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核爆炸应该如何保全生命?
就普通人而言,遇到核爆炸,只能听天由命。
虽然有很多可以采取的措施,比如躲进地下、躲进防空设施、尽量不要外出、注意做好辐射洗消等,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在突然遇到核爆炸的情况下,大脑根本来不及思考那么多,而且哪有那么多掩体可以随时找到,能否存活下来,完全取决于核爆炸时,你所处的位置。
图为城市内核爆炸的可怕场景设想图。
求生的本能人人都有,可是当遇到核爆炸的时候,你能非常冷静地采取所有专业措施吗?显然不能。简单地说,当你看到核爆炸的时候,巨大的火光和耀眼的爆炸,早就已经灼烧了双眼,什么都看不见了,除了大脑一片空白外,还能采取什么措施呢?如果侥幸,背对着爆炸,得知核爆炸已经发生,那么此时就赶紧跑吧,跑向任何能找到的地下设施,然后再也不要出来,可是地下设施真的那么容易找到吗?
图为广岛核爆炸之后,剩下的银行大楼,银行地库内的人得以存活下来。
只需要短短几秒钟时间,核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就会抵达,别说是人,就连坦克都能掀翻,大楼都能吹倒;而伴随其中的高温、低氧等极端环境,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一个人很不幸,此时正走在大街上,那么他可以说是躲无可躲。正如美国1945年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时,日本人也不笨,也知道赶紧躲,可是躲得过去吗?
在广岛原子弹爆炸的直接影响范围内,死亡率高达99%以上,爆心1000米之内,仅有不到10人存活,这种可怕的场景下,普通人根本不可能采取任何自救措施,能活下来全靠运气好。比如,日本广岛原子弹爆心500米内只活下来3个人,他们当时正在银行的地库之中,靠着银行坚固的建筑物抵挡,才活了下来。
那么一个城市应该如何防备核攻击呢?当两个核大国交战之后,大中型城市、尤其是有通信中枢、重要交通枢纽、行政机构、军事机构、军事设施、指挥中心、重要作战集群的城市,都是可能遭遇核攻击的,因此必须要在大国交战之后,就开始考虑如何防备核攻击,要在大街上显著位置标明可以隐蔽的地下掩体位置、路标、方向牌,要在固定的距离布置临时掩体,安排宣传人员,一旦遭遇核攻击,可以迅速就地组织市民躲避。
图为美国在日本投掷核武器。
当然,部署先进的反导拦截系统,在核导弹打过来的时候,将其成功拦截,也是重中之重。比如,美国的NMD、TMD战略/战役反导系统,以及布置在全球范围的“爱国者PAC-3”、“萨德”反导拦截系统,还有海基的反导拦截系统等等,还要广泛的部署KEI、GBI、标准-3等专业的反导拦截弹,这样才能建成一套比较可靠的反导作战系统。
图为核爆炸后的城市设想图。
当然,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反导拦截系统,比如俄罗斯的A-135、A-235反导拦截系统,S-300、S-400、S-500等防空系统也可以对弹道导弹进行拦截。我国除了有S-300PMU-2、S-400防空导弹外,海上的中华神盾舰、北海舰队的“俄式盾舰”也都可以执行反导任务,另外,我国也有自己的战略反导能力,也进行过多次反卫星和反导拦截测试,验证了中段反导技术的可行性。
总而言之,与其思考导弹落地后怎么躲,不如好好想想,在导弹落地之前,应该怎么将它拦截下来,这才是保护好普通人的关键,要依靠技术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普通人的灵机一动、下意识反应。所以,应对核攻击、保全生命的最好办法,就是拦截核弹!
遇到核爆炸应该如何保全生命?
这与核爆炸的地点有关,如果核爆炸就在头顶或者身边,那就不要挣扎了,基本无解。例如,二战广岛原子弹在广岛圣玛利亚医院上空600米处爆炸,医院附近的花岗岩都融化了。更不要说人了。
如果爆炸源在一定距离之外,防护核爆炸的手段主要分为和核爆炸瞬时效应防护和放射性沾染防护两类。
瞬时防护首先要避免的是强光辐射。还是以广岛原子弹爆炸为例,广岛市民很多人的双眼被强光灼伤,有的甚至双目被灼出了两大窟窿。所以不要看核爆炸的蘑菇云,应该紧闭双眼趴在障碍物后面躲光。数千度的高温也基本无解,唯一避免的办法就是你离爆炸源足够远。之后就是排山倒海摧天毁地般的冲击波,这时要躲进防护工事中,一般的建筑物根本扛不住冲击波,永久性工事野战防空洞是很好的选择,有时间和条件的最好用坚固耐热的防护罩覆盖全身。没有上述东西,水渠、火车洞也能减轻伤害。网传核爆后躲进家用冰箱可逃生,其实也有一定合理性。但冲击波把冰箱扔到何处,里面的人被摔成什么样就无从得知了。开阔地上没有掩体的,要背对爆炸源卧倒趴下。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放射性沾染防护。在爆炸中幸存下来的人要立刻远离污染区,尽量乘坐车辆,缩短停留时间,尽快离开辐射区。有救援资源的的,要服食抗污染药物,穿戴防护衣具。撤离污染区后,随身携带的个人物品要按专业流程洗刷,消除辐射污染。倘若无法撤离,滞留在污染区,躲在掩体内不要出来等待救援。如果等不到救援,又无法离开,受到长时间辐射,即使最后获救,也很会留下相当多的后遗症,后代还有很大的几率被遗传。【小成】
遇到核爆炸应该如何保全生命?
