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唐朝第一美女的安乐公主,最后为何被斩杀?
大唐安乐公主 (685年——710年),原名叫做李裹儿,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韦皇后所生,号称大唐时期最美的女人,没有之一。
当年,武则天为了自己登基做皇帝,废除唐中宗李显并将其一家都发配于庐陵,做了“庐陵王”。韦氏在跟随李显一同赶赴庐陵的途中,生下了安乐公主,因为当时情况紧急,没有起码的环境。韦氏只得在慌乱之中,解下衣服包裹刚生下的女婴,所以得名为“裹儿”。
生于困境中的李裹儿,从此和苦难中的父母一道,开始了流放生涯。对于这个生不逢时的小公主,父母给予了尽可能多的关爱和照顾,也算是弥补她因父母被贬而受到的牵连。
随着李裹儿的长大,竟然发育成了翩翩美女,风姿矍铄,敏达伶巧,深得李显与韦氏的溺爱。就这样,逐渐养成了李裹儿刁蛮任性和目中无人的顽劣性。《新唐书》记载:“光艳动天下,侯王柄臣多出其门。”
701年,为了实现李家和武家的政治联姻问题,同时也因为李裹儿自身的品行有亏和作风不检,长期与武三思之子武崇训私通,导致了“未婚先孕”。尽管!大唐对于男女之事看得很开,但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不得不匆忙嫁给了武崇训。婚后不到半年,很快就为武家生下了一名男婴。
705年,随着武则天老去,朝政日益荒废,男宠和权臣开始乱政。宰相张柬之等人,为了稳定江山社稷,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当时已经重病的武则天传位给了李显,恢复了大唐的国祚,政权重新回到李家手中。
老爹李显恢复帝位后,安乐公主的好日子终于到了,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甚至于权倾天下。生性懦弱无能的李显,青年时被老妈武则天制得服服帖帖的,中年时被老婆韦氏管得严严实实的,老年时老女儿李裹儿训得窝窝囊囊的。凡事,不论对错一律准许。
当时的太子李重俊,并不是韦皇后所生,所以安乐公主开始肆意地刁难太子,不仅如此,她甚至要求老爹李显废除李重俊的太子之位,改立她为皇太女,将来可以继承大唐的皇位。一帮老臣们听说了此事,脑袋都磕出血了,才劝服李显不可如此荒唐。
但是,太子李重俊的日子越来越艰难,照此下去,被废只是时间问题了。不得已,太子联合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矫诏召集羽林军攻击武崇训的府第并诛其亲信党羽数十人。可惜,首要目标安乐公主,却逃脱后躲入了大唐皇宫。
李裹儿添油加醋,说太子谋反要杀死老爹李显提前登基。李显和韦后大怒,命令右羽林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兵太极殿剿杀叛乱。李重俊的三百人马被全部剿灭,自己也被冤杀,因为他并不是要收拾老爹,而是要收拾李裹儿。
武崇训在太子兵变中死后,身为老婆的安乐公主丝毫没有悲伤,很快开始和武延秀勾搭成奸,随即决定改嫁于他。这个女儿,真的是“脏唐臭汉”最典型的事例。
出嫁时,安乐公主公然逾制却无人敢言,嚣张气派至极。她公然使用其母韦氏的皇后座驾,从宫中一直送到了夫家。李显与韦后全都为她送行,朝中的公卿和大夫,伏地叩拜她的车驾以及随从。
710年,唐中宗李显终于歇菜了,韦皇后立即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全部掌控在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手中。意图已经非常明显,韦后想学自己的婆婆武则天,也要做女皇帝,也要嘚瑟一回。安乐公主一看有机会,极力怂恿韦后继位称帝,立自己为皇太能女将来接班。
老实说,唐朝的女人,思想太解放,地位太崇高,直接导致了想法也太多,危害也太多!
为了平定这种乱局,太平公主召集了李唐的宗亲和大臣,共同代替李显起草了一份遗诏,推李重茂继位为帝,由皇叔李旦辅政,韦太后摄政。
可是,对于这种最佳的结果,韦后压根不予理睬,继续朝着自己登基称帝的目标发起冲刺,反正此时她已经大权在握,没有人可以阻挡她的步伐。
710年7月,太平公主联合侄子李隆基,集合所有倒后势力,发动了“唐隆之变”,率兵入宫斩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之后,一起拥立李旦即位。这样,大唐的运行终于稳定了,尤其是后来李隆基继位后,开始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参考资料:
《新唐书》
《安乐公主》
被称为唐朝第一美女的安乐公主,最后为何被斩杀?
