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时,打光子弹的弹夹为何不能丢掉?

弹夹可以丢掉,但是弹匣千万别丢掉!先说什么是弹夹,弹夹就是一个把子弹夹成一排、方便压入弹仓或者弹匣的铁片,这个铁片在二战时期就有了,从有半自动步枪开始,就有了弹夹。

一般而言,士兵作战时可以在作战间隙,拿出子弹一颗一颗别在弹夹上。打仗时,如果需要把子弹压入弹仓或者弹匣,那就拿出一个弹夹,插在弹仓口或弹匣口上,大拇指往下使劲一按,几颗子弹就会同时装进弹匣,此时可以选择丢弃弹夹,毕竟这个东西很常见,也很多,这种小铁片,每人都有好几个。

图为打完子弹丢弃弹匣瞬间,动作帅,但是打完了还得捡起来。

但是如果是弹匣,那是一个也最好别丢,丢了绝对会后悔。因为很简单,弹匣是枪械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我们看一个枪的结构图片,你会发现弹匣作为零部件之一出现在图纸上。同样,我们在展览中看到的所有自动步枪、冲锋枪等,也都是配备弹匣的,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弹匣是枪的一部分,是枪械的零部件,你把他丢了干嘛?丢了枪就不完整了,就不能用了!

图中左边是弹匣,右边是弹夹。

当然,即便是现代全自动步枪,也支持你拉开枪机,然后把子弹直接塞入弹仓,然后推上枪机打单发,打完然后继续塞就行了。但是这种丢弃弹匣、回归到原始的非自动步枪的用法,在现代战场上无异于是自讨苦吃呀!现代战争平均击杀一个敌人,需要上万发子弹(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战场统计数据),如果准备一个一个往枪机里面塞子弹,那击杀一个敌人得塞多少次?不敢相象呀!

图为我军的191系列步枪,可见其展示时也是带着弹匣的,弹匣是枪的一个组成部分。

再者,弹匣也是一个机械产品,里面有弹簧等零部件,有些还需要加工出特殊形状来,成本是比较高的,甚至有些弹匣还需要用到特殊材料,比如透明弹匣等;制造出来后,弹匣还需要进行烤漆,总而言之,这不是一个消耗品,而是枪械上的一个组成部分,谁要是把弹匣丢了,这仗就没法打了。

再者,从后勤角度来看,弹夹属于不必须的产品,后勤部门只需要大量的把子弹送到前线就可以了,这样后勤支持战斗的效率也高,毕竟子弹占用的空间夜宵。但是弹匣不一样,那是一个大盒子,里面只装几颗到几十颗子弹,占用的空间大、成本高,而且带来的火力支援也有限,如果实战中往前线运弹匣而不是子弹,那么后勤的压力怕是要难以承受的。

总而言之,弹夹作为装填子弹的一个工具,虽然能提高效率,但是并不是必需品,完全可以依靠手动一颗一颗把子弹压入弹匣或者弹仓;而弹匣就不一样了,没有了弹匣,自动步枪会变成半自动步枪,打完一梭子就扔弹匣,动作虽然够帅,但是接下来捡弹匣、借弹匣的时候,也是麻烦的很呢。

作战时,打光子弹的弹夹为何不能丢掉?

自从现代枪支弹药被应用于战争以来,每时每刻都在刷新着我们的认知。因为往往是那些不被我们所重视的小细节,却总能震撼人心。

比如今天要说的弹夹,你知道它的作用吗?当子弹打光之后,是不是还要留着它呢?明白了它的真实作用之后,肯定有一种军事冷知识的感觉。

打光的子弹夹也不能丢,这是专业作战士兵的经验,因为它的作用非常大

有人表示不服气,谁不知道弹夹,不就是用来装子弹的吗?嗯,确实没错,它就类似于书本夹一样,为金属材质,专门用来辅助装弹使用。

当然,在这里必须要明白一个现实,弹夹不同于弹匣。因为弹匣虽然也承载着辅助子弹排列的功能,但更大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帮助子弹从枪盒里推出来。可以这样说,弹匣是专门为枪支提供弹源的装置,而弹夹则是特别辅助装弹的配件,所以它们并不相同。

因此,我们很多人了解的一个常识就是,当弹匣内的子弹被用光时,持枪者是习惯挥手一丢,将其丢掉的。不过,这通常出现影视剧中,直接作用就是耍帅。因为现实战场上的士兵,会随身携带一个弹夹袋,当子弹打完之后,他们会将弹夹放在袋子里,收拾起来。

