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俄罗斯为何打得很憋屈?

被西方40国集体针对,当然很憋屈了。

俄乌战争打到今天,这个局面恐怕是战前俄军决策层想不到的,俄罗斯低估了西方团结一致扶持乌克兰、针对俄罗斯的决心。按照俄罗斯一开始的设想,通过快速的进攻,迅速压垮乌克兰抵抗力量,然后西方国家对乌克兰进行有限的武器、经济援助,当然,俄罗斯也可以适当承受一些制裁,一切大概就像2014年夺取克里米亚那样简单。

图为顿巴斯地区战局图,俄军即将完成对斯拉维扬斯克的包围。

然而事实出乎俄罗斯的预料,从俄乌交战伊始,整个西方就迅速放下各种矛盾,变得铁板一块。特别是德国的选择,更是让俄罗斯意想不到。应该说,俄罗斯选择的出击时机也是合适的,就当时来看,俄罗斯和德国刚刚完成北溪-2号输气线的建设,准备开始运营。在俄罗斯看来,这么大一块经济蛋糕,德国必然不会轻易松口,为了北溪2号,德国即便不和美国硬拼,也不会完全倒向美国一方,去支援乌克兰。

图为俄军缴获的乌军装备,大量的西方援助装备。

而法国总统马克龙也一直标榜所谓的独立外交。特别是俄乌交战之前,法国刚刚因为美英澳三方协议损害法国利益,和这三个国家闹得不开交。似乎,只要俄罗斯出兵,欧洲的核心大国法国、德国都不会绝对站在美国一边,有了欧洲的态度,美国怎么支援乌克兰,俄罗斯都不怕。结果,俄军刚一出兵,德国就宣布终止北溪-2号合作,法国也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最后欧洲铁板一块,甚至不允许俄罗斯飞机过境,英国闹得更狠,直接没收了俄罗斯在英国的所有资产,包括俄罗斯私人的资产。

图为最新进入战场的俄军第150摩步师坦克团部队,俄军也在不断加强作战力量。

而随着战事的推进,西方发现俄罗斯的进展并不如预期的那般顺利,西方、欧盟、北约都有很大的干预和插手空间。于是,西方40国联合起来,共同针对俄罗斯,出钱的出钱,出装备的出装备,甚至还有国家出了指挥官和雇佣军,这些力量都让俄罗斯的进攻变得不再顺畅。仗打了60多天了,俄军现在还没有达到最初制定的战略目标,依然陷在顿巴斯地区和乌克兰、以及乌克兰背后的支持者决战。

图为俄军缴获的乌军西式装备,堆积如山,可见西方援助力度之大。

当然,近几天俄罗斯又有了新的进展,但是还没有把这些进展转化为胜势。比如,俄军在伊久姆的近卫坦克第4师,将乌军1个旅共1000多人包围在一个水库附近;同时,近卫坦克第4师和第144摩步师继续南下,计划切断斯拉维扬斯克向西通往基辅方向的补给线路。另外一个方向,俄军已经开始对红利曼加大进攻力度,鲁比日内、波帕斯纳亚的城市争夺战也在有序开展。但是这些进展都还只是对“获胜有帮助”,而不能直接转化为“战役胜利”。

图为俄军在乌克兰陷入城市战,大口径榴弹炮2S1也只能用来近距离平射。

就在俄军步步为营、不断蚕食乌军阵地的同时,西方更大力度的援助也到来了。美国、法国、德国以及北约其他国家,不再满足于向乌克兰提供单兵轻武器,或者便携式导弹,开始转而为乌克兰提供重型技术装备。比如,波兰准备向乌克兰移交米格-29K战斗机,德国在已经移交数十辆BMP-1步兵战车的基础上,又计划向乌克兰移交一大批豹-1坦克和黄鼠狼装甲车,最近还有记者拍到德国的自行榴弹炮也向东开始输送,不排除移交乌克兰的可能性。另外一些前华约西方国家,已经把T-72坦克这样的重装备移交给了乌克兰。