纵观历朝历代,唐朝无疑是女性最为自由的时代,也是女性权力欲望被无限释放的时代。唐朝没有三纲五常的约束,更有鲜卑族奔放豪爽之气的融入,所以唐朝女性具有与后面几个朝代截然不同的风格特点,她们更开放,更崇尚自由,更会享受。
安乐公主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过,她出身的时候,也是父亲李显最为落魄的时候。李显被贬往房州,前途一片渺茫,心情抑郁不堪。路途中韦氏就分娩了,慌忙中竟找不到襁褓,李显只有撕下身上的衣服包裹婴儿,因此就起了个名字叫李裹儿。因为有这番经历,李显对这个女儿有些愧疚。
李裹儿长大之后,出落的非常标致,有倾城之色。李显生性仁慈,对李裹儿极是宠爱,凡求必应。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性格变得张扬跋扈,骄纵任性。
可能唐朝没有礼教束缚,民风比较开放,对女性贞节贞操计较不多,两性自由空前释放。前有武则天宠幸二张兄弟,后有韦后和武三思私通,而且李显的绿帽子似乎带着很舒服,不仅不加以怪罪,反而听之任之,甚至还为他们创造条件。诸如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女性强人,似乎在两性关系方面,也都很不检点,都有很多情人玩伴。
有其母,必有其女。安乐公主也是生性风流的主,年纪轻轻,就与武三思的二儿子武崇训勾勾搭搭,干柴烈火一经点燃就火势汹涌,安乐公主一不小心未婚先孕。于是,武则天就将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崇训。
神龙政变后,李显当了皇帝。安乐公主更是恃宠而骄,很多王公贵族巴结于她,夫妻二人更像是政治夫妻,李裹儿不改风流本性,虽然结了婚,还经常沾花惹草,与武承嗣之子武延秀搞得火热。
武崇训听之任之,对安乐公主极尽谄媚讨好之能事。因太子李重俊不是韦后所生,武崇训经常教唆安乐公主整李重俊,还让安乐公主劝李显废掉太子,改立李裹儿为皇太女。李重俊自是对韦后和武氏党羽痛恨不已。
李重俊和其党羽发动兵变,杀掉了武三思和武崇训,后来李显和韦后杀掉了李重俊。安乐公主顺势嫁给了武延秀,出嫁这天,借用皇后车驾,自宫中送到家中,风光无限。
710年六月,李显暴毙而亡!死因有许多版本,有的说是安乐公主和韦后合谋害死,李显喜好吃饼,于是韦后令人将预先配置的毒药掺入饼中,李显食用后,腹痛而死;还有说,李显是突发脑梗或者心梗而死,因为李唐家族有遗传病史,李渊、李世民、李治均是“风疾”或者“气疾”而死。当然,这都属推测,到底如何死的,也只有天知道了!
李显死后,韦后更改诏书,想成为武则天二代。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兵变。
当时的安乐公主,正在描眉画黛,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容貌艳丽,笑靥如花,想到马上就去幽会情郎,不禁心驰荡漾,情难自己。正在这时,忽听得外面嘈杂一片,只见丫鬟匆忙跑过来,一问方知禁军已经围抄过来。安乐公主吓得花容失色,夺门而逃,逃到延明门时,追兵已经赶到,可怜一代风姿佳人,香消玉损!
被称为唐朝第一美女的安乐公主,最后为何被斩杀?
