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航母批量造,现在造艘航母为什么这么难?

二战时期不光是航母好造,坦克飞机也是大规模批量生产,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就要集中几千架飞机、几千辆坦克,放到现在,基本就相当于一个大国的军事力量了。

二战时期的武器装备毕竟比现在要简单的多,就以航空母舰为例,二战时的航空母舰结构非常简单,甚至可以通过对运输船的改装得到。二战的航母,只需要有一个舰体,然后在上面用钢架搭建起机库,在机库上方甲板铺上橡木飞行甲板,再加一个舰岛,基本就成型了。毕竟当时的航母,根本不需要加装雷达、弹射器,甚至都不需要封闭式舰体,机库都能做成“镂空”造型。再加上当时的飞机对起降、后勤保障等条件要求不高,因此很容易就能上舰作战。

图为二战时期的护航航母,结构非常简单。

在二战中,一艘军舰只要有足够的空间放飞机,哪怕是把飞机吊在机库中都行,而且具备起降飞机的能力,那就能当航母来用。就以美国海军为例,他们在二战时期建造了大约150多艘航母。其中包括:22艘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2艘中途岛级舰队航母、9艘独立级轻型航母、1艘塞班级轻型航母、45艘博格级护航航母、18艘康门斯门特滩级护航航母、50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可以看出,在美国海军建造的航母中,护航航母占了绝大多数,而真正的舰队航母数量并不是很多。

图为二战时期美国海军的护航航母,可见其比补给舰都要更小。

护航航母是一种非常小型、结构简单的“袖珍”航母,又被称为“婴儿航母”、“吉普航母”,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和“博格”级护航航母。“卡萨布兰卡”级排水量为6000-10000吨级,使用C-3型运输船改造而来,可以搭载20多架舰载机。该航母原本用于小规模战役的空中支援,或者运输船队的护航、反潜等任务,但是由于建造量很大,二战后期也用于进攻作战。

图为造型简单的护航航母,又被称为“吉普航母”。

“卡萨布兰卡”级就是在运输船的基础上,用钢架搭建起一层空间很大的甲板,就成了机库,然后在机库上铺上木板就成了航母。类似的还有“博格”级航母,由商船改造而来,这两种航母加起来一共建造了95艘之多,我们常说美国在二战时期,一年就能造多少艘航母,其实大部分都是这种简易航母。

图为二战时期的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线图,可见其结构非常简单。

现代航母的建造难度就大多了,不论是轻型航母,还是大型航母,都远比二战时期要复杂很多,原因一方面是舰艇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也是飞机技术的进步。现代航母搭载的固定翼舰载机都是喷气式飞机,轻则起飞重量10多吨,重则28-30吨,比如我国海军歼-15重型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就是30吨左右。这样的战斗机必须要有设计先进且复杂的起降装置才能正常起飞、降落,比如需要光学助降装置、弹射器等设备。

另外,这种喷气式战斗机,维护保障的难度较大,需要用到各种设备完成充电、维修、化学保障,因此需要一个全封闭式的机库,内部还需要布置保障设备。现代航母还有复杂的航电设备,不但需要支撑航空调度,还需要协助舰队作战。比如我国海军的“山东”号航母,就装备了4面有源相控阵雷达和1部382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这些雷达不但可以指挥战机编队作战,还能为舰队防空提供目标指示。

图为我国海军的辽宁舰,比起二战航母,可是复杂的太多了。

另外,现代航母搭载的舰载机还是多样的,需要搭载战斗机、攻击机、侦察机、反潜机、预警机等飞机,维持这些飞机作战,还需要完善的保障设备。而且,现代航母还需要有一定的作战指挥能力,设置航海指挥舰桥、航空指挥舰桥和作战指挥中心,这些都需要有专门的功能布置,老保证航母和其他舰艇之间的联合作战,形成体系合力。

图为英国海军的女王级航母,他使用燃气轮机+电力推进,技术难度非常大。

至于更加复杂的,比如美国海军福特级大型核动力航母的电磁弹射器、大型升降机、核动力设施等,都加大了航母的技术难度,使得航母成为只有大国才能建造,而且无法大规模建造的高价值武器。目前,全球航母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也不过11艘航母,现役航母数量第二的国家有两个,分别是我国和英国,我国现在还在建造第三艘航母,很快就能彻底超过英国稳居第二。但是现代航母的数量和二战时期比起来,真的只能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了,能独立研发、建造、使用航母的国家,也越来越少了。

二战航母批量造,现在造艘航母为什么这么难?