图为城市战中的俄军T-72B3坦克,抵近射击楼房。

借着西方的大力援助,乌克兰计划新动员10-20万的部队,并且对他们进行训练,以西方装备武装大约10个师的兵力,和俄罗斯硬拼到底。由此可见,战争的态势其实已经变成俄罗斯一国对多国,这些西方国家除了没有直接出兵,已经把能做的事情做得差不多了。对此,俄罗斯只能以中断天然气、石油供应和退出国际空间站合作等方式进行反制裁,俄罗斯的措施基本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些反制裁措施虽然西方很难受,但是俄罗斯自己也损失了很多经济和科技利益。

图为俄军BMP-3步战车在顿巴斯战场上向前推进。

最后,俄罗斯如果想要最后达成战略目标,恐怕目前只有死战到底了。有句话说得好,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也得不到的。俄罗斯要想乌克兰屈服,答应俄罗斯的条件,就必须要尽快在顿巴斯战场上取得进展。但是由于俄军兵员不足,并且大量陷入城市战场,因此俄军目前只能通过封锁、包围的方式对乌军进行削弱。想要加快战争进程,俄军恐怕必须要进行一次动员了,将那些参战部队全部动员到满编状态,这样才有取得战略性胜利的较大概率。

俄乌战争,俄罗斯为何打得很憋屈?

现在有不少人讲:俄罗斯、大帝太善良,不杀乌克兰老百姓,导致战场失利……估计这是30年来最大的笑话了。刚开战的时候喊:战斗民族威武、霸气,大帝硬汉,乌拉。现在打不过了,又变成大帝善良了。

不列颠空战,前期德国空军马上就要灭了英国空军,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但由于种种原因,德国空军跑去炸英国城市、平民,给了英国空军喘息之机。英国空军趁德军轰炸平民的时候埋头发展,等德军觉察不对的时候,英国空军已经恢复了元气,并越打越强。不列颠空战以德军失败收场。

如果当时德军不轰炸平民,对英国空军穷打猛追,连同飞机制造厂、机场全消灭,二战就会是另一个局面。很可能会打服英国,德国获得最终胜利。

现代战争,攻击平民,不但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反而有害。

阻挡俄军攻势的是乌克兰的军队,不是乌克兰的老百姓。是乌克兰的军队四处伏击,摧毁俄军坦克车队,阻挡住了俄军进攻。在这种情况下,俄军对老百姓开炮,没有任何意义。充其量是泄愤。对于战争的进程没有任何影响。

乌军阻挡俄军前进,乌克兰老百姓在外围看热闹,打老百姓有毛用?俄军那一队队坦克残骸是乌克兰老百姓炸的?乌军在道路两边的树林、高地伏击俄军,你把乌克兰居民区炸平了,有什么用?

参考不列颠空战。

平民虽然没有抵抗力,但人多,平民区地盘大。对平民大打出手,也需要很多的兵力。现在俄军和乌军打得很焦灼,兵力捉襟见肘。俄军再分出去两万人、300辆坦克、500门大炮去屠城,正面战场不是更打不过了吗?

乌军撤了,俄军坦克要进村,老百姓挡着,俄军跟他们掰扯,这和打仗是两码事,不影响战争进度。都打完了,明白没?正打着呢,两军PK,老百姓上来,你看俄军突不突突他。

现代战争确实不怎么打老百姓了。但不是因为文明、善良。而是打老百姓影响作战效率。

集中力量把对手的军队消灭,老百姓也就没有抵抗力了,不用打。如果说两家陷入持久战,打急眼了,觉得有必要打老百姓,还得打。

也有人说俄罗斯开始没放开手脚打,这也是睁着眼睛说胡话。

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KH101、KH59、口径巡航导弹,缟玛瑙反舰导弹,空对地导弹、卫星制导炸弹、钻地弹、云爆弹,苏57、苏35、苏30、苏27、苏34、苏25、苏24、图22、图160、卡52、米28战机,T72、T80、T90、BMP坦克战车,喷火坦克、冰雹火箭炮,S300、400防空导弹,还有莫斯科号巡洋舰……除了核武器之外,俄罗斯几乎所有知名的常规武器可都用上了。

