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兰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夜来香》从民国时期开始风靡,一直流行到了现如今。它最早由黎锦光先生作词和作曲,由李香兰所演唱,之后经过了邓丽君的翻唱,俨然成为了靡靡之音的最经典代表。

不过,这首歌的初衷却并不像歌词那么美好,它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了麻醉占领区的原国民而大肆推广的:

我爱这夜色茫茫

也爱这夜莺歌唱

更爱那花一般的梦

拥抱着夜来香吻着夜来香

夜来香……。

有人说,《夜来香》的首唱者李香兰是中国人;也有人说,《夜来香》的首唱者李香兰是日本人。那么问题来了,她究竟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夜来香》,走近这首歌背后的演唱者李香兰,尽力还原这个身世和经历都不寻常的传奇女子。

李香兰(1920年2月——2014年9月),日本人,原名是山口淑子,祖籍在日本的佐贺县。不过,由于父母长期生活在东北,她其实属于出生于中国的日本人。

她的父亲山口文雄任职于南满铁路株式会社,长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逐渐成为了一个铁杆的知华派,甚至是亲华派。对于中国,他萌发了越来越多的感情,真正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于是,因为对华的态度显得不够强硬,不够尖刻,山口文雄遭到了日本强硬派的敌视。于是,他被指控与盘踞东北的张作霖通敌叛国,只能退出了南满铁路,灰溜溜地移居抚顺。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生活在中国的东北,山口淑子自小就掌握了流利的汉语,而且还具有了东北人那种特有的豪横。其父离开南满铁路后,更加毫无顾忌地开始结交中国的朋友。

其中,有一位名叫李际春的与山口走得尤其亲近,成为了家中的常客。在山口淑子十三岁时,她认了李际春为义父,从此以后才取了“李香兰”这个中国名字。

几年后,她就以这个名字抵达北平读书。因为中文标准,而且举止形态也与其他人无异,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完全看不出来她其实是一个日本人。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面对日寇的虎视眈眈,北平的社会各界都掀起了接连不断的反日宣传和示威游行。在这种背景下,李香兰显得左右为难,因为她实在不愿意中日开战。

不过,历史发展从来都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日本法西斯的不断挑衅下,卢沟桥事变终于爆发了,全面抗战自此开始。

1938年,由于出众的容貌和娴熟的中文,李香兰进入满洲电影协会出道,希望以“中日亲善”的身份进行文化侵略。此时,年方十八岁的她显得非常单纯,丝毫没有意识到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为了提前进行造势,日本官方甚至在奉天策划了“满洲新歌曲”大赛,李香兰毫无悬念的夺取桂冠。成名后,她被要求继续以中国人的身份在演艺界发展,先后演唱了《孟姜女》和《渔家女》等歌曲。

不仅如此,她还以中国人的身份参演了日本拍摄的许多电影,俨然就是中日文化的代言人。以至于,很多国人都认为她卖国求荣,甚至是女汉。殊不知,李香兰是一名如假包换的日本人。

抗战后期,李香兰从北平转入上海进行发展,凭借一首《夜来香》而轰动东南亚。趁着这股热浪,她又演唱了《何日君再来》等一系列的靡靡之音。

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中日之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很快,曾经风靡上海的李香兰被以汉奸的罪名逮捕,尽管她一再声称自己的国籍是日本,但国民政府完全不相信,还将她关入了监狱。

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要求立即枪决李香兰的呼声。眼看性命不保,她的苏联好友柳芭站了出来,强有力地证明了李香兰的国籍,就这样才被遣返回了日本。

回国后,李香兰用回了自己的本名山口淑子,之后进入了日本的富士电视台工作。在她任职期间,屡屡出现在电视节目中采访各类政治人物,政治经验越来越娴熟。

1974年,山口淑子通过激烈竞选,终于当选了日本的参议院议员。以此为平台,她终于有机会为中日关系尽心出力,成为了一名亲华派议员,一直到了90年代才宣布退出政坛。

2005年,已经八十五岁的山口淑子还在为中日关系担忧,多次发声反对参拜靖国神社,力劝日本政府重视历史问题。

到了2014年9月7日,山口淑子安然逝世,活了整整94年。@文史不假

李香兰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夜来香》发行于1944年。由于在近半个世纪里,不断被歌手翻唱,这首歌也成为了中国人尽皆知的歌曲之一。不过,这首歌在当年发行时,却被人们归入了“靡靡之音”的范畴。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不少人认为,这是日本人专门为了麻痹占领区的人民而作。而这首歌的原唱者李香兰,也是一位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李香兰旧照)