纵观唐朝整个历史,最美的女人不是武则天、上官婉儿、太平公主和杨贵妃,而是红颜薄命的安乐公主。为什么说安乐公主红颜薄命呢?因为25岁的她正在家中揽镜画眉,涂指甲油时,被突然闯进来的堂弟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乱刀砍死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呢?原来都是权利惹的祸。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安乐公主——李裹儿
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安乐公主。安乐公主名叫李裹儿(685~710年),是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李显和韦后的女儿。我们都知道,李显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他的两个哥哥先后被武则天废、杀后。然后立了李显为皇帝,不过没多长时间,武则天为了独断专权,于684年废了李显皇帝位,武则天“废唐立周”成了实际上的皇帝,让第四子李旦做皇太子。
李显被贬至房陵(今湖北房县),在被贬的路上生下了安乐公主,这一年是685年。当时生活很艰苦,半路也没有接生婆,老婆韦氏眼看就要生了,李显没办法脱下了自己的长袍,把出生的女儿裹了起来,这就是李裹儿名字的由来。
大约过了20年后,也就是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与桓颜范、敬晖等大臣发动了“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拥立先前的皇帝李显复位。李显得以第二次称帝。
▲武则天
李显这个人没有什么能力,平庸至极还外加怕老婆,老婆韦后经常和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通奸,李显装作看不见,实际他的脑袋上一片绿油油。这时李裹儿已经出落成了20岁漂亮的大姑娘,嫁给了武三思的第二个儿子武崇训为妻。换言之,她母亲的情人是她的公公。
由于李裹儿从小受过苦,李显再次称帝后,在各方面骄纵女儿,也是想弥补对女儿的亏欠。这样就造成了李裹儿专横跋扈的个性。李裹儿和母亲韦后都是有野心的人,李显的懦弱助长了母女的嚣张气焰。李裹儿要求父亲李显封她为皇太女,言外之意她也有继承皇位的权利。她曾说:“我奶奶姓武能做皇帝,我是皇帝的女儿为何不可呢?”
李裹儿处处效仿她的奶奶武则天。这势必引起皇太子李重俊的不满,李重俊是李显的儿子,和李裹儿是异母兄妹。李重俊发动宫廷政变想先下手为强除掉韦后和李裹儿,但是随后被李显镇压下去了,李重俊被杀。
▲韦后
此时李裹儿再次想做继承人,但李显拒绝了。韦氏和女儿李裹儿一商量,干脆下毒毒死“老头子”李显算了。结果李显喝了韦后的“八宝粥”后顷刻毙命。
韦后为了遮人耳目,立了一个16岁的傀儡皇帝李重茂。韦氏和李裹儿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制,走上了一条“废唐立周”的老路。
母女的专权国事,引起了两个人的不满——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于是围绕着权利之争展开了厮杀。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小女儿,从小很受武则天的宠爱,武则天曾说“此女类我”。太平公主从小受到了母亲的鼓励,也想效仿武则天当皇帝。在李显当政时,太平公主是李显的妹妹,由于李显懦弱,他对妹妹言听计从,换言之,太平公主在李显死后,一切权利被韦后和安乐公主剥夺了。这是太平公主不满意的地方。
▲太平公主
李隆基为何不满意呢?原来李显活着时,打算死后把皇位留给弟弟李旦,毕竟李旦当了多年的皇太子。假如传位于李旦,李隆基是李旦的儿子,那么依照“父死子继”的传位制,李隆基有机会当皇帝。
现在韦氏和女儿李裹儿专权,李隆基称帝眼看要成为泡影,有道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了历史上的“唐隆之变”,
710年7月21日早上,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带领宫廷卫队,冲进了韦后居住的地方,太平公主历数韦后专权秽乱后宫的糗事,说完没容韦后申辩,太平公主一刀砍死了她。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返身来到了安乐公主的府上,安乐公主洗罢脸正在揽镜描眉画眼涂口红,李隆基上前一刀结果了她,这一年安乐公主25岁。▲李隆基
杀死韦后和安乐公主后,小皇帝李重茂很明智,整个宫廷都是李隆基的眼线,自己这个皇帝当不稳,干脆把皇帝位置让给了李旦。
过了两年后,也就是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儿子李隆基。李隆基就是历史上的唐明皇,杨贵妃的老公。
到了公元713年,姑姑太平公主和侄子李隆基争权,随后李隆基果断斩杀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最后落得和安乐公主一样的下场,至此,唐朝最有能力的女人们都驾鹤西去香消玉殒了。【不一样的历史解读,不一样的知识分享。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被称为唐朝第一美女的安乐公主,最后为何被斩杀?