不过,弹夹与弹匣虽然有区别,但也并不都是随手直接丢弃的。事实上,当一场战斗结束之后,后期的士兵在打扫战场时,通常会对那些丢掉的弹匣、弹夹进行收集。可见,这种东西其实并不是一次性的。

其实,真正打过仗的士兵才了解,随身携带的弹夹袋一是装弹夹,二就是可以用来装使用完毕的弹匣。至于为什么这么个小东西,还非要专门带一个袋子来装它,那也是有原因的。

一般情况下,一个步兵上阵时,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分配6-9个弹夹,在战场上打起来,就非常方便士兵使用。子弹自给自装,其便利是可想而知的,毕竟被动给弹药的过程对紧张的战事来说,并不理想。

而弹夹袋中收留下来的弹夹就可以大大加强步兵携带子弹的数量及使用便利,至于被随手丢在袋子里的弹匣,那也可以加快弹药补充的速度。

在战场上从来都是如此,速度就是生命。如此我们也就明白了,弹夹虽小,可它和弹匣一起,都会成为士兵规避危险的条件之一。

另外,特别随手保留弹夹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大大减轻士兵自身的装配重量。试想想,一个士兵上阵不可能轻车前行的,特别是现代战场上,除了枪支、弹药,就是那些现代科技武器了,比如什么夜视仪、GPS接收器等。

如此一来,士兵的每一样东西都代表了消耗。如果再带大量的金属弹夹,那辎重自然就更加沉重,这显然是不利于步兵打仗的。但相反,一定量的弹夹循环使用,那就意味着士兵身载配置的减少,便可以有效减轻自身重量,从而打起仗来更灵活、快捷。

以美国大兵为例,他们上战场一般会随身带几个弹夹,多少发弹药呢?

当然,就现在的不同国家而言,每个步兵随身携带的弹夹数量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就拿打仗最有经验的美国大兵们来说吧,他们上阵时一般会带几个弹夹呢?不多不少,通常就是每人五个。

这不是虚言,当年海湾战争时,美国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可谓已经武装到了牙齿。比如说防风镜、夜视仪、步话机、耳机、枪榴弹、手雷、自卫手枪、电台、GPS等等。当然,不同兵种的装备有所不同,但这都意味着每一个士兵身上的装备都消耗着他们的自身能量。

所以,每一个美国大兵所承受的重量已经达到了极限,为了保证他们作战灵敏、快捷及反应速度,减少一定的重量非常有必要。这时,弹夹就被规定为五个了,也就是150发子弹的量。

而这与他们使用的武器也有关系,当时美国大兵们多配备M4A1自动步枪,它通用的弹夹就是每个弹夹30发子弹,因此是每个人150发子弹的标配。

可能有一点要特别说明,美国士兵被划分得比较细致,每一个战术小队都会被分成普通士兵、主机枪手、副机枪手之类的,因为兵种不同,自然所带的装备也不一样。普通士兵的装备一般都保持在33公斤,因为他们的弹夹数量基数就被定为5个。

但如果是执行特别任务的特殊队伍,那携带的弹夹数量就有所增加了。应该说这是作战要求所决定的,因为子弹数量就代表了任务的难易程度。

据说近些年来美国地面部队的任务难度更大了,特别是在中东,平均下来每25万发子弹才可能打死一个敌人。这就要求每个士兵必须要加大载弹量,不然很可能成为敌人的枪下鬼。

所以,现在阿富汗的美国大兵们,可真的是非常辛苦了,他们每个人携带的弹夹数量是普通士兵的一倍,即10个弹夹,甚至是13个弹夹。

计算一下,13个弹夹就是390发子弹,再加枪支弹匣内自带的30发子弹,也就是420发。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配备榴弹,这一身弹药背起来,那重量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也没什么办法,在战场上,弹药是不是充足那直接关系着生命安危,子弹本身是负荷,同时也是安危的保障。所以一个士兵带的子弹越多,可能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而子弹那么多,弹夹就那几个,你随手扔了固然很酷,却真的很危险。

到了今天,战场上的武器就更加不同以往了,据说英国方面已经使用起了米尼米机枪,这种轻机枪自然使用的弹药量更多,那也就意味着士兵们要荷载更多的弹药。反正一句话,弹药越多,作战就越有保障,但弹夹也就变得更重要了,扔不扔就看你对自己负不负责了吧。

作战时,打光子弹的弹夹为何不能丢掉?