报道这些武器参战的时候,一群人喊:战斗民族霸气、大帝威武、乌拉。回头这些人就能说:哎呀,俄罗斯人太善良了,大帝顾虑太多,没放开手脚打。

俄罗斯除了火箭军之外,陆海空三军全上了。俄陆军总数不到30万,他还有广阔领土要守,拿出十几万打乌克兰,已经是最大限度。

有人疑问,俄罗斯为什么不放开手脚狠狠的打,先把乌克兰炸平了。原因很简单:他没这个能力。

当然,指的是常规武器。不动用核武器,单凭常规武器,俄罗斯远远做不到把乌克兰炸平。即便是把乌克兰东部战场炸平,也远远做不到。他已经尽全力了,兵力达到最大限度,啥武器都用了,只能和乌军打个半斤八两。没有余力再去打老百姓。

乌军的武器弹药、食品药品都是西方国家援助的,不是乌克兰老百姓生产的。打老百姓对乌军战斗力根本没影响,反倒会分散俄军兵力。

莫斯科号巡洋舰被击沉,某些人喊:这是老舰,沉了无所谓,我们自己抽烟烧沉的……俄军在地面被击退,这些人又说:我们没尽力打……这些人的主要问题是分不清美丑。他们不知道这些事有多严重,对俄罗斯的影响有多恶劣,有多丢人。你和阿桂讲,你这事办的、话说的很丢人,他理解不了。

巡洋舰被击沉,相当于陆军一个旅被歼灭,得上升到国耻的程度。莫斯科号被击沉会被记载到历史上,全世界几百年拿它当反面教材。这是没办法的事,已经是既成事实了。以俄罗斯的地位,没能迅速摆平乌克兰,依旧是国耻。以前俄罗斯定位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是和美国对标的。乌克兰是公认的弱国,世界排名二十多位。以之前的定位,俄罗斯能和美国PK,即便是美国援助了乌克兰,他也应该轻松打赢,对不对?现实是开战初期,乌克兰的外援还没到的时候,俄罗斯就和他打了个平手。2月24号俄军开始进攻,28号,俄罗斯呼吁双方进行无条件谈判。这时候,俄罗斯自己、全世界就都知道,俄军不行了。然后西方的援助才开始进去的。

巡洋舰被击沉,陆军被乌军击退,是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的脆弱。别人发现你没传说中的那么厉害,他就敢惹你。开战前几天美国接连宣布不参与,被俄罗斯三斧子吓住了。后来美国大力支持乌克兰,就是发现俄罗斯不行。其他国家都一样。二战,德国之所以敢打苏联,也是因为在之前的苏芬战争中,苏军的拙劣表现。

仗打不赢的后果极其严重。政权倒台,亡国都很正常。苏联解体,和打阿富汗有直接关系。正常人都能明白,仗,要么不打,要打就得尽全力,争取一击必胜,绝对不能打输。认为俄罗斯没尽力,没放开手脚打的人,他们是不知道打输了的后果有多严重。他们不懂,俄罗斯的领导层肯定是懂的。所以这次俄罗斯也是动用全力打乌克兰,开局信心十足,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要打就尽全力打,不能给对手留活口,这是任何智力正常的人类都能明白的道理。

只不过打起来以后,俄罗斯自己、全世界才发现,俄罗斯的全力只有这么大。俄罗斯觉得自己比乌克兰力气大得多,巴掌抡圆了,肯定能一下子拍死乌克兰。结果巴掌拍下去,才发现自己的力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乌克兰的力气也没想象中那么小。一巴掌往下压,被乌克兰扛住。再使劲,还没压倒。使劲,还不行。再一提气,发现自己没劲了,看乌克兰好像还行,然后旁边好几百人看热闹起哄、喝倒彩:200斤壮汉打不过100斤瘦子……俄罗斯心里能不憋屈嘛?摆不平小瘦子,以后还怎么在这片混?怎么当大哥?

战场上的胜负在开战前已经决定了。

三年高中,两天高考。决定能不能考好的,是念书这三年里你的态度。上考场只是一个总结。现在的俄乌战场,也是最近30年来,俄军建设的一个总结:零分!