安乐公主是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李显的女儿,李显十分疼爱这个女儿。当时正是李显被武则天贬到房州的途中,安乐公主刚出生时,冻得身体发青,李显心疼地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女儿裹上,并由此取名:裹儿。李显夫妇对这个女儿童年时没有享受到一般公主所享受的待遇,十分愧疚,对她是百依百顺。但她内心并不坏,骨子里还是有份天真的。直到安乐公主13岁时,武则天才将儿子李显召回,从此一家人才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这一下滋长了安乐公主的骄横、霸道的性格如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女,怎么会落到命丧刀下的下场,还被扣上谋反、大逆不道的罪名?
安乐公主的性格转变起因于初恋对她的伤害,加上她的母亲韦后又是个贪恋权势、一心想成为武则天那样的人掌控朝政,对安乐公主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她开始变得看中权力,认为只有掌握权势,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才能过的舒坦幸福。
被利益熏心的母女俩已近失去了理智,她们开始谋划造反,一起下毒杀害了李显。韦后亲手杀死自己的丈夫,安乐公主亲手将一直疼爱自己的父亲送上黄泉。她们为了权力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也许她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如意算盘会被打翻,在顺利杀了皇帝后,计划还是失败了。李隆基发生了政变,韦后极其党羽都被清扫一空,安乐公主也惨死于乱刀之下。这场闹剧也就此结束。
那年,安乐公主才20岁。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就这样做了个荒唐的梦,在梦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被称为唐朝第一美女的安乐公主,最后为何被斩杀?
相对来说,唐朝是一个开放的国度,宫规戒律不是很森严,出了很多奇葩的公主,安乐公主肯定就算一个了。
比杨贵妃还美,比武则天还歹毒。安乐公主有着惊艳的姿容,被誉为唐朝最美丽的公主,可是却也是一个蛇蝎心肠的女人,她和母亲韦氏一起毒杀了唐中宗李显。她最后的下场也很惨,在家里梳妆打扮的时候被杀。
一个已经势倾朝野的公主,为何还要一步步走到弑杀生父自己也被杀的地步了?
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看看这段往事吧。
公元685年,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罢黜,流放到房州,就在去的路上,一个女孩降临了。
当时的条件很差,他们连一块多余的被毡都找不到,李显用自己的衣服包住了冻得有点发紫的女儿,因此,这个孩子就被称为“裹儿”,也就是安乐公主。
他们一家人在房州呆了14年,过得很苦,韦后一直对李显不离不弃,李显感动地对她发誓道: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
没有想到,这一天还是来了,公元699年,李显又被武则天召回东宫做了皇太子,并在705年复位,再次做了皇帝。
李显登上了帝位,他忘不了在房州粗茶淡饭时,韦后对她的不离不弃,他感激她,各种宠爱她,也宠爱他们两人的女儿安乐公主。
权势是一个可怕的东西,会让人丧失心智。
韦后和安乐公主拥有了势倾朝野的权利时候,也有了贪恋之心。
因为韦后没有自己的儿子,立的太子是其他妃嫔所生,让韦后和安乐一直不舒服。
不想唐中宗把皇位传给这个人,那怎么办了?自己做皇帝。
唐中宗生性懦弱,又感恩在房州时候韦后的不离不弃,一直很宠爱她们,甚至到了纵容的地步,大臣都看不下去韦后干涉朝政了。
桓彦范就劝谏中宗说道:“牝鸡司晨,有害无利,请皇后专居中宫,勿预外事。”可是唐中宗并没有理睬这些。
安乐公主干预朝政,卖官鬻爵,大兴土木,先嫁武崇训, 再嫁武延秀,私生活极其混乱,可是唐中宗都还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选择看不见。
可欲望的沟壑是填不满的,安乐公主没有做成皇太女后,干脆就和韦后一起毒杀了唐中宗。
她们想效仿武则天登基做女皇,可惜还是没有武则天的魄力。
公元710年,他们想除去相王李旦登基,却被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先下手为强,韦后和安乐公主都被杀,安乐公主还在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的时候,就被人冲进去杀死了。
安乐公主贪恋权势,最后落得如此凄凉的结局,真是可悲可叹。
被称为唐朝第一美女的安乐公主,最后为何被斩杀?
没见过本人,不知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