很多人认为题目中的表述有歧义,关键在于弹夹和弹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功能上来说:弹夹是为枪械弹仓(或弹匣)快速装填子弹的工具,弹匣则是枪械供弹装置。由于枪械技术和战场环境的变化,如今的弹匣已基本取代了弹夹的作用。

弹夹也有很多种类,根据弹夹在装填时是否随弹一起装进弹仓,可将弹夹分为漏夹和桥夹两种。其中桥夹就是方便装弹的工具,而漏夹则类似储弹供弹的弹匣,对早期的非自动步枪而言,漏夹要比桥夹重要得多。

19世界末期,单发步枪已不适应战场要求,为了增加枪械储弹量,逐步演化出了步枪弹仓。为了方便为弹仓装弹,人们又设计了弹夹这种工具。最早的弹夹是曼利夏M1886步枪装弹使用的5发弹夹,它和子弹一起装进弹仓,被称之为“漏夹”。

使用漏夹的步枪,子弹无法单独装进弹仓定位,必须随漏夹一起装填。最后一发子弹上膛或击发后,漏夹就会自动抛出。可见,这种漏夹同今天的弹匣一样,兼具储弹、供弹功能,如果仅有子弹没有漏夹,那么手中的枪械就如同废物一样了!您说这样的弹夹能够全部丢弃吗?当然,这种使用漏夹的枪械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桥夹的出现要晚一些,尽管看起来不过是一条槽形金属条,但应用却比漏夹广泛得多,而且至今仍然活跃在各国军队。桥夹对于枪械只是辅助装弹的作用,早期的桥夹用于把多发子弹一次性压进弹仓,随后就可以抽掉。使用桥夹的枪械,也可以不用桥夹,直接将单发子弹逐颗压入弹仓,不过装弹效率就要差一些。这样的弹夹在战场上丢了也就丢了吧!

随着自动步枪的出现,原有固定在步枪上的弹仓演化为可以自由卸下的弹匣,因此桥夹的作用也随之转变为向弹匣快速装弹。

弹匣主要用于冲锋枪或者自动步枪,对于战场作战而言,弹匣对于自动步枪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存弹和供弹,更关键的是提高反应速度和作战效率。

弹匣通常可以容纳20~30发子弹,直接插在步枪的进弹口即可使用,弹匣内的弹簧能够推动子弹向枪膛供弹。通常情况下,需要士兵手动将子弹一颗一颗压进弹匣,在战斗激烈的状况下装弹,是非常危险的。

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携带更多的满装弹匣,方便随时更换,根据战斗任务形势不同,各国通常每人携带4~8个弹匣;另一方面需要提高装弹速度,最简便的快速装弹方式就是将预装子弹的桥夹通过接口固定到弹匣上,然后把子弹压进弹匣即可。

目前,各国基于方便战场装弹的需要,多数已采用预装桥夹的方式供应弹药,通常俄罗斯AK系列的桥夹为15发,北约枪械的桥夹为10发,中国95式自动步枪的桥夹也为10发装。在这种方式下,士兵可以在基地打开子弹和桥夹预装完成的弹药箱,直接为弹匣补充子弹,然后在战场上使用弹匣。

至于类似奥地利AUG步枪使用的预装弹匣,则因为成本和可靠性问题,没有大规模推广。

综上所述,可见以下结论:第一,即便在二战期间的战场上,用过的漏夹和桥夹也不会被随意丢弃,因为多数国家的枪弹供应仍然是散装弹,需要漏夹才能装弹射击,需要桥夹实现快速装弹。第二,对于自动步枪而言,弹匣既是枪械的必要配件,也是弹药的坚固容器,基于制造成本、弹药供应、战斗环境等关键因素,用过弹匣通常也不会被随意丢弃。至于桥夹,依然是现代自动步枪的好伙伴!

作战时,打光子弹的弹夹为何不能丢掉?

首先要区分弹夹,弹匣,弹鼓,弹链,弹筒的区别

弹夹那就是一个铁片子,用来固定子弹,加快装填,装子弹的时候只需要,拉开枪膛 瞄准怼上去,把子弹压进弹仓

弹夹这没多大用的铁片子 随手扔了就得了。

弹匣不能扔的原因很简单....后勤送上来的子弹可不是装好的弹匣,而是一箱又一箱的散弹,得一发一发装进弹匣,也就是说多一个弹匣就是多几十发子弹!

要是随手给扔了,打完子弹,别人默默换一个弹匣,你就得蹲一边去苦憋的装子弹去了....