俄罗斯以为自己还是学霸,其他国家也觉得即便不是学霸也得是优等生,结果考了才发现,学渣。

上面罗列的俄罗斯使用的武器,都是苏联遗产。包括苏57战斗机,发动机、工艺,都是苏联产品的延续。里面的电子设备还是买欧洲国家的。

俄军现在使用的武器,和苏军在阿富汗、俄军在格罗兹尼,没有本质的区别。飞机的速度、载弹量、航程,坦克的防护、火炮威力、机动性,战车的性能,火炮的威力、反应速度……都没有区别。

电子领域,这些武器里的雷达、探测、通讯侦查设备,是俄罗斯最吃亏的地方。30年里,俄罗斯在这块的进步,约等于零。最关键的地方没发展。电子设备的重要意义,谁都能懂。电子领域强,武器有夜战能力,看的远,打的准。所以最近几十年,各国都是在电子设备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俄罗斯,除外。

30年前,美军在伊拉克,飞机就能做到隐身、在夜里、在几千米高空、投掷激光制导炸弹、百发百中,伊军不知道炸弹是哪来的。这个能力,俄罗斯到现在也不具备。他在乌克兰,飞机得白天出动,飞到目标头顶几百米,看飞行员目视投弹,大大增加了被击落的风险。看目前的趋势,再给他30年也做不到。

俄军30年混吃等死,发动机、装甲、火炮、弹药这些硬件,没发展。雷达、光电、通讯这些软件也不发展。再混30年还是一样。

想打仗得踏踏实实发展综合国力。搞经济建设,搞工业,搞科技产业。首先是俄罗斯科技产业没发展起来,造不出先进的电子设备,然后才导致武器里面缺少电子设备。体现到战场是:不能打夜战,必须白天打,还得打近战。必然要吃大亏。最近美国宣布降低移民门槛,吸引俄罗斯科学家。这招是很毒辣的。以俄罗斯现在的局面,再跑几百科学家,他的科技产业就更不要想了。

俄罗斯30年来全靠卖资源,老百姓混口饭吃,精英阶层把钱都卷走,跑美国去了。在这样的局面下,俄军想发展也是空话:没有造先进雷达、光电设备的公司。没根儿。

现在也不少人喊,俄罗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能耗得起。这只是文盲的幻想。俄罗斯人不能直接拿原油、铁矿石去和美国打仗!得有一整套产业,把资源变成武器以后才能打仗。而俄罗斯没有这样的产业。资源在他自己手里没有用,俄罗斯得把资源卖了,换钱,再买外国产品,自己才能维持下去。

国家分科技牵引、高端制造、中低端制造、卖资源,四个等级。俄罗斯都属于垫底卖资源的。

有资源也得能变现,制造业能造出发动机、装甲、大炮,科技产业造出雷达、夜视仪、红外探测器、电子干扰机、通讯器材,然后把这些东西攒到一起才是先进武器,才能打造现代化军队,才能打胜仗。俄罗斯的科技产业几乎是零。军工制造业勉强。

所以俄罗斯的武器,飞机、坦克、大炮也都有,看着也还凑合,这是军工制造业决定打。但一打起来发现,它的武器是都是近视、夜盲。得离目标很近才能打,晚上还不能打。这是科技产业决定的。

大侠手拄宝剑站在原地不动,威风凛凛。一动手才发现,高度近视,耳朵失聪,脑子还不太灵光。

平时不努力,不脚踏实地埋头发展,阅兵搞的花里胡哨,一动手,全露馅儿了。

俄乌战争,俄罗斯为何打得很憋屈?

战争不是玩游戏,更不是快刀割韭菜,那是血与火、枪与弹、矛与盾的残酷厮杀、力量硬拼,任何企图速战速决、一蹴而就、一战而胜的一厢情愿,都不切合实际,怎么可能?