抗战时期,关于李香兰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对于她身份的争论。在当时的大多数人认为,李香兰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奸。是日本为了宣传自身,麻痹中国国民而推出的工具。而另有一部分人却认为,李香兰本来就是日本人,不应该被划分到“汉奸”的类别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香兰的国籍和身份,已经盖棺定论,她的确是日本人无疑。但鉴于她曾给战争时期的人民带来过对于美好的幻想,却又以特殊的身份令追随者们失望,因此关于她的争论,直到现在仍然在继续。

李香兰本名山口淑子,1920年2月出生在中国奉天。

她十二岁那年,山口淑子跟随父亲山口文雄搬迁到了沈阳。在抚顺到沈阳的火车上,山口淑子结识了苏联少女柳芭。在柳芭的引荐下,山口淑子成功拜入了苏联著名歌剧演员波多列索夫夫人门下,开始了对于唱歌的学习。

1933年,山口淑子被父亲的中国好友李际春收为养女,由此得名李香兰。

山口文雄也喜欢让女儿成为中国人的养女。1934年,李香兰来到北平后,又认了父亲的另外一位中国朋友潘毓桂为养父,并取名为潘淑华。这位潘毓桂,是抗战时期的著名汉奸。他在七七事变中将国军二十九军出卖,直接导致了南苑的失守。

来到北平之后,山口淑子以“潘淑华”之名,进入了北平翊教女中念书。在学校期间,山口淑子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日本身份。由于从小生活在中国,山口淑子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她像一名普通中国女学生一样上学放学,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李香兰影视旧照)

1938年,由于山口淑子特殊的身份以及出众的表演天赋,日本人很快将她拉进了“满洲电影协会”,并进行了大力包装。当时的山口淑子还很单纯,并没有联想到太多政治目的。因此,当日本人想要她用中国人的身份,以“李香兰”为艺名进行演出时,她也根本没有多想便答应了。

李香兰在日本奉天广播电视台策划的《满洲新歌曲》节目中大放异彩,她演唱的《渔家女》《孟姜女》等歌曲,在播出之后好评不断,而她也因此一炮而红。

在走红之后,李香兰参演了“满映”推出的一系列电影。这些电影的剧情,也大多是她所扮演的中国少女,在经历磨难后,成功地与日本少年走在了一起。

让李香兰没想到的是,在电影推出之后,她却陷入了风口浪尖的舆论漩涡中。不少中国国民对于她拍摄亲日电影的行为骂声不断,甚至有人还称呼她为“汉奸”。

对于这些声音,李香兰有苦难言,只能以沉默来应对。

(李香兰晚年旧照)

后来,李香兰去了上海发展。1944年,凭借着一曲《夜来香》,李香兰也成为了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一。而这时的她,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在全中国走红。

不过好景不长,1945年抗战正式结束,李香兰以“汉奸罪”的罪名,被中国政府逮捕。由于当时整个中国掀起了惩治汉奸的热潮,因此社会上也传出了一些枪毙李香兰的呼声。就在呼声越演越烈之时,李香兰的好友柳芭向法庭提供了证明,证实李香兰并非是中国人,而是属于日本侨民,她才被释放并遣返回国。

回国后的李香兰,又重新用回了“山口淑子”的本名,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日本妇女。1969年,李香兰进入了富士电视台工作,并且她还采访过如曼德拉、阿拉法特等一众大人物。由于频频在电视中出现,再加上她拥有特殊的经历和身份,1974年,李香兰在日本首相的劝说下,成功竞选为日本参议院议员,一直到1992年才退休。

值得一提的是,李香兰在二战后一直积极奔走,为中日的友好做出了不少贡献。2005年,她还曾公开发表一篇长文,劝诫小泉首相不要参拜靖国神社。

最终,这位拥有传奇人生的女子于2014年去世,享年94岁。

(参考资料:李香兰著《我的前半生》)

李香兰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李香兰活了94岁,2014年9月7日病逝于日本。当时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李香兰女士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在战后支持和参与中日友好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对她的逝世表示哀悼”。这也是官方对李香兰的盖棺定论。

那么李香兰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呢?

