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什么甘当美国附庸呢?

英国现在是二流强国,别说是当附庸了,就连核武器都掌握在美国手里,不给人鞍前马后的办事,你说能行吗?

英国最强大的时候,是在一战之前,那时候的英国是真正的 “日不落帝国”;到了一战、二战时期,英国的最强大国地位就受到了德国、法国的挑战;到了二战中期,美国、苏联就都取代了英国;二战结束后,英国殖民体系彻底瓦解,英国基本只剩下了本土,GDP眼看要被印度超过,军力更是五常垫底,英国只能依靠美国,才能维系一个大国的地位了。

图为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

何出此言呢?且看五大国的核武器,美国俄罗斯自然不必多说,我国核武器和导弹武器也是立足国产,唯独英国的核武器是从美国进口,换言之,英国自己没有发展导弹核武器的技术实力,想要成为一个稳定的核大国,只能外购核导弹。很多人估计已经吃了一惊,“这核武器还能进口?”咋就不能,君请看英国唯一的导弹核武器,不就是从美国进口的“三叉戟”潜射核导弹吗?你说这“三叉戟IID-5”弹道导弹,不是美国的,难道还能是英国的?

图为英国海军女王级航母,其搭载的舰载机是从美国进口的F-35B。

除了核武器,英国也失去了研发先进战术武器的能力,也只能依靠美国。比如,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就没有自己的国产舰载机,用的是美国的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更有甚者,在“女王”级航母刚交付的第一年,英国因为没有得到F-35B战斗机,而只能让航母搭载直升机进行训练。后来为了训练固定翼舰载机飞行员,不得不把美国海军陆战队一个舰载机联队拉过来,放在英国航母上,协助英国飞行员进行训练。

国力衰败至此,不依靠美国又能去依靠谁呢?英国到现在为止,皇家空军都没有轰炸机、没有重型战斗机,陆军的挑战者-2主战坦克也全部停产了,经济不够提振,军力自然无从发展,现在的英国三军,能不能打过印度都还要两说。当然,英国好就好在还能依靠美国,毕竟和美国是特殊盟友关系,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那估计现在已经沦落到三流了,连二流都保不住。

图为F-35B战斗机在女王号航母上降落。

另外 ,英国愿意给美国做附庸,也因为外部压力太大。没有哪一个国家好端端就愿意放下身段,给超级大国当“马前卒”。但是英国也没有办法,毕竟英国是俄罗斯的眼中钉,从冷战时期开始,苏联或者说俄罗斯,就一直把英国作为自己假想战争的主要对手。用俄罗斯的话说,开战第一瞬间,俄罗斯的核武器就会打击英国。

没有办法,谁让英国是一个核大国,是北约的三号强国,俄罗斯要是在欧洲方向作战,自然而然是要先打垮英国的。按照俄罗斯核战略学说,俄罗斯的核武器在开战第一时间,就会打向北约的指挥中心、通讯中枢、行政中心,第二波次会打击海军基地、空军基地、核弹阵地,很不幸的是,这类设施和地方,英国都有,俄罗斯的前两个波次打击,就肯定会打美英法,英国无论如何是跑不掉的。

再说说俄罗斯的北方舰队,会在开战第一实现从北摩尔斯克南下,进入“大西洋猎场”,对美国方向赶往欧洲的舰队、运输船队进行拦截和攻击。要成功南下,就必须要经过英国-冰岛-格陵兰岛之间的海峡,北约在这里建立了著名的GIUK防线,英国就是关键一环。由此看来,俄罗斯对英国实施打击,是势所必然。

因此,巨大的军事压力,加上不断衰退的国力,使得英国成为了超级大国美国的“前线阵地”,英国虽然在西方的地位比乌克兰高,但是实际上也摆脱不了附庸和“马前卒”的身份,所以英国甘当美国附庸,也真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

英国为什么甘当美国附庸呢?

英国做了300年的世界霸主,做了很多坏事,犯下很多罪恶,二战后的英国非常虚弱,需要站在美国的羽翼保护之下,避免被别人清算。

英国在时候什么开始追随美国?

二战后,美国并没有立马追随美国,当时他在海外还有大量的殖民地,他还想着凭借着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恢复状态。

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英国彻底当下架子,跪下美国脚下,寻求美国的保护。这件事就是“苏伊士运河战争”,英国被苏联直接用核武器进行威胁。

1956年7月,在苏联的支持下埃及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当时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分别由英法两国持有,他们当然不甘心失去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于是他们两国一面找当时与埃及矛盾激烈的以色列,一面在塞浦路斯和马其他集结了100艘战舰,200架飞机,三个国家合谋向埃及出兵。其中以色列打头阵,负责在陆地向埃及发动进攻,英、法两国在海面与空中进行火力支援。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而战,出兵西奈半岛向运河方向推进,英、法两国装模作样的要求双方听过,以色列只是口头上接受停火,但进攻从而停过,埃及方面则拒绝停火。(毕竟敌人占领了我的领土,你让我怎么停火)于是英国开始对埃及进行轰炸,紧接着两万名英法士兵开始抢滩登陆,向运河逼近。

眼看埃及在三国军事的围攻下就要全军覆没,这时候苏联站出来,直接了当的对英法说:不撤军,就用核武器。

在苏联的核大棒威慑下,英、法两国乖乖撤退。

当然了,英法两国不会在苏联的核武器恐吓下就马上乖乖的撤退,他们去求过美国,而美国的态度与苏联的一致。(美、苏联手打压老牌霸主)

也是因为这次事件,让英国认识到自己不再是300年前的霸主,强大起来的苏联随时对英国本土构成威慑,这也是后来为什么英国会成为全球反俄大本营的原因。

而由于他们去救美国无果,让法国在这件事情中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实力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开始研究原子弹,坚持装备自主研发,这也是为什么在所有的西方国家中除了美国之外,就法国有最齐全的装备体系。