二战时候的航母水平,如今咱们的制造能力,爆1000艘都行!

这是因为,二战航母的舰载机,最大的也就是老美的F6F恶妇式战斗机了,空重4吨多,最大起飞重量7吨。而大名鼎鼎的零式战斗机,空重1680千克,1.68吨,最大起飞重量2674千克,2.674吨!

恶妇战斗机

这个数据,放在今天,那简直和玩具差不多。但是,在当年,这样的飞机,就是世界先进水平!

而零式战斗机的起飞性能,更是让今人无语。这个飞机,在航母航速17节,顶风状态下,滑跑70米可以起飞!

零式战斗机

其实同理,当时各国舰载机差不多都是这么玩,航母顶风加大航速飙车,然后上面的小飞机滑跑几下就起来了。然后,飞机小,所以有专门的空战战斗机,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侦察机。

现代航母的蒸汽弹射器,斜角甲板,助降透镜,此时还都没影子呢。当年的航母和舰载机,起飞靠风飘,降落靠运气。倒是有初级的阻拦索,阻拦网,但是降落不成也没事,直接落海里让人把飞行员捞上来就是了。

舰载机这么袖珍,这么好起飞,也造成了二战航母的的建造,就是需要个平顶船和机库就OK!至于吨位,1万吨是小航母,2万吨是中型航母,3万吨以上就是重型航母了。

比如日本海军的凤翔号航母,标准排水量7,470吨,满载排水量10,600吨,这个数字,放今天连一艘大驱也比不过啊。

凤翔号航母

航母小,飞机也少。一共作战15架+预备11架,总共26架。

而日本海军的赤城号航母,排水量是3万吨级别,舰载机就达到了90架!

赤城号航母

同理,美国二战总共155艘航母,这里面水分也不少。最大的凑数量的航母,当属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这个船,比我上面说的日本的凤翔号谁也别笑谁。 卡萨布兰卡航母的标准排 水 量 6530吨,满载排水量10200吨,居然比凤翔号还要少一点。舰载机28架!

卡萨布兰卡级航母

问题是,美国二战的制造能力惊人。造船采用标准化,流水化生产,造出50艘卡萨级航母,仅仅用了1年时间!

所以,如果日本海军的实力再强点,估计美国会把这个卡萨级造个100艘,150艘!所谓蚂蚁多,啃死象,就是这个道理,数量多了拼消耗,谁也顶不住啊。

而美国建造了24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二战期间建造了17艘,二战后7艘。这个航母标准排水量27500吨,满载排水量33000吨,是个大家伙。舰载机91架!

埃塞克斯级航母

而美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最大一级航母,是中途岛级,标准排水量45000吨,满载60000吨,后期经过改装,标准排水量提升到5万吨+,满载排水量提升到65000吨+。在早期采用螺旋桨舰载机的时候,最多可装145架!简直是个庞然大物啊!

中途岛级航母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二战航母飞机小,起飞靠顶风滑跑,降落靠简单的阻拦索阻拦网,舰载机最多7吨,多数2吨到5吨。所以,此时的航母,就是个平顶+机库就可以了。设计建造难度不大。按照如今我们的制造能力,爆个1000个这样的航母,我也不意外。

而如今的航母,起飞的舰载机达到了30吨+的级别,这样的舰载机降落,对于航母甲板的冲击力,可想而知。所以,如今的航母甲板,都是清一色的高强度高韧性甲板钢。

动力系统,当年靠烧煤锅炉就可以。如今最少是重油锅炉,航速要求30节,动不动就是核动力,燃气轮机,全电推进,难度比起二战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二战的舰载机飞得近,没油了就赶紧返航。如今的舰载机普遍有空中加油功能,飞个上千公里小意思。这样带来的的问题就是,航母的通信指挥系统要跟上,所以,雷达电子系统,通信指挥系统,这些也要搞定。

能把这些高精尖难度都攻克的国家,那只有五常了。所以,当今自己研制装备航母的国家,那就是五常。至于印度,那航母建造水平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泰国的7000吨小航母,平时卖门票补贴收入呢。此外意大利和西班牙各有一个轻型航母+两栖舰的东东,可以当航母用,也具备一定的两栖装备投放功能,是个特例。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二战航母批量造,现在造艘航母为什么这么难?

