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0的ws15有推力矢量吗?

推力矢量技术对于我国没有什么难度了,别说是歼-20的WS-15发动机,就连歼-10B也早已经用上矢量发动机了。

歼-10B TVC版战斗机,早就在几年前公开亮相了。当时,一架搭载国产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歼-10B特制战机,在珠海航展上进行了很多过失速机动表演,包括落叶飘、J弯、小半径盘旋等。从当时的表演来看,歼-10B TVC版搭载的是一种轴对称、隐身、三维矢量发动机,该发动机使用数字化操控技术,响应很灵敏,在歼-10这样的单发战斗机上进行测试,也足见其技术成熟可靠。

图为疑似涡扇15尾喷口。

既然我国的推力矢量发动机已经能公开展示和表演了,说明这一块的技术已经不成问题,歼-20是否要在未来使用这样的发动机,完全要看技术的匹配程度。毕竟,一架战斗机一旦设计定型,其基本的参数就已经确定,依托飞机基本性能编订的训练大纲、战术大纲也已经定死。如果要对发动机进行改进,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重新测试和试飞,期间消耗的时间较长,因此一般而言,战斗机很少进行发动机的更换升级。

图为美国F-135发动机,他不算是标准的矢量发动机。

就歼-20战斗机而言,他在2018年开始服役,此后开始领先试装,到今年才刚刚进入大批量、快速生产的阶段 ,目前装备的数量大约是100架左右,正处于一款新型战斗机扩充数量的关键阶段。当然,一般来说,到这个阶段,也就到了进行中期小升级的时候,只不过此时依然处于测试阶段,还远没有到可以装备服役的阶段。

因此,WS-15推力矢量发动机,应该已经开始在某架歼-20战斗机上开始测试了,但是从测试到装备上机,恐怕还得等个几年时间,而等到公开展示、大规模服役,就还需要更长时间了。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歼-20肯定会装备推力矢量发动机,毕竟这种发动机是当前服役的和正在设计的所有五代机共同的特征。比如美国F-22A、俄罗斯苏-57、英国勇士、法国FCAS等战斗机,都已经或者准备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作为我国而言,肯定不会在这个方面有所保留。

图为使用矢量发动机的歼-10B TVC型战机。

另外,在工业技术领域有一个规律,那就是越新的技术,风险越大、研发周期越长、研发耗费也更多。就我国五代机来看,歼-20本来就属于刚刚服役没几年的新装备,必然还有很多小问题需要逐步解决,而且还有很多使用反馈的意见需要整理和改进;而WS-15自身又是一种全新设计的发动机,是我国大推力发动机的最强技术结晶,再加上推力矢量这个我国涉及不算很深的领域,就造成了新战机+新发动机+新理念的组合,这种组合就意味着研发周期会比一般人想象的更久。

图为歼-20战斗机拉出绚丽的气云,他是机动性很好的战机。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毕竟在这种精密技术领域,着急往往不见得就好,研发太长时间也不见得就不好,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踩踏实了,就会越来越有心得。正如我国此前加快WS-10“太行”系列发动机的研发进度,导致很多问题被带进了部队,后来用了很多年 时间才逐步完善。现在我国WS-15推力矢量发动机研发慢一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等到他装备的时候,就已经发展成熟、可以大规模使用了,这其实也是好事 。

j20的ws15有推力矢量吗?

估计初期装备涡扇15的歼20不会装备矢量版本的发动机。后期估计装备矢量发动机的可能性有,但是可能装备的概率不大。接下来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再来下结论!

矢量发动机并不完美,会减小发动机推力,增加发动机重量

矢量发动机对战机机动性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五代机的所谓超机动:就是指的F22所装备的三元矢量发动机以后,所具备的超过三代机的机动性能。矢量发动机虽然好,但是也有缺点,对于战机而言,一方面性能的提升意味着可能另一方面性能的牺牲,尤其是跟发动机相关的更是如此。

矢量发动机对飞机机动性产生正向性能加成的同时,对发动机本身性能却又产生了逆向的副作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加重。长长的矢量喷口本身就是多余的部分,会极大增加发动机的重量。即减小推力又增加重量。这是飞机设计的大忌。所以在矢量发动机风风火火这么多年以后我们发现,其实战机不装备矢量发动机一样可以满足作战需要,所以渐渐的矢量发动机有点鸡肋的意思了。目前F22装备的矢量发动机就是这么个意思,对机动性提升不大,不过却牺牲了部分发动机的性能,美国自己也感觉有点得不偿失的意思!

