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个国家都要储备黄金?

作为一种稀有保值的贵金属,黄金以其特有的价值一直都充当着硬通货的角色,充当着纸币的保护者角色。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黄金的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难怪世界各国都要储备黄金,难怪马克思会提到: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截止2014年,世界已知开采的黄金总量大约在172000吨左右。其中,有将近三分之一都被各国政府所有,当作国家的黄金储备,在国际金融市场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

不过,这个数量庞大的黄金储备虽归各国政府所有,但却并不是由各国政府自行存储,有相当大的部分都存放在了美国。其中,还包括中国的600吨黄金储备。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美国特朗普政府就曾以此相要挟。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黄金储备如此重要,那为何许多国家要把自己的黄金存放在美国呢?

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早在一战前黄金就成为了大宗贸易的主要结算方式。一战期间,美国人大发战争的横财,同时向作战各方出售武器和各种物资,获取了大量的黄金收入。

在二战爆发前后,美国人继续两边售卖,继续依葫芦画瓢,继续赚取了大量的黄金收入。笔者相信,若不是小日本突然偷袭珍珠港,美国人绝不会在1941年就介入了二战。

随着德国、日本、意大利等轴心国的败迹显露无疑。在1944年7月,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齐聚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一同召开了全球经济会议,旨在迅速修复战后世界经济。

在此次会议上,与会各国最终达成了一致的协议,同意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当时明确规定,每盎司的黄金折合为35美元,这个汇率维持不变。

结果,二战结束后不久就伴随着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而爆发了冷战,东、西世界的关系急转直下。作为对抗苏联的最前线,联邦德国显得危机异常。

为了保护自己的黄金储备,西德人只得把大部分的黄金都秘密运送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让美国人帮助自己代为保管。以此为标志,美国开始替他国保管大额的黄金储备,许多国家都纷纷效仿西德。

由于美国在战后拥有最完善、最先进、最开放的金融体系和投资环境,如果某个国家爆发经济危机,其存放于美国的黄金储备就可以第一时间被用来兑换成美元,可谓快捷和安全。

不可否认,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二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恢复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这个经济体系,一直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在经济、政治的新格局下宣布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虽然不能再直接兑换黄金,但国际上通用美元进行结算的方式却保留了下来。随着欧元、日元、人民币等多种货币的崛起,但至今为止美元仍是国际结算的第一大货币。

这些从世界各国运来的黄金,被美国政府储存于美联储的地下金库内。该金库位于纽约自由大道33号,是一栋守卫严密的意大利式花岗岩牢固建筑。

今天,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不在了,但各国存放的黄金却继续留在了美国。当然,很多国家的黄金储备也再难以取回,美国回找寻各种各样的理由予以迟滞。

为什么各个国家都要储备黄金?

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21年3月底,美国的黄金储备最多,有接近8134吨,占美国储备资产的77.5%。欧洲国家中,德国、意大利、法国的黄金储备之和达8500吨以上,超过美国。俄罗斯的黄金储备位2300吨左右,占俄罗斯储备资产的22%。中国大陆地区的黄金储备为1948吨,占储备资产的3.3%。日本的黄金储备为765吨,占储备资产的3.1%。整体来看,我国黄金储备占比相对较低。

数据来源:世界黄金协会https://www.gold.org/goldhub/data

不过,在我国官方的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整体趋势是上升的。2015年6月份为1.65%,到2021年3月份达3.3%。

数据来源:https://insights.ceicdata.com/Untitled-insight/myseries

尽管金本位已经废除,但是各国的官方储备中依旧有黄金的存在,尤其是欧美等国的黄金储备数量惊人。那么各国为何要储备黄金呢?具体来看:

1、黄金价值稳定、是良好避险资产,具有投资属性

货币制度从实物货币发展到金本位,最后发展到信用货币,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进程中,黄金作为避险资产有千年历史,而信用货币(如美元)成为避险资产不过才几十年。尽管黄金的货币职能已经被信用货币所取代,但其深远的历史影响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发生信用危机时,黄金的避险功能得到彰显。

从安全性来看,黄金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黄金是永不磨灭的,历史上所有开采的黄金仍以各种方式存在着。

从投资性来看,世界黄金协会对近十年来金融市场中多个资产表现进行了统计,相对于一般的大宗商品或者证券等,黄金投资更具有稳定性。

从流动性来看,黄金世界认可高,且有统一的度量单位,全球金融市场是24小时连续运转,所以黄金相对其它投资品来说具有更强的变现能力。除了投资以外,黄金还可以用做首饰加工、医疗工业等领域,这也支撑了黄金市场的流动性。

曾任阿根廷中央银行运营部副总经理的胡安·巴斯科表示,央行和其他普通的投资者不同,它们的一举一动都和国家资产息息相关,因此央行也更多着眼于长远的目标,每一个举动都需要付诸更多的谨慎。黄金不必承担过多的信贷风险,能够长期保值,并可以在危难时期扮演‘避险天堂’的角色,这些属性,都是央行所需要的。

2、持有黄金有利于分散外汇储备风险

黄金和外汇都是一国储备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外汇储备多是美元资产的形式。但是外汇是信用货币,存在贬值风险。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美债收益率一直处于低位,实际利率甚至为负,外汇存在缩水风险。而美元与黄金在长期价格变化中呈负相关,黄金可以对冲美元贬值的风险。

此外,黄金可以规避美元信用风险。原意大利央行副行长塞尔瓦托·罗西认为,对于中央银行而言,独立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政府开始越来越多地介入市场,通过央行去影响市场。央行的独立性因此受到一定威胁。全球金融危机迫使央行普遍开始采取广泛的措施,以避免金融体系的崩盘。可是这同时也给央行带来了其他的“麻烦”—眼睁睁地看着资产负债表不断扩张,潜在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黄金储备则被赋予更重大的意义,成为央行重要的避险工具。

3、持有黄金有利于抵御宏观经济风险

由于黄金的流动性强,所以在一国经济出现动荡时,可以快速的转化为外汇,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时,日本、韩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货币出现明显贬值,经济出现困难,为了阻止本币进一步贬值、稳定内部经济,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动用了黄金储备。其中,韩国政府动员公民将金条和黄金制品变卖给银行换取韩元,共收集黄金约250吨,价值超过20亿美元,有效缓解了外汇储备危机。

俄罗斯为偿还外债时,也曾通过出售黄金清偿债务。拉丁美洲债务危机时,巴西、哥斯达黎加、乌拉圭、萨尔瓦多等国曾以出售全部或部分黄金储备的方式,解除或缓解各自的长期债务压力。印度曾以作为抵押,获取国外贷款,促进外贸发展。

此外,对国家来说,黄金可以视为其货币最后的信用支撑。有学者指出美国政府所持有的巨额黄金储备,对于美元成为和长期维持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地位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国也应把增加黄金储备作为一个重要途径和战略决策,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认可。

如格林斯潘所言,黄金仍代表世界最后的支付形式。一国持有黄金储备,就如个人购买保险。尤其在危机时期,拥有更多黄金就意味着拥有更多主动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