有几个原因。

一,现在的国家普遍爱好和平。

别笑。今天世界各国军费占GDP比重,基本都在1~2%左右。

占比1%或低于1%的国家,也不在少数。

小国家不论,只看大国,如果某大国的军费占比高于3.5%。

那就是大新闻了。

如果该国军费占比高于5%。

全世界媒体的目光都会被吸引过去。然后口诛笔伐,称其穷兵黩武。

某些国家还用不着5%,只要2%就够了。

该国的公知及粉丝就会高呼“贵国药丸”。

换言之,现在的人对军费开支的容忍底线基本就在GDP的4%左右。

而二战时期,又是什么情况呢?

1945年,美国军费开支83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GDP的总额37.5%,占当年美国联邦政府开支总额的89.5%!

89.5%是什么概念?

2019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为4.4万亿美元左右。

2020年因为疫情等原因,支出暴增至6.6万亿美元左右。

就按五万亿算好了。

五万亿的89.5%,就是将近四万亿美元。

如果美国的年军费高达四万亿美元,那美军航母数量在现在基础上翻三倍都绰绰有余。

值得一提的是。从1941年参战开始,美国的军费支出占GDP比重,都在37%以上。在联邦支出中的占比,都在85%以上。

美国火力全开,连续四年都把几百亿美刀砸到海军。航母像下饺子一样,稀奇吗?

很正常的结果吧。

(美国海军最辉煌的时刻,经费占了联邦开支的59.57%)

轴心国方面,日本也是把所有资源都向军方倾斜。以此为基础,在三年多时间里,日本也造出了29艘航母。

这基本是当时日本国力的极限了。

欧洲方面,德国1944年的军费占GDP的比重高达46%,这是非常夸张的数字。

比美国还高9个点,堪称是二战之最。

只是由于德国不重视海军,军费都砸到了陆空军,所以我们没看到德国航母。

总之。我们今天的人,实际上没见过真正意义的“举国之力”。

我们只见过“和平时期的举国之力”,没有见识过“战争时期的举国之力”。

二战时的美国、英国、日本,能像下饺子一样的造航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战争形态之下,他们把大部分的资源和政府开支都投入到了军备建设上。

而这么做的代价,就是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开车出门加不到油、大多数服装品牌一年才出几十种新品、肉油等食品很难买到。因为石油、化纤制品、优质食物,都优先供应军队了。

今天的人,更注重生活。造不出航母?那拉倒呗,自然不可能为了造航母而如此疯狂。

如果我们今天世界上的国家也如此疯狂。

我国想爆到十艘,甚至更多航母。一点问题都没有。二十艘都没难度。

美军要是一年有四万亿刀军费,把航母数量扩充到三四十艘都没问题。

第二,航母的建造成本太算高,真正高的是维护成本高。

二战结束后,美国把大部分航母都送人或者拆掉了。英国没那么豪横,英国是把大部分航母都卖了。

为什么英美要把航母送人或卖掉?

这是航母耶,自己留着用,不香吗?

还真不香。

战争结束了,没仗打了。而航母一年的维护费用高的吓人,留着这么多没用的航母,白白浪费钱养着,没意义。

早脱手,还可以尽早止损。

这跟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道理一样。

一个国家,造的出航母,不代表这个国家也养得起航母。纵然强如美国,也知道这玩意儿不打仗的时候太烧钱。

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又没有战争。造那么多航母有什么意义呢?

还是那句话。我们今天看到的举国之力,不是真正意义的举国之力。

印度很早就有航母了,不是它国力强,而是它有需求。

我们晚了很多年才有自己航母,不是我们国力不行,而是我们没有需求。

如果不是我们现阶段有需求,需要装备航母保卫领土完整。实际上我们也没必要造航母。

第三,现在的航母,都是移动堡垒。综合战斗力惊人,技术含量高。而当年的航母,很多比大货船也高级不到哪去,建造难度不大。

二战结束时,美国大概建造了150多艘航空母舰,其中护航航空母舰就有120多艘。

真正有技术含量的主战航母,只有20多艘。

日本建造了29艘航空母舰,英国有96艘航母。日本和英国的航母,也大多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护航航母。

这种护航航母,很多就是拿巡洋舰、战列舰或是货轮,改装了一下,使其成为了能够供水上飞机降落补给的工具船。就变成了所谓的护航航母。

搁今天,那也配叫航母?算作是两栖攻击舰都够呛。

而我们今天看到的航母,一分钱一分货,都是主战航母。

制作周期动辄就是几年、十几年。

其功效、材质和技术水平自然要远远超过二战时期的航母。

比如美国现役的“尼米兹”级航母,其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HSLA-80和HSLA-100高强度低合金钢,这种材质1平方厘米能承受8吨的冲击力。

