月移至高雄市西子湾,1961年秋移居台北市北投居所,1990年起,张学良全权面恢复人身自由
张学良曾被蒋介石囚禁哪里?
张学良被囚禁时只有38岁,正当壮年还非常年轻。被软禁之初,任何人都不能见张学良,他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10里以内,10里以为的地方要向上申请,不过无论去哪,身后必定有特务跟随。1937年1月,张学良被转移到了蒋介石的老家溪口,在一处叫雪窦山的风景点,为张学良定下了6间旅行社的房子,改装成了张学良的住所。
在当时那个年代和环境下,张学良的房间里有抽水马桶,还有席梦思床,这些都是一般人难以享受到的,去雪窦山游玩成了一件常事,当时赵四小姐还没来。直到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赵四小姐和于凤两个女人轮流上山照顾张学良,这才让张学良的心情好了许多,张学良在雪窦寺游玩时栽了两棵树,如今仍在。
不知在雪窦山被软禁了多久,张学良在台湾被软禁时,从1946年到1957年,11年里被软禁在台湾新竹县桃山村的清泉温泉,如今这里已成了著名的风景区。在这11年里,都是赵四小姐陪伴张学良度过的,这里的环境非常清幽,在当时是一个群山环绕之地,有点隐居的味道。
在此期间张学良留下了大量的照片。其中有他看书的照片,有他抽烟、喝茶的照片, 并他还拿起锄头戴着斗笠种地,他和赵四小姐一起,还养了许多鸡,几乎成了一对普通的农夫和农妇,令人羡慕。
张学良在囚禁期间,时时有人监视的,图中左边第一人为监视他们的特务 ,名叫刘乙光,他的任务就是不让张学良跑了,有机会也会跟他打打网球。大家都知道,张学良很长寿,他一直活到100岁,除了平和淡然的心态之外,良好的生活规律也是主要原因,而张学良囚禁期间每天都会早起练太极。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李登辉执政后,1990年起,张学良全面恢复人身自由,之后到美国探访。1993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在那里长居,直到逝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