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从22岁开始定投指数基金到退休会是富翁吗?

假如每月投3000元,连续投三十年,年投资收益率按4.2%计算,30年后基金规模将达到216万元,已经是个富翁了[呲牙],可实际上每年很难有这个固定收益[捂脸]

如果一个人从22岁开始定投指数基金到退休会是富翁吗?

从22岁开始定投指数基金到退休后能否会成为富翁呢?

为了思考这个问题。我特意计算了一下。

首先我们假设每月定投200元

坚持38年到退休,月月坚持定投。

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0%

那么每月200元,一年就是共投入2400元。第一年投资的2400元根据年化10%收益率业计算,那么38年就是2400X1.1的38次方,这就是第一年定投最终得到的回报。

第二年定投获得的回报是2400X1.1的37次方

第三年定投获得的回报是2400X1.1的36次方

然后把这38年的回报加在一起是多少呢?

我数学不好,我大概估计了下是100万元以上吧!

看似很多的样子。但是我们38年总共也投入了91200元。大概是在38年间财富增长了10倍多吧。

每月定投200元,38年后退休时才得到100万元。而且由于已经38年了,肯定会有物价通胀这时的100万元的购买力已经无法和38年以前相比了。也许只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万元货币的购买力。很显然,每月定投200元过少,退休后的资产是无法达到富翁的水平的。

如果我们增加每月的定投资金达到2000元呢?那么我们38年就会投入总资金912000元。退休时就会有1000多万元。这个资产水平就要看似好多了。

总之,一个人从22岁开始定投指数基金到退休,要想实现富翁的梦想,至少也要每月定投数千元才行。一句话——每月投的钱是越多越好。道理很简单,只有基数大,滚的雪球才容易很大。

如果一个人从22岁开始定投指数基金到退休会是富翁吗?

闲来没事,我还特意算了一下到底能不能成为富翁,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我们以现在的情况来看,500万一应该算了富翁了吧,假设通货膨胀率3%,38年后退休,那么现在的500万相当于四十年后的1537万3917元(你说这通货膨胀吓人不),也就是说要通过理财至少赚够1500万才算富豪。

达到什么条件才能赚够富豪的水平呢

通过匹配不同的年化收益率跟投资金额,我算出来一个达标的标准,也就是说至少要达到下面的水平才能38年后成为富豪。

年华收益每年10%,每年定投金额不低于4万,折合每月定投3300。这样算下来38年后本金加收益一共1600万,刚刚达到富豪的标准。

也许有人说这个10%的年化太高了,那我们再来算算5%的年化收益,每年需要定投多少吧。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每年定投金额竟然要高达14万,也就是说每月至少定投1万1千600多。

但是我们很多人的月工资一共也没这么多啊!

所以要想成为富豪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 收入高。
  2. 年华收益率高。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但如果收入特别高或者是投资大神每年收益翻倍的那种,另当别论。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我们普通人无论从现在还是将来来说,成为富豪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大家一下帮助。

如果一个人从22岁开始定投指数基金到退休会是富翁吗?

长期定投指数基金,是普通人财富保值增值的一种方式。

比如,定投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基金,长期年化收益率可达到5~15%左右。按照这个收益水平,每月投入1000元,从22岁开始定投38年到60岁,则总共投入本金45.6万元,到退休时可以拥有资产约290~9235万元。

我想,如果平日傻傻投,关键时候抓住大牛市的市场顶部阶段进行止盈,如果收益理想的话,依靠长期定投和稳定复利收益,则在38年后可以拥有至少千万资产、甚至过亿也说不定,应该可以实现你千万富翁的梦想。

说到这儿,估计90%+的人会不相信,另外10%的人会嗤之以鼻。实话讲,我也不深信。

因为,身边的现实世界中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能够做到持续不断定投几十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0-15%以上。目之所及,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就是巴菲特老人家,投资几十年,做到了平均年化收益20%左右,而他早已是千亿美元级别的富豪。

OK,我们不妨就来做这个实验。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了解基金定投。

如果一个人从22岁开始定投指数基金到退休会是富翁吗?

如果一个人从22岁开始基金定投,退休是60岁,整个过程就是大约38年的时间。这样一种长期的连续的基金投资方法,最终能否让一个年轻人变成富翁,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所投资产品的年化回报率。

假设我们投资的对象是指数基金。你必须注意一点,不同市场的指数基金,其中长期收益率水平相去甚远。

在过去的100年,道指屡创新高,在过去的二十年也是这样。但是,我们的a股指数并非如此,1000点徘徊了很多年,3000点又徘徊了很多年。所以,投资于不同的指数基金,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当然,总体而言,在38年的时间长度里,除非出现大的战乱,否则绝大多数指数都应该是上涨的。长期投资就是赌国运,你也不必太纠结于现在我们看到的市场状态,也许十年后市场就会变得面目全非,我们的指数年年大涨也不是没有可能。

回到指数基金投资本身,既然现在银行理财年化收益率能接近5%,那么,个人武断的推测,指数基金年化收益率接近8%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这也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里对gdp增速的预期数字,具有一定的宏观经济作为基础。

如果你希望在基金投资中追求更好收益,就只有往股票型基金的方向去努力。

第二,定期投入的本金金额。

结合第1点的分析,如果我们假设按月定投,每月投入1000元,以我们推测的指数基金平均年化8%的收益水平,38年以后本利合计会变成276万元。而在这个过程中,总的本金投入不到46万元,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收益状态。

但是,276万元显然不足以让38年后的你成为富翁。现在彩票头奖都500万了,姑且以此作为富翁标准线,那么38年以后的标准线起码得是1500万吧?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22岁的年轻人每个月需要投入到指数基金定投的本金应该是5435元!

这个数字不容易,我感到了沉重的压力。果然,想成为富翁,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如果一个人从22岁开始定投指数基金到退休会是富翁吗?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人类自上个世纪中叶之后,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市场经济,体现在制定规则等方面,而不再是领土的争夺。这就隐含着一个内在的逻辑,那就是人类因战争内耗而大踏步后退的概率趋于零。因此,人类的整体产出价值是不断增加的。体现在资本市场,就是整个上市公司的利润、整个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是不断前行的。

这也得到了A股走势的佐证。每隔数年,全A指数重心就会上移。比如说上证综指从2000年开始,998点、1664点、1900点、2638点,只是2018年因前所未有的黑天鹅又叠加当时的去杠杆政策,上证综指一度击穿了2016年的2638点,最低探至2440点。今年即便又是前所未有的黑天鹅,A股也只是跌至2646点。而以成份股为主的主要指数,则相继走出牛市或者创出历史新高,比如说深证成指、沪深300等等。

所以,如果定投指数基金,未来整体持有市值是不断复利增长。如果定投2万元,每年复利5%增长,那么,10年后的本利和就是20000*(1+5%)*((1+5%)^10-1)/5%=264135.74元。仅仅10年,5%的增长,就是如此。可想而知40年后,每年定投2万元,5%的复利增长,最终收益是惊人的。

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一是定投的方向,一定要代表着产业演绎的方向的ETF,因为如果定投了以银行股、钢铁股为代表的指数或行业ETF,复利的速度可能一般。二是不要频繁交易,要不忘初心。很多定投者,当一两年、数年的收益率达到数倍时就会有赎回或者卖出的想法,真是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所以,需要定力和一定的判断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