隐身战机的战场定位决定了机动性对隐身战机的意义不大

第五代战机的4S标准中提到了一个超机动。好像跟现在的隐身战机的战场定位有点不是那么的匹配。在隐身战机服役这么多年之后。对于隐身战机的战场定位越来越向战场刺客倾斜。也就是说隐身战机在完成超视距攻击之后,就退出战场。那些个脏活累活全都交给三代机去干。你想想美国为何还在一直生产F15?并且其改进型价格甚至超过了F35?说白了,好用。炸弹卡车,战场收割机。隐身战机只是夺取制空权的,打完以后还得有后续跟进者,这个时候三代战机大载弹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也就是说事实上,隐身战机本身并不参与近身格斗的空中战斗,那么这个超机动的用途何在呢?

那么具体到歼20,为何没有必要装备矢量版的涡扇15呢?先来说飞机,歼20本身是隐身战机,甚至连机炮都没有装备。也就意味着在未来这款战机的战场用途是超视距击落对方战机,不必要进行三代机狗斗。而且歼20本身气动设计采用鸭翼布局,机动性能优异。真的有必要,前段的鸭翼本身就有矢量发动机对战机的作用。所以我觉得歼20没有必要装备矢量发动机。

再来看发动机。现在涡扇15是不是定型装备歼20了,肯定是保密的。我们只知道这款发动机性能优越。大家是不是觉得给一个定型前后的发动机,做技术升级是不是早了点?歼20先用上才是硬道理吧?是不是矢量发动机以后再说呗。

你看现在歼20装备的涡扇10B不也没有安装矢量喷口吗?不仅仅是技术不行吧?我国完全有能力为涡扇10B加装矢量喷口。涡扇10B用在歼20上本来就差点,装上矢量喷口不好吗?为什么没有装呢?大家完全可以自己想明白其中的道理的。我想歼20装备的涡扇15大概率讲是不会装备矢量喷口的。

j20的ws15有推力矢量吗?

歼10C采用WS10矢量发动机正式服役,在航展表现优异,得到一致好评。同是成飞的歼20没有理由不用WS15矢量发动机,何时歼20全面换WS15矢量发动机,取决于WS15矢量发动机,我们静候佳音吧!

j20的ws15有推力矢量吗?

J20现在装备的WS15不是矢量的发动机他的机动性能完全靠优良的气动外形。矢量发动机肯定会有的。但一定要十分成熟才会展现在世界。

j20的ws15有推力矢量吗?

j20的ws15有推力矢量吗?

给大家介绍一下矢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矢量发动机(Thrust vector control engine,简称:TVC Engine),是喷口可以向不同方向偏转以产生不同方向的推力的一种发动机。

采用推力矢量技术的飞机,则是通过尾喷管偏转,利用发动机产生的推力,获得附加的控制力矩,实现飞机的姿态变化控制。其突出特点是控制力矩与发动机紧密相关,而不受飞机本身姿态的影响。不采用推力矢量技术的飞机,发动机的喷流都是与飞机的轴线重合的,产生的推力也沿轴线向前,这种情况下发动机的推力只是用于克服飞机所受到的阻力,提供飞机加速的动力。因此,矢量发动机可以保证在飞机作低速、大攻角机动飞行而操纵舵面几近失效时利用推力矢量提供的额外操纵力矩来控制飞机机动。

F22“猛禽”为什么只采用二元推力矢量喷管,而不采用全向的?

美军早就作过所有可行的矢量推力验证,毛子现在才试验的全向矢量,美国人很早就在F15ACTIVE上玩透了。全向矢量看着好,用起来就是不好,不仅严重损失推力,飞行控制极其复杂,而且在任意时刻,全向其实也只能水平或者俯仰方向动作,和二元矢量没有多少区别,最终使用效果还远不如F22A的二元

对于歼20,ws15是否是矢量发动机?要看歼二零的作战理念和思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他是进行远程超视距攻击,还是以近距格斗为主啊?我不能肯定的给你答案。要是以近距格斗为主的话,我建议歼20换装矢量发动机。但只有一个前提,你的发动机必须得有保障。但恰恰在这方面,我国的发动机却一直是一个短板。一切都要以稳为主,不要太跃进那会出很多的错误的。以我的猜想就是,歼20不会换装矢量发动机。歼20换装了涡扇15发动机,能做超音速巡航,那将是机20的另一次飞跃。至于会换装矢量发动机,没有多大的必要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