二战时期,日本航母要是有这么“耐操”。也不至于动辄就被美国飞机炸沉了。

而且现在的一艘航母,也不是光能抗揍就完事了。航母之所以能成为当今时代,国际之间的战略威慑武器,关键在于,它还集合了战略指挥、后勤补给、火力援助、兵力运输等功能。

堪称是跑得快、防御猛、火力大的移动的军事堡垒。一艘航母的综合战力,摧毁今天一个中等国家的军事力量,应该足够了。这种定位不是二战时期的航空母舰能比拟的。

总之,现代生产一艘航母的技术要求比以前高十倍不止。

以前的航母,功能比较单一,有很多还是商船临时改造的小型护航航空母舰。而现代航母基本包含通讯、侦查、作战、后勤保障等功能。

由于科技在不断进步,航母所具备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要求在精不在多,这也是各国减少对航母数量追求的重要原因。

(各国航母一览表)

如果现在的国家也举国之力,就像二战时期一样,美国也做不到全造主战航母。

肯定也是和二战一样,25%的航母,为主战航母。其余都是“两栖攻击舰”。

二战航母批量造,现在造艘航母为什么这么难?

谢邀;

第二次世界大战航母大批量造出投入战场,而现在却很难造呢!

答;

二战时的航母怎么能和现代航母相提并论!哪时的航母是为了战争急需所建。

再说二战时的航母体积也没有现在航母体积大,舰载机重量也较轻,大多是螺旋桨式的,其满载起飞重量也就2吨多吧。通讯系统也是简陋的雷达和无线电再加罗盘和目视探测,飞行甲板也大多是木质铺设。在防空上主要是高炮和战斗机,(如果,对方來袭的轰炸也一定有护航编队战机进行护航空战)。所以,航母在二战海战中极易被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击毁。

战争损失的航母越大,其需求量也越大,相应生产建造投入也就越大。

在世界人类战争史上可以说二战建造的航母之多之快是绝无仅有的!

那为什么先在造艘航母这么难呢?

原因是,现在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想要建造一艘集高科技于一体航母的国家也就是(美、英、中、法)。印度自建的"维克兰特号″航母16年还未舾装完工,如果再海试,调补遗缺,可能在5年内都不可能列装。(这纯粹是我个人分析观点)

现今造一艘航母为什么这么难,首先要有制造航母的先进材料,和先进电子信息技术,包括强大动力系统,以及弹射阻拦技术(在这方面美国独步天下)。

而我国造船工业,从钢材性能入手,攻克一道道技术难题,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栏阻索自行研制开发,舰载机自行研制改造,终于有了自为一体建造航母的技术。从真正意义上走出了从黄蓝防御,逐步走向深蓝,并具备了一定战略意义。

如今的航母集先进导航系统和防空预警和自卫系统,它是远洋作战的海上利器。

建一艘现代化航母,也是一国综合国力体现。它一整套的列装,如,(护卫舰、驱逐舰、战略核潜艇、舰载机、预警机)包括武器配备都要具备有独立远程打击能力。

一个集现代顶尖科技于一体的航母,与一个为战时改装或建造的二战航母怎么能同日而语。所以说,现代化航母难造的关键之一就航母的建造材料,和整个航母战斗群的配置研发。

二战航母批量造,现在造艘航母为什么这么难?

航空母舰是综合国力和技术先进的象征,非一般国家可以控制拥有,世界上最先使用航空母舰的是大英帝国,最期的航母比较简单,就是一个海上降落平台而以,随着二战的结束,巨炮战舰时代以成过去式,而航空母舰这种海上巨无霸成为一个国家强大自信威摄的工具,以🇺🇸美国为代表的第一梯队有十一艘核动力航母,为什么航空母舰那么难建造,第一必须有先进的钢铁制造技术,和先进实用的电子信息技术,和强大超前的武器装备系统,和强大的核动力及内燃机发动机能力,以及先进的蒸汽弹技术,在这方面🇺🇸美国独步天下,称霸世界,其十一支航空母舰舰队自成体系,威猛的称霸世界各大洋。而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和🇯🇵日本,泰国也有几艘航空母舰,大多是技术性能过时且不足以威镇天下的战力。🇨🇳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未从海外购买了几艘报废的航空母舰,其中的瓦良格号被🇨🇳中国军工集团借鉴吸收,改造升级,加装了先进的武器装备系统,成为辽宁舰,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不杇的功勋,制造航空母舰是相当难的,只有🇺🇸美国采用弹射系统,法国的母舰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胖子,而英国有航母缺钱,俄罗斯的航空母舰航行冒着浓烟呈为笑柄,而我们的邻居印度阿三,航空母舰以在母港睡了几十年了,因为相关技术不过关,更成为水中母鸡,有气无力令人窒息。而🇨🇳中国造船工业集团,从钢材性能入手,以宝钢,安钢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为中华民族凝心聚力,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无栏阻索自行开发,无原形机自己建设改造,终于有了歼一15一飞冲天,而更加先进的山东舰更是大气磅礴气压群芳,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石,相信中国下一艘航空母舰为直通夹板电磁弹射系统,有强大的武器装备系统,让印度卵三,小🇯🇵日本发抖吧,航空母舰是个系统工程,无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工业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后盾,很难自立于世界之林。