遇到核爆炸就看你在什么地方了,如果离爆炸中心近,那就什么都不用想。
要是离得有点距离,遇到核爆炸最好钻到地面以下,各国的核爆炸研究人员靠的近的都是躲在地里面。
核爆炸后,会有一股冲击波,携带巨大的能量横扫过来,所遇到的建筑都被横扫摧毁,如果人在地面上也被这股冲击波撞飞。就算建筑物足够坚硬,冲击波带来的热量和光线以及辐射也让建筑物内的人难以存活,活下去也是生不如死。等冲击波散开,温度下降,空气回清,从地洞里出来,得尽快离开核爆炸区,离开后进行辐射治疗。
我发有核爆炸的视频,可以看看,很震撼。
遇到核爆炸应该如何保全生命?
核爆炸之后会依次产生三种主要杀伤效应,按照规则一一予以躲避和处置,是在核爆炸中幸存的唯一办法
核爆炸时要想保全生命,就必须知晓核爆炸的杀伤原理和过程,同时学习一些核爆炸时的求生知识。
首先,核爆炸的第一波杀伤来自于爆炸时的光能量释放杀伤,特别是氢弹,爆炸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高温、高热和光亮,所以大家要做到的是听到爆炸或看到爆炸时不要去仔细认真盯着瞧,而是尽量避开目光,保护自己的眼睛。
第二,明亮的闪光、巨大的爆炸声和升腾而起的蘑菇云,是核武器爆炸的特征,需要认真识别,如果发现这些特征,就要意识到核爆炸发生,要采取一系列逃生手段。
第三,闪光过后,核武器的第二波杀伤表现为能量巨大的冲击波,根据当量和威力的不同,会在中心区几千米到几十千米范围内产生高热,靠近爆炸中心的一切物体会被高温熔化,而在爆炸冲击波区域内的人们,则需要尽快利用防空洞、地铁、地下室、菜窖等地下掩体躲避冲击波。比如地铁和防空洞等按照人防标准,都会有厚厚的屏蔽门,进入后应该迅速关上,能起到更好的躲避效果。
第四,如果在室外的话,要利用矮墙、壕沟、土堆等一切能够屏蔽减缓冲击波效应的地形地势,背向爆炸中心卧倒,埋住头,闭眼闭嘴,双手交叉压在胸下,如果有条件的话要堵住耳朵,如果感到有热空气,记得憋住气。
第五,如果爆炸时你在室内,记得远离窗户、衣架、衣柜等物体,免得冲击波对你造成伤害,最好像地震时那样钻进桌子底下,或者厕所等小开间空间里,或者紧靠床和沙发等遮蔽物遮挡住身体,以抵御冲击波伤害。
第六,如果你是在交通工具比如汽车上,切不要忙乱下车,而是把车停住,靠边,人员在车上低头或者抱头,闭眼闭嘴,或者抱头时捂住耳朵,倚靠椅背防护。
第七,当冲击波和随后而来的热浪平息后,核武器第三波恐怖而长久的伤害——核沾染核辐射就要来了。在爆炸声、冲击波中幸存的你,要做好皮肤和呼吸道防护,免得吸入热浪被灼伤,要沿着上风带方向,想方设法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撤离爆炸区域,撤离得越快,被核辐射和核沾染的幅度就越轻,身体伤害就越小,就越有可能生存和保障健康。
遇到核爆炸应该如何保全生命?
核爆产生辐射、冲击波和核尘埃。
耳闻一个日本小女孩,幸存于爆芯,就是当时她在游泳下潜,应该是躲过了辐射。
地下、水下和建筑背后可以躲避直接辐射而幸存。
水是不可压缩的,也可以抵抗冲击波;一定深度地下或坚固建筑也可以。
核污染尘埃同样致命,只有远离才能躲避。
上面说的日本小女孩,如果不离开家乡无法躲避核尘埃。
小时候,国家屡次受到核威胁,学校专门进行过科普。
临时躲避城市里可以进入地铁或隧道。
有条件的,可以建设地下带过滤系统的掩体长期维持。
遇到核爆炸应该如何保全生命?
钻地道越深越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