弹链,那就是机枪手打的时候甩来甩去的那个子弹链 照样不能扔,否则机枪还不如烧火棍,甚至于更惨的是可散弹链打完了以后会掉一地,得捡起来 拼好,不过优点也很明确,火力持续性很好,可散弹链,直接在上一组弹链最后面接上就好了效果杠杠的

至于弹鼓?还记得pps那个大盘子么?那个就是弹鼓,原理一样,还是用来装子弹的,最大的区别就是装更多的子弹。

透明的图够明确吧,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行程有点长,弹簧亚历山大,制造工艺不过关的话,容易卡,那就是,不想扔也得扔了(这也是弹鼓很少装满的原因)

弹桶可以理解为一个长的弹鼓,照样不能扔!

说来说去能扔的也就是个弹夹和弹链(打完散了一地,紧急时刻再不想扔也得扔啊,更何况,弹链制造成本不高,就是装子弹的表示,装弹两小时,设计五分钟......想打人

作战时,打光子弹的弹夹为何不能丢掉?

崤山小虎第216条回答。

有经验的老兵,在战场上是不会随便丢弃弹夹的,这既是前人总结的经验,也是必须遵守的战场规则。

一、多一个弹夹,就多30发子弹。

打仗时,并不像平常训练一样,子弹、子弹夹随要随有,子弹也是补给兵一箱箱送到前线的。战前发给每人约200发左右。中间再根据消耗情况进行补给。

如果打完一个弹夹,你就弹夹扔了,很快六七个弹夹就被你扔得剩一个了。下波,补给兵给你送来200发子弹,你有能耐把200发子弹都装进一个弹夹?

战机是稍纵即逝的,少一分钟装子弹的时间,你就为胜利多赢得了一分钟。

二、战场纪律有规定不允许扔弹夹。

战场纪律都是用血淋淋的教训写成的。别人七个弹夹,你就一个弹夹,你打完在装子弹的时候,别人还得掩护你。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战友牺牲,你会被其他战友揍死的。

三、子弹带装满弹夹也是防弹衣。

胸前子弹袋装六个子弹夹,同时也起了防弹衣的作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你都扔了,那胸前就没有这但屏障了。

四、哪个国家都不富裕。

打仗本来就是个烧钱的行为,子弹已经很烧钱了,如果每个士兵打完子弹都把弹夹扔了,那这场仗打到最后是必输无疑。打仗也是打资源、打经济啊。

五、防止给敌人留下更多资源。

弹夹也是一种战争资源,每个人都给敌人留下一个弹夹,过不了几天,敌人就能用战场上的战利品武装一个连、甚至一个营。这不是自己给自己知道麻烦吗?

题外话:老兵好,麻烦关注下,顺便点个赞。小虎作为一个老兵自媒体也需要您的支持。多谢了。

作战时,打光子弹的弹夹为何不能丢掉?

题主想问的应该是弹匣而不是弹夹吧,在战场上处理弹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建议丢掉弹匣的,因为这涉及到你后面的弹药补给,而且,你要知道有一种叫弹匣包的东西,你打完的弹匣是可以重新放回这个弹匣包的,如下图所示,除此之外,有时士兵也会携带专门用来回收弹匣的弹匣回收袋,亦或者是CQB(室内近距离格斗)的时候,穿一条可以插弹匣的战术裤,这些装备都是可以用来回收空弹匣的!

为什么弹匣最好不要丢掉?因为丢掉了弹匣,你后面补给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弹匣可用了,然后你就拿着一个弹匣重新上战场么?什么?你说可以重新到后勤那里领取新弹匣?不好意思,在外野战的时候没有这项服务,前哨基地的弹药补给是不会以弹匣的形式装好给你的,子弹一般是以散装或者桥夹装的形式进行补给,士兵们仍然需要自己手动给自己的弹匣装弹,所以,如果你把弹匣扔了,那么一时半会可能就找不到弹匣给你用了!

至于把弹匣重新插回弹匣包会不会被敌人打死?难道换弹匣就不能到掩体后才换么?你手忙搅乱把弹匣一扔被打死的几率大还是在掩体后面稳妥更换弹匣被打死的几率大?这个都是相对的,把弹匣放进弹匣包浪费不了你多少时间,没有哪个愣头青会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换弹匣的,没子弹的第一反应是迅速扑进掩体,而不是冒着对方的子弹来考验自己换弹匣的手速,你再快也没有子弹速度快的!

当然了,实在是情况太过于紧急,直接把弹匣扔掉不管也是可以的,不然的话,士兵还是需要把打空的弹匣插回背心腰包或者是放进弹匣回收袋,如上图所示,就是弹匣回收袋,这是为自己后面的战斗最准备,前面说了,野战的时候,是没有附带弹匣补给这项后勤服务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