李香兰于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辽宁省灯塔市,她的母亲叫石桥爱子,是日本人,她的父亲叫山口文雄,是个“中国通”的日本人。李香兰最初的名字叫山口淑子,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她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虽然山口淑子出生于中国东北,她祖籍实际是日本,故此李香兰是日本人。

李香兰是哪国人这问题其实在1945年就有了明确答案。

李香兰是民国时期的电影明星,据说长的很漂亮,不过现在我们只能通过影像资料了解这个美人了。比如张学友有首歌曲叫《李香兰》,周星驰的电影《国产凌凌漆》中袁咏仪扮演的李香琴据说是李香兰的女儿,当然这是周星驰恶搞的卖点,不是事实。香港演员李香琴晚年长得确实很像李香兰,但李香兰比她只大10几岁,做母女不大可能。

李香兰实际是日本人扶植的“伪中国人”电影明星,目的就是培养她为大日本“东亚共荣圈”歌功颂德,也就是美化日本的侵略行为。民国时期李香兰是替日本宣传的工具,是伪满洲国的电影明星。

李香兰从18岁(1938年)加入伪满洲国电影协会以来,日本人就把她当成中国女明星进行包装,期间演唱了著名的歌曲《夜来香》,一夜之间声名大噪,“唱优则演”,日本人顺势推出了李香兰演出的美化侵略的电影。随后她成了瓦解国人斗志的“糠衣炮弹”。

1942年,22岁的李香兰离开了长春到上海发展,随后录制了大量的歌曲,比如《恨不相逢时》、《戒烟歌》、《海燕》等……。次年主演了电影《沙韵之钟》,1945年在上海大光明戏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一年她的演艺生涯达到了巅峰。

但是随着日本二战的失败,日本最终投降。1946年,李香兰以汉奸罪被拘捕,随着国民政府军事法庭的调查取证,发现李香兰籍贯是日本,这样一来,汉奸罪则不成立。中华民国政府只好把她无罪释放,当年2月把她遣返回了日本。李香兰告别了生活了26年的中国,终于回到了她的祖籍日本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李香兰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李香兰是日本人,所以算不上汉奸。

1906年,日本人山口文雄因为仰慕中国文化,从日本来到中国,在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教员工中文。1920年,女儿李香兰出生于沈阳,取名山口淑子。

生在中国,再加上父亲热爱中国文化,所以山口淑子从小就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1933年,山口淑子被国民党军政要人李际春收为干女儿,取名李香兰。

而且就在一年前,李香兰在火车上结识了一个苏联少女,并且通过她认识了苏联著名的歌剧演员波多列索夫夫人,李香兰拜师学艺,从此走上和演唱道路。

1934年,李香兰被父亲送到了北平读书。

当时日本的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国内的反日情绪高涨,李香兰也开始刻意隐瞒自己的日本人身份。

对于李香兰来说,出生在中国,成长在中国,说的也是中国话,自己已经完全是个中国人了。但是,她依然回避不了自己是日本人这个事实。

为了美化侵略战争,标榜自己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日本人开始刻意寻找一批歌星影星,美化战争。

1937年,日本军方找到了李香兰,让她去给满洲映画株式会社拍摄的电影唱歌。当时的李香兰才17岁,不仅容貌俊俏,而且还有一幅好嗓子。怀揣着明星梦,她答应了。

从1938年开始,日本人开始“包装”李香兰,把她作为一位中国歌星大力推广。除了唱歌,她还拍摄了一系列的电影,比如《蜜月快车》、《支那之夜》、《白兰之歌》。这些电影都是讲的中国少女爱上日本男人的故事,纯粹为了美化战争而服务的。

不管怎样,李香兰是火了。

1942年她到上海发展,继续演电影和唱歌,红遍大江南北。比如大名鼎鼎的《苏州夜曲》、《何日君再来》、《夜来香》,更是最热门的歌曲。

抗战胜利后,中国开始清算汉奸,李香兰也被押到了审判席。对于她的指控,是汉奸罪,认为她身为中国人,却拍摄美化日本侵华战争的电影,罪无可恕。

后来,李香兰曾经在火车上认识的那个苏联少女,带来了一份身份证明,李香兰是日本人。

法庭判李香兰无罪,她留着眼泪在深深的给大众鞠了躬。

此后,李香兰回到日本,并且致力于对日本侵略战争的伤害补救。她曾经多次来到中国,表达歉意和忏悔。

2005年,李香兰发表了一篇文章,劝诫日本首相小全纯一郎不要参拜靖国神社。

2014年9月7日,李香兰逝世,终年94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李香兰女士战后支持和参与中日友好事业,为此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她的逝世表示哀悼。”