俄罗斯以一己之力,对决老美主导的北约四十国军事援助,没落下风且达成第一阶段战役预定目的,己属不易,何来憋屈一说。当然,作为旁观者,之前对俄罗斯军事实力大国的认识可能存在误区、肤浅幻想或不够全面深入了解,导致现实中的心里落差,完全可以理解。要查找原因的话,个人认为,俄罗斯方面可能存在以下四个方面因素:

一、战前预定目标过大,计划预备补替方案仓促,战争初期大重火力准备与施展不充分,给了对手拖延喘息、等待外援机会;

二、战场情报存在泄露嫌疑,弥补措施慢半拍,让对手反击机会大增。几大指挥员过早殒命沙场、莫斯科号旗舰巡洋舰沉没,空天研究院火灾等意外突发事件,充分说明问题应该严重。

三、在没全面截断乌军外援通道、完成严实大包围的前提下,过早陷入城市巷战、堡垒攻坚战,消耗了大量体力、精力、时间,拖累拖慢了进攻节奏;

四、北约老美源源不断、实时情报侦察传递、众多反坦克利器、打直升机导弹输送,都成为抵抗、阻碍俄罗斯进攻的拌脚石。再说,乌克兰在欧洲算大国,兵力二十万,加上外国雇佣军、北约明里暗里的参战者,军事实力、战斗能力不可小觑。

综上所述,在俄罗斯常规武器和作战人员没有绝对领先和压倒性优势的前提下,要想战场不胶着,一帆风顺,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俄乌战争,俄罗斯为何打得很憋屈?

首先是俄对战争的设定是错误的。也验证了俄的军事革新不成功。

第二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和战斗力。战争开始时,全世界没有几个人相信乌克兰能抵抗住俄军的攻击,但乌克兰做到了。

第三美国及欧洲随着战争的发展,支持乌克兰的力度不断增强。

第四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的目标越来越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俄乌战争,俄罗斯为何打得很憋屈?

有俩点,第一是乌克兰属于中等国家,面积也有六十万平方公里,有自己的军工体系,人口四千多万,且有美欧支持,其战斗力也不弱。

第二俄国还是没钱阿!整个国家的生产总值只相当于我国的广东省。国家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总共军费659亿美元开支,分摊到各处,没多少了。俄国可不能像美国打伊拉克那样,精确制导武器随便砸。由于缺军费,军队买不起过多的高科技武器。就连战斗机也要带着铁炸弹轰炸。由此,还被乌军击落了不少,这是典型二战时的打法,可见,俄军这么多年的战术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第三,俄军没能放开手脚,怕过多的误伤贫民,引起国际很社会的指责。所以,才打的很憋屈。

俄乌战争,俄罗斯为何打得很憋屈?

俄乌战争,俄罗斯为何打得很憋屈?我认为俄罗斯不是美国,普京不是拜登,这1⃣️点是绝对的不同。如果像美国打伊拉克或阿富汗那样,不顾贫民的死活一锅端,俄罗斯早就打完这场仗了。

普京是一个很谨慎的总统,从准备这场对乌的军事行动前就给俄罗斯立下誓言,不要打民众,甚至主动提出给乌克兰的民众开通绿色人道主义通道,虽然联合国没有通过这项提议,但普京仍为乌国人民留出了走廊。

为什么俄打得这么憋屈?因为没有放开手脚,从这一点上来看“慈不带兵”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心系百姓怎么能狂轰乱炸?为什么目前还不打乌克兰首都基辅?也应该是为乌克兰的人民着想。

记得攻破柏林的那部电影吗?斯大林把西特勒打回到德国首都,普京与斯大林有不同之处:因为顾及到俄乌曾是一家人,开战也是慎之又慎。当然在毫无办法的情况普京下才拉开了开战的序幕。

打仗这个词绝非零和游戏,不是你输就是我赢才能达到的效果。1、俄罗斯不伤乌国人民。2、有西方为乌做靠山。3、碰上了一个不靠谱的乌总统司机。4、美帝号召欧洲的对俄制裁。5、普京的俄罗斯不是帝国主义的美国。

综上所述:因此俄乌对势显得俄罗斯很憋屈,因为普京、求贤若渴 不得己心。我们也只能在心里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加油,希望战争可以早点结束🔚。我坚信这一点:俄罗斯必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