英国追随美国是从感受到苏联的压力开始,但是英国成为美国的附庸完全是他自己作死。

英国当年感受到苏联的压力,被迫钻到美国的羽翼之下,这种说法不是开玩笑的。当年苏联占领了整个菠萝的海大部分地区,苏联的兵锋直达东德地区,与英国几乎就是隔海相望。

更重要的是,当年苏联的盟友以及扶持的海外势力有很多都是英国的原殖民地,比如阿拉伯国家,所以英苏关系那时候有点是公开的对立。

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英国不得不依赖美国的力量来抗衡苏联,由此,直到今天美国在英国仍然有8000的驻军。

英国仍然有美国的驻军,就足够说明英国仅凭自己的力量,还无法让英国拥有安全感,必须要依靠美国的力量。

话说回头,为什么直到今天,英国仍然觉的自己没有安全呢?

原因是他当年作死,不顾及后果的针对苏联,在苏联解体后仍然继续针对俄罗斯,英国也由当年的反苏大本营转变成今天的反俄大本营。

别的不说,英国收留了来自前苏联,乃至俄罗斯的异见人士超过30万人。

也由于这个原因,英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基本上很难改善,再加上英国长期对他的国民宣传反俄思想,并且时不时就陷害俄罗斯,所以俄罗斯人也对英国人不友好。

你们可以看欧洲三个大国中,俄罗斯和德国可以改善关系,和法国可以改善关系,法国甚至连军舰都可以卖给俄罗斯,但是俄罗斯和英国的关系基本就没好过。

可以说这完全是英国当年不计后果作死的原因,也因为他太能作死,再加上俄罗斯的力量的确也够强大,从而导致了英国一直离不开美国。

你们可以看,如今德国怒怼过美国,法国也怒怼过美国,但是你什么时候见过英国怒怼美国?

这一切一切的根源,都是英国在反俄的路线上走的太远,导致他难以回头,只能萎缩在美国的羽翼下寻找安全感,由此导致了英国必须要遵循美国的利益,服从的美国的调遣。

英国为什么甘当美国附庸呢?

因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二战后,亚欧大陆打的一片狼藉,而美国在二战后经济跃居世界第一,同时世界拔尖人才汇聚。大英帝国殖民地全部丢失,地位远不如二战前,所以英国果断选择紧贴美国,稳固自己的基本盘,因此在欧洲还隐隐有点二把手的味道。

然而,英国的失误就是选择加入入欧盟。

英国加入欧盟——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全取消了;

但是英联邦系国家(如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关税壁垒。

这相当于亲爹养别人的孩子去了,让自己的孩子挨饿。

所以,英联邦系国家都积极向美国靠拢,导致英国对英联邦系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急剧下降。

而英国在欧盟只能算上三把手,于是脱欧的想法越发强烈。2016年英国脱欧,英国在欧盟的影响力一落千丈,而且与美国越走越近的英联邦系国家根本就不买英国的账!

全世界一共有三大市场——美国、欧盟、中国。英国脱欧就相当于主动放弃了欧盟大市场,而中国又太远,没办法,英国只能又继续向美国靠拢。

因为美国漫天要价,提出了一系列苛刻条款,英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迟迟签不下来,所以孤单的英国佬比谁都着急。由于英国在经贸层面拿不出有力的筹码,于是只有在对华、对俄等国的围剿中格外卖命,从而讨好美国。

英国为什么甘当美国附庸呢?

美国是他的老祖宗!他得尽孝心。当了人家的子孙,哪敢不孝顺?宁愿脊梁被折断,宁愿膝下无黄金!宁愿腰背被弯曲,做了奴才就只有低眉侍皇亲。

英国为什么甘当美国附庸呢?

英国甘当美国的附庸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和美国是同宗同源。英国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衰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是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一个新支,崛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恐惧,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甘愿拜美国的下风,依仗美国苟延残喘,并在冷战中为美国摇旗呐喊。欧洲崛起后成立了欧盟,英国与德国抛弃前嫌,并与法国、德国团结在一起,是欧盟的三大支柱。二十一世纪欧元区成立,这动了美国霸权的奶酪,美国开始打压欧盟,在美国的影响下,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上台后,从与中国的接触转变为对中国的打压,英国也随美国亦步亦趋,和澳大利亚一样,充当起了美国的马前卒。英国这样做无非是靠着美国这颗大树乘凉,并分其一杯羹。

英国为什么甘当美国附庸呢?

这话说的,倘若实力在手,有谁愿意屈居人下?

历史上的英国,曾经是一个坐拥330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国。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英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时写道: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迅速成为全球头号强国,其鼎盛时期的工业产值超过全球的一半,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其凭借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实力,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其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殖民脚步遍布世界各大洲,甚至就连我们中国也曾被英国远东舰队击败,屈辱的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然而,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随即开展,英国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没有及时的更新生产设备,毕竟当时的英国生产设备还不算老化,英国资本家不想持续投入过多的资本。而美国和德国则不然,虽然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工业革命,奈何多种因素制约,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不明显。

好在这两个国家抓住了随即而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工业设备,实力慢慢的超过了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更为重要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动摇了英国的经济基础,使得英国这个依靠广大殖民地支持的超级大国最终元气大伤,整体实力无法同在战争中壮大的美苏。

二战结束后,英国百废待兴,昔日的帝国辉煌不复存在,特别是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设置和苏伊士运河主权归属上,英国一步步沦为美国的附庸,最终成为唯美国马首是瞻的马前卒,至今都无法翻身。

而这一切的身份转变,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英国自身实力的下降所致!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