所以,李香兰是日本人,也是一位为战争忏悔、为和平努力的日本人,值得肯定。

李香兰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日本人。

在我国现代史上,有两个传奇女人:

一个明明是中国人却取个日本名字的川岛芳子(肃亲王善耆第14女,本名爱新觉罗•显㺭,汉名金璧辉,1948年被当时的民国政府以“汉奸罪”枪决。)

另一个则明明是日本人却取个中国名字的李香兰。

李香兰,本名大鹰淑子,旧姓山口。1920年出生于当时我国的奉天省奉天市北烟台(今辽宁省灯塔市),本籍佐贺县杵岛郡北方町(今武雄市)。

因被其父友人、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后被以“汉奸罪”处死。)收为义女,故得名李香兰。后又被伪天津市长潘毓桂认为义女,因此又叫潘淑华。

1934年入北京翊教女子中学,1937年毕业,1938年成为伪满洲国满映映画协会专属艺人。

1943年,出演《万世流芳》(描述林则徐事迹的电影),该电影获得民众一致好评,李香兰也因此大红大紫。

李香兰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滩“五大歌后”之一(其他四大为周璇、白光、姚莉、吴莺音。)

日本战败后,李香兰被以“汉奸罪”付诸军事审判,计划于上海赛马场实行枪决,而就在此时其在奉天时的亲友在其父母处拿到了她的日本户口副本,证实其非中国人,不适合“汉奸罪”,之后被遣返。

回国后,当过演员、歌手、主持人,1974年从政当选参议员,1992年从参议院退休。

日本NHK电视台曾在李香兰生前对她进行了采访,并制作成纪录片。片中言,李香兰有两个祖国,一个是祖国日本,另一个是生养她的故国中国。

1989年,中日合拍电影《再见,李香兰》,片尾曲为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不要走),张学友的《秋意浓》即据此改编。

2014年,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94岁,叙正四位。

李香兰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李香兰当然是日本人,虽然出生在中国,早年生活在中国,但他父母是日本人,她在中国为伪满服务,回日本继续从政,如果你非要把李香兰和中国牵扯上关系,那她就是个假冒的中国人。

图为1933年李香兰与父亲山口文雄。

李香兰(1920-2014年),曾是日本侵华时期红极一时的歌星和明星,且是日本人捧红的。1920年出生于抚顺,父亲山口文雄是日本佐贺县人,母亲石桥爱是日本福冈县人,山口文雄在抚顺煤矿工作时,生下了山口淑子。

1937年以前李香兰已是伪满洲头号女星,有多部电影与歌曲。

由于抚顺煤矿经常有土匪袭扰,1933年山口淑子一家迁往奉天,山口文雄当时有个结拜兄弟叫李际春,此人以前是山东一带的军阀,也是东北军政要人,后投靠日本人当起了汉奸,时任伪沈阳银行总裁,两家为巩固关系,李际春将山口淑子收为义女,并取名李香兰。

1942年李香兰到上海发展,随后红遍中国。

随即李香兰就读奉天女子商业学校,汉语水平大增,在此期间认识了俄罗斯少女柳芭,她家是俄罗斯贵族来东北,母亲是意大利人,毕业于米兰音乐学校,曾是红极一时的歌剧演员,李香兰就跟着柳芭母亲学音乐。

李香兰曾以汉奸罪被逮捕,因证明其日本人身份,所以被无罪释放遣返日本,所以李香兰国籍就是日本。

1934年李香兰曾被伪天津市长收留,就读翊教女中,从此由一个地道日本人,逐渐变成一个冒牌中国人。后来她被选为伪满洲歌手,充当“中日亲善”的手段,1938年正式以李香兰的艺名在满洲映画协会出道,从此她作为日本军国主义在文化领域推行侵华政策所利用的工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