二战航母批量造,现在造艘航母为什么这么难?

这问题也真是戏多,二战批量造航母的也就美国一家,现在照样还是航母界的大拿,航母优势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还够我们追一阵子的。而我们是谁?如今假如有必要,辽宁舰还是可以下下饺子,除美国之外,可以靠数量堆死全世界。

二战的航母,但就制造技术和难度,以及成本,跟当时的战列舰完全不是一个等级。更别提当时所谓批量生产的航母里,甚至还有种叫“航空母机”的东西,这玩意儿没通长甲板给飞机起降,就是一大型运输船,运好多水上飞机,到地方把水上飞机都吊放到海里去,飞机起降回收都是海面作业,航空母机只起到个运输的作用。

真正的航空母舰,有好多居然飞行甲板还是木头的,为什么?那时飞机就那样,几吨重的螺旋桨飞机,日本飞机好多也是胶合板蒙皮飞机。现在还可以看到很多当年的海战记录片:—— 航母被袭击,或者带伤的飞机回来,飞机着火没救了的,上几个人把飞行员抢出来,然后就七手八脚直接给着火的飞机推海里去。现在呢?西方未来标准主流代表的F-35C,空重超十三吨,最大起飞重量超三十一吨。我们的飞机技术,同样还在追赶途中,但歼-15空重超十七吨,最大舰载起飞重量超二十五吨。就是说光是飞机上装的东西,都够两架二战日本飞机了。航母飞机降落还跟陆基降落不一样,不能减速降落,而是高速贴地通场,靠挂上阻拦索硬给拉停下来,十几二十几吨的分量,算是硬砸下来的,要是日本赤城号那样,铺遮阳篷一样顶一层通长飞行甲板,非给砸到四不像不可。

现代航母中,现在只有美国航母在用蒸汽弹射,英国是英美关系过硬,美国援建过行程较短蒸汽弹射器。这个蒸汽弹射技术,原理全世界都知道,但要做到能用,一个是完全靠零部件精密度来让其有足够的使用弹射行程,一个就是要解决装了弹射器,弹射沟槽的出现,对飞行甲板完整性破坏后,甲板强度的不足。仅从这对航母飞行甲板的强度苛刻要求看,就知道现代航母光一个飞行甲板的要求,与二战那种航母,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东西了。

我们现在的辽宁号,当年的瓦娘被买回来那些年,网上流传过几个段子;瓦娘的钢材,瓦娘八十年代中期开建,完成度68%,然后就一直被抛荒在那里十多年,我们买回来后,其不锈钢氧化程度,基本可以无视。当时我国海船,尤其是军舰,每年都必需进行严格的消磁作业,然而买回来的瓦娘,居然毫无磁化迹象。瓦娘买回来做为主题公园那些年,某些军迷喜欢违规乱跑,到不允许去的地方探索,结果迷路失踪,找不到人了,于是决定把一些不开放舱室暂时焊死,然后问题来了:好多舱门我们居然找不到可以使用的焊条……

不说有的没的,瓦娘是02年到位的,当时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已经开始起飞,不在是以前无论干什么都捉襟见肘的样子,瓦娘回来后,前期各种背后的准备工作不论,到05年开始交付海军重建,到12年才出来做海试,当时我国已经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万吨级大驱是真的在下饺子,重建辽宁舰以及全自建山东舰,因为要补上过去缺的课,就是这么的艰难。而美国,是世界产业循环的顶点,同样痛苦的在为福特级折腾。这就是当今数一数二的国家有资格玩的东西,二战那种航母,技术含量恐怕还不及我们的大海警,美国是在年钢产量八千万吨的基础上爆产能的,换了现在的我们,用唐山一个市的钢产能去爆都有点欺负人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